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管理论文(收集5篇)

时间:2024-06-22

区域经济管理论文篇1

作为区域经济,如何在激烈的国际、区际竞争中,正确分析面临的环境制约因素,努力做到扬长避短,变不利为有利,确保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亟待解决的课题。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当前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同时,又面临着相当严峻的问题和困难。本文旨在多角度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制约因素,提出种种对策,以求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内外有关学术动态及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80年代末,可持续发展理论开始提出,但至今对经济发展的环境制约因素研究仅局限于宏观的认识,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污染物破坏问题、经济技术水平问题等。而对区域经济的环境制约因素,特别是一些微观内在因素研究甚少。作者拟从微观与宏观的结合点上加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制约因素,并提出一些措施和对策。

三、论文写作提纳

前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背景、研究的意义、目的、基本技术路线。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制约

(一)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基础;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环境产生反作用;

(三)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才能相得益彰。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制约因素

(一)失衡增长导致环境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二)区位资源的不平衡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三)现有环境管理体制与国际不配套制约环境经济发展。

三、对策研究

(一)中国区域开发管理体制必须创新;

(二)适时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

(三)制定完善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政策。

四、论文工作计划

2001年1月至2月拟定论文开题报告,资料与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

2001年3月至4月完成论文初稿并请导师修改,完成论文二稿并请导师修改;

2001年5月至6月论文定稿与答辩

五、参考文献

1.张敦富主编,《区域经济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北京

2.李京文主编,《中国区域经济教程》,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南京

3.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实证研究——结构转变与发展战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北京。

4.叶裕民,《中国区域开发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北京。

5.宋璇涛,《寻求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北京。

6.李京文主编,《21世纪中国经济大趋势》,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沈阳。

7.汤爱民,《大整合》,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北京。

8.顾介康、储东涛主编,《江苏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与规律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南京。

9.薛志平、刘波,《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理念卷),香港文学报社出版公司2000年,香港。

10.吴兴鹏、董剑南、谢玉平,《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实践卷),香港大学报社出版公司2000年,香港。

11.国家环境保护局译,《选择还是放弃——荷兰国家环境政策计划》,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年,北京。

12.厉以宁、章铮,《环境经济学》,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年,北京。

1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编,《西方经济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广州。

14.陈耀邦,《可持续发展战略读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年,北京。

15.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等6部门,《江苏省人口资源、环境研究文集》,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年,北京。

16.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苏资源与环境》,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南京。

区域经济管理论文篇2

【关键词】旅游;旅游集散中心;理论基础

世界旅游已经进入了散客游时代,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也带来了人们旅游观念的成熟,加之交通便捷度的快速提升,散客和自助游客的客流量迅速增加。面对这个市场,旅游集散中心作为一种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旅游基础设施应运而生,其成立实现了与城市公共交通更好的衔接,从而推动城市旅游经济发展。

一、区域联动理论

1.区位论。区位论主要探讨地理空间对各种经济活动的影响。它是经济地理学和空间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区位作为绝对的术语,是指由经纬线构成的网格系统中的某个位置;作为相对的术语,是指就其他位置来说所限定的位置。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包括两层,一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它是指从已知的区位主体的特征出发,对比分析适合的可能空间,从而选择最佳区位;另一层则与前者相反,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它是指从已知的大区位空间的特性出发,来选择区位主体的最佳组合方式。区位理论是区域科学、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共同研究的对象。由于各学科和研究的侧重点各异,因此区位理论也形成了不同的研究领域。研究涉及的对象,从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发展到第三产业和城市,目前则已发展到着重在城市和区域方面。如按区位论所涉及到的部门可分为市场区位论、产业区位论、运输区位论等。区位论的研究,是地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促进了地理学的发展。旅游集散中心是存在于一定区位空间的,它的运营受区位条件的影响与制约。充分分析区位条件将对客源市场的选择、区域内的竞争者与合作者的选择提供指导。

2.距离衰减法则。距离衰减规律研究点和点的相互关系,是研究旅游者行为的重要理论。游客到达旅游地的可能性除了受时间和金钱、旅游资源品位及吸引力、可进入性以及其它自然或人为的因素的制约外,还有一重要制约因素,那便是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尽管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已突飞猛进,但由于受其它因素的共同影响,如时间等,距离仍然是影响旅游的重要因素。总的来说,目的地旅游者的数量与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即距离越大,旅游者数量越少,旅游者选择此地为目的地的可能性越小。旅游集散中心是近几年刚兴起的旅游资源整合平台,它竭力于服务本地居民,带有明显的公共产品性质,由于其推出的产品以短途游线为主,距离衰减规律较明显,利用距离衰减规律研究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的产品结构升级是进行管理创新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3.区域分工与合作。区域合作是区域分工的衍生物,它是与区域分工相伴产生的。随着区域分工过程的逐渐深化,专业化分工倾向日益显著。同时区域之间竞争程度的加剧也显现出各区域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在日益加深。从区域间各自利益的角度出发,为了达到更高的目标,完全的竞争已不能满足,必然要开始寻找合作。这种合作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迫于自身的需求,二是迫于市场的需求。前者是指区域之间通过各自需要的产品、技术、服务等相互合作,从而满足各自发展的需求,保证经济发展的稳定,后者则是由于市场竞争的存在,各区域为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而不得不与其它区域进行优势互补,实现共赢的局面。从形式上划分,区域合作主要包括行业合作和区域全面合作。前者是指区域之间同一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的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与方式相互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后者是指区域之间在相关政府的推动下,相互之间开展多方面或全面的经济合作。区域旅游合作作为一种行业合作,目前在全国很多区域,如长三角、珠三角、渤海湾等地区都已展开。旅游集散中心的区域合作也是目前国内学者重点研究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散客旅游者的数量将持续增加。如何通过区域的分工与合作来赢取各自最大的市场蛋糕也是旅游集散中心亟需解决的问题。

4.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增长极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主要表现在:(1)区位经济。若干企业或联系紧密的若干经济活动处于同一区位,并且从事同一项经济活动,产生的就叫区位经济,它的实质是通过地理位置的靠近而获得综合经济效益的提升。(2)经济规模化。经济规模化的好处是由于经济活动范围扩大从而使得经济活动成本降低、经济效益的提高。如专业化程度的提高、管理成本的缩减、广告费以及非生产性支出的分摊等。经济规模化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又降低了边际成本及总成本,经济效益增加显著。(3)增值经济。增值经济是指额外或不可预期获得的经济效果,它不仅是增长极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增长极形成的重要结果。区位经济的产生以及经济规模化的形成,使得同一区域内的企业之间无形中获得某此产品和劳务,且这些产品和劳务是不花成本或少花成本获得的,从而使整体经济效益得到提升。旅游集散中心一般位于经济实力强的大城市以及旅游资源品位高的旅游城市。对于国内各省各地区来讲,旅游集散中心所在城市的发展可作为区域发展的增长极点。此外,旅游集散中心的核心功能是游客的集与散,因此区域内的旅游发展可依托旅游集散中心的成功运营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从企业成长过程的角度来研究企业成长的阶段模型。它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流行的一种管理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企业像生物一样,也有一个从生到死、由盛转衰的过程。对这一核心观点的理解不是指企业存续时间的长短具有某一固定值,而是指对企业成长本质的揭示,即企业的成长具有灵活性、竞争性。美国爱迪思研究所创始人伊查克・爱迪思博士在其名著《企业生命周期》中指出,企业与动植物一样具有“生命周期”,其所呈现出的性质也极为相似。企业活力在成长期不断增加,但从青春期到稳定期,其速率则呈递减趋势,企业活力经历顶峰的稳定期后不断减少,直至死亡期。企业在每一阶段还会面临转型问题,企业只有克服了这些问题后方能健康成长。旅游集散中心是以企业形式存在的,利用西方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可以对旅游集散中心进行诊断及诊疗,为旅游集散中心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进行不同的管理活动提供依据。

三、企业创新管理理论

1.企业创新体系。企业创新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管理创新。侯先荣在编著的《企业创新管理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提出,企业创新管理体系就是为企业建立创新方针和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的一整套相互关联的要素之集合。一般认为,企业创新管理体系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主要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旅游企业创新体系的概念则起源于一般企业创新管理体系的定义。

2.旅游企业创新体系。旅游企业创新体系是指旅游企业内部各相关机构组织和部门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创新的网络体系。另外,张忠元在《旅游资本》一书中指出:对旅游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根据市场需求,提出新创意;操作的关键是用“新创意”和“新技术”重新组装开发各类旅游资源,挖掘包装出旅游“新产品”,营造旅游“新形象”,再通过整合营销,拓宽“新渠道、新领域、新市场”,形成研究与开发、经营与管理之间有机结合的旅游产业“创新链”,并最终构建融知识创新、观念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营销创新于一体的“旅游创新体系”。湘潭大学黄玲在《知识经济与现代旅游企业管理创新》一文中提出:旅游企业的管理创新包括经营理念创新、组织机构创新、管理方法创新、发展目标创新等四个方面。总之,管理创新是旅游企业创新体系的基础,是旅游企业技术、产品、营销等创新得以实现的保障。作为以企业形式独立存在的旅游集散中心来说,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境需要靠企业的管理创新来解决,而旅游企业创新体系的内容则为旅游集散中心的管理创新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四、新公共服务理论

新公共服务是建立在公共利益的观念之上的,是建立在公共行政人员为公民服务并确实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之上的。新公共服务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基本观点:

1.服务对象的选择。新公共服务认为,公共行政官员要关注的是公民,而不是所谓的“顾客”。并且公共行政官员要在公民之间建立信任与合作的良好关系。公共行政官员要时刻树立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的思想观念。所以,政府不应该只是关注“顾客”本身的短期利益。

2.政府的职能的重新阐释。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非掌舵。在当今社会,政府的职能在于,能承担为社区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责任。社会是公众的社会,现在越来越强调公民的积极参与,因此对公共行政官员来讲,其角色的转变是必然的,由直接供给者转变为中介人、调停者甚至裁判员。

3.高度重视公民权和公共服务。政府机构和企业的所有者是公民,而非公共行政官员,这是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另一明确认识。公共行政官员要高度重视公民权,不仅要分享权力,还要为公民工作,通过中介服务为社会解决公共问题。同时,在治理过程中,其角色需重新定位,由企业家向负责人和参与者转变;四是公共利益是根本目标。公共利益在公共行政中处于中心地位,这是新公共服务的核心原则之一。对于公共行政官员来讲,简单地回应不同的利益需求已经不能顺应时代的步伐,而应该采取积极地态度,通过对话等各种沟通方式向公民表达共同的价值观念;五是从生产率到人的转变。传统的公共行政理论将公共行政人员比作一种官僚职业的雇员,他们只需要组织和保障。公共管理理论所主张的是将公共行政人员比作市场的参与者。而新公共服务理论则认为公共行政人员工作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复杂性,他们的职责是对公民的需求或社会的发展有所作为,因此新公共服务理论重视的是人而非生产率。旅游集散中心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因此政府行为对旅游集散中心的运营具有一定的影响。新公共服务理论则为旅游集散中心在管理创新过程中如何增强政府的引导力,体现公共服务产品性质提供了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黄国群,陈学光,徐金发.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及运作机制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2]金序能,陈学光.旅游集散中心:基于资源整合平台的解释[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7(1)

[3]王玉芹,张凯.国内旅游集散中心研究十年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08(17)

[4]徐菊凤,赵晓燕.中国城市旅游集散中心模式的对比分析――兼论旅游集散中心的功能与形成机制[J].旅游科学.2009(5)

[5]杨晓玲.浅论区域旅游产业品牌化[J].企业导报.2009(6):80

区域经济管理论文篇3

[论文摘要]实践的需要和理论的推动,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区域行政逐渐向区域公共管理转变,这种嬗变,开启了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管理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

著名行政学者理查德·J·斯蒂尔曼二世说:研究公共行政必须研究它的生态问题。按照韦伯斯特词典的解释,生态学是各种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J·W·别斯指出生态学这个词源于希腊语oikos,意为房子或家,经济和经济学也有相同的词根,经济学和生态学有许多共同点,但生态学的含义更广泛。它涉及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的全部相互关系。”〔1〕美国著名学者利格斯(FredW·Riggs)1961年就提出了“融合型、棱柱型、衍射型”行政模式,开创行政学研究的一个新途径。我国现阶段的行政环境是制约和影响行政管理的重要因素,同时又是行政管理的改造对象,并为行政管理的实施提供条件。故此,我们应努力使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生态环境的变迁,传统行政学历经了向现代公共管理学范式的重大转变。迈入21世纪,区域行政面对的是一种全新的行政生态环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区域公共管理这种崭新的制度安排应运而生。这种转变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21世纪中国公共管理面对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区域公共管理的挑战,处理好和解决好了系列区域公共性问题,和谐社会的发展愿景就不再遥远。”〔2〕区域公共管理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作为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陈瑞莲认为,在我国有关区域公共管理(行政)研究的著述尚较为零散,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学者社群尚未成形。但是,在当前一个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区域公共管理的相关内容。无疑,加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有学者说,“研究任何一种理论,都必须首先弄懂它所使用的基本术语。对于了解一种新的学术理论,弄清楚它所使用的新名词的正确含义,就尤为重要了”。〔3〕区域公共管理是个复合概念,其中“区域”和“公共管理”是其两个核心概念。

一、“区域”概念众说纷纭及其公共管理视角的界分

区域(region)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且相对性极强的概念。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观察、分析和理解各种不同的区域。研究视角和内容不同,对于区域的界定就有所不同。在社会科学丛林中,最早研究区域的学科是地理学,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牛津地理学词典》中,“区域是指地球表面的任何一个单元,它以自然或人文特征而有别于周围的地区”。〔4〕经济学将区域视为由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具有特定地域特征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埃德加·M.胡佛说,“所有的定义都把区域概括为一个整体的地理范畴,因而可以从整体上对其进行分析”,“把区域作为一个集合体,……这一集合体对于管理、计划和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是必须的。最实用的区域划分应当符合行政区划的疆界。”〔5〕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与国界或一国内的省界、县界重合;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研究者对区域的解读,往往侧重从一种更为宏观视角来讨论区域的内涵和外延。米特尔曼提出三个不同层面“新区域主义”分类法:宏观区域主义、次区域主义和微观区域主义。在“区域”的多种释义中,可以看出:区域有多种分类,系统性或整体性是区域的共同特征;区域的概念是相对的,可以依据不同视角有多种划分;区域是变化的,应以动态的眼光来观察它。实际上区域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很难给出一个公认的定义。本文是从公共管理学科角度来进行研究,基于此视角,区域应如何界定?有学者认为:区域是“一个基于行政区划又超越于国家和行政区划的综合性概念”。〔6〕另外,从四个纬度对区域公共管理要研究的“区域”做类型学上的分析:公共管理意义上的经济区域、行政区域、自然地理区域和公共管理中的“问题区域”和“边缘区域”。〔7〕笔者以为,不论对“区域”进行怎样的界分,从公共管理学科角度看,区域实际上是按照公共物品为标准划分的有限空间范围,是拥有相同一领域或多领域公共物品的域场。在这里区域不是一个地理范畴而是一个以公共物品(或者公共事务、公共问题、公共利益)为标准形成的同质性域场,并不绝对与行政区划相一致。

二、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视角: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范式的转变

要讨论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的转变,首先要了解区域行政的发展背景、内涵等基础知识。区域行政问题与行政区划密切关联。学者刘君德在他主持的《中国行政区划的理论与实践》等论著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行政区经济”概念,并分析我国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在我国的行政学界,宋月红在国内首次使用“区域行政”的概念,作者从行政区划、行政区域与区域行政的关系角度进行研究,但这是一种狭义的或传统意义上的区域行政范畴。〔8〕陈瑞莲、张紧根在《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视角:区域行政》一文中,正式提出广义的“区域行政”概念。〔9〕随着实践的推动和理论的发展,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转变。在学界,最早使用过“区域公共管理”概念的只有清华大学的刘锋和中山大学的陈瑞莲,二人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进行论述。刘锋运用新公共管理、区域创新系统、区域核心竞争力、支持系统等理论对区域管理进行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一研究与本文所关注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有很大的差别,它并不是真正从公共行政学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而是从区域地理学的角度将创新理论引入到区域发展中去。〔10〕陈瑞莲教授是我国研究区域行政和区域公共管理的典型代表,她在此领域的论述,在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三、区域公共管理的内涵、理论支撑

区域公共管理是个复合概念,前文已经界分了公共管理视阈中的“区域”。对于公共管理的概念,无论是对其内涵把握还是基本体系的构成,都还在探讨中。王乐夫教授认为,“所谓公共管理,即公共部门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具体地说来,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的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11〕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不同,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行政管理中的政府还包括其它的组织和第三部门组织等。公共管理主体着眼于社会发展长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来开展其基本活动;同时,它更多采取的是多元化和复合型的集体行动,以共同的目标基础,通过协商的方式达成。无庸讳言,现代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综上所述,区域公共管理是区域行政随着实践的需要,在治理范式上不断成熟的产物。笔者认为,所谓区域公共管理,即是指以区域政府组织和区域非政府组织为主的多元主体(区域公共管理部门)为了解决特定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或其它方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区域公共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间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区域公共管理之所以“应运而生”,从根本上说,区域公共管理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或者说,除了实践的需要外,理论的发展和推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除了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外,还有公民社会理论、现代治理、网络治理理论和善治等理论。公民社会,也被称为市民社会或民间社会。关于公民社会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研究视角形成了种种不同的公民社会定义。这些定义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国家与社会二元结构和国家、经济与公民社会的三元结构。关于公民社会的结构要素,不同学者对其强调的重点不同。就中外学者取得的共识来看,公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及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四个:一是私人领域;二是志愿性社团;三是公共领域。除了公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外,公民社会还具有自己的基本价值原则,大体说来,这些基本的价值原则包括:个人主义、多元主义、公开性、开放性、法治原则。

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引发治理和善治理论的产生。从1989年世界银行首次提出“治理”以来,“治理”概念被广泛使用。在治理各种定义中,“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治理有失败的可能,为完善该理论,随后善治进入学者的视野。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最佳关系。善治有如下要素: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和有效。区域善治是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中一个战略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理查德·J·斯蒂尔曼二世.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6.

〔2〕刘亚平.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序言)1.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

〔4〕梅休.牛津地理学词典〔K〕.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1:354.

〔5〕胡佛,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220.

〔6〕陈瑞莲,张紧跟.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行政〔J〕.公共行政,2002,(3).

〔7〕陈瑞莲.区域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8.

〔8〕宋月红.行政区划与当代中国行政区域、区域行政类型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1999,(4).

〔9〕陈瑞莲,张紧跟.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行政〔J〕.公共行政,2002,(3).

区域经济管理论文篇4

关键词:区域行政区域公共管理多层次

区域经济学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已经作了很多研究,作为交叉学科的区域行政学以及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区域公共管理学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合作问题。

一、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区域行政理论

由于综合因素的影响,行政区划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经济区划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区域经济的整体性发展被行政区划肢解。而行政区划的主体是各级地方政府,因此,对政府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调适政府管理行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的自然联系和协调地区间的平衡发展,已成为公共行政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区域行政就是在一定区域内的政府(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促进区域的发展而相互间协调关系,寻求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根据这一理解,区域行政的行为主体应该是政府,但是,它的研究对象又并不局限于单个的政府,而是主要关注政府之间的关系,包括同级政府之间的关系与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点上,区域行政与区域经济有着明显的区别,因为区域经济的主体是企业,区域经济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经济关系;但是区域经济与区域行政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区域行政的目的在于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区域行政学主要是研究如何建立同级政府的合作和协调机制,并对其运行进行研究。同级政府之间的合作机制主要包括政府间的协商机制、政府间的经济和社会合作项目与运行管理机制、政府间利益冲突的解决机制。在这一研究论题下,还会涉及到行政区划的调整问题。就中国现有的横向政府关系来看,已经有一些具体的表现形式,林尚立将它们概括为三种方式:一是城市政府联合体;二是经济区内各地方政府的联合;三是跨经济区的地方政府联合。区域行政可以就此进行实证性的研究,进而提出可行性措施。

区域行政学作为区域经济学和公共行政学的交叉学科,能够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深人的分析。目前,我国区域行政学的发展虽然处于探索阶段,但也具有重要意义。各地方政府不断加强横向的经济联系,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和利益协调机制正是区域行政学在实践上的反映。

二、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

区域经济管理论文篇5

关键词:系统论;区域经济;特征;机制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9-0096-02

区域经济的规划和发展是一类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1],其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和因素相互作用的非线性给政府管理者有效决策带了极大的挑战。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对中国经济影响的逐渐深入,使得区域经济规划和发展充满着更多的不确定性,而系统理论和方法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和解决问题手段。近年来,把系统科学和其他学科交叉研究,从整体性出发,从部分与整体的联系中揭示整个系统的运动发展规律以成为一种科学的趋势。我们把系统方法引入区域经济中,以促进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壮大提供理论支持。

一、系统论概述

系统论最初为一般系统论,是贝塔朗菲(L.V.Bertalanfy)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2],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科学。中国最初接触的系统理论是一般系统论即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曾有人称之为“旧三论”,随后又出现了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和超循环论等,现在人们所讲的系统论一般是指这些理论的总和[3],系统论的基本思想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其目的在于调整系统结构,协调各要素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目标。后来这一理论推广到其他领域,从而形成了跨学科“现代系统论”。

二、区域经济系统分析的必要性

首先,任何一个经济系统都是一个多因素决定,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统一体。它的动态化、立体化、社会化、多层次性决定了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区域经济和其他的系统相比有其特殊的性质,从形成的过程看,它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人文的、社会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其自身的不稳定性。从组成要素上来说,它是多因素的综合体,这些因素包括了自然的、人文的、经济的、技术的,从而增加了区域经济研究的难度。

其次,我们在研究区域经济时,由于区域的提出,容易使我们研究的过程中把研究的重点仅仅局限与区域之内,从而割裂了经济的整体性。同时,经济产业构成的复杂性也使我们在对区域经济进行考察时,容易割裂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孤立的研究某一产业的发展,忽视经济系统的整体涌现性。

三、区域经济系统特征的系统性分析

1.综合性和整体性。区域经济系统的综合性是指系统要素的多样性,既有自然因素,又有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一个区域经济涉及到若干个省市区,是这些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社会、自然的相关性,而逐渐形成的一个以经济为合作主体的联合体;整体性是指区域系统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综合协调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才能获得最佳的整体性能。我们所说的区域经济的整体性包含了两个层次的定义:一是区域经济运行过程的完整性,即任何的区域经济都是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完整的过程,任何区域经济都不可能割裂这个完整的过程,我们在进行区域研究中不可能抛开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而单独地对某一环节进行研究。二是组成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的整体性,任何一个区域经济的组成,都具有国民经济大系统综合性的特点,包括了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等产业部门和职能部门,是综合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乃至社会部门的经济综合体[4]。

2.动态性和开放性。区域经济系统是涉及大量要素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其结构、组成要素的水平与变化速度等均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区域是一个开放系统,进行着能源、原材料、产品、人员、资金和信息的流动。如前所述,区域之间存在着差异与梯度,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和不同的发展优势,把不同的地区协调组织起来,才能获得大系统的整体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讲,开放性是区域系统向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封闭、孤立必然导致区域系统的衰落,这已经为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发展历程所证明。对一个区域经济系统来说只有对外部环境开放,同环境相互作用,同外部交换物质、能量、信息,才能生存和发展,开放的越充分有效,越有利于系统的发展。在发展区域经济时,我们必须对开放加以控制管理,管理控制不健全,区域经济也不可能正常的发展。

3.空间性和区域性。区域系统总是同一定的地表空间相联系,系统要素的空间分布、地区空间范围、空间距离、空间联系等在区域系统中有重大作用,对区域系统的组成部分如社会、经济、政治组织的行为有极大的影响,这就是区域系统空间性的含义。同样是平原地区,在大中城市周围的地区因受到较强的经济辐射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就较远离大中城市的地区为高。例如,江苏省苏南地区处在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等大中城市的影响范围之内,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苏北地区。

4.层次性。任何一个空间范围较大的区域系统总可以分解成若干空间范围较小的区域系统;反过来说,任何一个区域都可以看成是某个较大区域的子区域,由此形成区域系统的层次结构。中国经济区域的层次结构最高层次(顶点)为国家,第二级为三大经济地带、南方和北方,第三级为大经济区,第四级为省级经济区,第五级为省内经济区,第六级为城市经济区(地市级),第七级为县级经济区(县市级),县级以下还可以有县内经济区、乡镇级经济区等。系统的层次性原理指的是,由于组成系统的诸要素的种种差异包括结合方式上的差异,从而使系统组织在地位与作用、结构与功能上表现出等级秩序性,形成了具有质的差异的系统等级[5]。区域与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是区域经济层次性的主要成因,同时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性也表现得非常明显。

5.自适应性和自组织性。自适应性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系统对外界环境变化自动反应性;第二,系统受外界环境变化干扰后自动恢复平衡的稳定性;第三,系统为适应新的外界环境变化而发生突变,导致系统结构变化与重组的演化性质[6]。开放系统在系统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复杂非线性相互作用下,内部要素的某些偏离系统稳定状态的涨落可能得以放大,从而在系统中产生更大范围的更强烈的长程相关,自发组织起来,使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表现出强烈的自组织性。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有自我完善的能力,表现出自组织性,即产业的成长扩大和经济系统的完善发展。一个产业的发展不但可增加产业的经济总量、提升产业的地域地位,也会通过产业发展的前后向作用而带动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群的形成发展,从而使区域经济在产业相互的促进中得到发展,区域经济的长足发展更加优化区域的经济优势,使区域经济由不发达到发达、从低级到高级。

四、区域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

区域经济地域系统是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在不同地域范围内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各具功能和结构特征的多层次有机组合体[7]。通过改变结构,达到完善功能的目的,基于此我们才有了发展区域经济的目的和空间,反过来说,一定的功能又建造出新的结构。任何系统都是由相应的组成部分,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而成。在空间上,区域经济系统是由城镇体系和相应的行政管辖区组成,城镇为其管辖区(农村)提供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各种现代文明,农村既是城市的市场所在,又是城市的供养来源[8]。二者相互联结的纽带是各种经济组织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供给与需求,在性质上,区域经济系统可通过一定的政策措施和经济手段进行调整和发展,引导产业结构合理和升级,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与分工,提高区域的竞争能力和发展水平。

五、区域经济的发展机制

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本质上是区内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积累过程[9]。区域系统接受区域外部和内部的各种流的输入通过产业系统在各个子系统协调作用下产生新的物质和能量,通过在区域经济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交流和作用,促使系统的进化和发展。每一子系统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必须保证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协调,明确各个系统间的关系,整个系统才有可能进步发展。

区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可通过两种过程实现:一是系统内组织过程,即区域经济系统的产出一部分输出,另一部分在系统内自我消耗用于系统的发展[10],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投入等,也可是区域环境的改善优化产业系统的改造等。二是系统外部的投入带动整个系统的发展,即该区域系统的输出必须有助于对外部投资的吸引,这里的区域系统输出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物质能量的输出,一部分是该区域经济系统信誉度的输出,两种输出的结合才有可能吸引外部的输入,从而促进该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汪应洛.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

[2]邹珊刚,等.系统科学[M].新科学丛书,1987.

[3]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吴殿廷.区域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毕思文.地球系统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6]魏宏森.系统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7]梁吉义,梁枫.区域经济系统论[J].现代经济,2007,(6):161-163.

[8]高佃恭.区域经济系统初探[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7):17.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