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的发展阶段范例(3篇)

时间:2024-11-30

遗传学的发展阶段范文

一、选择题

1、学生的年龄特征应包括哪两方面的典型特征()

A.认识和情感B.生理和心理

C.理性和感性D.气质和性格

2、在小学阶段,教学多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而进入中学以后则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的特点。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

C.不均衡性D.阶段性

3、主张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去设计教育活动的教育家是()。

A.柏拉图B.洛克

C.华生D.杜威

4、教育教学工作之所以要循序渐进,其原因在于()。

A.学生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

D.教育活动受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5、我国古代“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具黑”的说法,突出了()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A.遗传B.环境

C.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6、依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儿童尊重,维护普遍的社会秩序是道德发展到()的表现。

A.第三阶段B.第四阶段

C.第五阶段D.第六阶段

7、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这体现了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B.整体性C.不均衡性D.互补性

8、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A.现实性B.必然性C.方向性D.可能性

9、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依据之一是()。

A.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B.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C.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D.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10、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

A.决定作用B.提供物质和社会条件

C.提供心理前提D.主导发展方向

11、对人的身心发展来说,学校教育是一种()环境。

A.宏观B.间接C.一般D.特殊

1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决定着教育工作应该因材施教

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均衡性

13、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的发展是人的潜能的完善这种理论是()

A.内发论B.外铄论

C.成熟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14、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是()

A.决定作用B.主导作用

C.提供了多种可能D.促进作用

15、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A.遗传B.环境

C.学校教育D.个体主观能动性

16、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具有()

A.强制性B.自发性

C.系统性D.计划性

17、下面不属于对“学生主观能动性”描述的是()

A.学生具有自觉性B.学生具有独立性

C.学生具有创造性D.学生具有可塑性

18、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B.卡特尔

C.瑟斯顿D.吉尔福特

19、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者是()

A.加德纳B.卡特尔

C.斯腾伯格D.柯尔伯格

20、三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B.卡特尔

C.斯腾伯格D.吉尔福特

21、道德发展理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是()

A.斯皮尔曼B.卡特尔

C.斯腾伯格D.柯尔伯格

2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所包含的五个层次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是()

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B.生理需要、社交需要、安全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C.生理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安全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D.生理需要、尊重的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3、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发展顺序依次为()

A.前运算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C.前运算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

D.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

二、简答题

遗传学的发展阶段范文篇2

关键词:大遗址;文物古迹保护;城市现代化;意义;理念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D文章编号:1674-4144(2010)03-54(4)

中国名城: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100处重要的大遗址列入保护总体规划,为此还设立了大遗址保护专项资金。为更好地探讨大遗址保护工作,交流大遗址保护领域的研究成果,2008年在西安举行了第一届国家大遗址保护高峰论坛,2009年10月底又举行了第二届国家大遗址保护洛阳高峰论坛。请关司长介绍一下目前中国大遗址的概况。

关强:大遗址从概念上来说,是指价值重要、规模也大的遗址。经过5年努力,从南到北,由东到西,中国的大遗址保护已经形成以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西安片区、洛阳片区“三线两片”为核心,100处重要大遗址为重要节点的基本格局。

中国名城:国际视野下的当前中国大遗址保护水平如何?今后的打算是怎样?

关强: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文物古迹保护工作做得不错,对遗址保护、遗址与环境方面也很重视。中国这些年对大遗址做了些保护。以前各级政府,包括文物部门及广大群众对大遗址不了解,位于城市建成区内及城市近郊、远郊的大遗址未得到重视,大遗址面临破败的境况。看到这样的情况,国家文物局很早就提出大遗址保护展示园区的构想,以期使那些价值大、规模也大的大遗址得到有效保护。自2005年国家设立大遗址保护专项经费以来,大遗址保护取得了一些成果。2008年在西安、今年在洛阳举办的大遗址保护高峰论坛规模都很大,北京、西安、洛阳、扬州等城市的代表详细介绍了各地的措施、经验和探索。总体来说,中国大遗址保护到了一个比较好的阶段,但很多地方是刚刚启动,完成的点还不多,中国大遗址保护的路很长,有很多工作要做。

对大遗址保护,我们打算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大遗址保护管理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同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将作为“十二五”期间我国大遗址保护的重要内容得到大力推动和支持。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成30处考古遗址公园和50处遗址博物馆。

中国名城:现在是否有一、两处保护得比较好的大遗址?

关强:这要看取的角度,总体来说,大遗址保护总体的量很大。集安高句丽遗址保护工作可以说相对做完了,因集安的区域小,加上通过2003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做了大量工作,从国家到各级政府都给予了很大的投入。另外还有一些点,如安阳殷墟,它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区域保护和展示都做得不错。纵观下来,很多的点在大遗址的核心区或局部做了工作,因此我们只能说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中国名城:城市现代化背景下的大遗址保护的意义为何?

关强:从文化角度来说,大遗址积淀了中华几千年文明,对现在的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很大的价值。大遗址作为古代人类的重要居住点,大多位于现代城市之下或是临近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建设项目与大遗址相关联,多数表现为一种对立的关系。城市化进程是不可阻挡的,而文物保护工作也是必须要做的,我们希望处理好两者间的关系,通过考古遗址公园的形式,既可以使遗址得到保护,也能使遗址在城市整体功能上发挥作用。我们认为阶段性目标的实现和最终的保护结果不是绝对意义,遗产保护过程本身就是意义。2008年通过的《大遗址保护西安共识》中提出:大遗址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城市文化景观的核心要素,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资本和动力。大遗址保护对建设城市文化,彰显城市特色,保持文化多样性,守望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具有重大意义。城市化现代化背景下大遗址保护是深入挖掘城市的文化内涵,它所实现的文化价值是一个长远的价值、可循环的价值。

中国名城:考古遗址公园是我们国家独有的展示形式么?

关强:“遗址公园”的概念最早由西方提出,如美国的黄石公园。我们国家在很长时间内,特别是文物部门不太愿意用“公园”这个词,是出于对遗址“园林化”的担忧。过去把遗址叫做“遗址保护区”,后来“十一五”规划时叫做“大遗址保护展示园区”,没用“公园”二字,避免在用词上犯错误。我们最早批复的是圆明园的遗址公园规划,尽管圆明园本身就是园林,还是引起很多争论。随着时展,城市需要公园,文物保护工作要和城市、社会发展相结合总要找个契合点,我们愿意提出和发展“考古遗址公园”这个概念,也在抓紧整理、制定考古遗址公园标准,规范考古遗址公园的概念,界定好考古遗址公园,避免它被纯“园林化”。

总的来说,考古遗址公园是基于考古遗址本体及其环境的保护与展示,融合了教育、科研、休闲等多项功能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依托考古成果所建成的考古遗址公园以遗址为内容,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相较于单纯的遗址保护而言,它更注重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为全民所共享,其服务公众、反馈社会的功能更加突出。大遗址并不独立于社会之外,它就在百姓身边,我们希望通过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让老百姓了解并接近那些曾经发挥重要作用、有着重要价值的遗址。

中国名城:在大遗址保护过程中应确立何种理念?

关强:结合实践科学发展观,总结最近的文物保护工作,我们提出下面理念:一、文物要有尊严,大遗址也应该要有尊严;二、文物保护、大遗址保护要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或者说融入当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三、文物保护、大遗址保护的成果要惠及人民群众、改善民生。在2005年之前我们主要是以“抢救性保护”为主,没有涉及“利用”。现在我们提出,保护工作要与当地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相协调,这不应该是对立的,而应该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以上是大的理念,就大遗址保护来说还有一些具体的理念:一是规划,把大遗址保护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二是基础工作,依据现有的实际情况,加强大遗址保护、考古、研究力度。我们强调考古报告的出版,因为它一方面是为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在向社会做宣传:三是传承,过去将保护和利用对立地来看待,现在我们认为应辩证地看待,将它们比喻为“乌之两翼”、“车之两轮”,都是为传承服务的。我们提倡将文化遗产的传承作为文物保护的目的。

中国名城:大遗址保护工作有哪些特点?遇到过哪些困难?这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关强:大遗址价值重要,规模也大,这就决定了大遗址工作覆盖面很广,我们的考古工作不一定完全做完,由此决定了大遗址保护,工作不是短期行为。从考古角度来说,要做多年的工作才能全面了解大遗址:从保护的角度来说,要很长时间才能把大遗址保护完整。对大遗址保护工作我们要树立长期性的想法,因此要有计划性,制定大遗址保护规划,分阶段安排大遗址的考古、保护和展示,不论哪个阶段都要强调科学性,使遗迹传承下来。我们的思路是把有遗迹的区域通过考古工作来了解清楚,通过建设考古遗址公园与现有的城市公共绿地或规划用地相协调,从城市的总体规划中保护好遗址。

经费是遗址保护的难题。我们提出的是以公共财政保障为主导,多元融资并行的资金投入模式。除了财政投入外,还有企业投资和个人捐赠等途径。现在我们对民间资本的吸引还比较有限,国家没有出台合理的政策和机制,比如免税等优惠政策来鼓励企业投资遗址保护和开发。而国外是有比较明确的规定的,效果也是不错的。在吸引社会资本的同时需要注意遗址保护毕竟是社会公益事业,不能过度市场化,商业化,要真正把精力放在保护工作上来。

中国名城:在城市中心区开展大遗址保护应处理好哪些关系?

关强:在城市中心区开展大遗址保护对大遗址保护考虑到它长期性和复杂性,不能急功近利,一切基于真实数据,采取科学的保护手段,用国际的眼光、发展的眼光做好城市规划、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规划,立地方法规,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政府提前做好宣传,把文物保护的相关理念向人民灌输,把城市发展远景的蓝图向百姓描绘,取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做到以人为本,做到和谐。我们鼓励将保护点和考古点对公众开放,让老百姓参与并学习。我们持续地做遗产保护的过程就是在保护、就是在宣传、就是在惠及人民群众。

中国名城:据洛阳市大遗址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隋唐洛阳城大遗址的保护目标是经过几年努力,在隋唐洛阳城遗址内形成以明堂、天堂、应天门、定鼎门和定鼎门城墙、隋唐城植物园、洛阳博物馆新馆为核心的面积达5000亩的一个大型考古遗址公园。关司长在参观了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博物馆项目现场后有什么想法?

关强:大遗址保护和展示需要不同的方法。西方建筑材料多以砖石,可以在原址上作可辨识地往上续建,它的遗址可露天保护。东方的传统建筑多是土木结构,经千百年,建筑实体多已不存,只剩基础,对它的保护和展示要结合东方的特点、遗址的现实情况和当地的气候等因素,是建塔式的保护棚,还是回填或其他,都要经过专家论证。洛阳定鼎门遗址采用钢架结构,无柱的大跨度空间展示了遗址的全貌:地下部分的遗址展示区,使考古发掘出土的门道、柱础等得到了原址保护展示。中国的大遗址各具特色,要深入理解遗址文化内涵,防止遗址保护方式的雷同。从保护理念上,我们一般不主张复建。

中国名城:当年武则天下令所建的明堂、天堂是唐代洛阳最高的木结构建筑,一改宫中主殿为单层的传统,是唐代宫殿建设上的重大标志建筑。在隋唐洛阳宫城核心区保护现场,不知关司长是否留意到一块展板上绘制了建成后的天堂,可否想象建成后的天堂将成为洛阳这座城市的新地标?

关强:经过考古发掘,目前对明堂、天堂的建制和布局已经逐渐清晰。依文献、考古发掘资料制订的保护展示方案还在审批之中。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还只是个概念性设计,不敢说天堂今后会成为洛阳的新地标。

中国名城:激活名城千年宝藏,“在保护中利用”和“在利用中保护”,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并进,政府应作何为?在并进过程中需注意哪些?

关强: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携手共进当然很好。作为文物工作者,我们通常说保护和利用是手段,传承才是真正的目的。提高城市的品位和文化内涵,可以拉动其他产业,如旅游,而周围环境的提升、设施的完善也会带动地产的增值。

中国名城:未来陆续建成的考古遗址公园将采用怎么样的运营模式?

关强:不同地区不一样。我们有个底线,就是把大遗址保护好,明确大遗址的所有权,在不出底线的前提下,各个城市采取不同的办法。

遗传学的发展阶段范文

概念: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本质为目的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并正在与其它学科广泛交叉与渗透的重要前沿领域。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认识生命现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也为人类利用和改造生物创造了极为广阔的前景。

所谓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的本质主要是指对遗传、生殖、生长和发育等生命基本特征的分子机理的阐明,从而为利用和改造生物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新的手段。这里的分子水平指的是那些携带遗传信息的核酸和在遗传信息传递及细胞内、细胞间通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这些生物大分子均具有较大的分子量,由简单的小分子核苷酸或氨基酸排列组合以蕴藏各种信息,并且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以形成精确的相互作用系统,由此构成生物的多样化和生物个体精确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调节控制系统。阐明这些复杂的结构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分子生物学的主要任务。

发展历史:

一、准备和酝酿阶段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50年代初,是现代分子生物学诞生的准备和酝酿阶段。在这一阶段产生了两点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上的重大突破:

确定了蛋白质是生命的主要基础物质

19世纪末buchner兄弟证明酵母无细胞提取液能使糖发酵产生酒精,第一次提出酶(enzyme)的名称,酶是生物催化剂。20世纪20-40年代提纯和结晶了一些酶(包括尿素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黄酶、细胞色素c、肌动蛋白等),证明酶的本质是蛋白质。随后陆续发现生命的许多基本现象(物质代谢、能量代谢、消化、呼吸、运动等)都与酶和蛋白质相联系,可以用提纯的酶或蛋白质在体外实验中重复出来。在此期间对蛋白质结构的认识也有较大的进步。1902年emilfisher证明蛋白质结构是多肽;40年代末,sanger创立二硝基氟苯(dnfb)法、edman发展异硫氰酸苯酯法分析肽链n端氨基酸;1953年sanger和thompson完成了第一个多肽分子--胰岛素a链和b链的氨基全序列分析。由于结晶x-线衍射分析技术的发展,1950年pauling和corey提出了α-角蛋白的α-螺旋结构模型。所以在这阶段对蛋白质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都有了认识。

确定了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

虽然1868年f.miescher就发现了核素(nuclein),但是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并未引起重视。20世纪20-30年代已确认自然界有dna和rna两类核酸,并阐明了核苷酸的组成。由于当时对核苷酸和硷基的定量分析不够精确,得出dna中a、g、c、t含量是大致相等的结果,因而曾长期认为dna结构只是“四核苷酸”单位的重复,不具有多样性,不能携带更多的信息,当时对携带遗传信息的侯选分子更多的是考虑蛋白质。40年代以后实验的事实使人们对酸的功能和结构两方面的认识都有了长足的进步。1944年o.t.avery等证明了肺炎球菌转化因子是dna;1952年a.d.hershey和m.cha-se用dna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核酸,感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进一步证明了是遗传物质。在对dna结构的研究上,1949-52年s.furbery等的x-线衍射分析阐明了核苷酸并非平面的空间构像,提出了dna是螺旋结构;1948-1953年chargaff等用新的层析和电泳技术分析组成dna的硷基和核苷酸量,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提出了dna硷基组成a=t、g=c的chargaff规则,为硷基配对的dna结构认识打下了基础。

二、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是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以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作为现代分子生物学诞生的里程碑开创了分子遗传学基本理论建立和发展的黄金时代。dna双螺旋发现的最深刻意义在于:确立了核酸作为信息分子的结构基础;提出了硷基配对是核酸复制、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方式;从而最后确定了核酸是遗传的物质基础,为认识核酸与蛋白质的关系及其在生命中的作用打下了最重要的基础。在此期间的主要进展包括:

遗传信息传递中心法则的建立

在发现dna双螺旋结构同时,watson和crick就提出dna复制的可能模型。其后在1956年a.kornbery首先发现dna聚合酶;1958年meselson及stahl用同位素标记和超速离心分离实验为dna半保留模型提出了证明;1968年okazaki(冈畸)提出dna不连续复制模型;1972年证实了dna复制开始需要rna作为引物;70年代初获得dna拓扑异构酶,并对真核dna聚合酶特性做了分析研究;这些都逐渐完善了对dna复制机理的认识。

在发现dna双螺旋结构同时,watson和crick就提出dna复制的可能模型。其后在1956年a.kornbery首先发现dna聚合酶;1958年meselson及stahl用同位素标记和超速离心分离实验为dna半保留模型提出了证明;1968年okazaki(冈畸)提出dna不连续复制模型;1972年证实了dna复制开始需要rna作为引物;70年代初获得dna拓扑异构酶,并对真核dna聚合酶特性做了分析研究;这些都逐渐完善了对dna复制机理的认识。

在研究dna复制将遗传信息传给子代的同时,提出了rna在遗传信息传到蛋白质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的假说。1958年weiss及hurwitz等发现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1961年hall和spiege-lman用rna-dna杂交证明mrna与dna序列互补;逐步阐明了rna转录合成的机理。

在此同时认识到蛋白质是接受rna的遗传信息而合成的。50年代初zamecnik等在形态学和分离的亚细胞组分实验中已发现微粒体(microsome)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部位;1957年hoagland、zamecnik及stephenson等分离出trna并对它们在合成蛋白质中转运氨基酸的功能提出了假设;1961年brenner及gross等观察了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1965年holley首次测出了酵母丙氨酸trna的一级结构;特别是在60年代nirenberg、ochoa以及khorana等几组科学家的共同努力破译了rna上编码合成蛋白质的遗传密码,随后研究表明这套遗传密码在生物界具有通用性,从而认识了蛋白质翻译合成的基本过程。

上述重要发现共同建立了以中心法则为基础的分子遗传学基本理论体系。1970年temin和baltimore又同时从鸡肉瘤病毒颗粒中发现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反转录酶,又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