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范例(3篇)
时间:2025-01-01
时间:2025-01-01
任何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及其特殊矛盾,关于财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已有所研究,但有关学科对象的特殊矛盾问题似乎是一个尚未开垦的领地。科学地认识财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殊矛盾,无论是对财务管理理论的开拓,还是对财务管理实践的开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关于财务管理学研究对象的思考
关于财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我国财务学界一般将其归结为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其具体内容就是企业的筹资、投资、用资和收益分配活动。按照同样的思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财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则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本运动。采用归纳法可将商品经济社会企业财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归结为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运动。限定在商品经济社会,这种认识无疑是正确的。由这一认识又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财务管理是商品经济、货币经济的产物,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运动也就是财务管理学的一般对象。进而可以认为:在商品经济社会产生之前,是不存在财务与财务管理活动的。对财务管理活动及其财务管理对象的这种认识,可以说是我国财务学界的主流观点。
那么,这种认识是否正确、人类的财务活动是否是商品经济的产物?笔者认为这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历史事实表明,在自然经济、实物经济的社会中,经济组织之间就存在着借贷活动。对这种债权债务的管理显然是不能纳入物资管理或实物管理范围的,它同现代财务管理中债权债务的管理相比,只有形式上的不同,而无本质上的区别。如果认为自然经济社会不存在财务活动,那么,自然经济社会中的借贷活动、税赋交纳活动等又应称为什么经济活动呢?
笔者认为,为与历史事实相吻合,应将财务管理对象归结为经济组织(生产流通组织)的社会财富运动。
就一般意义而言,人类的生产过程是使用价值或物质财富的生产过程。而人类的生产活动又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必须取得特定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形式。也就是说,人类的生产不仅具有物质属性和社会属性,还形成生产的物质方式与社会方式。生产既是物质属性与社会属性、物质内容与社会形式的统一,又是物质财富生产与社会财富生产的统一。
生产的物质方式是指物质生产过程中生产的主客观要素的技术结合方式,它是由生产的技术基础决定,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生产技术基础的变革而变化的。科学技术的发展阶段不同,生产的物质方式的表现形态也就不同。马克思曾对人类物质生产过程的变革做过详细的考察,他以劳动资料的发展为标志,把这个过程划分为三个大的历史发展阶段:手工工具阶段、大机器阶段和自动化控制系统阶段。总之,物质生产方式作为一个动态系统,会随着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向前发展。尽管生产的物质方式决定着生产的社会方式,但它并不直接构成财务管理的内容,构成财务管理内容的是生产的社会方式,确切地说是特定的社会财富的生产过程。
生产的物质方式是现实生产力的运动方式,生产的社会方式则是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特定生产关系的运动方式。生产的物质方式的变革必然会引起生产的社会方式的变化,已存在过的生产的社会方式有氏族公有制生产方式、小生产者私有制生产方式、资本生产方式和社会公有制生产方式等。在自然经济社会,财富同样具有其特定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形式。债权、债务的发生和债权的收回以及债务的清偿等都是财富的社会运动形式。这类经济活动同现代同类财务活动相比,显然是无本质区别的。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成为社会的特定财富,生产过程表现为资本的运动过程,资本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本的增值。在这一生产方式下,财务管理就是对企业资本的运动过程即资本的增值过程进行的管理。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同样转化为商品,具有价值,企业生产的目的同样是为了价值增值。但为了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生产目的相区别,我国学术界把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资料称为资金而不称为资本。这样在我国,财务管理便是指对企业的资金运动进行的管理。资金运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资金的形态、结构、数量的变化;二是指资金运动中产权结构和收益分配等经济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即财务关系的形成与变化。这些构成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企业的资金运动是有规律的,在一定的程度上是由市场机制调节的。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就是作为一种自觉的力量融合到企业资金运动之中管理与调节资金运动过程,使之按比例、协调、顺畅、高效率地运行,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目的的。
一般来说,财务管理就是经济组织(生产、流通组织)对其所拥有或控制的财富及其财富运动过程进行的管理。在商品经济社会,财务管理则是企业对其资金或资本运动过程进行的管理。经济组织的社会财富的运动过程构成财务管理学的一般研究对象,企业的价值运动过程则成为商品经济社会财务管理学的特殊研究对象。
二、关于财务管理学研究的特殊矛盾的思考
毛泽东曾经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财务管理学研究的是什么特殊矛盾呢?按照我国经济学界对财务管理学的认识,财务管理学是研究企业如何进行资金管理的一门学科。在商品经济社会,人们若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不仅要投入人力、物力,还必须投入一定的财力,即资金或资本。没有财力的投入,也就不会形成人力、物力的投入。资金或资本是企业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经济资源。人们投入资金或资本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或剩余价值,是为了资金或资本的增值。马克思指出,资本就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金或资本作为体现着特定生产关系的社会财富,是一种稀缺的经济资源,而人们对利润或剩余价值的追求却是无限的,这样便产生了资金或资本投入与资金或资本产出之间的矛盾。
企业资金的投入与产出的矛盾,实际上就是资金使用的效率问题,即资金的投放、占用、耗用的效率问题。只有解决了资金的效率问题,做到低投放、低占用、低消耗,实现高产出与适度积累,企业才能做到顺利经营和持续发展,否则,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就可能萎缩,甚至破产。财务管理学中有关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和流动资产管理等内容均属于或涉及企业资金的效率问题。
企业的资金或资本是特定的生产关系的物质载体,资金或资本运动必然体现着现实的经济关系。如资金的投入体现着产权或债务关系,税金、股利、工资的处理体现着分配关系等等。这些经济关系在财务管理学中被称为财务关系,具体包括企业同投资人的财务关系、企业同国家税收人的财务关系、企业同债权人的财务关系、企业同债务人的财务关系、企业同员工的财务关系以及企业投资人之间的财务关系等等。这些经济利益关系,既有相互统一、相互协调的一面,又有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一面。这些关系处理得好,则有利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否则,便不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或有害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财务管理学中的有关资本结构与财务风险的管理、债权的管理、债务的管理、利润分配的管理等内容基本属于企业财务关系的处理问题。
关键词:贸易保护主义“两论”
一
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全球贸易急剧下降、全球投资步入低谷、各国失业率也不断攀升,致使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压力持续上升。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和第一大出口国的中国,更是面临着严峻的对外贸易形势,目前全球35%的反倾销调查和71%的反补贴调查针对中国出口产品,2010年以来,美国更是频繁对中国发起“双反双保”调查案件,从轮胎到轿车、无缝钢管再到油井管和铜版纸等,贸易摩擦有愈演愈烈之势。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贯串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贸易保护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就已有之,从重金主义、重商主义、保护幼稚产业到超保护贸易政策,一直与自由贸易就是一对相伴的矛盾。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它们在各个时期又因而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
经济学家熊彼特说过,大萧条是资本主义的一次冷水浴。而这次全球范围金融危机的冷水浴从某种程度上起源于美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失衡发展、过度超前的消费观念和对新自由主义的崇拜,以及金融监管的不作为。20世纪9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加速了经济全球化。通过金融体系、国际分工体系、贸易和服务的渠道,经济全球化把世界各国结合在一起,国内外市场日益融合,其结果是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正传递和经济波动的负传递机制加快,因而此次贸易保护主义与以往的贸易保护主义又有不同。
这只是对此次贸易保护主义特殊性的感性认识之后,应进一步发展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二
通过对新形势下贸易保护这一矛盾的主客体和相互间对抗手段进行分析,将这次贸易保护主义矛盾特殊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一)贸易保护主体的全球性与区域性
这一轮贸易保护主义不仅发起于发达国家,而正从少数发达国家向广大发展中国家蔓延。自“购买美国货”条款出炉以来,阿根廷、巴西、土耳其、印尼、印度和俄罗斯等国也相继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另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不再以国家贸易壁垒为基础,而趋向区域性贸易壁垒,即由一国贸易保护演变为区域性贸易保护。显而易见,这一方面可以实行内部自由贸易以促进内部经贸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外构筑贸易壁垒,抵制贸易对手的入侵,保护成员国的市场。
(二)贸易保护客体的广泛性和延伸性
金融危机前,各国贸易保护重点多为幼稚工业、弱小的新兴工业或者与本国就业关联度较密的行业。而金融危机下,各国为了增强各自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与就业,将被保护的商品范围进一步扩大,对国内的金融业、服务业、高技术产业等都实行了不同程度的保护,被保护的商品与行业更为广泛。贸易保护不断由货物领域向服务领域延伸,在投资与金融领域甚至劳动力跨国流动领域刮起了“金融保护主义”、“投资保护主义”和“就业保护主义”的风潮。
(三)贸易保护手段的多样性和针对性
金融危机下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相比较过去可谓更加复杂多样,在金融危机带来的强大国内政治经济压力下,各国也开始不断对各种贸易保护手段的运用加以创新,以使其看起来更加合理与隐蔽,除了继续沿用传统的提高关税、进口限制、反倾销、反补贴等进行直接保护外,还采用了许多新型的非关税壁垒,如技术性壁垒、绿色壁垒、蓝色壁垒、保障措施等来进行贸易保护。同时,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贸易保护主义针对性也很明显,不仅有产业针对性,还有地区针对性。
三
不论何种矛盾,都必须对他们实行具体的分析,离开具体的分析,就不能认识任何矛盾的特性。针对中国的具体情况,我们必须从中国对外贸易的客观的实际运动所包含的具体的条件,去看出这些现象中的具体的矛盾、矛盾各方面的具体的地位以及矛盾的具体的相互关系。
目前,仍有一些国家对我国采取提高关税、进口限制等传统的贸易壁垒,如美国对我国轮胎征收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印度对我国玩具的进口禁令等等,除此之外,我国目前遭遇的最普遍的传统贸易保护措施就是符合WTO规定的贸易救济措施。从措施与国家类型来看,我国产品依然是各国反倾销调查的重点;从产品和行业类型来看,我国钢铁、纺织和化工等产品成为国外对华贸易救济调查的主要产品;从涉案金额来看,近几年来,国外对华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而如今,金融危机更是加速了这种趋势。
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手段具有多样性和创新性,一些发达国家更倾向于运用一些新型的贸易保护措施对发展中国家施加种种限制。中国商务部2009年12月1日的《全球贸易摩擦研究报告》指出,技术性贸易壁垒将成为中国产品出口面临的最主要的障碍。2008年,中国有1/3以上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出口贸易直接损失超过505亿美元。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新型贸易保护措施对我国产业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如美国政府提出的“歧视性政府采购”,我国钢铁和纺织品等产品就被包含在内。
四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回顾,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理想社会主义不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分析论证了现实社会主义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因素,并指出现实社会主义的经济危机与其基本矛质和基本制度并无关系。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现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关于社会主义是否存在经济危机,则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本文试图分析现实社会主义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一、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了经济危机的两种可能性:一种来自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因买卖分裂可能中断.物物交换发展为以货币为交换媒介的商品流通后,买卖分离了。一个卖者卖了自己的产品却不一定要马上去买自己需要的其他卖者的产品,那么其他卖者就有可能卖不出自己的产品.另一种来自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因支付环节可能中断。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后,在两个不同的时刻分别起价值尺度和价值实现手段的作用,危机的可能性就包含在这两个时刻的分离中。在执行价值尺度时,货币只是观念上的货币,而在必须进行实际支付时,一旦有债务人不能如期支付,就会引起连锁反应,使一系列支付不能实现,从而整个信用关系遭到破坏,由此造成经济危机。可见,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使危机形式上的可能性进一步向现实转化。
马克思还揭示了生产过剩危机的必然性。为了追逐剩余价值,资本家无限扩大资本积累,导致了资本在一端积累,贫困在另一端积累,从而需要消费的穷人没有支付能力,而支付能力却掌握在缺乏消费倾向的富人手中。“一方面,广大的生产者的消费只限于必需品的范围,另一方面,资本家的利润成为生产的界限。”这就是说,资本的利润量与其投入量相联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了生产的唯一目的和动机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为此,资本家拼命扩大生产规模,同时又千方百计提高对劳动者的剥削程度,这就必然要出现生产无限增长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从而以生产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因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源自其基本矛盾,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剩,是企业内部生产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群众购买力相对缩小之间矛盾的必然产物。危机的解决又使资本主义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恶性循环将再次发生。因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马克思、恩格斯都认为这种周期性说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容纳不了它所创造的生产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越来越尖锐,要解决这个矛盾,只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
二、理想社会主义不存在经济危机
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并未直接论述过社会主义是无危机社会,但他们对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分析以及关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为社会主义不存在经济危机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他们理想中的社会主义是不存在经济危机的。
第一,理想社会主义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因此并不存在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这一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与生产的社会化是一致的,这就根除了私人资本追求价值增殖所出现的生产的盲目性、无序性,因此,也就不存在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第二,理想社会主义取消了商品经济和货币。在理想社会主义中,商品、货币消亡了,原来由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中断而引起危机的可能性也就不存在。
第三,理想社会主义实行按需分配。理想社会主义的社会生产按照需求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产品按需分配,这种分配方式避免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大多数人因贫困而导致的需求萎缩,因此不存在社会范围内生产过剩的可能性,从而排除了危机产生的内生性制度因素。
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取消了商品经济和货币、社会产品实行按需分配,从根本上排除了危机产生的内生性制度因素,危机也就不存在了。
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只要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就能克服产生经济危机的最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而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就能克服单个企业组织内部有计划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之间的矛盾,因为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从而克服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人民购买力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也即是说,社会主义能够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生产,这是一种没有经济危机障碍的发展。
三、现实社会主义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马克思、恩格斯理想中的社会主义不存在经济危机,然而,现实毕竟不同于理想,现实社会主义也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第一,现实社会主义经济依然是商品货币经济,这是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因素.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不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然而现实社会主义并非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那样诞生于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社会之中,而是建立于生产力落后、资本主义不发达的俄国、中国、东欧和其它第三世界国家。所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其社会生产力的基础条件与马克思、恩格斯所预测的情况大不相同。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砸碎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及其相应的制度。但是,这些国家建立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没有经历比较充分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上,社会主义经济并没有也不可能取消商品货币经济。而马克思论述了经济危机的两种可能性:一种来自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因买卖分裂可能中断;另一种来自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因支付环节可能中断。也就是说,只要存在商品货币经济,就有可能存在经济危机。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当然,无论是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存有根本区别。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理论上,虽然它不会导致经济危机的必然性,但也不能排除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第二,现实社会主义的私有经济是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因素。理想社会主义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根除了私人资本追求价值增殖所引起的生产的盲目性、无序性,因而不存在经济危机的制度性因素。然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经过我国的创新和发展,经济成分己不是单一的、纯而又纯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而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结构并存。私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并将长期存在下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经济(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社会劳动与私人劳动之间的矛盾冲突进一步发展。因此,社会化的生产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尽管不在全社会大范围存在,但毕竟在一些领域和部门小范围长期存在。在此条件下,现实社会主义存在着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而在实践中,也确实存在着生产相对过剩,人们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情况,比如房地产业即是如此。当然,在现实社会主义中,这样的危机并非全社会的、全面的危机,而只是局部的小范围的结构性危机。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这种结构性危机的危害是可以减小到最低限度的。
第三,国际经济因素对现实社会主义的影响。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我国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并与国际“接轨”,只要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经济危机,社会主义国家也难以独善其身,也会受到来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这是社会主义存在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经济的市场化、国际化,竞争的白热化,使得世界经济的波动会直接作用于我国国内经济,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主义国家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将本国产业结构纳人国际分工,这就难免使自己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受到国际市场状况的影响,从而也就难免要受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由于美国是中国对外贸易出口的重要伙伴国,始于美国的经济危机无疑对中国的出口贸易有很大影响.这种影响既有显性的又有隐性的,显性的影响表现在成品或半成品的出口急剧萎缩,引发工厂倒闭,大批工人失业;隐性的影响表现在与产品相关的下游产业萎缩、不景气、工人失业。
第四,政府经济政策的失误也可能引发经济危机。政府对社会经济的引导,通过具体的产业政策、就业政策、货币政策、贸易政策、财政政策、人口政策等的实行来实现。如果这些政策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就会推动经济发展;反之,则会加剧各种固有矛盾,甚至阻碍经济发展。比如错误的产业政策及与此相关的对高速度、高产值的盲目追求不断加剧供求结构性矛盾,这种局面发展到一定程度,危机就会出现。
当然还有一些因素可能引发现实社会主义的经济危机,如特大自然灾害、战争及社会动荡、国际关系的一些意外因素(如60年代中苏关系的破裂)等等。
上一篇:校本研修计划(6篇)
下一篇:三年级小学生日记字(整理7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