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论文(收集5篇)

时间:2024-06-22

区域经济学论文篇1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教学定位教学内容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很多学者对区域经济学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出版了大量的专著和教材。很多高校也开设了区域经济学课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不少的教师对区域经济学的教学进行研究和改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刘驰、舒劲松(2013)指出将PBL教学模式引入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姚春玲(2010)、杨清、姚永鹏(2012)、李琪(2014)指出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殷颂葵等(2013)探讨了GIS在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孙立霞、丁生喜(2013)讨论了实践教学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本文主要从教师的角度谈谈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的课前准备问题。

1授课前教师要明确区域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定位

首先,授课前要了解授课学生所在专业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从目前各高校区域经济学课程的设置情况来看,不仅有经济学系开设该课,而且地理学系和公共管理学系也在开设。学习区域经济学的学生既有研究生层次的,也有本科生层次的。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不同的,或侧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或研究型人才、或复合型人才等等。而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目标紧密相关。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必须服务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同,课程的教学目标就会不同,因而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就会不同。

其次,明确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不同,教学任务就不同。同一门课程针对不同专业的授课对象,教学目标是不同的,因而教学任务就不同。比如高校地理学系、经济学系、公共管理学系都开设区域经济学课程,但教学目标显然不一样,因而教学任务就不同,教学的出发点和授课角度以及侧重点就不同。所以区域经济学授课教师要清楚授课学生所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且明白课程教学目的,知道学生专业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综合素质结构的构成,提高教学的自觉性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2授课前教师要精心准备授课内容

要上好区域经济学这门课,就要把每一堂课上好,但是一堂课不是孤立的,它是一门课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一门课而言它是一个局部,所以要事先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要上好区域经济学这门课,教师应事先从整体上把握这门课的主要内容,也就是既能把握粗枝大叶,也能在上每一堂课时随时添枝加叶进行润色,能融会贯通、信手拈来。所谓“整体上”就是对这门课的全部理论内容都要全面地、深入地、透彻地理解;对这门课所涉及的主要能力要求都能够全面、熟练、牢固地掌握;这样才能在具体讲授每一堂课时有一个全局的观点,恰当的把握,才能保证这门课的整体效果。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体系,应做好如下几件事情。

(1)研读区域经济学教材和相关参考书。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很多学者如周起业、刘再兴(1989)、郝寿义、安虎森(1999)、张秀生(2007)、孙久文、叶裕民(2010)、安虎森等(2010)、魏后凯(2011)等等对区域经济学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出版了大量的专著和教材。在这些著作中,他们根据对区域经济学概念和研究目标的不同理解,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体系。区域经济学教师在选定一本教材进行研读的同时,还应参阅相关参考书,以便扎实地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基本结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贯穿全课程的基本线索是什么?本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和重要结论是什么?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本课程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是什么?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所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根据课时的约束,有选择地、有侧重点地向学生介绍有关内容和方法。

(2)亲自做过教材中全部的练习题和思考题。课后的习题不光是留给学生复习巩固用的,区域经济学老师通过做练习也能获得很多教学启发。通过做练习可以知道哪些是重要的知识点,哪些内容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做练习时要用到哪些方法,包括一些数理方法,可能是学生的薄弱点,要提醒学生事先去查找有关工具,也便于老师在教学中就这些问题做重点介绍。另外练习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老师通过做练习可以及时得以纠正,也便于学生在做练习碰到难题时,老师可以及时地答疑解惑。

(3)认真研读有关前修和后续课程的教材。区域经济学课程是从宏观角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经济学科,整个课程讲授有较高的理论深度和知识广度。本课程的先行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与发展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课程联系也较为密切。区域经济学教师在授课前得知道本课程在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本课程与其前修和后续课程的关系是怎么样?有的知识点在不同的课程中会有重复,出于课时的考虑或是不同课程性质的原因,这些重复的地方可以删减或是从特定课程的角度讲授。

(4)教学内容能突出时代背景。过去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有一桶水,现在要求教师得有一条河,是活水,是时时更新的知识。教学内容的吐故纳新是教学上永恒的要求。科学在发展,专业内容更新快,教师要教给学生不过时的东西,尽可能把新的进展和内容充实到课堂上。这要求教师对学科知识的跟踪要及时,必须坚持学习,坚持研究。这些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各类报刊杂志网络上时有介绍区域经济建设方面的文章,这些实例可以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各级党和政府所作的方针政策和报告文件中经常出现如“区域”、“区域发展”、“主体功能区”、“区域协调”、“城乡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创新驱动”等词语,区域经济学教师通过仔细研读“党的十”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和各地“十二五规划”等各级党和政府所作的报告文件,可以从中捕捉前沿的科研信息,把握科研方向,探索促进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措施,有利于拓展教学深度和广度,促使教研相长。

(5)教学内容能理论联系实际。区域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理论抽象性比较强,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联系实际的授课方式是个不错的选择。教学中如果以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为例应用区域经济学的学科知识,会令学生感觉到这些理论是有生命的,是鲜活的,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是学而有用的。因此在教学准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地方经济,以便于授课时作案例教学或作专题介绍。在运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地方经济时会观察到一些新情况,得出一些新结论,因为一个县、一个地区、一个省的经济发展,固然取决于它的优势或长处,但更多的是受制于它的劣势或短处,就像“木桶原理”。如以江西省为例,可以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发展的阶段、产业结构、城市化发展水平、宏观经济大势等方面采用比较分析法将江西有关指标与中部及江西周边地区进行比较,从而把握江西的基本区情,进而分析影响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全局中的地位、区位因素、产业结构、发展战略、人文环境等。利用众多的数据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研究这些经济指标,并通过各种图形和表格动态直观地呈现出来,将理论和实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更有说服力,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经过这样精心的理论联系实际式的教学准备,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很有帮助的。

3授课前教师要了解学生

我国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说的就是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区域经济学老师要了解学生的专业和以往先行课程的学习内容及整体成绩等信息,以便决定本课程在本届的讲法,如何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及考虑如何与其专业相结合。区域经济学老师也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进度、广度、深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都得到发展。

4一套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

区域经济学教师,传授知识固然是基本的任务,但是也要认识到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强制学生学习更重要;养成学生的科学精神比传播科学更重要。一个优秀的教师是一个针对社会需要认真研究教育规律和教学要求,有一套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努力实践的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能由灌输式向激发式转变;在培养模式上,能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既注重知识传授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转变。

总之,经过精心的教学准备,在课堂上以问题为导向组织教学,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时代背景介绍书本理论知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以案例为基础开展互动教学,开展小组和小组之间的互动讨论或比赛,激起学生个人之间或小组之间的竞争,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李敏纳.论高校本科专业《区域经济学》课程内容体系建设[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3]刘驰、舒劲松.PBL模式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区域经济学论文篇2

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区;主体功能区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7-0090-02

在各省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如火如荼的编制本省主体功能区划,最大限度的发展本省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情况下,利用北部湾经济区的区位优势,使空间规划真正建立在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前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以其能够对区域内的主体功能区划具有科学指导作用。

1主体功能区概述

1.1主体功能区的基本内涵

主体功能区是指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

1.2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

1.2.1优化开发区域

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这类区域要改变依靠大量占用土地、大量消耗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模式,把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提升参与全球分工与竞争的层次,继续成为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优化开发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依靠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通过着力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促进形成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缓解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存在的矛盾,建设成为提升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重要区域,全国(或地区)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域,带动全国(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区域。

1.2.2重点开发区域

重点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这类区域要充实基础设施,改善投资创业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经济规模,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承接优化开发区域的产业转移,承接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逐步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重点开发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依靠发挥区域综合优势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通过促进人口和要素集聚,进一步壮大经济规模,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实现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成为全国(或地区)集聚经济和人口的重要区域,支撑全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1.2.3限制开发区域

限制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这类区域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逐步成为全国或区域性的重要生态功能区。限制开发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依靠政策支持和加大保护力度,通过促进超载人口有序外迁和适度开发,加强生态修复保护与扶贫开发,建设成为保障国家(或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全国(或地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

1.2.4禁止开发区域

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这类区域要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规划实现强制性保护,控制人物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禁止开发区的主体功能区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应该是:依靠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和加强管理,通过严格禁止人为活动对自然文化遗产的负面影响和实施强制性保护,有限度发展与禁止开发区功能相容的相关产业,切实保证自然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得到保护,建设成为保护自然文化遗产的重要区域。

2主体功能区划分的理论基础

2.1地域分异规律理论

区域之间各种要素存在差异,这些自然环境要素、经济发展水平、人文景观所表现出来的地区差异性,称之为地域分异。所谓地域分异规律,是指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规律,即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某个方向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方向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和有规律的变化。

地域分异规律理论是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前提,主体功能区划分主要基于这三个方面:自然、经济和人文,三个方面均存在地域分异。主体功能区划分是对区域诸多要素客观存在区域分异规律的揭示,地域分异的因素为主体功能区划分指标的选择提供参考,也基本奠定了地域主体功能区的空间格局。

2.2生态经济理论

区域发展不仅仅是经济上,也包括环境的改善,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生态经济理论为主体功能区划分指标体系的选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生态经济理论是探讨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共生演进规律的理论。生态经济理论的发展为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提供理论指导,这主要表现在:为科学选择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指标体系提供理论指导;在推进区域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中提供理论依据。区域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符合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思想,为主体功能区持续、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2.3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产生于本世纪30-40年代,以区位论为基础,并且沿用了区位论学者思考问题的方法。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不是要求得出各种单个社会经济事物的最佳区位,而是研究各种客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客体和现象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程度,因此把一定范围内的有关客体看成了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体。

空间结构理论阐述区域各种要素的各种空间组织模式及其空间运行机制,主体功能区的划分首先是一种空间单元划分,划分依据主要是区域特征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空间结构理论关于空间组织及其运行的研究,为我们识别特定区域的空间组织形式提供了理论支撑。这些区域空间结构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是进行主体功能区划分的重要依据。

2.4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是基于生态环境的恶化而提出来的,是基于对社会进步过程中所付出的环境代价的思索而提出的。可持续发展重在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即要求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维持在资源和环境的可承受能力的范围之内,以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

从经济学角度看,超越增长理论和财富代际公平分配理论可作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理论。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由经济增长理论、社会公平理论、生态服务与限制性原理及人地关系原理构成。主体功能区划分的目的主要是综合协调社会、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而区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社会、环境每一个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更取决于三个子系统及其整体系统之间的协同演进。因此,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成为主体功能区划分的目标追求,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指标体系设计、功能区单元划分以及发展方向都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

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主体功能区区划分析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简称“北部湾经济区”)成立于2006年3月,地处中国沿海西南端,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由于北部湾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中,依据区域总体功能定位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北部湾经济区南宁市城区、北海市城区、防城港港口区、防城区、钦南区、钦北区都属于重点开发区。其中下属县级行政区5个,包括横县、武鸣县、、合浦县、东兴市、灵山县占全区重点开发区域的33.3%,面积比重占35.3%。

(1)人口集聚能力较强。2007年,经济区的重点开发区域人口931.4万,占全区重点开发区域总人口2271.7万的41%;人口集聚度321,比重点开发区域整体水平高19.3%。

(2)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2007年,经济区重点开发区GDP1562.3万元,占全区重点开发区域GDP3808.6万元的41%;人均GDP16937元,比重点开发区域整体水平高0.1%。

(3)土地资源丰富。经济区重点开发区域的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0.74亩,比重的开发区域整体水平高5.7%;但人均可利用水资源939m3,虽然属于较丰富等级,但与全区平均水平相比相差较大,特别是随着沿海地区的开发建设步伐加快,淡水资源的供应问题将更为突出。

(4)环境状况总体良好。经济区重点开发区域的剩余大气环境容量占大气环境容量的66.2%,比全区重点开发区域整体水平高28.8个百分点。剩余水环境容量占水环境容量的33.5%,比重点开发区域整体水平高0.3各个百分点。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沿海发展新的增长极,是部级重点开发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的基础比较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人口比较密集,土地承载能力较强,环境容量较大,具备了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基础。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加快经济发展,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快承接限制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克强,刘红梅,韩桐魁.农业产业化的地域分异规律理论研究[J].江西农业经济,1997,(05):5-6.

区域经济学论文篇3

关键词:创新;新经济地理学;区域差异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3)06-0064-05

一、引言

有关区域差异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新古典经济学产生的20世纪50年代。理论界确认了规模报酬不变的研究假定,发展了人均收入和资本边际收入都取决于资本—劳动比率的理论观点,并据此强调国家或不同地区间的经济增长差异随时间推移将消灭,即经济发展最终将走向单一稳态的绝对趋同。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Romer和Lucas为代表的学者则提出了内生增长理论[1,2]。该理论抛弃了Solow-Swan创立的新古典增长理论中关于技术进步外生和要素收益递减的假定,从而有效克服了新古典经济学不能很好解释现实经济存在增长差异的局限性。根据新经济增长理论有关技术内生化的解释,内生增长因素的不同,比如相异的人力资本积累及政府政策均可推动产生区域差异。但新经济增长理论仍然只在时间维度上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所建立的技术内生、报酬递增等理念尽管对现实区域差异有了更好的解释力,但这些理念仍然是时间的,而非空间的。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Krugman[3]为首的新经济地理学者的大力推动下,这种状况才有所改观。众多学者通过建立空间报酬递增理念,在区域差异解释上,形成了经济主体的互动溢出、空间报酬递增、经济要素迁移与区域差异产生的研究逻辑。

总体上,受Krugman等人的开拓性研究影响,国内外已有大批学者相继加入到新经济地理因素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相关关系研究中,从区域经济主体的相互联系、互动溢出到空间报酬递增、要素流动,有关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理论体系已实现完美的空间转向。但截止目前,对于经济区域差异具有内在决定作用的区域创新差异,国内外学者仍然仅借助内生增长的理论方法,从区域政策、研发投入等传统因素角度分析我国区域创新差异的产生原因。本文将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理论,通过确立创新空间报酬递增理念,拟对我国区域创新差异的形成机制进行重新审视。

二、文献回顾与评述

新经济地理学者强调认为:区域经济主体的互动联系、知识溢出,不仅能降低单个经济主体的生产成本,通过产生空间层面上的报酬递增,还会推动某区域整体实现较快发展。在新经济地理学者看来,报酬递增本质上是一个区域和地方现象而不是国际现象。具有明显地理边界范围的空间报酬递增,使得区域间不同强度的经济互动溢出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重要作用因素。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的这种理论逻辑,由于创新生产的互动联系及知识外溢(合称创新互动溢出,下同)也可能产生空间层面上的创新报酬递增,使得区域创新差异的产生也可能与区际强度不等的创新互动溢出有关。而且,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区域间强度不等的创新互动溢出对区域创新差异形成的推动作用,可能还是动态的。实际上,若假定创新生产要素可自由流动,则创新互动溢出较强的区域将吸引创新要素从其他区域不断流入,结果是持续扩大创新互动溢出较强区域的空间报酬递增,并据此推动创新互动溢出较强区域进入创新发展的良性轨道。总体上,为完整探讨我国区际创新差异形成的原因,既要树立创新空间报酬递增理念,以明确强度不等的创新互动溢出与区域创新非均衡发展的可能理论关系,又要在开放框架下,论述创新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对区域创新差异形成的循环累积影响。

在国外,目前已有一些文献借鉴传统的内生增长理论对区域创新差异问题展开研究。从内容看,这些研究主要从创新要素供给角度,分析区际创新差异产生的原因。很多研究主要基于Griliches开发的知识生产函数[4],对创新空间分布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说明,并以分析国家之间的创新差异为主。他们认为:大学和产业部门的研发投资和研发人员规模是区域创新差异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同时,这些学者还从需求角度,论述了新产品的市场需求规模对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这相对Griliches开发的知识生产函数模型无疑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但总体上,上述研究的基本思路框架是将创新活动视为与经济活动等同的一生产过程,论证创新要素投入的规模差异对区域创新非均衡发展的影响。

当然,国外也有一些研究开始尝试从创新生产联系角度,探讨区域创新差异问题。Feldman对影响区域创新的供给因素,如大学、产业研发部门重新进行了解读。他通过构建技术基础设施概念,重点强调了地理集聚和各供给因素相互协调的重要作用[5]。此外,Scott和Storper认为联系创新供给和需求的中介体系,比如技术市场、社会网络对于区域创新能力发展具有重要决定意义,并强调是这些因素的不同导致了区域创新差异[6,7]。

总结国外现有研究文献,可以发现这些既有文献普遍存在以下不足和缺陷。第一,这些文献大都借鉴内生增长理论,运用Griliches开发的知识生产函数,主要考量创新要素投入的绝对数量差异对区域创新非均衡发展的促成影响,对创新互动溢出、空间报酬递增与区域创新差异产生的内在逻辑过程大都认识不足;第二,尽管一些学者注意到创新互动溢出对创新空间分布差异形成的影响作用,并从创新集聚关联角度探讨了区域创新差异问题,但已有研究都是在封闭的模型框架下进行,没有结合创新要素区际可流动的特点,进一步分析创新互动溢出、空间报酬递增对区际创新差异形成的动态循环影响;第三,很多文献主要关注国家创新差异问题,然而,不仅一国内部各地区在智力资本、对外开放度及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而且从导致区域创新差异的新经济地理因素看,如果以一国国内各省市(或州)为研究的空间样本,还比较容易观测到新经济地理因素对区际创新差异形成的动态集聚影响。这是由国内创新要素流动更加自由决定的。

在国内,随着近年来我国区域创新差异的迅速扩大,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开始对我国的创新空间分布差异给予了关注[8~14]。也有个别国外学者对我国区域创新分布进行了实证调查[15]。相对而言,尽管这些研究我国区域创新差异的理论文献样本空间尺度已从国家间转移至一国内部的区域间,但在具体研究中仍主要基于要素供给角度,总体缺少新经济地理思考。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将以新经济地理学为相关理论指导,试图通过确立创新空间报酬理念,突出考察创新生产主体的互动溢出、空间报酬递增及创新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等新经济地理因素对我国区域创新差异形成的推动作用。当然,为规避以往文献研究存在的不完备问题,本文将把更多的传统因素纳入分析范围,以此系统、正确地解释我国区际创新差异产生的动力机制。

三、指标选取与变量定义

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本文将影响区域创新差异发展的因素归为4组。即投入、需求、政策及新经济地理因素。其中,政策因素是为区别一般的投入因素而将其单列的因子变量,而需求因素则是从需求驱动角度构建的考量因子。

(一)投入因素

借鉴新增长理论,众多学者研究指出:是创新要素投入规模的不同造成了我国的创新区际差异。但如前文,若以创新要素投入的绝对数量差异完整解释我国区域创新差异形成的原因会有失偏颇。这里主要从区域人力资本、货币资金、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方面综合反映投入因素对我国区域创新差异形成的影响。之所以做这样的综合区分主要基于以下考虑:首先,人力及货币资金投入是创新生产的主要投入,据Griliches的知识生产函数模型,理应对区域创新的非均衡发展具有可能作用;其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作为区域创新要素投入的一种有机补充,也不排除我国很多区域是因为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大举进入而获得较快的区域创新发展;最后,鉴于人力或货币资金投入,甚至海外研发投资都是由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最终决定,本文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作为一投入变量引入最终的模型中。以上4方面因素的具体测度指标分别是区域每万名人口中科技活动人员数与全国每万名人口中科技活动人员数的比值(Hum)、区域研究与开发经费内部总支出占各省市GDP的比例(Cap)、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来自国外的资金(Mnc)及区域国内生产总值(Gdp)与人均生产总值(Avg)等。

(二)政策因素

随我国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及中央政府的财政倾斜趋于削弱,已有研究指出政策倾斜因素已不能完整解释我国区域差异的变动。但现有研究主要还是针对区域经济差异问题,相对而言,我国创新体制的市场化改革速度慢于一般的经济改革,中央倾斜的创新发展政策估计还有他的作用空间。本文不仅将中央倾斜政策作为一个重要因素纳入考察视野。由于我国地方政府对创新支持力度的不同,在此还将地方政策因素纳入研究考察的范畴。其中,中央倾斜政策,使用区域中央属研究与开发机构之研发经费支出(Pol)反映。地方创新政策因素则使用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Reg)反映。该指标的具体值=(区域财政科技拨款/区域财政支出)/(全国各区域财政科技拨款总和/全国各区域财政支出总和)。

(三)需求因素

本文主要从区域产业结构方面测度需求因素的影响作用。一般而言,若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以对创新需求较高的产业为主,则受需求因素影响,这会促使该区域创新得到更好地发展。总体上,由于有别于单个国家,区域并不追求建立完整的产业体系,而是追求建立以分工为基础的专业产业体系,从而使得区域不同的产业结构对创新差异的形成具有可能作用。本文在认定第一产业具有相对较小的创新需求基础上,选用区域第二、第三产业产值(Ind)作为区域需求因素的测度指标。该指标的具体值=[(区域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区域GDP]/[全国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全国GDP]。

(四)新经济地理因素

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的空间报酬递增理论,本文预计强度不等的创新互动溢出与创新在我国区域的非均衡发展具有正相关关系,并且受创新要素区际流动影响,创新互动溢出、空间报酬递增对创新区域差异形成的贡献作用可能还是动态的。本文为反映创新互动溢出、空间报酬递增、要素区际流动等新经济地理因素对我国区域创新非均衡发展的综合影响,拟从强度不等的创新互动溢出与我国区域创新差异形成的相关关系及区域创新发展的自我循环累积过程方面着手设计相关的实证检验模型。在具体检验指标的选择上,首先选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编制的知识流动指数(Spi),作为替代反映我国各区域创新互动溢出强度的指标。尽管该知识流动指数限于篇幅,这里未给出该综合指数的具体子指标构成。以反映区域科技论文、专利及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合作情况为主,对非自愿的创新溢出较少涉及,但不仅创新合作互动是本文所指的创新互动溢出内涵的一个方面,而且创新合作互动作为创新溢出媒介,同区域创新溢出强度呈正相关关系,他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反映[19];其次,在前述已假定创新互动溢出较强、吸引创新要素流入与加快某区域创新发展间具有循环累积关系的基础上,选用观察期前4年的区域创新专利产出占全国同一时期的比重(Clu),作为新经济地理因素对区际创新差异动态集聚影响的衡量指标。如果该衡量指标的估计系数为正,则说明从长期来看,通过创新要素的区际流动,新经济地理因素对区域创新差异的形成具有动态集聚影响。

最后,至于因变量区域创新发展水平的反映指标,论文选择以各地区的专利授权量(Patent)反映。在研究过程中,将分别选择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及专利授权总量作为区域创新专利产出的代表数据。相对而言,发明专利由于技术含量较高,作为区域创新发展水平的权衡指标代表性最高;而外观设计专利仅仅指对物件外观做的适用性改造,因技术含量最低,代表性最差。

五、结果分析

分组变量统计与因子修正回归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

(一)传统的供求及政策类因素并非导致我国区域创新差异的全部原因

就传统的投入因素、需求因素及政策因素而言,因子修正回归显示(见表2),区域创新与当地的要素投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关系密切。人力资本及货币资金投入规模上的差异可引起我国区域创新的非均衡发展,而且,随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研发投资作为区域创新投入的有机补充,在少数省市的地理集聚也在加快我国区域创新的非均衡发展。并且,随着我国创新服务需求型产业的大力发展,不同产业结构构成的需求因素也展现出对我国区域创新差异形成的重要作用。所有这些启示各区域需要制定推动自身创新发展的政策规划,加快积累和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并不断改变区域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大力吸纳海外研发投资。

但相对而言,若只强调这些传统因素,不分析新经济地理因素对我国区域创新差异的促成影响,就难以保证研究的合理性。实证结果表明:创新互动溢出、空间报酬递增、要素跨区域流动等对我国区域创新的非均衡发展也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如表2所示,不仅在变量分组回归中,创新互动溢出变量估计系数(spi)显著为正,而且在包含所有变量的因子修正回归模型中,创新互动溢出变量也具有与其他因素变量相差无几的估计系数。总体上,实证结果显示,区际强度不一的创新互动溢出通过空间报酬递增效应及成本节省效应,也构成我国区域创新差异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创新互动溢出变量(spi)估计系数的大小变化更加彰显了新经济地理因素对解释我国创新活动区域集聚的重要性

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以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及外观设计专利为被解释变量的因子修正模型中,创新互动溢出变量的估计系数值逐次减小(y发明=0534,y实用=0462,y外观=0249)。鉴于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及外观设计专利间的不同技术含量,以及这三种专利可代表区域创新发展水平的适用性,解释变量spi在代表性最高的发明专利模型中,显示的最大估计系数值不仅表明专利创新的技术性越强,创新互动溢出因素的差异影响越大,而且由创新整体具有的高技术性特点,还表明创新区域整体差异肯定已受到创新互动溢出因素的综合影响。从而要正确解释区域创新差异的形成原因,必须深入区域内部,对创新的互动溢出等新经济地理因素有所了解。

(三)动态集聚估计结果凸现了新经济地理因素对我国区际创新能力的非均衡发展还构成了累积循环影响

分组修正或因子修正回归结果均显示:动态集聚(区际创新要素流动)因素con的估计系数都明显为正(见表2)。这就说明与一般的经济活动一样,如果一省区原有的创新发展速度较快,并且创新互动溢出较强,那么,一方面可以通过创新互动溢出、空间报酬递增持续推动该省区获得较快的创新发展,并形成区际差异;另一方面,区域较强的创新报酬递增还可以吸引创新要素从其他区域流入,结果导致区域创新发展进入强者更强的循环累积轨道。表明在创新互动溢出及区际创新要素流动等新经济地理因素的影响下,动态累积作用是形成我国区际创新差异的一项重要空间机制。本文认为:我国区域创新差异形成的循环累积机制,既是创新互动溢出固有特性作用下的结果,又是我国创新领域内市场化改革不断加深的产物。

六、结论与启示

传统的投入、需求及政策类因素难以完整解释我国区域创新差异的产生原因。本文借鉴新经济地理理论,通过确立创新空间报酬递增理念,对我国区域创新差异的形成机制做了重新审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以往强调的投入、需求及政策等传统因素并非导致我国区域创新差异产生的全部原因。而新经济地理学所揭示的创新互动溢出、空间报酬递增、区际创新要素流动等因素,则展现了对我国区域创新差异形成的重要作用。

本文尝试引用新经济地理理论来解释创新区域发展差异现象,不仅是对传统区域差异理论的有益拓展,也进一步开拓了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应用范围。本文研究结论对我国特别是中西部省区有着深刻的政策启示意义。首先,我国地方政府在制定区域创新发展战略时应摒弃过去争政策、拼规模的发展理念。中央倾斜的区域创新发展政策并不能永远发挥作用,而且区域创新投入规模也不可能无限扩大。总体上,在区域创新投入差异趋于缩小的今天,落后区域要加快本地区的创新发展,就必须借助创新互动溢出体系的构建,不断提高区域创新空间报酬递增水平,最终通过创新要素利用效率的提高,达到缩小同发达区域创新发展差距的目的。可以说,创新互动溢出变量与区域创新差异间较大的估计系数说明,我国部分省区的创新互动溢出结构并不健全,很多创新发达省区正是因为具有相对完善的创新互动溢出体系,才扩大了其他省区与它们的发展差距。因此,对于我国的区域创新发展而言,在适当扩大创新投入规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的同时,还应着力提高区域创新生产的互动溢出规模,加大创新主体间的知识交换水平,增强区域创新溢出强度,降低区域创新生产成本,促使产生空间层面上的创新报酬递增,最终达到提高创新的投入产出效率、实现区域创新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目标;其次,鉴于循环累积效应在我国区域创新差异的形成中具有关键性作用,本文认为,要扭转在循环累积效应上的不足、加快本区域的创新发展,中西部创新落后地区既要适当提高它们的创新要素投入水平,又要增强它们的创新互动溢出规模,以尽快达到创新集聚发展的门槛条件,跳出创新能力低下和创新要素不断流出的恶性循环;同时,在无法全面提高全省创新集聚规模的条件下,中西部创新落后省区特别是西部某些省区还要考虑选择省会或者经济中心城市作为创新增长极,以通过在内部少数城市集聚创新活动,阻止创新要素从该省区单向流出,加快内部部分城市的创新发展,并保证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借助扩散效应带动全省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RomerPM.IncreasingReturnsandLong-runGrowth[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86,94(5):1002-1037.

[2]LucasR.OntheMechanicsofEconomicsDevelopment[J].JournalofMonetaryEconomics,1988(22):3-42.

[3]KrugmanP.IncreasingReturnsandEconomicGeography[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91(99):483-499.

[4]GrilichesS.IssuesinAssessingtheContributionofR&DtoProductivityGrowth[J].BellJournalofEconomics,1979(10):92-116.

[5]FeldmanMP.TheGeographicSourcesofInnovation:TechnologicalInfrastructureandProductInnovationintheUnitedStates[J].AnnalsoftheAssociationofAmericanGeographers,1994,84(2):210-229.

[6]SottAJ.NewIndustrialSpace[M].London:Pion,1988.

[7]StorperM.TheRegionalWorld:TerritorialDevelopmentinaGlobalEconomy[M].NewYork:TheGuilfordPress,1997.

[8]王锐淇,张宗益.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空间面板数据分析[J].科研管理,2010(3103):17-26.

[9]李习保.区域创新环境对创新活动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24(08):13-24.

[10]陈文韬.区域创新环境的地区差异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D].湖南大学,2008.

[11]张昕.产业聚集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以我国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面板数据为例[J].软科学,2007,21(06):112-115.

[12]周明,李宗植.中国省际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基于产业集聚的视角[J].科学学研究,2008,(S2):518-524.

[13]李晓钟,张小蒂.江浙基于FDI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比较[J].中国工业经济,2007(12):102-109.

[14]李蕊.FDI与中国工业自主创新:基于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8(2):15-21.

区域经济学论文篇4

对于一门课程来说基本概念是基础,是其他理论、方法论展开的重要根基。本文围绕地理学课程中的三大概念,即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经济活动区位概念及区域概念进行辨析,旨在明晰概念内涵。

1关于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探讨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这一定义明确了当今国内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为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和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两大模块,与过去的相关教材相比具有鲜明地理学特色并体现地理学科研究优势。教材中明显将经济活动空间问题研究和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并重为经济地理学两大研究对象。作者认为经济地理学擅长研究的领域自然是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和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人地关系)。由于地理学向来擅长研究的领域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因此对于后者大家普遍认可并容易接受。其原因为地理学的根基是区域性与综合性,对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来说,综合性不必费笔墨,人地关系系统包括诸多要素的综合,自然体现地理学的综合性。地理学的区域性主要体现在区域内部的一致性及区域之间的差异性,而区域差异性主要由地球的圆形形态与太阳的位置关系及地球自身的地质演化历史所决定。其中,地球圆形形态与太阳的位置关系这一基础物理条件使得地球表面的热量分布产生区域差异,即维度地带性规律。热量分布差异带来诸多自然地理要素(气候、植被、土壤)的空间差异,而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间差异是地理学区域性特点的根基。地球自身的地质演化带来当今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以及海陆分异状态,而上述差异又进一步影响水热分布状态,进而影响“区域性”。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础是“地”,即人地关系协调的关键是地理环境的承载能力,因此从此种意义上讲,人文地理学科的基础亦是自然地理学科,这是由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所决定的。

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研究这一领域若将其独立与人地关系之外进行研究,就不是地理学所擅长的,而传统经济学比较擅长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其原因有:(1)经典区位理论,如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以及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均为经济学家或受到经济学思维的地理学家所创。(2)上述有关区位经典理论虽关注的是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但关注的核心问题为经济活动的空间成本或空间支出问题,而成本与收益问题显然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3)目前区域经济学诸多著作中介绍经典区位理论的情形常见,由此看来区位论对经济学和地理学都非常重要,两种学科均将其视为本学科的基础理论或基础理论之一。若地理学将经济的空间问题与本学科擅长的基础理论――人地关系理论相融合可能有助于本学科更好地发展。

本文认为,经济地理学应将研究对象中的人地关系概念进一步强化,而空间问题的研究需要以人地关系研究为前提即在经济地理学的空间(或区位)问题研究中,首先以人地关系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研究为基础,便能更好地发挥地理学在空间问题研究上的特色与优势。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此处简单举一例:如以某区域城镇体系空间优化为例,从单一的经济学视角分析,城镇体系的空间规划,无一例外都是按照严格的假设条件,遵循中心地体系(或其他经济学理论模式)即可。因为在仅考虑少数经济学因素(成本―效益等)的情况下,地理环境因素(综合性和区域性)的作用或影响不能够充分体现,而现实的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应首先考虑地理环境,考虑人地关系的协调性。原因是,地理环境为人类生存基础,而成本―效益等诸多经济因素是人类在保证生存基础之后的发展方面的问题。基于上述认识,本文认为在地理学教材中应将学科研究对象描述为人地关系(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及人地关系协调基础上的区位、空间组织等问题更为合理。

2关于经济活动区位概念的探讨

地理学众多教材将经济活动区位定义为人类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这一定义范围较广,年轻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其内涵。本文认为,经济活动区位有两大核心内涵,一是相对位置的内涵,即“此经济活动”与“彼经济活动”之间的相对位置决定“此经济活动”的区位的“好坏”或“优劣”,而教材所定义的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一词,不能很好地体现经济活动本身的相对位置的内涵。二是须从某一视角去看待区位这一概念。例如在比较两种地理事物的区位中“谁优谁劣”,须从同一视角进行比较才具有可比性。如,北京和二连浩特的区位“谁更优”的问题,中国和蒙古国的经济贸易往来这一视角看问题,那必然是后者的区位优势显著。但从国家层面去比较区位优势,显然前者具有绝对优势。我们经常看到或者听到“什么与什么比较起来,哪一个更具区位优势”等表述,这样的表述显然忽略了两种事物的比较必须在某一个统一视角下进行才有意义这一基本常识。本文认为,经济活动区位更为容易掌握的概念表述应为,“某统一视角下,经济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

3关于区域概念的探讨

区域概念在诸多领域中无统一定义,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定义。政治学认为行政界线既是区域边界;区域经济学认为统一经济特征的区域即为其边界;地理学认为区域是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本文主要探讨地理学对于区域的理解或者表述。地理学对于区域的上述定义与区位定义同样,其内涵较为宽泛,没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的本科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定义表述中的“一定范围”一词,其所指范围宽泛,如,“一定范围”从小到社区,大到全球的理解均可,因此不易在学生头脑中植入清晰的空间概念,易出现歧义。由于地理学的两大根基之一的“区域性”是在自然区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很强的自然地理属性。即使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也应强调区域的自然地理属性。因此本文更倾向于将区域定义为,某一标准下,具有内部一致性,外部差异性的地理单元。其中,“某一标准”一词是为区分不同学科(或不同研究视角)对区域的不同认识(或表述)。例如,人文地理学中的文化区仅仅是从文化这一视角划分区域的,而经济区仅仅是根据经济类指标对区域进行划分的。因此“区域”在一定标准下才具有实际意义,同时在一定标准下区域内部必然具有一致性,对外必然产生差异性。

区域经济学论文篇5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区域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890(2007)12-0019-05

一、问题的提出:发展视野中的区域经济发展

对于区域经济学所探索的诸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本来就涉及到在一国和世界各个区域存在的地方性失业、人均收入增长差异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不公正、城市化问题、刺激经济发展问题、冲突的处理和环境污染等等内容。对于区域发展差距日益扩大以及区域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生态环境恶化、三农问题、贫困问题、民族地区发展问题、农村工业化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城乡关系问题等等,则需要研究者引入发展经济学的新视角进行有益的创新性探索与重构。本文所探讨的正是这样的新问题――发展中区域的发展问题,亦即笔者所着手构建的发展区域经济学体系框架及其主要研究内容的拓展。发展视野中的区域经济学框架体系整合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新问题,并且需要为人们提供研究发展中区域新颖而积极的方法和思路,以此使它区别于相关的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笔者力图界定发展中区域进而确立发展区域经济学,其目的是为许许多多钻研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规划和城乡研究以及研究和关心区域发展中人口贫困、生态恶化、经济发展等等问题的人们提供交流平台。非常清楚的是,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诸多研究者在很多领域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成果,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发展中区域的研究和探索发展视野中的区域经济学整合问题。

二、反思与检讨:已有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简要回顾

众所周知,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在近180年的演进中,大体经历了主要以研究企业、产业的区位选择、空间行为和组织结构方面而形成的区位理论,主要利用计量化和模型化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政策问题而很有影响的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发展理论这两个重要阶段。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新经济地理学派、新制度学派以及区域管理学派的创新研究,使得人们对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区域经济学已经成为具有确定研究方向的正日趋成熟的经济学科之一。与此相应,20世纪50年代后以研究发展中国家发展问题为核心的发展经济学,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劳动力转移、资本形成不足、技术落后、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城乡分割、人口过度增长与贫困等问题,提出大推进理论、新增长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非平衡发展战略等学术思想,进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不仅如此,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学者如普雷维什和辛格也曾提出了优先发展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战略,对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

在反思并检讨已有的诸多研究及其现有成果中笔者发现,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带有激进主义倾向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思路基本上是以发达国家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经验为基础的,这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意义更多地停留在理论层面;另一方面,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快速发展,其面临的新问题也不同于以前,尤其是区域经济的加快发展是以前未曾遇到过的区域经济发展现象,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就其背景而言,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如中国东、西部区域发展差距在不断扩大,本质上是一个发展中的区域发展问题,加之特殊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发展中国家如何加快发展和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是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经验的。特别是二战以后纷纷走上民族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实行非平衡的发展战略,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发展中的区域发展问题愈加突出,矛盾的焦点集中在发展中区域的发展问题上。然而,对于发展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区域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其针对性明显不足。

当前,各类区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竞争日益加强,这些巨大的变化给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提出了较过去更为复杂化的问题。为了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拓展区域经济理论的传统思维以及为促进发展中区域的发展问题提供理论借鉴和现实基础,笔者突破区域经济学对于区域的传统认识,准备提出并界定“发展中区域”这一概念,认为以发展中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探讨发展中区域面临的人口与贫困、资源与环境、资本与技术、市场与政府、结构优化与制度创新、农村发展与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重要关键问题,就可以创建从而形成区域经济学的新的学科分支――发展区域经济学。笔者认为,若把这样的想法与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奉献给人们,至少对理解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和解决现实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难点问题会大有裨益。

三、研究的对象:发展中区域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区位是为某一主体或事物所占据的场所,具体可以标识为一定的空间坐标;区域则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以经济活动的区际异质性和区内均质性为标准划分的经济区,或者说包括对经济活动具有重要影响的自然、文化、社会等因素在内的综合性区域。佩鲁吸收现代数学理论成果,采用拓扑空间的概念将区域分为三类:统计学上同一或均质的经济空间、作为势力场的空间和计划经济空间或政策运用的经济空间;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吸收前人研究框架和地理学中的区域思想,将区域分为三类:即某一区域内各变量一致性最大而区际分异也最大的均质区域、地理空间中地方化的异质连续部分通过围绕区域增长极的相互关联而相互依存的极化区域、为一定管理目的而创造的政府计划和政策实施而实际存在的计划区域;列昂节夫等人在“世界经济的未来”的研究报告中,按人均收入水平及社会性质将世界经济分成四个发达的市场地区、两个发达的中央计划地区、六个发展中市场地区、两个中等收入地区。中国经济学者根据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将中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有力地揭示了区域发展不平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影响。综上分析不难发现,现有研究依照不同的目的对区域进行了划分和阐释。但是,一方面,区域经济学的中心任务始终是研究并揭示区域发展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区域发展战略的选择,为了保障区域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实现区域发展,实施有效的政策措施,即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中心任务也正是由区域发展中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决定的;另一方面,传统的对于区域界定并不能完全反映区域发展实际,均质区域、极化区域和计划区域的划分在区域规划实际中面临诸多操作性困难,不同类型的区域之间也存在交叉重叠现象,加之经济区域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产物而不能无限划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其界限的模糊性与自身发展的开放性、系统内部的非均衡与非线性等内在规定会使原有的结论不一定成立。因此,面对区域之间、各子系统之间及其单元在功能作用方面的非同等性、非均匀性,为促进不同区域之间的功能互补、资源整合、结构优化、重组协作和实现区域势差的动态作用,揭示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深刻认识区域结构、区域经济活动自组织、区际分工与联系、区域空间结构组成单元等问题,重点强调发展中地区区域的特殊性问题与发展路径,必须对已有的认识进行适当修正以适应区域发展的实际。因此,把发展中区域作为区域空间的一种组织单元来进行研究,并在打破传统的对区域的认识基础上提出发展中区域,强调区域内部的差异性和可分割性与联系性,重视发展中的区域的差异等各类问题研究,就会形成一个涵盖特殊区域空间的发展区域经济学。同时,笔者之所以特别强调发展中区域的发展问题,也是基于这一类型的区域在发展中面临着比发达区域更为复杂的问题,况且世界各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多数区域都处于发展中区域,发展中区域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困难更大、更多,也更需要我们从发展中区域的实际出发,探求其不同于发达区域的特殊发展路径。

基于以上判断,笔者认为发展视野中的区域经济学就是以发展中区域为独立研究对象,研究发展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及其规律的科学,它属于区域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发展区域经济学以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为主要理论依据,充分借鉴发展经济学研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与发展、人口资源与环境、城市化与工业化、技术进步与传统农业改造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和规律,通过分析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和基本约束、要素流动、经济分异的过程与动力机制、产业分工与联系的机理,探讨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特殊性,研究区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组合以及区内经济的运行规律,为制订区域经济协调政策和促进发展中区域较快发展服务。发展区域经济学把发展中区域的特征分析作为研究的起点,把结构调整与战略规划的编制作为研究的主体,把区域经济政策制定和区域经济管理实施作为研究的归宿,并把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区域经济管理的实施看作是建立在对发展中区域区情、战略、规划深入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之上。

四、发展区域经济学:几个重点问题与关键领域

1.人口、资源环境与贫困――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这一问题的研究重点在于从生态建设入手,将生态发展、生态―经济―社会重建结合起来,从技术层面上建立各类人工生态―经济耦合系统,以有效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来促进发展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尚属空白。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重建主要的研究内容是以解决贫困为目标,着重研究发展中区域“三农”问题,农业特色经济发展与产业化、农业企业化,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等;发展中区域经济结构调整问题;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问题。发展中区域生态环境重建的关键环节是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通过约束人为过程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重点研究以生态发展推动经济发展途径与对策。对自然过程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通过生态恢复来解决,重点研究生态恢复的途径与对策。另一方面,发展中区域最突出的生态经济问题之一是水土资源的紧缺与空间分布的不均衡造成了大批的生态难民,给发展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因此,这一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还应包括发展中区域生态经济问题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变动轨迹及其原因、政策、体制人文因素的资源环境效应、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阈值、体制与政策;生态经济与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体制与政策因素分析,生态经济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机理与对策等。

2.非正式制度约束、民族问题与社会进步――发展中区域民族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以来,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由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经济资源配置效率不同,历史文化背景及各异,因而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民族制度文化和地域制度文化体系,该体系除了一般制度文化所具有的历史性、群体性、稳定性、渐变性等特征外,与适应现代工业文明的市场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相比还具有明显的非正式制度文化约束特征。因此,发展中区域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内容在于发展中区域民族地区政治发展与民族自治制度的法制化,民族地区对外开放与社会稳定的对策措施,发展中区域民族地区安全稳定与周边国际环境,保障发展中区域边疆安全的国家政策;民族贫困成因、特点及反贫困战略与政策创新,旅游业发展类型与发展模式,民族关系问题与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的成因以及对发展中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民族地区城市化过程中社会分化与贫困问题、人口迁移与流动问题、民族文化变迁问题等等。

3.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发展中区域自组织系统形成与结构变化的动力源泉。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是发展中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在发展中区域寻求增长的初始阶段,经济增长需要市场给出明确的需求导向,而这样的市场本身在这一区域并不存在,这便构成了发展的困境,即落后经济或传统产业很难突破自身发展的起点,相反地它落入了区域恶性循环状态之中:……收入水平低―消费水平低―市场需求小―产出供给少―利润率低―工资水平低―收入水平低……如何突破发展的困境,跨越落后的门槛,使之产生持续增长的经济力量,需要在这一框架外寻求答案,实现发展中区域增长的良性循环。既然劳动积累、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并非独立的生产要素,它们从属于区域发展的过程,那么,劳动积累和资本积累是如何实现技术进步进而推动发展中区域经济增长的就成为我们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对于发展中区域而言,从劳动积累到资本积累、再到技术进步是发展中区域在更高形式上实现的增长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转变过程中相应地要求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经济效率和人口素质的极大改变,需要区域自组织系统的内在作用机制,而这本身就需要物质和技术积累,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的积累过程。发展中区域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内在逻辑要求我们在寻求这一问题的答案时立足于区域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立足于两者的互动与制约关系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增长动力以更好地促进发展中区域的经济发展。

4.城市化与工业化、市场化与信息化――发展中区域的现代化进程。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演进是以经济自身的发展为依托的,不是超越经济自身的无规律运动;产业结构的变迁和发展以及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总与发展中区域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企业的发展和企业集群的形成始终是工业化推进的中坚力量。同时,在现代经济技术与传统生产手段融合发展的条件下,发展中区域的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与信息化、知识化相融合的新格局,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二元叠加中,充分认识并及时抓住反映后工业社会特征的信息化和新经济发展的机遇,对于发挥信息经济在发展中区域国民经济中强大的支撑效应、渗透效应和带动效应意义重大。发展中区域如何通过城市化与工业化拉动现代化,如何通过市场化和信息化实现区域现代化,如评价现代化的标准,到底在何时和何种程度实现现代化以及通过何种途径达到区域现代化的目标,构成该问题的研究主题。笔者认为,发展中区域的现代化建设,既面临着已实现现代化国家和区域的示范效应,又面临着自身固有的一系列实际情况及其与外来示范之间的矛盾关系。因此,以什么为参考系来取向,对发展中区域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在理论层面上,发展中区域如何从已有的现代化理论中提取合理内核,准确把握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政治、社会体制和运行方式等方面不断更新的连续过程;在经验层面,如何吸取世界各区域现代化进程中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在实践操作层面,如何立足于自身的特性,从自身所处的各种环境出发,以区域城市化与工业化、区域市场化与信息化互动关联选择适合的现代化路径,构成发展中区域实现现代化的基本要点。

5.政府管理创新与区域政策支持――发展中区域的公共管理体系与重大公共政策。从根本上缩小发展中区域与发达区域的发展差距,推动发展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要素投入效益,逐步降低对发展中区域投资的机会成本和成本风险,就应当围绕发展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目标,构建发展中区域公共管理体系,着手解决几个重大公共政策问题;重视发展中区域社会发展的公共管理支持及其战略意义,公共管理主体结构的协同机制与运行规范,公共管理体系的中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及其构建目标和策略,政府战略、能力与发展中区域发展,公共管理体系下的重大公共政策,包括反贫困政策、人口与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要求的公共设施投资政策、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政策等。在这些系列问题的研究中,要特别重视政府公共财政补贴与金融支持、转移支付、基础教育与人力资本投资、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问题,重视政府对于发展中区域的支持力度与实际效果,从制度与体制层面解决因市场自身的作用而导致的发展差距,保障居民具有公平的就业机会,尤其是重视妇女参与自身发展与促进社会进步的权利,防止发展中区域的边缘化倾向。

[参考文献]

[1]Isard,Walteretal.,Methodsofinterregionalandregionalanalysis,Aldershot,Hants,England;Brookfield,Vt.:Ashgate,1998.

[2]Hoover,EdgarM.&Giarratani,Frank,AnIntroductiontoRegionalEconomics.Thirdedition.

[3]Solow,RobertM."InvestmentandTechnicalProgress,"inKennethJArrow,SamuelKorbinandPatrickSuppeseds,MathematicalMethodsintheSocialSciences1959,pp89-104,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60.

[4]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5]朱传耿,沈山.区域经济理论分析[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6.

[6]张金锁,康凯.区域经济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

[7]杨开忠.区域科学学科地位、体系和前沿[J].地理科学,1999,19(4).

[8]方创琳.区域发展规划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9]赵震伟.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10]H.H.涅克拉索夫.区域经济学――理论・问题・方法[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

[11]陈才.区域经济地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12]R.哈特向.地理学性质的透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3.

[13]周起业.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14]程必定.区域经济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

[15]刘再兴.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6.

[16]克鲁格曼.地理与贸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