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论文(6篇)

时间:2025-11-14

泌尿外科论文篇1

[关键词]妇产科手术;输尿管损伤;膀胱损伤;治疗方法;疗效分析

从解剖关系上分析,女性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解剖关系密切,因此,妇产科手术容易造成泌尿系统的伤害。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妇产科手术有剖宫产、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卵巢肿瘤、恶性肿瘤子宫全切术和绝育术等,主要造成输尿管和膀胱的损伤[1-3]。该文通过总结2014年1月—2015年1月48例妇产科手术致泌尿系统损伤患者的损伤部位和妇产科手术情况,分析患者发病的原因,并研究相关治疗方法。为临床疾病的治疗及防控提供可靠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妇产科手术致泌尿系损伤患者48例,对患者损伤部位进行分析。其中28例患者出现输尿管损伤,20例患者伴发膀胱损伤现象。患者年龄在22~64岁之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2~59岁之间,输尿管损伤患者15例,膀胱损伤者10例;实验组患者年龄在24~64岁之间,输尿管损伤患者13例,膀胱损伤者10例;两组患者文化程度均在初中水平以上。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患病情况等基础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通过临床检验学实验、影像学实验、造影技术、泌尿系统相关临床检查判断疾病的损伤程度以及损伤部位。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做出诊断。

1.3治疗方法

妇产科手术主要导致的泌尿系统损伤为输卵管损伤和膀胱损伤,对于泌尿系统的损伤要早治疗,及时处理。只要病情允许,输卵管损伤应尽早修复,以利于尿液的排除,保护肾脏的功能,以防尿外渗,继发严重感染。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西医治疗方案:根据输尿管损伤的严重程度来分析是否宜在输尿管内或在输尿管切口置入双J形输尿管支架引流管。如果损伤程度较严重如输尿管断离且断离部位较高、部分缺损者可施行端端吻合术。对于膀胱的损伤应采取紧急处理,首先有昏迷症状者抗休克治疗,如输液、输血、止痛及镇静等。为了预防感染的发生应尽早合理使用抗生素。对于膀胱造影显示仅有少量尿外渗且症状较轻者,可从尿道插入导尿管持续引流尿液10d左右,保持通畅[4-5]。对于损伤严重者采用手术治疗,施行膀胱修补术。实验组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方法:利于上述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遵循传统的西医治疗原则,同时利用中药配方对机体进行调养,利用当归、红花、生南星、乳香、没药、伸筋草、丹皮、白芷、茴香、透骨草、牛膝、干姜等配置成中药制剂,用于活血化瘀,消除炎症,排除毒素,调节机体各项功能,辅助其恢复正常,各种中草药的剂量要根据病情而确定,因人而异,因病而医。

1.4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标准主要从患者手术恢复情况、相关影响学检查和患者满意程度来反映。痊愈:患者妇产科手术顺利进行,患者泌尿系统损伤经过治疗功能恢复,各项体格检查恢复正常,经过治疗无不良反应发生。患者对治疗程度满意。好转:妇产科手术顺利进行,患者泌尿系统损伤经过治疗功能基本恢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患者对治疗程度基本满意。无效:因妇产科手术造成的泌尿系统损伤程度较严重,治疗之后无显著好转,不良反应发生高。患者生活质量并未发生改善。1.5统计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妇产科手术种类及泌尿道损伤部位分析

手术原因导致泌尿系损伤包括剖宫产14例、子宫肌瘤12例、子宫内膜异位9例、卵巢肿瘤5例、恶性肿瘤子宫全切术4例和绝育术4例。其中输尿管损伤者28例,旁观损伤者20例,

2.2两组患者治疗方法疗效比较

对照组痊愈率、好转率和无效率分别为75.0%、8.3%、16.7%;实验组的痊愈率、好转率和无效率分别为83.3%、12.5%、4.2%。总有效率为痊愈率和好转率之和,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妇产科手术治疗现状

近年来,妇科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随着先进医疗设备的不断引进对于妇产科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然而不足的是给机体其它系统带来了损害。目前,妇产科手术是导致医源性泌尿系统损伤的主要原因,且该项并发症的发生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妇产科手术过程中极易损伤的泌尿系损伤部位为输尿管和膀胱,严重影响患者的排尿功能。因此及时治疗,探究有效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6-7]。

3.2妇产科手术导致泌尿系损伤的常见因素探讨分析

①术前患者未排空膀胱,导致膀胱膨胀,极易造成尿管引流障碍。如果机体内的肿瘤过度压迫膀胱也会造成膀胱的损伤。②从解剖关系上分析,女性生殖泌尿系统解剖关系复杂且联系密切。如果两者发生异位或者周围组织的粘连极易造成解剖层次的不清晰,导致术者无法辨认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进而大大提高了膀胱和输尿管损伤的可能性。③术中,如果泌尿系统的相关器官分离不彻底,仍有残余的组织连于女性病变需切除的生殖器官,会导致切除过多而牵连泌尿系统的相关组织,进而导致泌尿系统功能的减退。④女性生殖系统引发的疾病种类多样,严重的恶性肿瘤会压迫周围器官进而导致相应结构的异位而导致损伤,也是泌尿系统损伤的常见原因之一。⑤手术时间过长,输尿管过长时间游离于机体外会造成血运不足。可能造成输尿管的缺血坏死。⑥此外,如果医师对于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的关系理解不彻底,经验不足,未掌握操作技巧也容易造成泌尿系损伤[8-10]。

3.3妇产科手术导致的泌尿系损伤的治疗措施研究

对于妇产科手术导致的泌尿系损伤要早治疗,及时处理。只要病情允许,输卵管、膀胱损伤应尽早修复,以利于尿液的排除,保护肾脏的功能,以防尿外渗,继发严重感染,从而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传统的西医治疗手段:根据输尿管损伤的严重程度来分析是否宜在输尿管内或在输尿管切口置入双J形输尿管支架引流管。如果损伤程度较严重如输尿管断离且断离部位较高、部分缺损者可施行端端吻合术。对于膀胱的损伤应做紧急处理,抗休克治疗,如输液、输血、止痛及镇静等。对于膀胱造影显示仅有少量尿外渗且症状较轻者,可从尿道插入导尿管持续引流尿液10d左右,保持通畅。对于损伤严重者采用手术治疗,施行膀胱修补术。该文还研究在运用西医手段治疗的同时结合中医治疗方式辅助治疗。研究数据显示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8%明显高于仅用西医治疗的总有效率83.3%。中医辅助治疗可以畅通机体筋骨脉络,有利于疾病的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经过翻阅大量文献,其中青海红十字会魏玉梅研究妇产科手术致泌尿系统损伤患者98例患者,其中52例采用中西医治疗方法,总有效率为96.2%,46例采用西医治疗方法,总有效率为87.0%。结果显示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法优于仅用西医治疗的方法。因此,在临床中可以引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法。

3.4妇产科手术致泌尿系损伤的预防措施

妇产科医生夯实专业知识,充分理解女性生殖泌尿系统的解剖关系,熟练掌握操作技巧。术前恰当评估、做好充分准备如嘱患者排空膀胱等,术中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机率。

4结语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妇产科手术导致泌尿系统的损伤以成为常见问题,且发生率逐年升高。因此研究有效的治疗措施成为重要的医学课题。该文研究得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疾病的有效治愈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燕.妇产科手术致泌尿系统损伤的临床分析及治疗措施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5,5(20):106-107.

[2]徐虹,甄玉玲,张佰建,等.妇产科手术致泌尿系统损伤的临床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3,6,(30):60-61.

[3]申沛,朱前勇,郭伟平,等.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致泌尿系统脏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J].中国内镜杂志,2014,12(11):1168-1171.

[4]蒋艳姣.妇产科手术泌尿系损伤50例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2):429-430.

[5]侯玉琼.妇产科手术泌尿系统损伤防治方法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0):77-78.

[6]梁志清.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术泌尿系统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2,4(1):5-7.

[7]郭熹.妇产科手术泌尿系损伤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8):138-139.

[8]欧阳彦.妇产科手术致泌尿系损伤治疗措施探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2):53-55.

[9]郭亮,张劲松,张荣,等.妇产科手术所致泌尿系损伤30例报告[J].云南医药,2015,36(2):177-179.

泌尿外科论文篇2

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是2010年12月-2014年01月在我院泌尿外科留置尿管的78例患者,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法看护对照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法看护观察组患者,对比两组的感染率。

结果:对照组出现感染的有9例,感染率为23.1%,观察组出现感染的有1例,感染率为2.6%。观察组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结论:在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中实施综合合理措施,有利于降低感染率。

关键词:泌尿外科疾病预防尿路感染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484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87-02

尿路感染是泌尿外科留置尿管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腰痛、发烧、尿痛、尿急、血尿、尿频,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减少尿路感染率,必须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本次研究重点探究泌尿外科疾病预防尿路感染的临床护理效果,选择的研究对象是2010年12月-2014年01月在我院泌尿外科留置尿管的78例患者,先将具体报告呈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的研究对象是2010年12月-2014年01月在我院泌尿外科留置尿管的122例患者,61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36例,女性患者有25例,最大年龄为77岁,最小年龄为12岁,平均年龄为(42.6±2.2)岁。其中有10例患者属于尿道狭窄,有20例属于前列增生,有31例属于泌尿系统结石。61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有37例,女性患者有24例,最大年龄为76岁,最小年龄为11岁,平均年龄为(42.3±2.6)岁。其中有8例患者属于尿道狭窄,有21例属于前列增生,有32例属于泌尿系统结石。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年龄结构、性别构成等资料无显著性(P>0.05),可比性较强。

1.2方法。采用常规护理法看护对照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法看护观察组患者:①清洗和消毒。患者在导尿之前,护理人员要使用肥皂、清水清洗患者的阴道口、外阴[1]。需要注意的是,护理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程序来操作。完成清洗工作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阴道口和尿道口进行消毒,最好要消毒三次。②抗生素的使用。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患者的感叹征象和体温变化,查看患者的插管部位有没有渗出物,一旦出现这些情况,护理人员要及时处理。结合试验室药敏检查结果,护理人员要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并及时帮助患者更换药物,降低感染概率。③心理护理。患者往往会出现很多不良情绪,甚至有些患者因为情绪激动而没有配合治疗,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在不断的沟通过程中,建立友好的关系,这样做不仅消除了患者的不良情绪,还能使患者在放松的状态下接受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④膀胱护理。患者的膀胱每天都需要冲洗,同时患者每个星期都需要更换尿管。护理人员要督促患者多喝水,达到稀释尿液的作用,避免导尿管堵塞[2]。⑤引流的护理。在进行引流时,护理人员要观察引流管的引流情况,确保引流管和尿袋不高于膀胱。如果患者的尿道口出现感染,则护理人员要给患者进行局部治疗[3]。

1.3尿路感染标准。当尿路培养菌落大于105/mL,则可以判定为尿路感染。当超过2次分离出同一种细菌,则可以判定为尿路感染。在尿液常规检查中,如果尿液硝酸盐(+),白细胞(+)以上查见脓球,则可以判定为尿路感染[4]。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使用SPSS12.0软件包处理数据,使用t进行检验,P

2结果

对照组出现感染的有9例,感染率为23.1%,观察组出现感染的有1例,感染率为2.6%。观察组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1是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感染情况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感染情况对比

3讨论

泌尿外科疾病出现尿路感染原因有很多,例如抗菌药物的使用不合理,膀胱的冲洗不到位,消毒不到位,留置尿管时间不恰当等,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有利于降低感染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5]。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出现感染的有9例,感染率为23.1%,观察组出现感染的有1例,感染率为2.6%。观察组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在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中实施综合合理措施,有利于降低感染率。

参考文献

[1]李馨,钟连珍,符钻英,曾永军,冯智敏.不同护理行为对留置尿管后尿路感染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2,4(14):366-367

[2]叶林阳,林茂虎,郁华亮,朱晓应,苗芮,贾宁.泌尿系感染与手术切口感染相关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5(23):555-556

[3]张希燕,肖青,陶元勇,陈静,范秀芳,张雪梅.尿路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的耐药性及危险因素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5):720-721

泌尿外科论文篇3

[摘要]回顾福建省泌尿外科发展历程,将其分为奠基、发展初期、发展以及发展壮大等阶段,并且展望我省泌尿外科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泌尿外科发展

西医外科技术于19世纪60年代传入福建,随教会医院的兴起而不断发展提高。20世纪30年代,技术方面仅能做腹部小手术,到40年代外科最大的手术是胃切除。我省泌尿外科的发展经历了奠基、发展初期、发展以及发展壮大等阶段。

1奠基阶段

福建泌尿外科技术的开展,可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解放前福州基督教协和医院外科技术方面处于省内领先地位。几任院长均为美籍医生,最后一任院长Dr.young对泌尿外科有所专长。但在当时,手术方面只能进行膀胱镜插查、包皮环切、尿道扩张、鞘膜翻转及膀胱切开取石、肾切除等手术。祖籍福建惠安的李温仁在1941年自北平协和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留校北平协和医院,此后先后到私立中央医院、山东潍县乐道医院任职,1947年到青岛山东大学医学院,任副教授,后到德国人开的青岛福德医院任职,成功进行结核肾切除及前列腺切除等手术。

2发展初期

1949年,福州基督教协和医院、原福建省立福州医院和原福建省立厦门医院外科已开始开展各种泌尿系方面的手术,由于当时外科尚未分出专业,这些手术均在大外科中施行。此阶段只有福州基督教协和医院有膀胱镜与简单泌尿外科器械。在Dr.young回国之前,协和医院董事会于1950年聘请李温仁到福州基督教协和医院担任院长兼外科主任,开展了常见泌尿系疾病的检查,如膀胱镜检查、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静脉肾盂造影等,并开展了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手术及肾切除等手术。1950年7月魏维山医师自福建省立医学院(旧六年制)毕业后就职于福州基督教协和医院,为外科住院医师。50年代初期,协和医院已经开始施行肾切除、前列腺摘除和半肾切除等大手术。魏维山1952年8月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1953年回国。1955年李温仁院长将外科分为普外、泌外、心胸外、骨科及肿瘤5个专业,魏维山专职泌尿外科。1955年,该院划出15张病床设立泌尿外科,是福建省最早成立的泌尿外科专科,并由魏维山任泌尿科主治医师。1956年陈振龙(1959年后调福州市一医院)、1959年陈梓甫开始专业泌尿外科。50年代后期,该院泌尿外科病床扩展至28张。50年代泌尿外科病种以肾结核占首位,就诊病人多为晚期肾结核,患肾无功能、对侧肾积水及结核性膀胱挛缩。在李温仁院长指导下该院首创乙状结肠扩大膀胱术治疗结核性膀胱挛缩获得良好疗效,此期魏维山、陈梓甫就肾结核、肾肿瘤及乳糜尿进行临床研究并发表数篇论文。1963年黄玲专职泌尿外科并在男性计划生育方面进行研究并向全省推广男性输精管结扎技术。此期魏维山、陈梓甫分别至广州、北京等地进修学习,同时亦开始接收进修医师。1949年福州解放后原福州市合组医院命名为“福建医学院附属医院”即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拥有郑师资为首的数名泌尿外科专业医师,并相继派外科医师前往省外学习进修。但回院后多数只在普通外科中兼职泌尿外科工作。50年代时,当时协和医院拥有2台先进的美国产膀胱镜,开展膀胱镜检查、泌尿系造影、腹膜后充气造影等技术,开展了肾切除术、肾部分切除术、泌尿系结石切开取石术、膀胱部分切除等各种手术。50年代末协和医院在省内率先开展肾上腺手术。1955年,张仰奎(南京中正医学院47届本科毕业)由总医院调入93医院(现福州总医院)组建泌尿外科,床位15张。随后数年引进并培养了2名泌尿外科专业医师,即许灿华(后调总医院任泌尿外科主任)和欧良明(福建医学院63年医学本科毕业)。在张仰奎主任带领下先后开展了结核性膀胱挛缩的肠代膀胱手术、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及输尿管膀胱再植等手术。1953年初林挥年主任及蒋鼎新医师在原厦门市中山医院即成功施行结核肾切除、膀胱部分切除及膀胱切开取石术。1956年蒋鼎新为专职泌尿外科主治医师,成立泌尿外科专业组,周祥迟医师是主要助手,1956-1966年此阶段发展迅速,具有膀胱镜检查设备,施行多种泌尿系造影检查,开展了肾上腺手术、全膀胱切除手术、耻骨上前列腺摘除、肾蒂淋巴管结扎治疗乳糜尿、肾部分切除及乙状结肠扩大膀胱术。创建于1881年的泉州惠世总医院,1952年由人民政府接管,命名为晋江专区第二医院,即今日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952年起泌尿外科作为外科的一部分,叶神嘏等医师己开始诊治泌尿外科病例,如女性尿瘘、肾结核、膀胱结石、鞘膜积液、肿瘤及前列腺增生等。1956年收购一套旧膀胱镜(德国产)经维修后开展膀胱镜检、逆行肾盂造影等检查。1958年叶神嘏至上海第一人民医院进修泌尿外科,回院后组建泌尿外科,并开设泌尿外科专科门诊,此期女性尿瘘、肾结核病例多发,开展尿瘘修补、结核肾切除及挛缩膀胱行输尿管腹壁皮肤造口是当时常见手术。此后开展肾盂成形术、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肾囊肿去顶术及重复肾部分切除等手术。60年代起,邹世民、王庆祥等在叶神嘏指导下开展前列腺摘除手术。此阶段,省内各大综合医院为地方及军队基层医院培养了多个泌尿外科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福建城市医疗单位曾组织巡回医疗队去农村支援农业生产或救灾、防疫。到60年代中期,城市医疗队除继续组织派医疗队外,还组织流动医院去农村。流动医院配备的医务人员较多,随带的医疗设备也较齐全,医务人员在农村驻扎的时间也较长,流动医院到农村一般是以当地公社保健院(卫生院)为依托,除分组外出巡回医疗外,还开设简易病床,开展门诊和住院医疗工作,此期一些简单的泌尿外科手术开在农村得到开展,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对农村基层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进行业务技术指导与培训。

“”时期,省卫生厅及各级卫生机构领导班子瘫痪,许多有专长,有名望的中西医专家以“反动学术权威”的罪名被打倒,科学的规章制度被废除,本省的高等医学教育遭受严重的摧残和破坏。1969年秋后,因“备战需要”,福建医学院两所附属医院撤消内迁闽西北八县,福建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省人民医院迁址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原址。福州、厦门有些医院也迁往山区农村,大批卫生技术干部下放农村劳动。1970年3月,福建医学院与福建中医学院合并,成立福建医科大学,迁往泉州东郊原华侨大学校址。在这些医院和学院的搬迁中,大量器材设备和医疗、教学、科研等宝贵资料散失殆尽,几十年积累的标本、病理切片,医院X光片和病历档案亦毁于一旦,损失之大,难以估计。有些医院院址亦被别单位占用。仅福州地区到1969年底便减少病床2000多张,下放卫生技术人员1000多人,泌尿外科亦受到严重破坏。到70年代,泌尿外科才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陈梓甫于1972年自协和医院调至省立医院,创建泌尿外科,在外科系统中设泌尿外科专业组,泌尿外科业务由泌尿外科专科医师集中管理,同时开展肾上腺手术等。在这十年中,地方医院受“”冲击,但由于对军队医院影响相对较小,泌尿外科仍得以保留,如93医院当时还开展了一些新技术,如多种复杂肾结石的取石手术、淋巴管造影诊断乳糜尿、复杂尿道成形术等。

3发展阶段

进入70年代后,各项卫生事业开始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1976年10月,高等医学教育工作开始拨乱反正,1977年恢复统一招生考试制度,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安定团结,使全省卫生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1978年5月,省革委会批准福建医科大学迁回福州办学,同年11月,国务院批准福建中医学院复办,同时全省泌尿科专业技术亦逐步发展。1978年省立医院、福州总医院先后购入血液透析机开展尿毒症的血液透析治疗,建立人工肾室,为晚期尿毒症病人的血液透析治疗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治疗经验。省立医院于1979年设立泌尿外科(二级学科),并开展泌尿外科专科门诊,泌尿外科专科医师从1972年的一人逐渐增多,陈文榜、詹汉雄、詹天棋等专职泌尿外科。多名医师先后至国内泌尿外科权威科研机构进修学习。1981年何延瑜泌尿外科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至省立医院专职泌尿外科,1984年赴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研修。于1985年9月在省立医院成功进行同种异体尸体肾移植,成为福建省地方医院中最早开展此技术的医院,并且在利用SPECT监测移植肾功能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福州总医院于1979年成功开展临床尸体肾移植,10年累计236例,居全国前10名行列,其中1980年进行的1例肾移植病人至今健康成活。1987年成功进行全省首例儿童肾移植(12岁)。1990年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全军透析与肾移植大会,肾脏移植和血液净化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95年进行首例亲属活体供肾移植获得成功,1995年首次将HLA组织配型技术应用于肾移植的供肾选择。福建协和医院自1976年以来,泌尿外科专职医师逐渐增加,除原有魏维山、黄玲外,先后又有陈仕平、陈春光、李启镛、岑和及许恩赐等医师,且均经国内先进泌尿外科进修培训,成为泌尿外科有力的业务骨干。病床增加到46张,诊治了大量泌尿外科病人,开展了许多高难手术。并先后获得8项科技进步奖。1981年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成立,在南京召开第一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魏维山当选为全国委员。1985年在成都召开第二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继续当选为全国委员。1983年开展自体肾移植治疗肾动脉狭窄,1984年对一例复杂肾结石患者行工作台手术后自体肾移植成功。1986年开展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魏维山主持的省卫生厅课题《福建省尿石症调查》获1987年度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一等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重新组建后当时泌尿外科仍未独立设置,但已有独立的专业组,拥有15张床位,专科医师4人,诊治了大量泌尿、男生殖系和肾上腺疾病的患者。“”结束后,曾明泉(1985年至泉州市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罗义麒、潘志训及曹林升先后至国内知名泌尿外科及男科进修学习,进一步增强了泌尿外科实力。科室除开展常见的手术外,还进行系列临床研究,如“自体肾移植的临床研究”、“全膀胱切除与回肠膀胱术的临床应用研究”等,并诊治了大量男科疾病,如真假两性畸形、男性不育等,并获两次省科技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邹世民等开展肾上腺肿瘤切除及肾蒂淋巴管结扎治疗乳糜尿,1980年开展血液透析,1988年进行腹股沟淋巴结与大隐静脉吻合术治疗乳糜尿,1994年行自体肾移植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漳州市医院1978年进行了自体肾移植。1988年2月泉州市一医院成功完成首例自体肾移植术。

腔内泌尿外科最早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1980年在香港梁智鸿教授指导下行TURP术。1980年底添置了一套Storz电切镜设备,11月邹世民自行开展首例TURP,至1987年5月共施行168例,获满意效果,无一例死亡。随后省立医院、协和医院及福州总医院相继开展TURP,TURBt及经尿道狭窄冷刀内切开等腔内手术。1987年福州总医院引进了省内首台ESWL机。1988年始省立医院、协和医院及厦门市二医院及漳州市医院等相继购买国产ESWL机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到1988年,全省大多数地、市、县级医院已能在外科中开展泌尿外科手术。另外在小儿泌尿方面,省立医院对先天性尿道下裂的一期修复进行了系列临床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

1985年在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主持下召开了福建省第一次泌尿外科学术会议,与会代表56人,会上交流论文60篇,邀请了我国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马永江教授指导并作专题演讲。此时我省专职泌尿外科医师43人,兼职67人。1987年4月召开福建省第二次泌尿外科学术会议时成立了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泌尿外科学会,选举魏维山为主任委员,陈梓甫、张仰奎、蒋鼎新为副主任委员,刘昌荣、黄玲为秘书。1989年11月我省第三次泌尿外科学术会议在泉州市召开,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顾方六教授莅临指导,并做了《泌尿及男生殖系肿瘤的治疗现状》专题报告。本次会议重点是肿瘤、ESWL、肾移植、肾上腺外科及前列腺增生症。1991年5月我会举办了泌尿外科讲习班,主要内容为男科学及泌尿外科新进展,邀请国内专家薛兆英、鑫、陈赐龄、彭轼平以及蒋鹤鸣作专题讲座,参加学习班的我省各地泌尿外科工作者51人,印有讲习班讲义。本省于思庶、魏维山、陈梓甫也做了专题报告。1992年11月省第四次泌尿外科学术会议召开,邀请了武汉同济医院泌尿外科章咏裳教授参加本次会议,并传达了第十届国际腔内泌尿外科及ESWL手术会议的主要内容。本次会议进行委员会换届改选成立第二届委员会,魏维山连任主任委员,陈梓甫为副主任委员,张仰奎为顾问,陈春光为秘书,学会挂靠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1996年11月在莆田市召开了省第六次泌尿外科学术会议,会议期间进行了学会的换届选举,产生了第三届委员会,魏维山为名誉主任委员,陈梓甫为主任委员,杨其修、曾明泉、陈仕平为副主任委员,陈文榜、高祥勋为秘书,学会挂靠单位是福建省立医院。1992年起陈梓甫教授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第四、五、六届全国委员,自1989年始至今任《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第三、四、五、六、七届编委会委员,1995年成立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任第一届及第二届男科学会委员。

4发展壮大阶段

这一阶段是福建省泌尿外科发展最快的时期。1996年11月,福建省第六次泌尿外科学术会议在莆田召开。1997年经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协和医院泌尿外科成为泌尿外科新药临床试验基地,2005年顺利通过SFDA复审。为了响应郭应禄院士于1998年9月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二次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上提出的“2022年中国泌尿外科专业达到国际水平”的号召,福建省的泌尿外科加大了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使人才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也加强了临床医疗,科研和教学的管理,各种先进的泌尿外科检查设备以及各种腔内泌尿外科技术在临床工作中得到应用和推广。2000年福州总医院率先成立了泌尿外科微创诊疗中心,拥有全套腔内诊疗设施。泌尿外科中心实验室拥有基因芯片扫描仪,IMX快速免疫分析仪、荧光定量PCR分析仪等设备。科室主任谭建明教授为“吴阶平医学奖”获得者,现任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会常委、全军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1年科室成立器官移植研究所,2005年成了全军器官移植中心。肾移植的相关技术,如组织配型、免疫状态监测、移植肾病理等达全国领先水平。自1995年至2005年施行肾移植2268例,居全国前列。2003年1月成功施行亚洲首例成人胰岛细胞肝内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2005年6月再次在亚洲成功实施首例肾脏一一胰岛细胞联合移植治疗糖尿病肾病。几年来全科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17项,其中“中国汉族人器官移植基因配型研究与临床应用”的系列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等二等奖(2001年)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年),累计获资助课题经费800余万元。福建医科大学协和医院于2001年在省内最早成立独立的泌尿外科腔道手术室,添置了一系列先进的腔内手术设备。在临床研究方面,陈仕平教授主持开展了《膀胱灌注N-CWS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研究》、朱绍兴副教授主持了《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研究》,均取得了良好效果。福建省立医院在尿石症成因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膀胱肿瘤等方面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亦获得有价值成果。2002年与肝胆外科合作成功进行了我省首例肝肾联合移植,开了我省联合大器官移植先河。2004年引进了EMSLitho-clasterⅢ代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使我省的尿石症治疗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肾上腺疾病诊断方面,利用131I-MIBG肾上腺髓质显象技术诊断嗜铬细胞瘤具有安全、特异性强、确诊率高等优点。同时在省内最早利用PCNL治疗尿石症取得满意疗效。在男科学研究方面,曹林升教授在异常研究方面卓有成效,任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第三届全国委员。另外,1997年厦门中山医院首次在省内开展X线透视下经膀胱镜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扩张及支架置入术治疗UPJO成功。随着腔内泌尿外科设备的更新及技术的进步以及人才培养的增加,目前全省地市级以上医院大部分都已开展腹腔镜手术,部分县级医院已在上级医院指导下成功开展TUR技术,在省级医院中腔内手术比例已达50%以上,技术不断成熟。

另外近年来省立医院、协和医院、附属第一医院及厦门市一医院等成功举办了泌尿外科新进展、新技术学习班,为全省泌尿外科专业人才培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全省泌尿外科研究生培养以及高学历人才引进机制更加灵活,泌尿外科的学术交流活动更加频繁,学术讨论更加热烈,亦更加倾向于临床实践。自2004年以来福州市每季度举办的泌尿外科沙龙活动中,每期均有一个与临床密切相关的主题,将最新进展以综述形式汇报,同时各参与医院将各自临床医疗工作中遇到的疑难病例进行讨论,共同切磋,取长补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供了保证,同时并可以加强年轻泌尿外科医师的培养,活跃学术气氛。近年来我省泌尿外科国内国际交流日益频繁,无论是国内的年会或者专题会议,还是国际会议,如AUA,EUA都有我省代表参与交流,也带来了泌尿外科方面的前沿信息。

2002年11月第四届福建省泌尿外科学术会议在龙岩召开,陈仕平教授授当选为主任委员,学会挂靠单位是福建协和医院。陈梓甫教授任名誉主任委员,何延瑜、谭建明、罗义麒、刘为安任副主任委员,许恩赐任秘书。2004年何延瑜教授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第七届全国委员,曹林升教授任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第三届全国委员。自2005年以来,在武汉同济医院张旭教授、广州中山三院高新教授以及中山二院黄健教授指导下,福建省立医院、福建协和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市第一医院、漳州市医院等相继开展了腹腔镜肾盂癌根治术、肾肿瘤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前列腺癌根治术、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原位膀胱再造术。2006年11月第五届福建省泌尿外科学术会议在福建省福安市召开,何延瑜教授授当选为主任委员,学会挂靠单位是福建省立医院。2007年11月在河南省郑州举行的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第七届全国委员换届选举大会上何延瑜教授连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第八届全国委员。

展望我省泌尿外科的发展前景,在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以及福建省医学会的领导下,在全省泌尿外科同仁的努力下,将在泌尿外科微创领域以及泌尿外科疾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泌尿外科论文篇4

【关键词】:泌尿外科钬激光应用

【正文快照】:

钬激光也可就钇铝石榴石激光,在临床中用途比较广泛,也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激光技术,目前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1-2]。这种激光有很多优点,其与钕结合后,可以将二氧化碳激光和YAG激光的切割能力和凝固能力相互融合,并且在内径环境下采用钬激光的光波更适合治疗,因

获取全文----请联系论文好网客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前10条

1盛畅;王大伟;鲁军;夏术阶;;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嵌顿输尿管结石临床分析[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8年11期

2赵永斌;张利朝;邓志雄;邱晓拂;王尉;肖远松;沈文;张长征;胡卫列;;腔内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并发息肉115例分析[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0年01期

3杨泽松;叶烈夫;庄惠强;谢泽铨;崔旭;;钬激光与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对比研究[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0年01期

4张才忠;曹国灿;李晓刚;傅发军;陈星星;李学明;李平锋;周建军;;微创经皮肾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附218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0年08期

5周玉梅;周舰;郑直夫;;钬激光碎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不同部位结石的疗效分析[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1年01期

6朱智能;李智;庞自力;;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继发肾脏出血原因分析[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1年02期

7郭和清;周高标;李建业;孙斌;潘广新;穆大为;邢继章;严景民;刘红明;李迪;;输尿管镜下NTrap网篮配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1年07期

8何辉;李翔;龙清志;陈兴发;路惠茹;贺大林;;经皮肾钬激光内切开治疗输尿管上段狭窄13例分析[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3年03期

我们所推荐刊物均为国家正规期刊正刊,绝不推荐非法刊物、假刊、增刊、带后缀的副刊!

我们与出版社之间保持绿色快速通道(部分期刊可加急)——真正保持高速、高效与高品质的文章登刊速度。

我们的期刊录用率在业内一直处于榜首,对于各类型核心期刊的审稿严格所造成的未能发表,我们承诺全额退款。

泌尿外科论文篇5

【关键词】妇产科;外科手术;损伤;尿瘘

女性生殖器官与泌尿器官紧密相连,解剖关系非常密切。妇产科手术并发膀胱、输尿管损伤,虽然发生率不高,但不仅对患者心理、生理等造成一系列痛苦,也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1-3]。为了加深对这一症状的了解,进一步减小发生的概率,笔者对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2011年7月~2012年7月之间出现过的泌尿系损伤病例共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对其中发生的原因、诊断以及预防进行相关探讨。

1临床资料

对本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的20例由妇产科手术引起的泌尿道损伤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患者年龄25~50岁,平均38岁。损伤发生原因:子宫切除术10例,剖宫产术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卵巢癌腹膜后清扫术5例。损伤器官及部位:输尿管下段9例,膀胱6例,输尿管下段合并膀胱5例。

2方法

6例膀胱损伤中,2例为腹部正中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3例为有2次以上手术史,膀胱子宫下段粘连,推开膀胱时,膀胱后壁破裂;1例因术中停留尿管堵塞导致膀胱充盈,开腹时损伤膀胱。9例输尿管下段损伤中,2例为腹部正中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例发生于卵巢癌减瘤术中,为左侧输尿管盆腔入口段横断损伤,其余6例(4例阴式子宫切除术,2例子宫全切加盆腔淋巴结清扫)均于术后发现阴道漏尿,出现时间为术后8~10d。输尿管合并膀胱损5例,继发于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膀胱损伤于术中即发现[4-6]。

3结果

9例输尿管下段损伤中,6例经膀胱镜放置双J管成功,同时留置导尿管,置管后阴道漏尿量渐少,约5d停止,1周后拔除导尿管,8周后经膀胱镜取出双J管,3例于术中即行输尿管端端吻合并内置双J管引流,术后20d拔除双J管。6例患者均在手术中发现膀胱损伤,均在术中行膀胱损伤修补术。术后保留导尿管7d,拔除后排尿畅,无尿瘘形成。输尿管合并膀胱损5例中,术中发现并行即时修补成功,术后出现阴道漏尿,确诊为左侧输尿管阴道瘘,经膀胱放置双J管成功。术后均痊愈。

4讨论

4.1妇产科手术损伤泌尿系统是医源性泌尿系统损伤的重要原因由于生殖系统与泌尿系统是同源及毗邻组织,妇产科手术中易造成损伤。女性生殖系统与泌尿系统紧密相邻,所以在妇产科手术中泌尿系统易造成损伤,而损伤部位与程度与妇产科手术的类型相关。另外由于部分地区卫生条件相对薄弱,多数妇女患有盆腔组织的炎症,盆腔组织的粘连较为严重,盆腔组织结构破坏,易损伤泌尿器官。既往有盆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或恶性肿瘤挤压器官都会诱使盆腔组织粘连严重,导致泌尿系统术中受损。

4.1.1膀胱损伤的原因妇产科手术中,宫颈肌瘤、剖宫产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等易损伤膀胱。因妇产科手术多采用下腹正中切口及耻骨联合上横切口,如膀胱充盈,视野暴露不好,开腹时就造成膀胱损伤。手术的过程中膀胱出现膨胀,有过盆腹腔手术的历史例如剖宫产史等导致膀胱解剖处改变的时候,容易出现膀胱损伤手术时看到导尿管头、膀胱黏膜以及输尿管忽然变大与腹腔镜术时尿袋之内充满了气体,全都会提醒膀胱损伤。只要发生了膀胱损伤就必须得到立即修补,引导输尿管一直引流大约1周,基本会痊愈。

4.1.2输尿管损伤的原因由于输尿管解剖的特殊性,以及盆腔慢性炎症、粘连、出血、肿瘤浸润、放疗后组织水肿充血,盆腔解剖变异或手术操作不慎等原因可造成输尿管损伤。易发生损伤的部位包括输尿管的骨盆入口段,下段与子宫动脉交叉部及膀胱入口段。对紧邻输尿管组织的离断尽量用剪刀;术中发现输尿管走行区粘连严重时,应在粘连之上解剖正常部位找到输尿管,在输尿管外膜外分离,避免损伤。盆腔出血不能盲目缝扎,应注意明确解剖关系。如在输尿管走行区结扎,关腹前应检查输尿管有无被结扎输尿管位于盆腔内的不同走行,比较重的内异症、恶性肿瘤入侵、盆腔粘连以及腹腔手术引起的输尿管的变异,腹腔镜手术以及损伤,还有医生的动手术的技巧也是引起输尿管损坏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4.2妇产科手术泌尿系统损伤的预防泌尿道损伤应以预防为主,如预防得当可完全避免发病。另外妇产科医师必须熟悉女性骨盆的解剖位置关系,特别是子宫、卵巢与输尿管、膀胱的关系,明确泌尿道损伤的好发部位,尽量避免因手术操作引起的泌尿道损伤。术前宜排空膀胱,保留尿管,术中仔细操作,认真辨证膀胱边界。术后定期检查,及早诊治。对盆腔粘连严重的患者,二次手术者术前插导尿管做标记,必要时同泌尿科医生一起处理最近几年来,随着腹腔镜进行子宫切除等比较复杂的手术的不断展开,妇科术后泌尿系统受到损伤的概率不断提高。所以需要加强交流,特别需要进行腹腔镜手术。同时,还要进行手术中与手术后的观察,以便及时对泌尿系统损伤进行治疗。因此,进行早期的诊断与预防是非常必要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术者必须具备扎实的解剖学知识,要非常熟悉泌尿系统与生殖系统的毗邻关系,同时还应注意是否有解剖变异。②面对复杂情况如大出血及粘连广泛等,要胆大心细,分离组织时动作轻、细、柔,以免用力过大而损伤或慌乱而错扎。③术前应从既达到检查目的又为患者节约费用的角度,进行充分的辅助检查,合理选择手术方案。

参考文献

[1]彭萍,沈铿,郎景和,等.妇科手术泌尿系统损伤临床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10):595597.

[2]王红,方旭红.妇科腹腔镜中输尿管损伤的特点及处理.现代妇产科进展,2005,14(6):520.

[3]吴阶平.吴阶平泌尿外科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42.

[4]沈连强,陈鸣之.双J管在妇科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5(1):169169

泌尿外科论文篇6

[关键词]妇产科;留置尿管;泌尿道感染

留置导尿管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护理操作,由此引发的尿路感染,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医院感染[1]。在留置导尿管的人群中,有2%~4%的发生败血症和菌血症,如果一旦发生,其病死率为13%~30%[2]。为探讨妇产科留置尿管泌尿道感染的预防途径,对本院妇产科留置尿管病例进行前瞻性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1月~12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患者2385例,留置尿管688例,占28.85%。年龄19~38岁,平均26.3岁。使用的双腔气囊导尿管型号为16~18号。剔除入院前已患泌尿道感染病例。

1.2诊断标准医院感染诊断依据卫生部2001年印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1.3调查方法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年龄、诊断、有否糖尿病、插尿管次数、留置尿管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有否泌尿道感染、尿培养结果等。自制调查表,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

1.4统计学处理数据行SPSS统计学分析。

2结果

800例留置尿管病例中,手术773例,占96.63%,非手术27例。留置尿管时间最短22h,最长72h。发生泌尿道感染24例,感染率2.63%,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96.63%为手术病人,99.85%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短期合理使用了抗菌药物,手术泌尿道感染发病率较低(2.26%),有否手术泌尿道感染发病率差异显著(P<0.01),可能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关。可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泌尿道感染的预防起到积极作用。此外,本组资料显示,有18.25%患者进行了超过2次的导尿操作,泌尿道感染发病率明显高于2次以下导尿的患者(P<0.01)。留置尿管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有13.384%留置尿管超过48小时,泌尿道感染发病率也显著高于48h内拔管者(P<0.01)。

3讨论

3.1选择尿管粗细适中,严格执行无菌原则

导尿管长期置于尿道内,使尿道的正常生理环境、膀胱对细菌的机械防御能力被破坏,消弱了尿道对细菌的抵抗能力等,致使细菌容易逆行至泌尿道而引起感染[3]。尿管在尿道内的移动操作要轻柔,将尿袋及尿管妥善固定。以防意外拖拉,损伤尿道,尿管脱节或打折。

3.2缩短导尿管置留时间

本研究观察发现,随着导尿管在尿道留置时间的延长,尿路感染的发生率逐渐增高。因此应尽量缩短留置时间,并按规定2周更换1次导尿管。在临床中对反复多次训练排尿无效者再予留置导尿,对已留置导尿者,注意训练其自主排尿功能,采用个体化方法[4],根据尿意和膀胱充盈度来决定时间,尽早恢复膀胱收缩功能,缩短留置导尿时间。

3.3减少导尿次数

导尿次数导尿属于侵入性操作,插尿管时难免会将细菌带入,且极易造成尿道黏膜损伤[5]。反复多次插尿管导尿,更加重尿道粘膜的损伤,导尿管材料刺激尿道黏膜,增加感染的机会。

3.4应用抗生素

应用抗生素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细菌逆行感染的途径,明显延缓了尿路感染的发生,是延缓降低或杜绝留置导尿管引发尿路感染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措施。

因此,预防尿路感染的最好办法是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合理护理尿管的同时,仍应严格掌握导尿时机,需加强待产妇的护理,鼓励和指导产妇及时排尿,减少导尿插管的次数,进行尿管护理;最大限度的缩短留置尿管时间,尽早拔尿管,减少泌尿道感染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岳素琴,张延霞,袁康.医院尿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7,10(5):358-359.

[2]朱子军,马永江.尿路导管伴随性尿路感染[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8,9(4):308.

[3]陈红花.导尿管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9):1277.

[4]胡洁.浅析导尿管感染的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5(2):157.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