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塑料污染的现状范例(3篇)

时间:2025-07-06

海洋塑料污染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网购;快递包装;消费者;生态包装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4016002

1网上购物的现状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生活节奏的加快,面对网上产品种类齐全、易于购买、价格优惠、快递服务方便等优点,大多数人选择了网上购物。黄锴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中指出,淘宝网和天猫网平均每天的包裹量已超过800万件,占整个中国快递行业包裹总量的近六成。根据淘宝官方统计,截至2009年淘宝网的商品交易额达2083亿元。申通、圆通、韵达、中通、顺丰等快递公司每天都有大批的产品需要运送,由淘宝带来的业务量占这些公司30%-50%。2008年12月,申通每天全国总运量为70万,其中淘宝的运单就占25万。到2010年上升到每天99万的运单。有时购买产品太多,甚至出现仓库爆满的情况。面对运输量的增多,产品包装也随之增多,对资源需求的现状也愈演愈烈。

2网购产品包装非生态现状

资源与环境已经成为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的重大困扰,阻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前进脚步。包装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8大支柱产业之一,同样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资源短缺。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包装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仅次于水质污染、海洋湖泊污染和空气污染,已处于第四位。网上产品是由卖家负责包装,卖家大多运用报纸、硬纸盒、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EPS)、气泡袋、塑料袋等包装材料。

2.1纸质包装

虽然纸质是易降解的材料,对于生态环境没有构成很大的威胁,却要以砍伐大量的树木作为代价。在生产纸质的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含碱性废水,给土壤和生态环境带来更严重的污染。

2.2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包装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具有超轻材质和较高的抗压性能,因此被广泛的使用在各个行业的包装领域。由于该材料体积较大,回收成本高,所以废弃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没有得到有效回收。聚乙烯泡沫塑料板俗称“白色污染”,对于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有毒无毒尚且存在争议,但是被遗弃之后中含有的聚苯乙烯很难降解成自然可以吸收的物质。在常温自然条件下一次降解需要200年的时间。随着需求量的增多,废弃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堆放在我们随处可见的地方,占用大量土地,影响城市市容。而且被焚烧时,会产生二恶英等有毒气体,造成空气污染。未被降解的残留物对植物和土壤依然有很大的危害。

2.3塑料袋包装

塑料袋材料采用的是聚乙烯,燃烧的时候会产生刺鼻的气味和黑烟,产生有毒物质是一氧化碳,基本上不可回收再利用,成为环境污染的垃圾。有时塑料袋被吹向河流中,污染水体。甚至渗入到地下水,直接排放到湖泊海洋,造成更大程度的水体污染。

2.4废弃包装污染

消费者缺乏环保意识,对于拆解过后的包装盒、报纸、泡沫塑料,聚乙烯泡沫塑料板随处丢弃,很大一部分废弃包装没有进行回收和再利用。通过对学生怎样处理废弃网购包装调查,21%的同学将废弃包装盒用于装垃圾,装鞋子、或者装宿舍杂物,例如不用的书本。79%的同学将废弃包装盒扔到垃圾桶处理,却没有人愿意将保存完好的包装盒交给快递部门。在对其原因调查中13%同学认为碍于面子,没有必要将包装盒交给快递部门;69%同学认为废弃包装会有人来处理;18%的同学认为很麻烦。不仅破坏了周遭景观,而且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只能通过掩埋或者焚烧处理,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严重破坏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

3实行网购产品生态包装的意义

生态包装系指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排放的污染物最少,且资源利用率或循环再生利用率最高的包装。它是当前流行的、以3R1D(减量化、再利用、可再生、易降解)为主要内涵的绿色包装发展的高级阶段,是环保包装发展的最终目标。笔者认为生态包装是指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包装材料,它具有便于回收、安全无害、节约资源和易循环利用等特点。而且包含一种具有和谐健康为宗旨的设计理念,有益于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包装。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在面临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中,生态包装已经成为一面独立的旗帜。它是对传统观念的深刻变革,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改进产品包装,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去避免不易回收的包装对环境造成的伤害。

3.1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包装给产品带来便利性,有效防止产品碰撞造成的损坏。但严重忽略了废弃包装带来了污染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进步的迅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的快速推进,资源供需的矛盾日显突出,生态环境的压力也随之增大,特别是包装垃圾的产生量不断增长所带来的环境压力已成为当前国内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生态包装是以保护环境为宗旨,生产一种来源于自然又能回归于自然的包装材料,对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2促进资源有效利用

生态包装易于回收利用的特点可以节约自然资源、降低卖家的成本。节约自然可以减少废物的产生,也就是从源头上切断环境的污染源。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任何生活和生产活动都离不开环境。废弃的包装难以回收成为最为棘手的问题,实行生态包装成为最有效的对策。

海洋塑料污染的现状范文篇2

一、有关白色污染的相关知识

1、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埋入土壤中的塑料制品,对耕作和播种造成了极大困难,影响了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污染地下水,使农作物减产甚至不产。如果将塑料燃烧,则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破坏环境。将塑料倒入海洋(海洋中塑料的分解需250年),若被海鸟、鱼类误食,会造成这些动物死亡,若是缠住一些舰船的螺旋桨,则会造成海上交通事故。

2、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白色污染治理办法。

白色污染形成的关键是塑料不易分解,因此,科学家研制了多种自毁可降解塑料,如生物自毁塑料、化学自毁塑料、医用自毁塑料等。

制造这些塑料的指导思想是:在塑料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塑料能被光照、细菌或其他化学物质溶解或消除。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造价昂贵,无法与便宜的不可降解塑料竞争。我们盼望着早日出现可以与不可降解塑料一样便宜的可降解塑料能够回收、再生、利用。

二、调查情况

我们小组在学校随机挑选50人参加我们的问卷调查,共收回45份,占90%(调查问卷附表),结果如下:

问题一: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吗?

调查者中,有2/3表示知道白色污染,而有1/3表示不清楚。结果表明,大部分中学生是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的,这与学校教育有很大关系(高二化学教材对于白色污染有过讲解)。但仍有一部分(1/3)的人不清楚,这表明,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问题二:你经常购买小食品吗?

71.1%的人偶尔购买小食品,22.2%的人经常购买,只有6.7%的人不买小食品。这是因为,学生族很少有时间在家吃早饭,所以来学校购买食品充饥的人很多,而食品包装袋绝大部分都是塑料制品(请看以下的调查),这就为校园白色污染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问题三:你如何处理塑料袋?

上图显示只有7人(占15.6%)将塑料袋随地乱扔,而扔进垃圾箱的占80%,但这并不表示大部分塑料袋进入垃圾箱中,因为据我们小组成员观察发现,很多人虽然知道应当把塑料袋扔入垃圾箱内,却总是扔到垃圾箱旁,风一吹,塑料袋就满校园乱飞了。另外值得提出的是,在两位选择其他的同学中。一人表示会把塑料袋扔进视线所见的垃圾箱内。我们发现。校园内垃圾箱以前并不多,而且大多锈迹斑斑的,沉重、固定的老式垃圾箱十分不方便。不过本学期开始后,学校增加了垃圾箱的数量,这对于防治校园白色污染是有帮助的。

问题四:请同学对校园白色污染的处理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提供建议如下:

(1)学校应教育同学们增强环保意识,多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

(2)同学们不要随意扔垃圾,对随地扔废弃物的人讲讲环保的重要性。

(3)学校统一将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理。

(4)增设垃圾箱,放在白色污染严重的地方(如小卖部门口)。

(5)设计一个环保标志,挂在醒目的地方。

(6)尽量减少用塑料袋包装物品,并杜绝使用一次性发泡饭盒(现在校食堂使用的一次性饭盒就是国家禁止使用的饭盒,但仍在使用)。

(7)呼吁全社会增强环保意识。

(8)学校不要焚烧垃圾。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①大部分学生对于白色污染比较了解,但仍有部分人对白色污染的概念不清楚,这需要学校增强环保方面的教育。

②相当一部分人虽然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但依然使用或随手丢弃白色污染物。由此可见,学校培养学生环保的观念十分重要,同时学校也要作出实际行动,如多设置分类垃圾箱,组织回收有价值的垃圾等。

三、学校白色污染现状调查

通过上一阶段的调查,我们已经调查清楚了学生对白色污染的了解情况,与同学们初步探讨了如何防治校园白色污染。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调查我们学校白色污染的情况,并对处理方法进行可行性探讨。

海洋塑料污染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重视环保教育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是人类的共同呼声。初中化学教学渗透环保教育,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也是初中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初中化学教学渗透环保教育,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⒈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初中化学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内容不少,教师要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保有机结合起来。

1.1在学习“空气”知识时,重点介绍“臭氧层空洞”。大气平流层中臭氧层含量虽然很少,却可以吸收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它是人类与生物的“保护伞”。目前主要由于致冷剂氟里昂和化石燃料燃烧产生氮的氧化物大量排入空气中破坏或损耗臭氧层,臭氧层已出现空洞,“臭氧层空洞”的出现,减弱了臭氧层对阳光中紫外线的阻挡作用,过量紫外线的辐射,不仅会使人类患皮肤癌和得白内障病人的大增,而且也会损害动植物的发育,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危害海洋生物生存,使气候和生态环境发生变异。为防止“臭氧层空洞”的进一步扩大,拯救臭氧层,减少使用或停止使用氟里昂致冷剂,用无污染的致冷剂代替氟里昂,限制氮的氧化物的排放。

1.2在学习“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知识时,重点介绍“酸雨”。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气体和化工生产中排放的废气中都含有氮、硫的氧化物,它们最终可形成“酸雨”。“酸雨”的危害是:可腐蚀金属设备、桥梁、建筑物以及价值较高的文物;可以使河流湖泊中的沉积的某些重金属元素化合物溶解,从而进入鱼、贝体中,这些有毒的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可使水体酸化,导致江河湖泊中鱼类死亡,影响水生植物的生长与繁殖;可使土壤酸化,造成农作物大幅度减产;也可造成植物的枯死。为减少“酸雨”的发生,使用低硫的煤或对含硫的燃料进行脱硫处理;对工业废气进行综合处理;改进燃烧装置;将机动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的能源。

1.3在学习“用途广泛的二氧化碳”知识时,重点介绍“温室效应”。大量含碳燃料的燃烧,加上森林大面积破坏,绿色植物减少,破坏了人与自然界及生态之间的固有平衡,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剩并不断增加,由于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碳含量过多,阻碍了地球上能量的扩散,因而形成了“温室效应”。“温室效应”的后果是: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气温变暖,水的蒸发过快,气温升高造成冰川熔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一些沿海城市会被淹没,还将会改变全球地理气候分布,使得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加剧干旱及土地的沙漠化,各种极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为减缓“温室效应”,我们大面积植树造林,恢复生态之间的固有平衡,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的能源。

1.4在学习“自然界中的水”知识时,重点介绍“水体污染”。工业废水中含有较多有毒的重金属化合物及致癌的有机物,通过饮用水和食物链途径进入人体,影响人的健康;过量使用化肥、生活中使用含磷的洗涤剂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会使水中营养元素氮、磷过高,促使水体中藻类植物疯长,出现水富营养化,造成水变黑变臭,使水生生物因水体缺氧而大量死亡,在江河湖泊中易形成“水华现象”,在海洋中易形成“赤潮”;农药大多易残留不分解,易富集在生物体内,通过食物链使人发生慢性中毒;另外石油的泄漏对海洋的污染尤为突出,石油对海洋的污染是在海水表面形成一层油膜,阻止空气中氧气溶于海水,影响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海洋生物的存在。

上述被污染的水,不仅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而且也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了防止水被污染,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排放;农业上要合理使用农药与化肥,多使用农家肥和提倡使用高效低毒或无公害的生物农药;生活中的污水要集中处理,大力提倡使用无磷的洗衣粉;有效防止海洋中石油的泄漏。

1.5在学习“有机合成材料”知识时,重点介绍“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泛指废弃塑料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由于绝大部分塑料在自然界中很难降解,长期堆积会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如果焚烧含氯塑料,则有刺激性气味的氯化氢生成,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为减少“白色污染”,可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可用布袋代替塑料袋;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盒、塑料袋;分类回收各种废弃塑料;寻找塑料的替代品。国家颁布限塑令,将无偿使用塑料袋变为有偿使用塑料袋,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减少“白色污染”,同时也节约了有限的石油资源,相应延长了石油资源的使用寿命。

1.6在学习“化学试剂的贮存”知识时,重点介绍有关试剂贮存时也要注重环保:易挥发试剂(如浓盐酸、氨水等)的贮存,应密封贮存,防止挥发的气体(如氯化氢、氨气等)污染空气;见光易分解的试剂(如硝酸、硝酸银等,且硝酸还是易挥发的试剂)的贮存,应用棕色瓶存放在暗处,目的是防止分解或挥发的气体污染空气。

通过上述环保知识的教育,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同时也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

⒉结合化学实验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会使化学教学更直观、更生动,效果更加显著。

2.1少用药品,减少废弃物,提高环保意识。化学实验往往涉及到有害、有毒的物质,我们力求用最少的实验药品获得最佳实验效果,最大限度减少废弃物。这对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如硫和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硫和红磷要尽可能少一点,这样可减少有害、有毒的二氧化硫和五氧化二磷的排放。

2.2正确处理废弃物,使学生养成自觉保护环境行为。化学实验中不仅要少用药品,减少废弃物,同时对废弃物要妥善处理,决不能随意倾倒与排放,否则会造成环境污染。废弃物要统一回收处理,有些废弃物经简单加工可变废为宝。如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残渣经溶解过滤可回收二氧化锰,滤液经蒸发可得到氯化钾,氯化钾可做化学试剂,也可作施花、草、树的钾肥。

2.3改进化学实验教学,使学生受到直观的环保教育。化学实验中产生酸性气体,可用碱溶液氢氧化钠吸收得到有用的化工产品,如产生碱性气体,可用酸溶液吸收也可制得相应的化工产品,如硫在氧气中燃烧,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污染空气,事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碱溶液氢氧化钠,用这种原理在工业上可制得化工产品亚硫酸钠。化学实验中如产生有毒、有害的固体时,也不能向空中排放,如红磷在氧气中燃烧,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颗粒逸散空中污染空气,事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来溶解吸收五氧化二磷颗粒。

有些实验的设计与仪器的组装中也要尽可能体现环保理念:如在设计固体与液体不加热制取气体实验时,尽量选择分液漏斗或长颈漏斗与其它仪器来组装,这样不仅可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而且可节约药品,同时也减少了废渣、废液、有害气体的产生;在设计制取有毒的气体或验证有毒气体化学性质实验时,特别要注意装置气密性的检查以及尾气的处理,防止有毒气体排空污染空气。如验证一氧化碳还原性实验中,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时,注意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有毒,不能排空,要作燃烧处理。

从上可知,化学实验应尽量避免气体外逸、液体泄漏和固体乱排放,把污染降到最小程度,化学实验中进行环保教育,使学生知道消除或减轻污染的原理,使学生明白既要消除污染,又要使废物充分利用,变废为宝,同时也要使学生明白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⒊联系我国基本国情进行环保教育,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和生产技术尚不发达,前几年,在市场经济建立初期,各地建起了许多高耗能、低产出、强污染,以消耗大量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小型企业,现在已经关闭了小型冶炼厂、造纸厂,有效地保护国家资源和人民的利益,从而也有效地保护了我们生存的环境。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