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防守技巧教学范例(3篇)

时间:2025-07-14

篮球防守技巧教学范文

关键词:少年运动员篮球意识培养与训练

前言

各个运动项目均有其专项意识,所谓篮球意识可以理解为──运动员在学习老运动员应付复杂情况的应变经验,在比赛中全面观察场上情况的基础上,自觉地有目的地运用控制、支配认识与行动的能力,它是运动员长期的篮球学习、训练和比赛中逐渐培养和提高的,被认为是篮球运动员最宝贵的精髓。意识越强的运动员,其应变能力越强。篮球意识说来是抽象的,但它具体表现在技术战术的运用和变化之中,如原美国布莱特职业篮球队一号核心队员──波特,身材矮小(不足1米70),却能在巨人丛中进退自如,正是因为他具有精湛而全面的技术,根据场上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的规律结合了他自己的特点,以断球快攻为例,他断球后知道对手必全力追防,故利用变速(加速──减速──加速)和变向控制防守者,充分发挥他那超人的起动速度摆脱了防守,防止了篮下封盖,漂亮地得分。由于篮球意识的提高取决于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因此有必要加强少年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与训练,少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易于接受新事物,善于模仿,但目的性不明确,容易受其它不利刺激的干扰,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将来再改就比较困难了。对我市中学生篮球比赛近几年比赛的观察发现,普遍存在篮球意识不强的问题,如:

1.攻守转化慢,经常背向对手,视线完全脱离对手。

2.漏人后不立即全速追防,防守重心过高。

3.协防缺乏补防意识,看球不看人。

4.快攻快下应人球相连,但往往出现等球的意识,贻误战机。

5.阵地配合盲目乱动,缺乏配合意识。

6.缺乏控制比赛节奏的能力,往往一味求快。

7.抢篮板球缺乏冲抢意识、抢位意识等等。

因此,意识的培养不能靠自然形成,必须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严格要求。那种认为只要多打球,运动员的篮球意识就会自然成长的观点是片面的,如果形成错误的习惯和定型,再改就相当困难。

对于集体性球类运动项目来说,技术是制胜基础,战术是手段,整体产生力量以及素质作为保障。篮球运动也不例外,意识的培养与训练应注重三个方面:正确应用各项基本技术的意识;战术配合意识;参加整个篮球运动的思想意识。

整体意识就是对参加篮球运动有明确的目的性,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民族自尊心,高昂的斗志和集体荣誉感。正确应用技术意识,就是努力掌握各项运动技术,使之形成运动技巧,比赛时准确、及时熟练地应用。战术配合意识即比赛时自觉积极地贯彻战术意图,能与同伴密切配合,使全队形成一个战术集体。

一、关于整体意识的培养与训练。

一个好的球队和篮球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整体意识。作为一个队来讲就是要有统一的思想和行动,以及统一的奋斗目标;作为一个队员就是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自我要求。

1.入队教育

少年比较活泼好动,对许多实践活动都跃跃欲试,兴趣多受教师、家长、明星人物等的影响,出现对未来的向往,但自觉性较差,目的性不清,有时动摇不定。因此,教练员应争取各方向的支持和协助,通过教育和诱导,使队员明确为谁打球,为什么打球,球队和自己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应该作一个怎么样的队员。通过组织参观优秀队的比赛、电视录像帮助分析那些精彩巧妙的配合和细腻精练的技术动作,讲述篮球运动及著名运动员的趣事,来培养队员爱好篮球运动的浓厚兴趣,使队员树立起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篮球事业,爱别人亦为别人所爱,遵守纪律,有信心,有拼劲,勇于胜利的整体意识。

2.提高篮球理论知识

形成某种意识的功能都是相应的某些知识作为基础。学习篮球理论知识可以培养和启发少年运动员的再创思维,使队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自觉地、主动地完成任务。要使队员明确篮球运动技战术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强调掌握基本技术规格要领,善于学习优秀运动员运用技术的经验,对基本攻防战术套路的特点和相互制约的原则要明确,教练员根据本队实际情况和特点树立起切实的训练指导思想。

少年学生思维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抽象思维开始占有相对优势,可以使用概念,通过判断推理的思维形式,达到对事物特征和内在联系的认识过程。但具体形象思维在少年期仍占有一定地位,为此篮球理论知识的学习,应尽可能的在比赛和训练的实践过程中有计划地进行。

3.把整体意识的训练与培养同训练计划结合起来。

整体意识的培养与训练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应结合本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列入训练计划。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具体要求。例如建队时或训练初期着重培养热爱打球,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团结互助的思想意识;比赛时期着重培养崇高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敢于拼搏,善于胜利的思想意识。

二、基本技术运用的意识培养与训练

培养和训练运用技术的过程也就是形成动作技巧的过程。因为运动技巧就是有意识活动的结果,熟练而准确运动技术使技术达到自动化程度,避免脑力和体力的不必要消耗。

1.基本功的训练是符合比赛时技术运用的基本规律,基本功训练时,对最基本的动作要领要反复练。如手指手腕对球的控制能力、球感等。但单一技术训练不能拉得过长,要根据比赛规律逐步过度到与其它技术相结合的训练。训练时要多假设情况,不断地提出问题,设置障碍,使之形成条件反射,一上场就随时观察场上情况,提早分析估计变化情况,提高动作技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要结合队员模仿体会动作的机会,使之消化理解,在队员对整个动作有了初步概念的基础上再进行分解与综合练习,并多次重复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在练习中教练员不断地适时地对动作进行口头和形体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如防守训练中经常强调“耳胸相齐”这一防守术,再通过观察优秀队员的防守姿态,使队员在防对手突破时保持低重心的概念,而重心过高和直立状态则常常被对手轻易突破。

2.大力加强观察能力的训练,加强运动员的视野训练和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运动员必须通过视觉准确地观察空间、方位和距离,特别要求运动员能准确判断迅速变化的各种关系,才有可能确定运动方向,采取有效动作。训练时应注意:

①加强眼睛余光的观察能力的训练;

②技术动作训练中要考虑有助于扩大视野的技术动作(特别是争取角度、时间),例如运球只用余光照顾球或不看球,视野的重点是观察场上的全面移动情况;快攻沿边快下必须用侧身跑;接球后尽量面向球篮等。

3.培养快速反应能力。篮球场上是瞬息万变的,这就要求运动员针对变化作出较快的反应,否则就会犹豫不决,反应迟钝贻误战机,教练要设法通过各种变化信号(最好结合场上情况),刺激以及采取多变的对抗条件进行训练,以提高队员的反应能力。

4.在全面培养和训练基本技术运用的基础上,根据队员各自的特点,注意有意识发展其特长的技术动作,引导他们练出一手或多手“绝招”,诸如“神投手”、“控球能手”、“快攻的突击手”等等。

三、战术意识的培养和训练

篮球运动是一个成队比赛的项目,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必须通过一定的战术,发挥全队的优势,不然全队水平很难提高。除结合整体意识和正确运用技术的训练外,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运动员参加比赛,是培养战术意识的最主要手段。通过比赛可使队员对复杂的比赛情况有正确的分析能力,能识破对方队的意图,加强本队队员之间的默契,以使已掌握的动作技巧和战术意识能根据场上变化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运用起来。

不论在训练和比赛中,战术的运用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任务,使队员不仅能按照预定战术行动,而且要使队员理解为什么这样做,要结合实际讲解篮球比赛的规律和理论知识,指导和启发队员善于观察判断,提高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如快攻“二打一”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迅速做出判断采取行动;当防守者封盖能力强时,应用运球吸引防守者,再传球给空档处同伴上篮得分;当防守者防守能力较差或已多次犯规,可强攻上篮,造成对方犯规;如对方联防阵严整时,不应冒然进攻,应借鉴的“运动战”、“游击战”战略思想,频频倒手,结合内部穿插,打乱其阵形,寻其空档攻击,而大多数篮球战术都同《孙子兵法》有相似之处,如“空切”、“传切”、“突分”、“快攻”等与“暗渡陈仓”、“声东击西”、“兵贵神速”、“避实就虚”等战略思想相似。如果结合进行讲解与分析,能大大提高队员对战术意图的理解和兴趣。

在教育和训练中要多进行二、三个人的配合套路,增加配合意识。教练在训练和比赛中应有重点的分期、分批对运动员进行技术反应的专门性统计,看有多少是恰当的,有多少是不合理的,错在哪里?为什么?根据总结出来的问题,再反馈给队员重点训练,通过不断反复实践,一步步提高战术意识。

培养和训练篮球运动员的篮球意识是一项极其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从小抓起,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篮球运动水平。

参考资料:

1.《篮球》体育系通用教材人民出版社1978、3、

2.《运动心理学》体育系通用教材

篮球防守技巧教学范文篇2

关键词:中小学生;篮球;战术意识;培养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对抗项目,要求运动员不但具备娴熟的技战术水平,而且要有良好的战术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复杂的比赛中,合理支配自己的行动,协调同伴间的配合,更好地发挥集体的力量。篮球战术意识是指运动员在发挥技术过程中的理性思维,是运动员出于战术目的运用的能力。篮球战术意识的形成,有其独特的规律性,只有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才能使战术意识与身体、技战术得到有效和谐的发展。

一、培养篮球意识

各个运动项目均有其专项意识,所谓篮球意识可以理解为:运动员在学习老运动员应付复杂情况的应变经验,在比赛中全面观察场上情况的基础上自觉地有目的地运用控制、支配认识与行动的能力,它是运动员长期的篮球学习、训练和比赛中逐渐培养和提高的,被认为是篮球运动员最宝贵的精髓。意识越强的运动员,其应变能力越强。篮球意识说来是抽象的,但它具体表现在技术战术的运用和变化之中。如,原美国布莱特职业篮球队一号核心队员波特,身材矮小(不足1.70米),却能在巨人丛中进退自如。正是因为他具有精湛而全面的技术,根据场上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并结合了自己的特点。以断球快攻为例,他断球后知道对手必全力追防,故利用变速(加速─减速─加速)和变向控制防守者,充分发挥他那超人的起动速度,摆脱防守,防止篮下封盖,漂亮地得分。

培养中小学生篮球的战术意识是必要的。例如,在比赛中,你持球进攻,被多名防守者包夹,你的第一意识是自己攻还是传球?当然传球给自己的队友是上策。因为你被包夹,队友在空位,当然球要给空位的队友进攻了。意识好的是一次成功的机会,意识差的是失误了,结果截然不同。在认识战术意识对中小学生的影响时,关键是要摆脱“意识会在训练比赛中自然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束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规律去指导训练,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有的放矢地讲清战术意识的概念、特点及其作用,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战术意识。

二、提高篮球理论知识,加强基本功的培养

学习篮球理论知识可以使少年运动员更深刻地理解篮球的内涵,使队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自觉地、主动地完成任务。要使队员明确篮球运动技战术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强调掌握基本技术,善于学习优秀运动员运用技术的经验,对基本攻防战术套路的特点和相互制约的原则要明确,教练员根据本队实际情况和特点确立切实的训练指导思想。

中小学生思维发展的最显著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可以使用概念,通过判断推理的思维形式,达到对事物特征和内在联系的认识过程。但具体形象思维在少年期仍然起主要作用,为此篮球理论知识的学习,应尽可能地在比赛和训练的实践过程中有计划地进行。

培养和训练运用技术的过程也就是形成动作技巧的过程。因为运动技巧就是有意识活动的结果,熟练而准确地运用技术,使技术达到自动化程度,避免脑力和体力的不必要消耗。基本功训练时,对最基本的动作要领要反复练,如手指手腕对球的控制能力、球感等。但单一技术训练不能拉得过长,要根据比赛规律逐步过渡到与其他技术相结合的训练。训练时要多假设情况,不断地提出问题,设置障碍,使之形成条件反射,一上场就随时观察场上情况,提早分析估计变化情况,提高动作技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要结合队员模仿体会动作的机会,使之消化理解,在队员对整个动作有了初步概念的基础上再进行分解与综合练习,并多次重复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在练习中,教练员要不断地适时地对动作进行讲解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如防守训练中经常强调“耳胸相齐”这一方法,再通过观察优秀队员的防守姿态,使队员在防对手突破时保持低重心的概念,而重心过高和直立状态则常常被对手轻易突破。

三、注重在比赛中培养学生的篮球战术意识

无论在训练和比赛中,战术的运用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任务,使队员不仅能按照预定战术行动,而且要使队员理解为什么这样做,要结合实际讲解篮球比赛的规律和理论知识,指导和启发队员善于观察判断,提高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如,快攻“二打一”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迅速做出判断采取行动;当防守者封盖能力强时,应用运球吸引防守者,再传球给空档处同伴上篮得分;当防守者防守能力较差或已多次犯规,可强行上篮,造成对方犯规;如对方联防严密时,不应贸然进攻,应借鉴“运动战”“游击战”的战略思想,频频倒手,结合内部穿插,打乱其阵形,寻其空档攻击,而大多数篮球战术都同《孙子兵法》有相似之处,如“空切”“传切”“突分”“快攻”等与“暗渡陈仓”“声东击西”“兵贵神速”“避实就虚”等战略思想相似。如果结合战例讲解与分析,能大大提高队员对战术意图的理解和兴趣。

篮球防守技巧教学范文

许多学生对篮球比较陌生,尤其是女同学,很少接触过篮球,她们连简单的运球、传球都不会,提起三步篮等专业名词更是陌生和遥远。为此,从基本的动作训练讲起、从简单地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则开始介绍,使他们逐渐爱上篮球、爱上篮球体育运动。

1.课前热身不可少。体育运动前热身运动不可轻视,运动前先暖身,可以防止训练过程中身体受伤或出现不适等现象,为训练做好准备、做个铺垫。篮球运动前热身活动有:(l)起跑练习。因为篮球训练是强度比较大的训练,要求快跑、迅速跑是篮球的基本特点之一,而快跑前,作适当的热身运动,先慢跑几圈,可以为训练篮球时快跑埋下伏笔,否则,开始就快跑和强化训练,会产生不适感,影响训练效果。(2)简易球操。篮球训练前,做一些简易球操有助于篮球技巧的掌握。简易球操有指尖拨球、绕肩大8字、体转运动、双手持球腰绕环、腹背放地上球然后从后面拿起来等。做准备活动时,动作务必到位。

2、基本姿势不能轻视。基本姿势是技术动作的基础。这一环节,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不容忽视,之后,学生练习,包括模仿练习、基本姿势练习、持球基本姿势练习等。

3、传接球训练。传接球是篮球运动的基本动作,是必须掌握的动作技巧。练习这个动作,可以采用“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方式。学生在传球和接球的过程中,尤其是没接触过篮球的同学,往往不是用手指压球、接球和传球,而是用整个手掌。因此,教师应巡回监督,发现不足之处,如传球时手腕翻转不够,要求学生传球时拇指下压。练习时,可以先原地不动接球、传球,再进行移动传、接球的练习,也可以是行进传、接球上篮等,在练习时使接球、传球与脚步动作身体协调等结合起来,练习力度由小到大,由简到繁,从而提高强度和速度,提高接球、传球的技巧和能力。

二、学生身体训练是篮球训练的前提

在高中体育课上,常看到教师注重传球、接球、运球、防守等的技术的指导和点拨,而忽视了关键的一环: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尤其是学生的速度的训练、反应灵敏度的训练缺乏。而篮球运动的最大特点就是速度快、思维反应快、躲闪快、投掷快等。因此,平时训练应以发展速度、灵敏、弹跳等素质为主,培养学生的速度、灵敏度和弹跳能力势在必行,且有实践意义和重要意义。

1.身体协调训练。篮球运动是一项综合运动,它需要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如躯干、上肢、双肩、臀部以及脚关节等要求高度一致和协调,对身体的各部位训练到位有必要性。强化身体协调训练的方式很多,可以通过传球、接球、运球、防守等,也可以采用运球带球过人、三步上篮等基本训练,提高身体的力量性、灵活性以及快速反应能力。

2.身体平衡训练。篮球运动中的基本训练也包括平衡训练,平衡训练是篮球运动中的关键因素,如果身体不够平衡,在投篮、运球、护球、防守等中,失衡就容易摔倒,影响到训练、比赛的继续进行。因此,眼、头、手和腿等身体部分的平衡能力是关键的一环。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