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经济管理论文(收集5篇)

时间:2024-07-01

城镇经济管理论文篇1

关键词:城镇化;土地流转;清远市

一个地区是否实现城镇化并不能单从一个简单的量化指标体现,更应该从小城镇社会、经济、生活环境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等多方位来考察。推进城镇化无非有两种力量:小城镇自身的拉力和外在的推力。自身的拉力是通过寻找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动力产生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来实现,如相关政策、制度、管理理念和方法等。外在的推力则是使小城镇周边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集中来实现,如市场、产业和土地流转。广东省现阶段城镇化率达到63%,远远超过全国城镇化率45%的水平,但其仍存在城镇化不完全和地域差异性等问题,为了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本文试图选取广东省清远市作为研究对象,从外在推力这个角度出发,着手区域实际,进行土地流转分析,以获得城镇化发展的新思路。

一、清远市城镇化概况

清远市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建市21年来,在经济上有着巨大的飞跃,但全市城镇化率却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市域内小城镇普遍表现为聚集度低、辐射带动能力弱、服务能力不强,发展水平比较落后。2008年底,清远市城镇化水平为34.6%,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8.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1%,排名全省倒数第一。

(一)城镇化水平存在地域差异性

第二、三产业是一个区域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集聚资源、信息和劳动力的作用,而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必然促使小城镇的发展。然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清远八个县(市、区)区域城镇化发展存在着地域差异性。根据2006年统计的清远市八个县(市、区)产业数据来看,第二产业主要集中于清城区、清新县、佛冈县等区域;第三产业则主要集中于英德市、清城区、清新县,而这八个县(市、区)只有清城区城镇化水平达到55.26%,其余七个县(市)都在33%以下,其中多数小城镇只具备集聚小规模人口的功能,产业的集聚度和承载能力弱,经济运营成本较高。

(二)大部分小城镇仍处于落后发展阶段

根据一个小城镇发展水平、人口数量与该小城镇经济水平之间的发展规律可知,随着某个小城镇经济增长,该小城镇人口数量先经历曲线增长的过程,直到这个增长的人数达到一定值时,随后人口数量将随着该小城镇的经济增长不断减少,直到一个最低值的出现,这个时候该小城镇的人口数量将围绕这个均衡值均衡波动发展,人口数量不再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发生大的变化。而城镇化水平是随着该小城镇经济的增长,先要经历城镇化水平跟不上经济发展不断下降的阶段,直到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该小城镇的城镇化水平才开始逐渐上升达到一个最高点,小城镇不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水平有太大的变动。其中,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的曲线与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的曲线将会相切于一点,该点是该小城镇已实现对四周具有聚集、扩散功能的一个转折点,该点之前两曲线交集的区域是小城镇仍处于落后发展阶段,而该点之后两曲线交集的区域则是小城镇处于不断增长发展的阶段,直到达到一定的均衡状态。因此,根据清远市域内小城镇发展状况,其大部分小城镇仍处于落后发展阶段。

(三)市域内城镇化不完全

清远市现阶段交通、能源、通讯、供水等基础设施仍然不适应经济加速发展的需要。东部地区、连阳地区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与南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并且即使是在城镇化水平比较高的南部四个县(市、区)的清城区、清新县、佛冈县、英德市仍然存在金融、物流、信息技术、中介等生产设施以及生活服务设施发展不能适应工业发展需要的现状,城镇化不完全。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动力不足

近年来,全市农户人均从事第一产业的家庭经营年纯收入在全年家庭经营年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为80.95%,其在全年纯收入当中所占的比重为29.92%,第二、三产业收入比重只有19.05%和7.04%,可见农民年纯收入当中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仍然是很大的。从外出打工获得收入的情况来看,全市农民外出从业的收入分布为:农民在乡外县内从业得到收入、在县外省内从业得到的收入和在省外国内从业得到的收入占外出从业得到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72%、96.60%和0.74%。某种程度上说明,全市农民外出打工主要集中于经济较发达的广东省内地区,如珠三角,或者是市内较发达的南部地区,而在本县城关镇或者县域范围内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比例较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地产业结构发展滞后、第二、三产业带动力不强、农民第一产业收入比例过高等关系农民生存发展的因素都制约着农民非农化,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动力不足。

二、土地流转在促进城镇化中的作用

在农村,我国政府鼓励土地流转旨在保护粮食安全、减小贫富差距、提高建设用地使用效率等目的。土地流转是打破城乡二元化结构的有效方法之一,而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又是实现城镇化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土地流转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主要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适应时展的需要,实现用地的有效供给

据广东省国土资源厅的统计,早在2007年珠三角地区通过流转的方式使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实际超过集体建设用地的50%,而同年在粤东、粤西及粤北等地,这一比例也超过20%。土地流转合法化,能使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从地下状态走向公开化、有序化,更能发挥集体建设用地潜能,突破由于国有建设用地指标不足而带来的地方发展瓶颈。

(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维护社会稳定

我国人多地少、农地资源匮乏、现代农业的发展的现状,必将导致占我国人口70%左右的农民中大部分人不得不改变自己讨生活的方式,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从事其他产业活动,这必然产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而在农村医疗、社保等体制还不完善的条件下,一味怂恿农民向大城市流动讨生活,只会像拉美国家城镇化进程一样出现困扰社会发展的城市问题。土地仍然是现阶段中国农民社会生存的命根子。土地流转能为农民非农化提供更多选择机会,使农民有路可退。

(三)实现农业现代化,保护耕地

粮食安全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虽然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实际上农业生产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农户户均耕地仅为7.3亩,分配承包地要肥瘦搭配、远近结合,每户耕地又被分为若干块,这种状况增加了中国发展农业集约经营的难度。土地流转在坚持耕地保护原则下,能加强土地向种粮大户和工商企业流转,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城镇化发展。

三、促进城镇化的土地流转分析

农村土地资源具有巨大的利用潜力,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高效流转,必然促进耕地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集聚发展。而通过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土地流转适应产业发展理论及促进农民非农化,都将有利于清远市城镇化发展。

(一)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

目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在政府一系列有利于其流转的相关政策之后,实际操作的效果并不理想。清远市应大力发展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同时,遵循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在同一市场上交易的平台;必须明晰集体建设用地产权,设立完善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经济管理机制和组织,将经济管理职能从村委会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分离开来,实现流转的公平、公正、公开;必须设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交易服务的政府性管理机构,为农民提供丰富详细的农村土地交易信息内容、交易场所和办理交易事务,规范交易程序,保护农民利益。

(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产业发展

农村城镇化的带动性产业发展所遵循的理论基础主要为产业分工和转移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块状经济理论、特色产业理论及劳动密集型理论。不同地区根据自身情况采用不同的产业理论,集体建设用地也要采取相应的流转方式。在承接珠三角(佛山)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清远市在土地流转方面应积极创造条件,承接产业转移。具体做法如下:

1、可用集体建设用地数量的确定

通过可使用的土地规划或小城镇/村镇规划,确定规划期内可使用的集体建设用地数量、现已使用的集体建设用地数量以及现阶段使用集体建设用地的现状、问题,根据规划确定现有的剩余建设用地数量、通过相关措施(例如,减少小城镇/村镇居民、村民居住用地标准和集中居住等)提高现已使用的建设用地使用率,最终确定规划期内可挖掘使用的集体建设用地数量指标。

2、相关土地整理工作

由于集体建设用地的集中使用除在原使用的基础上,仍然需要一定的扩张或者开发,必将会对一些农用地进行调整,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处理好土地占补平衡问题,做好土地整理工作。同时,注意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宅基地权益和村/村小组的土地使用权益的保护。

3、避免小城镇/村镇土地利用的孤立性

小城镇/村镇规划应该在跨城镇/村镇的基础上考虑产业用地的布局。几个镇村联合起来的产业用地能够比较充分地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但必须处理好联合镇村之间的土地利益分配问题。

4、配套的相关地方政策、措施

地方政府应该在不违背国家和省里基本法律和政策方向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土地流转中的管理作用,制定符合地方情况、有利于促进地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相关政策、措施。例如,公布实施促进小城镇/村镇居民集中居住、鼓励社会力量进行土地整理的相关激励措施,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一些村镇制定鼓励村镇居民农转非的相关政策,制定规范集体建设用地转让、出租、入股等形式的流转范围、用途、程序、利益分配、法律责任等内容的地方政策。

(三)土地流转与农民非农化

根据清远市市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特点,不同的区域可以采用不同的农民非农化方式。例如,对于经济发达的南部县(市、区),农民收入中农业收入已占很小一部分比重时,完全可以实现农村集体制度向社区体制的转变,通过配套的医疗、社保、就业、教育等政策实现农民的非农化。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北部地区,应选择重点小城镇结合特色产业理论和块状经济理论,进行系统产业发展,实现重点小城镇对当地农村的整体带动作用,为促进农民非农化提供条件。

四、小结

综上所述,清远市作为珠三角(佛山)产业转移地区,应认识到产业转移在城镇化进程中的重大作用,充分发挥集体建设用地潜力,突破国有建设用地资源稀缺导致的经济发展瓶颈,又促进产业转移所处小城镇的城镇化。同时,清远市还应加强农民非农化相关配套政策的建立、健全和完善,实现土地流转在农民非农化中的作用。这样才能为推进产业和人口集聚,提高发展质量和协调发展能力,加快对接广佛都市圈,实现城镇化率达到45%以上、砍掉城镇化率全省倒数第一的目标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清远市人民政府,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清远市产业发展规划――融合提升创新[Z].2009(3).

2、清远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清远调查队.清远统计年鉴(2009)[M].2009.

3、叶剑平,张有会.城镇化背景下的土地制度改革[DB/OL].求是理论网,2010.

城镇经济管理论文篇2

关键词:小城镇;环卫规划;影响因素;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中国小城镇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并对中国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但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由于忽视环境卫生保护的规划,受到急功近利开发导向的影响,小城镇规划建设的随机性较强,使得小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环境卫生保护薄弱的问题,多数小城镇环境卫生保护规划落后于城镇发展,没有做到与经济、城镇建设的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全面开展小城镇的环境卫生保护规划已迫在眉捷。

小城镇环卫规划的主要内容

1、基本情况,介绍规划区域自然和生态环境现状,社会、文化、经济等背景情况,介绍规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行业建设规划要点;

2、现状调查与评价,对规划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价说明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卫生问题,分析实现规划目标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3、预测与规划目标,对生态环境卫生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变化进行预测,并对其预测结果进行说明,然后在调查和预测基础上进行确定规划总体和分阶段目标及其指标(生态镇考核指标);

4、环境卫生功能区划分,根据土地、水域、生态环境卫生的基本状况与目前使用功能、可能具有的功能,考虑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卫生保护对不同区域的功能要求,结合小城镇总体规划和其它专项规划,划分不同类型的功能区(如,工业区、商贸区、居民生活区等),并提出相应的保护要求。要特别注重对规划区内饮用水源地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小区、自然保护点的保护。各功能区应合理布局,对在各功能区内的开发、建设提出具体的环境卫生保护要求。严格控制在城镇的上风向和饮用水源地等敏感区内建设有污染的项目(包括规模化畜禽养殖场);

5、规划方案制定包括:①水环境综合整治;②大气环境综合整治;③生活垃圾综合整治;④固体废物的综合整治;⑤生态环境保护;⑥洪水、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敏感和多发地区,应做好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措施;⑦规划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对规划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进行全面分析;⑧实施方案,包含经费概算、实施计划(提出实现规划目标的时间进度安排,包括各阶段需要完成的项目、项目实施计划,以及各项目的具体承担和责任单位)、保障措施等,最终列出生态城镇环卫规划项目分阶段实施计划表。

二、当下我国小城镇环境卫生规划现状与问题

当今,在我国大多数小城镇以分散管理来实施环卫工作。由于小城镇镇区还不没有一个城市街区的面积大,面积非常狭小,相对来说环卫部门的人员、设施、管理等都极为简单,所以,对于我国大多数的小城镇并没有做专门的环卫规划,则是将环卫内容并入小城镇环境规划或者是在其他规划中体现的。然而,现在我国仍有绝大部分小城镇仍然未完成镇(乡)域总体规划的编制,在已编制的总体规划中,大多数没有将环境规划纳入其中,而在其他规划中涉及环卫内容时往往也缺乏统筹考虑。总而言之,我国小城镇的环卫规划普遍缺失。与此同时,在已制定的有关环卫内容的规划中仍出现了以下问题:

1、没有突破规划思路,规划仍然局限于单一的小城镇行政地域范围内,缺乏区域性考虑,造成规划时在资金、技术、选址等方面受到限制;

2、在规划理论中缺乏小城镇特色,规划时仍沿用设计标准和计算参数以及城市环卫规划的预测模型等,使规划适应性不强;

3、对小城镇非线性的发展特点认识不足,规划仍沿袭传统的城市线性规划模式,致使使规划失去指导意义。

三、小城镇环卫规划的影响因素

1、经济因素。小城镇经济发展与城市最大不同在于它的非线性特征。忽视小城镇经济发展的非线性特征,容易造成环卫规划面临突发事件时缺乏弹性。

2、区位因素。区位是小城镇研究和规划的起始点和切入点。作为居民点体系的连接点,因此,目前这种局限于小城镇地域内的传统环卫管理模式和环卫规划观必须改变。

3、功能布局。功能布局主要从微观层面影响小城镇环境卫生规划。当前我国小城镇的功能布局还相当混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相互交错,给环卫规划管理带来不便。

四、小城镇环卫规划对策研究

由于以上这些因素对我国小城镇环卫规划的影响,在制定小城镇环卫规划时,必须结合这些因素提出相应的规划和管理措施。

1、树立区域联合的规划观

小城镇规模小和所处区位的影响要求树立区域联合的环卫规划观。根据小城镇区位划分理论,小城镇大致可分为大中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具有带状发展趋势地区小城镇和点状独立发展地区小城镇三种类型,前两类小城镇应是施行区域联合的主体,第三类小城镇一般分布于“老少边穷”地区,大部分经济实力弱,人口稀少,镇域面积大,就环卫规划而言,暂不宜联合。

2、制定相对应的管理措施

(1)制订车辆管理措施,设置限速行驶,如灰土车、运煤车在镇区应限速行驶,保证运输中的尘土不扬而导致地面不卫生。对各种畜力车限制其在镇区的活动范围,保证牲畜粪便不污染主要街道;

(2)制订居民管理措施,由于居住在小城镇的居民,环保意识相对来说比较低,又由于小城镇地域狭小,人情关系紧密,许多乱倒垃圾、破坏卫生的事件往往得不到有力的解决,因此规划中应有强制性的环境卫生条例,并制订专门的宣传政策;

(3)制订基建项目管理措施,特别是直接影响环境卫生的沿线工程,应与环卫部门协商施工工期、渣土处理等问题。

4、加强其他相关规划与管理

在发展规划以及总体规划中合理安排小城镇的功能布局,改变小城镇功能区划混杂的现状,实现小城镇功能区的分离;引导集市贸易集中,消除马路集市现象;合理确定用地规模,提高小城镇的建筑容积率。针对其他类型固体废物,规划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减轻环卫部门的工作压力,市场贸易给小城镇环境卫生带来的极大影响,加强对市场区的规划管理。对特色功能分区,制定专门的管理措施,合理划分管理权限。

5、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模式是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回馈式循环过程,最终实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循环经济不仅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产生量,也有利于转变污染治理的模式,减轻末端治理的负担。小城镇的循环经济建设就是立足于循环经济企业、生态工业园区等。此外,小城镇的基础设施的规划,应该在有利于环境的资源循环和零排放理念的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其中包括水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有毒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处置设施等。

结束语

我国小城镇的多样性,导致不同地域的小城镇在制订环卫规划时对上述各类影响因素的考虑必然有所区别和侧重,相关的规划和管理措施也需因地制宜地予以考虑。做好小城镇环境卫生规划对改善我国小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我国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城镇经济管理论文篇3

【关键词】中心镇改革经济绩效城镇化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经济特点,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城乡分割发展,重城轻乡,相对偏倚规模较大城市的发展,市镇的发展相对不足。作为城市体系底层重要节点的中心镇,在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合作中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具有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纽带作用和平衡区域发展的功能(晏群,2003)。国内众多学者(王士兰,2001;刘亭,2010;徐志文等,2013;etc.)都较为具体地阐述了中心镇在促进农村人口有序集聚、加速农村经济发展、加快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因此,以中心镇为重点,有针对性地抓好市镇的发展,对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无疑是一项绝佳的政策举措。

在现实中,许多省份中心镇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中心镇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对此浙江省早在2007年就提出了强镇扩权的改革思路,2010年和2014年又对强镇扩权作了进一步落实和部署。这个改革思路的基本特征是向中心镇下放经济管理权,通过放权激发中心镇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那么,向中心镇下放经济管理权以促进中心镇发展的内在机理是什么?具体的经济绩效如何?这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根据笔者所了解的文献,目前国内尚缺少对此的定量研究,而这正是本文着重要研究的方面,以丰富中心镇改革效应的研究,为进一步推进中心镇改革提供参考意见。

二、一个理论分析

向中心镇下放经济管理权以促进中心镇发展的思路,从政府行政管理体系的角度看,实际上反映了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是“条条”管理方式的减少,“块块”管理方式的增加。从现代主流经济学的角度看,这可以从所谓的财政联邦主义理论那里找到源头。CharlesM.Tiebout(1956)创造性地提出了公共品由社区提供存在类市场解。从CharlesM.Tiebout的研究中,Musgrave(1956)、Oats(1969)等学者发现了财政分权的作用,形成了“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Weingast、Qian等(1995,1996,1997)从软预算约束和组织结构等方面来解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现象,丰富和发展了“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形成了所谓的“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财政分权理论强调了财政分权对资源配置和经济效率的积极影响,并得到了证实。史宇鹏和周黎安(2007)曾以计划单列为例,分析并证实了地区放权对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

沿着财政分权理论的逻辑,向中心镇下放经济管理权对中心镇发展的积极影响,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解析。首先,经济社会决策权的下放有利于镇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使发展更具效率,更加符合当地居民的需求。其次,向镇政府下放权力后,可以免去许多决策审批、项目申报等行政手续,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行政效率;镇政府工作人员尤其是主要干部的财源激励加大,在相应的考核制作用下,有更大的积极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最后,向中心镇下放经济管理权,尤其是下放审批权,使得镇政府与上级政府、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变得相对简单和规范,缩小了寻租空间,减少了寻租行为导致的效率损失。

县级政府在中心镇的发展上自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中心镇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大,放权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把经济管理权充分地下放给中心镇,有利于促进中心镇进一步发展。向中心镇下放经济管理权,可能会引起中心镇滥用或错用权力的现象,但这不能成为阻碍放权改革的理由。事实上,向中心镇下放经济管理权,涉及镇级政府与县级政府之间权力的再分配。也正是基于此,浙江省从稳妥推进改革的考虑出发,提出向中心镇下放经济管理权的方式和内容由县级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这在实践中可能会出现放权不足的现象,影响中心镇改革的绩效。

由此,本文提出的假设是:向中心镇放权充分,则中心镇的经济绩效得到明显改善,否则,中心镇的经济绩效改善不明显。

三、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

影响中心镇发展的因素较多,本文用双重差分方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s)从较多因素中分离出放权改革对中心镇发展的影响。绍兴市是浙江省经济发达地区,下辖3区2市1县,也是较早提出强镇扩权改革的地区,曾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钱子健,2012;胡税根等,2013),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因此本文以绍兴市为例来展开分析。绍兴市中心镇的设置情况,见表1。

1、计量模型

理论上,要反映中心镇扩权改革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就要比较中心镇扩权改革前后的经济绩效状况。为了分离出扩权改革这一因素的影响结果,可以采取的一个办法是将该中心镇扩权状态下前后的经济绩效变动量与其未扩权状态下前后的经济绩效变动量进行比较,这实际上就是运用双重差分方法分析中心镇扩权改革对经济绩效影响的基本思路。

我们将中心镇的发展分为扩权改革前后两个时期,设置虚拟变量dt,其中,dt=0表示扩权改革前期,dt=1表示扩权改革后期,设置虚拟变量du,du=0表示非中心镇,du=1表示中心镇。令y表示中心镇的经济绩效,?籽表示扩权改革对中心镇经济绩效的影响结果,则有:

(3)式中,?缀it为扰动项,E(?缀it)是我们所关心的变量。对于中心镇,dui=1,改革前后两个时期的经济绩效分别为:

yit=?茁0+?茁1+?缀it当dti=0,前一个时期?茁0+?茁1+?茁2+?籽+?缀it当dti=1,后一个时期

由此可得,对于处理组,改革后一时期与前一时期经济绩效之差的数学期望为?茁2+?籽。相应地,对于非中心镇,dui=0,改革前后两个时期的经济绩效分别为:

yit=?茁0+?缀it当dti=0,前一个时期?茁0+?茁2+?籽+?缀it当dti=1,后一个时期

同理可得,对于控制组组,改革后一时期与前一时期经济绩效之差的数学期望为?茁2。

可见,中心镇扩权改革的净影响为(?茁2+?籽)-?茁2=?籽,即为(3)式交互项系数?籽。?籽>0意味着对中心镇进行扩权改革促进了中心镇经济绩效的改善。

在运用(3)式进行估计时,还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控制组的样本选择,二是变量缺失问题。对于控制组,我们主要在各县(市、区)范围内寻找匹配样本,具体地,我们把与中心镇地域上相近、在各方面与相应中心镇具有相似性的乡镇作为控制组样本,见表1。考虑到分析结果可能受到变量缺失的影响,我们在(3)式加入了影响经济绩效的控制变量,在分析时主要考虑了以下两个因素:不变资本的投入(conc)和可变资本的投入(varc)。

2、数据说明

我们用农村经济总收入(y)和人均农村经济总收入(pery)来衡量经济绩效,用单位土地面积的机械总动力(ppc)来反映不变资本的投入水平,用从业人员数(lab)来衡量可变资本的投入水平。

(1)农村经济总收入(y)和人均农村经济总收入(pery)。农村经济总收入反映了农村的经营单位在一年内生产性和非生产性活动所获得的收入,我们在分析时主要用这一总量指标来表征经济绩效。在进行稳健性检验时,我们也用人均农村经济总收入来表征经济绩效,它是农村经济总收入与乡镇总人口之比,其中乡镇总人口包含了非本乡镇籍的常住外来人口。

(2)单位土地面积的机械总动力。在乡镇这一层次的经济发展中,经济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常规要素的投入,从不变资本的角度看,设备和动力的投入强度是经济增长快慢的一个基本来源。基于此,我们用单位土地面积的机械总动力来反映不变资本的投入强度。

(3)从业人员数。可变资本的投入是经济增长快慢的又一个基本来源,从业人员数是乡镇范围内从事生产的人数,可以反映出可变资本的投入水平,本文以年末从业人员数来衡量可变资本的投入水平。

本文所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02年至2013年的《绍兴市统计年鉴》,根据绍兴市中心镇改革的实际情况,我们以表1中列明的时点为界,来设置时间虚拟变量,比如对2007年公布的省级中心镇来说,2007年之前的时期作为前一时期,2007年之后(包括2007年)的时期为后一时期。表2是对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我们还对改革前处理组和控制组相关变量的均值进行了差异性检验,得到表3。从检验结果看,农村经济总收入和人均农村经济总收入、从业人员存在差异性,在单位土地面积的机械总动力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四、回归结果分析

1、基本结果分析

对观察数据进行混合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具体来看,我们所关心的du×dt的系数?籽为正,这说明中心镇改革对中心镇的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从第(1)列可知,当不存在控制变量时,系数?籽能通过显著性水平为10%的检验。在第(2)列中,加入从业人员这一控制变量后,与第(1)列的情况相比,系数?籽降低,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而模型的拟合度提高。在第(3)列中,加入单位土地面积的机械总动力这一控制变量后,与第(1)列的情况相比,系数?籽并没有降低,能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而模型的拟合度并没有大的提高。在第(4)列中,系数?籽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

从第(1)列至第(4)列的情况看,中心镇改革对中心镇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从第(2)、(4)列的情况看,这种直接的正向作用并不明显。同时,我们看到,劳动力的投入对中心镇经济绩效有明显的影响,这种结果可能是数据估算引起的,与中心镇改革的作用机理有关。我们以lab为被解释变量,对变量du×dt进行简单回归,得到表5。结果表明,变量du×dt对lab的回归系数为正且通过显著性水平为1%的检验,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心镇改革主要是通过促进劳动力的集聚来间接促进经济增长的。

2、稳健性分析

首先,考虑到经济绩效衡量的多面性,我们把经济绩效的衡量指标由农村经济总收入替换为人均农村经济总收入,按表4列明的解释变量对数据进行回归。其次,由于中心镇改革更多地在省级层面上加以推进,因此我们重点考虑省级中心镇的情况,以省级中心镇为样本来分析中心镇改革的影响,具体地,我们以2007年确定的省级中心镇为样本对数据进行回归。最后,我们分地区对中心镇改革进行分析,具体选择中心镇较多的诸暨市、柯桥区和上虞区为单位,对数据进行回归。

结果表明,4项回归方程中,du×dt系数都为正,除了柯桥区的第3项回归方程,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而变量lab的系数都为正,且通过显著性检验,总的看来,与表5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要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就必须促进中心镇发展。加快中心镇体制改革是促进中心镇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这种改革主要表现为向中心镇下放经济管理权。从绍兴市中心镇改革的情况看,中心镇改革对其经济绩效的提高有一定的正向作用,但直接正向作用的显著性并不明显,主要是间接的正向作用,即通过促进劳动力在中心镇的集聚来实现经济增长。

本文的研究表明,中心镇改革的空间依然很大。在浙江向中心镇下放经济管理权是由县(市、区)政府具体确定的,从绍兴的实践看,往往演化为县级职能部门在中心镇设置派出机构,在中心镇行使相应的职能,这本质上是一种“条条”管理,与中心镇放权改革的“块块”管理取向不相符。从中心镇改革的事实看,应该减少“条条”管理方式,以加强“块块”管理促进中心镇发展的自主性进一步加大。

本文的研究还表明,促进劳动力在中心镇的集聚是中心镇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中心镇改革要注重政策配套,消除劳动力在中心镇集聚的体制机制障碍,按照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加大公共服务力度,实现人的城镇化。

【参考文献】

[1]晏群:关于“中心镇”的认识[J].小城镇建设,2003(1).

[2]王士兰:论浙江省中心镇的发展与建设[J].经济地理,2001(S1).

[3]刘亭:新型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心镇培育[J].今日浙江,2010(16).

[4]徐志文、王礼力、谢方:城镇化进程中“中心镇镶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3(3).

[5]陈剩勇、张丙宣:强镇扩权:浙江省近年来小城镇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J].浙江学刊,2007(6).

[6]王立军:沿海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以浙江省中心镇培育小城市为例[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7]CharlesM.Tiebout:APureTheoryofLocalExpenditures[J].The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56,Vol.64,No.5.

[8]WallaceE.Oats:TheEffectsofPropertyTaxesandLocalPublicSpendingonPropertyValues:AnEmpiricalStudyofTaxCapitalizationandtheTieboutHypothesis[J].The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69,Volume77.

[9]QianYingyi,WeingastBarryR.:FederalismasaCommitmenttoPreservingMarketIncentives[J].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1997,Vol.11(4).

[10]Weingast,B.:TheEconomicRoleofPoliticalInstitutions:Market-PreservingFederalismandEconomicDevelopment[J].JournalofLawandEconomicOrganization,1995,11(1).

[11]史宇鹏、周黎安:地区放权与经济效率:以计划单列为例[J].经济研究,2007(3).

城镇经济管理论文篇4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区域经济;影响

一、新型城镇化基本理论

1.新型城镇化定义。新型城市化的定义:新型城镇化内涵比较丰富,全面,不仅是从单一的层面来分析把握,而应从其共性及个性,普遍性和特殊性两个方面。一方面,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准则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城市化的发展规律和趋势,这是新的城市化特点的一般意义;此外,新型城镇化实现形式多种多样,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不同形式的情况下,这是新的城镇个性内涵。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是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的,促进企业发展。

2.新型城镇化内容。在对新型城镇化的定义及本质揭示上,提炼出新型城镇化内容如下:

在人口转移的方面上可以分析出未来情况,劳动力迁移与流动人口的规模将扩大。反映在城市化进程的新类型的过程,其核心内容在于农民向市民的一些外部条件,为农民创造的全面发展;农民向市民的关键是农民是否可以有一个稳定的非农就业收入,收入是否能承担城镇生活成本。

(1)经济活动和资源要素集聚的过程的经济集聚新型城镇化。集聚要素,不管是人力资本,还是物质方面的资本,都需要不断地集聚于城市;集聚生产,通过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各个方面的集聚;三是交换集聚,城市为人们交换行为提供市场方面的体系、便利交通及信息方面条件;集聚消费,也就是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和交换集聚的结果。

(2)在当前一个时期行业的变化时期内,城市产业或将绿色的高度专业化,集团化,全球化,变换,两个方向发生变化。因此,提高特色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生产业,绿色低碳产业和品牌产业已经成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主要任务。

二、新型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相关影响

1.新型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积极影响。(1)区域经济发展的载体。新型城镇化是工业化的表现形式。通过对新型城镇化发展,产业效率可以得到很好的发挥,完善区域工业园区的建设,中国企业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是基于市场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可以提升传统产业的相关信息,与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可以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产业化,拓宽新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市场环境。工业化的知识相结合,突出比较优势,产业集群的区域集群的形成,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推动区域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动力。区域经济必须立足于新的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促进消费持续增长,新的城市化进程,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投资的新城镇,新的城市化投资实际上是促进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促进第一产业的转型,第二产业,第三,在设置在该镇的人口,这可能在农村土地,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其次,发展新城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现代文明的进一步深化,职工素质大大提高科学和技术的应用,促进区域中小企业的管理升级,从根本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

2.对区域经济发展消极影响。(1)城镇基础设施功能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协调。城市经济实力薄弱,如县,乡镇工业的发展,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其主要表现是低于城市设施指标的平均水平,城市内部功能发展不前,反映城市人口生活质量较低的文化,通信,投资。工业化的有效的城市发展水平缺乏,城市本身是没有吸引力。高估自我进化能力的城市,城市的发展潜力和处理能力的不懂管理,没有镇作为真正的企业生存的载体,工业化及城镇化关系失衡。

(2)缺乏龙头企业作先导。农民收入结构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工业发展水平达不到吸引的充分就业水平,是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的不足,特别是龙头企业发展。企业规模小,区域的吸引力,提供就业机会不多,只能在一个行业的农民意识到生存的需要,出现虚高城市化率。在该地区的企业不多,使特征。依托龙头企业推进城市化的发展。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策略

1.加强政府的领导。政府要站在区域经济协调有序发展基础上来指导新型城镇化发展,建立合理有效新型城镇化经济体系。积极发展核心城市,完善中等城市功能,推进小城镇发展,增强城镇的集聚、扩散和辐射能力,从而来推进整个经济发展。各类城镇要大力发展城需型产业,加强对城市经济对周边地区产业带动作用。

2.加快制度创新。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些问题,模型如:户籍,金融,科技体制不健全。因此,我们需要进行户籍制度的相应改革,促进合理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改革金融投资体系,改变单方面的国家支持,多方筹集资金,活跃农村财政和货币政策,通过大量金融手段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协调发展,促进区域企业的技术创新,提高技术实力和竞争力。

3.选择合适的区域支柱产业。产业发展推动城镇化原因可以用“推拉”理论来解释,按照这种理论,农业的发展作为城镇化的基础,为城镇化提供了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农业的发展,农业产品的剩余,可以为城镇发展提供充足的粮食和生产资料;二是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出现农业劳动力的剩余,为城镇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这就是所谓农村的“推力”工业的发展,工业的地理集中,工业带动的第三产业的发展,这一方面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使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成为可能从而能够提高区域产业层次及区域产业的关联度。促进区域产业整合、企业平均规模壮大、消费集中度提高以及区域经济要素方面的有效的流动,推动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4.提高区域人口素质。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加强与教育和农村青年培训,提高自身素质,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使许多青年成为能够平等和农业生产者的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文明的对话。鼓励农村青年接受高等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一部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芬.《新型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42-43.

[2]赵莹.城市与经济发展[J].财经问题研究,2011,(7):102-103.

[3]崔红好.中国特色城镇化论纲[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11,(3):104-106.

[4]赵文静.《农村城镇化发展问题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9):23-25.

城镇经济管理论文篇5

如果今后50年我国可以保持建国以来城市化的速度,到205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50%。根据人口学家的预计,2050年中国将有16亿人口,农村人口约为8亿。换句话说,未来50年,中国农村人口将长期维持在8亿至9亿的高位。期待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而迅速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是不太现实的。针对这个国情,对于我国农村的发展前途,我国政府采取了务实的态度。在学术上和实践上存在两种并行的思路:一个是农村社区的城镇化道路,通过大力发展小城镇和小城市,解决农村人口向非农化、城市转移的问题;另一个是建设新农村,就是立足于现有农村社区村落,通过农村社区村落的标准化建设,提高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包括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提高农村社区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①。从理论上探讨这两种思路的关系,可能更有利于这两种思路的发展效果。本文尝试对此问题做出初步分析。

一、中国城市化道路:区域一体化为中心

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工业化发展模式所决定的:早期大规模、集中发展的工业化要求发展集中程度高的大城市;后期工业的分散、服务业的崛起以及信息产业发展使城市化更多的表现为分散的特征。

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与信息化共存的一个十分特别的历史时期:工业化过程尚未完成,信息化过程已经开始;我国在交通设施方面的巨大改善与农业人口基数过大和居住过于分散等特征决定了我国不应该生搬硬套西方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先集中、后分散的城市化道路,而应当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模式,即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

工业化的途径决定了城市化的途径,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历史来看,工业的发展一般从消费品工业开始,生产资料工业在工业化过程中赶上并超过消费资料工业的增长速度。正因为工业化一开始以劳动密集型的消费品工业作为启动和主导产业,所以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水平是并进的。而我国的工业化道路是重工业化道路,造成了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这决定了我国城市化的平稳发展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村社区村落将长期存在。我们应当承认这个现实,而不应“拔苗助长”②。

从理论上讲,不少地理学家、经济学家都曾强调过一体化聚落系统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但是随着现代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资源流的流动已突破空间的限制,一体化的含义已不再是空间,而是指区域内城市之间、城乡之间联系的强弱程度,即资源的整合程度。在此一体化的过程中,许多传统意义上不属于城市因素的资源也被包括进来。按照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应对城镇化以及城乡关系进行界定。原来纯粹意义上的乡村也具有了现代城市的因素,并成为中心城市(镇)的环节。从这个意义上看,村落标准化也是城市(镇)化的内容,而不是与其相违背。相反,如果照搬西方城市化的发展模式,以我国农村人口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可能会出现城市贫民区和许多村落的边缘化现象。脱离农业生产实际的过分人口集中不利于生产,其只能增加农业的生产成本。

二、发展经济学“二元经济”理论的再评价

对城镇化与农村社区村落标准化关系影响最大的可能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二元经济”理论。根据二元经济理论的逻辑推论,要解决农村的就业过剩问题就必须实行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农村的过剩劳动力源源不断地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按照这一结论的逻辑含义,城镇化与农村社区村落标准化显然存在矛盾,农村社区村落标准化不符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要求。

二元经济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它们的模型都是以粮食代表整个农业生产。实际上,任何国家的农业都不仅仅是粮食生产,而非粮食作物和农户副业不仅可变性大,也常是积累和导致资源再分配的重要条件,并且就业的弹性很大。我国农业产值中粮食生产的比重下降趋势非常明显,说明我国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也进行了调整。实际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劳动力在种植业内部的转移,从粮食作物转向经济作物,并且农产品的加工链条不断延长;第二个阶段是劳动力在农业内部从种植业向畜牧业等转移;第三个阶段才是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从实践上看,农业可以通过不断扩大其范围而获得竞争力。丹麦是举世公认的农业问题解决得最好的国家之一,素有“欧洲食橱”之美誉。丹麦农业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破除了把农业限定在第一产业范畴内的狭隘概念,树立了包括初级产品生产、食品加工和行销乃至出口业务在内的大农业观念。

需要提出的是,由于兼业经营是农户生产的一大特点,并会在很长时间内存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农户居住地的变动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农户居住地相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另外,非农就业的不稳定性也会对农户向城镇转移的决策产生很大影响。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城镇化与农村社区村落标准化可以在很长时间内共同发展。

三、城镇化和农村社区村落标准化的关系

对任何事物来讲,狭隘地肯定一方而否定另一方都是偏颇的。在农村发展问题上,也不是只有一成之规,应该存在多种途径。在农村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发展状况,城镇化和农村标准化都可以发挥作用。就象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所说的,“没有最佳规模,只有最佳规模分布”③。其实更确切的表述应是特定条件约束下的最佳规模分布。对城镇化也不能整齐划一,认为越大越好,而应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发展城镇化和农村村落标准化。既然城镇化和农村社区村落标准化是并行不悖的,就非常有必要探讨城镇化和农村社区村落标准化的关系,这对制订正确的城镇化和农村社区村落标准化政策非常重要。

1.城镇化和农村村落标准化不存在严重的资金竞争。城镇化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基层政府财政和向社区内企业征收的土地使用费等各种资金。而农村社区村落标准化建设的资金则基本上全部来自于村民的自筹,或通过以工代资形成农村社区村落的建设资本。因此两者在资金上没有激烈竞争。如果说两者在资金上发生冲突的话,可能是农村社区中部分富裕农户是选择城镇还是留在标准化的农村村落,从农户分化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不会造成很大的资金冲突,因为农户选择是进人城镇还是留在农村社区村落,所需要付出的资金存在很大的差别,并且符合农户就业(获利)机会的比较优势。在目前,对绝大多数的农户来说,进城经营或居住还只是很少的比例,并且也不稳定。

2.服务对象互补。小城镇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化、商品化经营的经济主体,面向的是整个城镇社区的居民,并且随着乡镇的调整其范围可能不断变化和整合。例如,可能将几个乡镇集中在某一个较大的乡镇,那么这个乡镇的城镇化规模就会得到很快的扩大,而原来的几个乡镇城镇化规模则可能出现萎缩,在城镇化发展时应当同时考虑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应对乡镇整合的收益(如规模扩大等)和损失(其他乡镇的萎缩)相权衡,以确定最佳的乡镇规模,并做出长远规划。标准化村落的服务对象则基本是局限在村落社区的村民,并且村落的规模是基本稳定的。

3.功能互补。就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现实来看,在当前和未来的很长一段时期,小城镇与标准化村落的关系,就像小动(静)脉与毛细血管的关系一样,而农户是细胞。对于广大的农村社区村落来说,(来源:文秘站)城镇是农民所需商品(包括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日常交易中心,也是农民出售其产品的重要场所。城镇除了是农民的物流中心以外,也是各种信息流的传播中心,是农民获取各种生产、市场信息的重要场所。如果城镇建设发展滞后,显然会影响农村社区村落中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并进一步影响农村社区村落的标准化建设。反之,如果农村社区村落发展落后,基础设施薄弱,就会限制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限制农民的商品化生产和对许多工业品的需求,这显然会影响城镇化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城镇化建设和农村社区村落标准化是并行不悖,相互促进的。在小城镇与标准化村落功能关系上,20世纪70年代国际发展署美国部(usda)的智囊团中引人注目的人物隆弟莱里(d.a.rondinelli)提出的“整合的区域发展战略”非常有借鉴意义。此战略强调在主要的乡村地区建立三级城市聚落一乡村服务中心、小集市和区域中心,以及在这一等级体系中建立城乡和城市之间的联系。还应注意的是,小城镇和标准化村落的市场功能上不能仅仅局限在农户使用价值的交换上,即为卖而买进行品种调剂和余缺调剂,因为这属于自然经济范畴内的交换,它一定程度的发展,不会破坏自然经济,而会巩固自给自足。因此,应将小城镇和标准化村落整合到整个社会统一的大市场中去,深化社会分工,与该社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化、产业化生产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符合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的要求。

4.产业结构互补。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尽管有很大的涉农性,但基本上是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并且为农村服务的第三产业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据研究,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小城镇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而村落标准化则由于是服务于农村社区,尽管也会带动第二、三产业的部分发展,但仍以第一产业为主。从实践上看,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功是农、轻、重和大、中、小合理配合,发展第三产业,现代化产业与传统经济互补协作的结果。因此,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城镇化建设和农村社区村落标准化也是互补而不是竞争关系。

5.组织形式存在差异区别。从组织形式上,尽管城镇化建设是乡镇社区经济发展的结果,但城镇化的建设,无论从基础设施的规划和施工还是到城区的开发,都是由基层政府主导组织的。基层政府组织城镇建设尽管是一种必然选择,但是也可能会产生城镇建设的主观性和形式主义,脱离城镇社区经济发展的实际。另外,城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很大一部分由基层政府财政负担(即绝大多数来自于不居住在城镇的农民来负担),但其享用却是居住在城镇的居民,这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不公平问题。对这两个问题值得引起重视。村落标准化建设的组织是由农村社区通过村民自治的形式进行实施的。

注释:

①社区的基本定义指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在中国农村研究中,向有以镇为中心和以村为中心两种取向:一些受英国功能主义影响的学者多以村为基本分析单位,另一些受美国芝加哥学派影响的学者,则多以镇为基本分析单位。本文认为尽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内向性的中国村庄已经具有了相当大的开放性使得镇的地位更加突出,但在一个比较长的城市化时期,村落的独立性还是有所体现的。因此,本文将社区分为乡镇和村两个层次。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