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创新性(6篇)
时间:2024-12-30
时间:2024-12-30
一、探讨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给出口贸易造成的影响
事实上,和传统的贸易措施相比较,全新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中所牵连到的技术都非常之复杂,且具有非常强烈的隐蔽性和扩散效应,带给社会发展很大的冲击力和影响。多数的国家随着技术性措施的规定及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的法律约束以及标准的技术依据性等等方面,对我国出口贸易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所以,在面对不同的舆论压力时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立场,保持头脑清晰,将我国贸易在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背景下受到的影响全面了解。首先,我国出口贸易在技术性贸易影响下出现了大面积增加的现象。多数企业出口都受到了来自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和汇率的影响不相上下;其次,由于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形成导致我国出口企业在名誉及形象上都受到了损坏,同时对我国整体的经济带去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促使国家整体形象受到严重的损害。当前形势下,多个经济发展快速的国家之间肯定会在经贸领域发生重大的贸易博弈。
二、基于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规划有效的应对策略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变革,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式呈现不断转变的趋势,而且由于国内外市场的一体化发展,让我国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合理性,在发展中应大力借鉴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有效促使国家出口企业及各个领域产业在技术感和水平上的完善和提升;此外,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多国外不合理的要求进行改进,保证不会带给我国出口贸易严重的影响,不管是在战略战术还是方法方式上都要针对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系统性的解决措施。
(一)结合国际规则标准规划及强化双边与区域合作交流
随着国际化贸易的深入发展,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我国要充分结合技术性贸易措施中合理的国际规则及标准制订,保证在符合国际规则的同时,将国际规则的制定融入其中,保证国家利益受到强有力保护的同时,各项规则及标准也合情合理,这样才能推进我国经济有条不紊的发展。但是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其一,要将国际规则及标准制定要求融入到我国发展中,保证国家利益得到保证,这之中包括了国际组织制定的活动。其二,加强与国际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在国际上彰显我国良好的形象,保证国家贸易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协调关系,彼此之间加强了解和协作,将与技术性贸易措施相关的贸易冲突妥善解决。此外,可以创建双边技术磋商与调节体系,让两者之间不管是在技术标准还是合格评定程度方便都保持良好的沟通,以此让更多的技术标准得到认可。
(二)不断健全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机制,加大对标准战略的实施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全球贸易发展中国际标准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实际上,国际标准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开展贸易交往的最基础且关键的依据。在全球贸易中掌握了国际标准的国家就相当于将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权收入囊中。我国要在国际标准制定的过程中积极参与,这样才能够将我国企业及产业发展中所累积的技术融入到国际标准中,为我国产品向着国际市场迈进铺好道路。为了使我国出口贸易在国际上站稳脚跟,应不断促进国家标准化战略整体思路向着以我国为中心制定国际标准的方向转变。
(三)强化自身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应对能力及意识
结合我国实际的贸易发展情况,政府相关部门需要不断强化自身工作,具体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借助部际联席会议机制的作用实现能力及意识的强化。首先要加大对技术性贸易措施部际联席会议机制的建设,只有借助这一机制的作用,才能够协调部委之间的关系,使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机制得到全面完善,从而具备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的能力;第二,要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变化情况随之掌控,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各种培训活动的开展,针对性的预警信息,组成评议,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真实、可靠、全面的信息资源,从而使我国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能力及意识得到增强;第三,我国政府部门应积极参与到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中,将自身的作用全面发挥出来,这样才能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更有利的帮助;第四,应加大对各项技术支撑能力的建设力度,促进我国科研成果的快速发展,加快相关公共检测平台的建设速度,对检测实验室进行有力的国际认证,保证我国企业的公共检测服务更加科学、准确、可靠。
站在企业的层面来讲,在国家市场经济活动开展中,企业占据着主体位置,同时在标准化工作中也是最基础的单元,更是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基础保障,所以要不断强化各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想办法提升科技水平。为了能够从从技术层面将技术性贸易壁垒中的限制彻底突破,这就需要对自身的创新意识及科研能力不断提升,为生产处更优质量和技术水平的产品奠定基础,从而顺利完成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突破;其次要全面调整出口产品的结构。将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摒弃,以一种全新的技术、绿色产业为发展中心,保证我国资源集约使用及生态环境之间动态的平衡;最后要促进出口市场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要让国家在与部分发达国家实施贸易交往以外,还应该加大与其他发达国家及地区市场的交流,不断将我国市场进行大规模扩展。
(四)重视质量安全管理,促进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增强
产品质量的好坏是证明我国实力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如果能够保证质量及安全性,我国在国际贸易上的影响力将逐步提升。首先要对质量发展纲要全方位落实,不断完善和创新质量安全发展体系,规范质量安全监管措施,重视对进出口产品的检测,避免出现各种违法乱纪的行为,确保我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够符合国际要求。另外,要推动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将其推向一个更高的发展层面,即向着制造业强国方向发展。而想要达成这一目标需要对我国各类型产品的质量及安全性进行重点监督,避免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变革,现如今在新形势下社会各个领域都加大了对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的重视度,为了能够更好的适用于全新的发展趋势及格局,需要创建完善且有效的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水平的提升,将我国推向一个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实现我国伟大的中国梦。
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系统;机制;目标要素
中图分类号:F06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8-0037-03
一、关于“体系”、“系统”、“机制”、“网络”的研究
随着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深入,国内学者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跟进。从现在所能了解和掌握的资料上看,他们对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的角度不同,所以,所使用的概念以及提法也不尽同。这些提法,并没有优劣之分和对错之分,只是视角不同,并通过所使用的概念反映出来。
目前,在国内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相关领域的学者中,刘永谋、钟荣丙、夏学英[1]、凌云、王立军[2]等使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概念;叶金国[3]、庄卫民、龚仰军[4]、赵玉林[5]、高百宁、王凤科、郭新宝[6]等使用“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概念;吴永忠[7]等使用“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概念;有的学者将“机制”和“体系”放在一起并用。
由于在概念的使用上存在一些不尽相同的地方,在这里有必要对这几个概念做一个比较细致和清晰的梳理。先来看关于“体系”、“机制”、“系统”、“网络”的定义:体系是指若干有关事物或者某些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是指同类事物按照一定的关系所组成的整体;机制是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者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网络是指由若干相互交错的分支所组成的系统。
通过这四个概念的定义,可以看到它们有相同之处,也就是说它们有相互包含的地方,但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一个内部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不同之处在于:在“体系”的定义中“若干有关事物”与“系统”的定义中“同类事物”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若干有关事物”比“同类事物”涉及的领域和联系的方面要宽。在“体系”的定义中“若干有关事物”与“机制”的定义中“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也有明显的区别。“若干有关事物”的整体比“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覆盖面要大,更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体系”的定义中,“若干有关事物”与“网络”的定义中“若干相互交错的分支”同样也有着明显的区别,“若干有关事物”比“相互交错的分支”,更强调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同时,在“体系”、“系统”、“机制”和“网络”这四个定义中,“体系”定义中的“某些意识”是“系统”、“机制”和“网络”的定义中所不具备的。正是“体系”里的“某些意识”因素的作用,暗含了技术创新主体的主观愿望与技术创新客体之间的对立与统一,也就是说,“某些意识”反映了人的动机。
同志在2001年出版的《论科学技术》中指出:“切实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不仅可以使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而且可以为全社会的技术进步带来巨大的推动。企业要加强技术开发力度和加大资金投入,大型企业都要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做到生产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8]。从21世纪初,党和国家就非常重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并突出强调了它的重要作用。同志在2006年1月9日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9]。这一要求更加明确和具体。看来,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急迫的问题。
作为企业来说,技术创新活动切实需要一个健全和完善的体系来保证,特别是需要人的积极性、创造性,需要企业家的意识、精神作用的影响和引领。由此看来,使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概念就能够将人的因素、企业家作用包含进来。这样就需要认清“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概念的内涵,避免在理解和认识上的混淆。在概念上的梳理有助于对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整体性的认识,也能够更清醒地把握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复杂性。
二、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企业技术创新运行机制”的研究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系统、机制的研究,国内已有一些成果。但所使用的概念并不统一,因此,所提出的定义也是不尽相同的。刘永谋等是从体系的角度来定义的,他认为:“技术创新体系是在企业运作下,与技术创新活动的创新资源配置和各类管理活动相关的各种机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技术创新活动顺利实现的组织系统和关系网络,以及保证系统有效运行的制度和机制”。叶金国是从系统的角度来定义的:“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是通过技术创新,企业能够向市场输送为客户按需求满足的产品,使对应的产品经营系统不断改进和完善,就形成新的高效的生产经营系统,并对宏观经济系统的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叶明是从机制的角度来定义的:“所谓技术创新运行机制,指的是技术创新系统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协同关系以及这个系统在实现其整体功能目标过程中运行的规则和程序”[10]。
上述三个定义有相同或相近的内涵,又有不同的外延。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的。如果在定义中能够把人的作用,特别是“企业家意识和作用”纳入进来的话似乎就更完整了。“企业家意识和作用”是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创新理论中所专门强调的。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也是企业中的人。技术创新实际上是人的创新,这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最显著的特征。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之一是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按照系统的原则看,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体系内缺少必需的要素,使要素之间无法发生相互作用,整个体系尚处于失去有机联系的状态。二是由于体系内各要素之间处于无差异、功能弱的状态,缺少技术创新等涨落因素的诱因,从而无法使体系实现有序演化。
三、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构成要素的研究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大多是从体系功能上的需要角度探讨的,也有从职能角度探讨的。不论从哪个角度研究都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构成要素问题,刘永谋的看法是:“企业创新体系包括组织系统、规则系统、资源配置系统和决策系统等四个基本要素”。凌云的看法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应由新技术的投入系统、市场体系的适应系统、研究与开发系统、研究开发的支撑系统、政府宏观管理的政策法规系统、企业的技术创新意识决策系统等六个基本构成要素”。叶金国的看法是:“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应主要包含研究与发展、生产制造和营销及创新决策等四个系统”。高百宁的看法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不仅与研究与发展部门、生产制造部门与营销部门的协同合作、有效整合,而且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企业创新内部支撑系统(包括企业经营和企业家精神;研究与发展体系;教育培训与人力资源;资源供应和管理;完善的创新管理工具;创新文化;创新制度)”。赵玉林的看法是:“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是由创新主体系统、创新对象系统、创新支持系统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系统”。付家骥等虽然没有直接谈及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但提出了技术创新的支持系统和激励系统。他认为:“技术创新的支持系统包括技术创新的制度条件、企业家的素质要求、符合中国国情的创新战略、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等。激励系统包括产权激励、市场激励、企业激励和政府激励等”[11]。
上述对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构成要素的研究,切入的角度是有一些区别的,所以在体系的结构的构建上也不完全相同。大体上是三种视角:一种是按照功能来选择的;一种是按照职能来选择的;再一种是把两者结合起来选择的。
从系统的观点来看,从功能上选择要素的构成,有利于体系整体作用的发挥。作为一个体系的结构构成,要素本身的功能和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决定着体系的进化和整体功能作用的发挥。按照职能来选择体系的要素,容易形成要素之间无差异的,没有规则的联系状态,不利于体系远离平衡,形成新的稳定的动态结构,进而向更高一级演进。采取两者结合的方法可能符合企业的现实情况,是一种渐进式的做法。
从实践看,选择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要素构成不能太宏观,这样不易操作。同时,也不能让一些必需的要素缺位,造成要素之间无法发生联系和产生相互作用。一般情况下,作为一个体系,它的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体系的整体运行效率和效果。
四、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研究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各要素之间关系研究,基本上有大体一致的看法。刘永谋认为:“技术创新的组织系统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硬件结构,是技术创新得以进行和成功的基础。技术创新的规则系统是技术创新活动得以进行和实施的规则支撑,是整个技术创新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的要素。技术创新的资源配置系统是技术创新体系的血脉。技术创新的决策系统是技术创新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凌云认为:“新技术的接入系统是技术创新的前提,市场体系的适应系统是衍生技术创新的驱动器,研究与开发系统是技术创新体系的主动力,研究开发的支撑系统是研究所、开发部的保障条件,政府宏观管理的政策法规系统是企业实施技术创新的纵向条件,企业对技术创新意识决策系统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
上述论述的各要素与体系的关系是比较深入和准确的。由于所选择的要素不完全相同,所以就所选择的范围进行了研究。回到体系的要素构成上来说,对于一个完整的体系要求,要素的健全无疑是重要的。从目前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着对体系建设认识上的不足,导致体系无法有效运行,进而影响了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因此,要切实形成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就必须加入关键的要素,使体系形成健全和完善的结构。
五、关于健全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要素的探讨
从目前情况看,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虽然体系的框架构建起来了,但是由于部门自成体系,固守各自的职能,造成技术创新的力量分散,方向模糊。体系内部的系统不够健全,缺少必要的系统是其中问题之一。因此,切实需要构建一个适应创新、系统健全的体系结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从健全和完善体系的角度,仅就目标要素作一个探讨。
从系统的观点看,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中,客观存在着由技术创新各项目标、技术创新各项支持目标、市场各项目标构成的一个“目标群”,它们分散于体系内部或各部门。由于分散,它们之间并没有发生有机的联系,或者说并没有被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这种分散状态,在横向上看,几乎所有的技术创新支持各项目标、市场各项都分散于各部门,或者分散于体系内部的各系统。从纵向上看,企业技术创新目标分散于技术研发中心、技术创新小组和研发人员。导致的结果是,技术创新目标处于被孤立、分割的状态。而且在技术创新目标的选择和确定上,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有的企业单纯地为创新而创新,盲目地追赶潮流,把技术创新看成是一场运动。有的企业被动地依赖于政府推动,让搞什么就搞什么,没有自身的创新方向。也有的企业追求“新”,越“新”越好,而忽视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要求。技术创新目标并没有和市场目标结合起来。
现在需要我们关注的是,有必要把这个“目标群”作为体系的一个要素来认识,并通过对这个“目标群”的有机整合,形成以技术创新各项目标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支持各项目标、市场各项目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横向、纵向的多目标形成互动的目标要素。
从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上看,如果体系内缺少必需的要素,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就会减弱。体系的整体功能作用就会受到限制。而目标要素加入体系,同其他要素相互作用,激励技术创新,整个体系必然会通过要素结构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引发体系本身发生变化,并逐渐远离原来的状态,使体系产生整体。
目标是组织的首要特征。目标要素在体系内应居于关键地位,发挥牵动和引领的作用。目前,把目标要素作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一个要素来探讨,有助于认识目标要素作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一个要素的必要性。它是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所需要的要素,是支持、促进体系协调运行,使体系产生整体行为的必要条件和要素;有助于认识目标要素是体系中各系统有机连接的“结合点”。它是体系中实现跨越系统边界,跨越部门边界,实现有效沟通、合作、整合的一个既有效、又实用的“链条”。同时,它又决定着体系的方向和强度,体现和反映着体系的价值;有助于认识目标要素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目标要素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关系、与体系中各要素的关系,从而明确目标要素对于体系的重要性;有助于认识和把握目标要素具有为技术创新实践和整个体系提供认识价值和评价依据的现实意义。具体说,对于企业有效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来讲,目标要素一旦加入体系运行,使体系内部就有了一个“纲”,它可以牵动所有的部门和所有的人员,不仅能够形成完全统一的、协调一致的创新行为,又由于目标的刚性作用所形成的压力和激励,加速技术创新目标的实现。目标要素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全面覆盖,可以解决体系“散”的问题;目标要素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步步紧逼,可以解决体系“软”的问题。目标要素通过阶段性评价,可以解决体系“虚”的问题。总之,目标要素作为体系的一个“纲”,可以起到一“纲”举,万“目”张的作用。因此,目标要素对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来讲是不可或缺的,它使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所以,一般情况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应该由组织系统、目标系统、激励系统、规则系统、资源配置系统和创新决策系统等六个要素构成。
参考文献:
[1]刘永谋,钟荣丙,夏学英.自立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导论[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
[2]凌云,王立军.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3]叶金国.技术创新系统组织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庄卫民,龚仰军.产业技术创新[M].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5.
[5]赵玉林.创新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6]高百宁,王凤科,郭新宝.技术经济学方法技术与应用[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7]吴永忠.企业创新网络的形成与演化[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9).
[8].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9].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N].黑龙江日报,
2006-01-10.
关键词:路桥工程;路桥试验检测;问题;创新性
1路桥试验检测技术的相关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对于社会各方面的要求和需求都在持续增加,其中也包括了对路桥工程的需求。在路桥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同的问题。由近些年来国内外各种路桥项目的经验来看,这些问题主要包含了路桥工程的材料、实际结构以及施工难度等方面。当路桥项目完成以后,人们最关注的当然是它的工程质量,所以对路桥项目工程进行质量检测变得愈发重要。不同于其它像汽车一类的量产机械设备,可以使用破坏性原型试验原理来进行检测,路桥工程由于是单件生产的实际建筑结构,只能使用非破坏性检测技术来进行检验,这种检测技术虽方便简单,但无法准确地进行检测,导致一些潜在的危险没有被发现,最终造成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但是,又必须在路桥工程中进行路桥试验检测,因为一方面它可以将现有的技术发挥最大的作用,最大程度上的检测出路桥工程的实际质量,另一方面通过路桥试验检测技术,推动了许多其它技术在路桥工程中得到应用。因为正是由于路桥试验检测技术的存在,发现问题之后需要解决问题,这样就带动了其它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产生了更多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等。路桥试验检测技术存在的意义就是使路桥工程项目的可行性、适应性以及可靠性得到一定的检测,从而为路桥工程后期的建设指出一个正确的方向。
2路桥试验检测技术的实际应用
普遍认为路桥工程的施工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因为项目包含的内容很多,所以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就很多。为了保证路桥工程的质量,施工单位需要从细节出发,统筹大局,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特别是要做好路桥试验检测的工作。尤其是在新时期路桥工程需求量和质量都不断增加的形势下,路桥试验检测的内容也在变化,所以对路桥试验检测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下面就介绍路桥试验检测技术的实际应用。
2.1压实度检测技术
静态抽样检测法是目前国内在路桥工程表面压实度的检测中用的较多的一种方法,但是这种老方法往往无法得出一个准确的测试结果。现在对压实度检测相对更为有效和精确的是灌砂法和环刀法检测技术。这两种方法不仅可以得出更为准确的检测结果,还可以在检测的同时对发现问题的路桥表面进行及时处理。另外核子发射技术和预埋加速计检测法也是两种很有效的压实度检测技术,但是后者有一个较为明显的缺憾:完成预埋后无法再轻易将其取出,导致其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只能使用一次。
2.2路桥面回弹弯沉检测技术
在对路桥表面的弯沉进行测量方面,有一种利用重锤进行自由落体对路桥表面实施冲击的检测方法,我们称之为路桥面回弹弯沉检测技术。这种检测方法可以在车辆行驶的状态下实现模拟进行检测,是一种实现了动态弯沉的检测方法。相关的试验表明这种利用重锤自由落体对路桥表面实施冲击的方法符合实际的道路交通情况,这就使得路桥面回弹弯沉检测技术的结果更有说服力,同时这种检测技术的速率也很高,大大降低了路桥试验检测的时间成本,因为运用的是比较先进的激光仪进行检测,也使得该技术的检测结果更为准确可信。
2.3路桥表面的无损坏检测技术
无损坏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单件工程结构的检测,它拥有检测结果直观、检测速度快、同时可以显示路桥工程内部状况等优点。另外,它还弥补了传统检测方法的诸多不足,对于建立科学的检测体系、提高路桥表面质量都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是两种常见的路桥表面无损坏检测技术;第一种是图像检测技术,这种技术运用的是激光全息图像技术和红外成像技术。前者主要运用的是摄像然后检测和分析得到的摄像图并利用图像进行力学分析。后者运用的是不同材料导热性不同的特点,加上精度很高的传感器可以观察到路桥内部的传热规律和温度变化情况,从而很好地实现对路桥表面的分析和检测。第二种是频谱分析检测技术,这种检测技术主要利用路桥表面波的频率来实现检测,使用力锤对路桥表面实施垂直冲击,从而得到一种叫做瑞雷面波的波,通过分析瑞雷面波的频率来实现对路桥表面的检测。@种检测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对不同材料、不同介质的路桥进行分析,并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从而确保路桥工程的质量。
3路桥工程试验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路桥工程试验检测不是一个单一的工程,需要试验检测的内容非常之多。根据经验,路桥工程需要检测的项目包含:路桥表面、应力、强度和刚度、扩散深度、渗透性以及钢筋的锈蚀问题等等。而其中对路桥表面缺陷检测的项目中,多数施工单位还在使用传统的人工目测的方法。检测过程中是否发现裂缝是混凝土路桥检测中项目的一个重要方面。相关研究表明,我国每年各类损坏的路桥当中有至少90%是因为裂缝造成的。除此之外,还有剥落和坑洼等其它情况发生。这些诸多漏洞如果没有被检测到,最终会给社会和群众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下面列举一些路桥试验检测技术中存在的比较典型的问题。
3.1检测的指标不够规范和标准
路桥工程检测完成后,检测结果的好坏必须有一个可供参照的指标。然而,目前国内相关检测指标相对来说都是不够标准的,一些被普遍使用的参数也不统一,这就可能导致检测结果符合指标,却未必达到了实际使用的要求。标准规范的误差是一个影响路桥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路桥工程检测结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进行路桥工程试验检测的时候,必须有一套规范标准的指标来供参考。
3.2没有健全的工程仪器
由于检测项目的多样性以及检测方式的丰富性,致使检测所使用的工具数目大、类别多。通常为了尽量减少检测结果的误差,检测方式都是综合运用的,所以一个项目可能会用到多种检测仪器,以达到更好的检测效果。但是目前国内很多工程检测都不具备健全的仪器,导致检测结果的不准确。
3.3检测指标无法体现路桥工程的实际情况
路桥工程的试验检测目的就是为了确切的了解路桥工程的质量,而如果检测的指标根本无法体现工程的实际情况,那路桥工程试验检测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所以在制定之前,需要实地考察路桥工程的各种状况,结合实际情况再行制定指标。如果检测指标无法准确体现路桥的工程的实际情况,路桥工程的最终质量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4结束语
总而言之,路桥工程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社会生产的重要建设项目,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安全质量又是建设路桥工程的主要目标,所以在路桥工程的建设中,要保证工程的质量,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好路桥工程的试验检测,相关人员需要遵守行业规范,同时大胆创新,努力改进路桥工程试验检测技术,以提升路桥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周森飞.路桥试验检测技术的实践问题分析[J].江苏科技信息,2015,21:63-64.
[2]薛登峰.路桥施工试验检测技术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6,06:179-180.
[3]张伟.解析路桥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存在问题和应用[J].四川水泥,2016,02:68.
关键词:企业社会资本突破性技术创新
1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突破性技术创新是指脱离原有技术轨道,暂时不能满足公司主流用户需求的一类创新,它在创新中引入全新的理念,其商业化的产品在性能上有巨大提升,或带来全新的产品和服务,开创全新的市场,它可能改变市场规则、竞争态势,甚至可能导致整个产业重新洗牌。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技术创新活动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和重要推动力。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企业的技术创新逐渐由以渐进性技术创新为主转变为以突破性技术创新为主,许多在渐进性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成功的大公司陷入了新的困境,传统的渐进性技术创新已经不能跟上技术的更新节奏,导致企业的利润下降,甚至破产倒闭。突破性技术创新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经济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对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然而我国的突破性技术创新则很少,大多数都属于模仿创新或在已有创新基础上进行改进。因此,在技术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产品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的今天,我国的企业要想在世界占据一席之地,就务必要重视和加强突破性技术创新。
2企业社会资本的概念
90年代后期,社会资本的概念引入管理领域,Nahapiet和Ghoshal(1998)认为社会资本是镶嵌在个人或社会个体占有的关系网络中、通过关系网络可获得的、来自于关系网络的实际或潜在资源的总和。简单来说就是,企业会与外部组织(政府、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行业协会,客户、供应商、科研机构、大学、科技中介、其他企业)建立各种联系,形成企业社会网络,企业社会资本就是指企业从这一网络中所获得和使用的资源,包括显在的和潜在的资源集合。
3本文研究模型
本文沿用NahapietandGhoshal(1997,1998)的划分,将企业社会资本分为结构维、关系维和认知维3个维度。相对于渐进性技术创新来说,突破性创新更是一项风险高、不确定性因素多的创新活动,单个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有限,已经无法满足突破性技术创新的要求,企业需要寻求外部合作,通过与外部组织(政府、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行业协会,客户、供应商、科研机构、大学、科技中介、其他企业)的广泛合作,不仅可以获得所需的技术、信息和资金等,更重要的是新知识的获取。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涉及创新构思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等一系列活动。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到新旧知识的探索、获得、利用、更替、淘汰的过程,因此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过程也就是不断获取知识、利用知识和更替淘汰知识的过程。新知识的获取对突破性创新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新知识获取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社会资本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从而为企业构筑和培育有利于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社会资本提供参考。
4研究结论及解释
4.1结构维社会资本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
联结强度是指网络内行动者间联系的力度,即关系强度。当企业与其外部合作伙伴之间的互动频率高,称之强联结。反之,当企业与其外部合作伙伴之间互动频率低,称之为弱联结。强联结的关系主体之间相互熟识度高,不同的主体所拥有的信息差异不大,因而在强联系的交流过程中,无法带来新的知识与信息,虽然交流互动非常频繁,但所增加的知识与信息大部分是同质的、冗余的,缺乏新信息和新知识,这不利于驱动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相反,弱联结的主体之间存在差异,导致其所拥有的知识和信息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不同的问题有着不同的见解,所传播的也是较为新鲜和异质的知识和信息,虽然弱联结所提供的信息不一定会比强联结所提供的信息多,但它提供的是具有更高价值的非冗余信息,这增加了企业的知识广度,能够驱动企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企业网络成员联接数量的多少反映了企业的网络规模。企业通过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广泛联结,有助于获取最新、最快、广泛与全面的新信息、知识、创意与机会,从而有助于企业获得创新所必备的知识与信息,赢取竞争优势。突破性技术创新是一种创造全新产品、开拓全新市场的技术创新活动,具有高度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因此,更加需要从企业外部网络中获取丰富的知识和各类资源。企业建立外部联系伙伴数量越多,就越可能从外部获取知识和资源,并且随着伙伴数量的增多,异质性的信息、知识等资源也将增多,这都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网络位置中心性是指企业在外部合作网络中占据核心位置的程度,体现了企业在网络中的地位和权利。外部网络中心性高的企业,说明企业处于信息、知识交换的中心节点,网络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交换需要经过该企业,因此,企业有更多机会接触丰富的信息、知识和资源,这其中必定有相当一部分异质的,非冗余的信息、知识,网络中心性越高的企业越能争取到与优秀企业合作的机会,增强企业产品创新能力,从而有助于企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4.2关系维社会资本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
信任是社会资本关系维度的核心,本文用信任作为关系维度社会资本的分析变量。合作伙伴间的信任关系降低了伙伴间交易的信息不对称,企业不用担心合作伙伴会利用这些信息来危害自身,而且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真实而有价值的信息。合作伙伴间的相互信任,使得企业间更好协调,能够避免机会主义的发生,保证合作的双方配合默契,因此企业愿意承担更多的风险,促使伙伴间齐心协力向共同目标努力,对于高风险、不确定因素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而言,能从这种高关系质量的企业外部合作网络中获益。
4.3认知维社会资本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
企业社会资本的认知维指双方之间可通过通用语言、编码和叙述进行沟通的通用理解、解释和含义系统的资源,具体包括共同语言、相似的价值观等。Christensen(1997)认为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会往往不被组织现有价值体系认可,往往被现有惯例所排斥,可见不同的价值体系碰撞得以激发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认知型社会资本水平过高,便在伙伴间形成较为单一的认知模式,这对企业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产生不利的影响,也就是说,企业关系网络成员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变得不再多样化,会受到“群体思维”、“同质化思维”的负面影响,使得新想法、新方案的产生受到阻碍。并且,较高的认知型社会资本水平会使得企业外部合作网络成员间趋同的共同语言和价值观,使成员互动增加,关系变得更加亲密,容易形成强联接,从而交流的知识与信息大部分是同质的、冗余的,不利于企业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
由此可见,企业在培育有利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社会资本时,要与尽可能多的外部组织(政府、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行业协会,客户、供应商、科研机构、大学、科技中介、其他企业)形成伙伴关系,扩大伙伴联接数量,并且在网络中把握主动权,占据中心地位,与合作伙伴形成相互信任的关系,而且要有意识的选择一些与自己价值体系、认知体系不太一致的合作伙伴,这样,企业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异质的、非冗余的信息、知识,从而驱动企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发生。
参考文献:
[1]NahapietJ.,GhoshalS.Socialcapital,intellectualcapitalandthecreationofvalueinfirms[J].AcademyofManagementBestPaperProceedings,1997:35-39.
关键词:现代林业;林业技术创新;重要性
1我国林业技术创新的现状
1.1林业技术创新资金严重缺乏
由于我国以往重视经济发展,缺乏对林业发展等生态经济重视,由于我国林业的技术创新的资金全都依靠政府支持,对林业发展重视不足也就导致了林业技术创新的资金也非常缺乏。林业部门缺乏技术创新的资金,无法针对当前的生态环境对树种进行自主研发,也无法引进先进的设备,导致林业发展受到很大影响。而林业发展受到阻碍,会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1.2林业技术创新意识相对薄弱
当前我国的林业发展还比较落后,而且由于我国以往对林业发展重视不足,没有意识到林业发展对我国经济的促进作用,导致了林业部门对林业技术创新意识非常薄弱,没有意识到林业技术创新对于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对林业技术创新意识薄弱,就会导致在林业良种技术落后,林业生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无法满足市场对林业的要求,林业发展在增益效益滞后,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2加强林业技术创新、促进现代林业发展的有效对策
2.1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加大技术创新扶持力度
林业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林业技术创新同样需要足够的资金。因此,如何获得林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成为当前林业部门面临的最大难题。林业部门不能只是依靠政府的投入,而应当拓宽资金的投入渠道,可以从银行贷款,也可以吸引企业融资,还可以进行风险投资等。而政府也应当对于林业部门拓宽资金渠道加以扶持,对各项税收进行减免,并且在各方面的政策进行扶持,以此来加大对林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保障我国林业健康发展,从而带动我国的生态经济发展。
2.2转变林业技术创新理念,提高林业技术推广效率
为了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林业部门应当对当前林业技术创新的理念进行积极的转变,增强自身对林业技术创新的意识,以此来适应当前我国生态经济的发展对林业发展的需求。另外,林业部门也应当适应当前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充分的利用各种技术手段,通过利用互联网和计算机进行林业技术创新理念的推广。林业部门应当积极建立林业发展平台,积极推广林业技术创新,使林业相关的人员都可以从平台上获取最新的技术,提高整个林业的生产效率,使林业的效益得到有效提高,促进我国的生态经济发展。
2.3培养林业科技创新人才,提高林业技术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人才是行业发展的基础。因此,在林业发展过程中,要重视培养林业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不仅重视提高林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待遇,积极引进林业科技创新人才,而且要定期进行培训,提高林业科技创新人才的专业知识只有林业部门把培养林业科技创新人才作为整个林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意识到培养林业科技创新人才能够保障林业的发展,并且把人才培养当成整个林业产业的核心发展战略,才能够有效的提高林业技术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林业生产的效率,促进林业的发展,继而带动我国的生态经济健康发展。
我国在林业技术创新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我国林业技术创新意识相对薄弱;其次,我国林业技术创新资金严重缺乏;最后,我国林业技术创新的人才非常缺乏。相关部门应当重视林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首先,林业部门应当转变林业技术创新理念,其次,林业部门应当拓宽资金投入渠道,最后,林业部门应当培养林业创新人才,另外,政府也要加大对林业发展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林业技术创新能够极大提高林业生产效率,给林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效益,从而带动林业健康发展,促进我国生态经济的发展。
作者:张平单位:紫金县林业局黄塘林业站
参考文献:
关键词技术创新要素国际流动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技术创新要素是与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活动有关的生产要素的总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跨国公司技术创新国际化趋势,技术创新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越来越频繁,既丰富了国际经济合作的模式,又深化了国际分工。技术创新要素既具有一般生产要素的特性,又有其独特的性质。本文试图对跨国公司技术创新要素及其国际流动特性进行探讨,以便从另一个角度了解跨国公司技术创新活动的特点。
一、跨国公司技术创新要素
跨国公司技术创新要素种类较多,本文重点关注四类技术创新要素。
(一)r&d资金要素
任何经营活动都需要资本,r&d资金在技术创新要素国际流动中处于中心地位。它是货币形式的技术创新活动的资本投入,流动性很强,当它流动到国外后,转换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
技术创新活动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活动。一项新技术从研制、开发到实现商业目标要经过比较漫长的过程,一般需要较大规模的资金投入。而技术创新面临的风险较大,并非所有的创新努力都有结果,大多数实验是以失败告终的;也并非所有的创新成果都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新技术商业化成功的比例只占很小的部分。面对高投入高风险的技术创新活动,较为充足的研发资金资源是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成功的必要保证。良好的资金运作,可为企业研究与开发提供精良的仪器设备及原材料等一系列物质手段上的支持。同时,借助跨国公司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之间的协同效应,使得这些物质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从而使得全球化研发的企业比各个部门单独研发更具成本优势。
(二)高技能人才要素
高技能创新性人才被看作跨国公司的整个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元素。他们是从事新知识、新产品、新过程、新方法和新系统的构思和创造的专业人才,尤其是专职从事研究与开发工作的个体。高技能人才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资源,也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是技术创新活动中最积极主动的最活跃的生产要素,是促进企业成功的主要力量,也是影响创新成本的最主要因素。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绝不能仅仅依靠传统金融资本的运作和领先的科学技术,更必须拥有能够运用这些科学技术并不断创新的专业人力资源。
组织技术创新的综合能力的提高有赖于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因此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力资源投资成为企业、政府和个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的重要措施。当然,这里所指的高技能创新型人才虽然属于人力资源范畴,其内涵要狭窄许多。我们无法区分普通劳动力和创新型劳动力,但一般的规律是越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其专业化技能水平越高,实施技术创新的可能性越大。有创新能力的技术劳动者在市场上具有垄断性。“凭借这种独特的垄断性和经济价值,处于这个阶段的创新性劳动力可以把自己(而不再是自己所拥有的技能和知识)作为所谓的固定资本参与到再生产活动中,成为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的手段,并参与企业的创新收益分配从而共享企业收益权。”
(三)技术要素
技术要素内化为生产要素是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现在,技术、知识或信息不仅仅作为消费品而满足人们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它们已经成为像劳动、资本一样可以自由流动、具有一定成本和价格、通过交换可以从要素市场上获得的独立的生产要素,并且参与其他商品的生产过程。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技术的取得需要付费,技术的使用需要花费成本。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购买新机器、新设备,对原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推广采用新工艺、新流程、新材料和新能源等,均属于技术投入范畴。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需要大量的相关配套的基础技术资源的支撑,以促进技术难题的解决,推进研发进程;有些研发活动直接就是对引进技术的再开发。因而,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本不仅包括劳动和资本要素的投入成本,也包括技术要素的投入成本。
知识经济条件下,技术的形成方式、应用范围、载体及外在表现形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内涵和外延进一步丰富和扩大。技术的形成逐渐脱离直接生产过程而向产业化、商品化方向发展。技术的应用则与生产过程紧密相连。技术既可以物化在工具、机器、设备和装置等有形的实体物质中,也可以表现为知识形态的信息资料、图纸设计或工艺、方法、规则和软件等而附着在图纸、软盘、光盘等媒体介质上,还可以存在于富有创新精神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的头脑中。技术的内涵进一步丰富。
(四)知识要素
当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作用的无形要素已经不能单纯用技术一词来概括。这里,知识是一个包含了技术但比技术的内涵更为丰富的概念。早在1958年,michaelpolanyi就在其著作《个人知识》中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类。显性知识是指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方式传播的知识。隐性知识是个人的,由情景限定的,很难正式表述和交流。但隐性知识非常有价值。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一文从实用的角度将一个企业所拥有的知识分为了四类:一是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指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二是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指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三是知道怎样做的知识(know-how),指做某些事情的技艺和能力;四是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涉及到谁知道和谁知道如何做此事的信息。前两类知识可以通过读书、听演讲和查看数据库等方式而获得,易于编码化而被归为编码化知识(codifiedknowledge)。后两类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由于其难言性而被归为隐含经验类知识(tacitknowledge)。一个人必须通过努力和一定时间的学习才能运用知识和技能,但不确保通过教学等方式就自动地学会并能够运用。
可见,“知识要素”是科学理论、生产工艺流程、生产技能、管理经验、销售渠道、知识产权,以及指南、文档、客户资料等载体中所包含的,所有可以在生产活动中创造出价值的各种无形资源的总称。其中,一部分知识和信息可以成为技术贸易中的标的,主要指专利、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此类知识属于前面的技术要素);一部分知识则通过其物质载体——人脑,使高技能人才成为企业的另一类重要的技术创新要素;还有一些知识则蕴藏在企业和各类机构的组织结构、管理系统、生产系统中。知识要素是一种特殊地位的技术创新要素。它可以无时不在地渗透于生产过程以及其他技术创新要素的空间流动过程中。从本质上看,知识要素是最富于流动性且独具特点的。知识具有易转换性、高传输性、可共享性和不被消耗性。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和信息来源很多,如图1所示。
(二)跨国公司技术创新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性
要从总体上评价技术创新要素的流动性比较困难,因为影响技术创新要素流动的因素比较多,而且各种技术创新要素在不同的方面,发挥不同的作用,表现出不同的流动性。
总的来说,要素的流动性受到要素数量、要素质量和要素流动成本的影响(见表1)。要素在某地区的丰裕或稀缺程度影响要素的价格,要素所有者受利润的驱动必然会将要素转移到能获得更多收益的地区。因此,要素将从相对丰富的地区流向相对稀缺的地区。换句话说,如果某地区要素丰裕/稀缺的程度比较严重,那么要素流动就更容易发生。要素性质包括了要素是通用性要素还是专用性要素,是同质性要素还是异质性要素。同质性要素质地均匀并有很大可分割性,要素内部具有广泛的替代性,如货币资本、部分实物资本和没有技能的一般劳动力。异质性要素则相反,比如人力资本,即使同一年龄同一学历,其技术知识水平、管理水平、创新水平都有差异。技术和知识等也属于异质性要素。一般来说,同质性要素由于需求量大而稳定,宜采取大规模集中生产形式,相对于异质性要素平均流量多而流动范围大。通用性要素用途多,可采用多种利用方式;专用性要素用途单一,利用方式缺乏多样性。因此,通用性要素的流动性相对于专用性要素强。要素流动成本主要受运输成本或迁移成本,制度障碍因素的影响。
具体到各类技术创新要素,要素丰裕/稀缺程度是因国家、地区和要素种类而不同的。例如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r&d资金丰裕且流动性强,而发展中国家的r&d人才丰裕,就会出现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到发展中国家投资r&d以利用当地r&d人才的情况。技术创新要素中高技能人才、技术和信息都属于异质性要素,专用性也较强,从这个角度说,流动性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在科技发达,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异质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也非常频繁。例如,在信息社会,借助现代化的通讯设施,无形的知识可以便利、快捷、及时地流动,比有形商品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更方便。至于技术创新要素的流动成本,由于传递或运输费用在现代先进的通讯条件下非常低,总体上相对于其他物质资源较低。高技能劳动者是技术创新活动中的能动因素,对其流动性有一定的自主性,而且这种自主性比普通劳动者更强。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许多属于高技术产业的跨国公司内,从事高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科技人员以及从事高技术产品生产与装配的科技工人的迁移、工作变更以及兴办新公司等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强,使得高技术劳动力市场劳动力的流动更为频繁。因此,技术创新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性总体上比较强。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技术创新要素的国际流动存在一些制度障碍。资本、高技能人才和技术的流动到要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东道国政府通常愿意吸引先进的技术和创新投资,因此给予的鼓励较多,但要素流出国政府出于保持国际竞争力的考虑,会在高新技术流出方面设置较多障碍。高技能劳动力在国际间流动时还要受到语言障碍、生活习惯和文化差异的限制,他们在这一方面的流动性比r&d资金、知识和技术相对较弱,不过其总体国际流动趋势仍是不断加强。事实上,知识也并不具有无限的可流动性,而是表现为存在障碍的有限流动模式。知识和信息拥有者的输出意愿和潜在接受者的接受意愿,以及信息渠道的畅通与否都是要考虑的因素。
(三)跨国公司技术创新要素国际流动的多维复合特性
技术创新要素国际流动的多维复合特性指的是技术创新要素在国际间流动途径和流动方向多元化,并且要素流动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合流动特性。
跨国公司技术创新要素的流动可以通过内部和外部途径发生。内部途径通过在国外附属机构内或单独建立研究与开发中心实现;外部途径可通过与第三方国外企业组建跨国技术战略联盟(股权或非股权的),也可以构建虚拟研发网络实现。各类技术创新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方向并非单一的。发达国家r&d资金流向发展中国家与当地r&d人才结合的流动方式只是其中的一种。事实上,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也开始积极开展对外r&d投资,到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建立研究与开发基地。例如,印度wipro计算机公司在美国硅谷设立了一个全球研发中心;印度软件公司如infosys和satyam在中国建立了开发中心;而中国华为公司则在印度班加罗尔建立了一个大型研究与开发机构从事软件设计。发展中国家的创新人才不仅在本土与来自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结合,还采取技术移民等方式去发达国家寻求更好的创新环境。技术、知识和信息的流动并非只从技术发展水平高的发达国家流向技术发展水平低的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也需要通过在国外建立研发中心收集有利于创新的各种技术知识、市场知识和组织管理知识。这种目的的r&d投资将促使技术、知识和信息向母国回流。
要注意的是,技术创新要素的流动往往并非单独发生的。它们只有相互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创造能力。因此,尽管劳动力和资本的趋利性决定了劳动力将从低工资区向高工资区流动,资本则向低工资区流动。然而现实情况并没有这么简单。比如尽管发展中国家资本稀缺,但是可能因人力资源更加匮乏从而无法吸引外国投资。此外,有些技术创新要素的流动本身也包含了其他类型技术创新要素的流动。例如,技术中的有形技术部分,主要包括技术设备、专利技术、原材料和半成品,通常随资本的流动而流动;无形技术部分,主要是掌握技术的人才,尤其是具有知识产权的人才和高级企业管理人才,随着劳动力的流动而流动。
正如李晓帆(1993)指出的,正是繁复多样的区域要素流,使社会化生产的各种过程得以沟通,使不同区域系统的循环不已的运行得以维系。他们跨越空间的流动,直接形成区域间的投入产出链,间接构造动态的产业网络。在区域生产力流动中,要素的流动最为基本,在此基础上还会有要素组合形态的流动,但组合形态的流动仍可分解为单项要素的流动。
(四)跨国公司技术创新要素国际流动的分散集聚特性
分散和集聚是要素流动两个相反的发展趋势,但它们同时发生在当今跨国公司技术创新要素国际流动的过程中。按照区域经济学的观点,分散过程就是一定区域的要素或生产力组合有目的地向区域中心以外扩散和转移。这种扩散和转移往往发生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成熟时期。区域要素集聚所带来的规模经济已经日渐被规模不经济取代,要素流动由向区域中心流动逐渐转变为向周边地区扩散。集聚过程则是要素向同一区域流动,构成特定的区域生产系统组合和规模经济效益,也被称为极化效益。
从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的角度讲,过去发达国家将创新活动集中在母国就能获得集聚效应。但当跨国公司在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上开展经营活动,在全球范围配置生产要素时,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原则和增强国际竞争力,跨国公司开始将技术创新活动的集中布局转变为分散布局。发展中国家中的一批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成为跨国公司新的国外技术创新目的地。但是,虽然从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活动的全球布局来看出现扩散的现象,从全球角度来看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活动布局则呈现出在少数国家和地区以及这些国家和地区内部的少数城市集聚的现象。“流动性较强的要素向拥有流动性较低要素的国家流动,这些国家由于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趋势而成为要素集聚地。”
技术创新活动的分散集聚化趋势在90年代后期以来表现得特别明显。以美国跨国公司在国外的r&d投资变化为例,在1994年,美国跨国公司在主要的发达经济体或国家(加拿大、欧洲和日本)的r&d支出占了海外r&d支出的90%,到2001年,这一比例下降到80%。这一变化是由于在欧洲的r&d开支的温和增长和在亚洲(日本以外)和以色列的大幅增长。但2001年和2002年欧洲仍然占了至少60%的海外r&d支出,其中英国和德国是主要地区。在中国和新加坡的r&d支出从1999年开始加速了,从2000年开始超过0.5亿美元/每年。到2002年,它们分别变成美国企业在亚洲太平洋地区除了日本以外的第二大和第三大的r&d支出国。自1994年来,巴西和墨西哥占了美国跨国公司在拉美地区的r&d支出的约80%。以色列和南非几乎占了美国跨国公司在它们那个地区的全部r&d支出。从1997年到2002年,美国企业在海外附属机构的r&d支出增长率达到7.7%。
技术创新要素流动中的集聚现象不仅是由于追求利润最大化原则,而且由于研究开发资源集聚的滚雪球效应。一个优秀的研究开发机构的存在会吸引更多的研究开发机构的到来,形成研究开发机构的集中。各国都热衷于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建设高科技园区就是这个原因。科学技术基地因科技开发力量雄厚而引起知识密集型产业的集中。北京的中关村具备了这种特质,这里,有北大、清华和中科院众多的研究机构,研究开发人才的集中在国际上都是少有的。这使中关村成为众多跨国公司在华进行研究开发投资的理想之地。此外,知识和信息的集聚还与一般的生产集聚不一样。跨国公司灵活的网络组织模式和控制关系为跨国公司在空间上接近知识创新中心或企业集群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仅仅通过和集群中的企业进行非股权合作就能快速建立起与知识创新中心的直接联系,既减少了自建企业的时间耗费,又避免了实施购并中资产处置与人员安置的麻烦。这都很好地解释了技术创新要素国际流动的分散集聚特性。
总之,技术创新要素的国际流动是跨国公司技术创新活动空间布局变化的一个反映。由于技术创新要素的国际流动性比较强,跨国公司可以通过技术创新要素的流动在国际间重新配置创新资源,降低要素获取成本,实现技术创新收益的最大化。跨国公司技术创新要素的国际流动体现出多维复合特性和分散集聚特性。这些特点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跨国公司技术创新活动的变化趋势和特点。
参考文献
李晓帆:《生产力流动论》,人民出版社,1993年。
上一篇: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范例(3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