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的概念范例(3篇)
时间:2024-12-01
时间:2024-12-01
【关键词】科学课;科学概念;遇冷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7)41-0053-03
科学课是一门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课程。相较于其他科目,科学课中有很多以学生动手探究为主的内容。这样的内容安排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学生也习惯于这样的学习方式,他们甚至认为没有实验活动就不是科学课,而对科学概念的学习,他们则特别排斥。为了让学生对概念的学习能像对实验探究课一样感兴趣,笔者通过交流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探求学生不喜欢学习概念的原因,并寻求解决之道。
一、“科学概念”学习的调查与遇冷原因分析
从教师角度看,3~6年级的科学教师一致反映:一旦讲到概念,大多数学生就表现得无精打采,有的走神,有的小声讲话,有的甚至趴在课桌上,一节课下来即便是再简单的概念,学生掌握得也不是很好。此外,笔者还在3~6年级每个年级中任意抽取100名学生进行有关科学概念学习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见表1(表1见文末)。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随着年级的增高,科学课中的概念越来越多,学生学习科学概念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六年级100个学生中竟有71人认为学习概念有难度,而各个年级中认为概念比较抽象、概念难以记忆、概念难以实践的人数均达到30%以上。针对以上情况,笔者发现导致学生排斥科学概念,概念学习遇冷的原因主要是:(1)概念难以理解。如机械的概念“像这些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b置,都可以称作机械。有些机械很简单,如钳子、刀、筷子等,它们都属于简单机械;有些机械较为复杂,它们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这些比较复杂的机械通常叫作机器。”很多学生在运用这个概念时往往将工具与文具甚至家具联系在一起。有的学生认为书包应该是机械,理由是它可以装书本,降低了带书的难度;有的则说铅笔也是机械,它减低写字的难度。小学生会将概念分割开理解,如果没有大量的实际操作,他们很难直接理解一些界定不明显的概念。(2)概念比较抽象。如苏教版《科学》六下《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中所涉及的概念:“孟德尔用同一种花色的豌豆进行人工授粉后,发现豌豆花的颜色始终是同一的;当他用两种不同花色的豌豆进行人工授粉后,在第一代中,所有用紫花和白花配种的豌豆花都是紫色的,而在第二代中,既有紫色的花,也有白色的花。”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而教室里很难提供完整的豌豆生长的实验过程,仅仅有一段文字来描述何为遗传与变异的秘密,对于小学生而言太抽象了。(3)概念容易混淆,如“资源”和“能源”的概念,学生很容易混淆。(4)概念难以验证。苏教版《科学》介绍了植物繁殖的条件和不同的繁殖方式,但对于小学生来说,没有实际的操作,他们很难认识植物的繁殖过程及植物用种子繁殖和营养繁殖的优缺点,自然就不会对该概念留下深刻的印象。(5)概念难以记忆。如果概念比较复杂且琐碎,那么学生记忆起来就会很困难。(6)概念难以实践。苏教版《科学》四下《调查》一课中涉及问题及调查的概念,“问题大体包括:某个地方有哪些东西存在,某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是两个事件之间是否存在关系。这时,我们应该采用调查的方法(现场调查、访问调查、问卷调查、资料调查)。”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让他们设计一次调查活动并做好记录存在一定的难度,因为调查涉及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不是朝夕间就能养成的,比如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快速记录能力……所以此阶段的大多数学生还很难完成调查任务,自然也很难认识“调查”。
二、应对“科学概念”遇冷的对策
(一)让生硬变得生动
1.化复杂为简单。
苏教版《科学》五上《心脏与血液循环》一课涉及的概念比较复杂,如果将复杂的概念变成图式(见图1),就可以把枯燥的理论生动化,复杂的概念简单化。
2.化理论为实践。
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理论性较强的概念,他们会把概念分割开理解或错误地运用概念。如:在苏教版《科学》五上第一单元有关机械内容的学习中,在第一课就让学生理解机械的概念并分辨何为机械,学生往往会做出错误的判断。他们会质疑筷子为什么是机械?但当我们介绍过杠杆后,他们就能轻松地找出筷子的支点、重力点和阻力点,筷子就是简单的机械。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机械的作用,了解机械的原理,他们完全可以在学习了杠杆、斜面、轮轴、滑轮以后再来认识机械,通过多次实践,相信学生自己就能总结出机械的概念,如此就不再会纠结书包、衣橱是不是机械的问题了。
3.化深奥为浅显。
六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很有限,如果让他们直接判断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会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之前对遗传现象和变异现象的认识,分步引导学生认识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比如,学生关于近视的质疑:父母都是近视,自己也近视,这之间有何关联?首先要分析他们的近视是后天的还是先天的,后天形成的近视可能是用眼习惯问题,这和遗传没什么关系,属于不可遗传变异。如果父母是先天的近视,而孩子因先天眼部缺陷而造成的近视,则是变异且可遗传的。
(二)让抽象化为形象
1.变抽象为形象。
“遗传与变异的秘密”在高中课程中有专门的介绍,对于小学生来说孟德尔的遗传学理论很抽象。对教师来说,讲浅了学生不懂,讲深了学生不理解,尺度很难把握。好在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强,相对于文字他们更喜欢字母,这样教师就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一思维特征将遗传与变异的秘密转化为字母,见图2。
2.变零碎为整体。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有限。当看到一节课有很多烦琐的概念时,他们会习惯性地回避,这反映了学生缺乏学习的技巧和方法。
青岛版《科学》六上《细菌》一课涉及的概念多且琐碎,但它们都是围绕细菌展开的,只要把这些概念用一种简单的方法串联起来即可。小学生爱听故事也爱讲故事,教师可以将细菌概念编成易懂好讲的小故事,这样概念自然就变得整体化了。如:我是一个小细菌,我是一种微生物。根据我们的形态,我们家族主要分为三类:螺旋菌、杆菌和球菌。我们有的通过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从其他生物身上获取食物。我们家族的队伍很庞大,我们繁殖很快,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八……我们中的大多数帮助人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个别的也会让人生病。
3.变模糊为清晰。
在对比“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与“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和“自然能源”的概念,自然资源是指在其原始状态下就有价值的货物。一般来说,假如获取这个货物的主要工程是收集和纯化,而不是生产的话,那么这个货物就是一种自然资源,采矿、采油、渔业和林业因此一般被看作是获取自然资源的工业,而农业则不是,自然资源是成为货物的自然财富。自然能源是自然界存在或具有的能源,它是自然资源的一部分,主要有太阳能(包括光能和热能)、水能、波能、潮汐能、风能、生物质能等。自然能源几乎都是再生能源(某些学者将自然能源及煤、石油、天然气等天然存在的能源,统称为天然能源)。自然能源的有效利用古已有之。
通过对自然资源和自然能源的介绍,学生会认识到能源是自然资源的一部分。
(三)让理论联系实际
1.在实践中获经验。
让学生直接学习教材上植物繁殖的知识显然不会让其对植物繁殖的概念留下深刻的印象。鉴于此,学校可以在校园里开辟植物基地,然后让学生种植自己喜欢的植物,并选择适合该植物的繁殖方式。有的植物如胡萝卜既可以用种子繁殖又可以用营养器官繁殖,学生自发分成小组,一组用种子繁殖,一组用根繁殖,学生通过亲身操作自然就能轻松地认识种子繁殖和用营养器官繁殖的优缺点。
2.在体验中得感受。
教学“地震”的概念r,对于小学生而言,间接的经验不足以让其感受到地震的危害与可怕,所以他们自然也就很难记住地震的概念。为了让学生对地震有更直接的认识,学校积极与市科技馆联系,当学生进入地震体验馆,感受到地面的震动(先上下,后左右),再加上周围发出的声音和3D视频显示的建筑物倒塌的场景时,学生就能自己总结出地震概念,意识到地震的危害。
3.在模仿中学知识。
医学遗传学教学效果教师素质
医学遗传学是医学与遗传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它是遗传学知识在医学中的应用,它主要研究遗传病的形成机理、传递方式、诊断、治疗、预后、复发风险,尤其是预防措施,以降低人群中遗传病发生率,提高人类健康素质。如今,遗传病日益被人们关注,医学遗传学已成为一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医学遗传学内容相对抽象、深奥、知识零散,难以记忆,常常学生感到棘手,加之中专高职护理专业课时较少,该课程在学校又属于考查课,常不为学生所重视,为了培养学生在今后临床工作中对遗传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提供手段,在护理专业中进行医学遗传学教学方法的探索很有必要,以下是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教学计划的制定
我校高职护理专业的医学遗传学教学是安排在医学生物学中讲授的,大约占总课时的一半,这种时间紧,内容多的教学压力易使学生听课处于被动,大大降低了学生对医学遗传学的兴趣,所以,必须制定严谨的教学计划,对有限的课时进行合理的分配,务必要把重点内容讲的透彻明了。我们用30课时进行理论教学,用其他课时观看电教,进行试验操作,通过理论与实验教学相结合,通过理论与实验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对医学遗传学有了宏观的认识,增强学生对遗传病知识的了解及临床应用。
二、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随着各个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医学遗传学迅速发展,知识更是日新月异,教学计划主要是根据学科特点制定,但要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仅仅局限于教材上的基本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尤其是一些非医学专业的教师)必须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学习提高,如通过查看文献,了解学科的研究动态及最新成果;通过医院遗传病科进一步了解遗传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了解在临床中对遗传病最先进的检查手段以及开展情况等;除此之外,还应完善自身内、外、妇、儿临床知识及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不断改造自己的知识结构,并灵活运用到教学之中,这样才能把一些抽象的概念、原理、公式和定律与临床相结合,讲得新颖、形象、绘声绘色和深入浅出,才能胸有成竹回答学生的各种提问,赢得学生的信赖。
三、医德医风在教学中的灌输
“无德不从医,从医必先修德!”医学生除了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活跃的临床思维,还必需有高尚的医德医风,才能担负起救死扶伤、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重大责任。在教学中灌输医德医风教育,有利于提高医学生对病人和社会的责任感。相信多数教师都有这样的经验,当学生第一次通过教学录像观察遗传病病人时,一些学生所表现的或是恐惧,或是嘻笑,或是满不在乎,更甚者是厌恶等。此时,教师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生硬的斥责学生的表现,而应耐心告诉学生如何尊重这些病人,如何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另外,在各地的儿童福利院中,有不少遗传病患者。比如,白化病、遗传因素造成的智力低下等,有条件可用带学生去福利院参观慰问,鼓励学生与这些儿童接触,让他们感受到这些因为患遗传病遭父母抛弃的孩子也是一样的天真可爱,更需要社会的关心与爱护,在提高学生对遗传病人的爱心及同情心时,也让学生体会到身体的健康与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及避免与减少遗传病发生的重要性,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医学遗传学的热情。
四、教学中采用的方法和措施
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初中起点,她们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掌握较少,知识面较窄,而医学遗传学中科学概念多,实践性强。
1.确定课程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医学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常见遗传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发病机制、传递方式和特点;了解该领域研究新进展,具备一定实际工作能力,并能初步解决医学实践中的遗传问题。
2.选择适当的记忆方法
医学遗传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学科中涉及的概念多,理解概念和概念间的关系是学习医学遗传学的基础,概念记忆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图画、理解记忆法、相互比较法、识图法等。如在减数分裂这节教学中,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二阶体、姐妹染色单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等概念,我们可以用画图和识图法,让学生看图记忆,并理解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有兴趣在轻松、愉快的情趣中掌握概念。
3.注重理论联系临床实际
医学遗传学实质上是遗传学知识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所以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临床实际,不仅体现了本门学科的特点,而且趣味浓郁,引人入胜。举例大家熟悉的先天愚型(Down综合征),其病因是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故也称为21三体综合征。又如,在讲述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时,首先以同学们所熟悉的常见病、多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为例,让学生举出这些疾病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及体征,说出这些病人的治疗方法及在日常生活中所注意的细节等,帮助学生归纳出这些疾病有家族聚集倾向及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方法的手段来改善病情的结论,引出“既受遗传因素控制,又受环境因素影响是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的观点,由于讲授贴近临床,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倍感兴趣,注意力集中,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4.积极开展现代化教学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国际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4-0070-02
1概念的由来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框架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的由来和该组织的两项工作有关,一项是世界遗产的保护,一项是世界版权的保护。就前者而言,1972年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但保护的范围仅限于纪念物、建筑群和遗址等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不能涵括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而此类遗产则面临着更易受到破坏乃至消亡的严峻形势。为了完善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作为与物质性、遗址性、建筑性文化遗产相对应的概念被提了出来。这个渊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日本对无形文化财(intangibleculturalproperties)保护的前瞻性立法的影响。就后者而言,1952年,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一次政府间会议通过了《世界版权公约》。但该公约没有覆盖到民俗(folklore)所指称的范畴。“首创民俗一词的英国民俗学家汤姆斯认为,民俗是在普通人们中流传的传统信仰、传说及风俗,”而这些正是后来被称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主要属于“非西方”的文化形态,因难以得到“西方”主导的国际版权法的保护,而遭受着严重的破坏包括被肆意掠夺和歪曲。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一些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影响下,教科文组织开始关注从国际法的角度来保护“民俗”。
在笔者看来,上述的两个源头并不是两条线索而是一条线索的两个起点。在教科文组织数十年的工作实践中,它们一直共同影响着概念的选择,定义和使用。在日本无形文化保护的影响下,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科文组织一开始就碰到了版权保护的难题,这使得保护工作在国际语境下是超越了日本经验的。事实上,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教科文组织即把民俗作“全面范围的民俗”和“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民俗”的二元划分。并力图直接从司法保护入手来回应拉美和非洲国家的民俗保护诉求。但在这一领域,之所以难以获得一个积极的技术性成果,表面上看是民间文学艺术难以融入世界版权法体系,但其深层背景则充斥着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版权保护机制与前殖民地国家抵抗文化殖民和建构民族文化认同的强烈诉求之间的激烈冲突。劳里·杭柯指出,民俗传统的版权问题及其间产生的分歧确实主导着整个计划的方向,因为它不仅关涉着许多前殖民地国家在文化上的独特性和创造力,而且关涉着发达国家对传统民俗的经济开发,那往往是越过传统文化的本土语境,侵犯了传统文化所属社区和群体的利益,而在表现或再现上的曲解则轻诋了维系这一传统的群体,伤害了人们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观。
2《示范条款》中的概念内涵
1982年,教科文组织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日内瓦召开了专家会议,并通过了后来颁布的《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表达、禁止不正当利用和其他破坏的国家法律示范条款》(简称《示范条款》)。从《示范条款》的名称就可以看出WIPO的主导作用,它体现了知识产权保护思想表达而不保护思想的原则。《示范条款》使用了“ExpressionsofFolklore”这一术语,并将其定义为:指由传统艺术遗产的特有因素构成的、由××国的某居民团体所发展和保持的产品,尤其指下列内容:一是口头表达形式,诸如民间故事、民间诗歌及民间谜语;二是音乐表达形式,诸如民歌及器乐;三是行动表达形式,诸如民间舞蹈、民间游戏、民间艺术形式或民间宗教仪式(上述形式不论是否已固定在有形物上);四是有形的表达形式,诸如:①民间艺术品,尤其是笔画、彩画、雕刻、雕塑、陶器、拼花(拼图)、木制品、金属器皿、珠宝饰物、编织、刺绣、纺织品、地毡、服装式样;②乐器;③建筑艺术形式。
从该定义可以看出,“Folklore”被用来涵盖口头传统和民间表演。当然,《示范条款》最大的特色在于肯定了从版权法之外来保护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思路,建立民俗的特别权利保护制度。
3《保护传统文化和民俗的建议》中的概念内涵两个政府间组织协作推进这一工作,并于1989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5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传统文化和民俗的建议》(简称《建议案》)。但“采纳《建议案》的整个过程被一场不可调和的辩论所羁绊,分歧主要来自对民俗保护与知识产权问题进行全面质疑的过程中出现在这两造之间的对立看法,UNESCO、WIPO和相关的会员国都被这个问题所主导,而《建议案》本身则力图调和这两个理论阵营。”也正是这种务实的思路,造就了《建议案》这样一个具有界碑意义的法律文件在国际社会的积极影响力。自此在UNESCO框架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朝着鉴别、保存、保护、传播、维护以及国际合作这些容易达成共识的方面努力,这也就是被学界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法保护的方向,这是亚洲观念主导的方向。
《建议案》采用的术语是“TraditionalCultureandFolklore”,是指“文化团体基于传统创造的全部,通过群体或个人表达出来,被认为是就文化和社会特性反映团体期望的方式;其标准和价值是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流传的。其中,其形式包括语言、文学作品、音乐、舞蹈、游戏、神话、仪式、习俗、手工艺品、建筑及其他艺术。”该定义和《示范条款》的规定基本一致,只不过表达更为概括和抽象。但是却用“TraditionalCultureandFolklore”替换了《示范条款》使用的术语“ExpressionsofFolklore”。芬兰民俗学家劳里·杭柯在回忆《建议案》草案的讨论过程时说,将“传统文化”置于“民俗”之前,是因为后一个概念带有西方人居高临下的“轻蔑”含义。
4《建议案》之后的概念及内涵
1997年6月在马拉喀什举行了“国际保护民间文化空间专家磋商会”,这次会议有三项重要成就:一是会议辩论期间产生了一个新的概念,就是“人类口头遗产”(theoralheritageofhumanity)。后来UNESCO执行局第155届会议指出,由于“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是不可分的,因此在以后的鉴别中,在“口头遗产”的后面加上“非物质”的限定。本次会议还通过了“代表作条例”,把“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定义为“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它的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艺术及其他艺术。除此之外,还包括传统形式的传播和信息。”二是受“保护吉马·埃尔弗纳广场大众文化表达形式联合会”这个当地组织的相关活动的影响,使用人类学的“文化空间”(culturalspace)来描述一个集中了民间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地点,并对该概念进行了定义。三是向UNESCO大会第29届会议提交了一份决议草案,倡议由UNESCO设立一个国际荣誉奖项,确保被宣布为“人类口头遗产代表作”的文化空间或文化表现形式受到保护和宣传。1998年,UNESCO大会启动了《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计划。在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报书编写指南》中,对非物质遗产类别作出说明时再一次将“文化空间”这一概念阐述如下:“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针对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两种表现形式:一种表现于有规可循的文化表现形式,如音乐或戏剧表演,传统习俗或各类节庆仪式。另一种表现于一种文化空间,这种空间可确定为民间或传统文化活动的集中地域,但也可确定为具有周期性或事件性的特定时间;这种具有时间和实体的空间之所以能存在,是因为它是文化表现活动的传统表现场所。”
至此,“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正式替换了“民俗”及其衍生出来的“民间文学”、“民间创作”等概念,其外延也明确从“文化表现形式”拓展到了“文化空间”(Culturalspace)。
UNESCO于2002年1月22日至24日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项国际公约应包括的优先领域”为主题的国际专家会议。会议期间,专家们建议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取代“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此后,“非物质文化遗产”(ICH)成为了2003年10月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法定用语,并进一步定义为: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根据上述定义,进一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列为以下五个领域:①口头传统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②表演艺术;③社会风俗、礼仪、节庆;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⑤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同时《公约》还对“保护”作了以下说明:“保护”是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
从上述梳理可以看出,术语的更迭既有趋向于科学性的认知兴趣,也有国际社会话语政治中的利益纠葛,但后者在几十年的时间跨度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虽然如此,但对比教科文组织每一阶段对保护对象的正式定义,我们可以发现,变换频繁的术语所指称的事物却始终具有一种独特的相似性。这种独特的相似性在冲突、争辩、喧嚣的氛围中显得静默而沉着,但正是它使得所有的争辩能够通向人类智慧进步的方向。这些方向是我们理解“保护对象”的重要指引。但我们不能把这种相似性简单地理解为学者们所总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那些特征,因为这种相似性必须得仰赖它虽有变化却一以贯之的动态轨迹,才能被我们准确把握。是这个历史的轨迹而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为我们构建了法律上同一性判断的基础,回答了我们“法律保护什么”的提问。
参考文献:
[1]向云驹论“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概念与范畴[J].民间文化论坛,2004(3):69-73
[2]李墨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法制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46
[3]高丙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整合性的学术概念的成型//高丙中民间文化与公民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4
[4]巴莫曲布嫫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概念到实践[J].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08(1):6-17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传统文化和民俗的建议[EB/OL].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wwwihchinacn/inc/detailjsp?info_id=30872012-2-8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EB/OL].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wwwihchinacn/inc/detailjsp?info_id=30882012-2-8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EB/OL].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wwwihchinacn/inc/detailjsp?info_id=502012-9-13
上一篇:体育课程要素(6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