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概论(6篇)

时间:2024-12-31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概论篇1

新媒体部落这个版块自创办以来受到了很多读者的关注,“新媒体”这三个字也逐渐从幕后走到台前,受到众多行业的关注与追捧。然而,在蜂拥而至的概念与名词前,新媒体的面纱却还没有被完全揭开。到底何为新媒体?新媒体时代对我们的生活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从今天开始,解读新媒体将以专栏的形式,从理论、内容、产业三个方面来为大家介绍新媒体及其相关知识。不但要对新媒体本身进行理性的剖析,还要逐一对新媒体的类型以及每个类型的媒体内容进行概括。依照发展一阻碍一一解决的模式展开探讨。并从新媒体产业链的形成与运作对当前新媒体的发展提出一点看法和构想。

正如作者所说:“其实,要给新媒体一个完美的定义并不简单。”面对新媒体时代,你准备好了吗?

美国有本《连线》杂志最近声名大噪,其主编克里斯・安德森(ChrisAnderson)在2004年首次提出了“长尾理论”(Thelongtail),对传统二八定律的市场划分作出截然相反的诠释,因而受到国内外学界和业界的广泛重视,至今影响不衰。其实,《连线》杂志还对时下正时兴的新媒体下过一个颇为有名的定义,即“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个定义仍然受到了理论界和业界的一致推崇,并在各种场合被频频提及。但在笔者看来,与其说这是一个定义,不如说这是给各类新兴媒体定的一个目标,或者说是新媒体致力于实现的功能,而这种功能形成了对传统媒体的本质性突破――如果我们把传统媒体认定为报纸、广播、电视的话,那么显而易见,传统的由“点对面”的传播模式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甚至很快就有可能被彻底颠覆。

的确如此,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今天,不同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各种新型媒介(在本文中并不会严格的区分媒介与媒体的学理概念)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但是,恰恰当它们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的时候,我们便很少再去关注它们,更不用说去思考它们如何潜移默化地塑造我们的行为方式、思维观念、语言习惯、身份、欲望以及意识……而事实上,这些都正在发生!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一批留学在外的学者以他们特有的敏感,意识到发生在媒介领域里的革命,如吴信训在东京大学任客座研究员期间,著作《世界大众传播新潮》一书,首次向国人介绍了发生在发达国家里电视领域的有线电视、卫星电视星网结合覆盖的浪潮,并明确提出,新媒体就是“以全新的技术实现既往未有的传播功能或对既存媒介在传统技术与功能上实现了某种质的超越的媒介”。这个概念在我们今天看来依然抓住了“新媒体”的精髓,比如手机、比如IPTV,前者实现了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后者则在功能与技术上对传统电视形成了质的超越。

伴随着90年代中叶至本世纪初计算机网络的神话与泡沫,人们惊呼,网络乃第四媒体!对网络传播的研究迅即升温。可以说,这个集电视、广播,报纸媒体形态于一身,信息、娱乐、通信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平台,最早实现了“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的目标,因而,视网络为新媒体的开山鼻祖并不为过。不过,从习惯上,我们已经不再把网络看作新媒体,甚至已经逐渐把它归于传统媒体的行列――时展之快总是出乎我们的意料。

在学界,仍有很多人在致力于给新媒体下一个完美的定义,只是从目前的情形来看,这并非易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这样认定新媒体:“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这一定义的确概括了一部分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媒体类型,但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举一个反例,如电视媒体与手机媒体的结合产生的手机电视。也有专家提出:“只有媒体构成的基本要素有别于传统媒体,才能称得上是新媒体。否则,最多也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的变形或改进提高。”那么,这里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就是,什么才算老媒体?手机是对固话的改进,数字电视是对模拟电视的改进,而真正有别于媒体构成要素的只有网络。那么,在这种参照标准下新媒体到底是什么?恐怕很难让人想个清楚。还有学者把新媒体定义为“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那么,受众没有主动权并带点强制意味的楼宇电视、移动电视呢?

在业界,各类新兴媒体的运营机构也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自家之言。相对于学界较为规范的定义描述,他们更多地侧重一个层面来分析新媒体的形态或者特征如分众传媒前总裁江南春(现已卸任)提出他对分众的理解:“分众就是区分受众,分众传媒就是要面对一个特定的受众族群,而这个族群能够被清晰地描述和定义,这个族群恰好是某些商品或品牌的领先消费群或重度消费群。”这段论述其实说明了分众传媒或其他新媒体出现的原因和存在的基础。阳光文化集团首席执行官吴征认为“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的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这段论述可以看作是对《连线》杂志定义的“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的功能化解读,也表明对新兴媒体的力量的深刻认识。

尽管以上的这些阐述众说纷纭、各成一派,但学界和业界都能自觉地把目光聚焦在新媒体上,并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对之进行解读,这是一件好事,因为每探讨一次,我们对它的理解就会更为深化。比如这样的一些字眼对我们来说实在是过于眼熟了数字化、互动、个性……在探讨新媒体的各种文章中,这些字眼总会成为关键词被重点论及。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的话,那么,新媒体诞生的根源及发展规律似乎就变得难以寻踪。我们甚至会把“互动、个性”这些结果当作原因来谈,颠倒了学理上的逻辑。那么,新媒体的本质与特征究竟是什么呢?

按照最一般的理解,新媒体就是区别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块的新型媒体,而且要符合媒体基本的定义有庞大的受众群或者有特定的分众群,能够提供信息、娱乐等服务。依次推之,公交媒体、地铁媒体、铁路媒体可以算作类,它们是移动的电视:IPOD、手机广播算一类,它们是移动的广播;手机报也算,因为它是移动的报纸。还有一种比较主流的新媒体形式是楼宇视频,尽管它是固定在一个公共场所,但是它首先打破了传统电视收看的家庭空间,其次受众不是固定的,形成了另一个层面的流动性,因而也打破了传统获悉信息的空间状态。

还有一类重要的新媒体,比如IPTV,以及有线数字电视,不光是它们能够实现双向的互动的传播功能,而且在于它们该变了传统的线性传播方式,可以在任意节点打断,原来一味被动的受众“侵入”了传播者的世界,不仅拥有了选择权,甚至能够独自改变原本由传播者主宰的传播世界。因而这类媒体可以说打破了传统获悉信息的时间限制。

从以上探讨的新媒体的主流形式和这两大类的概括出发,我们谨慎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新媒体的本质在于实现对时空二维结构的打破。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概论篇2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写作

自广播电视问世以来,其一直是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流方式之一,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获取信息的渴望更加强烈,因而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需要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调整写作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概念界定

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概念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于1967年提出的。而新媒体时代则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一个概念,它是电视、广播及报刊等传统媒体发展成熟时期形成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手机、电视及网络媒体等。广告买卖网概括了新媒体时代具有大众麦克风时代、全媒体格局、实现各阶层网上平等对话、民众利益表达的第一通道及突发公共事件的第一信息源这五大重要特点。新媒体时代的广播电视新闻具有广阔的范畴,它不仅包括电视新闻报道时对于所报道内容的即时评论,即新闻主持人的新闻播报词,同时还包括访谈及时事评论等专题节目,但本文所探讨的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主要是指前者。

二、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的发展特点

(一)受众面广,市场潜力大

广播电视领域的群体服务面较广,群体的需求也是多元化的。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人们的需求变得更加高端和多样。同时,手机及网络的发展也对传统广播电视带来了一定的冲击,这就需要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充分把握大众的广泛需求,抓住机遇,挖掘市场潜能,体现其广阔性特点。

(二)信息量大,现实素材丰富

在新媒体时代,社会信息具有传播速度快、涵盖面广的特点。广播电视要适应新的媒体形势,首先要通过线上线下途径,掌握大量的社会实时动态。再加上广播电视工作现场采访的特点,在现实素材方面具有较大的事实依据,与网络媒体某些空穴来风的新闻播报风格大相径庭,这也是广播新闻的优势所在,并且新闻的获取及处理技术也随之不断提升,彰显了其信息量大的特点。

(三)传播途径多,发展空间多元化

与传统媒体定时、定点的传播模式不同,新媒体时代也促使广播电视媒体实现了随时随地观看。多途径的信息传播模式,满足了大众的需求,确保了信息的畅通,让大众从被动接收信息转化为主动享受信息的传播过程,这也促进了广播电视不断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三、广播电视新闻写作新的诉求

广播电视新闻的关键在于对现实素材的处理,即写作,但写作成功的基础则是内容,写作成功的方法则是媒介形态和传播渠道的发展。在新媒体时代的新要求下,广播电视要不断创新新闻内容,丰富传播方式,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一)内容多样,适应不同人群

内容是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基础,因而应注重写作本身具有的灵性和突破性特点,将新闻的写作结构与叙述方式当成表达和传达信息的活动,不断追求在结构与格式上的创新和发展。改变过去传统的固定写作模式,采用新颖的新闻结构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兴趣。其次,在内容及语言的使用上,广播电视也应注意搜集覆盖大部分主流群体的内容,并适当使用当下的网络流行语,将其与书面语相结合,以适应不同群体的需求。

(二)声像兼备,逻辑清晰

在新形势下,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与影响,广播电视应加强对声音与影像的切合力度。例如,在开场时,主持人在开场介绍时,观众通常看到的是一个空白背景,主持人成了受众关注的焦点。在这几秒内,观众的视觉与听觉并没有同时被调动起来。电视传播特征的瞬间变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受众心理与观感的微妙变化,如从收看节目变成了收听节目。这就要求在写作广播电视新闻稿件时,应该将新闻的声像内容结合起来,在文字与观点的表达上确保视听一致、声像兼备,避免新闻播报时出现主持人表演朗读的情形,将新闻的画面与主持词有机结合起来,给观众带来视听享受。在声像之后,文字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配合声像的文字信息,能让观众更加清晰明了地捕捉有效信息,向观众展现新闻报道清晰的逻辑结构。因而广播电视写作要强调清晰的画面感、和谐的声音及准确无误的文字字幕,三者结合,才能提升广播电视的新闻传播优势。

(三)时效性强,解读优先

新媒体技术大大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让每一个新闻现场的个体都有可能成为新闻事件的信息源。与此相比,传统媒体的反应往往会落后一拍,失去了第一报道权。但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观众心中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是毋庸置疑的,这是其专业性所决定的。因而,广播电视写作应注重对新闻事件的深度解读。人们观看电视前可能已经通过手机或网络了解了这一事件,观看电视更希望得到主流媒体的权威解读。因而解读优先是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写作的重点,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新闻评论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也为广播电视新闻写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变革空间和创新条件。

四、结语

广播电视是人们接收社会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要不断探索写作的新要求、新模式,以独特、全面、权威及创新的新闻写作满足社会群体的多元化需求,以促进广播电视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刘兴湧单位:兰州市健康教育所《健康生活》编辑部

参考文献:

[1]辛摘.新媒体的定义[J].新闻与写作,2006(12):17.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概论篇3

【关键词】电视艺术;真实性;家庭属性

中图分类号:J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138-01

广泛展开电视艺术理论探讨是20世纪80年代,至今成型理论用于教学的主要是中国传媒大学张凤铸教授、高鑫教授的《电视艺术学》《电视艺术概论》《电视艺术理论》,在有相同专业的高校使用较多。这些论著不仅用作教材,实际上电视行业的理论认识也多依据于兹。上述学者在创建电视艺术理论上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但也存在一个根本性问题,即对电视的本质探讨不够,由此创建的理论体系未能充分围绕电视的本性展开,对电视理论的核心问题,说得不够透彻。

一、真实性是社会赋予电视的本质特性

真实性是电视的本性,或者说是社会赋予电视的本质特性。不管电视发明的初衷是什么,电视进入社会领域,社会即赋予了电视的社会任务,承担了传播社会新闻的义务,使大众能够看到方方面面真实的事情。

从新闻节目到娱乐节目,都为观众带来真实的、现场的观感。因而所有电视理论的构架应该围绕电视真实性来加以构建。

电视艺术自诞生起,并不是要创造一个艺术世界,而是承担了纸质媒体的社会新闻功能。但它又不同于报纸,中国有“听说为虚,眼见为实”的观念,电视是直观的,大众通过电视要看到真实的事情,电视提供的图像与画面,应该是真实、亲切、更具生活原生态的。在许多理论家的论著中可以发现,对于电视的特性都集中在大众性、娱乐性、多样性、文化性等方面,对于电视的真实性,多提到“客观的真实”“假设性真实”等概念,对电视艺术持这种结论,是立足于电视节目在拍摄过程中有电视工作者主观因素的介入,还有技术设备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所以理论构建方面,对电视的真实性不够重视,由于理论上缺乏足够的支撑,实际应用中也引发诸多问题。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面对经济效益的诱导,媒体为夺人眼球,夸大、歪曲事实,虚假新闻频频亮相,媒体的公信度从而减弱。

二、电视真实性是观众最根本的需求

当下,受众对电视节目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更希望看到真实的事件、明星的日常和普通人的面孔,因此,不论新闻节目、谈话节目,还是综艺娱乐节目,传播真实、反映真实是首要宗旨。真人秀节目的兴起,说明了观众更加倾向于自然的、纯朴的人物形象,比如《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真正男子汉》等真人秀节目自开播以来就受到热捧。据央视索福瑞最新统计数据报告,2016年1-5月,真人秀节目扎堆播放,活跃的季播真人秀节目达到119档,预计播出总季数将超过400档。真人秀节目之所以受欢迎,在于此类节目最能体现明星的真实个性,他们像日常生活中一样表达着喜怒哀乐,观众可以从中实现对自我生存状态的理解,从而产生精神上的愉悦感。

三、电视艺术是一种家庭艺术

电视艺术最为契合的属性大概就要算它的家庭属性了,把电视作为媒体的第一条属性归结为“家用媒体”,对于我们全面地理解电视艺术提供了新的视角。长期以来,中国电视除了继承了广播居高临下的传播态度之外,基本上没有借鉴到广播的内容,原因是我们当时并没有把电视看作是一种家用媒体,而是当作了电影。与传统艺术相比,电视艺术作品主要的目的不是“给观众以启迪”,而是“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电视媒体的家用属性决定电视是“平民化”而不是“贵族化”,电视对象是“大众的”而不是“精英的”。因此,电视节目的制作更应该侧重于家庭化.

四、对于电视艺术理论的建议

电视艺术作为新兴的现代艺术门类,对传统的艺术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艺术格局,使得许多传统艺术样式呈现了式微的态势。然而,作为一门年轻的艺术,它还没有来得及进行理论上的归结,还没有受到理论的滋养,还没有在艺术理论园地获得一席之地。

笔者从电视艺术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暴露的缺点介入,从电视艺术的社会功能和家庭属性出发,深入论述了真实性这一特征对重构电视理论的重要性,为电视艺术理论发展添砖加瓦,同时倡议电视工作者,应将电视艺术还原到整个社会的大文化背景下,把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现象加以考察,尤其是结合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实际情况来探究中国电视艺术的性状。

参考文献:

[1]杨世真.电视艺术原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2]刘晔原.视艺术批评[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08.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概论篇4

>>从湘西电视台看少数民族地方电视媒体发展的策略从竞争看市级电视台的新闻创新从地方电视台专业频道看媒体品牌建设300家电视台的集体沦陷电视台的新媒体建设论新媒体视阈下地方电视台发展的困境与策略全媒体时代地方电视台的困境与对策从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看半岛电视台的新闻传播特点从美国HULU网的运营模式看网络电视台的发展空间从网络舆情监测看北京电视台春晚的特色和价值从《汉字英雄》看河南电视台文化栏目的新探索地市电视台谈话节目的困境县级电视台的生存困境和发展策略从东山客家民间故事看族群关系4G时代电视台的新媒体转型:从媒体到内容提供商试论荆州电视台的媒体经营之道浅谈电视台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市级广播电视台的媒体平台整合日本电视台应对新媒体的策略论区县电视台与新媒体的融合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2009-06-22。

②萧新煌:《多元文化社会的族群传播:剖析一个新典范》,《中华传播学刊》,2005年第6期。

③2007年1月1日,依据《无线电视事业公股处理条例》,行政院客家委员会委托公共电视文化事业基金会办理客家电视台之制播、采购案,客家电视台加入台湾公共广播电视集团。台湾的第一家公共广播电视机构公共电视台(PTS,简称公视)成立于一九九八年七月一日。它的成立,是台湾公共广播电视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作为一个独立的公共组织,公视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受欢迎的广播电视机构来服务公众。公视有以下四个使命:(一)制作一系列高品质的节目;(二)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三)丰富对于原住民和少数民族的报导;(四)推动和提升国际文化交流。台湾的立法院通过一个名为《无线电视事业公股处理条例》的法案后将中华电视公司改制成为一家公共广播电视台。同公视一起,组成一个台湾公共广播电视集团(TBS,简称台湾公广集团)。

④台湾公共广播电视集团网站,.tw/,2009-06-23。

⑤张学谦:《客家电视对语言保存之影响》,《关怀与期许:客家电视对社会之影响》座谈会发言稿,2003年10月。

⑥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胡明扬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页。

⑦“文化资本”是布尔迪厄所提出的著名概念,它涵盖了各种资源,语言能力,学校教育,知识系统等,布尔迪厄通过这一概念探讨了文化资本如何被转化和承传。本文借用“文化资本”仅意图说明族群文化中所包含的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资本价值,借助传播手段,可以转化为文化商品,并非是布尔迪厄讨论的特定意义。

⑧关尚仁:《多元文化环境下的客家广电传播政策》,客家委员会客家公共政策研讨会2002年发表。

⑨KrugmanandReid,“ThepublicinterestasdefinedbyFCCpolicymakers”,JournalofBroadcasting,vol24,p311.

⑩Monikastodoiska,JouyeonYi,“Impactsofimmigrationonethnicidentityandleisurebehaviorofadolescentimmigrantsfromkorea,mexicoandpoland”,Journalofleisureresearch,2003,vol35,No1,p49-79.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概论篇5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广播电视台;新媒体平台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4)119-0032-02

0引言

近年来,流媒体技术获得了十分广泛的应用。毫无疑义,流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一定程度上促使网络能够科学、合理地传输各式各样的多媒体文件,将静态的图片和文字逐渐替代动态的音视频,这已经成为互联网十分主要的传播内容之一。当前,音视频媒体将互联网当成载体的情况越来越多。事实上,传统电视媒体的垄断地位已经岌岌可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方式来获取所需要的视频内容,新媒体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成就。

1网络广播电视台概述

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既为电视技术的未来指出了十分明确的发展道路,又为电视技术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从目前看来,在世界范围内,将互联网技术和广电全面结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产生全新的交互式电视技术,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在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电视的短板主要体现被动化、单向化。不容置疑,绝大部分广电机构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特征,尽可能克服传统电视的短板。与此同时,广电机构应该将互联网技术的自身特点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争取取长补短,从而为广大观众提供优质的服务。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电视台在建设新媒体的过程中,中国网络电视台的开播是十分重要的标志之一。事实上,网络电视台作为网络融合的初级阶段,它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值得肯定的是,不断对电视节目的传输渠道进行扩展是网络电视台的主要目标之一。实际上,广大用户采用传统电视收看和通过网络电视台收看节目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广大观众能够通过移动通信网终端和互联网任意选择喜爱观看的节目,不会再受限于时间、地点。更确切的说,广大观众不会受到电视台播出时间的束缚了。虽然,不少电视节目已经播放过了,但是我们可以对这些电视节目有选择性地进行回放,从而满足我们自身的实际需求。

2新媒体平台设计原则

对网络广播电视台概述进行详细了解之后,接下来,我们谈谈对新媒体平台设计原则的理解和认识。从目前看来,专业的培训并非是新媒体资源制作的必要条件之一。一般来说,新媒体资源制作能够给广大用户提供不少现成的模块化操作和流程指导。事实上,视音频类型和素材越来越多。更详细地说,传统媒体的广告份额和受众预算,一定程度上受到新媒体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为此,不少传统媒体已经开始接触新媒体,行政边界和形态壁垒基本上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跨行政区域和跨媒体传播的竞争趋势越来越明显。从本质上说,广大用户内心最为真实的需求是创意。换句话说,技术创新大幅度提升了广大用户体验。正因为如此,新媒体平台设计原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原则包括:先进性原则、安全性原则、稳定性原则、访问统计性强的原则、可扩展性及开放性原则、高效性原则和易用性原则等。

3新媒体平台技术路线

在全面了解新媒体平台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接下来,我们围绕新媒体平台技术路线,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想法。随着网络信息技术水平的大幅度攀升,传媒界掀起了新媒体建设的潮流。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多客户端、多功能的实际需求,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低带宽、负载大和高稳定性的实际需求,我们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计新媒体平台技术路线。从目前看来,浏览器\服务器的三层结构模型在系统平台构建过程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另外,系统平台会选择网络编程接口和DHTML技术,用以与数据库进行相应的连接,从而建成我们所需的应用系统平台。

4新媒体平台架构

在探讨了网络广播电视台概述,分析了新媒体平台设计原则,论述了新媒体平台技术路线之后,接下来,针对新媒体平台架构说说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希望能够加快推进刍议网络广播电视台新媒体平台建设的研究进程,希望能够实现刍议网络广播电视台新媒体平台建设的预期目标。实践表明,系统不仅科学、合理地设置了内网、外网硬件防火墙,而且在软件方面设有形式多样的安全保障机制,具备防病毒、交叉验证、安全审计、访问控制、安全认证和信息加密功能。这些安全保障机制包括:口令保护机制、认证\授权机制、执行控制与存取权限机制等等。更明确地说,在系统内部,注重权限分级管理,提供相关方面不一样的安全保证。这些方面包括:文件内部字段、数据库和文件集合等等。另外,有关方面领导应该大幅度提升对硬件部署、软件部署和网络结构的关注度。

5结论

综上所述,刍议网络广播电视台新媒体平台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事实表明,对于电视与互联网竞争来说,图像质量是其十分重要的武器之一。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人们欣赏节目的互动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提高,绝大部分观众点播和互动的实际需求,并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电视的单向传播模式。一般来说,绝大多数观众的多样互动和个性化需求,无法通过传统电视的单向传播模式得以实现。正因为如此,刍议网络广播电视台新媒体平台建设,应该引起有关方面领导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张芸,韩春秒,杨蕊.新媒体时代提高我省广电媒体舆论引导力探析[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

[2]李艳,鲁力立.融媒体・新技术・新资本・微世界――亚太新媒体高峰论坛综述[J].现代传播,2012.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概论篇6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传播语境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众传媒功能角色的转变,以网络媒介为代表的新媒体不仅改变了人类信息的传播方式,也对人们的言行方式造成极大的冲击,给社会结构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同时新媒体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传播方式,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信息化社会里一种独特的场域――我们是在新媒体的语境下言说和行动。那么什么是新媒体?如何理解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语境?新媒体语境具有什么特征?新媒体给人类传播活动和生存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同时也给学术理论界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课题。

一、关于新媒体

自全球化的互联网出现以后,国内外关于新媒体的论述很多,从定义的角度来看:一是从传播方式的角度,如美国《连线》杂志将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二是从与传统媒体相区别的角度,如上海戏剧学院新媒体领域的陈永东副教授认为,“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媒体及各种应用形式,目前主要有互联网媒体、掌上媒体、数字互动媒体、车载移动媒体、户外媒体及新媒体艺术等”;三是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将新媒体定义为“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同时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一个时间的概念,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有着巨大的包容性”;四是从社会关系层面的角度,如中国传媒大学黄升民教授认为,“构成新媒体的基本要素是基于网络和数字技术所构筑的三个无限,即需求无限、传输无限和生产无限”。

任何一个科学的定义都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本研究认为上海交通大学的蒋宏和徐剑在其主编的《新媒体导论》中对新媒体的定义更具合理性。两位学者认为,就其内涵而言,新媒体指20世纪后期在世界科学技术发生巨大进步的背景下,在社会信息传播领域出现的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能使传播信息大大扩展、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传播方式大大丰富,与传统媒体迥然相异的新型媒体。就其外延而言,新媒体主要包括光纤电缆通信网、都市型双向传播有线电视网、图文电视、电子计算机通信网、大型电脑数据库通信系统、通信卫星和卫星直播电视系统、高清晰度电视、互联网(Internet)、手机短信和多媒体信息的互动平台、多媒体技术以及利用数字技术播放的广播网等等[1]。

科技进步为新媒体发展提供最根本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同时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也产生了进一步促进科技进步的需求。在步入Web2.0时代之后,又有人提出了Web3.0的概念,媒介形态信息化的趋势更加明显,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也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融合趋向,新媒体作为一种技术形态将会面临新的更新换代。正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所言,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是相对于“旧”而言,相对于报纸,广播是新媒体;相对于广播,电视是新媒体;相对于电视,今天的网络又是新媒体[2]。那么,相对于今天的新媒体,将来的“新媒体”又会如何呢?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组成要素和内在原动力的基本原理,我们可以预言,不断发展的新媒体将进一步改变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生存方式,促进人类在思想文化上的大融合,从而真正体现出信息时代全球化的意义。

二、新媒体语境的概念释义

媒介是大众的语言符号传播方式,其信息载体的更替和社会环境的变迁决定了每一个时代的传播必定有其独特的“语境”,通常我们用“传播语境”来描述特定的历史时期相对较于稳定的社会传播体系。

当我们以历史的眼光宏观地审视今日之新媒体时,就会发现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设备终端的广泛普及,它与社会的互动日益彰显,并且通过不断改变传播生态和社会面貌最终完成了一个功能角色的转变,即“由单纯地带来一种新型信息传播方式,上升至普遍化、内在化地改造社会结构”[3],从而开创了媒介传播的新时代,将我们带入一种全新的语境。美国的马史?波斯特教授在《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一书中就阐述了“信息方式”的变革给社会结构的带来的深远影响。他认为,当电子媒介进入我们的日常交往时,其语言的多变性引发了意义的去中心化,以及自我意识的消解,对人们感知自我与现实的方式带来的深刻影响,同时信息方式下的语言“包装”对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及整个社会关系都进行了重新构型。正是在这种“深刻影响”和“重新构型”的过程中,形成了信息化社会里一种独特的言行环境和阐释背景――新媒体语境,“这意味着一种新的认知框架和价值安排:新媒体介入下的话语表达、社会性格和文化形态”[3]。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新媒体语境也可以扩展到一种思维框架、一种理论范式以及一定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诸多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就如同托马斯?库恩(ThomasKuhn)在1962年出版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范式”一样,在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中发挥着限定的作用――制约和解释,即人们本能地坚持的一种先入为主的认知模式,在特定语境的思维定势之下对研究对象的本质意义和社会价值进行有效的揭示和解读,举凡历史语境、社会语境、文化语境、民族语境等等概念殊途同归,意味着“指向构成与制约社会活动的、虽不必然可见但仍属限定的力量”[4]。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新媒体语境是由新媒体社会影响的普遍性扩张进而内在化地改造社会结构而形成的信息化社会里一种独特的社会传播体系,是在一定时期内影响和制约人们认知和实践的一种意义背景和文化形态。

三、新媒体语境的特征解读

新媒体的大众化所形成的新媒体语境以不可阻挡之势急速蔓延和拓展,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到来;同时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如开放性、平等性、匿名性、交互性等,使新媒体语境相较于传统媒介文化语境呈现出新的特征。

(一)公众化的话语表达

在传统新闻传播活动中,信息传播以传播者为起点,以接收者为终点,以一种线性的传播模式传播新闻,这是少数人对多数人单向的传播模式,是自上而下的层层把关的传播。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体的话语格局,通过整合点对面的大众传播和点对点的人际传播,使信息传播主体实现了公众化,构建了双向互动的信息传播模式。传播模式的改变使公众获得了自身的话语权,公众可以通过新闻跟帖、网络论坛(BBS)、博客、邮件和个人空间等多种载体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甚至可以通过“群体极化”效应形成强大的舆论影响力,对新闻事件的发展产生自己的影响。以增幅最大的言论载体微博客为例,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3年1月15日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中国的微博用户规模达到3.09亿人。公众不仅可以在这种普及的新媒体形式上“记述自己的心情”,同样也能就某些重大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现实社会中的精英人士、领袖人物、权威媒体所具有的话语霸权被消解,公众意见表达的主体实现了“平民化”。

(二)全球化的意义背景

麦克卢汉1967年在他的《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一书中所预言的“世界村”(globalvillage)如今已经成为现实。基于计算机、通信、数字广播等技术的新媒体,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等渠道,使人们与外界乃至整个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极大地拓宽了人们感知事物的信息面、知识面和思维面——人们在全球化的意义背景下认知和改造世界。如今,不管你是在纽约巴黎这样的大都市,还是在天山脚下的小山村,只要通过以电脑、手机、PDA、MP5等设备为终端的媒体,你都能广泛接受世界各地的新闻信息,并可以根据需要主动搜索、寻找资料和调阅网页,真切感受到天下在此的国际性。在全球化的意义背景下,传统的时空观念被彻底颠覆,同时新兴的感知模式将人类带入一种全新的交往环境之中,人们通过各种媒体终端在全球范围内相互传递信息,同时他们自己也被物化成媒体和网络的一部分;各国的文化、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的符号通过国际传播体系,进入中国的大众传播系统,使中国大众层面的符号环境演变成了国际符号环境的一部分,地域的界限和文化的差异在同质的信息环境中不断冲突、消解和融合,新的价值体系在旧体系的崩溃过程中逐渐得到确立,形成新媒体环境下的感知环境。

(三)多元化的文化形态

文化的时代性品格源自于它与最广泛意义上的民众所建立起来的密切联系,即文化的时代性取决于文化的大众性。主要在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媒体,同样继承了“多元、开放、共享”的互联网精神,凭借技术优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取得了有史以来最广泛的受众人群和公众基础,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公众的多元文化诉求,从而形成了多元文化并存的繁荣景观。多元化的文化形态一方面体现在多种意识形态、多种文化观念和多种学术派别在相同的时间和空间里并存,即主流文化之间的竞争与融合,不仅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情况不复存在,完全本土化的文化也在不断满足公众的多样化需求的过程中与世界文化接轨。另一方面体现在网络“草根文化”兴起,即大众文化以网络特点为基础的分化发展。随着网络社区等新媒体的蓬勃兴起,血缘、地域、工作学习关系不再是人们结合在一起的指定因素,人们更可能因为兴趣和价值观的认同而以“群”的形式集结。无论是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意义,还是从满足最普遍人群的文化需要角度,多种多样的网络群体文化已经成为社会大众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

(作者简介:杨振英,男,解放军75406部队司令部副团,中校,硕士,主要从事军事战略研究;刘石检,男,解放军75406部队司令部副营,少校,硕士,主要从事党的建设研究。)(来源:今传媒编选:)

参考文献

[1]蒋宏等.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熊澄宇.在中国网络媒体论坛的发言[Z].cctv.com.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