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的历史文化范例(3篇)
时间:2024-11-27
时间:2024-11-27
汉魏高句丽古都――集安,地处吉林省东南部,北与通化市接壤,西南与辽宁省桓仁县、宽甸县毗邻,东南隔鸭绿江与朝鲜慈城郡、谓源郡、楚山郡和满浦市相望,边境线长203.5公里,是我国对朝三大口岸之一,素有“吉林小江南、国家生态园”之美誉。
世界文化遗产地
集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作为高句丽民族早期的重要活动地区之一和高句丽王族桂娄部中心所在地的集安,早在四千多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公元3年,高句丽迁都国内城(今集安市),从此,这里便成了高句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高句丽28位王中有19位在此做王,时间长达425年,创造了令人称羡不已的辉煌文明。在此期间,高句丽政权的疆域基本上发展到了极限,之后高句丽政权虽然迁都到平壤,集安作为“别都”,仍列高句丽“三京”之一。高句丽灭亡后,留下了大量闻名遐迩的历史遗存。渤海、辽、金、直至明、清均设制管理,正因为如此,分布于集安的高句丽文化遗产也就最为集中、齐全和典型,充分体现了高句丽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现有高句丽遗址42处,古代城址、关隘8处,古墓群75处,仅洞沟古墓一处就有7000余座,碑碣石刻7处。旅游区有高句丽民族遗留下来的最大的古城遗址――丸都山城:有高句丽民族长达425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内城;有全国独一无二的以高句丽文化出现的东方金字塔――将军坟以及全国最大的以自然底蕴出现的功德碑――好太王碑,可以深刻体验高句丽历史文化的深邃和沧桑。
洞沟古墓群
集安洞沟古墓群位于吉林集安市境内,分布在群山环绕的洞沟平原区,这里有高句丽国建国700多年间遗留下来的墓葬达1万余座,仅现存较为完好的就有7160座之多。这些古墓群分布的范围极广,绵延几十里,加之墓类繁多,内涵博大精深,不愧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古墓群之冠。
高丽民族素有厚葬的习俗,因此这些古墓群中均藏有大量的古代文物。现已挖掘出的有价值的葬藏文物就有数千件。此外,除了洞沟古墓群外,高句丽国还遗留下来许多的文化遗迹,较为有名的如:关马山城、丸都山城、霸王朝山城等,俱是研究历史文化的宝库。
将军坟
将军坟是高句丽第二十代王长寿王的陵墓,建于公元5世纪初,是集安上万座高句丽古墓中方坛阶梯墓的代表,也是中国现存最为宏伟的古墓之一。将军坟北依龙山,西靠禹山,东南有鸭绿江,前面是开阔的坡地,朝向好太王碑,遥望高句丽王都国内城。地势优越,建筑恢宏。将军坟是现已确认的王陵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属于方坛阶梯石室墓。外观呈截尖方锥形,故有“东方金字塔”之称。墓的底面积有960平方米,墓高12米半,由1100多块巨型花岗岩石条堆垒砌筑而成。其中,仅最小的护坟石就有15吨重,经专家测定,这些石材均采自于40里外的老岭山绿水桥。如此繁重的石料运输在古代是如何完成的,至今仍是个谜团。
古墓壁画
古墓壁画均藏于集安的洞沟古墓群中,是土墓代替了石墓后,绘于墓室土壁上的精美壁画,是研究公元5世纪至6世纪高句丽历史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
公元4世纪晚期的墓室壁画,也就是墓室的早期壁画内容主要以描绘社会风俗习惯为主,较有名的有反映力士角抵场面的角抵墓画及绘有巨幅舞蹈画面的舞蹈墓画。这一时期的墓画多是创作在石灰涂抹的土壁之上,整幅画面清晰优美,内容丰富。如有筵宴、狩猎、欢娱、战争等诸多场面,除此之外,还有珍禽异兽、花卉、星象、神仙等画面。
到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壁画的内容就演变成以鬼神为主,较具代表性的有五盔坟五号墓。此墓是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构成的地下墓。墓室长4.37米,宽3.56米,高3.94米,以白灰给墙壁勾缝,并以整体的平整巨石压顶,整个墓室以壁画为主,墓室四周均绘有四神图。东壁绘有青龙;西壁绘有白虎;南壁绘有朱雀:北壁绘有玄武。此外,墓室的四角之处还绘有人身兽面的托龙顶梁。梁枋,抹角石底部及藻井都画有腾天的巨龙和龙虎相斗图,整图共有龙39条。墓室常年湿气蒸腾,然壁画历经千年而完好如新,可谓一大奇迹。
好大王碑
好太王碑建立于东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414年),是用一整块角砾凝灰岩稍加修凿而成,略呈方柱形。好太王碑高6.39米,幅面宽1.34~2.0米不等。高句丽工匠们修凿成形以后,将它立起来,然后书写、镌刻。四面环刻汉字碑文,共付44行,每行41字,除去行文及碑石缺损空刻,共1775个字。碑文为汉字,大小在9~10厘米左右,为方严厚重的隶书,保留部分篆书和楷书,形成一种方方正正的书法风格,是我国书法由隶入楷的重要例证之一。好太王碑是现存最早、文字最多的高句丽考古史料。
丸都山城
丸都山城是高句丽时代的重要遗迹,其雄伟、壮丽,令人叹为观止。
高句丽人为什么在高山之上修筑这个山城呢?
朱蒙建立高句丽政权后,汉朝册封其为王。这就是说,高句丽是西汉属下的一个部族。高句丽在臣服汉朝的同时,为了扩张地盘,不时发动战争,修筑丸都山城自然就成了加强自身守备的一项重要措施。
高句丽第十代王山上王为了一旦有事能有个牢靠的隐蔽之所,大兴土木,修筑丸都山城。辽东割据势力公孙康,乘高句丽内讧之机,兴师攻伐,山上王在公元209年移居丸都山城,从此,丸都山城就成为王都了。
丸都山城,从始建至今,已经历2000多个春秋了。它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尽管如今留下的只是巨石累累的残迹,但当年工程之浩繁、气势之磅礴,尚依稀可辨。
集安的人参文化
集安作为“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地”,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人参作为集安自古以来的重要物产,它的起源、应用及栽培、加工历史几乎与古代辉煌灿烂的高句丽文化历史一样久远。集安人参在它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文明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滋养着这块从上古一路走来的神奇沃土上的一代代勤劳智慧的人民。我国古代,人参分布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和太行山。上党参即产于八陉太行。但从汉代以后,年复一年的采掘,山区人烟渐密,斩林拓荒,破坏了生态平衡。到了明代,上党参已濒临灭绝,这时的朝廷用参多采用长白山地区所产的辽东参,而集安人参作为正宗的辽东参,在当时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梁代陶弘景编著的《名医别录》曾记有“人参生上党及辽东”;《金史地理志》也有:“辽阳府产人参”,而集安即为当时辽阳府统辖。
到光绪三年时,集安属通化县管辖,当时人参人工园植已十分普遍了,《辽海丛书》中的《沈故》卷三“参园篇”曾有“通化县山内参园极多,连畦布子,灌溉如菜蔬,夏则张芦席,以障炎日,九八年后则撷而市,诸肄俗称秧参者是”的记载。
它指的是重庆奉节县境内,瞿塘峡西口,长江左岸的白帝庙或白帝山。本文的“白帝城遗址”指的是白帝、鸡公、马岭两山一岭为主的范围内两汉至宋明时期兴废的历代古城址。
随着举世注目的三峡工程及移民工作的展开,白帝城的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工作也随之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白帝城遗址考古始末
白帝城的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
结束后,随着白帝庙的修复,当地的文物工作者对白帝城的历史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并将地面仍能见到的城墙误定为汉白帝城的城墙。
1976年,重庆市博物馆在白帝山顶北面发掘了两条探沟,以唐宋堆积为主。1992年进行的三峡工程淹没区文物调查,发现并确认了6个汉宋时期的文物点。这为以后的白帝城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白帝城的大规模考古发掘工作,始于1998年重庆博物馆对上关遗址的发掘。但主动将白帝城作为一个完整的古城进行系统研究,而不是割裂为若干个古遗址或古墓群的认识,是从重庆市文物考古所2000年春天发掘瞿塘关遗址过程中开始的。
2000年春天,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在对瞿塘关城址进行发掘的过程中,发现规划中的瞿塘关城址并非一个完整的古城址,仅是某一古城的一小部分。且有一道古城墙由长江边缘鸡公山西脊越瞿塘关而出直上山顶,与汉代的子阳城城墙相衔接。
这道古城墙宽6米左右,残高4米以下,南端下抵长江边,北端上接子阳城。其风格、特征与汉子阳城和宋瞿塘关的城墙非常一致。由于这道连接汉、宋古城城墙的发现,使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不得不考虑重新认识子阳城和瞿塘关的时代和关系问题,由此拉开了将白帝城视为一个完整的古城进行研究的序幕。
经过三个月的调查、勘探和局部解剖,初步搞清了纵横70D。余米的古城墙实为一座南宋晚期的古城。即规划中的宋瞿塘关和汉子阳城实为这座南宋山城的两个组成部分。子阳城为指挥中心,瞿塘关为水军基地,连接两城的城墙即是南宋抗元山城特有的“一字墙”。(“一字墙”是西南地区南宋抗元山城系统,在与蒙古铁骑抗战中发明的一种建在城外阻止敌人骑兵侵袭的小规模长城,因形为一字,俗称“一字墙”。)
这一发现,首先纠正了长期以来文史界对子阳城一带现存城墙时代的误判。之前,人们多将其误称为“全国保存最好的汉城城墙”。其次,恢复了被文史界认识上割裂的一座宋城的本来面貌,第一次用考古学的方法,找到了三峡文物保护规划中确定的上关、瞿塘关、子阳城、白帝山、白帝村遗址和白帝村墓群等文物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为白帝城的理解注入新的内涵。
其实,最初的白帝城,是指西汉晚期的公孙述政权在瞿塘峡口修建的赤甲城,或称子阳城的一座古城。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里经历了故宫禾黍,城郭荆棘的变化。当年公孙跃马,兵锋东向的白帝城,在时局推移、人事变换的历史进程中湮灭难寻了。
大概在六朝时期,“白帝城”三个字已经由一座专有的城名泛化成了一个地名,指白帝山及其附近的三四个山头,四五个平方公里的一片范围。这以后,每当时局动乱,战事兴起,这里都将修建一座叫“白帝城”的军事城堡,镇守三峡,拱卫巴楚。故本文以“白帝城”代指白帝、鸡公、马岭两山一岭为主的范围内两汉至宋明时期兴废的历代古城址而不仅仅是现在的白帝庙和白帝山。
白帝城考古收获――叠压的三座古城
重庆市考古所从1998年接受上关遗址的发掘任务以来,通过五年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初步确认并恢复了南宋抗元山城的基本面貌。了解到白帝、鸡公两山的山坳、山腰和山顶平地为历代白帝城的三个活动区,发现有大片的建筑遗址。同时找到了宋白帝城下叠压的唐城和汉城的线索。
南宋抗元山城:南宋抗元山城坐落在“众水汇涪万,瞿塘争一门”的夔门西口,面积涉及白帝山、鸡公山、马岭和子阳城,在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封闭为一个整体。整座山城前带大江,后枕重岗。“水有瞿塘、滟灏,山有赤甲、白盐,形胜险天下。”其地貌以山地为主,仅马岭、白帝两山山坳,山腰、山顶地势稍平。依发掘、勘探出的遗址可知,这三个平台,正是建筑集中的地方。
白帝城的城墙依山势而蜿蜒起伏,长约7000米。平面不规整,略呈马形。面积约5平方公里。城门6处,东、西、北各一门,唯靠近长江的南方有大小不同的两座城门,另有水门一座。即使所谓的东西城门也位于东西两头南边靠近长江的地方。从城门的位置上,也可以反映出此城强烈的近水心理和对长江水道的依赖。
此外,在宋白帝城的附近,还发现了几处军事城堡或设施的遗迹。东城外数百米处的擂鼓台上有一个几万平方米的当道小城。西门外的宝塔坪附近有一坞堡。白帝城南边的水门处,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偷水孔栈道仍在使用,且发现有机械装卸设施的遗迹。江边有景定五年(1264年)白帝城守将徐宗武立的锁江铁柱和铁柱附近崖壁上镌刻的《铁锁关题刻》。瞿塘峡口的古象馆上方有保存完好的南宋烽燧。瞿塘峡南岸有一个规模较白帝城略小的宋代古城。
以上发现足以证明白帝城,特别是南宋时期,不仅仅是一个军事城堡,其本身就是一个依托三峡的军事攻防系统。
白帝城遗址发掘的意义
国内过去开展的历史时期城址考古,多在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区进行,作为军事城堡或中小城址的考古项目开展较少。白帝城遗址的发掘,一定程度上具有补缺的意义。
平原地区的城市,多呈对称的方格布局。作为山城,宋白帝城依山傍水、凭高控深的特点与平原城市截然不同,是代表峡江城市类型的典型城址。这种受地理条件制约而产生的区域文化特征保留至今,影响着我们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社会生产、生活、文化等各个方面。这对全方位研究中国古代城市有重要价值。
宋白帝城的建筑,是南宋抗元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完成的。在以重庆城为大本营的抗元山城中,保存至今的城址众多,如合川钓鱼城、泸州神臂城、渝北多功城、南川龙崖城、万州天生城、巫山天赐城等,但皆未进行大规模正式发掘。作为南宋政权西线抗无防御体系的组成部分,白帝城可谓西线的最后一道屏障,地位非常重要。从战争史的角度,发掘和研究白帝城,意义也是显见的。
唐夔州城
唐代遗存主要有五处:白帝五社圆通寺南面东西向的一道城墙。现存50余米长的一轮墙基,用料讲究,均为一米见方修整规矩的灰岩。白帝山顶发现一大片唐代建筑,另有一条排水管道与之衔接。管道为圆柱形红陶管,直径60余公分,一头大一头小,壁厚4厘米左右,大小头相套接而成一个整体。白帝四社西南角城一带发现有一片唐代建筑。上关和白帝村一带有大片唐代墓群。在白帝五社一带历年来出土唐代经幢数件。
以上五处发现,参考调查和勘探的资料,可初步判断唐代夔州城位于白帝、鸡公两山的山坳间。
汉赤甲城和六朝巴东郡
《水经注》载:“江水又东南迳赤甲城西,是公孙述所造。因山据势,周回七里一百四十步,东高二百丈,西北高千丈,南连基白帝。山甚高大,不生树木,其土甚赤。土人云,如人袒胛,故谓之赤甲山……江东又东径鱼腹县故城南,故鱼国也……刘璋改为巴东郡,治白帝山,城周回二百八十步,北缘马岭,接赤甲山,其间平处,南北相去八十五丈,东西七十丈,又东傍东渡溪,即以为隍,西南临大江,窥之眩目。”蓝勇和简锦松两位分别考证出,宋以前的赤甲山就是现在的鸡公山,紧临白帝山西北。
从以上记载可知,汉至六朝期间,赤甲山和白帝山上各有一座古城。公孙述政权所修的赤甲城位于赤甲山上,较大,为汉城。白帝山上的巴东郡,较小,为三国、六朝城。汉赤甲城的地望,学界认识较统一,即现子阳城一带。关于巴东郡治,多认为就是赤甲城。而以上文献记载得清楚明白,应该另有其城。特征是:较小,周回二百八十步。北边通过马岭接赤甲山,东为草堂河,西南临长江,地势险要。以文献查现地,巴东郡即在氦月尸厂一带。
白帝城遗址的地理位置与古城特点
白帝城遗址因其特定的地理位置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得此则能东控荆楚,西扼巴蜀;南道滇黔,北通秦晋。进可攻战,退可据守。是以公孙跃马,僭号称尊;诸葛卧龙,力复汉鼎,皆据此以控巴楚。地势在必行上重岗复岭断岩绝壁,高江急峡,大河深潭。“陆行则线路缭云,尚得飞鸟;水行则急峡轰霆,引索可断。”
因此,今日雄险峻奇的风景名胜之地,历史上更多的是一场场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战争洗礼。刘备托孤就是在这里上演过的历史剧中最悲壮的一幕。先后建立的捍关、江关、白帝城、夔州都督府、夔州路、瞿塘关等到重镇,又是多少英雄豪杰的折戟埋骨之所。
可以说战争和军事,是白帝城的灵魂和主题,也是自帝城第一大特点。如北宋的夔州路,无论经济实力和人口总数,均难以成立一个路级机构。咸平四年(1001年),分川峡二路,为益州、利州、梓州、夔州四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里在战略上的重要性。
白帝城的其他特点多由战争而生。历史上奉节的治所主要在永安镇和白帝城两处迁移,永安“比白帝颇平旷,然失险,无复形胜矣”。白帝城利于攻守,永安镇便于日常生活。白帝城历史上这些关、域的建立,大多与军事用途有关。
关键词:民族地区文化资源开发保护
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我国现有的55个少数民族,从物质文化到非物质文化,都形成了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和社会风俗习惯,形成了民族地区人文旅游资源的一大特色,对旅游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现在挖掘和开发处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自然风景旅游区的历史文化(如神话、传说、诗歌等等)资源,使景区的自然资源与民族文化资源相辅相成正成为一种趋势。
一、贵州黔东南州朗德上寨的民俗文化旅游
近几年,笔者先后三次到过贵州省黔东南州的朗德上寨,朗德上寨每次都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朗德上寨是一个苗族村寨,距黔东南州州府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7公里,属雷山县丹江区报德乡。
朗德上寨民居依山而筑,为木质结构吊脚楼。有五条花街路通向寨中。东、西、北面置有木柱瓦顶护寨门楼,简称“寨门”。寨中道路、院坝及各户门庭,都用鹅卵石或青石镶砌铺就。寨上,吊脚木楼,鳞次节比,错落有致。寨中有两个铜鼓、芦笙场。场子模仿古代铜鼓面太阳纹的图案,以青褐色鹅卵石和料石铺砌成十二道光芒,朝着十二个方向伸展。铜鼓、芦笙场的两头,用鹅卵石、水泥镶嵌成两匹飞奔的骏马。在这里除了可以欣赏到苗族独有的木吊脚楼建筑外,还可以欣赏到寨民表演的拦路酒歌、盛装苗舞、芦笙舞、八抬芦笙舞等等节目。
郎德上寨因其自然风景资源的相对匮乏以及民俗资源的相对丰富而开发了民族风情旅游。环顾当今中国的旅游资源开发,不是自然风景旅游就是民族文化旅游,能把两者很好地结合的景区并不多见。因为要结合观赏风景旅游和体验或体会异族文化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的各种资源的要求较高,而笔者认为长白山景区符合上述条件,可同时进行自然风景旅游与民族风情旅游。
二、长白山的自然风景旅游及其区域的历史文化资源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西起抚松县,东止于和龙县境内,北起我国吉林省安图县的松江镇,向南和朝鲜边境接壤,是中国与朝鲜两国的界山,也是图们江、鸭绿江、松花江三江之源。长白山是一座巨型复合式的盾状火山体,海拔达到2500米以上的山峰,有16座。主峰白云峰海拔2691米,是我国东北最高峰,另有100多座小火山。长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据史料记载,从十六世纪以来,曾有过三次喷发,由此形成了长白山独特的地质地貌,使其自然景观极其绚丽多姿。
长白山人文历史悠久,被中国的满族,朝鲜族,韩国人,朝鲜人视为其祖先和神灵所在。
中国历代帝王对长白山都十分关注,特别是金、清朝更是视长白山为祖先发祥地,推崇长白山为神山圣地,是荐瑞凝祥,列祖龙兴的象征。长白山的名称,历史上曾有过多次变化,因秦以前称做不咸山(意为“有神的山”),《山海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民之因”,即指长白山。汉朝称单单大岭,魏称盖马大山,后魏称徒太山,南北朝称从太山、太皇山,唐朝称太白山,金朝始称长白山。满语称长白山为“果勤敏?珊延?阿林”(果勤敏为长,珊延为白,阿林是山的意思)。据《北史》记载:“国南有太山者,华言太皇。俗甚敬畏之,人不得山上溲污,行径者以物盛去……”连山上便溺都不敢,可见敬畏之至。到了清代,清皇朝把长白山视为祖宗发祥地,又是封山,又是祭神,并划为封禁地,不许俗人进入,这里更成了人迹不到之处。
而朝鲜族最古老的族源图腾神话——“檀君神话”也起源于长白山地区。“檀君神话”最早见于《古记》(失传)和《魏书》等,后收于高丽僧人一然编写的《三国遗事?纪异》中。13世纪以后出现的李承休《帝王韵记》、《世宗实录?地理志》、权近《应制诗注》等文献及吉林省延边朝鲜族民间故事讲述家黄龟渊故事集中也有类似的记载。《三国遗事》中把“檀君”写成“坛君”,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古时,有天神桓因知道庶子桓雄想下凡,于是就选定了三危、太白二地,并给了桓雄三个“天府印”作为天上神仙的标识。桓雄率领三千之徒,降到太白山顶的一株神檀树下,建立“神市”,自称“桓雄大王”。他设置了“风伯”、“雨师”“云师”等官职,主管农业、疾病、刑罚、善恶等三百六十件人间大事。其时,有—熊一虎同住于一个洞中。它们来到桓雄大王面前,请求大王把它们变成人。桓雄大王就给它们二十头蒜,叫它们吃下去,并且告诉它们:吃了之后躲藏起来,一百天之内不能见阳光。熊照办,于是只蹲了二十一天,就提前变成了—个女人;但虎没有照办,故未能变成人。熊变的女人没有配偶,就去祈求桓雄大王。桓雄大王就与熊女结婚,生下了王俭,即坛君。这个坛君,就是古朝鲜的开国君主。他在公元前2333年即位,以平壤为都城,在位一千五百年。后隐居阿斯达为山神,活到一千九百零八岁。檀君是古朝鲜的开国者,是朝鲜族古老文化的象征。因此,它就像汉族神话里的炎黄一样,在朝鲜民族中作为偶像而受到崇拜。
由此可以看出长白山地区的自然风景资源和民族历史文化资源是比较丰富的,符合自然风景旅游与民族风情旅游同时进行的要求。但是笔者到长白山旅游时并没有感觉到异族风情,可能因为笔者是生于此地、长于此地的朝鲜族,不能做到从“客位”的角度来对当地的文化进行观察思考。但是对于满族文化,笔者确实是个“他者”,而这个“他者”也没有感受到异文化带来的视觉、听觉冲击。
三、长白山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措施
长白山自然风景旅游受气候以及天气的影响较大,所以旅游旺季主要集中在6-9月份,在长白山旅游中开发民族文化旅游可以延长自然风景旅游地的旅游时间,减少旅游淡季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做到经济与社会效益双丰收。但是在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时,更要注意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不能为了眼前的一时利益和地方的局部税收而过度开发、歪曲开发。
目前,普遍认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开发与发展在给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带来促进与繁荣的同时,有可能引起旅游地的民族文化发生一系列的变迁。如民族特色的弱化、民俗庸俗化,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改变等。表现为:民族服饰汉化、节庆活动的商品化、淳朴民风的消失等。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与保护。
1.加强民族文化旅游理论研究
对长白山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需要科学的理论、知识和行之有效的手段。对民族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再认识,深入探究其内涵,推动民族文化创新。
2.提高认识,加强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引导,形成科学合理的开发机制
民族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的主潮之一,应提高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重要性的认识。
3.突出特色,统筹规划
特色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生命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必须进行统筹的规划、分期实施。
4.培育人才,提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
提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文化学、经济学及规划设计的人才。为此,必须加强人才的培育。要特别注意将纯正、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内容充实到各类教育培训中去。
5.开发中旅游点、线、面应有机结合,形成立体开发网络
选择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依托民族民俗博物馆、自然民族村落或模拟村落建立民族民俗旅游点围绕这些旅游区(点)的开发,实行区际合作,推动地区间联合行动,开辟民族民俗旅游线路;防止旅游区原生文化的西化、汉化、庸俗化和城市化。
6.大力宣传,树立民族文化旅游的形象
要更新旅游宣传观念,把宣传看得和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设计与创新同等重要。
综上所述,长白山地区具有开发自然风景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的优势条件,可以同时进行两种不同内涵的旅游。而怎样利用这种有利的条件来进行开发是摆在旅游产品设计者面前的一个具有意义的问题。
参考文献
《旅游开发与规划》吴殿廷耿建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
上一篇:田径运动会作文(6篇)
下一篇:小学五年级数学日记(整理6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