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抱拳礼教学范例(3篇)

时间:2024-12-02

武术抱拳礼教学范文篇1

关键词:武术;武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2.56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2-141-03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纷纷把科学技术作为本国的发展重心。而大量的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无疑是科学技术得以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可以说,21世纪就是科技的世纪、人才的世纪,武术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武术传承传播发扬光大的先决条件。而武术人才是要通过教育活动进行系统培养的,作为教育活动主体之一的武术人就责无旁贷的担负起了这一重任。因此,武术人本身的素质程度对于武术人才的培养就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武德”的培养与提升是其中的重点。培养高素质的武术人才需要高素质,有“武德”的武术人,如何成为一名适应时代要求的合格武术人,已经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释义“武德”

“武德”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庄王言:“武有七德”――“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这里的“武”,指的是军事。由于军事与武术是同根共源,交叉发展的,后来武术也就将“武德”纳为己有了。古人云:“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士有百行,以德为首。”孔子办学设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也以“德行”为首。武德,是指“止戈为武,尚武崇德”的精神。我国古代对“武”的理解是泛指军事行动。《说文解字》上说要“止戈为武”,它的意思是要以武禁暴治乱,止息干戈,而求得安定和平。“武”的原意并不是叫人们去“穷兵赎武”而称王称霸,恃强凌弱,灭人国家,占人土地,夺人财物,奴役人民。如果那样做的话,就不是“武”,而是“侵略”了,侵略是不配称“武”的。“武”的含义是正义,如古代周武王讨伐元道之纣王,死后被誉为“武王”;岳飞抗击金兵,死后被封为岳武穆王飞,这种冠以“武”的都是具有赞美和颂扬意义的美称。因此,武术一直将有无优秀的品德作为追求的主要目标,让它指引武术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一直置优秀的品德于首要地位,让它成为武术的灵魂;一直将有无优秀的品德当作评价武林人物最重要的标准,激励习武人士:一直用优秀的品德为有力的武器,鞭挞武林中的不良风气与败类武德,顾名思义就是武术道德,即习武者道德品质的修养。这是传统的习惯提法。实质上,武德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理解,它不仅是个人体现武术伦理规范的主体,侧重于个人意志的选择,而且包含了在整个武术社会活动以及参与其他社会活动时的秩序规范,并且,个人的武德只有适应社会实践才能决定其品格的高低,同时,武德也只有在社会共识的秩序规范中,才有实践的价值和意义。对武德的正确理解,应当是武术伦理规范与习武者道德行为准则的总和。它始终贯穿于习武者整个的练武、援武、用武、比武等一系列的武术社会活动中。所谓“武德”,即武术道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应有的道德品质。培养武德,可以使武术人了解武术的文化涵蕴,培养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形成良好的习武品质和习武观念。

武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简而言之,就是武术道德。“道”一般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并引申为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准则、规则或规范;“德”即得,人们认识“道”,遵循“道”,内得与己,外施与人,便称为“德”。“道”主要指一种外在的要求,“德”则指内心的精神情操或境界。“道德”两字连用,始见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二、“武德”培养

通过对“武德”在词源上发展变化来对武术人“武德”进行释义,对武术人“武德”概念进行界定,在对武术人道德重新释义的基础上,阐释武术人“武德”的内涵,进而提出“武德”设目标要自我发展与“武德”发展同步。“武德”建设内容要个体道德与专业道德兼顾,“武德”建设方法要主体反思与团体互助结合和“武德”建设途径要规范制约与职场实践并重的主张,视“武德”建设为武术人职业生命历程的理解与诠释,“武德”建设不是对武术人道德的约束而是一种促进,也是对“武德”武术人职业生活的提升。

武术、打拳和使用兵器的技术,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现代汉语词典》中武术又称国术或武艺,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其内容是把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徒手的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单势练习。武术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弘扬武术文化需要依靠教育的渗透,要从娃娃抓起,世代学习。因而武术教育是中华武术之树常青的重要保证,是一项全社会关注的系统工程。

武术本身是有武德相约束的,武林各门派均强调重武尚德,具体内容如下,热爱人民,精忠报国;弘扬武术以德为先;崇尚科学求实创新;强身健体,文武兼备;遵纪守法,伸张正义;维护公德,尊师爱生;爱岗敬业,勤学苦练;团结友爱,谦虚谨慎;诚实守信,知行统一;仪表端庄,礼貌待人。

(一)自我培养“武德”

在日常的武术教学实践活动中,武术人不仅进行着武术教学劳动,而且还承担着育人的重要功能,与其他劳动不同的是,这种劳动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并且受着千变万化客观环境和个体主观因素的影响,由此决定了武术教学是具有创造性、示范性、长周期性和复杂性等特点,从而也决定社会对武术人的素质要求的高标准和全面性。武术人的“武德”不仅仅是外在的行为规范要求,而且涵盖了自身的道德意识和自身的修养,修养则体现在生活活动中,外在规范表现告之了道德主体应该或不应该做什么,武术人从外在的道德规范到自我的道德意识,再到道德行为,这一过程离开了“武德”主体的内化和践行,而离开了道德主体的德行修养,武术人道德修养的提升就是空话。一个合格的武术人,必须是一个自觉进行“武德”修养的武术人。随着我国武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武术教育的要求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而更多的要求是培育学生自身健全人格的形成,同时武术教育的过程是武术人与学生互动的形式。武术人作为“武德”教育的主导者和实施者,对学生的品格、德行的塑造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二)媒体与“武德”传播

互联网络是由无数个网络站点互相连接而成的,网站就成为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各种网络信息如影视、文学、游戏等通过网络在站点之间传递,如王家卫电影《一代宗师》中对中国武林和其精气神“武德”的视听刻画。武术“武德”在网络中通过调查可知,按照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教育科研机构网站、商业网站、其它非赢利机构网站等,教育科研机构网站主要指高校武术院系的网站。武术借助媒介得以保存、发展、传播,对武术的传承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时至今日,网络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而且也承载着武术“武德”传播的历史重任,武术“武德”传播正在逐渐步入网络时代。目前,互联网上的武术网站数量成千上万,武术论坛、武术博客等数量也相当可观,它们的内容缤纷多样,在网络中共同构建起了缤纷绚丽的武术文化。美国当代人类文化学家本尼迪克特曾经说:“真正把人们维系在一起的是他们的文化,即它们共同所具有的观念和准则”。中国武术不但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而且它还是中国人的一种思想道德方式。在中国“武德”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审美观念、心态模式、价值取向、人生观和宇宙观等。

(三)文学与“武德”传承

武侠小说包含武德的传承基因。武侠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其产生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轨迹,从《淮南子・本经训》载的《羿射十日》;《山海经・海外西经》载的《刑天舞干戚》,虽为神话却已孕育着武侠小说的因子。汉魏六朝出现了微型武侠小说。《搜神记》中的《李寄斩蛇》、《世说新语》中的《干将莫邪》、《周处》,标志着武侠小说的萌芽。到了清代,武侠小说出现了石玉凰的《三侠五义》小说中的侠客义士都是除暴安良的英雄,故事曲折离奇、语言通俗流畅,受到普遍的喜爱。此外,还有《小五义》、《续小五义》、《七剑十三侠》、《英雄大八义》、《英雄小八义》等作品出现。当代主要代表作家有金庸、梁羽生、古龙等。大量的文学作品树立豪侠形象,为了在天地间树立一种浩荡正气,为千千万万侠义之士以及民众伸张正义,夸赞忠胆义肝,宣扬江湖以及民间的侠骨柔肠的“武德”精神。

(四)武术比赛与“武德”体现

在武术比赛中,逐渐培养武术人的勇敢、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武术人的崇尚以武会友、切磋技艺、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武德武风,培养学生努力向上、积极拼搏、精益求精、不怕失败的精神,也培养武术人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的集体观念和良好的作风。学武术要讲武德,如比赛前,比赛双方施“抱拳礼”,这一礼节集中体现了“武德”的精髓,左掌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屈指表示不自大,不骄傲,不以“老大”自居。右拳表示勇猛习武。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乱”,“武不犯禁”“止戈为武”,以此来约束、节制勇武的意思;左掌右拳拢屈,两臂屈圆,表示五湖四海(泛指五洲四洋),天下武林是一家,谦虚团结,以武会友;左掌为文,右拳为武,文武兼学,虚心、渴望求知,恭候师友、前辈指教;立掌如月,握拳如日,日月并出,意思为大明,反手推出,意思为反清。“抱拳礼”,左脚上前一步,右脚跟上;并步的同时,两手环抱胸前,右手握拳,拳面向左手,拳顶对着左掌中指下端;左手四指伸直,拇指弯曲,两手手心向外前推。抱拳礼,又称“拱”、“揖礼”,汉族传统礼仪中一种相见礼,源于周代以前,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是汉族特有的传统礼仪,抱拳,是以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松紧适度,拱手,自然于胸前微微晃动,不宜过烈、过高。用左手抱右手,这称作“吉拜”,相反则是不尊重对方的“凶拜”。

武术比赛,一方面凝聚了武术人之间认同与交流交融,寄托武术人对于标志国家富强的象征的渴望;另一方面,它也是武术人寻求圈外人的了解和寻求了解武术圈外的愿望的体现。借助武术比赛,让国内外人民了解中国武术的技术与文化,尤其是武术的精髓即“武德”,在比赛中,中国武术“武德”所体现的和平、安宁和寻求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愿,“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理念的真谛,经历百年沧桑的东方文化的神韵。

三、结语

“武德”建设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理论研究的深度不够,就会影响“武德”建设的实践,任何理论研究都要基于概念的界定。“武德”建设要遵循武术道德发展客观规律,要发挥武术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的选择性,将“武德”发展融合在武术人的自我发展与专业成长之中。“武德”建设要在武术人的职业生活世界中展开,“武德”建设是对武术人职业生命历程的理解和诠释,是对武术人职业经验的总结和提升。任何道德最终都要从自身表达出来才是真正的道德,对武术人个体来说,武术人道德是促进武术和武术人成长的,而“武德”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武术和武术人道德发展。

参考文献:

[1]左文泉.武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金优敏,谭炳春.武德教育在德育教育中实施的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1,(03).

[3]张瑞林.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刘维芳.武术教学中的德育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7,(11).

[5]巩若刚.浅谈武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J].教育前沿,2006(4).

[6]陈益群.高校学生习武过程中的武德教育[J].搏击・武术科学,2006,(08).

[7]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武术抱拳礼教学范文

关键词:武术文化大学生修身健身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4-0042-03

1前言

传统武术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性,是炎黄子孙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当代大学生身处在一个经济、科技发展的全球化时代,拜金主义、物欲横流对他们的影响与诱惑是巨大的,甚至在金钱和利益面前失去方向。“见义勇为”,“嫉恶如仇”等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已在当今社会中被淡化。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不随波逐流,不趋炎附势,凛然于天地之间。因此,在利益驱使的今天,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武术文化思想的渗透可以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使大学生真正理解“匡扶正义”、“操守节气”这种浩然正气的重要意义,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人格素养与道德品质层次。

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抗挫折能力很低,性格软弱,心理素质差,加之这些年随着社会的剧烈变化,不确定因素的增加以及意想不到的事情增多,得了精神疾患的不在少数,近年来高校大学生杀人及自杀事件时有发生。普及武术,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通过习练武术,以及武德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坚忍不拔的精神,磨练人的意志,振奋精神,健全和完善大学生的性格,使人协调、自然、平衡、和谐,富有开拓和创造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术作为学校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列入教学大纲,体现了国家对武术继承与发展的高度重视,然而从大纲中可以发现,起内容基本以武技为主,而很少涉及到武术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武术文化内涵方面的内容也很少,武术文化在我国大多数学生意识中变得很陌生。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本。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美国当代人类文化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曾经说:“真正把人们维系在一起的是他们的文化,即他们共同所具有的观念和准则”。武术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它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一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在传承过程中不断渗透了民族的价值观、知识、信仰、艺术、宗教、风俗习惯等。与武术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相比武术技术讲更有丰富的底蕴和生命力,它承载了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丰富的传统内容。武术文化由武技与武理技术文化层、武术行为文化层、武术精神文化层。其中武术精神文化层是核心,千百年来武林文化基本上形成了习武者的道德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在这些道德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中我们所需的是符合时代精神的内容:坚定的民族志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奉献精神;“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厚德载物,仁者爱人”的品质修养;“匡扶正义,操守节气”的浩然正气。

2武术文化的内涵

武术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优秀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东方文化内涵,它是一代代武术人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发现、发明、创造而积累起来的,它的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这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不仅体现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性,而且在一定的基础上反映出它的时代性,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一个主要特点,武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具有许多文化特征,如健身性、技击性、教育性、娱乐性、哲理性等等。中国武术是一种身体运动形式,它是建立在中国传统的中医学的基础之上的,属于人体科学的一部分,武术健身养身的价值主要是在它是一种运动形式,可以促进人的健康发展;武术核心是技击性,当然由它延伸出的文化也应具备有这一特性,它主要是通过武术技击动作和武术套路动作来实现的;武术的娱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练习的过程中获得的愉悦感,外一方面就是人们在观赏武术表演时获得美的享受;武术文化具有深刻的这里思想,具有修心养性的功效。武术在它的整个行程和发展的过程中深受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影响,而且另外和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使其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哲理,从而形成了武术文化。武术文化正是在传统道德观和民族精神的滋润和培养下,带有鲜明的仁学色彩,成为我们这个仁义之国,礼仪之邦的民族特征。

3武术文化在高校中的影响

现在的大学生课业紧张,学习压力大,课余时间比较少,仅有的课余时间也基本上都用来玩了,大部分的学生没有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尤其是女生,可以发现,球场里、体育场里大都是男生的天下。也有很多人曾有过定时锻炼的想法,然而坚持下来的却并不见多。整体来看,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下降,因此,我们有必要学习武术及武术文化,以此来强身健体,修身养性。

我们先来谈谈何为武术文化,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表现形式,跟中国的古典哲学、政治、伦理、军事思想、文化、艺术、医学理论、社会习俗等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组成绚丽多姿的中国文化整体。它具有哲理性,讲究天人合一,认为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人应顺乎自然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它还讲究武德,武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所应有的道德品质,认为练武是为了强身健体,惩强扶弱,要以德服人。中国武术传统练功的理论是以中医的阴阳五行说、经络学说等基本理论为生理学依据的。武术练功不仅重视内在的“精气神”的锻炼,而且还强调以内形于外、重在外在的攻防技击技术动作的演练,因而收到内外兼修、强身健体的健身效果。武术除了具有健身功能还有娱乐功能、竞技表演功能、教育功能。中国武术文化内涵丰富,并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我们大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我想中国武术文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们大学生产生影响。

3.1道德素质的提升

练武之人讲究武德,基本思想是以仁慈、忠厚、善良和爱心来待人接物,处理一切人际关系。武德的仁学中心首先表现在练武与修身的统一,习武既是人生品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要求习武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与宏大的胸怀和气魄。其次,武德的仁学中心还体现在武技的运用上。武术的本质是技击,技击必然内含着残酷与暴力。然而武术的仁德精神却要求以制取对方为主,尽量避免杀人取命。以武会友,更是讲究点到为止。因此我们大学生可以从中学到仁、义、礼、智、信,以此来加强自身修养,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做一个人格完善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3.2身体素质的提升

武术练习过程是通过对武术技击功能的追求、技艺的修炼、技术原理身体力行的感悟的过程。丰富的、全方位的武术动作对人体各关节柔韧性要求较高,它促进了人体各个大小关节的灵活性和坚韧性的发展;武术功力练习的多样性促进了人各个部分骨骼肌肉神经的健壮发展;通过多种静止的姿势或柔缓的动作使练功者情绪安静,意念集中,吐故纳新,借以调节人体中枢神经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消除大脑皮层的紊乱和疲劳,从而起到神经与肌肉高度协调,精确调节机体运动的医疗保健作用。因而,经过系统的武术训练,人的体质、体格、肌体、骨骼、神经等协调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全面的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以便为以后工作学习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

3.3意志力的磨练

武术的学习和训练不仅要求练习者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还需要常年不懈,持之以恒。武术是一种日久见真功的运动,通过练习武术可以锻炼我们大学生不怕困难、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

3.4身心的娱乐

通过练习武术,我们可以舒展筋骨,放松身心,而且还可以通过观赏武术表演来娱乐自己,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演变及人们对武术的健身。防身实用价值认识的提高,以武术的观赏为娱乐目的的情况大为增多。练习武术把以肌肉运动与内在心志的和谐统一,从而实现人体自身的和谐。武术运动以其特有的锻炼效果和深邃的文化内涵给人带来一种特有的身心体验和感受,这可以培养人们良好的心理品质、人格品质和健身习惯。

3.5规则意识的培养

武术文化对我们大学生的规则意识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练习武术讲究一定的规则,要循序渐进,不能心浮气躁。武术比赛也有规则,比如禁击部位:后脑、颈部、裆部。得分部位是:头部、躯干、大、小腿。禁用方法:用头、肘、膝和反关节的动作进攻对方;k用迫使对方头部先着地的摔法或有意砸压对方;用腿攻击到对方的头部;用拳连击对方头部。还有介绍运动员时,运动员向观众行抱拳礼;每场比赛开始前,运动员相互行抱拳礼,宣布结果时,运动员交换站位,宣布后,双方行抱拳礼,再同时向台上裁判员行抱拳礼,裁判回礼;然后和对方的教练员行抱拳礼,教练员回礼。无规则不成方圆,这些规则的制定有利于保护参赛者的生命,有利于武术比赛的进行,我们大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遵纪守法,文明礼貌,举止端庄等好品质,自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3.6爱国情怀的培养

武术文化还能培养我们的爱国情怀和重承诺守信用、见义勇为等侠义精神,而侠之大者乃国家民族之观念。在武德内涵深层宝贵的是爱国情结。今天,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同样应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弘扬祖国文化,建立起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形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诚党的崇高品德,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的武德思想,为中华民族之兴旺繁荣而奉献毕生。

4当代大学生修身的必要性

当代大学生要新世纪的人才,就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绝大多数大学生关心国家命运,拥护国家政策,民主参与意识比较强,学习积极性高,创造性强,有强烈的成才意识。现代大学生处在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期,思想活跃,容易放大社会上的一些负面现象,从而造成社会责任意识和爱国意识淡薄,对国家大事民族前途毫不关心,在是非面前麻木不仁;缺乏自立自强、艰苦奋斗、励志报国的进取精神;缺乏竞争协作开拓创新的团队精神;缺乏对民族文化传统的认同。通过武术的学习,通过对侠义精神的解读进而使大学生的公益责任道德义务感增强。

4.1武术能够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心理过程,是在人的社会实践中行程和发展起来的培养学生具有顽强的意志,主要是促进学生形成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有恒性等优良的意志品质武术的学习和训练不仅要求练习者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还需要常年不懈持之以恒,“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欲学惊人艺,需下苦功夫,体得先贤”这些谚语无一不是对习武者提出的一种不怕困难、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坚强意志品质的要求,武术是一种日久见真功的运动,在武术的训练中,不仅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能培养他们坚韧不拔、勇敢无畏的拼搏进取精神和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意志品质

4.2武术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

在健身方面,中华武术将有关传统医学和养生理论完整吸收到自己的理论体系中,强调心、神、意、气等内在心志活动、气息运作和手、眼、身、步等外在形体活动的协调兼修,行程内养性情,外练筋骨的养生思想和健身之道。各种拳术的帘蹦跳越、闪展腾挪、跌扑滚翻等外在动作,加上内在意识和呼吸的配合,人体各个器官都参加了活动,提高了人体肌肉力量和延展性,提高了关节活动的幅度,有效地发展了人体的柔韧性,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以后工作学习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

4.3无德可以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平

武德即武术道德,武德定义为:尚武崇德,修身养性也即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武术运动中乃至社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情操,是中国伦理文化和传统社会道德观念在武术文化中的体现,是武术文化中最直接、最理性的精华,包括心性修养、道德作风、精神境界和武术礼仪。武德的内涵可以简单概括为仁义礼智信。仁即指仁爱,关怀忠厚善良,以和谐为原则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义指正义,符合道义;礼是礼节,对长辈老师同学等行礼,在武林中行抱拳礼等;智即智慧,信指诚信,言必信,行比果的诚信精神。中国传统的武术教学传艺始终以德为条件以德为先严格要求自己的徒弟武德已经成为中国武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武术传承过程中不断在品德方面加以培养,不断在品德修养方面提升境界武德贯穿于习武授武比武用武等一系列社会活动中,以武德来规范习武者的武术行为,使道德观念成为武技的准则。现代学生通过武术学习武德教育,可以提升培养学生仁爱重义知礼智慧诚信的道德风貌,对其人格的完善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4.4武术的侠义精神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武侠是我国历史上个性鲜明的一个群体,对我国的传统伦理观念有巨大的影响。武,是侠客行为的必要手段。义,是侠客的目的,是侠客的精神所在、灵魂所在。在与武术文化相关的文艺作品中变现侠客的侠客精神;讲求道义和信义、疾恶如仇、锄强扶弱、见义勇为、重义轻利、为国为民、追求自由及人格的平等与独立等。武侠所展示的侠义精神,是人类永远的光荣与梦想,相信看过武侠小说或武侠电影的年轻人,尤其是男孩子大都做过成为侠肝义胆,忠信礼仪的大侠梦,其实实在在地影响了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5结论与建议

武术抱拳礼教学范文

学练武术的第一课,是老师先给我们讲武德、讲怎么行抱拳礼,以及抱拳礼的内在含义。老师通过对抱拳礼的细心讲解,要求我们学练武术必须先识礼、先明德。

我们学练武术是从基础功做起的,这两年老师又教了国家规定套路初级长拳一、二、三路拳,然后学了传统套路中形意拳种的母拳――五行拳和少林八法拳,再后来学了较复杂、高级的拳术――朝阳拳和对练套路等,再后学了二十四式太极拳。老师在教套路时,在示范动作的同时还给我们讲解招式中的技击含义,让我们边学套路边体会攻防应用,有意思极了。由于我们知道了怎么做,还知道了为什么要这么做,因此我们俩学得快又忘不了,还亲身感受到了不同拳种的区别和特点。两年当中我们俩学得可真不少,不但学了基本功和8个套路,第二年还学了程式化武术推手和散推手,现在爸爸、妈妈给我们买了武术器械,我们已经开始学习刀、枪、剑、棍的基本动作了。

去年冬天有一家体育运动中心庆祝开业举行篝火晚会,邀请我们去表演武术。那天我们刚走上舞台时很紧张,但是随着音乐响起,我们紧张的心情放松下来,这不就跟我们平时练功一样嘛。我们流畅的表演换来台下热烈的掌声。这次经历的一幕幕以后时不时地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使我们练武的积极性更高,也让我们更有自信。练武让我们身体也比以前健壮,体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柔韧性增强,力气大有长进。

习武对我们的文化学习也很有帮助。现在中学生的学习十分紧张,繁重的学习任务让同学们感觉头都大了。每当晚上写作业发困、学习太晚时,我们哥俩就出去认认真真打趟拳,回来再接着学习,不仅活动了身体,也让我们头脑清醒了。我们还把武术学习中获得的学习方法应用到文化学习中,使学习效率大有提高。从刚上初中到现在,我们的成绩一直呈上升趋势,现在已进入了全年级的上游行列。

习武一年时我们开始练推手,先从程式化推手练起,然后再练散推手。练习散推手时摔倒在地是不可避免的,既然可能摔倒就不能瞎摔,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老师教我们练习摔倒时的保护技巧时,一开始看着那硬邦邦的水泥地面,我们谁也不敢做,可又看到那些成年人或大学生们推手时,或前后或左右倒地也没事儿,心里头就有了点勇气。老师先给我们示范武术的滚翻,详细讲解倒地自我保护技术要领,要求我们在倒地时身子团成一个球儿形成滚动,把倒地撞击的力量转化成滚动的力量,从而保护自己。虽然我们知道了窍门,但做起来可没说的这么容易,一开始由于身体协调不好,磕得、硌得身上直疼。老师在旁边细心地保护,反复强调要领、指出毛病,两周内我们就掌握了要领,一个月以后就是在水泥地上被动倒地也能做滚翻动作保护自己,已经很平常、很自如了,跟在床上打滚没什么不同的感觉。老师告诉我们:铺上红地毯那是迎接总统的礼节,遇上劫道的坏人才不会给你铺垫子,练武术就要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还真验证了老师的话,给我们留下了一辈子也忘不了的记忆。

那是去年冬天下雪天发生的一个意外。有个休息日学校给我们加课,下课后操场上成了白色的世界,心情变得愉快,空气也非常新鲜,我们和几个要好的同学先在操场上玩雪,随后开始飙车。纬华骑着别人的山地车狂奔时,未了一个急刹闸,那一刻身后好像有一双巨大的手突然将纬华和车子一起掀了起来,身体从车把上蹿了出去。就在脑袋将要着地的刹那间,纬华下意识地低头团身,在地上打了好几个滚儿,就站了起来,身上不疼不痒,脑子里一片空白。纬华无伤无痛,可把周围的人吓坏了。其实这一次救纬华的就是前滚翻,练推手可真是帮了大忙,使他在危难时刻能够自我保护避免了严重后果,在不知不觉中摆脱了危险。原来学练武术的作用离我们的生活这样近。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