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园文化整体设计范例(3篇)

时间:2024-11-14

小学校园文化整体设计范文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于设计的认知越来越高,校园导视系统的个性化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校园里,导视系统不仅是行进路线的引导,而且也是体现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以VI视觉识别系统的整体应用为基础,然后结合一系列的美观、个性、功能各异的导视物组成完整的导视系统。

校园导视系统的特征

1.简洁性

校园导视系统与社会导视系统一样都要符合简单明了的设计原则,在信息完整易懂的基础上,让人一目了然,方位表示准确明显。

2.连续性

校园导视系统的指示作用要想接力棒一样,在行人到达目的地之前,所有的可能会引起线路偏差的地方,都应该有目的地的引导指示标志,以防行人走错方向。

3.规律性

校园指示性标识要符合由大到小、由表及里、由远及近、由多到少的设计规律,先指示大的目标范围,然后再指示中小目标,最后是门牌标志。

4.整体性

校园指示性标识在颜色、字体、位置、规格、变现形式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是指在一个整体上呈现出来,建立以个统一的视觉习惯,使人们顺藤摸瓜的找到目的地。

校园导视系统设计现状

1.导向性与明确性不强

现在很多学校,特别是高校学生很多,校园面积也比较大,在校园空间面积内有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办公楼、超市、食堂等,另外还有很多标志性建筑与河流等景观性建筑,初来学校的人不了解地形,会找不到方向。但是现代很多高校,及时面积很大也没有明显的标志性的指示做引导,如果有人到学校参观,根本就没有完善的导向标识,参观者会错失美景,想找的地方找不到,还要绕很多路。另外,校园口号、校训等标识牌与校园的文化气氛不符。

2.指向性模糊

很多学校的导视系统对一些综合性大楼的指示,信息显示不够明确。没有大楼的具置信息,而且楼层信息也比较模糊,对于来访者来说,找一个想去的地方,要费很大劲,有时根据学校的导视系统,找不到目的地。

有些学校虽然很重视导入自己的标识导向系统,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材料的运用不合理,影响导视标识物的效果。因为材料和造型代表着不同的含义与风格,运用不当就会破坏整个校园的气氛与特色。所以标识的材质与造型也要进行精心的挑选与设计,使之与校园环境与气氛相应生辉。

现代化的校园要有现代化的表现形式,运用现代化的标识导向系统,是校园导视系统与校园环境达到一种和谐、平衡的状态。

3.文化性不足

校园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要有浓厚的文化气氛。校园导师系统的设计也应该注意这一点,不能忽视导视系统的文化内涵。我国很多学校在设计导视系统时,对学校的文化内涵没有很好的领悟与体现,致使设计流于表面,无法发挥导视之外的深层功能作用,彰显不出校园导视的文化性特征。

学校导视系统改进措施

1.名称索引标志

校园导视系统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指引校园建筑物以及街道的方向与位置,所以首先要确定好校园内各个建筑物及街道、河流的名称,建筑物使用统一性比较强的标准名称,如果有新增加的及建筑物,要实际命名并在导师系统中及时体现。

首先,在校园的正门口处设计一个较大的校园空间平面图,标明方向及建筑物,能使来访者大致了解学校面貌,是他们对校园的整体规划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另外,校园内每条街道的导向要突出出来,在校园总平面设计图中,主要路线应该突出颜色标注,便于访者辨认。最后,每栋楼前都应该立一个牌子,其文字设计要结合楼宇的特点及系部的名称来定,设计采用点、线、面比对的方式,信息传递要明确,风格要符合系部的整体气氛,层次清晰。色调高雅,为来访者提供有效的导视作用。

2.交通指示系统

校园内的交通指示要在符合国际惯用标准的前提下,设计出符合校园独特文化的交通指示标志。在主行道或者车流、人流比较多得地方设计减速带,并在路边设置减速标识,限速指示标识以图片加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提醒行人注意。对于行为禁止标志和文明提示标识要尽可能的体现校园文化与人文关怀。另外在学校的生活区域也要增设一些人文提示导视牌,裴向学生的行为素质。

3.导视系统要融入文化内涵

校园的导视系统一定要具有文化内涵,否则就与社会上的导视系统没有区别,导视系统可以体现校园的特色文化与艺术特点,可以使师生及来访者对校园的文化气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能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素质与修养。

4.融入整体

校园导视系统的设计应该立足于校园的品牌形象塑造的整体策略原则,从校园的形象出发,进行系统化的设计,是校园导视系统既有连续性有又整体性,为校园营造独特的场域氛围。导视系统的设计在色彩、位置、材料。字体等的设计方面又具有一致性与连续性,显示信息的全面性特征。

结语

小学校园文化整体设计范文

关键词:高校校园;景观规划;人性化

1校园景观人性化解析

在环境建设中“以人为本”的原则被普遍运用,也为校园景观设计提供了一个主导理念。人性化需求在校园景观规划中逐渐被放大。一个科学的校园景观可充分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兴趣、意志、群体等各个方面提供外环境,从而对学生的行为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1)绿化。

校园景观中的植物具有美化环境、减低噪音、净化空气、修身养性、保护视力、调节气候、防风等功能。植物配置需要布局协调、以人为本、尊崇自然。植物的选择要多选择乡土树种,成活率高,减少养护费用。植物要统一于环境,从艺术构图原理上体现个体与群体的形式美感。另外,植物与建筑物、山、水、广场等其他景观要素相互呼应,软化、强调、标识营造校园美丽和谐的景观。

(2)道路分析。

1)车行。车行系统在规划设计中应被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设计,校园应有完整的行车主道,高效快捷地联系各区。同时,车辆在各区的亦可进入该区的各个建筑群,避免机动车对各区的步行系统的干扰,保证各区内舒适的步行环境,创造安静的学习和生活环境。2)人行。景观步道应远离外部的环路,创造一个幽静安全的步行区域,亦与教学区、学院区与生活区的步行系统组成完整的步行网络。

(3)环境设施。

校园中的环境设施具有功能性和观赏性,包括休闲设施、文体设施、灯具设施、标识指引设施等,与大学生们各种休闲、娱乐、学习活动密切相关,其舒适性体现在方方面面,若精心设计,则可以创造非常和谐的校园景观。

(4)铺装。

铺装需要关注的有两方面:其一是色彩,要与周围环境的色调相协调,它是心灵的表现,能将设计者的情感涌入师生的心灵。色彩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师生的心理感受。其二是质感,大空间要做的粗犷些,应该选用质地粗大厚实的材料,因为粗糙往往使人感到稳重、沉重;另外,在烈日下面,粗糙的铺装可以较好地吸收光线,不显得耀眼。小空间则应该采用较细小精细的材料,给人轻巧、精致的感觉。

(5)水景。

水景有美化环境的作用,可改善小气候,改善空气质量,增加空气湿度及负氧离子浓度,降低空气中的含尘量,使校园的空气更加新鲜湿润,同时,也可满足人们的亲水心理。水景有静态水景和动态水景两种,包括有瀑布、水景墙、喷泉以及静态水池又称镜池。需要注意的是静态水必须是活水,要有来源和出路,如果来源受到限制,则必须具备补水设施。适量的往水里投入一些灭藻药剂可以保持水质。

(6)雕塑及景观小品。

雕塑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文化。雕塑的主题、立意和构思不仅要融入特定的校园文化,而且由于雕塑对艺术的浓缩性使得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统领该地文化的内涵。景观小品的设计也可用来表达文化内涵。当今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不仅依靠大量的植物造景来满足绿化需要,更通过能体现校园特色的景观小品来进行提升。

(7)入口广场。

入口空间是通往校园各个空间场所的必经之地。因此,在空间组织上既要考虑空间的独立性,又要处理好与其他空间场所的关系,能够较好的组织人流与车流,还有视觉流线。

2玉林师范学院校园景观规划分析

学校缺乏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在多处存在着一些问题。校园整体上没有体现出大学该有的文化和艺术氛围,缺乏人性化的空间。

(1)入口设计。

植物配置上缺乏空间感,树木缺乏高度对比、杂乱、色调单一,草地没有设计感。缺乏环境设施和能象征学校历史文化的雕塑的设置。解决办法:在空间的处理上应合理配置乔、灌、藤、草本植物,树种高度应形成对比。草坪应根据学校的文化内涵设计出一些图案,提升入口处的艺术感。可在图书馆前设置符合校园文化的雕塑,另外在入口处适量设置一些标识牌,起到引导作用。

(2)校园大草地。

草地上平时会有一些学生在草地上看书,晒太阳,但草地只是空旷的原始模样,缺乏人工的因素。解决办法:从师生的心理角度出发,在草地上修建一个读书廊,如此可以提升学校的文化学习气氛。另外需要用青石板或者鹅卵石开辟一条小路,为那些抄近路的同学提供方便。草地上除了可以修建长廊外,还可增加一些亭子,同时也可以在草地上设置一个符合文化学习的雕塑,营造文化氛围。

(3)校园山坡。

校园山坡作为校园内的一个特色之处,山坡上种满了桃树,在三月份的时候桃花盛开,具有极佳的观赏价值,但是山坡未经人工的雕琢,不仅显得荒乱,也未开辟其他用途。解决办法:作为校园的特色,桃树需保留,其余树种移除,地面密集铺满三叶草。在以桃树为主的前提下,适量种植修剪整齐的低矮的灌木,丰富空间层次。并且在山坡靠近人行道的外沿应种植一些树木起到外部与山坡的隔断作用,也可以为人行道的人起到遮阳的作用。山坡上应适量设置一些环境设施,如座椅或者凉亭,以供休息学习。另外,适当增加一些雕塑小品,不仅能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们并且陶冶情操,还能丰富景色。山坡并未开辟可供人行走的道路,但日积月累山坡已被行人走出了一条小路,需要做的就是在这条路的基础上修建出不管是在雨天还是晴天都可以行走的道路。除了这条路之外,在山坡上的各个景观节点处应该都有道路连通。

(4)校园主要人行道铺装。

校园人行的主要道路铺装用的是粉色等亮色瓷砖,不仅花纹乱,颜色与周围环境不融洽,而且在晴天天气炎热的时候,瓷砖反射太阳光,以致经过这条路的时候光线刺眼,并且由于此类瓷砖不吸热、温度高,不适宜行走。解决办法:将原来的瓷砖换成粗糙的铺装材质如青石砖,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太阳光的反射对人的影响。在道路比较宽阔的路面,可选用与青石砖颜色不同的灰色系的材质,拼成花纹,提升美感。

3结语

校园不只是为师生们提供一个受教育、知识交流的场所,根本目的是为人而用、为师生服务。适宜的环境设计能够展现校园的文化底蕴,也能让学生体会到优雅环境的心旷神怡,激发对知识的热情和对校园生活的热爱。人性化的校园景观设计理念也在不断地受到关注。现代高校景观设计应注重浓厚的人文气息结合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在校师生创造一个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贾德华,王万喜.论以人为本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J].长江大学学报,2006,3(1):144151.

小学校园文化整体设计范文篇3

关键词:大学校园;绿化设计;指导思想

在我国大学新建和扩建的过程中,创造“良好的、有自身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是校园规划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植物季相不突出,观赏主题不鲜明;分区绿化特色不明显,校园绿化识别性较差;标志性建筑不突出,缺乏校园文化内涵;对植物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了解不足,养护管理较为粗放等。校园绿化建设应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发挥优势,这样才能创造出功能性强、生动活泼的校园景观,使其独具特色。

一校园绿化设计的原则

(1)植物品种选择要注重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指在整体布局与环境设计中,注重现有生态要素的保护利用,同时多方面地利用生态设计的手法,构筑良好的校园环境。当前校园绿化树种的主体是棕榈科植物,与常见阔叶树种相比,其光合作用、隔音、滞尘效果均较差,稀疏的树阴,更是难以抵挡炎炎夏日。对立体绿化重视不足,导致校园绿化难以发挥其最佳的生态效益。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积极措施促进校园生态的均衡协调发展,如校园生物的繁衍、水体净化、筑巢引鸟等。因此在校园绿化设计中,应尽可能创造更多的绿色空间,为学生提供解除精神和视觉疲劳的条件。树种的选择要注重知识性、文化性、科普性、趣味性相结合,使绿化不仅成为美化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也是学生们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扩大学习层面的重要点。

(2)观赏景观设计要符合美观原则

美观,即形式好看。由于绿化设计科学,树木、花草与楼相辉映、浑然一体,让人们觉得有花可赏,有景可观。“春花、夏荫、秋实、冬干”是植物景观的美观原则。“春花”,花色和花香应成为观赏的重点;“夏荫”,在炎炎夏日下,相对较高的灌木应起到良好的遮荫效果;“秋实”,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挂满枝头的硕果能够给人以无限的希望;“冬干”,常绿树种四季常绿充满生机,落叶树种却能应时而变,在冬天褪去满身的绿装,优美的干形和树姿是这个季节的主题。

(3)功能区的绿化要体现人文原则

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校园环境,体现人文生态。首先应该考虑使用者的要求,做好总体布局,要有利于校园学习环境,提高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功能要求。校园绿化可以分为教学区、教工宿舍区、学生宿舍区、图书馆区及运动区等。校园绿化空间设计的目的在于巧妙地利用自然,将地形、花草树木、园路、场地、景观小品、水体等有机地编织在园林绿地中,使之呈现一幅有明有暗、有动有静、有实有虚、有开有合的画面。根据大学师生员工对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的双重需求出发,结合大学生对于集体活动、互相交往的需求较强的特点,在校园绿地中多创造一些适于他们进行集体活动、谈心、演讲、小集体活动的文艺演出、静坐休息、思考的校园绿地空间,使校园景观更具人性化。

二校园绿化设计的指导思想

校园环境是一个功能复杂的综合体,要实现校园环境、功能、经济、技术的优化,就要创造一个具有深层次文化底蕴,可持续发展并具有积极影响力的和谐校园。我们根据点、线、面和功能,把校园环境分为:校门前后区、教学科研区、生活区、运动区、休息区等。

(1)大学校园绿化“点”的设计

主要指一些地点的处理,比如大门的入口处、办公室的入口处、教学科研区等等。这些地点通常是要给人留下第一印象的,所以植物的配置非常重要,设计必须要求简洁别致。走入一所高校,最先冲击人眼球的是校门前后区,虽然面积不大,却是高校文化内涵、空间形象的整体反映,是一所高校文化特色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的重点绿化区。大学校门前区是人流、车流较集中的地方,其布置就要简洁、明快、大方和开阔。一般可以在校区主出入口设叠状喷泉大型广场,在大门内设小型广场。广场后面铺设草坪、点缀花坛、雕像和喷泉。花坛是盛花花坛,起到了鲜艳夺目感觉,由观花的草本植物组成。选用高矮一致,开花整齐,花期一致且较长的花种。比如:矮牵牛、一串红、鸡冠花、香雪球、三色茧、风信子、郁金香、美人蕉等。这就显示出了比较有层次的立体绿化,使得门前不仅景观自然、开阔、大方、并不单调,也弥补了因体现开阔而绿化不足的缺憾。

大学的校训是大学文化精神的提炼,它以无形的凝聚力、感染力弘扬民族文化和大学精神。校训这一独特校园景观的合理设置,最能体现大学校园特色,反映大学人文精神和深层的文化底蕴。校训的设计模式可采用浮雕墙的形式体现,或是结合周边环境设计景观文化石,也可在校园人流量大的区域设置LED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校训内容,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浓厚的校园文化。教学科研区是学校的主体建筑群,也是学校绿化的精华所在,许多重要的景点都应集中于此,此区是师生工作学习的地方,植物配置应形成幽静、美丽的环境,且不影响室内的通风采光。总体来说,绿地宜采用自然式的布局或整齐式的园林手法,树木可采用对植、列植或在建筑物两侧栽植绿篱,也可少量的采用孤植,用树形比较优美且能烘托一种幽静气氛的树。还可在建筑物前铺设大面积草坪、点缀美观的花灌木或栽植地被植物。但是教室的南向一定距离内不能种植高大乔木,尤其是常绿乔木,以免影响夏天通风及冬天采光。

(2)大学校园绿化“线”的设计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