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根本任务(6篇)
时间:2024-11-24
时间:2024-11-24
一、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是根本
对学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班主任的主要任务,也是引导学员搞好面授和自学的基础性工作。因此,提高学员思想政治水平是保证教学顺利实施的根本。
(一)抓入学教育。入学教育是党校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一课,我们组织学员认真学习文件,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入学教育一定要搞的严肃、认真、透彻,为以后的学习开好头。入学教育关键一课是端正学习态度。通过入学教育,使广大学员由“要我学习”变成“我要学习”,激发学员学习的内在动力。
(二)狠抓研究生班的学风问题。党校的研究生大多是各级领导干部和骨干人才,学员不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有较高的理论水平。研究生班的学员来党校学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理论,学习“三基本”、“五当代”是顺应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对他们来说,端正学风问题是来党校学习的重中之重。第一,坚持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的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根本之点。也是党校研究生学习理论的基本要求,把理论学习和研究现实问题结合起来,用理论分析和回答当前的一些重大现实问题相结合,这是端正学风的重点。第二,认真听教师的“教”要理论联系实际,这就要求学员在面授期间克服困难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同时,学员的“学”要理论联系实际,认真读书、听课、自学、完成作业。第三.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要“三结合”.即:学习理论要与思考国内外重大现实问题相结合,学习理论要与总结自己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学习理论要与自己的党性分析、党性修养相结合。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端正学风.才能实践学理论、学马列管用的原则。
(三)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完善的规章制度是科学管理的基础,为此,我们不断修订完善教学管理办法、班主任工作条例、学员管理规定及相关的规章制度,同时在行之有效上下功夫。一方面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修订制度。比如过去制度对学员出勤与学分、测验、结业、毕业挂钩方面要求较松,修订后的出勤挂钩天数使学员努力能够办到,不努力必然“触电”。另一方面在认真执行上下功夫。比如实行考勤公开公示制,不但强化了对班主任工作的监督,又增强了学员参与管理、自我管理的自觉性。通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对促进教学、管理、学习起到奠基作用。
二、加强班级整体的凝聚力。通过支委、班委带动群体
(一)选好支委、班委是加强学员管理的重要手段党支部、班委会是班级的核心,是学员的主心骨.是搞好教学管理的支柱。所以选好支委、班委,组成一个能为班级分忧解愁的,能为学员起表率作用的,能够形成班级凝聚力的支委会、班委会,是能否加强学员管理的关键。因此,我们在选班干部时,非常认真、慎重。不求学员样样突出,一定要学员人尽其力,把他放在最合适的地方。责任心强、有能力的支委、班委会在学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提高面授质量上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还要求班委会在面授期间做到六个带头:带头出勤好;带头研讨发言好;带头党性分析好;带头调研、撰写论文好;带头参加活动好;带头遵纪守纪好。通过班委会的自身管理来加强学员管理,收到了实效。
(二)发挥研究生班的整体效能。强调提高班级整体素质、整体合力、凝聚力,突出群体意识和整合艺术的特点,形成了以点带全、以全带点的管理格局。
三、加强学员的党性教育。促进学员管理科学化
结合入学教育,进行党性教育动员。向学员讲清楚党性教育的意义、目的和要求。要求学员自己制定党性锻炼计划,每次面授每人交一份党性锻炼心得。对党员讲崇高理想的追求、坚定的革命信念、良好的道德风尚、无私的奉献精神是党性的核心内容。而在不同的时期党性又需充实新的内容。在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党性又有了新的内容。第一,自觉地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第二,必须有强烈的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锐意进取精神,加大力度发展本地经济;第三,必须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精神支柱和工作方法;第四,领导干部党性修养要“四自四严”,即: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党组织对党员干部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第五,在党的作风建设上要坚持“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因此,对党校学员的党性教育必须从这种实际出发,引导学员确定和加强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党性。
增强学员党性的基本途径是:认真抓好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教育,提高学员思想政治水平。只有提高了党性修养,才能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才能努力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维护人民利益,才能体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才能在工作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掌握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认真学习,积极参加面授,使学员管理上新台阶。人世后加强党性修养应从几方面下手:第一,强化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思维能力。第二,培养战略思维能力和世界眼光。第三,坚持不懈地进行思想改造,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第四,开拓创新当好先锋。第五,坚持求真务实的实践原则。正像******同志所讲的“要大力加强中青年的党性修养,使他们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广大中青年干部要通过党的历史和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系统学习,通过党性党风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
四、树立服务意识。是加强学员管理的重要环节
加强学员管理必须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学员自我教育”的方针,这四条经验中我深有体会的就是班主任要树立服务意识。班主任要对学员的学习材料的发放、考勤、作业、研讨、考试、参观考察等全盘考虑。班主任还要跟班听课,跟班服务。做到有始有终,全程服务好。因此,班主任要想学员之所想,急学员之所急,只有这样,学员管理才能科学化。
党校的学员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层次。这就要求班主任深入到班级、寝室了解他们,跟他们交心。首先,要创造一个和谐的气氛。作为一名班主任。在与学员打交道时,一定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校规校纪,树立良好的形象,倾听学员的意见和呼声,要与学员打成一片。其次,对学员要以诚相待。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到真实情况。有的放矢地改进我们的工作。再次。理解、关心和爱护学员,要关心学员学习、思想和生活方面的实际问题,确实把学员的冷暖放在心上,积极主动为学员服务,学员们就会支持你,班级管理上出现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关键词:教练员;模型;工作绩效;任务绩效;关系绩效;发展绩效;反生产绩效
中图分类号:G80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5-0112-04
ResearchonFourFactorModelofJobPerformanceStructureofProfessionalSportCoacherinChina
LILin,FUDong
(ChengduSportUniversity,Chengdu610041,SichuanChina)
Abstract:TheresearchhaschosenprofessionalcoachesinChinaasitssample.Thedataof
participantswerecollectedandanalyzedbymethodsofinterview,questionnaire,andmathematicalstatisticssoastodiscussthejobperformancemodelofprofessionalcoachesinChina.ExploratoryfactoranalysisyieldedthatthejobperformancemodelofprofessionalcoachesinChinawasconstructedbyfourfactors,namely,taskperformance,contextualperformance,developmentperformanceandcounterproductiveperformance.TheJobperformancescaleturnsouttobeextraordinaryintermsofinternalconsistencyreliabilityandvalidity.ConfirmatoryfactoranalysisindicatedabestfitforthefourfactormodelofthejobperformancemodelofprofessionalcoachesinChina.
Keywords:coach;model;jobperformance;taskperformance;contextualperformance;developmentperformance;counterproductiveperformance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作绩效(JobPerformance)概念提出以后,该主题的研究逐渐被学者们所重视。如今,工作绩效的研究已经成为了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主题之一,但是对于工作绩效的概念至今仍没有一个被学界共同认同的观点,分歧主要在于把工作绩效定义为结果还是行为[1]。
工作绩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结构、概念、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其中对于工作绩效结构的研究是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早期工作绩效的研究主要以职务职责作为主要评价标准,以“产出和结果”观点为主要理论,后续研究以“任务绩效”概念取代了“结果和产出”理论[2],成为该理论支持者在工作绩效模型研究时的主要关注点。随着研究的继续深入,许多学者认为“任务绩效”单维度结构已经不适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大量研究认为工作绩效结构应为多维结构,二维、三维、四维等多维度结构模型被提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alCitizenshipBehavior)结构模型,任务绩效(TaskPerformance)和关系绩效(ContextualPerformance)以及反生产行为(CounterproductiveBehavior)与组织越轨行为(OrganizationalDevianceBehavior,或叫做组织层面的偏差行为)等[3]。
通过文献资料研读发现,20世纪末期国外学者已意识到工作绩效是体育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他们对绩效的关注始于对体育组织内绩效评估的研究,即体育组织中工作绩效研究始于应用性研究。我国体育组织工作绩效研究同样始于应用性研究,不过我国体育组织工作绩效研究与国外研究最大的区别在于组织层面的研究先于个体层面[4]。通过对我国体育组织工作绩效文献研究发现,我国体育组织中的工作绩效结构研究还处于探索和萌芽的阶段,尚未开展实证研究。体育组织中开展绩效评估研究应借鉴国内外管理学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范式,遵从工作绩效研究回归工作绩效结构为研究逻辑起点的思路,结合我国政治制度下的体育组织特点,首先从个体即教练员层面开展实证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以我国专业体育教练员工作绩效维度和结构作为本研究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理论推导
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对我国专业体育教练员工作绩效结构可能存在的维度进行推导和假设,主要涉及理论包括胜任特征理论、人-岗-组织匹配理论和持续学习理论。
1.2.2访谈法
1)非结构式访谈法:自行编制“我国专业体育教练员工作绩效研究访谈提纲(管理者用A/B)”对部分省、直辖市项目管理中心主任、副主任和领队进行非结构式访谈。
2)半结构式访谈法:自行编制“我国专业体育教练员工作绩效研究访谈提纲(教练员用A/B)”对目前正在从事竞技体育教练员工作,并且工作年限5年以上的专业体育教练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
本研究将专业体育教练员定义为我国执教省级以上专业运动队的教练。
1.2.3问卷调查法
根据访谈和理论推导编制的《我国专业体育教练员工作绩效调查问卷》对我国专业体育教练员进行问卷调查。
本研究调查对象包括我国部分省、直辖市和行业体协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副主任、领队和教练员等,他们分别来自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北京市、广东省和河南省等地区,其中主任27人,副主任48人,领队81人,教练员35人,共计191人。项目包括乒乓球、足球、水球、游泳、田径、羽毛球、网球、武术、举重、跆拳道、摔跤、排球和篮球等。
本研究要求每名管理者最多对其管理的3名教练员进行工作表现评价,研究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问卷514份,回收率为93.45%,其中有效问卷493份,有效率为95.91%。研究将全部问卷进行编号,按照编号的奇偶进行分组,偶数组246份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奇数组247份数据进行验证性型因素分析。
1.2.4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主要运用EXCEL、PASWStatistics18.0和AMOS17.0软件对访谈、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信度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及验证性因素分析。
2理论与分析
大量文献分析发现,胜任特征理论(一种重要的绩效评估方法,McClelland,1973;教师绩效评价的三种理论之一,Medley&Shannoe,1994)[5,6]、“人―岗―组织”匹配理论(该理论是以任务绩效为理论基础的绩效管理模式理论之一,韩翼,2006)[1]和持续学习理论(被认为绩效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组成部分,Daniel&Elaine,1999)[7]的研究成果可作为我国专业体育教练员工作绩效结构模型研究的理论基础。
胜任特征理论中的基准性胜任特征主要对于教练员岗位的基本职责进行了界定,而鉴别性胜任特征主要考察了人们潜在的一些特质,这些个性特质是决定关系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岗―组织”匹配理论则涵盖了与教练员工作绩效相关的多种因素,特别是教练员在训练、比赛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行为方式;持续学习理论则侧重于关注教练员自身的发展以及教练员团队的发展对于工作绩效的影响。通过大量理论文献的研究和推导可以看出作为体育组织中所特有的职位,教练员需要面对运动队的训练、管理;上下级的人际交往沟通;紧跟专业发展趋势等诸多问题,因此考察其绩效优劣需从多层次多角度的视角进行,所以本研究理论假设支持在任务绩效与关系绩效基础上的多因素工作绩效结构模型的观点。
3工作绩效结构维度探索性研究
3.1教练员工作绩效量表编制本研究借鉴Campbell(1990)和韩翼(2006)对工作绩效量表的建立方法,在关键事件法的基础上,建立教练员工作绩效量表。
本研究对四川、北京、重庆、云南、贵州等地的教练员与相关项目管理中心主任、副主任和领队进行了访谈。其中访谈教练员20名,管理人员13名,项目包括:田径、排球、乒乓球、羽毛球、举重、篮球、足球等,全部访谈都是在办公室或者会议室中进行,全部访谈过程均通过三星录音笔和OPPOMP4进行录音。
全部访谈录音由8人分成4个小组进行了录音转录文字文档,每份录音均由每小组中的两人进行转录,并进行关键事件指标的提取和概化工作,提取关键事件指标之后,经过4位熟悉教练员工作的专家(相关项目管理者)进行了评审和修订,共提取关键事件指标494个。该4位专家再次对该494个关键事件进行了概化、合并共得到64个关键事件指标。为保证量表各个维度的题目能够更加全面、清晰、合理,根据访谈得到的关键事件指标并借鉴以往相关量表中的测试题目,如韩翼(2006)《雇员效能变量调查问卷》[1],杨芬(2008)《护理人员工作绩效调查问卷》[8],阎其乐,王家同,张国锋等(2005)《直升机飞行员工作绩效评定量表》[9]等,对每个指标编写了尽可能多的题目,并最终得到初测量表题目共65条。研究聘请了7位心理学和管理学方面的专家对初测量表条目的表面效度、逻辑效度和语言等方面进行了评定,通过专家对量表题目提出意见和建议,对量表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筛选和加工,并且聘请两名中文系研究生对量表语言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最终入选初始量表的条目共48条,其中任务绩效维度11条,关系绩效维度14条,发展绩效维度10条,比赛管理绩效维度7条,反生产绩效维度6条。本量表计分形式采用Likert7级计分方法进行计分。初始问卷编制后,对四川省小球管理中心的管理者进行了预测验,根据反馈意见对个别条目的表述进行了修改。
3.2探索性因素分析
通过访谈和理论推导编制的《我国专业体育教练员工作绩效调查问卷》包括任务绩效、关系绩效、发展绩效、比赛管理绩效和反生产绩效等五个维度,共计48项条目。对初测问卷进行区分度分析和题总题他分析后删除条目6项,开展探索性因素分析包括5个维度42个条目,其中任务绩效包括9个条目,关系绩效包括12个条目,发展绩效包括10个条目,比赛管理绩效包括5个条目,反生产绩效包括6个条目。
探索性因素分析(ExploratoryFactorAnalysis,EFA)是一项用来找出多元观测变量的本质结构、并进行降维处理的技术,能够将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综合为少数几个核心因子。研究运用主成分正交旋转对42项保留条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进行三次探索性因素分析后删除15个条目,其中第一次删除条目12项(V6、V8、V9、V12、V13、V14、V15、V16、V19、V32、V33、V36),第二次删除条目3项(V10、V11、V21)。第三次探索性因素分析,取样适当性值(KMO)为0.93(根据1974年学者Kaiser的观点KMO值小于0.5时不适宜做因素分析);巴特利特球体检验(Bartlett’STestofSphericity)达到显著水平,表明观测变量适合做因素分析。量表27个条目共提取出4个特征值大于1的公共维度,且这4个公共维度总方差解释值达到69.60%,各公共维度解释变异量为27.17%、17.32%、16.91%、8.21%。
四个公共维度下分别包含条目6项、3项、12项、6项(表1)。根据理论模型和保留条目分析,该4因素结构模型包括任务绩效、关系绩效、发展绩效和反生产绩效等四个维度,共计条目27项。
3.3新量表信度检验及分量表之间相关
由于需要采用新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因此需要对新量表进行信度检验。通过表2可以看出信量表的各分量表内部一致性检验α系数分别为0.88,0.87,0.95和0.91,说明新量表的各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高。各分量表之间表现出极其显著的相关,表明分量表具有较高相关,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
4假设模型的提出
根据以往的研究和本研究探索性因素分析对工作绩效结构的分析,基于工作绩效不同成分的内涵,我们以维度为单位,对工作绩效的结构建立了3个二阶假设模型。
假设模型1根据Borman和Wotowidlo于1993年提出“任务绩效与关系绩效”二因素结构模型,他们认为工作绩效不仅仅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行为,表现为一种非连续的过程,员工在一天工作中不可能随时做有益于组织的工作(图1)。
图1假设模型1假设模型2根据韩翼2006年提出的“任务绩效、关系绩效、学习绩效和创新绩效”的四因素结构模型,根据本研究和韩翼的研究将学习绩效和创新绩效合并为发展绩效,因此假设模型2是一个三因素结构模型(图2)。
图2假设模型2假设模型3根据本研究提出的四因素结构模型,包括“任务绩效、关系绩效、发展绩效和反生产绩效”(图3)。
图3假设模型3通过AMOS17.0软件对3个假设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根据检验结果确定我国专业体育教练员工作绩效最优拟合模型。
5工作绩效结构模型验证性研究
使用经过条目分析所保留的27个条目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
样本来自于条目分析时保留的序号为奇数的247人。统计方法为最大似然法,矩阵为协方差矩阵。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假设模型1由于一阶因子过少(2项),无法进行分析。假设模型2和假设模型3相比较,假设模型3的X2/df、GFI、AGFI、RMSEA、CFI等指标占优,说明假设模型3的具有更好的模型拟合度(表3)。
测量模型的标准化估计值模型图如(图4)所示。各项目在相应维度上都有较高的载荷,除TP2、CP1和CP2在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维度的载荷低于0.6外,其它项目载荷均高于0.6。任务绩效、关系绩效、发展绩效和反生产绩效的因素负荷量分别为0.81,0.94,0.86和-0.57,四个维度对高阶工作绩效的预测力分别为0.66、0.88、0.73和0.33。从图4可以看出:关系绩效在工作绩效的因素负荷量最大,其预测作用也超过了任务绩效、发展绩效和反生产绩效这三个维度。
6结论
1)我国专业体育教练员工作绩效结构模型由四个因素构成,分别为任务绩效、关系绩效、发展绩效和反生产绩效。《我国专业体育教练员工作绩效研究量表》由4个维度、27个条目组成,其中任务绩效包括6个条目,关系绩效包括3个条目,发展绩效包括12个条目,反生产绩效包括6个条目,且量表信度和效度俱佳。
2)在我国专业体育教练员工作绩效结构模型中,关系绩效具有最大预测力,超过了任务绩效、发展绩效和反生产绩效等三个维度。
参考文献:
[1]韩翼,廖建桥.雇员工作绩效结构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11-18.
[2]Borman,W.C.,Motowidlo,S.J..Taskperformanceandcontextualperformance:themeaningforpersonnelselectionresearch[J].HumanPerformance,1997(10)2:99-109.
[3]Organ,D.W.Themotivationalbasisoforganizationalcitizenshipbehavior[J].ResearchinOrganizationalbehavior,1990,12:43-72.
[4]李明.评价业余体校组织工作绩效指标的设想[J].浙江体育科技,1985,4:9-12.
[5]McClelland,D.C.TestingforCompetenceratherthanforIntelligence[J].Oxford:AmericanPsychologist,1973,28:1-4.
[6]Medley,D.M.,Shannon,D.M..Teacherevaluation[M].Oxford:TheInternationalencyclopediaofeducation,1994,10:6015-6020.
[7]Daniel,R.L.,Elaine.D.P..TheChangingNatureofPerformance-ImplicationsforStaffing,MotivationandDevelopment[M].Jossey-BassInc.,1999.
[8]杨芬.长沙市护理人员工作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8,11.
收稿日期:2013-12-02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202253)
作者简介:朱正伟(1975-),重庆大学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和高等教育学研究,(E-mail)。
摘要:教学以教师为主,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导者和引领人。发达国家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成功为中国高校成立类似中心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文章从目标与定位、组织机构与成员、主要任务等方面调研了国外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情况,分析了国内高校成立教师发展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成立教师发展中心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教师发展中心;高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4)01-0153-04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使命。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期的现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是高校最紧迫、最根本的任务。教学以教师为主,学习以学生为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是要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为此,很多国外高校及部分国内高校成立了名为“教学中心”、“教师发展中心”的机构,致力于为教师提供科研咨询、经验交流、培训、评估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学业规划与帮助,以期使教师上课更有吸引力,课堂充满活力,学生学习也充满动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深入了解和认识这一机构对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性,笔者对诸多国外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定位、机构与职能、主要任务等进行了调研与分析。
一、国外高校教师发展中心情况
国外最先成立教师发展中心的高校当属美国的密西根大学,始于1962年,该中心至今有51年历史,已成为美国最大的教师发展中心之一[1]。现在,美国高校拥有近1000个教师发展中心,堪称世界之最,无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学院,都纷纷成立该机构。与此同时,世界其他国家的高校也纷纷成立类似的机构。为此,笔者采用网上查阅资料的方式,调研了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牛津大学、密西根大学、京都大学、伦敦皇家学院等9所世界名校的教师发展中心。
(一)关于目标与定位
从调研情况看,除京都大学外,所有中心的定位皆以教师的发展为核心使命。密西根大学还强调了要提升大学教学文化。教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体和核心,由于当前诸多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对教师的培训和关注就显得相当必要和紧迫。因此,通过关注教师的发展来保证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自然就成为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二)组织机构及成员
组织机构一般有2种形式,即独立型和合署型。从此前调研的情况看,只有京都大学的中心是与高等教育研究院合署的,其余的8个都是独立或相对独立的。
中心职员数,这与各中心开展的工作紧密相关。独立型中心专职人员从6人到24人不等,而合署型中心则较少。
(三)主要任务
教师、助教培训,课堂观察与评估,课堂录像,召开研讨会,优秀教师评选,开展教学研究等是大多数中心的主要任务。总体来看,合署型中心的主要任务一般与其合署单位的职能关系较大,从京都大学的工作开展来看,由于是与高教研究院合署,他们则偏重教育研究。而独立型中心的任务相对均衡,除上述任务外,他们普遍还进行教学咨询、资助教师、积极开展对外联系与交流等工作。像密西根教学研究中心这样开展如此多工作的实不多见,这可能与其发展的时间最久,机制最成熟,需要开拓新项目来保持工作的推陈出新有关系。
二、中国高校成立教师发展中心的分析
(一)高校教师和学生的现状
1.教师数量不足,教学水平也亟待提高
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实施扩招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很快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校生总数和入学率分别从1998年的780万和9.8%猛增到2010年的3105万和26.5%,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与此同时,专任教师数也从40万增加到了130余万,生师比从扩招前的15∶1左右猛增到23.2∶1。总体来说,无论是专任教师增加的数量还是质量都跟不上学生增长的需求。再则,高校年龄在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比例高达47%[2],而且新增加的这90余万高校专任教师,他们大多都没有经过系统的教学训练。面对较高的生师比和高校教师的多重任务,新补充进来的教师大多数只经过短暂的培训便匆匆走上讲台,成为教学任务的主要承担者,但他们当中很多人在教学内容取舍、教学方法选择、教育技术运用、课堂驾驭等方面存在明显的欠缺和不足,有的甚至还“稚气未脱”,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因此,需要成立一个机构来帮助教师克服这些问题,并建立课堂录像、评估、反馈,教学及学术咨询等长效机制,切实为教师的发展和职业规划出谋划策。
2.教师精力投入不足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各高校职称评定标准的改革,拜金主义、功利性等不良风气影响校园,高校已经不是原来那种意义上的“象牙塔”,教师在这个进程中所受的冲击也越来越大。在科研、教学的博弈中,由于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等方面的引导,“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教师在教学上的精力投入不足。
3.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这一方面是因为社会风气对学生的影响,使部分学生不爱学习,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教师的精力投入不足,对学生的关心不够和要求降低所致。学生认为学业挑战度不高,教师很少与其进行交流,教书没有激情,教学内容陈旧,很多仍然偏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技能的培训而非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养成,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教学形式比比皆是,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主动性学习意愿不强,学习后的收获低于预期。这些都需要有一个机构,建立一套机制,落实一系列政策来促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的完善和实施。
(二)中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历程
2006年5月,19所高校的校领导参加了由教育部组织,密西根大学承办的为期两周的“密西根-中国大学领导论坛”,之后便开始了国内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工作。2008年6月12日,教育部师范司在中央教科所召开了主要针对师范教育的“教师发展中心建设草案研讨会”。2009年7月11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主办了一次“高校教师潜能开发国际研讨会”,探讨了我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等问题。2011年5月底,高教司组织的“密西根班”成行,12所高校的30多名代表远赴密西根的教学与学习研究中心(CRLT)进行学习,教育部部长助理林惠青、高教司司长张大良、直属司副司长贾德永等领导在开班仪式上均就此事作了重要讲话,拉开了高校要成立教师发展中心的帷幕。4个月后的9月21~22日,东北师范大学又主办了“2011高校教师发展国际研讨会”,来自国内外121所高校和15家科研机构的35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高教司也派员出席会议并作了主题发言,会议还将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与运作问题的理论探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明确指出高校应建立教师发展机构。在2012年7月,高教司发文启动了部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的申报和评审工作。
(三)党和国家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战略需求
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强调我国要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要求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新时期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这些新任务需要高校着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以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党和国家赋予的新使命贡献应有的力量。
在2011年7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公布的《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文件中,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为“本科教学工程”的五大建设任务之一,足见其重要性。文件指出,“引导高校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研究交流、质量评估、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提高本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今后将重点建设一批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承担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实践研究,组织区域内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管理人员培训,开展有关基础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改革热点与难点问题研究,开展全国高等学校基础课程教师教学能力培训。这为各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因此,高校成立这样的中心符合国家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战略需求。
(四)有助于提升高校教学文化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使命”、“学科建设要围绕和服务于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教学是教师的首要职责”,这些理念都是优秀大学文化的内涵。教学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主旋律,“教学以教师为主”,故而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促进教师发展、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是教师发展中心的核心使命。营造良好的教师重视教学、教学科研协调发展氛围,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提高,形成学生热爱学习的风气,藉此提升教学文化也是教师发展中心可以实现的目标。
三、我国高校成立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议
(一)关于定位
1.中心是咨询服务机构
中心是几乎没有行政权力的非职能部门,是服务机构。所谓服务,不仅为在册教师服务,还为新进教师和即将成为教师的人服务;不仅为校级领导的决策服务,还为教学管理人员服务,同时还要为学生服务。中心还要为学校教学改革的发起、教学政策的制定服务。
2.中心是研究机构
为提升学校的教学文化,中心必须开展相关的教学评估,举办若干有针对性的培训、研讨、工作坊等,并进行积极的研究,探讨所开展工作的有效性,以及评判所开展工作的效益。
(二)关于工作任务
相比之下,密西根大学和麻省理工教师发展中心的工作任务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工作任务根据各校实际情况确定,至少应包括咨询、评价、培训、研究这四个主要部分,根据发展要求可以将中心的任务分为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近期目标:主要是出台政策文件,解决教师在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技术使用等方面的问题,制定教学内容遴选与评估准则,为形式多样的研讨会、工作坊和培训会搭建教师交流平台,积极开展教学研究、课堂录像与评估、助教培训,以及校内外多种媒体的宣传等。
远期目标:将教师的职业发展、学术规划、心理问题纳入中心的日常工作,并致力于提升高校的教学文化。
(三)关于机构设置
1.成立独立型机构
如前所述,独立型和合署型各有利弊,总体来看,从教师、学生的认同和接受角度,独立型中心无疑更佳,而且国外顶尖大学的教师发展中心几乎都是独立型。将中心从一般的行政机构独立出来,不设管理职能,独立开展培训、教学研究、教学评价等工作,成为独立于行政、教师外的第三方机构,去掉“裁判员”的形象而可以使研究、评估、奖励等工作的开展更加客观,让教师、学生觉得这个机构及其成员只是协助其教学水平提高和促进学业进步的同事、朋友,便于拉近教师、学生与中心及其成员的距离,使中心更好地拓展工作。
2.相对独立型是优选
独立型中心由于没有行政的支撑一些工作可能不便于开展,一些指令的执行不那么通畅,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心或者挂靠一个强力的行政部门,或者得到校领导的直接授权并向分管校长负责,就像斯坦福、伯克利、密西根和麻省理工教师发展中心的组织模式。因此,只要校领导给予相对独立型中心足够的支持,无论是正处级还是副处级,无论是单独的机构还是挂靠在某一个部门,中心都可以充分发挥其最大功效。
四、结语
美、英、日等发达国家教师发展中心的成功经验表明在高校成立这类中心对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升,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显见的作用。我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起步较晚,但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教师个性发展,2012年10月教育部公布了30所部级教师教学示范中心,吹响了建立教师发展中心、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的号角。中国高校完全有条件、有优势建设具有各校特色的高标准、高起点的教师发展中心,切实提高各高校教学文化,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康斯坦斯·库克,等.陈劲,郑尧丽,译.提升大学教学能力·教学中心的作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2]刘文健.教学理念方法单一高校应建立教师发展机构[N].中国教育报,2011-10-01(2).
ConstructionofteacherdevelopmentcenterinChineseuniversitiesandcolleges
ZHUZhengwei1,YUANQiaoying2
(1.CollegeofCivilEngineering,ChongqingUniversity,Chongqing400045,P.R.China;
2.DepartmentofGeriatrics,SouthwestHospital,theThird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Chongqing400038,P.R.China)
根据《陕西省教育厅关于申报2012年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项目的通知》(陕教师〔2012〕22号),经各单位申报、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评审,现就下达2012年我省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项目任务和培训名额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任务和名额分配
(一)中小学教师骨干体系建设计划。
此项计划中的六项任务另文安排并通知。
(二)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计划。
1.“阳光师训”项目。
(1)“阳光师训”市、县级培训项目
培训对象:全省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
培训计划:共39000人(分市任务分配见附件1)。
培训期限:每期3天(不少于20学时)。
实施时间:2012年7月至11月。
承办单位:各市(区)教育局。
(2)“阳光师训”省级送培到县项目
培训对象:项目实施所在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
培训计划:共3500人(任务分配见附件1)。
培训期限:每期3天(不少于20学时)。
实施时间:2012年7月至9月。
承办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陕西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项目实施的具体安排由省教育厅研究确定后另行通知。
2.骨干教师省级研修项目。
(1)中小学教师培训团队省级研修
有关项目实施的具体要求,按照省教育厅《关于举办2012年中小学教师培训团队省级研修的通知》(陕教师办〔2012〕8号)执行。
(2)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
培训对象:全省中小学骨干班主任。
培训计划:共1000人(分校项目任务及分市名额分配见附件2)。
培训期限:每期7天。
实施时间: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
承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3)高中骨干教师省级研修
培训对象:全省普通高中在职骨干教师。
培训计划:共3100人(分校项目任务及分市名额分配见附件3-1、3-2、3-3)。
培训期限:每期10天。
实施时间: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
承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陕西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大学、西安文理学院、西安美术学院、西安音乐学院、西安体育学院、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咸阳师范学院、宝鸡文理学院、渭南师范学院、陕西理工学院、安康学院、商洛学院、延安大学。
3.农村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高项目。
(1)“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主讲教师高级研修。
研修对象:经“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总协调机构认证、各市拟承担2012年核心课程项目培训教学任务的主讲教师。
研修计划:50人(分市名额分配详见附件4)。
培训期限:每期7天。
实施时间:2012年7月。
承办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2)“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核心课程学科教师培训。
培训对象:全省中小学各学科教师。
培训计划:2000人。(其中V7.2课程1500人,V10课程500人,分市名额分配详见附件4)
培训期限:每期7天。
实施时间:2011年6月至11月。
承办单位:各市教育局。
(3)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远程培训项目
培训对象:全省中小学各学科教师。
实施时间:2012年7月至12月。
承办单位:华南师范大学、陕西省电教馆。
有关该项目实施的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4.特殊教育教师培训项目。
培训对象:全省特殊教育学校骨干教师。
培训计划:100人(分市名额分配见附件5)。
培训期限:每期10天。
实施时间:2012年6月至12月。
承办单位:西安特教师资培训中心。
5.民族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培训对象:全省民族中小学骨干教师。
培训计划:50人(分市名额分配见附件5)。
培训期限:每期10天。
实施时间: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
承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三)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推进计划。
1.省级校本研修实验区建设项目。
建设任务:省级校本研修实验区16个。
承办单位:在2011年“校地共建”基础上,继续委托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陕西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延安大学、西安文理学院、宝鸡文理学院、咸阳师范学院、渭南师范学院、陕西理工学院、安康学院、商洛学院、榆林学院、宝鸡教育学院做好13个校本研修实验区建设,委托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建设3个直属实验区。
2.市级校本研修实验区建设项目。
建设任务:市级校本研修实验区20个。
承办单位:各市(区)教育局。其中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榆林市、延安市、汉中市、安康市和商洛市各2个,杨凌示范区和铜川市各1个。
3.小学校本研修引领者研修项目。
培训对象:承担小学校本研修引领和指导工作的各市、县级教研机构、培训机构和小学教师。
培训计划:500人(分市名额分配见附件6)。
培训期限:每期7天。
实施时间:2012年4月至11月。
承办单位: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4.高中阶段校本研修引领者研修项目。
培训对象:承担普通高中校本研修引领和指导工作的各学科教研组长或优秀教师。
培训计划:450人(分校项目任务及分市名额分配见附件7)。
培训期限:每期10天。
实施时间: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
承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二、有关事项
(一)请各市(区)教育局结合本地实际,根据附件1—附件7所列名额,严格掌握条件,认真做好培训对象的遴选推荐工作。要按照各承办单位的培训通知,分项目、分学科、分期次落实培训对象,名额到校、通知到人。务必在培训开班前10天将填好的《推荐对象信息一览表》(详见附件8)以电子邮件或传真方式发送到陕西省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和有关培训院校,并督促教师按时足额参加培训。省项目执行办公室将对各市(区)参训学员报到情况适时进行通报。
(二)各项目承办单位在接到项目任务后,根据培训任务和要求,应尽快研究确定项目实施时间,拟定开班通知和学员报到通知书,及时发送至各市(区)教育局,同时报送省项目执行办公室备案。要根据省评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培训方案,从课程安排、专家队伍、培训资源、教学设施、后勤服务等各方面积极筹备,并在开班前10前将最终确定的培训实施方案上报省项目执行办公室。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精心组织、认真实施,高质量完成项目培训任务。
(三)各市(区)教育局和项目承办单位要高度重视省级培训项目的实施工作,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落实项目责任,严格按照《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做好项目管理工作,确保培训质量。省教育厅将适时组织专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全面提高培训能力和培训水平。
关键词:保险;本科教育;保险专业
我国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保险公司的数量已从1家增加到2011年的158家,保险业从业人员增加到400多万人,并且保险公司内勤从业人员目前以每年3万人增长,同时,银行、证券等其他行业也有大量的保险人才需求;保费收入从4.6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4339.25亿元;拥有保险本科专业的大专院校也从1所增加到2009年的88所,并还在进一步增加。面对保险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保险本科教育如何本着结合我国国情、面向未来保险经营和监管人才需求更加面向国际,本文拟根据本人近30年任教和专业管理实践更加根据多年对保险专业教学与研究的体会,结合同仁们保险教育研讨的交流,就保险本科教育的本科定位、实践经验、课程设置等若干问题作如下探讨。
一、保险本科教育的定位
保险本科教育是学历教育,学历教育的核心则是保险专业教育,即在一定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支撑条件下的保险专业水平教育熏陶。一方面要求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这些理论基础又是为保险专业应用理论服务的。大部分保险专业的本科生在大学本科阶段,就是介于学历到就业前的专业预备阶段,因此专业教育非常重要;另一部分在国内或国外攻读研究生学位,也是在本科阶段专业水平的进一步深化。
保险学是应用型学科,但并非基础理论型学科。它是经济学、法学、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在保险领域的运用,在法学理论方面,主要是民商法在保险领域的运用,如合同法、侵权责任法、公司法、继承法等民商法理论在保险领域的运用,从保险合同、保险经营到保险监管,都渗透着民商法的理论,因此,从这个层面而言,保险是法律的产儿。在经济学方面,供求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等均在保险经营和保险监管中得到运用。而在保险精算方面,则离不开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的运用。因此,保险是经济学、法学和统计学在保险领域的综合运用,也正由于保险本科教育是专业教育,是应用型学科,也就更应当注重在教学计划中对专业教育时间和课程数量相应的保证,应当在大二第一学期开专业课,以有利于发挥专业优势。
保险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必须严格区分。尽管保险学是应用型学科,但并不等于职业培训。学历教育是大学的基本职能;职业培训则是在学生毕业上岗前由保险行业协会或者保险公司对员工进行职业教育的活动,这是行业协会或公司的一项工作安排。在一定层面来看,保险学历教育给学生以专业基本理论,培养专业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若干年后该理论继续有用;职业培训则主要是培养学员眼前的保险实务操作能力。如对保险本科专业学生教育中,对“财产保险”课程而言,在介绍财产保险导论的基础上,分别阐述财产保险合同、财产保险的数理基础,其后分别按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分别分险种进一步论述,无论何种险种,均包括:保险财产范围、保险责任、责任免除、保险金额或责任限额、保险期间、赔偿处理,将该思路告诉学生,说明不同险种设计思路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而对职业培训而言,则具有明显的针对性,也可能是对某一险种的具体操作的讲述。因此,保险专业学历教育对学生培养的不仅关注是什么,而更重要的是为什么,不是培养学生简单背诵保险条款的能力,而是培养学生创造条款、研制保险产品的能力;不是培养学生牢记哪些是保险责任、哪些是责任免除的能力,而是培养学生掌握为什么哪些风险属于保险责任、哪些风险属于责任免除的能力。至于具体的保险产品、保险责任或责任免除,则完全可在就业培训中解决。
由此,保险学历教育的核心是专业基本理论教育。保险学生本科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将基本理论学习扎实,包括公共基础理论、保险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谈到这点,现在有一种实用主义风气,实际部门招人强调实践经验,有些学生认为老师讲述的理论没有用,有些老师也觉得理论是空的。所谓理论,就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所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是前人的实践经验与后人的实践结合而已。基于此,学生要读书,老师要看书,实际部门要信书。
二、保险本科实践教学的合理配置
实践经验对于保险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但有两点需要明确:第一,学生的中心任务是读书。学生在学生阶段不认真读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喧宾夺主,扬短避长,到工作阶段的中心是工作,正如课程有前置课程和后续课程一样,人生的学习和工作也有先后顺序。同时,理论本身就是来自实践的,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学好了理论,就等于了解了前人的实践。第二,教师的实践经验比学生的更重要。教师了解实际的影响面更大,他们面对大量的学生,便于传递实践中经历的信息;教师也更有机会和时间实践;教师掌握了系统的理论,更能将所掌握的理论有目的地指导实践,并且以理论驾驭实践,深化实践,从而,完善理论。
同时,要对保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全面理解。保险作为应用型学科,理论务必与实践相结合,实践完善理论,理论指导实践;大学学历教育务必以理论教学为主,理论要注意结合实际,但不应拘泥于实务。对于保险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认为不应拘泥于了解保险经营、保险监管的实际流程,更多应该关注保险领域发生的现象、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注重用所学的保险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保险问题,培养学生用所学的理论分析和解决保险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理论预测未来的趋势。
关论文键词: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展
在高校设置独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有的叫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社会科学教研部、马列部等,为行文方便,本文一律称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国家宣传部、教育部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是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表现,是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做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建设好,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与使命。
一、教书育人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立院之本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职责,《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该机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机构,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依托单位。其职责是:统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负责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相关管理工作;负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梯队建设等工作。”由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研水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也由于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服务是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因而归根到底,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好、讲授好,切实用马克思主义武装青年学生,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才是马克思主义学院设置的根本目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神圣岗位职责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根本任务。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
为加强科学理论武装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部适应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广泛开展社会调研、深入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多方科学论证,先后颁布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等文件,部署了一个全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案,即“05方案”。该方案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以“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根本宗旨,立意高远,总揽全局,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新时期新形势下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献。中共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的编写工作高度重视,把它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建设的重点。、教育部按照“定向申报、择优遴选、集中编写”的方针,汇集全国高校和和社科界知名专家集中精力编写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部教材。胡锦涛总书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亲自审定了教材的编写提纲和书稿。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是国家政权与专家学者互动的产物,具有极高的科学性、权威性、严肃性。
与原有课程体系相比,新课程体系具有鲜明的综合性、整体性、时代性、创新性的特点和优点,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要维护中央权威,克服种种困难,协调各方力量,确保“05方案”在本单位的贯彻落实,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创造坚实、有力的条件;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光荣感,认真研读中央文件和举全国之力、集中各方面智慧、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要成果的新教材,吃准吃透新方案精神和新教材精髓,围绕教学目标,拓展知识领域,深化教学改革,丰富教学环节,坚持正确方向,力求把每堂课都讲成精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首要任务和基本职责就是讲授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自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教书育人始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要职责,始终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中心工作。
二、科学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强院之路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保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供支撑,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提供动力,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不搞科研,马克思主义学院不能不重视科研。没有科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就难以发展壮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大学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不能不搞科学研究,不搞科学研究的大学教师不是合格的大学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其他任何课程一样,教学与科研相互支持、相互推动,因此,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支撑教学,只有这样,教学才能有创新有发展,科研也才有现实针对性和现实题材。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存在不重视科学研究的现象,这直接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低水平上徘徊,导致教学缺乏科研含量,囿于书本知识的传授,不能以“抓住根本”的理论说服人、感染人,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科研不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不佳的重要原因。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因此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努力加强课程所涉及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用深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去支撑高水平的教学,用自己深刻理解和真正把握了的科学理论去讲解,说服学生、打动学生,真正实现科学理论进学生头脑的目的。同时由于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前提与坚强动力,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搞科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也无从谈起。
“05方案”所设计的每一门课程都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涉及的知识面都非常宽广,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涉及哲学、经济学、社会主义学、政治学、历史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涉及哲学、伦理学、法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等。要讲授好这些课程,把教材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思维、理想、信念,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入研究、准确把握教材及其涉及的知识点,以增强学术魅力;了解学生所学专业并深入研究教育学、心理学尤其是学生的接受心理,以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深入研究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社会热点问题,以增强教育教学的时代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的身份和“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要求,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围绕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其科研应当主要是教学研究、应用研究,是为了搞清楚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所涉及的知识、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进行的科研,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研究,是以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为正确方向的研究。教育教学效果是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科研水平的最终归依和最佳判断标准。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的科研既要讲学术水平,更要讲政治方向。
由工作性质、学科特点所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完全像其他学科的教师一样开展科学研究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与综合院校相关学科的人文社会科学教师、与理工农医院校的专业课教师相比,国家以至学校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的科研条件都比较差,无论在科研课题的申报、科研经费的支持还是其他科研条件方面多数高校都难以与专业课教师相提并论。加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像专业课教师那样可以自编教材、教学任务普遍很重、主要任务为教育宣传、时政宣讲等临时性任务较多,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搞科学研究不但受到诸多限制而且时间也难以保证。在这种情况下,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研提出过高的要求,或者说与专业课教师一样的要求,既不公平,也不现实,而且在职称评聘竞争激烈的现实中,由于与课题、论文、著作等科研成果相比,教学效果难以科学评价,非常容易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成为“科研祭坛上的牺牲品”。因此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研要求也要准确定位,考虑特点,把握分寸。马克思主义学院要看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搞科研的难度,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搞科研应有的特色,努力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研创造条件,同时加强管理,科学引导广大政治理论课教师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围绕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坚持科学研究的正确政治方向和服务目标。转贴于
三、学科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平台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依托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不但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重要职责,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展的坚实平台。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有利于稳定和巩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有利于巩固和扩大高校马克思主义阵地。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队伍,人数众多,素质较高,他们兢兢业业,过去和现在都为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作出巨大贡献。但是由于许多现实的问题和困难,长期存在队伍不稳定和人才流失的现象。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有工作责任感和学科归属感,从而有利于稳定和巩固这支队伍。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博士生、硕士生不断被培养出来之后,会不断充实到这支队伍中来使之不断壮大,那时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有一个很大的飞跃,马克思主义阵地就会进一步扩大和巩固。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能够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提供坚实支撑。在马克思主义学科设立之前,高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的教师数量尽管不少,但由于大都分散于各个二级学科,缺乏明确的学科方向进行引导,从而难以形成合力。同时,由于缺乏学科方向的规范,一些教师还有偏离研究方向的倾向,造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难以深入、持续的局面。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有利于引导高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的教师围绕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整合科研力量,凝练科研方向,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在不断提高科研水平的同时,增强教师自身学术修养和学术魅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感染力和说服力。
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置的目的和马克思主义学科的特点。我国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既具有一般学科的普遍性质,又具有学科自身的特殊性质。必须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学性和学术性,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对象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共同理论基础和强大思想武器。在学科建设中,马克思主义学院要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进一步落实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和创新,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教育教学中指导地位的高度,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服务、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重要目标,着力建设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争上和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所属二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是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学院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遴选导师、配齐配强任课教师,按照学位[2005]64号等文件的指导科学设置课程,严格课堂教学、读书指导、教育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开题与答辩等培养环节,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成视野开阔、学贯中西、基础扎实、功底深厚、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发自内心地信仰马克思主义、能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研究和解决理论与社会现实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者,乐于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教育,甘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奋斗终生的高素质人才。
四、师资队伍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的关键
建设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发展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
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存在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致使教师教学任务过重,单个教学班规模过大,客观上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要解决这一问题,各相关高校要科学谋划,循序渐进,认真解决。可以采取两项措施:一是加大新进教师的引进力度,每年都有计划地从博士毕业生中择优引进新教师。要本着宁缺勿乱的原则,坚持标准,精挑细选,确保新进教师为中共党员、在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学历中至少有两个学历属于马克思主义学科,教学上能够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科研上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第二,遴选部分政治辅导员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并逐步实现政治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两支队伍合一及身份双重管理。政治辅导员在经过一定培训后,以30%的时间从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课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以70%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学生党团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则以70%的时间从事理论教学,以30%的时间从事辅导员工作。无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是政治辅导员,都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课教师,又是学生政治辅导员;既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又是一定学院的政工干部。这一举措能够使政治辅导员在教学实践中切实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更好地从思想政治上辅导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学生工作实践中切实了解学生和有效教育学生,从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
在不断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同时,明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责,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对于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质量、顺利实现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目标,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责的准确定位是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前提,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责和地位从根本上讲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与职能决定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由此所决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传播者,承担着向青年学生阐释、宣传党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的重大使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授者,承担着对青年学生进行科学理论灌输和知识传授的重要任务;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指导者,肩负着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及完善人格全面提高的历史使命;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肩负着转化青年学生思想观念的庄严职责。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搞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工作的必要条件,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要切实履行好职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备如下素质: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高度的政治觉悟;严明的组织纪律;相对完善并不断更新的知识结构;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高尚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上一篇:参观小学心得体会(整理17篇)
下一篇:预防医学培养方案范例(3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