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专业知识服务(6篇)

时间:2024-10-24

地理信息专业知识服务篇1

服务内容的广泛化。在网络化、信息化、市场经济发展情况下,文献参考咨询工作的服务对象扩大为整个社会不同职业,不同领域乃至全球各地,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得图书馆成为网络中的横向联系、纵横交错的一个中枢,其服务对象范围已突破地域限制而遍布全球各地,形成了信息咨询业的蓬勃发展,对文献参考咨询工作者提出了挑战。在数字时代的到来,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基本需求,其先进技术和市场需求大大拓宽了参考咨询服务的内容和范围,综合性信息服务,如专题检索、专题数据库、科技成果查新、情报调研、网络导航、使文献参考咨询服务的领域更加广阔。

咨询服务资源系统化。随着电子资源的不断增加和图书馆服务的不断发展,日益庞大的电子资源对文献服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资源管理系统、读者个性化服务等系统的引进,为各学科增加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国家的科技期刊,强化建设外文图书和学位论文、技术报告、技术标准等科技资料。作为文献服务保障系统,要建立地域文献资源系统,发挥文献资源的整体效益;扩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增加借出、传出的数量,发挥文献资源系统的开放性及辐射功能;联合书目查询系统,实现地区文献资源共知、共建、共享;继续电子资源的集团购买,带动馆藏电子资源建设。

服务工作人员专业化。大量信息在互联网公开以来,也促进了信息拉圾的滋生,这加大了用户上网查找检索对口科技信息的困难。因此,需要有较高专业水平的参考咨询人员负责有关知识和信息的完整收集与系统整理,形成清晰的思路和完整的思想提供给用户。有用的信息资源的获得在网络环境下就需要有信息服务机构的帮助和引导,通过检索获取高质量的信息。通过专家对信息的质量和知识密度的分析、研究实现其利用价值,这一服务必须有具备广博知识的馆员才能分析、研究和选择,实现信息知识的应用价值。顺应时展要求下文献参考咨询服务工作要以高科技为手段、高效率地对读者进行文献信息服务。既要掌握信息工具的操作技术,要强化自身的知识量,积累多学科、多种类的知识,又要掌握读者需求并拓宽个人提供服务信息资源的范围。服务人员的学科、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是振兴文献咨询事业、扩展信息收藏量的首要条件。馆员学科知识水平的层次高和服务水平的专业化直接体现在发现信息资源的可用价值,了解服务对象需求的信息资料,为个行业人员提供专题科研文献资料的服务。

服务工作模式全面化。开展用户教育服务。即对用户的信息意识和素养进行培养。信息意识的深浅对用户的信息需求的产生是至关重要的。信息意识淡薄就会使用户感受不到自己的信息需求或感受到信息但因信息素养差,不能完整确切地表达出其所需求。如何提高用户的信息意识和素养,就需要在工作实践中进行培训。用户咨询的同时在咨询工作人员时,参考咨询人员要先消除与用户心理上的隔阂,启发用户的信息意识,启发尚未提出和未提出全部信息需求的用户意识到自己潜在的信息需求。对用户进行深人的提问,引导用户全面、正确地表达自己的信息需求,从而提高用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

地理信息专业知识服务篇2

关键词:知识流程外包;信息特性;信息管理;信息增值

服务外包作为一种重要的贸易生产活动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发展。一般认为,服务外包经历了ito(信息技术外包)、bpo(业务流程外包)、kpo(知识流程外包)三个发展阶段。

知识流程外包(kpo:knowledgeprocessoutsourcing)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bpo发展而来的,是基于知识密集型业务流程而开展的服务外包活动;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深入而广泛应用的时代,kpo的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2009-2010年世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研究年度报告》指出:kpo快速发展,逐渐成为bpo发展的一大亮点。有预计称:2010年前后,全球kpo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美元的规模,而2003年,这一数字仅为12亿美元。其中,比较成熟的kpo应用有研发外包、资源外包、服务外包等几个方面。笔者经初步研究发现,以创新信息管理与服务方法促进kpo发展,尤其是知识流程外包中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开展信息增值服务方面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本文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1kpo信息特性分析

kpo信息资源除了战略性、开发利用性、价值转化性、载体多样性、可传播性、可增长性、综合型等信息资源所具有的共性以外,还有自身的特有属性。主要体现在专业核心性、高效增值性、动态离散性、商业保密性和知识隐含性等五个方面,下面对这些特性作简要分析。

专业核心性主要是指kpo中的信息资源与专业高度相关且位于专业智力活动的高端,具有行业和领域的专指性、复合性和创新性特点。

kpo信息资源的专业核心性表明,信息资源来源于专业流程的实践活动,而其信息服务又高于流程化的专业需求,是知识资本在价值链的前端发挥作用的重要支撑力量。这是与ito和bpo中信息服务的显著区别。这种外包服务,将基于标准过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提升到了基于知识推理的分析、推理、解释、优化和辅助决策的专业领域的智能化服务。

高效增值性是指kp0的战略性和高附加值性对信息服务效率和质量的要求标准更高。与bpo(业务流程外包)相比,kpo业务中包含丰富的和高附加值的信息,这些信息的知识化信息服务要依赖高效率开发利用手段。主要体现在,缩短市场导入时间,提高生产绩效;节约宏观决策成本,提高经营绩效;实现管理模式与方法的连续改进,增强预设业务场景运行实效;利用信息高速公路扩大个性化信息服务空间,提高外包企业附加价值四个方面。

动态离散性是指信息资源的载体形态具有多样性和更新性且通常存在于各种各样的事务与活动之中,其存在的方式因具体的kpo服务项目不同而不同。kpo信息资源分布的离散性必然需要其获取和加工过程的专业化操作,这也是知识服务之所以能够纳入外包范畴的必要条件之一。

商业保密性是指客户企业将位于价值链前端的知识创新和研发环节的服务外包必然会或多或少地涉及企业的商业核心秘密。一般情况下,商业秘密主要包括:设计、程序、产品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管理决策、客户信息、货源情报、产销策略、招投标中的标底及标书内容等信息,也包括企业核心职能、企业文化、组织网络和历史记录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在kpo服务过程中都会被有条件地运用,需要双方对信息的安全负责。kpo信息资源的商业保密性与合作信息共享性是一对矛盾,即优势互补和信息风险并存。基于kpo的信息服务可以在促进客户企业和服务承包商的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使得知识服务部门自身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对kpo信息资源占有的优势的不断增强。

知识隐含性是指来源广泛的信息存在可靠性、客观性、壁垒性等冗余问题,知识价值需要通过评估、筛选和挖掘加以实现。在信息服务中,知识发现与知识服务不仅仅是数据挖掘技术的运用或从海量数据中萃取知识,还涉及信息的可靠性评估、信息质量甄别、补缺性获取与信息筛选等环节。对kpo信息资源加工需要检测与挖掘并重才能提升知识流程外包服务水平和质量,实现信息的知识化和增值化服务。

2基于kpo的信息服务策略

通过对kpo信息资源的特性分析可以看出,kpo活动与信息资源组织开发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以信息管理理论与方法为基础,根据kpo业务需求开展有针对性地研究,将kpo信息资源组织与开发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探讨kpo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信息资源知识化和价值增值问题以及kpo信息资源协同组织与开发问题,将是kpo信息资源组织开发与信息服务的重要策略。

2.1构建信息管理与信息服务新模式

kpo信息服务研究是kpo项目成功执行的重要基础,主要涉及kpo信息管理理论、kpo信息管理活动、信息咨询和kpo信息人才四个方面。

其一,分析kpo信息资源特性,建立健全kpo信息管理知识体系。包括探讨kpo信息资源的概念、特征、类型和功能;kpo信息管理原理、原则、方法、体系结构和基本职能;kpo信息管理的形成与发展;kpo信息运动规律;信息流与信息系统优化;信息处理与智能服务;kpo信息方法和信息准则以及kpo信息传播和信息交流等。其中,重点研究对象是kpo外包方的信息需求和信息动机以及kpo承包方和外包方面信息交流和信息传递的特点与方式。

其二,探索kpo信息活动规律,建立kpo信息组织与管理模式。建立kpo信息的收集、存储、检索、管理、利用和维护的方法体系和系统平台。针对kpo信息资源的高附加值特性,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重点研究kpo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价值实现的有效模式。同时,研究kpo信息资源知识隐含性、商业保密性和产权保护方面的一般规律,为kpo信息组织、管理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保障。

其三,研究kpo信息服务范式,推进kpo信息咨询服务技术和应用。建立kpo信息咨询服务标准和规范,构建信息咨询服务网络体系和咨询服务和管理机制,形成与kpo市场相谐调的信息咨询服务理论和方法体系。建立kpo中的信息咨询交流和知识管理机制,总结实践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积累知识库和方法库,共同提升信息咨询服务能力。

其四,定位kpo人力资源需求,建立kpo双素质信息管理教育机制。kpo和bpo相比不只是项目内容的变化,对从业人员既有专业深度和广度的要求也有面向kpo的信息管理与服务的能力要求。因此,建立与kpo行业相对接的信息管理教育机制,是为更好地获取、分析、处理和开发kpo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kpo信

息资源的增值提供人才保障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2.2开发技术融合型kpo信息服务平台

融合现代技术和信息处理工具对kpo涉及的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加工、分析和利用,实现信息增值服务是kpo信息资源组织开发的重要策略和必要路径。数据和信息、知识是许多专业领域的主要加工对象,具有与现代信息技术加工对象和kpo处理对象的一致性。因此,技术的融合既是知识流程外包业务的核心内容,也是提高kpo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必然要求。建立以需求为中心,以提供高效率的信息支持为导向,以技术应用为手段的kpo信息资源组织开发与信息服务系统,能更好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工具在kpo活动中的独特作用。

2.3建立信息资源知识化增值服务机制

根据kpo信息的知识隐含性和动态离散性等特点,建立信息资源知识化增值服务机制以实现信息资源的萃取、利用和价值增值具有可行性。

其一,建立需求引导机制,增强信息管理的针对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最终目标是服务用户信息需求,只要以外包方的最原始需求为出发点,通过专业化手段的运用,就能获取和萃取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并进行增值性开发与服务。

其二,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增进信息服务的互补性。协同工作机制可以激发承包企业的资源集成能力,提高外包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其三,建立共享交流机制,提高信息交换的对称性。拓展kpo项目的信息沟通渠道,建立起定期沟通反馈的机制,信息对称状态中做好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实现kpo信息资源的价值转移和快速增值。

其四,建立国际竞和机制,实现保值增益的最优化。kpo活动最初是企业把自己业务中的知识创新、研发环节的工作转移到国外的过程。kpo成果一般是非物质的知识和数据,具有传递的快速性和无国界性。因此,kpo国际化协同与竞和策略的实施具备执行的客体条件。利用网络信息交换平台加强跨国界合作,是进一步开拓信息服务空间和提升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效益的有力手段。

3小结

综上所述,拓展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空间,开展基于kpo的信息服务是信息管理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将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和kpo业务联系起来,通过对kpo信息资源的特性归纳和分析,提出了基于kpo的信息服务策略,以期对拓展信息服务渠道和提升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效益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地理信息专业知识服务篇3

关键词:知识服务现代图书馆图书馆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c)-0180-01

知识服务是现代社会中发展最为快速的一项服务形式,知识服务对各行各业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主导着人类社会走向知识经济。而现代图书馆发展至今,受到了诸多限制,比如很难及时为读者简介图书信息,或者是难以为读者指出所找图书具置等。因此现代图书馆的发展就急切需要进行知识服务的改进,只有采取了知识服务的措施,才能够为图书馆的读者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进而使得读者体会到图书馆带给人的便捷,最终促使更多的人走向图书馆,走向知识社会。

1简要了解知识服务

1.1知识服务的概念

知识服务这一概念是基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王教授提出的,基于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一项基本服务形式。它是指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手段,并且以互联网为平台,在运用互联网平台上的海量信息进行处理,通过对网络信息的过滤、分类以及提取,最终通过交互式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专业性的信息和知识。

1.2知识服务的特殊性质

知识服务是一项新兴起来的服务形式,该类形式的服务旨在面向知识,为人们提供解决知识性质的服务,进而提升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样性质的服务就使得其具备有以下的特性:第一,网络特性。由于知识服务是基于网络信息平台运行的,并且依托于网络信息进行信息的搜索和提炼,因此就使得知识服务具备有互联网络所存在的特性;第二,知识服务通过互联网络应用而生,因此该类型的服务需要人们在获取信息时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进而使得知识服务具备有交互性的特点;第三,知识服务是为用户提供独一无二的服务的,因为人们在通过互联网信息寻求服务时,需要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咨询,然后会在互联网上获得到相应的帮助,这样就导致知识服务具备有定制化的特点。

2对现代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分析

2.1现代图书馆的知识服务的内涵

现代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指的是:图书馆利用知识资源,并且依托于其自身的信息管理以及人力资源,为图书馆的用户提供专业性质服务,包括进行信息的检索、分析以及提取等。图书馆用户在图书馆寻求知识服务时,通过图书馆的某种类型的服务性质的互动平台,进行图书信息的检索,这时互动平台就会利用互联网络的知识以及图书馆现有的知识,进行信息的检索,进而为用户提供所寻求的服务。

2.2现代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互联网的兴起,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因此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互联网络了解到诸多新闻事件以及所需要的知识,这样的优势就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利用互联网,而不是去图书馆进行知识的查询,在这样的竞争中,现代图书馆为了寻求胜利,只能依托于信息网络,为图书馆的用户提供更为专业的知识。知识服务才是现代图书馆的必由之路,现代图书馆在竞争中获取胜利,只有利用知识服务,才能够为图书馆用户提供个性化以及精准化的服务,满足用户需求以后,才能够确保图书馆更为符合现代人类生活的需求,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可见,知识服务才是这个时代的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现代图书馆的发展的需求。

2.3现代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特性

首先,现代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具备有共享性,人们只有在共享性质的知识中,才能够获取到更为全面的知识以及信息;其次现代图书馆的知识服务相较于其他知识服务来说,也是需要专业性的信息来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因此现代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也就具备了专业性的特点;最后知识服务是一项长时间的任务,并且需要持续不断的完善其自身的信息系统,这样就导致现代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具备有持续性的特点。

3加强现代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措施

3.1建立现代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体制

现代图书馆要建立起知识性质的服务,就首先需要建立起知识服务的体制。知识服务体制的建设首先要从现代图书馆的管理者出发,只有管理者具备了知识服务为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的思想以后,才能够确保知识服务在图书馆中实施开来,进而建立起各项知识服务的制度,包括知识服务如何运作,知识服务如何服务于广大用户,以及知识服务如何作用于图书馆等。只有在体制上完善以后才能够运用在实际建设中。

3.2人力资源的引入

要想将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最到位,要聘用专业的知识服务人员,这样性质的专业人员具备有专业知识结构,并且对知识服务深入了解,明确该为用户提供哪种类型的知识服务,这样的知识服务人员才能够为图书馆用户提供最为专业的服务。除此之外,知识服务人员还应该具备有一定的道德水平,有着极为强烈的责任心,才能够负责任地为图书馆用户服务,并且还要求知识服务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专业素养的不断进步,才能促使自身提供的知识服务更为周全。除了要对服务人员进行培养之外,还需要对现代图书馆的管理人才进行定期培训,只有高级管理者具备有知识服务的思想,才可以确保现代图书馆整体开展知识服务工作,依靠自身的知识服务水平不断地完善现代图书馆。最后,现代图书馆还要不断地进行团队建设,引入各方面的专业人员开展定期培训,有效地进行知识服务的监督,确保现代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不断地改革创新,不断地满足用户需求。

4结语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科技带给人们越来越多的方便之处的同时,也存在着隐患。比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更多地倾向于在网络上获取知识以及新闻事实,逐渐的减少了去图书馆的次数,进而现代图书馆的发展受到了诸多的限制,发展严重受损。因此就需要将知识服务导入到现代图书馆的管理中,只有现代图书馆给人们提供出更为便捷的服务才能够吸引更多的读者来图书馆读书以及购买,进而促进现代图书馆的快速发展以及管理的完善。

参考文献

[1]程亚男.图书馆与互联网的博弈――五

论图书馆服务[J].图书馆论坛,2008(6):

75-76.

地理信息专业知识服务篇4

关键词专利文献增值性专利信息汇编作品著作权

中图分类号:D923.41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s.2016.05.073

AbstractIngeneral,thepatentinformationisretrievedfromthedatabasebuiltbytherelativepublicauthorities.Soitisinthepublicareasandfreeforall.WhiletherapiddevelopmentofIPRserviceindustryrenderstheemergenceofthevalue-addedpatentinformation,whichcouldbecalled"theguidanceofpatentroutechart"or"theearlywarningdevicefortechnologyrisks".Asthevalue-addedpatentinformationcouldbringeconomicbenefitsforaspecificindustryorenterprises,itshouldbeprotectedbythewayof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Atthesametime,somemeasuresshouldbetakenforthepublicityofthevalue-addedpatentinformation,bywhichitcouldbemadefulluse.

Keywordspatentliterature;value-addedpatentinformation;compilation;copyright

1增值性专利信息的概念由来

知识产权信息随着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而产生,主要包括专利信息、商标信息、著作权信息、技术合同信息等。①将知识产权信息范围进行法律意义上的明确界定,能够理顺知识产权信息的创造、传播、运用诸环节,从而有效激励创新。专利信息是知识产权信息的典型代表,其原始形态专利文献是国家知识产权局按照法定程序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和公告的授权专利文件,包括对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在法定程序中予以公布或公告而产生的各种文献。②全世界最新的发明创造信息90%以上首先通过专利信息文献反映出来,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充分利用专利文献所体现的技术信息,不仅能提高研发起点,而且能节约至少40%的研发费用和60%的研发时间。③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专利信息服务始于1985年,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第一份专利公报为标志。专利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商事活动的需求是企业知识产权决策和管理的重要导向,④互联网的发展及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则进一步为专利信息在全世界的交流与汇聚提供了便利条件。⑤进入新世纪,国家知识产权局开通了互联网专利信息数据检索,并不断加以升级完善,丰富其内容、增加其功能,并且不收取任何信息服务费用,这为我国专利信息服务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前,我国的专利信息服务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较为初级的专利文献信息服务,也就是专利信息的检索服务,该项服务的提供者主要包括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各类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等,内容主要包括专利查新、专利法律状态判定等;第二种是另一类是专利信息深度服务,即对于专利信息不再限于简单的汇编整理,通过对大量文献数据进行检索和分析后,形成具有独特思想和逻辑关系的专利数据信息分析报告,甚至为行业或企业构建动态专利信息特色数据库,以满足客户对于知识产权的深层次需求,助力企业更全面地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在传统专利文献信息检索服务之外,个性化的统计分析与深度挖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⑥由此就产生了“增值性专利信息”的概念。

2传统意义专利文献与增值性专利信息文献的著作权属性分析

一般来讲,由政府专利管理部门公布的专利文献,属于政府文件的一种,相当于在公有领域之中的公共产品,任何人都能够免费加以利用,只不过要求注明所使用的文献信息的出处罢了。⑦这一点在我国《著作权法》第五条得到了印证,即“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是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以及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和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也是一致的。

理论界认为传统意义上的专利文献不具有著作权,主要出于以下四点理由:第一,专利文献不存在发表权,因为专利文献是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按照专利审查程序,在规定的时间内的,属于不特定社会公众均可查阅到的文献资料,相关的写作者没有决定是否公开的权利。第二,专利文献不存在署名权。虽然我国《专利法》第10条规定了署名权,即发明人有权表明身份、在作品上署名,但是此项权利的意义是为了表明发明人创造出了所申请专利的客体,与专利文献是否是其所写关联度不大。第三,专利文献不存在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的权利。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文献在申请人提交专利审查机关之后,只能在法律限制的范围、方式和期限内申请进行修改,否则专利权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第四,专利文献不存在著作财产权。专利具有保护专有技术以及消除技术垄断的双重功能,其最根本的目的是公开创新,推动社会整体技术进步,专利文献是公开技术发明的最直接手段,定位为体现专利制度最终目的的媒介,国家立法及行政管理措施均强调了专利文献的流通性,并在最大限度内弱化了其经济价值。⑧

增值性专利信息与传统意义上的专利文献不同。增值性专利信息是专利数据深入挖掘处理之后,形成的深度文献,主要包含了与知识成果有关的术语。⑨增值性专利信息的组合可以形成数据集群,这就脱离了简单的信息汇编范畴,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专利文献,有着更高的知识含量和更丰富的内涵,对于企业用户来说更具启发性、可靠性和准确性。所以,增值性专利信息和传统意义上的专利信息相比,有必要确认具备著作权的属性,并加以妥善保护。

3我国增值性专利信息著作权保护面临的困境

第一,我国的著作权制度并不承认增值性专利信息的受保护地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我国的专利信息服务水平与国外同行业的差距逐渐缩小,某些行业的增值性专利信息产品的质量还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我国相关的法律制度对于增值性专利信息这一新事物并没有及时作出界定,《著作权法》等与版权保护有关的法律规范过于原则化,出现了立法滞后于实践发展的现象。

第二,增值性专利信息的组合性特征,使得著作权保护形式在实践中较难具有操作性。专利信息服务业由于其自身特点,为用户提供的增值性专利信息包括了经软件处理的数据、图标、文字报告等内容,有的还附加了行业或企业专利情报专项咨询服务,对一个区域内的产业及企业经济效益的实际促进作用如何,相关的考核评价标准较难形成,这也就影响了高水平的专利信息服务的扩展,致使相关服务产品的著作权保护在实践中较难操作。

第三,增值性专利信息产品生产者的权利意识普遍不强。一方面,我国相当数量的专利信息服务机构具有政府支持的背景,属于公共服务的范畴,所以对增值性专利信息产品进行保护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有限,进而影响了专利信息服务的产业化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大部分专利信息服务机构的业务以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的申请为主,在增值性专利信息产品的开发、交易和利用方面缺乏组织协调与规范管理。

第四,增值性专利信息受到当前信息传递方式的影响,对其加以著作权保护的成本较高、难度较大。增值性专利信息基于联网专业数据库整理而成,并能够通过互联网得以低成本、高效率的复制和传播,因而具有高度流动性,一旦传播出去,几乎是完全透明化和公开化的,很难准确找到最初未经授权的侵权行为人,这就使得运用知识产权法律手段追究侵权者的责任存在难度。

4加强增值性专利信息著作权保护的对策

针对增值性专利信息,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明确了其在知识产权服务业、乃至整个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鼓励企业参与增值性知识产权信息开发利用。基于此,笔者从著作权法理论的视角出发,提出以下保护增值性专利信息的建议。

第一,应明确增值性专利信息产品的著作权法律属性。通过传统意义上的专利文献与增值性专利信息产品的对比,笔者认为,考虑到增值性专利信息是应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创造的信息产品,应将增值性专利信息明确界定为“汇编作品”,在民事单行法中明确经过深入挖掘整理的知识产权信息的著作权客体地位,是增值性专利信息产品获得周全保护的前提。

第二,建立增值性专利信息汇编的出版及交流机制。产业集聚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的趋势之一,考虑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集聚的需要,推进专利信息服务业发展一个较为现实可行的措施就是,区域所在的行业协会组织协同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机构,在同行业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增值性专利信息汇编的行业内部交流机制,并拟定相关的专利信息产品利用权限、流转规则及流转范围。公益性的专利信息服务机构则可以将本地区特色行业及产业集聚区拥有的专利信息进行深加工,形成具有中观及宏观参考意义的增值性专利信息汇编作品,并通过公开渠道出版发行。

第三,严格保护营利性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增值性专利信息产品著作权。目前,我国已有部分专业从事知识产权信息技术研发和服务的公司,如东方灵盾科技有限公司、恒和顿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等。这类公司与政府支持建立的各级专利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公益性专利信息检索服务不同,具有为企业进行个性化知识产权信息高端服务的能力,为增值性专利信息的传播与利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类公司提供的增值性专利信息产品应由《著作权法》等相关加以特别保护,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在从事专利保护行政执法过程中,也应切实维护其产品的著作权权益。

注释

①马海群.知识产权信息的概念、内容、特点和功能[J].图书情报工作,1998(3):1-3.

②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文献著录项目标准(试行)》(ZC0009-2006)

③M.,Reitzig.Strategicmanagementofintellectualproperty[J].MITSloanManagementReview,2004.45(3):35-40.

④BlaxillMark,EckardtRalph.Theinvisibleedge:takingyourstrategytothenextlevelusingintellectualproperty;2009[Chapter6].

⑤YoTakagi,AndrewCzajkowski.WIPOservicesforaccesstopatentinformation-Buildingpatent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andcapacityinLDCsanddevelopingcountries.WorldPatentInformation34.2012:30-36.

⑥岑咏华,王曰芬,王晓蓉.面向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专利数据挖掘研究综述(上)[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1):125-128.

⑦江镇华,邱平济.关于专利文献是否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探讨[J].知识产权,1991(5):46-48.

地理信息专业知识服务篇5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一站式网站农业信息信息管理

[分类号]S126

教育部指出高等院校应为地方经济服务。当前,利用信息技术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和实现农民增收,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以实际行动贯彻教育部精神,服务地方经济,玉林师范学院依托“广西区教育厅科研项目: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网络建设的实践与研究――以玉林城西镇为样本”,充分利用自身的人力、智力和技术资源,由信息管理专业骨干教师和优秀学生组成课题组,实践建设城西镇信息服务网,目的是拓宽农村信息渠道,便于农民及时了解国家政策,农业发展的新技术以及农副产品的产供销信息,为新农村建设助一臂之力。

1、服务新农村网络信息建设的实践

服务新农村网络信息建设实践由信息管理专业骨干教师和优秀学生组成课题组,以建设城西镇信息服务网形式进行。该网站开发包括网站分析一设计一建设(实施、运行与维护)。每一步完成后,以多种形式征求城西镇领导、信息技术人员及农民的意见改进后再实施下一步。

1.1广泛深入调查,分析城西镇信息服务网

网站分析是城西镇信息服务网开发的起点,分析是否充分直接决定网站设计及性能的优劣。为使所设计的网站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课题组将成员分成4组,每组由1名老师和3名学生组成,采用实地考察、座谈、文献调查和网络调查4种方式对城西镇、村网络建设情况、农民的需求、文献研究和现有涉农网站运行进行深入调查,取得第一手资料,对农民的需求和网站开发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①城西镇农民获取信息的质量较低,渠道单一,一般是通过村委会信息栏获取,信息尚未对农民生产发挥重要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农民对国家“三农”政策了解不够深入,对市场供给信息掌握不够及时,对新技术、新知识利用不够快。②农民的信息概念普遍较强,知道信息可以有效指导生产,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可以赚钱。他们潜在的信息需求也很强烈,希望能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了解国家相关政策、指导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收入。但不知道如何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同时也担心无法识别网络上的假信息,遭受欺骗。③没有彻底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致使农民上网存在一定困难,实现家庭上网的农民非常少。无令人放心的信息平台是农民不敢贸然利用互联网的主要原因。缺乏搜索、获取和利用网络信息的方法和技巧成为农民利用互联网的最大障碍。④目前广西尚无建在村一级、专门为“三农”服务的信息网络。⑤城西镇的网络连接到村委会,各村基本具备上网条件,条件好的自然村甚至有信息室,配有2-3台电脑可以上网。⑥从系统开发的角度研究农村信息网络建设的文献非常少。但技术发展较快,现有的技术水平已能开发出性能较好的网站。因此,课题组认为开发城西镇信息网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1.2集多方建议,设计城西镇信息服务网

1.2.1总体设计城西镇信息服务网设计为集电子政务、商务和农务于一体的一站式网络信息系统(见图1)。通过村务管理的电子化、商品交易的网络化及农业技术利用的信息化,实现“三农”信息的网络化,为该镇农民提供实实在在的信息服务。

考虑技术发展前瞻性与兼容性,结合信息管理专业学生所学的知识,决定采用B/S模式的三层架构,利用技术、C#语言以及通过技术访问SQLServer数据库来实现。如图2所示:

为降低网络建设成本和利于玉林师范学院师生开展研究实践,城西镇信息服务网的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均借用玉林师范学院服务器,而客户端的村级信息服务站的电脑设备和网络设施由城西镇政府提供。这样,城西镇各村农民在自己家里或各村信息服务站的电脑IE浏览器上输入城西镇信息服务网的网址,就可以享受到整个城西镇政务、农务以及商务等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1.2.2详细设计城西镇信息服务网详细设计包括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电子农务三个模块,每个模块又分为若干子模块。如图3所示:

・电子政务模块与镇政府的电子政务系统相衔接,以跨时间、空间与部门限制的方式,全方位向基层干部群众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管理和服务。其子模块包括:①行政通知,与通知政令政策,使政务透明政令畅通;②档案管理,对政务信息进行规范管理,方便存取、利用信息;③邮件管理,实现农民、村委会与镇政府之间的信息咨询及反馈;④呈批管理,实现村委会与镇政府之间工作交流和协同办公。

・电子商务模块与该镇农民生产相关的市场供给信息,让农民及时、方便地了解市场信息,根据市场信息合理的组织生产,避免产量与价格的大波动带来的不稳定。其子模块包括:①城西展厅:本乡镇农产品、土特产展示,本地知名企业介绍;②市场行情:提供各类农产品市场行情以及市场分析预测;③供求信息:提供各类供给、求购、租赁等信息;④劳务信息:提供求职、招工、合作等信息。

・电子农务模块对各种渠道繁杂的农业信息进行分类整理,让农民及时、准确地了解各种农业科技、新产品等致富信息,并及时得到农业专家的答疑解惑。其子模块包括:①城西新闻:当地乃至国内“三农”相关新闻,介绍国内外农、林、牧、副、渔等产业动态;②农业政策:国家、省、市相关政策、法规、文件,以方便农民学习和查询;③农家讲堂:在网上以文字、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农民传授农业科技知识;④专家咨询:邀请专家坐堂,以网上留言以及即时聊天两种方式,为农民提供个性化咨询服务。

1.3分步分组实施,建设城西镇信息服务网

1.3.1网站实体实现和数据准备网站实体实现和数据准备同时进行,由课题组老师指导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完成。其中,网站实体实现分成4小组,每小组由1名老师指导,5名计算机信息管理方向的学生完成,分别负责用户登录及权限管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电子农务模块;数据准备同样也分成4小组,每小组由1名老师指导,5名经济信息管理方向的学生完成,分别负责市场信息、劳务信息、农业政策和农家讲堂信息的收集整理。每小组一周、每大组两周集中一次,讨论遇到的问题和分享实践的经验。

1.3.2用户培训和运行与维护用户培训和运行与维护同时进行,由课题组老师指导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完成。城西镇信息服务网的用户包括网络技术员、信息员和农民。

・网络技术员的培训内容包括城西镇信息服务网的用户管理、信息管理、安全及故障处理和网络维

护。培训分两步进行,先由负责网站实体实现的老师对技术员进行集中培训,系统讲授该网站的管理与维护知识,再由负责网站实体实现的学生协助技术人员维护网站,让技术人员边维护边学习,逐步提高技术水平。

・信息员的培训内容包括:①涉农信息(包括蔬菜瓜果种植、家禽家畜养殖、农副产品供求和农业新技术信息)的搜集、整理、审核、加工和,确保信息的数量与质量;②网站各模块的功能及使用方法培训,由负责数据准备的老师以举办培训班的形式对信息员进行脱产培训。

・农民的培训在信息员培训之后进行。首先以行政村为单位举办网站基本操作短期培训班,以夜校上辅导课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形式进行,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农民进行上网基本操作(包括开机、关机、打开网站、浏览、信息)辅导、展示网站各种各样功能,让农民边学边用。待农民掌握网络使用的基本技能后,再以自然村为单位组建辅导小组,小组由村信息员和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组成,针对农民在生产、生活中的特定信息需求提供咨询服务,也就是农民“点菜”,辅导小组“做菜”,为农民提供准确、实用、新颖的信息。

网站的运行维护主要由信息管理专业部分师生和城西镇各村网络技术人员负责,这样既能保证网络正常运行,又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实践基地。

2、信息管理专业服务新农村网络信息建设的认识

2.1信息管理专业应该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2006年11月26-27日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在杭州召开“高校服务地方工作发展工作会议”,会议提出“高校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努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所以,高校为地方经济服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高校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现阶段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最大任务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变目前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村贫困落后,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农业技能水平较低的局面,盘活国民经济的全局,使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发展。实现这一目标快速而有效的途径是借助高校的知识、人才、技术等优势资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设农村信息网络,实现网络人村,信息进户,充分利用网络和信息指导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生产、生活。

信息管理专业培养具备必要的数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具有现代管理学科的理论基础,掌握系统思想、信息系统分析、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备运用数学、计算机和经济模型对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和组织实施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信息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正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的。因此,信息管理专业应该为农村培养人才,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

2.2信息管理专业能够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经过实践,课题组认为在城西镇信息服务网建设过程中,需将信息管理专业所开设的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学、信息组织与检索、信息分析与预测等专业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地运用,为新农村信息网络系统的建立、运行、维护、管理与利用提供智力支持及技术保障。此外,信息管理专业师生为乡镇网络技术员、信息员和农民提供免费培训,不仅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及信息素养、拓宽农村的信息渠道,为实现农业生产力提高和农民增收创造有利条件,还极大地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人际沟通能力。因而信息管理专业能够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2.3服务新农村实现开放式的“研、学、用”互动教学

本课题在服务新农村,建设城西镇信息服务网的过程中,网站分析、设计、实施和运行维护的实践过程是师生结合专业知识,调查、分析、讨论和研究的过程。整个过程实现学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学实践互动、教学科研互动、课堂内外互动和校内外互动。从时间、空间上改变了教学模式,实现开放式的“研、学、用”互动教学。学生在互动教学中能够不断发现并分析问题,进而促使自我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习研究成果应用推广,做到“从农村中来到农村中去”,服务新农村建设。这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重理论、轻实践,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从理论到理论,知识枯燥抽象,教学、科研和实践相脱节的不利局面,将专业知识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融合在一起,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

2.4服务新农村是信息管理专业发展的新方向

服务新农村是信息管理专业,尤其是地方性本科院校信息管理专业发展的新方向。目前信息管理专业发展突出的问题是专业定位不准确,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的人才专业优势不突出,较难找到对口工作,就业压力较大。然而,在城西镇信息服务网实践建设过程中,课题组师生深深地感受到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薄弱、农民信息技术水平普遍较低,网络信息管理专业人才极其匮乏,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大量的信息管理人才为其发展注入活力。信息管理专业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高校结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培养人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实现教学、科研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专业价值,突出学生的专业优势,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还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为年轻的信息管理专业办学指明方向。此外,农村市场广阔、就业潜力大。服务新农村建设为学生就业开辟新渠道,可有效缓解目前就业压力大的不利局面,是专业发展新方向。

2.5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科研应与新农村建设联系起来

为支持新农村建设,服务地方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科研应与新农村建设联系起来进行改革:①应开设新农村网络信息建设讲座,邀请乡镇领导主讲,及时报告新农村建设的最新成就和不足,明确现阶段新农村信息网络建设的需求;②应增加《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和《电子农务》的课程设计,系统讲授电子商务、政务和农务系统的开发,使学生具备快速开发系统的能力;③在讲授《信息管理学》、《信息组织与检索》、《信息分析与预测》课程时,应增加农业信息专题,重点讲解农业信息的收集、组织、检索、分析与预测;④将专业见习、第二课堂活动和实习等实践课安排到农村,深入农村,了解农业生产,体验农村生活,加强与农民交流,掌握农民的需求,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⑤教师应把科研的注意力集中于服务新农村建设,与学生共同开展研究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出新课题,将研究成果推广应用于实践中。

地理信息专业知识服务篇6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专利信息服务

专利情报服务

分类号G252.8

DOI

10.16603/j.issnl002-1027.2016.06.008

国家在加快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的同时,非常重视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2012年1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国家发改委、国家科技部等部委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的指导意见》指出,知识产权服务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助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亟需完成的战略任务之一,对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有着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内容之一,既是科技创新的成果,也是激发创新活力的源泉,与其相关的信息服务、咨询服务、培训服务是知识产权服务的重点发展领域,对推动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政府的产业决策、企业的技术竞争、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成果转化,都迫切需要专利信息服务的支撑。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及相关部门在开放专利基础数据、建立公共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开展了针对特定技术领域的专利情报服务。但面对日益增长的专利情报服务需求,仅靠知识产权部门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迫切需要培育和发展社会机构的服务力量。

随着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人员和设施设备等条件的不断提升,其服务范围在不断扩展,服务层次在不断提升,逐步具备了开展专利信息服务的条件。一方面,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的文献与情报服务中心,为满足教学与科研需求,购买了一定数量的专利信息数据库和分析工具。另一方面,一批活跃在学科服务领域的馆员具备专业的学科背景,且长期从事文献咨询和学科分析服务,有较强的检索能力和丰富的检索经验,有条件将其服务拓展到专利信息服务领域,开展多样化的、多层次的专利信息服务。再者,不少高校图书馆通过与校内各职能部门的协同合作,开展了面向学科决策的学科分析服务并得到认同和赞扬,为图书馆创造了良好的服务形象和服务品牌。实践表明,高校图书馆正逐步成为专利信息服务的重要力量。

1.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开展专利信息服务的现状

为深入了解高校图书馆开展专利信息服务的现状,并探索其发展趋势,我们对我国大陆的718所高校图书馆进行了网站调研,调研截止日期为2016年2月29日,调查发现56所高校无图书馆主页或者图书馆主页无法打开,只能以664所为分析对象。从网站调研结果看,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专利信息服务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

被调研的高校图书馆中,15%的高校图书馆(100所)提供专利信息相关服务,且“985计划”高校的图书馆走在专利信息服务实践探索的前列。在提供专利信息服务的高校图书馆中,“985计划”高校25所,占所有“985计划”高校的66%,非“985计划”的“211工程”高校共22所,占非“985计划”的“211工程”高校的35%,普通高校53所,占被调研普通高校的9%,如图1所示。

从所属行政区域的角度看,华北、华东地区开展专利信息服务的高校图书馆数量最多,均为30所,西南、西北、华南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分别有10所。

从专利服务内容来看,专利查新、读者培训、专利检索等传统服务是主要服务方式,如图2所示。对各高校图书馆提供的专利信息服务作进一步分析,可知目前各高校图书馆的专利信息服务类型较为单一,82%的高校图书馆仅提供一种类型的服务。

为深入探究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借鉴和学习国外高校图馆专利信息服务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案例,我们对美国的专利和商标资源中心项目(ThePatentandTrademarkResourceCenter,简称PTRC)和欧洲的专利图书馆项目(Pa-tentsLibraries,简称PATLIB)进行了研究,并对两个项目中的大学图书馆的专利信息服务实践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专利和商标资源中心项目起源于1871年,该年联邦法院首次将印刷出版的专利文献免费提供给图书馆以便公众利用。最初被项目选中的图书馆仅有22所,且大都是公共图书馆,多数位于密西西比河以东的东部地区,发展到1977年,参与专利和商标资源中心项目的图书馆达到84家,其中一半是大学图书馆。专利和商标资源中心项目给专利信息服务馆员的角色定位是信息专家,他们受过专业培训,熟悉如何利用专业工具检索专利和商标信息。他们为发明者和小企业在保护知识产权过程中提供无可替代的服务,但图书馆员不是律师,不提供相关法律服务。项目中的大学图书馆普遍提供专业的信息服务,如:指导读者使用免费的专利信息资源、演示如何运用相关工具检索专利信息、提供当地律师清单、开设知识产权课程、指导如何开展专利和商标史研究、指导如何通过专利信息检索来跟踪最新研究、帮助寻找专利受让人等。

专利图书馆项目由欧洲专利局(EuropeanPa-tentOffice,简称EPO)与成员国专利局合作并资助。目前欧洲专利局所辖地区共有324个专利图书馆项目分中心,每一个专利图书馆项目分中心都非常熟悉当地的企业、经济和商业环境,他们为当地企业、发明人和学生提供专利检索和专利战略咨询服务。很多专利图书馆项目分中心的员工是有经验的专利检索专家,除了提供常规的基础服务之外,他们还提供更高层次的专利情报服务,如:技术和竞争者监测、专利统计分析、专利评估和审计、专利战略咨询、专利商业化和技术转移咨询等。有9个大学图书馆参加了专利图书馆项目,这些大学图书馆均提供公共阅览室、专利检索服务、知识产权文档等传统服务,部分图书馆提供知识产权监控、用户培训、专利数据统计分析、专利评估及专利战略发展等信息服务。

2.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专利信息服务趋势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行业受到空前重视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高校图书馆自身的转型发展需要也促使我们将专利信息服务作为服务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2015年6月3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就《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明确将高校图书馆定义为知识产权服务支撑机构,为构建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有效实施与运用高校知识产权成果提供服务支撑。

在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合力作用下,未来几年高校图书馆的专利信息服务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都将会有很大拓展,专利信息服务实践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2.1更多高校图书馆重视和推进专利信息服务

100多所高校图书馆的实践探索取得初步成效,在高校图书馆中形成一定的示范效应,吸引其他有条件的高校开展与专利相关的信息服务工作。未来,“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在高校的贯彻实施将极大地提升图书馆在大学内部知识产权管理事务中的作用和地位,促使更多的图书馆将专利(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作为其重要的服务项目。

前文所述的网站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在起步阶段都从专利检索、专利查新、专利信息知识培训等基础开始。专利检索可帮助科研人员判断某一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从而为把握科研方向提供决策参考;专利查新可辅助专利申请、判断专利技术要点的创新性;而图书馆员则可通过讲座、课程的方式将专利基础知识、专利数据库使用方法、专利分析方法等共享给读者,从而培养读者的专利意识、创新思维,为提升高校师生的创新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部分有条件的图书馆将针对校内外需求,提供更多深层次的专利情报分析服务。网站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仅有17所高校图书馆提供专利情报分析服务,但是,随着外部需求的变化和图书馆内部条件的不断改善,基于机构专利分析的创新实力和创新领域研究、基于某一专题技术的最新发展态势研究等将成为不少高校图书馆的常规服务工作。

2.2更多层次的服务内容

目前已有的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主要包含两个层次:以专利检索、专利查新、专利培训等传统服务为主的基础信息服务,以及以机构数据分析、技术发展态势分析和竞争态势分析为主的基础情报服务。未来,随着“高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实施的推进和外部需求的不断变化,高校图书馆的专利信息服务将向专利分级、专利评估、专利布局、专利预警以及专利转移转化等个性化的专利情报服务方向拓展。

高校在国家创新研发体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产出专利成果的重要阵地。高校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增长都较快,但与此同时,高校的专利成果存在转移转化率不高、专利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如何让现有的专利成果充分发挥作用,促进高校专利技术的转移转化,实现专利成果的技术价值和资产价值,需要高校对已有专利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结合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应用前景,对专利成果进行分级分类管理,针对重点领域和领先技术进行专利布局,构建对关键技术领域和竞争对手的专利预警机制,评估专利的技术价值和市场应用价值,促进专利成果的转移转化和应用推广。作为高校内部重要的专利信息服务支撑机构,高校图书馆理应承担上述管理过程中所需的专利情报分析工作。

2.3更广范围的服务对象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都在极力推进科技创新和创新成果的应用,政府的科研规划、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升级、科研机构的研发计划和技术布局都离不开专利信息服务的支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的指导意见》指出:“完善全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图书情报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与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共同参与、协调联动的服务体系。随着高校图书馆自身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一部分有较好声誉和较强服务能力的高校图书馆将在更广阔的舞台为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提供相关服务,承担其作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一员的角色。

高校图书馆可以为政府的科研规划提供某一行业/某一技术领域的发展态势与技术生命周期,可以为政府的产业发展规划提供某一产业技术竞争态势和主要竞争国家的最新技术布局,同时也可以通过对某一产业领域所涉专利的技术路线图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分析以及相关市场前景分析、产业规模分析,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基于专利的导航服务。

对于企业,除了上述行业和技术发展态势分析外,高校图书馆还可以针对企业的核心技术,帮助企业开展专利布局和专利预警工作,为企业的技术转入/转出提供情报分析,寻找关键技术拥有者,从专利的角度寻找技术合作伙伴或收购对象等。

高校图书馆面向科研机构的服务与面向校内需求类似,可以提供基于机构的专利价值评估与分析、关键技术专利布局与专利预警、专利转移转化分析等情报服务。

2.4更多元的服务方式

目前高校已有的专利检索、专利知识培训等服务,大多是点对多、主动推送的、免费的服务方式。未来,多层次的服务内容和个性化需求的服务对象将使高校图书馆的专利信息服务方式逐步走向多元化。

传统的基础性信息服务仍将以免费服务为主,这部分内容将主要针对校内读者,提供普及性知识,教会读者基础技能和工具,为读者提供简单的检索咨询。

专利查新、专利统计分析等服务将成为高校图书馆常规性的日常工作,这类服务以接受读者委托、被动服务为主,基本上延续目前科技查新和咨询的工作状态。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