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对国家的意义范例(3篇)
时间:2024-12-03
时间:2024-12-03
时至今日,科技创新已成为人们说、写、用最多的词汇之一了,有人会认为,再撰文提什么是创新好像没有什么新意了。邓小平同志曾再三谈到“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
显然,一个不能民富国强的社会主义不是我们需要的。我们要的是快速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
按照逻辑推理,我们的创新工作也要把什么是创新搞清楚,把怎么样建设和发展创新型国家搞清楚。因为一个只能惠及自己,目的只当个什么研究员等,不能惠及人民也不能创造价值,也不能有所贡献的创新并不是我们需要的。我们需要的是既有学术性,又能创造经济效益的创新,如认识世界客观规律的公益性的基础研究,众多产生经济效益的应用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发展,同时还必须惠及人民,对社会经济及民富国强有贡献的创新才是我们需要的。科技创新是狭义创新,是基础。只有真正达到民富国强的广义创新才能简称为创新。创新应面向实体经济,发展新兴产业。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也就是说科学技术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发展高科技的目的不是论文数量以及专利的数量,而是要看产业化和创造价值,进而实现民富国强。
1985年3月7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中又强调“现在要进一步解决科技和经济结合的问题……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
2014年8月18日讲话中指出:“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制度优势,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指出:“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自觉把求真与求用有机结合起来,从立项起就瞄准应用需求,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改变大量成果停留在实验室里、‘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弊病。要积极推动强化各类创新主体,各方面各环节的支撑和联动,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扩散机制,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从制造到创造,从速度到质量,从产品到品牌”。
显然,科技创新是手段,民富国强才是目的。
狭义创新是广义创新的第一阶段
那么什么是狭义的创新?
一是革新,指现实生活中一切有创造意义的研究和发明、见解和活动。包括创造、创见、创业等;
二是打破陈规,突破框框,以不同以往任何形式的发明创造,产生出新的形式;
三是科学发现(第一次看到)或技术发明,或是发明新方法。发现主要是揭示未知事物的存在及其属性。发明主要是创造出过去没有的事物。发明必须是有应用价值的创新,它有明确的目的性、有新颖的和先进的实用性;
四是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首先是更新,其次是创造新的东西,最后是改变;
五是科学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技术则是回答做什么?怎么做?
六是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综上所述,上述创新的概念是科技创新只能算作狭义创新,因为只凭科技创新形不成大量的物质财富。过去人们经常把科技创新当作整个创新,这是片面的。即使是真和实而且能应用的好也仅只是科技创新。
一个简单的比喻:这些科技创新也只能算是一座大厦的地基,它是建一座大厦首先要做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万丈高楼平地起,但这些也只是止于地基,盖不起大楼,因为这个地基即使再好,没能盖起大楼,它也就产生不了价值、效益,对民富国强起不到实际的作用。最终的结果就是这块非常好的地基,只是用了大量的金钱,花了许多的人力、物力而已,其实际效果和浪费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过去我们把科技创新就作为创新全过程,把手段当目的,结果是绝大部分科技工作者确实投入民富国强的创新中去,但也有少部分人的论文、专利搞了一大堆,而其成果却并没有实现产业化的希望。他(她)们不是在创新的路上跑步向前,而是多处去要钱。有些人很会申请资金,其实那些人根本很少作科研,但奇怪的是“能按时完成任务”,也能“通过鉴定”,甚至“经常获奖”。所以,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要观念更新,就要坚持“四个全面”把科技体制改革搞好,就要将重点从只讲学术性的狭义为创新第一阶段的科技创新转到学术性、应用性、价值性、惠及性、公益性的广义创新上来,让创新真正产业化实现其应用的价值。
创造价值才算创新
事实证明,从爱国、爱民角度出发,大力宣传对国家、人民和有价值创新论是很有必要的。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J.A.熊彼特在其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该词及理论,并在其1939、1942年出版的《经济周期》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两书中使该理论系统化。
熊彼特的创新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包括五个方面,其一是研制或引进新产品;二是运用新技术;三是开辟新市场;四是采用新原料或原材料的新供给;五是建立新组织形式。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受到经济学界的重视,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21世纪初所说的创新,在熊彼特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延伸和发展,已从单纯的经济学概念演变为含义宽广的哲学概念,包括思想理论创新、科学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知识创新等。
只有把发明转化为产品研制、工艺试验,转化为技术革新、试生产、批量生产和推广应用,才能成为现实技术。大量的科技发明出自欧美,将这些发明“物化”为新产品或试制品,也多出自欧美人之手。然而将新产品或试制品最终变成值得批量生产的商品,并推向市场的“最终阶段”工作大多是日本人完成的。
有调查机构对二十世纪全世界的新发明数、新产品化、新商品化数作比较,其结果是:第一,出自美国的新发明数达29项,出自欧洲的新发明数达11项,而出自日本的新发明数为零;第二,出自美国的新产品数达30项之多,欧洲为6项,而出自日本的新产品数为两项;第三,出自发明最多美国的新商品数却只有6项,欧洲只有两项,而出自发明为零的日本的新商品数却多达24项。真正实现熊彼特所定义的“创新”的全部内容即开发新商品、新市场、新的生产方法、新的原材料供应来源等。
创新与发现、发明有区别。只按照“创新”的定义,“创新不只是科学或技术,而是价值……因此,一个工商企业中的创新始终必须以市场为中心,如果创新以产品为中心,很可能产生一些‘技术上的奇迹’,而报酬却令人失望。”这相当于将技术发明专利束之高阁,实现不了市场价值,也就说不上是创新。所以,创新不只是以科学中的发现或技术上的发明作为标准,而是以实现市场价值为其判别标准。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很快,只要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过不了几年,这些科技创新也从新变旧了。
这其别要注意的是在发现或发明的成果与这些成果转化为新产品、新服务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差别,而恰恰是后者才能称作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它要求付出的劳动以及所花的代价比前者(即发现、发明)要大得多,困难得多(如果把专利的发明与使专利技术产业化的创新两者混淆起来,在实践中就有很大的危害性,人们误以为有了发明就有了创新,其实相比之下后者要难得多。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那么技术发明的转化率低下是必然的)。
硅谷之所以是创新的摇篮,是创新和创业精神的栖息地,就是因为它“不仅仅局限在取得的科学进步或技术的突破上”。“硅谷与众不同的不是这里发明的技术,而是把这些技术进行开发、利用并将其推向市场的在当地创建的企业。换句话说,硅谷的故事是企业尤其是创新企业进行技术开发与市场应用的历史。”
由上可见,创新与发现、发明并不是一回事,它们的成本和代价也是不同的。正如德鲁克所指出的:“作为一种经验规律,如果把产生一种新思想上花费一美元,则在对之进行研究以便把它转化为一种新发现或新发明,就必须花费十美元。在‘研究’上每用十美元,在‘发展’(‘开发’)上至少要花费一百美元。在‘发展’(‘开发’)上花费一百美元,则在市场上引进和建立一种新产品或一个新企业就需要花费一千或一万美元。而只有在市场上建立了一种新产品或一种新企业之后,才能说已有了一种‘创新’。”
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著名创新研究专家肯特指出:“创新首先是人们能够迅速地了解一种市场需求”“几十年的产品研究表明,使用者是刺激创新的第一要素……领导技术发展的公司现在意识到,他们必须创造一种新的商业概念而不简单的只是优秀的技术。”《第五项修炼》一书的作者彼得・圣吉说:“当一个新的构想在实验室被证实可行的时候,工程师称之为‘发明’,而只有当它能够以适当的规模和切合实际的成本,稳定地加以重复生产的时候,这个构想才成为一项‘创新’”。
所以,创新与发现、发明不是一回事,因此,它们的方法论自然也是不同的。
当然,创新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与风险。
毫无疑问,如前面所指出的发现和发明也都有风险,都要付出代价,但比起创新活动来,风险会小得多。因为创新还必须与市场相联系,而市场的风险比起实验室内的发现、发明可能遇到的风险要大得多。
从上面的论述中不难发现,原初意义上的创新是连接科技与经济的桥梁,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所以,要强调指出创新大于科技,创新也不是单纯的经济,这才是创新。1909年德国化学家哈伯首次用空气中的氮和氢合成氨(这是发明)。哈伯的发明不久被德国巴登苯胺纯碱公司所接受与采纳,但从发明到生产出产品,其间经历了无数次的试验,单就为了获得较理想的催化剂就经历两万多次试验,到1913年第一台合成氨工厂才建成投产。这个过程就是创新过程,而发现、发明,只是这个创新过程中的一部分。
当然,这绝不意味着轻视发现、发明的重大意义,没有发现、发明,创新就成了无根之树、无源之水了。其实,我们可以用下列公式来表达这个创新过程:DSMV。这字母也各有含义,D:即研究与开发,亦即科学技术过程;S:新产品与新服务;M:代表市场;V:代表价值。
这是一个创新过程,研究这一过程是否有逻辑推理程序,是否有模式或方法,这就是创新方法论。不过,我们很快就会发现,这个公式是早期创新的线性程序,现在已远比这个程序复杂得多了。根据作者的实践,其既有往、复的过程如DSMD―S―MV,而且还多条线合作前进。
创新的基础
深刻学懂本课题已有知识是创新的基础,既有的知识如果学不好,就如同不懂恩肖定理却去做恩肖定理的课题,其结果必然会失败。
伟大科学家牛顿说过“要站在巨人肩上”,也就是要站在本课题的现有知识上,这是基础。因此,不要认为创新就是个人的苦思苦想,也不能有碰运气的想法,而要在较全面的收集资料、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深思并发展下去或提出创新观点,才能有所创造。
纵观科学技术发展史,有许多发现、发明是发现、发明者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善于观察,捕捉机遇,“注重如何去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独立思考和创新”。
科技一直在发展,科技工作者也应活到老、学到老,创新到老。学习是重要的,但作为一个创新者又不能把已有知识作为终点,而是作为基础、作为起点。应进一步深入思考、深入探讨,寻求更优方案,寻求创新方案。别创新成功了不知怎么成功的,失败了不知怎么失败的,这样很难吸取经验教训。创新的过程是很艰辛的,但成功了后又是很幸福的;就像爬一座高山很累,但到了山顶,登山一望,甚感幸福。
一个创新者要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本质,让科技服务于祖国、服务于人类。有了崇高目标,才会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去完成创新及促进产业化的工作。
当然,在创新的基础之上还应该有创新的先决条件。
党的十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说广大科技工作者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是人生幸福和成功的重要支柱。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爱民、爱科学、勤劳、团结、互助、诚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
一个科技工作者既应有高尚的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还要有科学道德。创新者的高尚人格真正的有利于人民的创新,都要经过长期艰苦的研发工作才能成功。只有那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为科学而奋斗,有贡献精神的人才能做出大的创新;只有那些立志造福人类,勤奋、坚韧、能吃大苦、坚持创新、不计个人名利的人才可能取得一定的成就。
科技工作都应该倡导对人类、国家、人民、他人有利的前提下,也对自己有利的共利人生。其实做起来也并不难,只要真正按国家政策办就行了。只有追求多作贡献,多出创新成果,实现成果产业化惠及人民作为幸福作为价值取向,广大科技工作者才能在劳动和贡献中创造更大的价值。而对企业层面创新而言,则要以“爱国、爱民、贡献、创新、合作、争先”作为企业的创新文化,去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
除此之外,做创新还应该明确创新的目的。其实创新的出发点不同,也就有不同的目的,可以说对于从事认识世界的基础科学的科技工作者,也许写论文可作为目的,但其所揭示的客观规律,应经得住实践的检验和时间的考验。而对于从事改造世界的从事应用的科技工作者,论文就只能是手段,不算是目的,目的是实现产业化,促进企业(包括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以对经济社会的实际贡献来评价应用型科技工作者应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任务之一。
创新两点论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道路,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决定意识,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实事求是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国梦。科技创新及促进产业化工作可形成两点论。
首先是勤奋和勤俭两勤。
勤奋:科研工作是一个艰苦的工作,要能吃得苦,才能有成果。小吃苦,小成果;大吃苦,大成果;特别能吃苦,就有特别大的成果,做出大的原始创新。而且现代科技又是合作起来的科研团队工作。所以,一个创新者既要有良好的公民道德,又要有良好的科研道德,高尚人格之外,还要有良好的科研方法。
勤俭:对科研来说更重要,因科研仪器贵、材料贵,稍大手大脚就会几千元甚至几万元用进去。必要的仪器是需订购的,但关键还是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很多民营企业资金困难,有一些仪器不必都买,可借用。
还有就是两自,自力更生和自主创新。
自力更生:就是不要依靠国家或他人,自力更生有主动性。自主创新:依靠自己的力量做创新,对中小型民营企业来说,难度较大,自己要做,更好的方法是联合起来做。
再就是两个积极性:上梁正,下梁也就正,既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也尽量调动合作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做好这些就必须要对合作者采取扬长避短的合作。
还要两条腿走路,两条线齐头并进。
两个重视:要既重视理论也要重视实践;重视理论可以少走弯路,重视实践才能把产品做得出来。
两个规划:即长规划、短安排,这样有利于协调,能充分发挥每个人作用。两个兼顾:很多中小企业是搞产品的,对于产品的创新研究与产业中的具体问题都要兼顾。某些科研时间长,出成果慢,往往不被人所理解,这需要企业领导向群众解释。
两个系统工程:对科研工作者来说要对自己的课题从理论、技术、产品、工艺等系统进行了解才便于产业化和高质量。还要横向和相关部门合作完成各个系统的配合。
两出:既出创新产品,也出经济社会效益。
两种人才结合:现在科技经常是系统工程,要各方面的人才互相合作,所以,应是理工结合,创新型人才与知识型人才结合。在人才应用与培养上以国内、外结合,但应以国内为绝大多数。在仿制与创新方面则要根据各个具体领域的具体情况,一般差距太大的,引进后再创新为好。过去我们国家与外国差距太大,所以大多为引进或仿制。这正如钱学森同志说的“外国有的我们也要有”。所以,对于创新而言,外国没有的我们也要有,这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努力使我们中国从科技大国变为科技强国,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
民营企业更应重视创新
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会高度评价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同时,强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经济的民营企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民营企业决策快、行动快,民营企业在解决就业、税收、各种商品的生产上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就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一起来探讨民营企业的困境,能帮助民营企业走出困境。目前出现的“订单荒、钱荒、创新乏力、前进艰难、需求疲软”等根本问题还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尽管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由于发展质量水平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我国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承接比较多的是一些高耗、高污染的产品的生产。一些中小民营企业更是这些中低端中的中低端,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利润也更低。因而,中小型企业必须重视创新,提高创新能力,实现转型升级。
主席说:“国家强大要靠实体经济,要有强大的科技实力,要改变高端产品依赖进口。我们坚持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加快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切实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实施创新驱动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时也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广大中小企业必须抓好科技创新,使企业拥有核心技术,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
怎样创新
有许多人做学问应付各类考试都很在行,成绩也很好,但在真正面对科技创新的问题上,不少人搞很多年最终也不知从何着手,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也不太好说清楚。如果对《哲学》《认识论》《方法论》《创造学》《逻辑学》有一些研究,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解决,因为成功的创新不外乎有以下几个要点:
一、伟大的创新来自于伟大的人格
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创新历史,就不难发现伟大的创新来自于伟大的人格这一规律。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写资本论是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写成的,由于他领导工人运动,三个政府驱逐他,他家的所有积蓄已全部用作革命经费,连家具也早变卖,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因为付不起房租而举家迁移。马克思写资本论阅读过的书籍有1500种,他所摘的内容和整理的笔记有100余本。据说跨越40年写成资本论,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爱因斯坦对居里夫人等的评价,由于原文内容较长,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但主要还是赞扬她的伟大人格。
2005年,钱学森曾感慨地说:“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著名的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曾写出大量的中国科学史,他也发出如下的感叹:“为什么一个曾有古代四大发明,科技在世界领先的民族,为何在近代的科技发展上落后了。”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一个是伟大的爱国科学家,一个是对中华民族很友好的伟大的国际友人。他们的提问值得我们深思、警惕。
空谈、坐而论道、闭门造车、本本主义、瞧不起商人、应试教育、应职(应付升职)科研影响着我国的发展速度,要创新驱动必须既培养知识型人才,也培养技能型人才,也培养复合型人才,而重点应培养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五要素就是:德、知、能、合、体。
“德”就是树立为人民创新的贡献人生观,至少是对国家、人民和自己都有利的共利人生观。历史和现实都证明,特别是现代,大创新、大难度、时间长、失败次数多。有德,才不计较个人得失,对有利于人民、国家、人类的就会坚定的去作,坚持去作,而获成功。既应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公民,又应是具有科学道德的科技工作者。培养知识型人才难度小一些。培养有重大原始创新的人才,难的是培养其既具有中华传统美德,又具有西方的科学精神。
在中华传统美德中,主要是爱国、爱民、多作贡献、造福人类,勤俭、谦虚、求真、求正、求实、求用、求新、乐于学习、乐于创新、深思、“温故而知新”。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幸福观。西方科学精神是: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敢字当头、严字把关。
“知”则是要对课题的现有知识充分了解,用不着将无关的知道那么多,对于创新的领域必须是“知己知彼”。应该对一些民间发明家搞的一些并不现实的研究坚决说“不行”,因为很多失败就是在知识欠缺上。要认识到“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不停的学。要本本,但“不能本本主义”,要本本,而又不能太过迷信本本,要站在本本之上,发展本本,要敢于“挑战传统知识”。
“能”则反应出过去应试教育重知识轻能力是有问题的,某些成功很多得益于其个人能力。对个人能力要着重培养,作者认为,作为要从事原始创新的人才应具备以下能力:一是基本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二是具有以下推理能力:逻辑推理、数学推理、物理推理、一般推理等能力;三是具有创新思维,科学抽象,能从眼、耳等五官及脑等感官的认识到灵感、直觉、心理实验、想象、联想,从感官认识到理性认识,善于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善于总结、归纳、演绎,从而获得创新。四是爱因斯坦说方法的知识比知识更重要,要掌握一些创新方法。不停止的实践,不停止的创新,就会有不断提高的能力。
“合”则是善于合作起来作大事。这一点就比较好理解,有些项目创新难度很大,成功几率难说。这种合作很多时候是必须要和各方面人士合作,同时在团队的密切配合过程中,不能太计较个人得失,这样双方的合作才会更好更顺利,最后也就能促成更大的成功。敢于创新也是一种能力。不要不作为,见新的就说“不行”的“不行先生”。要当“敢字”先生,要敢字当头,严字把关,敢于超越前人,敢于创业,敢于创新。
“体”其实就是身体,很多较大的研究项目工作会异常辛苦。对于如此高强度的工作,有一个很好的身体极为重要。科研工作者首先是自己喜欢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创新,同时最为重要的是对于工作上的成功或失败,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心情好身体自然也会好。
二、从科学史看狭义、广义创新方法
其实,从科学史不难看出狭义和广义的创新方法。
就比如电的发明――丹麦科学家奥斯特于1820年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其后大科学家安倍将导线置于磁场,但未发现电流。1821年杰出的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提出反问,既然电流能产生磁场,那么磁能生电吗?他经过十年实验于1831年发现比安倍多两个字,将导线在磁场中运动就产生电,即导线切割磁力线而感生出电流,可以说这是反问创新的典范。法拉第反问的成功开创了电气化时代,他的研究方法是从实践出发总结规律用归纳法成功。而数学公式是14年后由物理学家、数学家诺埃曼推导出来命名: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还有电磁波的预见,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从物理推导、数学推导、演绎法得出变化的磁场激发电场,变化的电场激发磁场,从理论上他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1888年赫兹通过实验检测到电磁波,1895年俄国的波波夫和意大利的马可尼分别实现了无线电讯号的传输,开创了电讯时代。因而麦克斯韦成为与牛顿、爱因斯坦齐名的伟大科学家。
同时,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质能公式等均主要采用演绎方法,他说他的直觉、心理实验、灵感等完成。我们中国有句话叫做熟能生巧,“温故而知新”,创造性思维、直觉、心理实验、灵感、科学抽象是从勤奋中来,实践中来,是唯物的。
再看比尔・盖茨和乔布斯,近来有报道说比尔・盖茨又成为了世界首富,乔布斯的苹果有一年的财富比瑞士这一国家的收入还多,真正富可敌国。比尔・盖茨和乔布斯就是创新、创业实现市场价值的典范,就是创新(广义创新)的典范。
三、懂得些认识论、方法论
首先是唯物辩证法,在科研工作中经常用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抓住主要矛盾;两点论与重点论并重;对立统一规律;要客观、本质、全面、发展、联系的看问题等。作一个简单的对比,有人形容创新就像搬砖,看似有道理,但全面来说创新和搬砖不同,搬砖98块就有98%的成绩,而创新差1%也不行的,就会失败。
搞创新是要懂得点逻辑学的,其实这种例子也很多,如三段论法,英籍华人科学家高锟的博士论文中的逻辑思维:玻璃导光,光纤是玻璃,所以,光纤导光,是世纪性大发明,获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当然还有更浅显的例子,就如所有的南充市人是四川人,西充是南充市的一个县,所以,西充人是四川人,这么简单,在创新中用逻辑推理其实并不困难。由此可见,其实逻辑不是那么神秘,关键是要会用它。
四、狭义创新的两种模式
实践证明,狭义创新有两种模式,其一是归纳法:间接知识――实验――众多的科学方法理论――实验――理论。其二是演绎法:间接知识――理论――实验验证――众多的科学方法――理论实验检验。
即总是理论与实验相结合与逻辑推理、数学推理等往返结合。
五、“政资用产学研媒”联合、联盟创新(即广义创新)的模式
当然,一些大公司如华为能自行创新当然很好。条件不够的,采用此法。其一是流程:科技创新(理论发现、技术发明)――专利――新产品、新服务――批量生产――市场――价值。二是用“政资用产学研媒”合作完成上述流程:我们应该按邓小平同志说的“社会主义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组织以政(政策、政府有关部门)、资(各种资金投入)、用(以市场为导向,为用户服务)――产、学、研、媒联合出力,完成创新。
〔关键词〕陈云;科学技术;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A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999(2010)02-0102-05
陈云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之一。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陈云在重视我国科技发展与创新方面,提出了很多经典和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真知灼见,对当今我国的科技发展仍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
一、积极引进先进技术
科技的发展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善于学习和吸收国外的先进科学和技术,是科技创新的基本条件之一。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我国科学技术严重落后,如何改变科技落后的现状成为陈云思考社会主义建设的着力点。因此,陈云一贯重视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参与制订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就通过贸易形式吸收苏联的资金和先进技术,使新中国的科学技术前进了一大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面对全球日益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我国科技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陈云指出:“对外开放,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用,是完全正确的,要坚持。”〔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陈云根据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对引进国外先进科技做了进一步的阐发和完善,有效地解决了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如何引进国外技术与加快我国科技发展、创新的问题。
第一,迅速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提升我国科技水平。任何国家科技的发展都不可能游离于世界之外,必须开展科技交流,及时引进先进技术。但“”等在“”时期却盲目自大,把引进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讲技术设备等说成是“洋奴哲学”。这种荒谬论调严重阻碍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使我国科技发展闭关自守,孤立于世界发展潮流之外。“”十年,我国科技发展不但失去了赶上西方发达国家的机会,而且差距在拉大。陈云认为,实现科技创新与发展的前提是正确认识我们自己在科技方面的真正水平。“我们同日、德、英、法不同,工业基础不如他们,技术力量不如他们,这两点很重要的。我们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力量比解放初期有很大进步,但同日、德、英、法比,还是落后的。”〔2〕那么,我们必须从我国科技发展的实际出发,承认落后,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主动学习和创造先进科技,加快我国科技创新。陈云指出:“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是促进我国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过去几年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很不够。凡是国内迫切需要而又一时解决不了的生产技术,必须在调查研究、统一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手续,及时地积极地从国外引进,并且认真做好消化和推广的工作。”〔3〕陈云关于创造有利条件,大胆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主张,有利于肃清“”的“洋奴哲学”,使中国科技的发展与世界紧密联系起来。
第二,提高警惕,合理有序引进先进技术。粉碎“”后,从中央到地方都迫切希望尽快恢复被破坏了的国民经济,追赶世界发展水平,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但是,引进国外项目和科学技术的新跃进倾向又有所抬头,我们称之为“洋冒进”。这种“洋冒进”不但对我国的经济调控造成不利影响,而且可能使我国在技术引进上出现重引进、轻消化,盲目引进、重复引进等现象。陈云在经济调整时期,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首先,陈云认为,在自力更生为主的条件下,借一些不吃亏的外债,引进有利的技术,是必要的。但对外国资本家在欢迎之中要警惕。一方面资本主义由于意识形态原因,依然敌视我国,不肯轻易出售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外国资本家也是资本家”,“世界上没有一个愿做低于平均利润率买卖的资本家”〔4〕。其次,陈云认为,引进技术和项目要考虑到各方面因素,所以,要精心规划,发挥其最大效能。假如我们过度无序地引进项目,必然造成外汇和资源的浪费,且不利于国民经济的调整。“现在中央下决心大量引进国外新技术,是正确的,我拥护。但是,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搞综合平衡的同志越要注意,不要头脑发热,要搞好综合平衡,国内工作要跟上,不然又会出现新的混乱。要听听反对派的意见。中央越是支持你们,头脑越是要冷静,把引进工作和国内工作平衡好。”〔5〕大量引进西方设备、先进技术,“要循序渐进,不要一拥而上。一拥而上,看起来好像快,实际上欲速则不达。项目排队,如有所失,容易补上;窝工,就难办了”〔6〕。
第三,打破科技封锁,全方位引进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外国对我国的技术封锁,陈云有切肤之痛。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西方就对我国进行经济封锁,新中国建设所需科学技术只能从苏联及东欧引进。20世纪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我国从苏联引进先进技术的通道也基本阻塞。20世纪70年代以来,利用资本主义世界内部的矛盾,打开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中国科学技术全面封锁的缺口,但我国引进科学技术仍局限于一些国家。所以,改革开放之初,陈云就指出:“改革开放要立足于打‘中华牌’,向全世界开放,靠一两个大国是要吃亏的。”〔7〕随着东西方关系的缓和,陈云积极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在中苏关系也出现转机之时,陈云则主动出击,希望借助苏联打破西方对中国的高科技封锁,增强我国引进科技的筹码。1984年12月下旬,陈云在会见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阿尔希波夫访华团时,就利用这一机会指出:“中苏两国贸易和经济合作规模的扩大,在今天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人人都感到高兴的。有人手里拿着先进的东西,自己不肯卖给我们,又不让别人卖给我们。因此,在转让尖端技术这类问题上,希望苏联方面要看得远一些。”〔8〕正是陈云的高瞻远瞩,我国科技引进工作有了一个宽松的环境,有效地改善了我国科技引进中被封锁的局面。
第四,引进科学技术,关键是学会、创新。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如果我们不能进行有效地学习、消化和新的创造,最终还是会受制于人。陈云强调,引进的先进技术“一定要,而且还要充分利用,只不过把期限延长一点就是了”〔9〕。如何充分利用?首先,陈云认为,引进技术要学会,特别是在购买设备时,一定要获得完全的技术,以便于自己吸收,转化,提高。在宝钢设备和科技引进过程中,陈云指出:“买设备,同时也要买技术,买专利。”〔10〕“掌握了这个技术,还要在国内其他钢厂,如马钢、武钢、鞍钢等推广应用。”〔11〕其次,引进的先进科技,不仅要学会,而且要提高创新。在一定条件下,技术可以引进,但不能依赖外国的科学技术,必须进行自主的探索和创造。因此,从国外引进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要发挥我国自己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走创新的道路,避免走上“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陈云十分欣赏日本通过技术引进,再创新后来居上的成功范例,他特别指出:“引进先进技术比引进先进设备重要得多,设备我们自己可以造嘛。日本也是引进先进技术,引进以后把它加以消化,再加进一点自己的东西出口。”〔12〕
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般说来,发达国家不仅不会把最先进的科学成果和关键技术卖给我们,而且总是想卡我们的脖子,限制我们的发展。只有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才能打破发达国家对我们实行的科技封锁,使我国的科技实力达到甚至超过世界先进水平。陈云重视我国科技的自主创新工作,他认为,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必须在科技方面掌握自己的命运。改革开放后,陈云就指出:“四个现代化怎么化法?当然,主要靠自力更生。”〔13〕
第一,在一些战略性、基础性的重大科技项目上,必须依靠自己。改革开放后,一些人认为直接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不仅能够保证引进技术的先进性,而且可以降低新技术研发过程中的风险成本,大大缩短采用新技术中的试验、评估等时间,反对我国进行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陈云坚决反对这种倾向。他认为,一方面,具有战略意义的核心技术依赖外国,一旦发生什么情况,必然危及国家安全。另一方面,最先进的技术是买不来的,有些发达国家害怕中国强大起来,更是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因此,最好方法是独立自主地发展科技。陈云在核电项目上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他认为,我国在核电项目上已经具备一定的科技实力和基础,具备相当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我国发展核电,应该走自力更生为主、同时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设备的道路。1982年12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广东大亚湾建设核电站,并同法国、英国谈判,争取优惠条件。陈云在国家计委国防局编写的一份材料《国内自己搞核电站的有关情况》上批示:“不管广东核电站谈成谈不成,自己必须搞自己的核电站。再不要三心二意了。”〔14〕
第二,保护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任何科学技术都有一个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摸索中发展壮大的过程。改革开放后,如果我们放弃自主创新,不但不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甚至也不能发展“传统产业”,它可能使我国较有潜力的工业在发展过程中灭亡,导致经过几十年才建立起来的中国工业体系走向支离破碎。在国外先进技术的冲击下,陈云认识到,如果我们不提高警惕,放任竞争,必然危及我国一些具有潜力的支柱产业的发展。因此,我国必须制定政策加以保护,鼓励其发展、壮大,使一些支柱产业形成自主独立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确保国家利益不受损失。陈云说:“对国内工业,保护落后我不赞成,但是,要使自己的东西一步一步地进步,达到先进的水平,这还是应该提倡的。……解放初期我们连一万千瓦的也不会造,只能搞几千千瓦的,以后搞成了一万二的、二万五的、五万的、现在是二十万的,听说三十万的也有了。这就是―步一步地进步。从几千的到二十万、三十万的,这就很好嘛。总之,保护落后是不应该的,但自己必须发展而且正在发展的东西,不要被外面进口的挤掉了。发电机组,开始是几千千瓦,现在搞到三十万千瓦,像这样的东西就要保护。”〔15〕
第三,集中力量,重点攻关。后发展国家,整体科技水平低于发达国家,要想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选择一些重大项目,加强研究,协同攻关,力求有所突破。重大项目的突破,必将带动相关技术的发展,提升整个国家的科技实力。我国是后发展国家,又是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进行科技攻关是我国在科技发展中宝贵的经验,也是不被世界科技发展边缘化的唯一选择。20世纪60年代,我国“两弹一星”的成功,充分显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体制优势。在新的历史时期,陈云依然坚持这一原则,为奋力追赶世界科技先进水平,他指出:“攻关的时候到了,我们现在有技术力量可以攻关。”“日本跟我们是有贸易的,也有很多友好人士,但是,日本钢铁厂的老板互相有协定,最好的炼钢技术他们是不会卖给中国的。所以,不攻关不行,我们可不可以攻关?有没有已经过了关的例子?有。原子弹、火箭、卫星回收到地面上来,技术水平都是很高的。这说明,只要我们在这一方面集中力量攻一下关,那么,许多关都可能突破。”“攻关跟常规的教育统一起来,一方面提高整个国民的教育水平,另一方面科学攻关。到了时候,这就有可能,应该有自信心,不是说我们什么都不行。”〔16〕
三、占领科技革命的制高点
世界生产力快速发展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随着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便携式计算机和袖珍式计算机的相继问世,计算机的家庭化和个人化,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兴起。陈云敏锐地察觉到新的科技革命的到来,并积极推动新的科技革命在中国的发展。
第一,陈云准确地判断到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科技革命是把双刃剑,对每一个国家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抓住了科技革命,就能大力推进本国的科技进步与创新,科技发展水平将遥遥领先于世界。假如在科技革命面前,我们忽视它的存在,我国科技发展将失去绝佳机会。20世纪70年代以后,科技革命进入一个新的更高阶段,信息技术成为这次新的科技革命的标志。1984年3月,在听取时任电子工业部部长同志汇报工作时,陈云就敏锐地指出:“这几年国内外都在热烈讨论,认为世界上即将出现一次新的科技革命,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就是这场技术革命的两个代表。从科学技术的发展来看,这些说法还是有些道理的。”〔17〕面对科技革命,中国可能是挑战,也可能是机遇。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日千里,中国必须一开始就积极参与这个领域的发展。失掉时机,就很难赶上世界的发展。因此,陈云强调:“我国的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的生产虽然起步较晚,进步还是快的,已能制造一些水平较高的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比,差距还很大。我们一定要赶上去,电子工业部要努力,其他有关部门要支持。搞四个现代化,没有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不行。”〔18〕
第二,普及科技革命知识,迎接新挑战。每一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必将对人类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科技革命初显端倪,中国共产党如何迎接这个新挑战成为一个新的历史课题。一方面,广大的党员干部要掌握新的科学技术知识,认识其重要意义,推动科技革命的发展;另一方面,新的科技革命也将给中国共产党传统执政方式和执政理念提出新的要求。陈云深刻地指出:“对于电子技术,目前许多干部还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要多加宣传,注意普及电子技术知识。请报社的同志代我转告全国的财经干部,在新的技术革命面前,我国财经干部面临着知识更新的繁重任务。现在,大多数干部还没有看到这个任务的紧迫性。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其他领域新技术的突破,都对财经干部提出了新的任务。”〔19〕
第三,集中力量发展电子工业,抢占科技革命的制高点。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因素,是衡量一个国家能否跟上科技创新步伐的重要标志。新的科技革命的标志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载体就是集成电路和计算机。发展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成为引领和推进科技革命的关键。因此,20世纪80年代中期,陈云认为,后发展国家要想在世界的科技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集中力量发展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抢占高科技的制高点。陈云指出:“要把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抓上去,把电子工业搞上去,这就要像当年搞原子弹、氢弹那样,力量要集中,分散了不行。要把有这方面知识的人集中起来,要什么人就调什么人,没有二话好讲。”〔20〕
第四,推进电子工业产业化。高科技探索中取得的新突破,往往会带来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兴起,创造大量社会财富。我国原有科技创新体制的弊端之一是科技进步与现实生产力发展脱节。这种脱节的弊端,一方面不利于经济建设,使经济发展缺乏科技强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又使科技发展缺乏经济支撑,缺乏后劲,不利于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陈云高度重视高科技与现实生产相结合的问题,把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做好科技的生产转化工作作为推进科技发展的一个环节。陈云指出:“电子工业不仅要搞好科研和生产,也要抓好推广应用,搞出一项成果,就推广一项成果,使电子技术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见到大的成效。”〔21〕
四、科技人员是国家工业化不可缺少的力量
人才是科技事业发展最宝贵的战略资源,是建设科技创新型国家的关键。任何一个科技强国都要强化创新人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陈云十分关心包括广大科技人员在内的知识分子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知识分子问题的论述,对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地位、待遇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极大调动了他们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第一,科技人员是生产力的开拓者,是实现国家工业化不可缺少的力量。科技创新问题,说到底还是人才的问题。进行科技创新,必须有人才。陈云十分重视科技人员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认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是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的“国宝”。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陈云就指出:“中国的产业工人不过三百万,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大约三十万。这些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是想在自已的岗位上工作的,只要领导正确,他们是可以做些事业的。这些人是我们的‘国宝’,是实现国家工业化不可缺少的力量,要很好地使用他们。”〔22〕1982年,他又提出:“生产、科研、教育、管理部门的知识分子,是任何一个工业化国家最宝贵的财富。”〔23〕这些论述,既表明陈云对知识分子价值的深刻认识,也表明他对知识分子在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深刻认识。
第二,提高待遇,营造尊重和爱护知识分子的良好氛围。教育对科技发展至关重要,对教师职业的关怀,对教育重要性的强调,贯穿陈云的一生。1993年5月,88岁高龄的陈云在上海会见家乡青浦县及练塘镇党政负责人时指出:“一定要把教育抓好,今后社会发展要靠教育。”〔24〕陈云认为,日本、西德在战后能快速地恢复,重要的原因就是保存了一批知识分子,并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作用。因此,把钱用在知识分子身上,是划得着的,是好钢用在刀刃上。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在工资收入上高一些,符合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也合乎人民的长远利益。不这样做,我们的科学技术不可能上去,生产力也不可能上去。这个意见得到了邓小平和其他常委们的赞成,并被中央有关部门在工资改革中所采纳,为保护和发挥好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1983年6月16日,陈云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谈到党和国家的重点工作时,又提到知识分子的生活待遇“也是重点”。他说:“什么是重点?现在看,农业、能源、交通是重点,一批骨干企业的建设和改造是重点,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环境污染的防治以及知识分子生活待遇的提高等等也是重点。这些是从整个国家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考虑的。重点只能由中央根据全局的长远的利益,经过综合平衡来确定。”〔25〕
第三,重视培养本国的科技人才。发达国家为了本国科技的发展,在全球争夺科技人才。假如我们培养不好人才,留不住人才,吸引不了人才,我国的科技事业就很难向前发展。陈云在积极利用国外人才的同时,更重视使用本国科技人才。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陈云就指出:“外国专家是要走的,长期聘请的只是极少数。请外国专家来考察,提意见,这一点要做。但是,究竟如何建设,建成以后怎样管理,还得依靠我们自己的专家和技术工人。”〔26〕改革开放后,一些人片面强调向外国派留学生,忽视自己培养高等院校毕业生及对他们的使用。高等学校是培养我国科技人才的基地,中国的科技人才的主体只能靠我们自己来培养。陈云在1980年底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现有技术人员是我们知识力量的基础。我们有大专学校毕业生和自学的技术人员共几百万人,他们经过了一二十年的实际工作的锻炼。必须肯定,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技术水平,应该来之于这些五十年代、六十年代水平的技术骨干。出国留学取得先进技术是必要的,但留学生毕竟数量有限。”〔27〕因此,我们必须发展本国的高等教育,培育成千上万的科技人才。
党的十七大突出强调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审时度势地顺应当今时代特征和着眼我国发展全局作出的战略抉择。不容置疑,陈云科技创新思想对新时期进行科技自主创新的积极探索,必将对我国建设科技创新型国家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云文选(1956-1985)〔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09.
〔2〕〔4〕〔5〕〔6〕〔8〕〔9〕〔10〕〔11〕〔13〕〔14〕〔15〕〔24〕金冲及,陈群.陈云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1499,1602,1473-1474,1499,1683-1684,1559-1560,1574,1574-1575,1575,1659,1674,1765.
〔3〕〔12〕〔16〕〔17〕〔18〕〔19〕〔20〕〔21〕陈云文集:第3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520,520,494-495,533,534,533-534,534,534.
〔7〕陈云致中央信函十大要点〔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4,(3).
【关键词】创新创新方式创新体系创新能力
一、创新的定义及重要意义
创新是什么?在经济学领域,熊彼特把创新定义为“引入了新的生产要素从而对已有的生产要素进行了重组”;在科技领域,创新被定义为通过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发现和发明以前没有过的东西。后者的着眼点在于新发现、新技术本身,而前者重点在于新技术所引起的工业生产过程,这些过程改变了社会的运行方式。
显然,党的十在经济发展方面强调的创新是侧重于经济领域的定义,一项新技术发明,如果不能改进工业生产过程、促进经济增长的话,在经济领域就不能被称为创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原理将技术进步置于基础性地位。熊彼特说道,“开启资本主义发动机,并使其不断运动的基本推动力来自于新的消费品、新的生产方式或运输方法、新的市场和资本主义企业所创造的新的工业组织形式”,即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大大增强,这得益于我们党历来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但我国仍将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要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必须继续重视创新的作用,争取尽快实现成为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二、我国创新能力现状
谈及当前我国创新能力水平,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应该是“创新能力不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诸如此类的消极评价。但假如我们观察近年来一些调查、数据,则可能得到出乎意料的结果。
佐治亚理工学院2007年世界“高科技指数”调查,通过对33个国家进行比较,综合统计数字和专家看法,在“科技水平”方面,中国获得世界第一。另外,2012年由世界著名的毕马威咨询公司组织的一项面向计算机和电子等行业超过650名高管的调查显示,中国被认为最有可能在未来4年内成为最大的“全球创新热点”。
关于我国创新能力名列前茅的例子还有很多,但这能不能说明中国的创新能力已经领先世界?答案是否定的。这并不是因为我国一贯谦虚的传统,而是因为当前“中国制造”世界闻名,而“中国智造”仍在起步,是不容否定的事实。
事实上,要准确评价中国的技术创新现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甚至被称为现代版的“李约瑟之谜”。一方面,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在航天、航空、深海、新能源等诸多重要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技创新成就,一些学者甚至认为我们将在2022年前赶上美国,建立新的世界秩序;另一方面,近现代历史上引起了重大生产过程重组的技术成就极少源自中国,中国的创新体制并不完善,虽然日益精进的“山寨”技术令人瞠目结舌,但是真正意义上“中国智造”的产品还没能拥有自己的一片天。
这说明,我国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在一些领域,有一些产业确实获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整体的创新能力不足,甚至有点畸形发展。可以把我国创新能力现状归纳如下:
(一)国家日益重视科技创新,科研投入增长迅速,科研水平不断进步,论文的质量有所提升;
(二)学习、模仿能力不断增强,仿照他国新工艺而产生的新产品不断增多;
(三)关键产业核心技术基本没有掌握,“市场换技术”的政策基本上被证明是失败的,依然停留在“中国制造”的层面;
(四)基本上没有能够引起社会生产方式重大变革的开创性产品;
(五)在一些核心技术领域,目光过于短浅,不愿放弃眼前容易得到的利益,不肯花大力气研究,致使过于依赖国外技术。
(六)在”集中力量办大事“体现得比较明显的领域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比较多。
三、我国如何提高创新能力
经过对自身多年来为提高创新能力所作的努力的总结与反思,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应该走一条怎样的创新道路,才能促进我国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
(二)重视教育。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我国教育体系还存在很多弊端,“应试教育”制度受到很多诟病,舆论观点认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中国创新型人才不足。我国应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继续对教育制度进行探索,努力建立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制度。
(三)扩大创新主体。扩大创新主体,鼓励更多一线工人成为创新主体,鼓励技术人员更贴近生产工人。让创新不再只是设计部门的事情,在全社会营造创新的氛围。
(四)创新创新方式。竞争优势在英、美、日之间的历史转移表明,大国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同创新方式的竞争。中国要增强创新能力,完善创新体系,必须进行创新方式的创新。
(五)鼓励企业创新。国家应该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消除或减少企业不愿进行创新的惰性,激发企业创新的欲望。可以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经费投入。同时可以对取得创新成果的企业进行适当的奖励。
(六)把握不同创新源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根据实际情况从不同的源头进行创新。创新有多种来源,很难论定哪个创新来源更重要,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创新方式。
党的十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经过长期以来的努力,我国的创新能力已经有所提高,某些领域取得的创新成果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要实现我国的长足发展,我们不能有所松懈。我国要想创造“中国模式”,应该注重创新方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甄志宏,刘长喜,马莹,顾小建,胡玉婷.“举国体制”与中国产业政策的转向[J].文化纵横杂志社.
上一篇:预防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6篇)
下一篇:一体化训练论文(6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