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管理实施细则(6篇)

时间:2024-11-05

5s管理实施细则篇1

1、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适应性

目前,由于很多化工专业高职毕业生不一定工作在一些传统化工企业第一线,而是工作在一些类化工的企业,如日化行业,电子行业,橡胶行业等。而职业教育的理想目标就是毕业生能零距离上岗,因而在校期间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一些良好的职业习惯,使之能快速适应不同企业的工作现场的管理。“5S”管理中第5个“S”是“素养”,也即通过“5S”管理,人人养成好习惯,按规定行事,培养具有良好习惯、遵守规则的学员(员工)。校内实训基地推行“5S”管理模式,使实训过程工厂情景化,能通过规范的专业技能训练,让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职业习惯。

2、有利于高职生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形成

一个人的职业素养还包含其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校内实训基地推行“5S”管理模式,将安全教育有机融入技能训练之中,营造工作现场管理氛围,消除工作隐患,创造良好的安全工作或实习实训环境。因而,在实训过程中能让学生潜生良好的职业岗位意识和职业道德。

实施5S现场管理的措施

1、成立领导机构,积极推行

项目的实施是需要机构领导,要想5S现场管理能很好的嵌入化工实训教学过程,首先应成立一个推行委员会之类的性质的机构,该机构应由学校教务牵头,系部配合,最好有企业的现场管理的专家成员。机构负责收集相关资料,借鉴其他企业特别优秀化工或者类化工外企的5S现场管理原则和经验,制定明确的推进进程表,按阶段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5S现场管理能强有力的推行下去。

2、结合岗位责任,制定细则

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发展趋势是根据岗位能力要求来整合教学内容。为了使“5S”活动有据可依,增强其权威性,可以结合一些着名化工企业生产岗位要求,同时根据实训基地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合理的调整,将“5S”现场管理嵌入岗位责任制,使每一部门、每一个人员有明确的岗位责任和工作标准。3.3定期培训宣传,提升认识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老师都是从学校走向学校,实践工作经验不足,对5S现场管理认识有限,因此要有效推行“5S”现场管理,必须组织宣传和培训。一方面在实训室的宣传栏中布置有关“5S”管理的常识和图片,使师生能够随时看见“5S”。一方面定期、不定期组织邀请企业现场管理工程师对师生进行培训,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定制不同的培训内容。通过培训和宣传,师生了解“5S”的具体含义、内容。

5s管理实施细则篇2

具体做法如下:

1)在员工思想方面,通过形势任务教育,让员工真正体会到危机。通过层层形势任务教育,将外部压力层层传递至广大的一线员工之中,取得了全体员工的理解和支持,为开展现场管理工作培养一支有觉悟、有目标、有责任、有能力的员工队伍,为各种现场管理举措的出台和落地提供了思想上的保证。

2)在员工培训方面,采取厂级、车间、作业区三级教育培训;专家授课、影音培训;现场演讲、轮岗交叉培训;以老带新传帮带,技术交流,班前会等形式展开。

3)在员工参与方面,车间营造员工参与现场管理持续改进的氛围,鼓励职工对安全、环境、生产、技术、设备等方面大胆提出改善提案并进行奖励,实现全员参与,不断优化生产作业现场环境,改善设备运行状况,提高经济技术指标。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每名员工参与现场管理的深度和广度、改进成果将作为奖励时的主要依据,从而激励全体员工进行自主管理。

4)在可视化推进方面,制作现场随处可见各类可视化看板和定制牌,无论是小到桌面鼠标还是大到各类管线介质等。一方面可以使员工清楚的知道每天需要做什么、怎么做?标准是什么?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管理者随时随地掌握现场的情况,并且不断进行反思和改进,形成良性循环。

5)在设备管理方面,加强设备周期性维护,制定设备维护方案,采用5S、TPM等先进管理理念来维护设备,采用岗位点检可视化看板、点检纽扣等先进的方法来点检设备,采用口唱手指复式操作法来操作设备,既改善了点检效果,又杜绝了设备误操作现象。实现在线设备处于正常状态,检修设备处于计划状态,备用设备处于完好状态,确保设备运转可控、高效运行。

6)在持续改进方面,车间定期组织联合检查,发现问题,不断改进;邀请上级部门和专业人员查找不足,对现场管理工作进行评价和指导;让自己的人员走出去进行对标学习,找差距,把先进单位的经验带回来消化吸收,使现场管理工作持续改进,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2积极推进5S现场企业管理理念

现场5s管理要取得良好的成绩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经历了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从管理制度松散缺失到全面建立,从强制推进到员工主动做,从负激励到正激励,才能使得梅钢炼铁厂成为钢铁企业中现场5s管理的典范。

1)制度标准建立是前提。“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工作的推进必须有相应的制度标准出台。梅钢在推进现场5s管理时制定了一系列可视化标准,炼铁厂在现有的现场5s管理和可视化相关制度下,要逐步完善,深入细化,更加科学,要全面梳理建立完善各个环节出台制度,同时不断优化现场可视化看板内容,保证现场5s管理在一线落地。

2)各级领导重视是关键。要想现场5S管理得到行之有效的推进,领导重视是关键,要带头检查,带头考核,保证了制度的高效执行。在现场5s管理推进过程中,各级管理者须充分重视,将现场5s管理与生产摆在同样重要位置,事实上因许多现场5s管理不到位,直接或间接对生产造成了影响。

3)员工全面参与是基础。现场5s管理唯有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才能全面推进,才能持久保持。各分厂(车间)要将现场的每个区域分解到个人,明确职责,实行区域负责制。首先要加强员工对现场5S管理知识的深入培训,进行理念导人,统一思想。其次,集中开展现场整理、整顿,着重针对全厂所有仓库、休息室、更衣室、办公室、电气室等区域开展,以此创建样板,再向其他区域推进。然后循序渐进开展清扫、清洁工作,从办公室到生产现场,广泛动员员工参与,鼓励员工自己动手,多提意见和建议,并对员工提出的合理有效提议或现场改善显著的进行正激励。最终,在员工素养上下功夫,积极培育员工的良好习惯,从而形成一个持续保持的良好现场环境。

4)设备设施完备是保证。主要在硬件设施上下功夫,进行设备消缺,保证环保设施完备。要着重从保证设备设施完备人手,从源头上杜绝影响现场环境的因素发生。如加强对现场冒烟(灰)、落料的治理;加强设备维护消缺,减少油污、积料;严格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5)持续改进提升是根本。现场5s管理,整理是整顿的基础,整顿又是整理的巩固,清扫是显现整理、整顿的效果,而通过清洁和素养,则使现场形成一个整体的持续改善氛围。在推进过程中,要将“PDCA+认真”落到工作实处,确保现场处于不断提升改善的良性循环中。加强检查、指导和宣传,积极营造现场5S管理推进的良好工作氛围。

3结语

5s管理实施细则篇3

关键词:5s管理;现代企业;现场管理

5s是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个项目,5s管理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是日本企业最独到、最成功的管理方式。5s管理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好处,可以改善企业的品质,提高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确保准时交货,确保安全生产并能保持并不断增强员工们高昂的士气。因此,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也认识到5s管理的重要性,在逐步推行5s管理。但不容乐观的是,一些企业在推行5s管理过程中,往往出现形似而神不似的问题。比如制定一大堆制度,但实际上却很难付诸行动,甚至根本无法实施,或把它仅仅理解成打扫卫生等等。下面就企业如何有效推行5s管理,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15s管理的内涵

2008年,根据美国《工程新闻记录》的全球最大225家国际现代企业名录来看,我国企业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份额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我国工程企业的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而现代企业现场5s管理对提高企业的现场管理水平和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5s管理是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五个项目,因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而简称5s管理。WWW.133229.CoM整理,即把工作场所内所有的物品保持整齐有序的状态,并进行必要的标识,杜绝乱堆乱放、物品混淆,该找的东西找不到等无序现象的出现。整顿,即要的物品依规定定位、定量摆放整齐,明确标识,并把工作场所内不要的东西坚决清理掉。清扫,即清除工作场所内灰尘、脏乱,并防止污染的发生。清洁,即使工作环境及设备、仪器、量具、材料等始终保持清洁的状态,并养成坚持的习惯,并辅以一定的监督检查措施。素养,即树立讲文明,积极敬业的精神,如尊重别人、爱护公物、遵守规则,有强烈的时间观念等。“5s管理”通过持续有效的改善活动,规范现场物品,营造整洁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和勤奋、节俭、务实、守纪的职业素养,从而提高企业的产品品质,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

2加强5s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措施

2、1完善5s日常管理的组织模式

推行5s管理工作如同进行一场战斗,要取得胜利,事先就要进行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建立完善的组织模式。企业各部门也应成立推行组织机构。根据组织总体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提出部门的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并具体落实到责任人等。这个组织机构,它既可是专职的,也可以是兼职的,当5s成为每一位员工的习惯时,该部门的5s活动的推动功能自然就会相应地减弱,这时就可以转为由执行部门来推动。因此,在组织构架里,5s管理刚开始时一定要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来推动。这个部门应该有几个职责,如设定5s的方针和目标,制定5s活动的推行工作计划并监督实施·配合工作计划制定5s管理的文件体系等。

2、2积极宣传5s管理的实质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我们要让每个员工彻底理解“5s”管理工作的精神实质。宣传的作用旨在从根本上提升员工的“5s”管理意识。为此企业应建立起随时、随地、随人的宣传培训机制,使员工随时、随地接受教育。通过宣传教育,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说明推进“5s”管理工作的精神要点,让每个员工都毫无疑问的去执行,并在实行过程中,让大家参与,参观学习效果显著的“5s”管理工作的样板场所,大家相互观摩或给予指导。

2、3推行5s管理的标准化

5s管理推进到一定的程度后,就要进入标准化阶段,标准化是制度化的最高形式,可运用到生产、开发设计、管理等方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作方法。标准化的目的就是强调系统管理,即强调什么时间、什么人、做什么事情、做多少、数量多少。另外,标准化的目的就是做好品质管理,即以顾客为中心、领导表率、全员参与,还要注意过程控制和管理。5s推动中强调标准化的目的在于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的形象,减少浪费。当然,5s推行中的标准化管理对于形成科学化的考评体系起到促进作用,利于开展5s的内审工作,形成可持续评价的循环,达到5s的长效管理。

2、4培养5s管理的良好环境

在现代企业中。任何人都不会放弃在一个好环境中生存,但面对压抑、杂乱的生产环境必定造成压力增加和离心力加重。5s管理要从环境人手,加强“硬件建设”,促进员工“软件”,比如环境认同、企业认同、制度认同、团队认同及增效。从而培养出员工的标准意识和惯性思维,能够自觉自律达到标准。

2、5持续进行5s管理的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目的是通过监督,使企业的“5s”执行文件最终形成员工个人做事的习惯;从提升基本要求,达到素养及管理的良性提高。在监督检查中,企业可通过请专家进行现场检查指导,有效地推进现场管理工作的改进。还可成立5s检查小组,在5s推行过程中,针对不同阶段进行检查督导,保证5s管理推行达到要求和按时完成。

总之,实施5s管理制度是一项长远的实施活动,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必将会带来深层次的改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任何制度的实施和完善都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实践证明,通过坚持不懈地推行“5s管理”,能有效改进产品品质,提高服务质量,最终实现企业品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朱益飞,推进管理创新提升质量效益[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7,(8):47-48

[2]朱益飞,“三位一体”创新管理机制的探讨[j],中国石化,2007,(3):40-41

[3]白立鸿,工友的“地雷”伤了我[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8,(6):52

5s管理实施细则篇4

【关键词】5S管理模式;护理实验;质量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5)19-0149-02

5S管理是日语中以罗马拼音“S”开头的5个词: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这5个项目简称[1]。是指在生产现场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近年来5S管理已经被广泛地推广于机关、服务业、文教、卫生等部门。笔者所在医护技能实训室于2014年2月实施5S管理模式,回顾性分析实验室管理情况,以探讨5S管理模式对护理实验室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学校医护技能实训中心护理基础技能实训室于2014年2-7月进行5S管理模式进行670次护理基础技能实训,同5S管理模式前670次护理基础技能实训进行比较,5S实施前后670次护理基础实训项目、内容、所用器材、用品、学生性别、学生年龄、学生来源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5S管理模式(1)注定实施计划,明确组织分工,成立5S管理模式委员会,由护理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担任负责人,各科室领导担任委员会委员,制定整个管理模式的实施计划、相关实验室制度、奖惩机制等。(2)相关知识培训,营造5S管理氛围,对护理实验教学中心的管理人员及相关学生进行一系列培训教育,并将5S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传授给相关人员,营造5S管理模式的实施势在必行的氛围[2]。(3)树立样板。首先选择1~2个实验室作为样板,组织其他实验室管理人员及相关学生进行参观,讲解5S管理模式的优点,使广大师生能够对5S管理模式有一个感性认识,进而使之能够从心理上接受5S管理模式,以利于该管理模式的顺利推行。(4)总结分析,制定相关标准。针对本研究中护理实验室的5S管理,制定了诸如实验室现场管理标准、实验室文件记录管理标准以及实验室相关人员行为规范等,并使之常态化、制度化,以对实验室相关工作及相关人员进行约束和规范化管理[3]。(5)全面推进。全面推进5S管理模式的实施工作到全部护理实验室,5S管理模式的最终目的是改变相关人员的工作态度、增强其责任心、养成良好的工作及实验习惯,最终提高护理实验质量,因此需长期、可持续的实施。

1.2.2重点内容

1.2.2.1实验仪器、设备管理(1)根据护理实验的先后顺序及使用频率将所用设备仪器进行分类管理,对长期不使用的设备仪器以红色标签标注,并归入库房;(2)对于可能使用的设备仪器以黄色标签标注,并置于使用频率不高之处;(3)对于棉签、消毒液以及弯盘等使用频率较高、使用量较大的设备仪器或器材,则置于无需移动即可取到之处,易于取放;(4)所有设备仪器均统一编号管理,标识明确,摆放固定、易于追朔,同时均进行相应等级;(5)设备仪器每次用完之后均由专人进行彻底清洗,并归于原位;(6)对室内所有设备仪器进行定期保养维护,制定相关制度,责任到人,设计相关表格,每次保养维护或维修后均填写相关表格[4]。

1.2.2.2文件管理(1)对相关文件资料进行整理,封存超过保存年限的记录及文件,按照时间顺序、分门类别进行固定存放,并使之易于查找;(2)文件及记录均为纸质,故需防潮、防尘、防虫处理后方可存放;(3)定期对库存文件记录进行维护修补,并制定相关制度,专人负责管理;(4)使用之后及时将文件资料归还原处,且文件资料需进出有记录,去向需明确,使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爱护文件、保护文件,以保护其完好性及可查阅性。

1.2.2.3实验室相关人员管理人员管理主要针对实验室管理人员、带教老师以及护理学生的自身素质进行相应的管理。首先明确组织结构,设置包括实验中心主任、实验室主任、实验带教老师、实验员、学生组长在内的一整套组织架构,根据不同岗位明确责任及分工。

1.3观察指标

观察5S管理模式实施前后实验室环境整洁情况、实验室文件完好性、实验用品、器材、设备损坏率、物品随意取放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结果

2.1实验室环境及文件资料

经过上述5S管理模式的实施,实施后的实验室环境整洁率、文件资料完好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实验用品、器材、设备损坏率、随意取放发生率比较

经过上述5S管理模式的实施,实施后实验室内实验设备、器材及用品损坏率及随意取放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5S管理模式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科学的管理方式,该管理模式的重点是创造高效率及整洁的工作环境,并同时提高人的素质[5]。为了提高笔者所在学校护理实验室的管理水平,以保证护理实验质量,笔者针对实施前、后6个月实验室的改变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过上述5S管理模式的实施,护理实验室环境整洁率、文件资料完好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护理实验室内实验设备、器材及用品损坏率及随意取放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

研究结果显示,5S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实验室的管理水平,通过细化实验室管理的各个环节的管理内容,减少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减少实验室管理过程中不合理的流程和缓解,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整体管理素养,通过5S管理模式在护理实验室的实施,能够从实验室环境、器材、资料方面展开细化管理,从而能够提高管理水平,改善实验室环境,改善人的精进而取得较为理想的护理实验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冬祥.5S管理推行方法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8.

[2]范东英,谢圆.浅析5S管理对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促进作用[J].西部中医药,2014,27(9):142-143.

[3]孙凌,曹惠芳,蒋波,等.“5S”管理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79-80.

[4]张桂姿,孙凌,王鹤,等.5S在护理单元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0):94-95.

5s管理实施细则篇5

[关键词]5S;PDCA;三室管理;三定管理;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7)05(b)-0141-03

TheapplicationofPDCAmodein5Smanagementofthreerooms

XUHuaMAXin-cuiMAXiu-huaTIANKun

DaxingHospitalofCapitalMedicalUniversity,Beijing1026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applicationeffectofPDCAmodein5Smanagementofthreerooms.MethodsBeforemanagement,fromJune2016toAugust,thegoodsstandardizedmanagementofthethreerooms(therapeuticroom,treatmentroom,nurse′sOffice)inthe23wardsofourhospitalwereselectedasthecontrolgroup.Aftermanagement,fromSeptember2016toNovember,23wardstaken5Smanagementofourhospitalwereselectedastheobservationgroup.The5SmanagementwaspromotedbyusingPDCAmode.Theeffectbeforeandafter5Smanagementwascomparedbycalculatingthemeettingrequirementswardcompliancerateofthreeroomsstandardmanagement.ResultsThereducedrateofbasedrugs,rescuedrugsandspecialtydrugs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respectively42.1%,9.09%and62.5%.Comparedwiththecontrolgroup,thetypeofmedicineinthewardsofobservationgroupdecreasedsignificantly,withsignificantdifference(P

[Keywords]5S;PDCA;Threeroomsmanagement;Long-termmechanism

随着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在护理工作中经常会应用一些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以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5S管理法就是用来提高安全、改善环境、增加效率、提升总体形象的一种管理方法。5S是取自日文SEIRI(整理)、SEITON(整顿)、SEISO(清扫)、SEIKETSU(清洁)、SHITSUKE(修养)这5个单词的首字母,因为5个单词前面发音都是S,所以通称为5S[1]。其通过规范现场来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惯,最终提升人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2]。2016年9月,我院在所有病区开始推行5S管理。推行5S活动和进行其他管理活动一样,必须导入PDCA循环[3],方能成功。我院在推广5S的过程中应用PDCA模式进行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为三级综合医院,有23个病区,编制床位969张,各病区设有治疗室、处置室、护士办公室。这三室主要为护理人员工作场所,放置基数药品、抢救药品、抢救仪器设备、治疗车、护理文件、办公用品等。将2016年6~8月5S管理前,医院23个病区的三室(治疗室、处置室、护士办公室)设为对照组,将2016年9~11月5S管理后23个病区的三室设为观察组,计算两组三室管理符合要求的病区达标率,内容包括药品管理(基数药品、抢救药品、特殊药品)、物品管理(物品基数管理、标识规范、定点放置、定期清点记录)。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5S管理前):医院三室物品采取的是非统一管理,只规定了三室内可放置物品的名称,并未指定放置位置、数量、标识等。三室内物品放置过多,治疗室内基数药品过多,且放置位置不统一,所用标识不规范。

观察组(实施5S管理后):全院病区统一管理,规定了三室内放置物品的位置及数量、统一制作了物品、药品标识、地标线等。5S管理法的5个环节与PDCA循环管理整合应用[4]实施。P阶段(计划阶段)制订三室5S管理评价标准,通过PDCA循环使各病区三室物品管理符合要求的病区达标率达到90%以上。D阶段(执行阶段)强化5S管理的意识,加强对护士管理意识的培训,增强护理人员的三室5S管理意识,把5S管理纳入日常质控管理。

1.2.1实施5S三定管理包括定位置、定数量、定专人管理。

1.2.2治疗室5S管理治疗室的物品统一摆放,包括治疗车、消毒桶、治疗盘、垃圾桶的位置都做了统一的规定[5],特别是一次性物品、药品摆放,具体如下。①一次性无菌物品放置:注射器、输液器等根据存放抽屉容量,放置2/3满,固定物品位置,粘贴统一的物品标识。②药品管理:基数药品种类控制在10种以内,每种药品数量不得超过10支。毒麻品放置于保险柜中保存,种类、数量都经过药剂科审批。第二类放置于治疗室最内侧抽屉中,加锁保存,种类不超过3种,数量为5支。高危药品放置在固定抽屉中,种类不超过3种,数量为3支。治疗室所有物品、药品均由专人管理,每日清点数量、定期检查有效期,并进行记录,统一制作药品、无菌物品清点记录本。

1.2.3处置室5S管理处置室主要放置各种仪器设备,放置原则为内清洁、外污染,均按地标位置摆放。指定专人管理处置室物品及仪器设备,仪器设备管理包括清点、保养、检修、使用培训,要有记录,统一制作仪器清点记录本。

1.2.4护办室5S管理护士办公室的各种单据分类摆放,统一标识,办公室桌面上干净整洁。对过保留期的资料经请示后销毁,保留期内的资料分类整理、放置并标识,存档资料及时上交档案室。公共区域不出现私人物品[6]。

1.2.5规范标识包括药品使用国际药品标识、物品使用医院内规定的标识。C阶段(检查阶段):2016年9~11月通过对23个病区的三室实施5S管理后,于11月25日护理部工作人员与病区护士长组成5S督察小组,持相同标准评价表,对各病区三室进行督查,三室物品、药品管理符合要求的病区达标率为91.3%。A阶段(处理阶段):巩固已取得的成果,对于经过本轮PDCA改进效果明显的问题,将改进措施纳入日常工作中,将其常规化、标准化,并制作成PPT在护士长会上展示,在全院进行推广。另外,制订5S相关的管理制度、流程等,对于未解决的问题,如改进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和新统计出的发生率较高的问题,组成需重点管理对象纳入下一轮PDCA循环,持续改进。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病区内药品种类的比较

各病区清理、精简各种使用率较低的药品种类。观察组基数药品种类由19种减少到11种,减少率为42.1%;抢救药品种类由11种减少到10种,减少率为9.1%;特殊药品种类由8种减少到3种,减少率为62.5%。观察组的病区药品种类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三室物品管理符合要求病区达标率的比较

观察组物品基数管理的病区数量由15个提高到21个,物品标识规范的病区数量由13个提高到21个,物品定点放置的病区数量由17个提高到20个,定期清点记录物品的病区数量由17个提高到22个,平均达标病区数由15.5提高到21.0。观察组的总达标率为91.3%,高于对照组的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总达标率(%)=平均达标病区数/总病区数

3讨论

3.15S与PDCA的关系

5S管理法是用来维持品质环境、提高安全的一种有效管理方法[7],而PDCA模式是能够提高三室5S管理效果的一种管理方法。PDCA是有效推进5S工作的一种方法,在推行5S管理过程中,不可能一步到位,要不断地进行改进,通过应用PDCA模式,进行5S管理,出现问题后查找原因,再制订新的对策,进行督查、效果评价,然后将新的问题纳入下一轮PDCA循环,不断地推进5S管理。

3.25S管理提高物品效能

5S活动管理模式能够使护理管理高效、准确、便捷,使物品、药品取用省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5S管理使护理工作环节一目了然,在紧急情况下不必因查找、取用物品不准确而费时、费力,或误取、误用而发生差错,酿成不良后果。同时,因不断的清理、整顿有效杜绝了各类物品、器材、药品的过期、浪费,节约了成本。

3.35S管理提升人员素养

5S管理不仅是环境的清洁整齐管理,更是人员素质提高的管理[8]。每个护理人员均能掌握各类物品、器材、药品的性能和放置,为患者服务更准确且省时,保障了患者安全,同时使护理工作满意度全面提升,使两个效益实现双赢,这正是优质护理所倡导的安全、优质和满意的护理服务。5S管理不仅仅是对字面5S的理解和执行,而是对5S管理理念的延伸,其创造了清爽、明朗、洁净的工作环境。5S管理推行从小事做起,细节决定成败[9],5S管理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提升每一个员工品质,同时其又是医院文化的一部分。

3.4制订检查标准,形成性长效机制

自2016年12月份开始,5S规范纳入护理质量查房中,在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中,5S管理占了一定权重,并建立了5S管理相关制度、病区5S检查评价标准、病区5S评比等的长效机制。

可见,PDCA与5S两种管理方法有效结合,不仅能够提升质量,重视环境合理布局[6,10],使各种物品、药品定量、定位规范管理,安全性明显提高,还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物品摆放有条理,减少了查找时间,提高工作效率[11]。其使人、物、场所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达到了优化,通过物品的定置管理、视觉管理和增加透明度等,使护理人员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使常用的物品易取易放,减少了查找物品的时间[12]。医院的护理管理引入企业的5S管理,使得护理工作更加科学化、标准化和制度化,护理工作的质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3]。其实,5S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人的“素养”的提高[14]。实行5S管理,可以培养护理人员严谨的工作作风、规范的操作、真诚的服务,这能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增强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提高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15]。PDCA管理模式可以锻炼护理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黄惠根.护理五常法手册[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1.

[2]刘承元.TPM与工厂全面改善[M].广州:广州经济出版社,2006:95-98.

[3]张幸国,王临润,刘勇.医院品管圈辅导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4]刘莉,高杰.5S管理法联合PDCA循环在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1(2):215.

[5]刘素素.5S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成果[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4,31(2):223.

[6]李丽,张晓燕,王莲英.6S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4):85.

[7]庄秀.失效期登记及五常法管理在病区安全用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华国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1):1332-1333.

[8]范东英,谢圆.浅析5S管理对手术室质护理服务的促进作用[J].临床护理,2014,27(9):143.

[9]汪中求.细节决定成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10]何昕,杨翠芳,邓建祥,等.6S管理模式在体检中心大型体检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4):145-146.

[11]陈锐群.病区急救车管理创新[J].中国医学创新,2011,8(4):170-171.

[12]朱志云,吴清李,钟丽丽.“5S”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实践与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5):722.

[13]刘秀君.5S管理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09,21(1):150-151.

[14]杨宏强.5S管理的概念、特点和实施[J].科技与管理,2011,13(3):101-104.

5s管理实施细则篇6

关键词:5s管理;现代企业;现场管理

5s是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个项目,5s管理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是日本企业最独到、最成功的管理方式。5s管理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好处,可以改善企业的品质,提高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确保准时交货,确保安全生产并能保持并不断增强员工们高昂的士气。因此,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也认识到5s管理的重要性,在逐步推行5s管理。但不容乐观的是,一些企业在推行5s管理过程中,往往出现形似而神不似的问题。比如制定一大堆制度,但实际上却很难付诸行动,甚至根本无法实施,或把它仅仅理解成打扫卫生等等。下面就企业如何有效推行5s管理,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15s管理的内涵

2008年,根据美国《工程新闻记录》的全球最大225家国际现代企业名录来看,我国企业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份额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我国工程企业的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而现代企业现场5s管理对提高企业的现场管理水平和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5s管理是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五个项目,因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而简称5s管理。整理,即把工作场所内所有的物品保持整齐有序的状态,并进行必要的标识,杜绝乱堆乱放、物品混淆,该找的东西找不到等无序现象的出现。整顿,即要的物品依规定定位、定量摆放整齐,明确标识,并把工作场所内不要的东西坚决清理掉。清扫,即清除工作场所内灰尘、脏乱,并防止污染的发生。清洁,即使工作环境及设备、仪器、量具、材料等始终保持清洁的状态,并养成坚持的习惯,并辅以一定的监督检查措施。素养,即树立讲文明,积极敬业的精神,如尊重别人、爱护公物、遵守规则,有强烈的时间观念等。“5s管理”通过持续有效的改善活动,规范现场物品,营造整洁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和勤奋、节俭、务实、守纪的职业素养,从而提高企业的产品品质,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

2加强5s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措施

2、1完善5s日常管理的组织模式

推行5s管理工作如同进行一场战斗,要取得胜利,事先就要进行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建立完善的组织模式。企业各部门也应成立推行组织机构。根据组织总体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提出部门的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并具体落实到责任人等。这个组织机构,它既可是专职的,也可以是兼职的,当5s成为每一位员工的习惯时,该部门的5s活动的推动功能自然就会相应地减弱,这时就可以转为由执行部门来推动。因此,在组织构架里,5s管理刚开始时一定要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来推动。这个部门应该有几个职责,如设定5s的方针和目标,制定5s活动的推行工作计划并监督实施·配合工作计划制定5s管理的文件体系等。

2、2积极宣传5s管理的实质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我们要让每个员工彻底理解“5s”管理工作的精神实质。宣传的作用旨在从根本上提升员工的“5s”管理意识。为此企业应建立起随时、随地、随人的宣传培训机制,使员工随时、随地接受教育。通过宣传教育,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说明推进“5s”管理工作的精神要点,让每个员工都毫无疑问的去执行,并在实行过程中,让大家参与,参观学习效果显著的“5s”管理工作的样板场所,大家相互观摩或给予指导。

2、3推行5s管理的标准化

5s管理推进到一定的程度后,就要进入标准化阶段,标准化是制度化的最高形式,可运用到生产、开发设计、管理等方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作方法。标准化的目的就是强调系统管理,即强调什么时间、什么人、做什么事情、做多少、数量多少。另外,标准化的目的就是做好品质管理,即以顾客为中心、领导表率、全员参与,还要注意过程控制和管理。5s推动中强调标准化的目的在于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的形象,减少浪费。当然,5s推行中的标准化管理对于形成科学化的考评体系起到促进作用,利于开展5s的内审工作,形成可持续评价的循环,达到5s的长效管理。

2、4培养5s管理的良好环境

在现代企业中。任何人都不会放弃在一个好环境中生存,但面对压抑、杂乱的生产环境必定造成压力增加和离心力加重。5s管理要从环境人手,加强“硬件建设”,促进员工“软件”,比如环境认同、企业认同、制度认同、团队认同及增效。从而培养出员工的标准意识和惯性思维,能够自觉自律达到标准。

2、5持续进行5s管理的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目的是通过监督,使企业的“5s”执行文件最终形成员工个人做事的习惯;从提升基本要求,达到素养及管理的良性提高。在监督检查中,企业可通过请专家进行现场检查指导,有效地推进现场管理工作的改进。还可成立5s检查小组,在5s推行过程中,针对不同阶段进行检查督导,保证5s管理推行达到要求和按时完成。

总之,实施5s管理制度是一项长远的实施活动,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必将会带来深层次的改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任何制度的实施和完善都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实践证明,通过坚持不懈地推行“5s管理”,能有效改进产品品质,提高服务质量,最终实现企业品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朱益飞,推进管理创新提升质量效益[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7,(8):47-48

[2]朱益飞,“三位一体”创新管理机制的探讨[j],中国石化,2007,(3):40-41

[3]白立鸿,工友的“地雷”伤了我[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8,(6):52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