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新闻传播的局限性(6篇)

时间:2024-11-25

口头新闻传播的局限性篇1

关键词:网络媒体;新闻价值;思考

中图分类号:G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4-0201-01

从狭义上来说,“播”与“说”是当下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两种基本传达形式。在一般人的印象里,“播新闻”方式相对传统,就是借播音员之口传达给听众的一种新闻播报方式,是播音员尽量清晰准确地传达记者在新闻稿件中所要传达的意图,并通过播讲者对稿件的再创作将新闻事件传达给听众。而“说新闻”则有一种后来者居上的姿态,其亲切随意、拉家常的形式更能拉近播音员与听众的距离,这种独有的亲民优势从诞生之初就迅速走红,一直发展到今天,“说新闻”栏目俨然已覆盖全国各级省市级电台、电视台,几乎普及到了大多数的新闻节目,甚至有很多原先是“播”为主的新闻节目被“说”新闻所抢滩,所取代。

然而,“说”真的可以取代“播”吗?

记得小时候去外婆家,印象十分深刻的是外公外婆有习惯在每天清晨六点半准时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与报纸摘要》节目。当熟悉的片头旋律响起,我就知道,该起床了。于是一边下楼到天井洗脸刷牙,一边听里弄里街坊人家的收音机此起彼伏地传出同一个声音。那时候并没有听懂那些收音机里传出的“国家大事”,但是那美好的声音却深深地留在了记忆深处,让人十分依恋和向往,至今回味无穷。试想在那个年代里听到的不是“播”新闻,而是时下所盛行的“说”新闻,不知道我以及跟本人有相同记忆的人对于这类节目的印象还会不会如此深刻呢?

播音学界曾把新闻、通讯、评论的播音当作播音员的三大看家本领,谁能掌握好这三大本领,谁就理所当然称得上最优秀的播音员。而播音的美,绝对不仅仅在于一字不错地念完就大功告成了,语言的流畅只是表层的感受,播音的美感是在审美过程中产生的愉悦感,不仅指声音形式,更含有思想感情,以及播音员所传递出的对于内容的理解与感悟。正如哲学家丹纳对于有声语言艺术的深刻认识:“人的喜怒哀乐,一切骚扰不宁、起伏不定的情绪,连最微妙的波动,最隐蔽的心情,都能由声音直接表达出来,而表达的有力、细致、正确,都无与伦比。”[1]

著名节目主持人赵忠祥曾参加东方卫视“2009华语主持高峰论坛”,当谈到新闻节目主持人时,他毫不客气地点名批评陈鲁豫:“我非常不喜欢由鲁豫开创的‘说新闻’风格,这不是像我们这样的大台应有的态度。新闻一定要用‘播’的,庄重、严肃、可信,把新闻节目搞成茶馆说书,那是非常不好的。”[2]。众所周知,赵忠祥的代表作《动物世界》,无疑是对节目传播艺术美与知识性融合的最佳诠释。虽然不是新闻节目,但在播音技巧上是十分类似的,也很值得我们的学习。在有声语言的技巧运用上,赵忠祥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在把握文字内韵、倾注个人情感的基础上,十分讲究语言的音乐美和节奏美;从吐字行腔方面阴柔低缓,扩展其细腻、流转的美,从快中显慢、动中求静的张弛相间到气韵连绵,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美;从语气的明暗虚实相承到抑扬顿挫的转换,形成起伏跌宕的旋律美。所有这些灵活多变的语言表达技巧和画面、音乐一起,共同营造了《动物世界》节目整体的意境美。《动物世界》是一部宣传环境保护意识的电视专题片,它所展现的画面多是表现各种野生动物生活的自然形态,正是因为有了耐人寻味的解说,才赋予这部片子深邃的意境和内涵。播音学专家张颂教授曾在《简论播音艺术的欣赏层次》一文中指出:“让播音语言内涵与声音形式的变化进入有机融合的深处,使广大听众、观众在有限的时间里进入无限的空间,既获得众多的信息,又获得情操的陶冶,只觉得信息是美的,信息显示的大千世界也是美的,那声音欣然走进敞开的心扉,息息相通,没有滞碍。这是一种境界,是播音艺术的最高境界。”[3]把文艺创作中的“意境”引入播音主持创作,是播音学与美学的结合,这种结合,是一种化合、融合,而绝不是混合、缀合。

艺术本相通。有一位知名画家曾说:“如果把创作与基本功比作火与水,轻视基本功的人常以远水不能救近火为理由,不想下苦功,可是为了救火,没有充足的水源是断然不济的,急功近利最多只能解决一点燃眉之急。”张颂教授也曾说:“播音不同于日常说话,它有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时代感、分寸感、亲切感的特点。”现在,有一些不曾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基本功训练的年轻的播音员,语言偏而塌,而恰恰是这些人对播音学传统的理论不屑一顾,他们崇尚出新出奇,喜欢标新立异;认为自然的东西就是个性。殊不知,没有播音理论基础、没有传统播音艺术支持的创新只能走入怪圈,所谓的个性实质上就成了不规范。事实上,真正的传统是一种精神,而不是固定的样式,精神需要注入新的生命,才能充满活力和得以延续,新闻播音如果不跟上时代的步伐,就会脱离生活,只会将听众推远。因此打好基本功,在坚实的基础上革新与发展,对现时代的播音员主持人是十分必要的。

不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消息类新闻一直是保留书面语特征较多并最长久的传播语体,这种特殊的书面语体的口头对应性实践就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播报方式,在播音创作中,我们这样界定“播报”这种语言样态:“字正腔圆,呼吸无声,感而不入,语尾不坠,语势稳健,讲究分寸,节奏明快,语流晓畅”(见张颂《关于新闻传播的思考》)。这里的“字正腔圆,呼吸无声”强调的是保证消息传播清晰所应具备的用气发音的基本功;“感而不入,讲究分寸”是新闻节目应遵循的客观性,真实性特点对播报提出的要求;“语尾不坠,语势稳健”是适应新闻传播的“新鲜感”和“权威感”所必需的;而“节奏明快,语流晓畅”既反映了消息类新闻语体所固有的特征,又是受众对新闻播音声音形式听觉上的审美要求。形成以上消息类新闻播音的播报式的语言样态,首先是播报的语言样态源于消息文字稿的语体特点。消息类新闻写作历来结构严谨,布局紧凑,语言精练,以书面与风格为主,播报的声音形式当然应与稿件风格相一致,其实国外的消息播报也同样具有“吐字清晰,语势稳健,节奏明快,语言规整”的特点。另外,无论从新闻信息传播的角度,还是从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角度,播报的“准确,清晰,迅速”是传播者也是受众的共同要求,而“播报式”的语言样态恰恰能较好地体现这种要求,此外其他各类信息,如股票行情、证券指数、商贸信息、文体信息等也大多采用播报的语言样态,这也是因为“播报”这种语言样态实际上符合简洁明快的传播特点。[4]

在口语化播报方式盛行的今天,播音界泰斗张颂一直坚持自己的看法:“有声语言幽眇难知,它是一项注重内心体验与能动创造的工作,由新闻与传播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学与艺术学,哲学与美学四大科学支撑,同时又有着学科独立性。谈就业中华文明宝库,对语言的研究,古代有《声类》《四声韵略》等等,现代有《语音史》《音韵学》等,但语音篇章中还没有一页关于有声语言表达效果的研究,因而这里有一片广阔的土地。我们要心无旁骛地研究,那是值得我们为之奉献一生的事业”。张颂始终强调:“新闻播音员不是一群没有出息、一味照稿念的传声筒。”他说:“同样一段话,我有多种表达感情的方式,仔细听绝对能揣测出、感受到其中内涵。邢质斌他们全是在自己理解下,用敏锐的思维反应把握政策分寸,发出自己的声音。没有局限性,哪儿有创造?他们一直用声音在一个局限的空间里翻跟头,这就是创造。”[5]

“说新闻”固然符合时展的要求,但播新闻也自有优势,对于有些稿件来说,“播”就比“说”更合适,而在现阶段新闻的播报方式上,是可以做到“说”“播”兼具的,有时可以以“播”为基础地“说”,也就是说,“播新闻”与“说新闻”可以共存共荣的。“说新闻”的主持人在平时更应该加强学习,打好坚实的播音基础,再根据题材的需要作相应的改进,才可以将新闻节目做得更好。

注释:

[1]引自丹纳《艺术哲学》30页

[2]《上海青年报》2009年6月10日

[3]引自张颂《论播音艺术》87页

口头新闻传播的局限性篇2

周为民(《学习时报》总编辑):否定书生办报是不对的

年度管理创新

《国务院工作规则》:接受新闻舆论监督对报道问题积极查处

新华社、人民日报记者恢复在台湾驻点采访

台湾记者采访可聘大陆居民从事辅助工作

出版互联网地图须国务院审批

进口音像制品应报新闻出版总署进行内容审查

书报刊通关可集中申报

辞书地图出版实施准入制

《图书出版管理规定》禁止“以书代刊”出杂志

新闻出版确定改革时间表

国家反盗版举报中心首次现金奖励个人

国家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加强互联网传播影视剧管理的通知》

国家广电总局吊销《苹果》的《电影片公映许可证》

国家广电总局:车载、楼宇等公共视听载体只限于播放广告内容

国家广电总局:内衣、文胸等电视广告须在深夜时间段播出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产业部:网络视频新规施行

国家工商总局:广告违法率居高的媒体将取消经营许可

卫生部:非法性药广告追究老总责任

大众报业集团、深圳报业集团、宁波日报报业集团、重庆广播电视集团4家传媒集团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北京:公汽地方标准实施公交车首尾不设广告

北京:海淀区出台举报小广告奖励办法撕张小广告奖励1角钱

上海:紧急叫停户外广告

浙江:出台措施规范方言节目

深圳:新闻出版局实现网上直接审批

云南:营造开明环境让媒体敢于监督

海南:广播频率全部停播有奖竞猜类节目

美国:放松报纸电视交叉经营管制

年度广告创新

浙江金华私家车主试水车身广告

兆讯传媒推出全国火车站视频广告

美国一公司用人造肥皂泡沫云打造空中另类广告

NBC电视台因收视低于预期退还广告主50万美元

阿根廷《号角报》情人节开爱情广告专栏

年度发行创新

北京18区县邮发报纸实现早投

人民日报对发行量进行认证平均期发2314643份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各报刊全部实行自办发行

网上报刊订阅平台现身上海

瑞典《每日新闻报》向订户赠送手机

年度科技创新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1039新媒体机面世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报业全媒体数字采编系统实现手机采编

框架传媒推出媒体投放精准定位工具FPS

广州日报启动世界最先进印刷生产线

英美出现快速印书机

微软推出“世界望远镜”叫板谷歌

年度内容创新

国内报纸纷纷推出抗震救灾号外、北京奥运号外

人民日报推出《民主政治》周刊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推出高端品位杂志《优悦生活》

上海新闻出版发展公司与美国《读者文摘》合作出版《普知》杂志

《投资者报》出刊

《中国会计报》创刊

黑龙江省首本动漫杂志《漫画部落》创刊

遵义日报社创办《遵义》杂志

南京日报报业集团创办《大众证券报》

今晚传媒集团创办《渤海早报》

广东省出版集团创办《时代周报》

成都传媒集团“地产系”正式启动

《中国企业家》总编辑牛文文离职创办《创业家》

《罗博报告》零售价100元做最贵杂志

《21世纪经济报道》改为日报

《地球》杂志改版为人文地理类杂志

《新京报》改版推评论周刊

《城市快报》改版摈弃低俗医药广告

辽宁日报报业集团与铁岭日报社合作出报

《北京晚报》2008年6月11日实现滚动出报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举行数字报纸创意大赛

《新闻晚报》开通“114新闻热线”

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成立新华传媒管理学院

羊城晚报推出读者旅游开放月系列主题活动

广州日报推出免费大学生报《广州日报・U-News》

广州日报与移动运营商共推手机富媒体

广州日报7路记者“全球环保行”

广州日报老报馆对外开放

南方都市报开展记者“街访”活动

山东15城市组建齐鲁报业联盟

烟台日报发售旅游绿卡

浙江日报推出长期公益版面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评选读者最喜爱的记者及版面

安徽日报数字化工程项目启动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开播网络电视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与湖北省体彩中心全方位合作

武汉城市圈报业联盟成立

出版传媒设立博士后科研基地

长江出版集团首家境外机构落户爱丁堡

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启动人力资源咨询项目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增加言论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以直播方式播出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为期3个月的灾后心理干预项目“彩虹行动”

中国气象频道在四川落地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奉献开学特别节目

陕西农林科技卫视在陕西杨凌开播

中央电视台以观众满意度作为淘汰节目的考核新指标

全国广播电视包装营销联合体成立

澳门卫视在澳门和北京开播

黄河电视孔子学院向美洲试播

北京电视台推出公共安全电视栏目《平安生活》

北京电视台启动公益真人秀栏目《真情耀中华》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运营DAB制式手机电视

北京两家公司推出“个人定制影视剧”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新设“品质榜”不再单以收视率论英雄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主办《创意天下》电视创意大赛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开设艺术人文频道和外语频道

第一财经电视节目上海和香港同步播出

上海居民家中电视可上网读报

上海故事广播FM107.省略)开通

“一起写网”17万元催生草根新星

人民网推出“什锦八宝饭”总书记总理粉丝网

“人民网奖学金”启动

腾讯抛6800万港元奖励员工计划

百度与和讯网共同打造开放式财经门户――百度和讯全财经网

网易关闭聊天室服务

俄罗斯搜索引擎Yandex挑战谷歌

谷歌中国年度热榜

谷歌开放地球搜索资料支持中国救灾

谷歌在图片搜索中加入显示广告

谷歌中国紧急推出春运交通图服务

美联社向博客发起版权“战争”

国际先驱论坛报与路透社共享路透新闻为其印刷版和网络版带来的广告收入

默多克新闻集团2.87亿欧元入股德国付费电视台“首映”

谷歌为彭博电视台提供广告

日本三大报社联合推出新闻网站“新S”

年度经营创新

国内报纸纷纷涨价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整合广告经营平台

新华日报与南京晨报广告经营整合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参股公司大立科技上市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牵头组建的文化产业基金投入运作

浙江在线携手新加坡报业集团联合早报网

成都商报社全面接管《每日经济新闻》

深圳报业集团推出“报业都市通”

湖南日报倾力打造信通商务网

青岛新闻网打造电子商务平台海奥网上商城

电脑报进军网游市场

家庭期刊集团转制为家庭期刊集团有限公司

香港明报媒体集团推出台湾版《明报周刊》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5亿元企业债券发行

央视进军重庆车载电视市场

央视国际与微软亚洲研究院成立数字新媒体实验室

央视国际与麦当劳合作启动“CCTV移动传媒―麦当劳店内电视节目系统”项目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大幅提高广告自营比例

湖北、深圳广电跨区域合作

江苏、浙江、安徽、河南四省卫视组建“星四军”

深圳、太原联手打造新版太原文体频道

“宏梦卡通”成功引入红杉资本

深圳新世界集团成为香港商报第二大股东

海南与江苏两省新华书店合资组建海南凤凰新华发行有限责任公司

家乐福中国与市井传媒携手助推卖场购物车媒体

中信国安收购安徽广电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19.40%的股权

人民网日本株式会社在东京成立

百度日本分公司开始运营

腾讯进军印度

分众传媒投资炎黄健康传媒

新加坡投资公司淡马锡附属公司MediaCorp收购大贺传媒部分股份

MySpace推出自助广告服务

谷歌1000万美元基金培养优秀创意

加拿大汤姆森集团并购英国路透集团成全球最大金融信息

提供商

美国四大报业集团创建网络广告销售联盟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宣布不再每日出版纸质报纸,改为周报+每日电子邮件版报纸+网络版日报

年度合作创新

五洲传播中心与美国国家地理数字影像资料馆合作

江西出版总社跨区域重组控股中国和平出版社

江苏省演艺集团和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合作运作《音乐周报》

辽宁日报传媒集团与辽宁教育电视台战略合作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与英特尔全面合作网络电视计划

陕西电视台与太原电视台合办山西佰乐电视购物节目

湖北广电总台和韩国好丽友集团合作成立美嘉购物公司

中部六省广播电台《中部旅游之声》节目合作

搜狐与安徽电视台达成电视剧播放、制作、投资等方面的合作

年度红榜

《读者》海外版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名录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闪电星感动》栏目获“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奖”

《时尚芭莎》杂志荣获2007年度中华慈善奖

央视经济频道《倾国倾城》大型电视活动获好评

《在路上》获国际儿童广播电视日最佳电视类作品奖

年度黑榜

央视年度十大新闻图片铜奖作品《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被指造假

百度“状元媒”被指滥发50多项媒体大奖

百度灰色广告

分众传媒日发数亿条垃圾短信(被央视3・15晚会曝光)

重庆《旅游新报》地震报道违背社会公德被停刊

19家出版社因出不合格教辅受处罚

《报告文学》被揭公开卖稿

郑州非法杂志《社会与法》被查缴

两家杂志(《夜郎文学》、《中国卫生产业》)因违规被处理

贵州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被撤销

浙江台州、黄岩电视台播出涉性节目严重违规

全国县市电视播节目《大众文化》副总编伪造记者证获刑

北京娱乐信报社广告中心原主任涉嫌贪污650余万元

昆山《乐昌文化报》刊登假币广告

北京两停刊报纸(《北京人才》、《人才招聘周刊》)公然发行,三份报纸同用一刊号(《21世纪人才报・博纳英才》)

五名假记者(自称是“广东电视台新闻频道《物流中国》栏目组”采编人员)在深圳新闻会现形

山西矿难中记者领“封口费”

亚洲互动传媒在东京证券交易所退市

日本老牌杂志《主妇之友》停刊

澳洲最老牌新闻杂志《新闻公报》停刊

法国《世界报》员工罢工

CNN等西方媒体报道造假

年度诉讼

500博士硕士状告万方数据公司擅自引用论文索赔千万元

央视国际状告迅雷视频侵权索赔210万元

美国六家电影巨头迅雷索赔700万元版权费用

音乐著作权协会就歌曲著作权盗版行为状告百度

意大利电视网诉YouTube盗版其视频节目

“同一首歌”商标被判归抢注方双洋酒业所有

江苏阳光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理财周报》

印度电影片名发音接近哈利・波特遭华纳兄弟公司

新加坡政府告《华尔街日报》亚洲版藐视法庭

年度闹剧

安徽诗人叶世斌被“推举”为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脑白金广告屡遭批判仍播放不止

法国《世界报》搞错第一夫人名字

法国《费加罗报》修改司法部部长照片

BBC错播“刘翔镜头”

口头新闻传播的局限性篇3

一、包头日报社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

(一)建设全媒体新闻传播平台,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覆盖多终端的新型主流媒体。

近两年来,包头日报社投入近400万元建设六大新媒体平台。在此过程中,包头新闻网进行了软硬件升级改造并全面改版;包头手机报在原有移动版的基础上开通了联通版,并创办了《食药工商周刊》,订阅量由2015年初的1万份迅速增加到3万份;集中打造包头新闻网、《包头日报》《包头晚报》三大微信公众号,使粉丝总数从2015年初的不足10万增加到现在的40多万,并陆续创办了“包头名医馆”“包头楼市”等10多个生活服务类垂直微信公众号,形成微信矩阵;强化包头新闻网、《包头日报》《包头晚报》和包头新浪微博的运营,使粉丝数达到30多万;推出了包头首发新闻客户端,着力打造移动互联网主流新闻门户;建成100多平方米的高技术标准的视频演播室,开通视频频道,自制播出脱口秀节目《新闻马后炮》和高端访谈节目《鹿城访谈》;此外,还开设了音频栏目“包头微电台”,开通了包头新闻网英文网站。至此,包头日报社基本完成了全媒体平台布局。

(二)提出“发展移动端,抢占手机屏”新媒体发展战略,力争实现“弯道超车”。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传统PC网站正在逐渐被移动新媒体所取代。为此,包头日报社适时将新媒体工作重心转向移动端,重点发展包头新闻网手机网站、包头首发新闻客户端和微信矩阵。围绕这一战略,包头新闻网重新调整了业务布局,将采编、技术、运营的主要力量逐渐集中到微信、手机网站和APP等平台,以移动端为中心进行内容生产和平台运营,同时开始对移动端平台的内容结构进行优化,着手增设直播、音频、网络问政等版块和本地生活服务功能以及微电商平台,打造以新闻传播功能为基础的区域性移动综合服务。

(三)把发展微信公众号作为战略重点,做大做强优势媒体平台,带动新媒体平台整体发展。

包头新闻网、《包头日报》《包头晚报》三大微信公众号通过不断提高报道吸引力、举办各种线上线下互动活动,在较短时间内集聚了40多万粉丝,成为包头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微信矩阵。其中,包头新闻网微信公众号目前已拥有粉丝23万,在自治区网信办和新榜联合的内蒙古微信影响力排行榜上基本一直位居媒体公众号榜首,并跻身新榜中国微信500强和全国时事类公众号50强,《包头日报》《包头晚报》微信公众号也各拥有粉丝超过10万,在内蒙古微信影响力排行榜上居于同类媒体公众号前列。为了集中资源壮大优势平台,这三个微信各自建立了独立的编辑部,包头新闻网更是要将采编、运营重心全面转向微信公众号,通过加强内容原创、活动互动、营销推广,提升社会影响力。此外,报社还以支持内部创业等方式,鼓励发展生活服务类垂直微信公众号。

(四)改革和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适应新媒体运作规律的采编和运营模式。

在新媒体布局方面,包头日报社采取了多点布子、优胜劣汰的方式,除了包头新闻网,日报、晚报也在各自发展新媒体,鼓励大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包头新闻网在采编流程方面,实行了平台责任编辑中心制,由责任编辑全权负责平台编务工作,其他采编人员可以跨平台提供成品稿件,形成跨界供稿、集中编辑的采编模式;在业绩考核方面,尝试以稿件点击量为主评价成果,尽量让采编人员收入与传播效果直接挂钩;在经营方面,对外招商承包经营行业广告,对内推行项目制,通过提供个性化服务等拓展经营空间。

(五)坚持内容本土化,强化报道内容和表达形式的创新,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

对于区域性媒体,提供本地新闻和生活服务信息既是比较优势,也是立身之本。因此,包头日报社新媒体集群一直把生产和本地内容作为根本,充分利用日报、晚报的新闻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包装,以适合新媒体的表达方式进行创新编排。包头新闻网要求采编人员以微信形式创作和编辑稿件,并成立快播小组,对本地新闻、活动进行现场采访,利用手机从现场传回图文、音视频等多媒体内容,直接由编辑整理。

(六)大力推进全媒体融合报道的策划和组织,在充分发挥各媒体优势的基础上,加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互动,打通网上网下两个舆论场。

包头日报社目前已建立了3个层面的媒体融合报道机制:一是在报社层面的全媒体行动统一策划协调机制,针对重点选题和重要活动进行全媒体融合报道。二是建立日报、晚报与各自的微信、微博平台间的互动报道机制,以求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三是构建新媒体平台间的融合报道机制,新闻网各平台、频道既各自进行内容生产,又跨平台供稿和取稿。

二、包头日报社媒体融合发展的不足

包头日报社在加快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面临一些困惑。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我们感觉到对于传统媒体,特别是经济实力比较弱的地市报社来说,推进媒体融合,有不少难题待解。

首先,新媒体投入大、风险高、产品迭代快、技术要求高,而地市报社普遍经济实力不强,既无力外购优质的新媒体产品,也难以建立和维持高水准的技术团队自行开发。如无外部支持,只能选择微信、微博、通用客户端等门槛比较低的平台,很难在技术主导的新媒体领域取得竞争优势。这就需要,一方面争取党委、政府予以更大力度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传统主流媒体权威性、公信力等优势,尝试与社会资本、技术公司进行股份制合作,补齐自身短板,借船出海。

其次,新媒体产品种类繁多,资金、人力等资源消耗量大,在没有明确的运营思路之前,盲目上项目会造成很大的浪费。这要求我们在打造新媒体平台过程中,应该摒弃大而全的想法,重点发展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平台,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另外,传统媒体发展新媒体,由于路径依赖,趋向于将传统媒体的采编、运营方式简单地复制到新媒体工作中。目前来看,大多数新媒体的传播模式和赢利模式确实与传统媒体差别不大,但如果一直沿袭这种模式,在市场容量有限的情况下,地市报社的新媒体很难有大的作为。因此,必须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做出脱胎换骨的改变,比照互联网公司的做法,引入项目制管理、技术入股、股权激励、风险投资等概念,打通新媒体产业链,向电子商务、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领域拓展,尽快由单纯的新闻信息平台转型为以新闻传播为基础的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

口头新闻传播的局限性篇4

关键词:地方主流媒体;新闻客户端;困境与突破

当前中国社会新时代媒介技术的飞跃式发展恰好与社会转型期基层人民的需求转变处于同一历史时间点上,因此,新媒体,尤其是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的蓬勃发展,标志着全社会媒介资源迎来了泛社会化、全社会话语权的下放。在民主自由得到进一步发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全社会带来了舆论场的喧嚣氛围[1]。用户在这一过程中,由传统的被动告知转变为主动的自我表达,标志着传统社会舆论传播格局迎来了一次革命性的转变。主流媒体作为国家引导社会舆论健康发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次变革中自身的受众影响力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面临不断下降的报刊发行量、逐年递减的广播、电视收听收视率,大幅下滑的广告业务和人才的流失。其中地方主流媒体受到的冲击最大,进而直接影响到媒体传播内容的质量。

一、地方主流媒体新闻客户端的困境

(一)政策困境:管理机制的束缚

新闻客户端是一种包含视频、音频、图片和文字等多方面内容的全媒体传播系统。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是先有应用客户端,然后才有新闻客户端这样的发展顺序,这就代表着新闻客户端本质上是一个跨行业的信息服务平台。因此,新闻客户端不仅仅要能够提供信息,还要能够将新闻资讯和生活服务等功能相融合于一体。正是这样的客观现状,使得主流媒体的新闻客户端和现有管理体系之间产生了巨大冲突,单就内部管理而言就是极大的挑战。

(二)市场困境:版权保护的匮乏

新闻客户端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又缺乏相关的市场规范秩序,监管政策与监管技术手段均未能跟上市场发展进程。对于以生产原创内容为主要业务的主流媒体新闻客户端而言,是其生存与发展的最大隐患与障碍。复制与抄袭之风盛行,市场上同名或相似度很高的客户端数不胜数,且客户端界面设计等也没有相关版权保护,事后的处罚和管理工作也无法顺利有效开展。混乱的市场环境,使得各种投机取巧的恶性竞争行为层出不穷。

(三)技术困境:内容优势的缺失

从近些年的客户端运营市场实践来看,优质的客户端通常都具备优质的内容、简洁的界面和良好的社交互动三个主要特点。然而,在主流媒体的新闻客户端中,技术研发的板块通常是由业务外包的方式完成,由于是与技术公司的短期合作,很难凸显出主流媒体的内容优势。商业媒体中,如今日头条、凤凰新闻、腾讯新闻等,具备算法产生内容、人性化阅读设计等核心竞争优势。主流媒体的新闻客户端往往在这些技术方面有很大的欠缺,无疑使其在与商业媒体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四)自身困境:战略规划的不足

(1)整体战略的缺失。部分主流媒体存在着缺乏媒体融合整合发展的战略规划,从名称到内容,甚至相关工作人员都是与传统媒体平台相重合的,客户端的定位仅局限于主流媒体内容的另一个平台。(2)创新思路的不足。主流媒体相比较商业媒体而言,对市场的细微变化缺乏感知与预判能力。在战略指导思想上,缺乏对自身发展需求的深度思考,缺少精细的谋划和长远的经营。(3)用户互动的缺失。传统的媒体运营观念没有与时俱进地转变,用户的参与渠道和参与方式还停留在固定端互联网时代,用户在客户端上的参与感匮乏无法有效产生用户黏性,进而造成用户的大量流失。

二、地方主流媒体新闻客户端的突破思路

(一)转变思路,聚拢用户

地方主流媒体,具备规模大、发展时间长久、自身结构系统性强、具备广泛的群众公信基础、信息来源权威性的天然优势。在报纸、广播、电视时代几十年的发展中积累下丰富的运营经验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再加上地方主流媒体与地方党政机关之间的天然亲密联系,自身的影响力及号召力不容小觑。如果能够创新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灵活应用自身的优势资源,以更加贴近基层群众生活的角度,满足主流媒体受众对新闻资讯的切实需求,即能实现对受众的有效聚拢。按照我国传统媒体格局的行政级别划分,自高到低依次分为中央、省级、市级和县级四个媒体级别。加上我国本身地域辽阔,物理空间跨度大,致使地方媒体在新闻舆论控制及壮大自身影响力的过程中常常受到地域的限制。然而,地方主流媒体新闻客户端的出现有效打破了传统媒体发展的地理界限。借助新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红利,构建无地理差别、无行政等级差别的创新发展模式,进一步推动新闻行业向着互动性、多向性发展[2]。

(二)活用资源,突出优势

地方主流媒体不应该只作为一种信息端口,而是应整合媒体优势资源,努力向公共服务化网络平台发展。强化主流新闻媒体的信息平台服务功能,构建具有多种模式的综合服务体,如新闻+政务、新闻+生活等。在互联网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国社会的各行各业都蕴藏着无限机遇。在新旧媒体博弈的关键期,地方主流媒体更应迎合时代的发展趋势,做到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模式、革新发展理念[3]。地方主流媒体如若继续沿袭传统线下的传播方式,将很难跟上新时代媒体融合的时展风向,更难以精准找准自身的市场定位、规划未来发展方向。基于此背景下,地方主流媒体应化被动为主动,自上而下革新自身内容单一陈旧、缺乏创新、脱离基层日常生活及自身核心竞争力不足的现况。评估媒体发展状况的一项重要标准是媒体所掌握的用户情况,这直接决定着地方主流媒体是否能够抢占新闻舆论制高点。对此,地方主流新闻媒体在发展自身客户端过程中尤其应注意切勿陷入自说自话的境况,而是要集中精力和“兵力”,放在提升新闻客户端的领导性和服务性上。

(三)自我创新,凸显特色

同年,《关于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意见》出台,以进一步向全社会和各级行政机关单位明确建成各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指导思想。对此,地方媒体在面对不断革新的社会传播挑战时,更应贴合国家基本指导政策要求,结合自身特点找准突破口,不断寻求创新发展。从平台角度出发构建主流新闻舆论阵地、从服务群众角度出发规划运营项目,加强现代化、数字化管理思维。在与市、县级媒体保持密切联系的基础上,地方主流媒体可不断构建并完善自己的“中央厨房”,形成新闻产品“一次采集,一体谋划,多元生产”的传播链条,“一个平台,上下联动”的传播模式,提升地方主流媒体新闻客户端网络平台服务水平,并积极对接当地政府部门、面向广大基层群众,将服务延伸至基层,切实满足基层需要建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新闻资讯新媒体平台。

(四)深度融合,加强服务

新时代,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既不是对现有业务的修补,也不是对现有业务进行简单的改造,而是要真正孕育出能够更好满足用户的需求、与市场能够高效对接的新业务项目。目前,地方主流媒体客户端在业务开辟上,主要采取新闻+服务的模式。这种客户端的新运营模式在为用户提供新闻资讯外,还为社会生活提供了增值服务,极大地提升了用户对客户端的使用黏性。然而,这些客户端往往在互动板块上投入力度不够,与用户的互动感较弱。打造地方媒体与用户良好互动的新闻客户端,需要媒体能够充分听取用户的声音,让用户能够将自己的切实需求和意见、建议准确地表达出去。比如人民日报客户端,就结合自身优势,在线上通过移动终端界面等多渠道收集用户提问,实现信息自下而上的有效传递,将百姓需求和建议及时汇总、转达。

(五)积极探索,创新盈利模式

尽管地方主流媒体的新闻客户端现在已呈“遍地开花”的局势,但是无法忽略的一个弊端在于:地方主流媒体新闻客户端在商业经营工作上依然存在短板。目前,国内的新闻客户端除了少数头部企业,如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等通过自身的强大广告效益实现了自身盈利外,很多地方主流媒体的新闻客户端在创新盈利模式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新媒体环境下,地方主流媒体的新闻客户端如何实现自身盈利?传统媒体的广告模式在新媒体时代是否依然管用?还有哪些更好的盈利模式可以开发与创新?这些都是地方主流媒体需要考虑的问题。可以看到,一部分地方主流媒体新闻客户端正在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盈利模式。比如,瑞安日报社就利用自身的新媒体平台积极响应城市智慧政府的发展建设工作。通过和当地政府建立紧密合作,以APP等新媒体平台作为通道平台的总入口,将各政府部门的新媒体端口接入到自身平台中,对全市统一政务消息,掌握60多万人的日常数据,再结合自身报社的品牌效应组织活动。不单如此,瑞安日报还陆续开发了无线城市客户端和问政平台,直接推向各政府、机关单位,实现数据的二次盈利。地方主流媒体虽然不具备与互联网巨头企业相媲美的资金、技术及超大用户量。但是,地方主流媒体具备贴近基层、精细化管理和地方特色等发展优势,只要找准自身的市场定位,就能创新新闻客户端的盈利模式。

三、结语

地方主流媒体相继推出自己的新闻客户端,是地方主流媒体进行媒介融合的重要实践。地方主流媒体要坚持移动优先发展的原则,借助移动端的传播,牢牢占据社会舆论的信息引导、思想引导及文化传承和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4]。因此,地方主流媒体新闻客户端应进一步全面创新主流新闻表现方式,丰富主流新闻的报道内容,展现地方特色发展成果。通过新时代技术不断合理开发自身新闻客户端功能,打造政、民良性互动网络平台,积极探索地方主流新闻客户端的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季翰.地方媒体新闻客户端的困境与路径[J].新闻知识,2019(011):65-67.

[2]王楠楠.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主流媒体新闻客户端发展策略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2):148-149.

[3]段振宇.地方媒体新闻客户端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新闻传播,2022(03):55-56.

口头新闻传播的局限性篇5

[关键词]都市广播资讯节目创新发展如今有车一族越来越多,车载广播的收听人群也覆盖广泛。都市广播的功能定位就是以本地化的资讯服务当地听众,提供生活指南。广播频率竞争激烈,都市广播的资讯节目也需要不断创新,把握传播特点,拓展传播渠道,满足受众需求,从而提升都市广播频率的竞争力。

都市之声资讯节目现状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都市之声开播于2003年6月,2014年2月17日全新打造的youRadio都市之声FM101.8,致力于搭建服务北京民众、贴近北京生活、引领北京流行的生活服务平台。频率定位是覆盖首都北京的都会生活台,目标受众是18岁-50岁,追求生活品质,具有国际视野,热爱新事物的京城人群。都市之声《北京早上好》、《长安一路通》、《风尚CBD》、《乐活四九城》等各档融入北京特色地名的节目设计,充满浓郁京味,从出行指南、生活健康到吃喝玩乐、亲子教育,从职场社交、潮流时尚到情感交友、读书文化,应有尽有。而贯穿于全天节目的整点《都市大头条》和半点《资讯U先听》等资讯节目,以及交通服务站、生活服务站、气象服务站三大线性滚动单元,更是给京城百姓提供最及时、最便捷、最简明的生活服务信息,传播积极向上、健康时尚的正能量。

目前,都市之声整点的《都市大头条》突出“热点焦点和亮点”,以记者连线或主持人口播的方式,用1分半钟左右的时间及时播发中央部委及北京各委办局最新的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政策,尤其是每天早上7点和下午6点早晚高峰期间的《都市大头条》,整点播报的新闻选题突出“百姓想问我来答,联通上下有回应”,为百姓民生答疑解惑。而每天中午12点的《都市大头条》则播发《民生备忘录》,以正午专栏的形式播出3到5分钟的录音报道,选题涉及民生领域各方面。此外,半点的《资讯U先听》突出“大城小事早知道,都市资讯优先报”,一般包括五条简讯,不同点位的资讯包括不同主题,涵盖教育、体育、文化娱乐、财经、旅游出行、北京综合新闻等,充分发挥广播资讯短平快的特点,保证新闻的时效性。[1]

都市广播资讯节目创新发展的困境

(一)短平快的资讯难以深度展现新闻内容

广播资讯的特点就是短平快,比如都市之声半点的《资讯U先听》,每条新闻内容只有一两句话,言简意赅表达最核心的新闻信息。而且广播的特点就是伴随性收听,很可能听众正在开车或者在处理其它事务,短小精悍的资讯内容能够让听众以最短的时间迅速了解到最新的新闻。再加上都市广播不同于新闻广播,频率定位决定了不可能对新闻内容进行大篇幅的深度解读,这样,难以在极其有限的时间里对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度报道。

(二)传统广播线性传播难以适应听众互动需求

传统广播线性传播,听众单向接收信息。[2]而都市V播的受众群通常是追求生活品质、有一定经济条件、热爱新事物的人群,更愿意参与节目互动。目前都市之声的互动方式停留在听众通过搜索添加微信公众号进行留言,主持人在直播过程中选择听众留言在节目中播出。这种互动还是浅层次的互动,听众参与节目的深度不够。对于资讯来说,听众更是只能单向收听,没法发表评论表达看法,如果想更深入地了解某条资讯提及的新闻内容,也只能过后再自行查找。

(三)单一的播报形式难以打造个性化品牌

都市广播的资讯节目一般采用主持人播报、记者连线或录音报道的形式。都市之声目前的整点资讯基本以记者连线或录音报道的形式播发,半点资讯由主持人进行口播。虽然穿插了不同的播报形式,而且采用记者连线的方式也在广播节目中强化了记者本人的个人特点,但是这种个性特点不够明显,听众长期收听这种单一的“播新闻”的方式也难免感到枯燥无趣。同时,每小时融于栏目中的资讯节目也难以呈现品牌化效应。

都市广播资讯节目的创新策略探讨

(一)加强传统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互补

1.传统广播强调“快”,新媒体强调“深”。

新闻是“易碎品”,“保质期”有限,而传统广播资讯的优势就是保证新闻信息的时效性,能够第一时间连线正在新闻现场的记者,保证资讯内容快速发播。但是,在保证时效性的同时,简讯内容不够全面,报道角度也不够丰富,所以可以充分利用录音报道和新媒体对新闻内容进行深度报道和二次传播。比如记者在第一现场采访了一条贴近民生的新闻,第一时间在广播资讯节目中播发了简讯,然后记者后期再经过撰稿、录音、剪辑,完成录音报道的制作并进行播发,这之后,还可以把录音报道的相关图文材料发到官方微博和微信上,甚至还可以把录音报道中没能呈现的新闻背景介绍等内容附上,通过微博、微信的传播来进行内容深度整合,弥补广播资讯深度不足的缺陷。通过多渠道全面传播也充分发挥了新闻内容的价值,对形成良好的传播效果起到了积极作用。以都市之声2016年9月1日“开学第一天”的新闻为例,记者早上7点在北京西黄城根小学门前进行了现场采访,而后到北京市交管局了解到当天早上北京校园周边的整体交通情况,上午9点整的《都市大头条》进行了现场连线,介绍早高峰的交通情况,晚上7点播发录音报道,采用了丰富、鲜活的现场同期声,并进一步报道了北京交警给出的9月出行提示。

此外,还可以加强新闻评论,适时推出个性化的都市短评,结合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热点、近期舆论关注的焦点等进行积极主动引导,向社会传递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形成有影响力的评论品牌[3],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做到新闻及时传播与深度分析解读的平衡。不过,广播已经播出的新闻内容在微博、微信呈现时,要避免同质化。二次传播的新闻内容要与传统广播资讯新闻区别开来,体现出差异化的深度整合,实现传统广播与新媒体的优势互补。

2.传统广播强调“收听”,新媒体强调“参与”。

传统广播的线性传播满足听众的收听需求,而新媒体可以满足听众的参与互动需求。尤其是广播作为声音媒介,新媒体的互动可以充分发挥声音特色,加强语音互动。互动是社会传播的本质特征,通过互动,可以增加听众的收听黏性,提升都市频率的竞争力。目前都市之声在交通服务站板块进行了尝试。在交通服务站中,一般是由主持人及时播报最新路况、民航、铁路、公交、地铁等交通信息。正行驶在路面上的听众遇到前方长时间堵车时,通常会迫切想知道前方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堵车、大概多久后能够通行。而通过微信互动,可以实现“传者”和“受着”的互联互通。听众通过都市之声微信公众号,发送自己的具置及疑问,后方驻北京市交管局的值班编辑可以第一时间查看交管局实时路况图和具体路面监控画面等信息,甚至直接和交管局指挥大厅的值班警官沟通咨询,然后通过传统广播第一时间进行“回复”,播报最新的路面交通情况,解答听众疑问,缓解焦急情绪。

未来还可以尝试把互尤谟谛挛叛√獾那捌诓呋中,比如征集听众感兴趣或有疑虑的问题,记者采访相关政府部门、权威专家后,在《民生备忘录》中进行解答,及时回应民生关切,积极引导舆论热点。再比如,节目中刚刚播发的一条资讯涉及某个关键词或主题,听众只需要在微信公众号回复关键词,就可以看到有关该资讯的详细图文和背景介绍,甚至通过回复语音,用声音喊出关键词,就可以看到详细信息。

另外,针对微博、微信碎片化传播的特点,传统广播资讯内容在新媒体传播时,还应该充分利用短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形态,便于用户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直观浏览。

(二)本土化定位与辐射全国的平衡

都市广播资讯节目以本地新闻为主,但不应拘泥于当地新闻。虽然受限于频率落地范围,都市之声的受众群体以北京听众为主,但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官方网站或音频客户端,不少京外听众同样可以收听到都市之声的广播节目。因此,资讯节目在进行内容定位的时候,要考虑到本土化与辐射全国的平衡。目前来看,都市之声资讯内容基本都是北京地区的新闻,全国其它城市的新闻相对比较少。笔者认为,虽然都市之声的频率定位是覆盖首都北京的都会生活台,但是对于一些特别有新闻价值、特别有借鉴意义、特别关乎民生的新闻,即使发生在京外也应该予以报道。

(三)不断完善选题策划机制,做好提前策划与应急反应

不同于新闻专业频率,都市广播资讯主要是给本地听众提供生活服务指南,引领流行时尚,多是常态化播发,较少遇到重大突发新闻。但依然要不断完善选题策划机制,做好提前策划与应急反应。对于可预知的重大宣传报道或周年报道,可以提前做好新闻策划[4],而对于都市生活中的突发新闻,也要进一步提升快速反应能力,主动设置议题,加强正面引导,及时跟进社会热点、主动发声,不失语,不缺位。

2016年5月,网上流传出一条关于北京进行飞机撒药治白蛾的消息,号召大家不要在室外晒被子、衣服,不要吃烧烤等露天食物,尽量减少郊外、户外活动。不少看到这一消息的市民表示,担心危害到身体健康。对此,都市之声记者采访到北京市林业保护站相关专家,及时报道专家的声音:“飞机撒药防治林业病虫害是农林业病虫害防治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也是目前国际和国内农林业普遍采用的防治方法,飞防作业范围在五环以外非人口密集区的公益林、生态林和防护林上空,不会在居民区上空喷洒作业,而使用的主要药剂只对害虫有效,对人畜无害。”

对于虚假信息,做到及时澄清,以科学理性、严肃求实的态度,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地做好都市广播的新闻报道。新闻选题也要继续关注民生,贴近百姓,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做好独家报道。

(四)硬新闻与软服务的平衡

除了及时播发政府部门的最新政策外,还要进一步保证服务型资讯的覆盖面,增加可听性与实用性[5]。这种“服务意识”,需要编辑、记者、主持人都始终为听众着想。以都市之声“2016年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系列报道”为例,近一个月的会演,每一部参演剧目都是连续两晚演出,都市之声记者基本是第一天晚上做现场采访,录制大量鲜活的演出同期声、主创人员剧目介绍以及现场观众的观后感,当天晚上进行剪辑、录音、制作,第二天上午播发录音报道,并在资讯节目中提示听众“今晚还将进行第二场演出”,而非在第二场演出结束后再进行回顾式的报道,严格保证了资讯内容的及时性和服务性。

在“软服务”方面,还有诸多细节需要考量和探讨。比如资讯节目的播报形式方面,由目前的“播新闻”方式逐渐转向口语化表达的个性化“说新闻”,让听众更易于接受[6];受众参与方面,加强语音征集从而让听众参与到资讯节目的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广播媒介的声音优势,增强听众的参与感;选题把控方面,充分把握早晚高峰的特点,在收听高峰时段进一步加强时效性强、贴近性强、服务性强的资讯内容;在新媒体呈现的新闻,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实时更新,加强互动,使用更引人入胜、轻松活泼的网络语态和更适合于网络呈现的表达方式,从而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都市广播有其自身的特点,都市广播的资讯节目也要顺应都市频率的功能定位,在以本地化的资讯服务听众的同时,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发展,加强传统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互补,加强新媒体中对民生新闻的及时、深度报道,并且拓宽互动渠道,增加听众的参与度。资讯内容兼顾本地和全国,真正做到贴近百姓生活,及时提供服务信息,传播积极向上、健康时尚的正能量。同时也要做好资讯选题的提前策划与应急反应,积极引导舆论,打造个性化的独家资讯品牌,切实保证资讯内容的时效性、贴近性、服务性,彰显广播这一声音媒介的独特优势。

注释:

[1]邓晓楠:《广播早间节目特色与创新探析》,《中国广播》2015年第5期

[2]田甜:《广播资讯节目的困境与应对之策》,《视听》2015年第11期

[3]肖思、费新洋:《广播融合发展中的取胜之道》,《新闻前哨》2016年第11期

[4]李琳:《民生资讯广播做好重大报道的实践与思考》,《视听纵横》2013年第2期

[5]庄媛:《广播民生新闻如何创新》,《新闻世界》2012年第8期

口头新闻传播的局限性篇6

关键词:新闻播音;播新闻;说新闻

现代社会,新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是人们获得信息、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近年来,随着电视的迅猛发展,新闻类节目的播报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在广播电视不同类型的新闻节目中,我们既可以听到“播|”,如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为代表的各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也可以听到“说”,如各台的新闻杂志类节目,我们甚至还可以在同一个节目中听到说、念、播,如,现在流行的一些读报节目。

一、关于新闻节目播报方式的特点

人们的语言可分为说、念、播三种语态,这三种语态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只是特性不同而已,只有把握好与节目内容形式相对应的语态,才能把节目内容更好地传达给观众,要把握好新闻播音主持的语态,就要先了解各种语态的特征。

“播”新闻是由编辑加工处理通讯员来稿、记者采写的稿件和选编的报纸、通讯社稿件,再由播音员口头播出的这些新闻稿的一种新闻播报方式。播新闻是我国新闻类节目长期以来所沿用的一种播报方式,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栏目,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上海东方卫视的“东方新闻”和各省市台的“新闻联播”等等。播新闻要求语言朴实无华、咬字准确清晰、语音简洁明快和语调平稳顺畅。其形式上具有严肃性,不允许播音员有过多的个人情感和个人的观点进入新闻播音当中。

“说”新闻是指节目主持人用讲话的语体对新闻节目进行传播的口语化表述方式。1998年陈鲁豫“凤凰早班车”的开播,带来了令观众耳目一新的“说新闻”方式,很快为内地电视台新闻节目所竞相效仿,像央视新闻频道的“社会记录”、经济频道的“第一时间”、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广州电视台的“新闻日日睇”、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江苏卫视的“1860新闻眼”、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浙江卫视的“1818黄金眼”、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等等。其充分展现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个性,以一种平等、轻松、接近口语的表达样式进行新闻的播报,给人明快、新鲜、轻松的感觉,表现为新闻故事化、语言口语化、内容平民化。

“播”与“说”是两种不同的新闻播报方式,所谓“播”它是一种语言传播样式,因为它的创作依据是新闻稿件,表现为语言规范,语言书卷化,样态有限,语体结构严谨,对语境依赖性不强。也就是说,“播”新闻对创作主体的语言、用气、吐字发声、语句组织提炼、基调节奏把握等各项基本功提出了极高的业务要求。而“说”新闻是一种超越了传统的播报,是一种具有主观交流式的传播方式,既服从于新闻的特性,又服从于受众听觉认知规律,还服从于口语表达的规律。它表现出的灵活多样、语言亲切自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总之,“说”新闻表现为语言口语化、样态不受限制、语体结构松散、对语境依赖性强。

在大众传播领域与“播”者相比,“说”者个性鲜明,与受众心理距离贴近、平等,交流感强,保持了其在人际交流领域中的传播优势。

“说”新闻这种方式与“播”新闻的最大区别在于创作主体只能依据新闻事件本身而非成形的新闻稿件进行播报,“报”的内容要靠即兴发挥,通过新闻播报方式的口语化处理,使受众听起来轻松、亲切、自然,从而优化消息的有效传播。

二、作为新闻节目播报的传播者

播新闻是播音员坐在播音室出画面宣读或报告新闻。要求作为传播主体的播音员以字正腔圆的吐字发音、规范严谨的语言表达和使用纯正的普通话进行新闻播报。在东方卫视“2009华语主持高峰论坛”上,赵忠祥认为“新闻播音员应该有气壮山河的声威,有永不疲惫的状态,不卑不亢。我非常不同意说新闻,因为说新闻不是一个严肃的电台、电视台传播应有的手段。我主张说着播,而不是播着说,你可以用说话的语言、神态,但绝不是随意说、啰嗦地说,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给人新闻信息”。

说新闻是主持人通过“说”的形式对所传达的信息做出评论、解释或说明,“说者”有自己鲜明的立场与观点。主持人在荧屏镜头、广播话筒前像日常谈话一样,通过主持人轻松随和的语调、自然得体的举止等给受众以亲近感、信赖感,改变了主持人与观众的交流方式,取代了播新闻居高临下、正襟危坐的播音方式。作为说新闻的节目传播者,主持人应该传递哪些信息,信息是否得到有效的传播,这些都对主持人的“把关人”角色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还有一个现象就是,一些出身曲艺的演员纷纷加盟于说新闻的队伍,如央视“社会记录”的阿丘曾是一位小品演员、杭州电视台“阿六头说新闻”的周志华曾是一位滑稽演员等,他们在调节气氛、调动观众情绪方面往往强于科班出身的新闻节目主持人,但容易出问题的是他们主持节目时表演的成份太多,而新闻节目的目的与相声小品节目的目的特性是不同的,这需要说新闻的节目主持人在主持新闻节目时更要做到有的放矢。“说”新闻的“说”对播音员、主持人的口语表达能力、信息组织编排能力、逻辑思辩能力、捕捉新闻热点的能力、切中新闻要点的洞察力、现场即兴评述能力等一系列素质提出了要求。另外在“说”的过程中还必须灵活有序地处置各类信息,既尊重新闻的客观规律又不失传播者应有的原则立场,同时还要注重自身感受与受众心理上的沟通,鲜明而到位地体现创作主体在节目中的驾驭、主导作用。

新闻之“要”指的是新闻的重要性,也就是新闻的价值。在每天发生的无数大大小小的事情中,只有那些有一定重要性,对政治、经济、文化、民生有较大影响的事情才会被采录为新闻向受众报道。一组新闻中,不同的消息新闻价值有高有低,甚至同一条消息的不同段落重要性也不一样。因此,播音员在播音的时候,既要把每一条新闻的价值充分地体现,又要对不同的新闻加以区别。不能以一成不变的方式对每条新闻平均用力。为此,播音员要用新闻的专业眼光去审视每条消息对当地政府行政、百姓生活等方面有什么样的借鉴和警示作用。

明确了每一条新闻的价值,播音员就可以在播音时对不同的消息在力度、速度、态度等方面作出相应的区分和处理。对价值高的新闻语速略慢、声音铿锵,对价值一般的新闻语流轻快、声音平和。这样,收听了整组新闻的听众既听到了大量的信息。又听清了重点的内容。会对这组新闻有更清晰、更准确的认识,新闻传播的效率自然会明显提高。当然,栏目的风格、定位、受众层面等相关因素也决定了采取何种播报方式。只有恰当的播报方式完美地融合在节目当中,才能为其注入强劲的生命力、展示出栏目的内在魅力。

三、作为新闻节目播报的受众

播新闻充分体现了媒体的喉舌功能,通过播音员严肃、客观、公正的播报,适合不同民族、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层次的受众收听,拥有一个庞大的受众群体。如上海东方卫视的“东方新闻”在全球覆盖超过7亿观众,每天傍晚六点黄金时段在东方卫视直播,时长一小时。它以时政综合类信息播报为内容,第一时间聚焦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第一时效、全球视野和零距离现场的资讯报道吸引了众多的观众,成为除央视外人口覆盖率最高的地方卫星电视频道。但在播新闻长久以来沿用的“宣传腔”和浓烈的播报氛围里,受众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容易产生一种排斥、逆反心理,甚至部分播报内容过分强调宣传,违背了受众接受信息的基本原则。“说”新闻个性较鲜明,突出的是媒体的民生为本的人文关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与受众心理距离拉近,交流性强,保持了人际交流的传播优势。说新闻中由主持人去“说”、去“聊”、甚至是“侃”,所以会更有趣味、更轻松、更亲近,因而受到观众的关注和喜爱。说新闻改变了传统新闻节目“我播你听”的信息单向传播模式,通过挑选当日新闻话题,邀请受众使用电话、手机短信等进行参与,表达各自的观点,这样不仅吸引了受众的兴趣,而且也汇集了更多的观点,进行信息的双向交流,丰富了节目的内容。同时主持人更容易与观众实现互动,无形之中拉近了电视与观众的距离,新闻的价值也更容易得以体现。但说新闻地方性色彩较浓,甚至在全国范围内涌现了一大批地方的方言新闻节目,如浙江卫视的“阿六头说新闻”、绍兴电视台的“师爷说新闻”、温州电视台“百晓说新闻”、宁波电视台的天然“讲大道”等。虽然方言类新闻节目在各地区收视率较高,但部分“说”新闻节目不够严肃,而且方言不是每个人都能听的懂,使其受众群体的规模和范围大打折扣。尤其是有些说新闻过分追求娱乐性,过度强调“生活化、口语化、贴近感”,一味迎合受众,有损媒体的权威性和信任度。

四、方式各异殊途同归

播新闻和说新闻是新闻类节目播报方式的两个分支,各有所长,同时又难以避免地具有自身局限性,但它们之间是可以互补的。毋庸讳言,新闻事业改革以来,为了适应各种信息传播的多元化,满足受众心理需求的多样化,出现了多层次、多角度、多口味的新闻播报形式。随着这些变化,也必然要求传媒的新闻播报样式要适应时代新的需求,适当调整新闻播报形式中“宣读”与“日常用语”的比例,使新闻传播的语言表达形式更加多样化。因此,两种新闻播报方式应该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