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学辅导范例(3篇)
时间:2025-10-09
时间:2025-10-09
*京翰教育简介
京翰教育拥有来自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十五”规划项目组,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素质教育辅导课题组,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心理学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所等机构与专家学者的多年研究成果。
校区分布:甘井子区、沙河口区、中山区
免费课程咨询热线:4000066911转分机77608(先拨打前十位分机,接通后听到语音提示后,输入后五位分机,可以和机构老师一对一咨询)
京翰教育综合介绍
招生对象: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
辅导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政治奥数(奥数辅导请不要在电话中谈,可以说思维数学或者数学提升)
上课地点:多个校区就近选择,欢迎拨打免费电话,由专业老师帮您推荐校区
*具体地址
大连市甘井子区大连华南校区咨询电话:4000066911转分机77609
大连市沙河口区大连富鸿校区(君安)咨询电话:4000066911转分机77642
大连市中山区大连安达校区咨询电话:4000066911转分机77608
------------------------部分课程介绍------------------------
高二生物一对一辅导课程
课程设置:个性化定制
适用范围:高二
课程特色:帮学员夯实知识基础、解析试题规律、点拨学习方法,让你快乐的学习,高效的学习。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辅导教学;策略分析
在初中数学实际教学中,由于数学的学习已经上升到了抽象、符号、动态的过程,这些内容对班里的一些“学困生”来说比较难以理解,而教师在这种情况下要对“学困生”进行正确地引导,通过组织情境教学、趣味教学、任务教学等模式,消除“学困生”的抵触心理,从而提升这些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数学分析能力。在本篇文章中,我通过分析三种针对“学困生”的高效数学教学策略,从而为“学困生”的有效学习提供新的指导。
一、通过教学情境激发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大部分教学内容已经不再是小学的概念阐述、例子讲解等,教学更偏向于数学应用、数学逻辑和数学分析等方面,难免会造成学生的不理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具体的数学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在推导的过程中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比如,在进行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人教版)《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这一节课的过程中,因为本课的教学实践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情景学习,对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的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学会利用工具准确地画出三角形中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理解三角形的三条高会交于一点等,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操作能力。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提前带来各种各样的三角形模板,在各个三角形内部
根据不同的底画出不同的高,根据不同的角画出不同的中线和
角平分线,并引导学生在画的过程中观察三角形平分线与角平分线之间的区别,三角形的高与垂线的区别,钝角三角形高的基本画法等,从而使这些“学困生”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数学中的奥妙,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促进有效学习。
二、设置明确的学习任务
明确的学习任务是课堂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条件。针对“学困生”的学习状况,初中数学教师要在课堂进行之前给学生布置特定的学习任务和练习任务,从而使学生明白本节课的知识在
整个数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提升数学数学能力。
例如,在讲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勾股定理》这节课的时候,由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熟悉掌握三角形的边和角之间的关系,并学习勾股定理的推导过程中,在此过程中学会应用三角形勾股定理和逆定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本节课教学进行之前,教师先给学生布置明确的课下预习任务,即“理解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成就——勾股定理的推理过程,并分析其原因”,为课堂的理解提供便利;在课堂进行过程中,教师给这些学生布置特定的学习任务,根据这些“学困生”的预习再在黑板上给学生进行一次推导,加深学生的印象。除此之外带领学生通过分析具体的“勾股定理”的案例,理解逆定理的理论,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解。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把“勾股定理”的理论应用到生活实践中,从而在整个学习中提升“学困生”的数学理解能力。
三、进行合适地奖励
在初中阶段,由于学生的理解和认知还不够成熟,所以教师针对“学困生”的学习状况进行适当地奖励,从而激发“学困生”的数学学习动力,使学生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例如,在初中数学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定期对“学困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對进步比较大的学生进行适当地奖励,如进步奖、笔记本、文具盒、计算器等,从而极大地激发这些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信心,从而为新的学习奠定基础。但是教师也不能过度奖励,要注意奖励的“适度性”,避免学生的骄傲情绪。
四、克服学生的自卑心理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学困生”普遍存在着自卑心理,从而缺乏学习的动力。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定期与班里的“学困
生”进行心理沟通,及时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指导学生“从学中做,从做中学”,从而使这些学生慢慢进步,逐渐找到学习数学的灵感,使学生体会到快乐学习数学的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健康
发展。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要关注“学困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了解“学困生”的数学学习心理,通过组织一些启发性的数学教学模式,不断激发“学困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他们的思维指导引导,逐渐找到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熊琴,罗建国.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习障碍及教学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关键词:小学低、中段字词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到新的知识,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把知识转化成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作出应有的贡献。而要学到知识学好知识离不开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关于每个人的学习习惯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这里笔者谨就小学低、中段学生通过字词教学辅导模式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谈一点管见。
一、模式解说
字、词自学辅导课的教学模式宜采用反馈互动的思路备课,要达到“老师讲目标、学生讲收效”的学习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师辅导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出“先学后导、边学边导”的精神,这样可以防止教学过程中,教师包办一切,皆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又可以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教师适当的点拨,降低学习难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最大限度的获取知识。
其具体办法是让学生先接触教材,了解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和要求,分组合作探究,采用生字开花、词语大派对、字词手拉手的形式,复习旧知识,接力新知识,由旧变新,由旧生新,新旧衔接,在学生的大脑中构建一个个的资料夹,知识框架,知识链条,再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知识共享、思维碰撞、相互启迪,从而把学习效果最大化。
二、模式流程
指定预习的内容――点拨学习方法――组织讨论交流――自学效果评价――教师梳理总结。
三、模式实施
第一步:指定预习内容
该环节的作用,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引起学生的注意,诱发学生产生好奇心和自学愿望,在这一阶段,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让学生对所要预习的内容有明了的认识。
2.要使学生明了预习内容的价值。
3.要让学生对于怎样去预习有个明确的思路。
4.指定预习内容时要预计学生的自学时间。
5.要了解个体差异、分层分档。
第二步:指导自学方法
这是自学辅导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辅导学生自己去主动获取新知识的和掌握新技能。可以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获取新知识和技能,灵活的运用知识,学会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养成自学的习惯,体验成功的愉悦。
四、具体操作程序
1.读
即阅读课文,指导学生初读课文,领会教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及阅读习惯,读时读准字音、正确流利。
2.划
细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及不理解的词句。
3.查
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借助工具书(字典)查阅不理解的生字词,解决拦路虎和绊脚石。
4.写
将所查到的生字的结构部首,及已学过的字和它组成词,记录下来。
5.查
与第三步的“查”有所不同,这里的查即检查,这是自学辅导必不可少的步骤,在课内进行,一般是学生自学后,学生主动实践操作,以写促识,巩固识字,教师进行检测,让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上黑板书写(一人一个)写出你所查字的音节,部首结构、笔画及扩词。
6.议
采用小组讨论评议,大组讨论评议,师生讨论评议,师生多向交流的方法,解决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这时教师就要发挥作用,进行点拨,补充归纳将学生的探索引向深入,使学生的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落实到实处。
7.练
该环节作用于检查评价学习效果,(采用听写)写句话,及时反馈学生信息,调节学习活动诊断学习上的错误,培养学生合理的学习能力,及时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知识。
五、注意的问题
1.此模式适用于具有一定自学能力的小学二、三年级学生。
2.自学辅导课教学模式,初用于指导学生课内自学,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在学生掌握之后可蕴含在教学过程中。
3.此模式所用的7个步骤要注意,课文和学生的不同有所变化,有所侧重。
上一篇:精益生产合理化建议范例(3篇)
下一篇:农学专业的就业去向范例(3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