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带来的机遇范例(3篇)

时间:2024-12-31

科技发展带来的机遇范文

5月30日下午,荔波县,由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小康》杂志社、荔波县人民政府、德安杰环球顾问集团联合主办,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协办的首届中国西部全面小康论坛分论坛“西部大开发与‘一带一路’发展新机遇”如期举行。

作为本场论坛的嘉宾,中共荔波县委书记尹德俊,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为民,清华大学金砖国家经济智库副秘书长冯兴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创新创业管理研究所所长杜跃平,贵州德万方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东华就该题目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作为本场论坛主持人的《小康》杂志社常务副社长殷云亦参与了讨论。

守护青山绿水,发展生态经济

中共荔波县委书记尹德俊表述了应该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与荔波的发展相结合,在他看来,这其中有四个要点。第一,生态文明建设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尹德俊认为,生态文明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大趋势。“荔波由于人口较少,加上少数民族都对自然环境怀有敬畏之心,对环境破坏非常小,所以留下了现在的青山绿水。”尹德俊说,荔波要把生态环境放在第一位,开创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第二,“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为荔波经济新发展带来历史的机遇。尹德俊说,由于广西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地点,而荔波地理位置和广西交界,南北交流、承东起西,交通便利,是黔桂合作的区域,是贵州离出海口最近的县。“荔波与广西的合作走向实际性的合作,为深入推进荔波与广西的合作,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的战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尹德俊说,除此之外,荔波还面临了一个重要的机遇,那就是中国小康的逐步实现,中国的中产阶级逐步形成壮大,大多数的中产阶级的特点是把旅游作为生活方式,从而为荔波带来机遇。

第三,坚持推进生态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尹德俊说,根据自身生态良好的条件,荔波选择了生态、经济之路。在他看来,荔波的青山绿水就是它最大价值的表现,拥有这个核心价值,永远拥有可以开发生态经济样本的底蕴。

第四,生态经济,应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荔波的思考。尹德俊说,对荔波而言山川秀美,生态和旅游应该是荔波最具竞争力的优势资源,也是荔波发展的资源,这些都决定了荔波只可能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之路。在城镇方面,荔波可以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宜居城市。同时建立完善旅游的要素,比如,目前新建的一批旅游酒店正在筹备开业。除此之外,尹德俊认为荔波还要强化组织保障,加快推进全域化的策划和规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金融与旅游合作。

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为民非常同意中共荔波县委书记尹德俊的观点,在周为民看来,“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动在创造发展的新机遇。在这样大的发展背景之下,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荔波要在其中寻求发展机遇。首先,在交通方面的发展,会使得荔波的贸易、投资等各方面的经济活动显著地活跃起来。

周为民说,荔波是世界自然遗产,已经处在全球化的发展当中,它已经是世界所留意的一个地方。在这个全球化的环境中,如何把握、创造新机遇也十分重要。

其次,全面小康必须以富民为先,以民生为重。周为民认为,在荔波争取全面小康的进程当中,需要贯彻富民目标,以生态经济的发展形式让老百姓富起来,不断改善民生。

“一带一路”是西部大开发的升级版本

清华大学金砖国家经济智库副秘书长冯兴科认为,从我国内部而言,“一带一路”相当于是西部大开发的升级版。

在冯兴科看来,“一带一路”的出台和实施,让西部成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有利于西部打破过去的旧的体系捆绑,完全推动建立开放型的经济体系,有利于西部发挥自有优势,尤其是和毗邻国家的区位优势,实现自身的发展,这样不仅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东中西发展不平衡问题,也能解决社会、安全、政治等多方面问题。

而关于西部大开发要如何抓住“一带一路”的机遇,冯兴科有三点建议。第一,以“丝路精神”为统领,放眼全球,解放思想。他举例表示,贵州完全可以利用优势特色的生态环境和多样性、包容性的文化生态,联合打造具有包容性的、互学互鉴的丝路精神特色的世界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使“一带一路”旅游线路成为不同文明交流合作的纽带,培育情感共同体。

第二,重视技术创新驱动,实现弯道超车。冯兴科说,历史上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西部地区如何“后发制人”,只能依靠技术创新驱动,方能实现弯道超车。贵州近期就推出了“云上贵州”行动,推动贵州建设云基地和大数据中心,冯兴科建议贵州在大数据基础上,可探索“一带一路”数据库的建设。

第三,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引导”。冯兴科表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政府和企业的定位要明确,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多通过政府“引导”的角色,推动企业,特别是民企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主体。

西部大开发为“一带一路”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创新创业管理研究所所长杜跃平表示,全面小康是一个前期目标,在这个目标的推进当中进入新常态,而在新常态的条件下,西部的发展和“一带一路”为近期的全面小康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所以,全面小康问题在西部是特别紧迫的。

而另一方面,三驾马车要拉动消费,西部地区的消费潜力巨大。西部的进出口能力,西部开发的能力在“一带一路”的建设当中不断提升,对于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中高速的速度,保持结构的调整来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能够发出更大的贡献、更大的作用。

科技发展带来的机遇范文篇2

[关键词]科学技术;科技发展;形势;对策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2.06.019

[中图分类号]F2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2)06-0040-02

1前言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科技是一个重要的生产因素,它可以提高投资的收益,实现收益递增,最终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科技的发展水平也影响和制约着城市经济整体水平的发展。

锦州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总面积约1.031万km2,总人口为308.32万人。锦州是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城市之一,是辽西沿海经济区中心城市,锦州市的科技发展不仅影响着自身整体水平的发展,还制约着整个辽西地区的发展水平。

因此,尽快认清锦州市在科技发展中所面临的形势与机遇,才有可能提出切合锦州市实际情况的科技发展战略与对策,推动锦州市乃至整个辽西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

2锦州市科技发展面临的机遇

2.1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的机遇

在经历了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一个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的潮流正在世界涌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成为我国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继4万亿元投资和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之后的又一轮新的经济刺激方案。

历史的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伴随着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目前,全球正在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时代,抢占战略制高点的竞争更加激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本轮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争夺的战略制高点,为科技工作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目前,国内各省市都在紧锣密鼓地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机遇稍纵即逝,必须紧紧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在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毋庸置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目前科技发展的主题。

2.2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央实施了一些经济刺激计划。2009年,中国经济逆势增长,增长速度达到8%,中央政府4万亿元投资和地方政府的巨额配套资金创造了巨大的市场机会,但是,这种主要靠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创造的增长速度是不可持续的。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次阶段性的发展机遇,把应对金融危机和科技发展结合起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道路,以创新促转型,以转型促发展。

2.3科技发展的重大政策机遇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4万亿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振兴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等。这一系列的重大决策,创造了巨大的政策机遇。但政策和法律不同,其执行期是短暂的,一旦政策出台的背景消失,这些政策将很快退出。所以,我们要审时度势,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政策机遇,加快发展。

3锦州市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

3.1区域经济政策的差异性带来的挑战

沈阳经济区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试验区由8个城市组成,这8个城市将享受国家和省一系列政策和资金支持,实现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因地域的关系,锦州市未能纳入试验区,这对锦州的发展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在政策发挥巨大作用的今天,与这8个城市相比,锦州市将失去很多发展的机遇,特别是过去与我们毗邻的经济实力相仿的城市,在各项指标的竞争中我们明显处于劣势。这一政策上造成的差别,将对锦州市的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构成挑战。如何化弊为利,把挑战变成机遇,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3.2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

2009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的经济动荡,特别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国家和产业,经受了沉重的打击,对部分行业的打击甚至是致命的。如锦州市重点扶持发展的光伏产业,从一个暴利产业,瞬间变成亏损产业,市场急剧萎缩,产品严重积压,生产难以为继。这种冲击必然要影响到锦州市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和企业技术创新进程。到目前为止,还不能轻言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中国经济并不排除二次探底的可能,相关产业和企业要充分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

3.3科技发展自身的挑战

与国内发达地区同类城市相比,锦州市的经济总量还不够大,产业规模还有待发展,支持产业的优势还不够突出,在国内外领先的技术和产品寥寥无几,其结果导致以政府投资为引导、企业投资为主体、金融信贷为支持、吸引外资和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尚未充分建立起来。现有的科技投入规模和增长速度尚未达到科技进步法的要求,更不足以支持科技创新的需求。

4锦州市科技发展对策分析

4.1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尽快形成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结构合理、功能完备、开放竞争、富有活力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

完善以企业为主、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以高等院校和重点科研机构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建立社会化和网络化的科技服务体系。

4.2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产业核心技术问题

要优先支持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关于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3个标准和3条科学依据,在国家确定的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结合锦州市的实际情况,选择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和新能源汽车4个产业作为锦州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4.3深化特色产业基地和高新区建设,引领产业集群发展

把握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发区、龙栖湾新区、沟帮子经济区分别升级为国家、省级开发区的战略机遇,结合锦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稳定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的奋斗目标,以特色产业基地和高新区建设为重点,加快产业集群建设,引领锦州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4.4深化农村科技特派行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重点,加速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农业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大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为发展现代化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4.5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稳步推进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进步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要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摆在科技发展的重要位置,加强民生领域的科技工作。

4.6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增强科技竞争力

首先要加强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建设,形成专利、商标、版权等职能部门的联动机制,大力提升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能力及水平。促进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建立社会化、网络化的知识产权执法和服务体系,全面提升锦州市的知识产权综合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还要开展知识产权示范试点创建工程,制定完善的评审标准、监管机制和优惠政策。加速推动重点产业集群专利技术商品化和产业化,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主要参考文献

[1]卢焱群.科技竞争力是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J].理论月刊,2002(11).

[2]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科技发展带来的机遇范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经济发展民族地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经济全球化对于民族地区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民族地区应尽快顺应全球化的潮流,抓住机遇,转变发展战略,使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再上一个台阶。

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民族地区的影响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前提下,世界各国经济不断的相互交织,相互融合,逐渐形成相对统一的世界市场体系,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现资本,货物,技术,劳务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过程。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民族地区的影响涉及到方方面面,诸如科学技术,人才教育,文化都会受到很深的影响。

从科学技术上来看,与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在科学技术方面与其存在的差距很大。全球化带来了科学技术,我们应该抓住这个发展机会。但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不可全部照搬西部的发展模式。因此,民族地区应立足于当地,创建自己的科技创新体系。西部民族地区可以在不需大量资金的事业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如生态农业,特色旅游产业。只要从此方面解决这一问题,再加上好好利用全球化所带来的科学技术,民族地区的发展会在短时间内赶上并超过东部地区的发展。

从人才教育方面来说,全球化给民族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知识经济的蓬勃兴起,在当今知识经济形态下,知识人才成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因素。经济全球化给我国民族地区带来了机遇,新的观念也随着全球化进入了民族地区,重视人才培养,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改变传统观念,认识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民族地区只有随着全球化的浪潮,接受新观念,重视人才教育,那么,才会在一些领域有所突破。

从文化角度来看,经济全球化对于民族地区在改变观念,制度完善等方面都起着有力的促进作用。文化因素对于民族地区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新观念应结合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习俗,生活习惯心理等因素,而且也应当重视民族地区文化所特有的价值观,道德观。在民族经济的发展中,民族文化功不可没,但民族文化的发展既要有全球化的带动,又要保持其民族特性。

二、经济全球化下我国民族地区发展面临的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生态环境脆弱,教育落后,人才素质不高,投资力度不足等。这些都制约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西方一位经济学家曾形象地把人才,教育,科技比喻成三驾马车,共同拉动国家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然而,西部民族地区同样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人才严重匮乏,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劳动力素质不高。事实上,西部民族地区要发展,人才、科技、教育一个都不能少。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民族地区也面临着挑战。人才、科技、教育这三个问题都未曾完全解决,并且,经济全球化并非是经济上的世界一体化,相伴发生的还有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一体化。对于我国民族地区来说,经济全球化并非都是福音。

三、应对经济全球化,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要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对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都有一定的影响,我国面对的是全球化下各国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竞争。尤其对于我国民族地区来说,必须站在新的发展战略上,解放思想,立足于本地区的实际,使之融入全球化的体系之中,抓住全球化的机遇来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民族地区的人口素质。当今经济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经济全球化导致了竞争的日益激烈,民族地区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站稳脚跟,发展经济最根本的是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我国民族地区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水平总体不高,这进一步影响了民族地区的发展。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就要立足于本地,引进更多的人才,或者将本地人才输送出去接受培养,最后回到本地区做贡献。并且,民族地区要重视基础教育,多为劳动者提供学习的机会,逐步培养出一批高素质人才为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民族地区应立足于本地实际发展特色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民族地区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内外市场的双重压力。民族地区在激烈的竞争中,只有抓住机遇,立足于本地的优势来发展特色经济产业。西部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许多稀有金属储量都位于世界前列,可以利用其资源优势来发展特色经济,如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冶金业。民族地区仍有许多优越的发展畜牧业的条件,如,内蒙古的畜牧业。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也十分丰富,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这些可发展为特色旅游产业,会吸引更多的游客观光旅游,这可带动该地的经济发展。民族地区应尽可能立足于本地区的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并使这些产业成为带动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柱产业。

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投资不足是阻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又一障碍。一方面,民族地区要加大投资力度,并且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另一方面,民族地区要改善投资环境,利用政策争取国家资金,防止重复建设,加强重点产业建设。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利用外资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我国民族地区所吸引的外资比重远低于东部地区,这也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之一。

加速制度创新,扩大对外开放。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思认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制度的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民族地区应着力于制度创新,要进一步加快市场机制的改革和完善,加强政府的宏观调空,改善生活服务环境。我国西部地区之所以落后于东部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发展,其原因之一是东部地区受到了制度创新所带来的利益。民族地区要受到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发展相对滞后。因此,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民族地区应致力于制度创新,扩大对外开放的程度。

经济全球化对于各个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对于我国民族地区来说亦然。民族地区只有立足于现实,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加快制度创新,改善投资环境,使民族地区的人才,科技,教育的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最终实现国家的全面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黄健英,萨如拉.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战略.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2]卢铁城,张忠元.中国西部民族经济.四川辞书出版社,2000.

[3]杨干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