海洋测绘规范(6篇)
时间:2024-10-24
时间:2024-10-24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地形测绘;应用及进展
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以其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操作简便等优势特点受到广泛应用,除了在军事领域有较大的发挥,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在民用邻域也有较大的发展,如地形测绘测量、空间遥感控制、海洋监测、气象探测等,本文将针对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特点优势分析探究其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及发展。
1.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特点
1.1较高的精度
合成孔径雷达的原理是通过发送、接受固定频率的脉冲信号,相对于以前单一独立的天线收发机制,合成孔径能够将各天线矩阵单元有效地整合为综合的发送、接收系统,加以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对于发送、接收的频率脉冲分析处理,从而达到全方位、高精确的探测、监控效果。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电子产业方兴未艾,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的部件不仅性能越来越强悍,其形态也将变得越来越精细,所应用的功能也越来越广泛,经过一定的实践应用调查,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的相对定位精度在300M至1500M的工程定位中,1小时以上观测的解其平面位置误差小于1mm,和ME-5000电磁波测距仪测定的数据结果比较,其边长差值最大为0.5mm,较差中误差达到了0.3mm的级别。
1.2探测效益高
随着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不断完善,通过合成孔径雷达探测的无人机已经应运而生并且防范应用,在地形测绘测量中,20KM内相对静态的地理定位,无人机完成探测任务仅需15至20分钟即可,当用于快速静态相对定位测量时,每个流动站与基准站间距在15KM时,观测时间便可缩短至1-2min。通过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的无人机观测与雷达基站的综合应用,地理地形的探测工作可以增加实际效益,缩短耗费时间,降低应用成本。
1.3系统综合、操作便捷
整合性的合成孔径雷达系统是综合型的应用系统,配合使用的雷达基站间不需要相互通视便可实施有效监测及相关任务,通过系统的自主调控以及后台大型数据处理机制,地理地形的测绘工作将会显得比较轻松,并且耗费的人力、物理也相应减少。由于无需点间通视,点位位置可根据需要,可稀可密,使雷达站点的选址工作变得灵活多变,可以省去过去经典的大地网中的传算点、过渡点的测量工作。
科学的进步也带动了系统的发送、接收机制的发展,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相应组件的构造与体积越来越精巧,相应的减轻了测量工作的工作繁重程度,使得地形测绘轻松简便。
1.4提供三维坐标、全天候作业
地理地形的测量方式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经典的大地测量方法将平面与高程度采用不同方法分别施测。合成孔径雷达可同时精确测定相应地形相应目标的三维坐标,并且可以实现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
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可装载在无人机、高空侦查机、卫星等高空载具中,可以全天24小时实施测量工作,不受阴天黑夜、起雾刮风、下雨下雪等环境天气的影响。
2.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应用
最初的合成孔径雷达的设计目的是应用于导航,情报收集等军事领域。随着技术发展,民用等军事领域之外的应用前景也相当广泛,由于合成孔径雷达的诸多高性能特性及优点,注定其在各行各业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
通过合成孔径雷达发送与接收的频段脉冲信号,可以进行海、空、陆的测量测绘、精确定位以及实时监控等。在于地形测绘邻域,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已经用于建立高精度的全国性大地测量控制收发网络,测定大范围的地形动态参数,用于建立陆地海洋大地测量基准,进行高精度的岛屿、丘陵、平原、海洋等多种地形地貌的联测,用于检测地球板块运动和地壳形态移动以及实时动态监控,还可以应用于工程测量当中,成为建立城市与工程控制网络的主要手段,合成孔径雷达可以测定航空航天摄影瞬间的相机的相对位置,实现少量地面控制或者无地面控制的航测快速成图,从而从多方位、多领域对地理信息系统、全球环境遥感监测的技术发展起到促成推进作用。
3.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的技术创新以及科技发展,机载合成孔径能够获得广泛的应用空间,特别在无人机、电子产业火速发展的今天。
在大地测量邻域,通过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可以开展国际联测,各地大范围、多地形地貌的联测。经过平台统一、数据连接整合,很有希望能够建立起全球性的大地地形地貌控制网络系统,能够为地点提供高精度的坐标,测定和精化大地水准面。经过大型数据处理机制,雷达探测地形坐标精度奖金0.2m,并且能够联测地形的集合水准,为我国的地理地形测绘建立了各级测量控制网,提供高精度的平面与高程三维基准。使得全国大范围的地形、平原、丘陵、岛屿、海洋联结为整体的三维地形库。
工程测量领域,运用合成孔径雷达技术,能够对静态工程位点进行精准定位,实施地形测量,从而根据测量实际数据布设精密工程控制网,可用于城市、矿区、油田等重要地形地段的沉降监测、地壳板块的动向监控、高层建筑的变形监测以及隧道、河道、桥梁贯通测量等精密工程。
航空摄影地形测量领域,我国测绘工作者通过高空无人机、气象无人机、电子侦察机等多种机载合成孔径雷达载具进行相关任务工作,如航测外业控制测量、航摄飞机导航、机载雷达航测等汇聚数据形成三维坐标图形。
地球动力学领域,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应用于地形地壳板块运动监测以及区域板块的运动监测,另外该技术还应用与海洋测量、水下地形测绘等相关领域。在静态定位与动态定位测绘时,合成孔径雷达系统需要整合相关测量测控设备的配合与数据接收整合,如低轨卫星,地面雷达基站等多方位探测设备,通过平台统一的处理指令,可以实施静态定位与高动态高精度定位测绘以及精密定轨监控等高难度任务。
结束语
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不仅广泛应用于地形测绘监控,同时在军事国防、智能交通、邮电通信、地矿、能源开采、工程建筑、海洋探测、高空监测、农业、气象气候、土地规划管理、环境监测、金融、安防等部门行业,还可以在航空航天、测时授时、物理探矿、姿态测定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潘正风,杨正尧,程效军,等.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徐绍铨.GPS测量原理及应用.武汉大学出版社.修订版,1999,23(5):120-125.
[关键词]水深测量;误差;影响因素;措施
中图分类号:P229;TN96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307-01
海洋测绘,对于海上航行的保证以及海洋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海洋测绘的研究成果,不仅体现在海洋事业的发展,还体现在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以及科学研究的方方面面。对于我国来说,从新中国的成立至今,海洋测绘的发展也从弱走向强,从小做到大,并且有了骄人的成绩。而海洋测绘成果体现在那一万四千米的岛屿岸线1800km的大陆岸线以及300多万平方千米和6500多个岛屿的管辖海域。对于我国的海洋测绘事业而言,海军的测绘力量开创时间最早,随着海洋测绘事业的发展,我国成立了国家海洋局,国家海洋局对我国的海洋进行调查、规划以及实施,使得海洋测绘事业有了蓬勃的发展。下文将对基于海洋测绘水深测量的相关内容进行论述。
一、水深测量的内容
水深测量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测深点的深度测量
测量水深所使用的工具和仪器一般有测深杆、测深锤和测深仪等。为连续测得水深,必须选择适当的测深线间隔和方向。测深线间隔一般取为图上1-1.5厘米,测点间距一般为图0.5-0.7厘米。测得水深后,必须进行水位改正。就是把在瞬时水面上测得的深度归算到由深度基准面起算的深度。
2.测深点的定位
在水深测量工作中,还要精确地测定深度点的平面位置,这项工作简称为定位。用测深仪测深时,深度点的平面位置是换能器的平面位置;用测深杆、水砣测深时,深度点的平面位置是测深杆、测深杆或水砣绳与水面垂直相交时的平面位置。
二、海洋测绘水深测量误差的影响因素
水深测量误差主要有仪器误差、声速误差、潮位观测因素、船速因素和船只因素等。
(1)仪器误差指的是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由于测量仪器的性能而产生的误差或者因装配探测仪等相关设备所导致的误差。因为探测仪自身性能产生的误差指的是在使用探测仪的过程中,或者在多次使用探测仪的过程中,因为电压电池的换挡和降低、元器件老化等因素导致的转速和声速的变化,进而对水深测量的精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因为型号不同的探测仪和使用程度不同的探测仪,对反射声波接受的敏捷程度也有所不同,在和水草、杂物、泥浆等介质进行碰撞的过程中,会产生虚假的水深,对测量的真实性和精度产生了影响。
(2)声速误差指的是走航式水深测量依据声波对深度进行测量,因为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会对水深精度的测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进行测探之前,应该对测深器的数值进行测定,因为设置声速值的水平会对测深数据的精确性产生较大的影响,一旦出现了声速值设置不合适的问题,很容易使测深的结果变浅或者变深,如果没有通过其它的方式进行检验,很难对系统误差进行发掘。
(3)潮位观测误差指的是因为水深测量得到的结果是通过理论上该地区最低潮位的数值,因此,应该将外业测量的结果计算到最低潮位面上,因此,在对潮位进行测量的准确性会对水深测量的精度产生影响。
(4)船只因素也会对测量的精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对水深地形进行测量的过程中,船型和船的大小会对测量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船只太大,在工作的时候很容易搁浅,而且因为船只的吃水太深,对浅水带附近的数据无法有效的测量。如果船只太长,在运行过程中的灵活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很难按照预先设定的方式进行测量。如果船只太短,船体进行回旋的半径很小,但是在拐弯和掉头的过程中,有很大的灵活性。
三、海洋测绘水深测量相关技术
现如今常用于我国海洋测绘工作中的传统工作方法包括:罗盘定位与六分仪、测深杆、测深绳、测深铅鱼等,这些传统的工作方法测量精确度较低且效率不高,只能进行粗略的海图绘制,难以满足高要求的探测工作的进行。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在遥感探测、声波探测、卫星地位和激光探测等科学技术不断成熟的今天,它们将逐步被应用于海洋测绘过程中,随着这些技术的使用,海洋测绘技术也将逐渐向高效率、高精度、高现代化迈进。
四、提高水深测量精准度的措施
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测量结果的精确性,测量前,先要确定测区范围和测图比例尺,设计图幅,准备图板和展绘控制点,布设测深线和验潮站,以及确定验流点和水文站的位置。测量时,测量船沿预定测深线连续测深,并按一定间隔进行定位,同时进行水位观测。测量中要确定礁石、沉船等各种航行障碍物的准确位置,探清最浅水深及其延伸范围。
1.修正测量误差
对于采样速率及延迟造成的误差,可以在延迟校正中加以修正,修正量可在斜坡上往返测量结果计算得到,也可以采用以往的经验数据。船体摇摆姿态和动态吃水的修正,可用电磁式姿态仪修正船的姿态,修正包括高程的修正和位置的修正。船的航向、纵摆和横摆等参数都可以通过姿态仪输出,借助专用的测量软件可以修正这些参数。动态吃水改正是船体自重下沉加上测深船的静态吃水深度和颠簸的总和,得到的是一个不定值,往往都是平均值。
2.提高GPS在海洋测绘中的精度
GPS定位系统在大地高的测量中应用较早,且测量结果较准确,但在将大地高转化为海图高的精确度上却并不高。由于海洋理论深度基准面具有跳跃变化的不稳定特点,因此,将大地高作为无缝垂直参考基准应用水对水深的测量,还需进一步加强对于数据处理准确性的研究,以做到通过大地高的测量,能对海图高的数值有比较准确的测定,尤其在我国的远海领域,应加大对GPS精确使用范围并加快相应技术研究,以不断促进海洋测绘技术的提高。
3.加快提高测深技术
在水深测量上,海洋测绘虽然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受先进的测量仪器价格昂贵、海洋测绘较之陆地测绘起步晚、在技术上相对较弱等原因的影响,在当前我国的水深测绘中,仍然主要使用单波束测深仪,对于多波束测深仪的研制还有待提高,如果主要依靠单波束测深仪,将会降低我国测深效率以及测量结果的精准性,对于我国海洋测绘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4.建立完整的GPS无验潮海洋深度测量作业模式
在海洋测深过程中,为解决回声测深仪波束角效应使记录的测深图像失真问题,提出了波束角效应的改进模型及其改正算法。针对多波束测深数据集,采用改进的距离反比权重算法和多细节层次模型技术来建立海底数字地形模型(DTM)。
5.加快网络化信息服务系统建设,重视测绘人才的培养
海洋测绘信息目前还是主要在海洋测绘、科研、管理等部门建立的局域网上实现信息共享,并没有实现社会化应用,应尝试在当前局域网的基础上,与各级海事部门实现联网,通过与国家公共信息网站的链接,实现海事测绘公共服务信息的大众化使用,并尽快建立起信息服务系统,使海洋测绘信息能为与海洋打交道的各行业人员提供帮助。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海水测量的水深误差,要采取针对性的对策,对测量误差进行修正,当然,在这方面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水深测量也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长林,翟京生,陆毅.IHO海洋测绘地理空间数据新标准分析与思考[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1.
[2]韩范畴,李春菊,贾建军.海洋测绘数据库支撑下的航海图书生产与保障[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0.
关键词:海底地基形位测量仪多波束完整性管理
中图分类号:TU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在海洋石油工程建设运营过程中,如何获取海洋石油平台附近区域的海底地基形位地貌是保障平台导管架安装、后期检测评估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该地形地貌情况的获得,主要依靠潜水员进行水下探摸及替他物探设备。海底地基形位测量仪是新颖的测量设备,可以获取海洋平台导管架周围水域海底精确的三维地形图。该设备是一种声学多波束超声波测深系统,可以克服平台水域能见度差、水下环境复杂等限制条件,得到高精度、数字化的三维地形图。因此基于多波束测深技术的“海洋平台海底地基形位测量仪”是获取海洋平台地基基础和局部坑型三维地形图像的关键设备。
多波束测深系统能够高效、高精度地探测水下三维地形,是目前海洋测绘等领域应用最普遍、最有效的仪器,此种应用背景下的多波束测深系统在海洋石油工程也被称为“海底地基形位测量仪”。海底地基形位测量仪除需要声纳主机获取的原始水深数据、声反射数据等信息之外,需要利用姿态传感器、GPS、潮位仪等辅助测量设备,通过对以上测量数据进行融合,实现对海洋平台海底地基形位的高精度三维测量。
海底地基形位测量仪介绍
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发射换能器阵列向海底发射宽扇区覆盖的声波,利用接收换能器阵列对声波进行窄波束接收,通过发射、接收扇区指向的正交性形成对海底地形的照射脚印,对这些脚印进行恰当的处理一次探测就能给出与航向垂直的垂面内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海底被测点的水深值,或者一条一定宽度的全覆盖水深条带,能够精确、快速地测出沿航线一定宽度内水下目标的大小、形状和高低变化,从而比较可靠地描绘出海底地形的精细特征。下图2-1给出了多波束工作原理图。
海底地基形位测量仪系统主要包括组合声学换能器、高集成度的发射与接收系统、多处理器阵列信号处理平台以及信号处理模块。下图2-2和图2-3给出了海底地基形位测量仪系统的原理组成框图和换能器和主控计算机照片。此外,为了获取高精度的海底地形信息,除了多波束测深系统自身之外,获得高精度海底地形还需要多种辅助测量设备,如用以提供大地坐标的差分GPS、用以提供测量船横摇、纵摇、艏向、升沉等姿态数据的涌浪滤波器、用以提供所测海区潮位数据的验潮仪、用以提供所测海区声速剖面信息的声速仪等。
图2-1多波束工作原理图
图2-2系统组成原理框图
图2-3换能器和主控计算机
整个系统的协同工作,通过硬件实时补偿来降低安装载体运动对水下深度测量精度的影响,并通过测量数据融合及三维地形成像技术,最终形成高分辨率的海洋平台海底地基三维地形图像。海底地基形位测量仪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测量水深范围:5m-150m波束最大覆盖宽度:6倍水深或水平100m
波束数目:128个波束波束宽度:1.5°×1.5°
测量精度:水深30m以浅:±10cm;水深大于30m:±0.5%水深
海上测量过程简述
海上测量主要工作流程包括设备连接调试、功能性测试、海区初步测量、海区实际测量等步骤。
3.1硬件设备的安装
海底地基形位测量仪声学换能器安装于测量船的船舷侧。综合水流、船体起伏、发动机噪声、螺旋桨干扰等因素,换能器必须远离螺旋桨和排水孔,安装于距船尾约1/3的船舷处。考虑海区测量的灵活性,测量船采用一般不宜采用大的拖轮,一般以中型渔船为宜。
海底地基形位测量仪声学换能器的安装在船舷侧,通过专用电缆与主控计算机相连。为了海上测量方便,测量控制指挥中心一般设置在测量船驾驶舱,并将主控计算机安置在测量控制指挥中心。DGPS、姿态仪等辅助测量设备安放合适并通过串口与主控计算机相连。设备硬件连接示意图图3-1所示。
图3-1设备硬件连接示意图
海底地基形位测量仪声学换能器的安装方式采用舷侧悬挂方式,支撑底座需焊接或螺栓固定于测量船甲板,其余部件采用螺栓形式安装固定,为保证换能器连接杆的强度,船体上焊接一个角钢支撑座。声学换能器的安装示意图如图3-2所示。
图3-2声学换能器的安装示意图
姿态仪安装在测量船的中心位置,即船体艏尾中部的龙骨位置。GPS天线安装于换能器正上方,主机放置在测量控制指挥中心。海上测量无法架设RTK参考站,因此将RTK流动站设置为差分GPS模式,定位精度能够在0.5米量级。RTK流动站输出NMEA0183格式定位信息和TTL电平PPS时间同步信号,此信号通过串行电缆连接至形位测量仪主控计算机。导航主机通过串口一分二连接线接受GPS信息。
3.2连接调试和初步测量
完成了系统硬件的的整体安装后,对系统进行连接检查和加电调试。
检查所有连接电缆是否正确;
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
打开系统主机和各辅助设备电源进入准备状态;
执行测量软件V1.0版本,检查软件工作情况;
检查系统基本信息;
检查姿态仪、GPS和导航主机软件工作情况。
设备连接检查和加点调试之后,进行一次功能性航行测试,以确保设备的功能实现和工作稳定、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同时,也可以充分考核换能器安装结构的可靠性,从而确保测量时设备的安全性。
在对计划的海区进行正式测区规划和测线之前,首先要对海区水下地形情况进行一次摸底测量,即初步测量,对测量区域平均水深、特征地形等情况有一个大体评价,并在初测的过程中在多个不同位置进行了声速剖面的测量。完成了测量区域的初测后,对测量数据进行了简单处理,确定测量区域的大体情况,同时寻找特征地形进行安装误差的校准。
3.3测区测量与出图
完成初步测量后选择特征地形进行安装误差校准测量,最后根据初测情况规划测线和正式测量。测区测线规划主要考虑数据的有效覆盖和数据密度,并考虑交叉比对测线。图3-3给出了测线规划图和实际测线图。正式测量过程中,测量船按照规划的测线进行航行即可,但是需要保持匀速前行,航速大约控制在3节。
图3-3测线规划图和实际测线
完成了规划测线的检测,便可对数据进行安装误差修正和声速修正,获得该测区数字水深图,然后通过三维构网形成了测区的三维图像。
按照“剔除虚假信息,保留真实信息”的多波束数据处理的基本原则对实时数据进行处理。在编辑时要尽量减少人为主观因素对成像结果的考虑。在海况很好时,多波束采集的数据是可信的,因此在编辑时,应尽量保留采集的信息,以少编辑为好,编辑也只是剔除那些不可能的跃点、孤立点;而在海况较差时,多波束采集的数据中一般包含一定的噪声。因此应根据一定的编辑原则,将噪音部分剔除掉。
如果需要对于某区域进行海底地形地貌进行分析,可以对数据进行精细处理。下图3-4为某海区海底地形测量三维图像。
图3-4某海区海底地形测量三维图像
在结构物完整性管理中的应用
海底地基形位测量仪利用多波束超声波测深技术,可以获取海底地基形位图像。这一技术可以应用于海洋结构完整性管理中。海上测量主要工作流程为设备连接调试、功能性测试、海区初步测量、海区实际测量等步骤。在此测量基础之上,进行内业出图等工作,形成相应测量海区的地形地貌图。
4.1导管架安装前、后的海底地形地貌测量
在平台导管架安装之前,需要潜水员对导管架安放的海底地形进行人工探摸、寻找和清除海底的障碍物。这一作业工程受到潜水作业条件限制和人体水下感官受限,难以对海底地形地貌形成一个整体性、连续性的认知。
综合分析多波束三维成像系统的优势,导管架安装之前的地貌可以采用海底地基形位测量仪进行作业。一般导管架投影范围在100x100米范围之内,因为需要获得较为精细的海底地貌特征图像,所设计的测线要增加密度。测线规划东西向可以采用间距10米的11条测量线,然后垂直测量线的南北方向布置4条交叉对比线,间距30米。按照地基形位测量仪海上测量步骤进行作业,即可获得平台导管架安装位置海底的地形地貌情况。通过地基形位仪获得的数据图像可以指导潜水员进行精细的潜水作业,寻找海底泥面的障碍物并进行地貌确认。
在导管架安装完成之后,采用海底地基形位测量仪对导管架周围海底地形进行测量,形成海洋平台结构的初始数据,形成海洋平台结构完整性管理的初始数据。
4.2导管架桩腿基础冲刷测量
在平台结构生命周期里,平台桩基弱化是损伤识别及安全评估的重要一环。在研究平台桩基弱化过程中,往往需要导管架桩腿的基础冲刷数据。以往主要是依靠潜水员进行海底探摸,获取大致的冲刷范围和坑深数据。现如今我们也可以采用海底地基形位测量仪对导管架桩腿基础冲刷进行测量。由于在测量过程中,测量船离平台距离很近,导管架上部平台模块对GPS信号有一定影响;同时测量船难以过于靠台结构。因此考虑较大测线分布密度,并多次测量,以期获得较为可靠的桩腿基础冲刷数据。
结论
基于多波束测深技术的海底地基形位测量仪是一项高新技术。设备连接、调试、测线规划、海区测量、数据处理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必须科学、严谨,才能取得真实可靠的高精度海底地形地貌数据,最大程度地发挥测量仪系统的效能。
通过上述应用前景分析,海底地基形位测量仪具有精确高、效率快等特点;必将在海洋结构物完整性管理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毛世伟,黄永军,付兴武.水运工程多波束测深作业要求的研究,海洋测绘,2011,03
刘经南,赵建虎.多波束测深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海洋测绘.2002,22(5):3-6页
田坦.声纳技术[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0
李文杰,,肖都,刘春雷.多波束测深在海洋工程勘察中的应用,物探与化探.2004.28(4):373-376页
关键词: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终端设备竞争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P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a)-0074-02
1卫星导航定位终端设备行业发展概况
1.1发展现状
1.1.1发展历程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终端设备行业起步较早,但只在近些年才真正发展起来,军用和民用市场齐头并进。中国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引进GPS技术。随着全球卫星导航定位产业的发展,以及第一代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的建成,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与产品已进入我国国民经济的多个领域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测绘、勘探、海上渔业、车辆定位监控等方面。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卫星导航定位终端设备行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五个阶段,如图1所示。
1.1.2市场规模与增长
在21世纪的头10年,中国卫星导航产业应用市场规模历经了从弱小到逐步成规模的发展阶段,在全球年均25%增长的大环境下,中国卫星导航产业保持了领先于全球的增长势头,年均增长超过50%就算在历经危机的2008年,其增长势头依然,特别在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措施的影响下,国家继续加大对基础建设的投资,土地测量、资源勘探、工程测量、港口建设、海洋渔业、精密机械控制等各方面应用市场需求的增长,而在民用市场包括汽车导航、智能交通、个人位置服务等各细分消费市场需求增长就更为显著,2008年整个中国卫星导航产业应用市场产值仍然保持了50%左右的高速增长,在2009年,中国卫星导航产业整体市场规模接近600亿人民币。
1.2基本特点
(1)专业市场正在成长,国内厂商加速赶超国外厂商。
中国高精度GNSS产品市场已经越来越成长为一个开放竞争的市场,尽管在市场形成的初期,国内厂商在产品创新和渠道影响力上不及在全球市场上久经考验的国外厂商,但是随着国内各厂商十年来不懈努力,国内厂商逐渐成为高精度GNSS产品市场最有力的竞争对手。
(2)国内企业竞争力提升,从进口主导格局走向国产替代进口。
GNSS产品又属于技术门槛较高和具有一定成本门槛的行业,国内品牌通过引进学习国外技术和自主研发,目前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具备自主创新、产品升级换代的能力,中国GNSS行业已经初步具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3)行业毛利随着技术进步、成本回落以及规模影响的共同驱动下稳步提升。
随着行业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GNSS产品的成本也在逐步下降,加上国产品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特别是国产品牌对行业的GNSS应用起到了重要普及和客户引导的作用,使得GNSS在行业的应用中取得了较大发展,并取得了较大规模的增长。
(4)GNSS产业已经形成专业的上下游产业链结构,中国高精度GNSS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国产品牌在GNSS产业价值链上取得重要位置。
国产品牌GNSS将进入新的品牌整合阶段,由现在的少数主流品牌到新的多品牌并存阶段发展到最后少数主流品牌长期共存。随着国产品牌综合竞争能力的提升,包括中海达、南方测绘等国产品牌不断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到全球市场竞争,并逐渐成为全球高精度GNSS市场的新生力量的代表。
2卫星导航定位应用市场概况
2.1应用市场规模
2.1.1产业规模与增长
卫星导航应用分为专业应用和消费应用,专业应用市场主要涉及航空、航海、测绘、GIS采集、精密机械控制、精细农业等领域。2009年全球专业应用市场规模在150~200亿美元之间,占整个卫星导航定位市场1/4强。
中国专业应用市场在2009年市场规模超过100亿元,约占整体卫星导航应用市场的1/5强,保持不低于20%的增长趋势。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GIS应用领域依然保持着40%以上的快速增长。
2.1.2细分应用结构
在专业应用细分领域,由于该行业在中国发展和成熟度低于全球水平,其结构与全球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在2009年,在测绘勘探和系统工程领域,两者产值各约为40亿元,所占比率各约为45%左右,而GIS应用领域产值规模较小,处于起步阶段,约为10亿,占比不到10%。
2.2行业应用市场发展
2.2.1测绘仪器市场
(1)市场规模与增长。
中国测绘仪器市场的起步要慢于全球市场,但由于中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加上国家不断加强对基础建设的投资,以及国内不同行业的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在2005年至2009年间,中国测绘仪器市场销售量年均增长率17%,市场销售额年均增长率为18%。
(2)产品销售结构。
对与全球来讲,随着GNSS技术的发展,应用的广泛和深入,GNSS产品的销售比重和销售数量也在逐年提升,在销售额上已经占到整体销售的1/3强。从中国测绘仪器市场的产品销售结构来看,其销售变化态势与全球基本一致,随着产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GNSS产品销售增长明显高于整体市场的平均水平,也明显快于常规测绘仪器的增长水平。中国测绘仪器市场的产品结构向着有利于GNSS产品方向增长,GNSS产品的销售比重也在逐年提升。
2009年,在测绘领域,高精度GNSS产品销售额比重37%以上,但GNSS产品的销售比重低于同期的全球水平。显然,说明中国高精度GNSS产品在测绘领域空间尚未被挖掘,中国市场与全球应用水平相比,不仅仅有着很大的市场提升空间,而且相对于全行业的应用水平以及高速增长的中国市场而言,GNSS产品也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3)中国GNSS产品应用市场国内外品牌销售格局。
中国GNSS产品在2005年以前,国外品牌在中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国产品牌的技术积累、市场开拓能力的提升,国产品牌不断蚕食了已有的应用市场,同时在新生的应用市场也迅速掌握先机,在成本降低和技术提升的共同驱动下,国产品牌凭借其综合竞争能力的不断提升,逐渐掌握了行业市场的价格主动权,进而成为GNSS产品行业应用市场的主导品牌。2004年至2009年五年间,国内外品牌在市场地位上正历经一场翻天覆地改变,在销售数量上,国外品牌从2005年占到中国市场8成,下降到2009年的2成;销售额方面,国外品牌从2005年所占比例的85%,下降到2009年的50%左右。这种市场竞争结构的变化,充分说明在中国GNSS产品的市场,国产品牌地位与国外品牌的竞争中逐步体现出优势地位。
2.2.2系统工程
(1)GNSS系统工程应用发展。
GNSS系统工程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变形监控、精密机械控制(港口自动化、工程机械控制、海上施工定位、飞机进近及船舶靠泊)、精细农业、气象服务等方面。
①GNSS系统工程应用之一:变形监控。
国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用GPS进行变形监测,发展到今天已经相当的成熟。但在我国,由于高精度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其应用水平还远低于国外水平,但我国地质自然灾害频发,国家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变形监控领域将在未来应用将被广泛挖掘。
②GNSS系统工程应用之二:精密机械控制。
精密机械控制主要应用在港口自动化、工程机械控制、海上施工定位、飞机进近及船舶靠泊、精细农业、气象服务等领域,精密机械控制作为人类全面进行体力解放的重要方向,其应用和发展将不可限量。
(2)发展趋势。
成熟的市场化GNSS系统工程产品与符合用户预期的价位是未来市场提速的“发动机”。GNSS系统工程产业化将在产品升级、价格驱动和技术推进三方面为市场带来良性循环,促进中国传统产业进行以GNSS为基础的信息化融合。
预计2010年至2014年的五年间,中国GNSS系统工程市场规模将保持在40%左右的增长趋势,到2014年,产值有望达到20亿。
2.2.3海洋水声探测市场
(1)整体概述。
海洋水声探测设备作为水下作业的“眼睛”,代表了人类探索水下世界技术发展的巨大成就。水声探测设备的市场流向按照用途主要有四个,分别是测绘、勘探、工程、航海,分别主要对应海洋测绘业、海洋资源勘探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船舶工业。水声探测设备深入渗透到海洋经济一、二、三产业中,可应用于多个海洋细分产业,保证了海洋经济的发展。
(2)市场规模与发展。
全球水声知名品牌有ODOM、RESON、Semrad、C-Max、Geo-Acoustics、ELAC、ATLAS、SeaBeam等。就全球水声产品而言,主要可划分物理海洋仪器设备、海洋物探仪器设备、海洋测绘仪器设备以及水下工程仪器设备几个产品线。海洋水声探测设备应用领域广泛,下游应用行业的繁荣会促进市场的螺旋式上升。具体包括以下五个下游应用领域:测绘应用、勘探应用、工程应用、航海应用、防灾应用。全近年来,全球水声探测市场一直保持着平稳增长势头,从2005年的6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1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在15%左右。中国市场潜在需求极大,但由于价格、技术发展阶段等原因,目前市场规模较小,在全球范围所占比重极小,2004年,中国海洋水声探测市场规模约为1.5亿人民币,2009年超过3个亿人民币,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5%左右,呈现一个稳步增长势头,但与全球市场规模相比,整体规模偏小,而且以进口为主,进口品牌约占了整体市场规模的65%以上。
3卫星导航定位终端设备市场竞争分析
3.1高精度GNSS测绘设备市场层次分明,国内企业市场销售量拥有绝对优势
中国目前GNSS产品市场格局可划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有着多年经验的成熟外资企业,如天宝、徕卡、拓普康,优质的产品和业内口碑是外资企业维持市场格局的利器,但国内客户对性价比更高一筹的国内企业的青睐将悄然改变这种格局。第二梯队由行业领先的国内品牌,以中海达和南方测绘为主,在行业整体格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梯队有上海华测、合众思壮、苏一光等国内中小品牌,也是市场里面活跃的追随者。在2008年至2009年间,在销售数量方面,以中海达和南方测绘为代表的国产强势品牌,占据了市场接近55%的份额,两大国产品牌各平分秋色;而进口品牌所占数量份额已经不足30%,市场占有率已经牢牢为国产品牌占据。在销售额方面,2008年中国高精度GNSS产品销售规模约为8亿,2009年销售规模将超过9亿。由于进口品牌多年以来累积的国家部委单位客户,其价格较高,从而在销售额上体现出了相当的份量,其销售额市场占比在50%左右,与国产品牌平分秋色。而中海达、南方测绘两家销售额市场占比合计在40%左右,其余的10%左右市场销售额为第三梯队品牌所分割。
3.2GIS采集器产品边界向消费市场扩展,或取代手持机成为高端个人导航定位终端
专业级GIS采集器在2007年以前,一直为外资品牌天宝、徕卡、拓普康所垄断,2008年,中海达推出国内专业级高精度GIS数据采集器,打破了外资品牌规定国内市场的垄断,同时国内其他一些著名的卫星导航企业也逐步介入高专业级GIS数据采集器领域,开始与外资品牌进行同台竞争。2009年,专业级GIS数据采集器市场规模超过一个亿,国产品牌中海达作为在专业级GIS数据采集器领域与外资品牌同台竞争的企业,占到该专业市场10%以上的市场份额。
3.3系统工程市场
目前GNSS系统工程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即系统产品、应用软件、系统实施、系统营运。国内厂商中海达作为此领域新兴的参与者,目前跨越了从系统产品、应用软件、系统实施三大链条环节,具备了全面解决方案的实施能力。GNSS系统工程在国外发展了多年,外资企业一直试图用国外市场的经验将中国市场培育起来,但受市场发展阶段的限制,国内市场仍然以科研院所为主导,企业的参与将改变这一结构,在市场上参与竞争的企业主要有徕卡、天宝、中海达等企业。预计2009年所有系统统称应用领域的销售额超过4个亿,在目前以企业为主导参与的变形监控领域,其销售规模约在6000万~7000万之间。
3.4水声探测设备
水声探测设备市场按产品先分为单波束和多波束等,国内企业的产品均为单波束,多波束产品除少数科研院所研制的设备,基本依靠劳雷、青岛领海、青岛海洋这些商。在2009年超过3个亿的水声探测设备市场中,劳雷、青岛领海、青岛海洋等三大商的国外品牌产品,占到这个市场绝大部分市场。在国内自有品牌方面,中海达凭借进入先机优势、客户基础以及与国外品牌相比的性价比优势,取得了国产水声探测市场(测绘用)的第一国产品牌市场的位置,占到国产品牌水声探测设备销售额的1/3强,海鹰加科紧随其后。
4发展趋势分析
对比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历程和我国当前的行业状况,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行业的成长趋势,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高精度GNSS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中长期的上升阶段,而且这种成长趋势才刚刚开始,未来极为可能持续5~10年以上的快速增长,其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是:
第一,经济进入重工业阶段后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海洋开发、防灾减灾、环境保护、铁路、公路基础设施投资带动内需持续增长;第二,国家信息化的建设,推动GNSS卫星导航改造传统产业的驱动力进一步增强,并成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支柱性产业;第三,中国北斗二代的进一步完善,将增强自主导航卫星系统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应用,并促使国家大型安全系统的快速发展,推动国产卫星导航产业的各行各业的自主化品牌的大发展;第四,国产品牌依托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技术突破,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替代进口品牌,同时走向国际市场。
基于以上各项因素判断,预计在未来五年内,中国高精度GNSS行业将依然保持高速成长的势头,届时会形成一个产值在70~80亿之间的大市场。其中在高精度GNSS测量型产品领域,预计整体市场依然保持增长势头,但增长会呈现平缓下移式的增长态势,市场规模可达到35~40亿之间;在GIS数据采集领域,预计整体市场年均增长将在40%以上,市场规模将突破10亿元大关;在系统工程领域,预计整体市场年均增长率在40%左右,市场规模将突破20亿大关;在海洋水声探测领域,预计整体市场平均增长率也将保持30%的增长,市场规模将接近15亿。有望在五年后的2014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35~40亿之间。
参考文献
【关键词】工程测绘;GPS测绘技术;特点;应用
由于GPS测绘技术所具备的优越性,GPS测绘被逐渐应用于社会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在工程测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显著提高了工程测绘质量。为进一步提升GPS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运用实践水平,本文对其基本技术特点进行分析,并探究该技术在工程测绘领域的运用。
一、GPS测绘技术的基本特点
GPS即全球定位系统,硬件设备主要由环球通讯卫星和卫星接收装置两部分构成。GPS的工作原理基于无线电卫星的精准定位导航系统,能够帮助用户精确把握导航位置、时间以及三维坐标[1]。GPS的测绘技术融合了传统测绘方法和高科技的现代化电子测绘技术,具有运用的广泛性大、功能性强、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高、可操作性强等特点。
(一)功能多样化,应用范围较广
GPS技术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精确的三维置坐标,具有测量以及位置导航功能,同时还可以为用户提供精确的时间和速度方面的完整信息,具有测时、测速的功能。随着GPS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这些功能也被逐渐应用到工程测量、海洋测绘、大地测量以及航空摄影测量等领域,应用范围有了很大的扩展。
(二)定位精确
经大量的工程测绘实践证明,GPS的定位精度较传统定位方式有了显著提高。首先,在静态相对定位模式测量中若基线
(三)操作简便
现代化的GPS测量技术不断的引进各种先进科学技术手段,极大的提高了GPS技术的智能化、自动化及集成化程度,操作方法也非常的简便。在实际的工程测量过程中,只需要工作人员了解仪器的安装、基本的连线、气象数据收集以及天线高度的量取等简单内容即可,GPS仪器会自动进行卫星定位、跟踪观测并及时记录等内容,工作人员只需要负责维护监测仪器的正常运行。因此对工作人员的专业要求并不会太高,也可以减少由人为失误造成的误差。
(四)测量速度快
现代的GPS测量技术在15-20min内可测量20km范围内的相对静态定位;在快速测量静态定位时,在2min内即可观测到15km内每个基准站和流动站的定位,同时在初始化的流动站观测后可马上进行实时定位跟踪,只需要几秒钟就可以观测到每个流动站的位置。
(五)全天候测量
外太空中存在不计其数的由地球发射的卫星,并且各卫星之间呈现均匀分布状态,基本上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被覆盖在内,因此GPS这种全球定位系统不限制时间和地点都可以进行测量。而且除了会偶尔受到雷雨天气等极其恶劣的气象影响,测量工作在其他气象环境条件下均可正常[2]。
二、工程测绘中GPS测量技术的应用研究
(一)在工程变形监测中的GPS测量技术应用
在工程施工建设以及人们使用的过程中,常常会由于一些人为因素或者自然的外界因素导致地基发生变形甚至是位移。刚开始人们很难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到这些轻微的变形或者位移变化,当人们肉眼可观察到时说明工程变形的程度已经极其严重,需要进行大范围的维护、修补,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也会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3]。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工程变形包括建筑物的变形和沉降、大坝变形、因资源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等,GPS测量技术具有高精度的三维定位功能,可作为各种工程变形及建筑物位移的重要监测手段。比如在大坝变形的监测工作中,大坝变形主要是由于水负荷的重压所致,一旦出现大坝变形现象,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采取连续、精密的实时监控。
(二)在水下工程测绘中的GPS测量技术应用
在码头和海岸的施工设计、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航道的整治以及海港建设等多种海洋工程建设过程中都需要定位极其精确的水下地形测绘图,在水下地形图的测绘过程中,必须对平面位置的三维坐标和具体的水深程度进行精密测量[4]。传统的测量技术主要采用三应答器、经外侧距仪以及经纬仪等设备来测量平面位置的三维坐标,采用测探仪来测量具体的水深程度,测探仪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超声波进行测定,因此必须借用潮位移来测量潮位来校正水深测量值,最后再得到水下地形的高度。这些操作设备、步骤和方法对操作人员的专业要求极高,且非常的复杂,使用极为麻烦。在水下工程测绘中应用GPS测量技术,平面位置的三维坐标定位测量即快速,又精确,同时可利用实时定位以及实时分差定位功能进行大比例尺下的工程进行地形测绘。在实际的测绘过程中,可将潮位移、差分GPS接收设备以及测探仪共同组合成水下测绘的完整系统,工作者即可通过导航监视器来实时监测航向并进行及时的修正,操作简便,可提高测绘的工作效率。
(三)在城市建设中的GPS测量技术应用
要把城市建成区和规划区的进行的严格划分对城市进行一个整体的规划,对日后建筑物的建设提前做出计划,从而减少其对城市的局以及公共环境的影响,以实现对城市建设的合理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5]。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快,然而过度开发城市的资源,对城市的合理化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与城市的测量,有着更高的要求,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与测量水平直接相关城市控制测量的速率以及准确度在引入测绘技术后得到了大大的改善,由于可以在任意时刻采集数据,而且还可以根据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比传统的测量方式有极大的进步速度快精度高费用低以及操作简便是非常明显的优势,因而是现阶段城市控制测绘的最好选择随着新科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在该领域的发展将会获得更大的优势同时,城市控制测量伴随技术的发展将会达到更高的水平。
除上述功能之外,技术还能够用于土地的动态检测。由于所具有的精度高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使得这种新的测绘方法足可以满足现阶段的土地动态检测的需要,同时解决了传统方法存在的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大大提高检测的速度以及数据的精准度,节省大量时间和人力。
三、结语
由于具有的诸多方面的优势,势必会给工程测绘工作带来全新的革命,各领域测量技术将会得到改革。不仅工程测绘的数据会更加真实更加准确更加可靠,而且将会扩大工程测绘的服务范围,从而使工程测绘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毫无疑问,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之内技术将主导整个工程测绘领域,并且在技术的革新进步的同时,将用更强的实用性拓展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康宗道.工程测绘中GPS测绘技术的应用探析[J].河南科技,2014,14(5):53.
[2]孙玉松.论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5(9):102-104.
[3]陈巧英.论工程测绘中的测绘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8(1):192-193.
关键词:测绘
在我们测绘的大量的工作中,测绘者大多数重视现实性的测绘平图工作。当然这是很必要的,而且是职责范围内之事。但是,在当今地表瞬间的或渐变的情况下,我们不可忽略的一个事实是,由于大自然的或人为的因素,地表变化是以人们无法预测的速度变化着。这就给我们一重要提示,那就是要求我们测绘者,既要测绘现实不变地表状况,还要根据历史资料,科学计算或推测可能出现的地表可变量。这样,可为提供宝贵的预测评估资料,带有前瞻性测绘。这既可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或建筑的损失,也可为规划者在规划时提供可靠的资料参考值,更可造福于广大百姓,造福于千秋万代。
一、公路测绘的不变量与可变量
现在我们进行大规模的一般公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这些建设对国家对人民的经济发展,起到不估量的作用。但我们在测绘线路图时,首先,要准确地测绘出线路图,会遇到山、河、湖、沼、溪、洼、沙、湴、碱、弯、崖、石的障碍。这些地表测绘,一般说来,这种不变量的测绘,我们容易测绘和标识的。当然持标竿者的跨沟越山,登崖踏棘,艰苦无比。其次,最难的是,我们要调查找到当地的过去的地表资料,变迁痕迹,这就较难了。要是找到了,我们要根据历史资料提供地表变化,以虚线测绘标识,提供给规划部门作参考,无疑是一个测绘考量的新尝试。这样可在建设中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我们还可以根据泥石流、崩山、地下河、沼泽地、溶洞、冻雪、洪水汛情、动物植物保护区的线域,在测绘线路时,用m或n表示线域。公路的选线,有的地段有几条线址选择的,可标明地段的优劣,让规划部门择优去汰,提供宝贵的选择性。当今,隧道的选址和测绘也被高度重视了,高架桥梁也被常用了。过去曾经有这样的教训,有一条山区公路,有的地段,测绘者不尊重或不考虑或不知道这些地段的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次的崩山和山体移动的历史事实,仅从外表上和节约资金的角度考虑,公路沿山傍山而测绘,甚至确定下来,动工造建了。结果,是努力去建了,但仅是离隧道口三百米多的崩山和山体移动段,用水泥井字架附山固土,用钢枝打入山中作拉力,结果无奈山的风化石与泥松化,面积大,山体厚,山高陡,遇雨山体西侧向下移动,拉不住,多次大面积山体移动和塌方,最后果断废止。只好又重测绘新段,抄近线,只是要建高架天桥,虽耗资金稍多些,但安全可靠,避开山体下移的塌方路段了。这是一个明显的可变量的例证。所以,测绘时一定要全面考虑和权衡所选线路的利弊,反复比较,反复核实,用优选法择出一条最优的线路来。
二、河堤测绘的不变量与可变量
我们的测绘人员不少人都参加过准备建河堤的测绘工作。测绘河岸和海岸,河岸和海岸的弯曲凹凸,沙滩或岩崖,潮退砾岩,急弯低陷,汛期,旱时露床,这是常见的自然现象,是容易测绘的。我们的测绘者往往都有正常汛情淹没的标识,但对更应加重要有特大汛期水位的标识,得做调查后才能弄得清楚。河堤建造的高度和厚度,可接受水冲击力的抵御能力,都与测绘提供的数据,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海洋的岩石海岸,沙滩海岸,其变数也大的。这些可变量,应有当今天气科学的预测方可完成的。例如钱塘江的海堤,其坚固度和高度就特别讲究。因为海潮有时高达二十多米,其冲撞力和卷扬力可以想见。其他海岸浪潮高虽然比不上钱塘江的高与大,但其冲击力还是很强的。所以,海堤的建造与选址,测绘员有义不容辞的义务,测绘出一条科学的,可御风浪的,美观的海堤,给游览者以美的享受和安全的保护,又增添了一条风景线。
三、楼房测绘的不变量与可变量
说是楼房工程的测绘,其实包含着一个城市的整体规划与某一规划的相衬艺术。这还包括街道走向设计、自来水管的架设设计、煤气管道布局设计、排水管道大中小的分布与设计、照明电线按排设计、军事通讯线路的设计、医院诊所的分布点的设计、各类学校布局设计、公园配套的设计等方面的测绘考虑。但同时,如果此处地面历史上有上升或下沉的情况,根据资料,还要测绘此处地面的上升或下沉的可变量的科学预测,以cm或mm标识。测绘者不可以为自己仅有是照样画瓢的功夫就够了,还要有敢提自己见解的前瞻性的测绘方案,不可以刚建设好三五年又要拆迁了,浪费人力物力。比如说,街道的宽窄直弯,往往就是一个制约某一城市发展的外观要素,所以不能等闲视之的。我们不妨看看现在许多城市,道路或道路两旁经年挖掘不息,就深感测绘设计不周全造成的垢病。应以为后人作教训。
四、地图测绘的不变量与可变量
地图测绘,看起来我们已经完成。测绘的方法多种,有空中测绘,有激光测绘,有水平仪测绘,有多点测绘,有将实际的与图上按比例缩小或扩大的测绘。这是从大方面说的,从整体上说的。但是,从某个角度,某个需要来说,我们还没完成。例如新增加的标帜上的几十层乃至百层的高楼,震后湖泊,截河成湖,铁路公路,新颖的娱乐场所,再加上大自然的渐变与突变,每时每刻在变化着原有图样。有句话叫十年沧海或叫沧海桑田,就说明变是无止境的。特别是当今国防的需要,新发现矿的开采需要,新筑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需要,新架设的跨江跨海大桥的需要,新建移建城镇的需要,新生或消失了的河和湖的需要,新出现的珊瑚碓标出位置的需要,都要测绘出新的地图来。这样,地图就要不断更新,就有更新的资料和新的依据了。这资料可以给有关部门作参考或作依据。可见,测绘者的责任是重大的。
上一篇:医学遗传学概念范例(3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