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会计论文(收集5篇)

时间:2024-07-10

绿色会计论文篇1

关键词:绿色会计;经济危机;思考

一、绿色会计概述

绿色会计(GreenAccounting),也被称为环境会计,它是指把与经济活动有关的环境与自然资源问题纳入经济核算体系,进行相关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并对环境资源的耗费提供有效的补偿。绿色会计属于会计学的一个分支,但它又是会计学与环境学、发展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相结合的产物。绿色会计是在借鉴环境学、发展经济学等领域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理论与方法体系。绿色会计的实质是要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牺牲环境质量的代价,与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方法有机结合,即在生产成本中,要将废物处置费用计算在内,避免将这一笔本应由企业承担的隐蔽而沉重的费用转嫁给社会,以减少公共费用的开支。

绿色会计萌芽于20世纪70年代。以1971年比蒙斯(F.A.Beams)在《会计学杂志》(JournalofAccounting)上发表的文章《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及1973年马林(J.T.Marlin)的文章《污染的会计问题》为代表,开创绿色会计研究的先河。然而,绿色会计作为一个学科开始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应用和研究就更少了。虽然我国近几年一直在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少数大企业也开始在会计报表说明里涉及到企业为可持续发展而做出的努力,但是这些仅限于文字上的叙述,企业并不能从现行的会计体系中做出科学的经济决策,最终还是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经济危机下对绿色会计理念的需求

自2007年下半年起,美国爆发次贷危机,随后迅速升级为金融危机,又由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各国经济的紧密相连,以及美国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的地位,金融危机开始愈演愈烈,最终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出现,在给全世界带来财富缩水和恐慌之外,还会引起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而我国也应该顺应这一潮流,在经济危机的风口浪尖,努力提升自己的经济结构,率先走出经济危机的阴霾,危机后占领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因此,经济危机对于我国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而绿色会计保护环境资源、让现代会计人承担起监督和核算资源消耗情况的新责任的理念,正是新经济条件下的新要求。因此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趁着全球经济大洗盘的契机,大力提倡绿色会计的理念,快速建立起绿色会计的核算体系对于我国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研究绿色会计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绿色会计核算体系是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占领未来全球经济制高点的必然要求。我国虽然号称地大物博,但大多数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绿色会计的应用刚好可以为企业的资源利用情况提供实质性的指导,从而促使企业节约资源、注重环保。在当前经济危机的形势下,我国更应该厉行节俭、合理配置资源,以适应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如果趁着经济危机下废旧立新的机会,大力推动绿色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和应用,更可以帮助我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在以后的全球经济竞争中占领先机。

2.建立绿色会计核算体系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如果企业考虑了环境对其自身发展的影响,并对自身发展的行为作出规范,那么在将来便不会因环境成本费用大增而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明显的优势。而绿色会计核算体系的应用可以科学地明确企业的成本和效益范围,使企业能够依此改进自己的技术水平,同时还能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和社会声誉。宝洁、麦当劳等国际上的一些知名企业就是实行绿色会计,将与自己有关的环境信息和环保措施公布于众,获得消费者的认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增强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3.建立绿色会计核算体系是我国在国际贸易中赢得市场竞争、保护自身权益的必然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我国加入WTO,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在当前经济危机的势头下,国家之间的竞争会更为激烈,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的苗头开始显现,我国在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同时,也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改革传统的会计核算体系,建立全新的绿色会计核算体系能够帮助我国提升自己的综合国力,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抢得先机。这些都迫切要求我国高度重视绿色会计的实施,以便在国际贸易中维护自身权益,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三、未来绿色会计发展展望

绿色会计论文篇2

关键词:民营企业;绿色会计;理论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188-02

绿色会计是指导民营企业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增加环境保护,提高企业产品的环境质量,促进民营企业提高绿色竞争力的重要技术方法和手段。它的理论和方法是在广泛比较、分析、总结现行会计的不足及其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侧重于实用性;它强调围绕企业绿色竞争力,不断优化和拓展企业的环保措施,努力为消费者提供环保友好型产品,提高社会价值;它从思维观念上给企业管理者或财会工作者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思路,改变以往企业认为治理环境和提高竞争力间存在对立面的观点。

一、绿色会计的内涵

绿色会计是以货币、实物单位或文字说明的形式计量的,而以有关环境保护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加以计量、记录环境污染与防治、开发与利用的成本费用,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本影响的一门新兴会计科学。绿色会计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手段和属性,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并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给社会资源环境造成的收益和损失进行确认、计量、揭示、分析,以便为决策者提供环境信息的会计理论和方法。

二、民营企业构建绿色会计体系的问题分析

(一)法律规范层面的问题

法律层面的问题包括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和绿色会计方面的法律两个方面的问题。在环境执法方面,近年来执法建设有了一定进展,各地已开始建立环境执法机构和队伍,但执法活动总体上显得相当薄弱,环境保护部门也缺乏有效的法律手段,因执法经费、交通工具、仪器设备等原因往往不能有效及时取证,使执法显得相当困难。因此,部分企业就利用环保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故意闲置污染治理设施,偷排漏排污染物,给环境造成很大损害,也使得企业绿色会计更难实施。

(二)会计制度层面的问题

民营企业会计和报告实务制度主要是由财政部和中国证监会制定的,包括财政部的会计准则、财务通则、行业会计制度、财务制度等。总体看来,现有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相应的企业会计与报告实务对于环境问题基本上没有涉及。企业使用环境资源,就必须对所耗用的自然资源和破坏了的生态环境付出一定的代价,应把恢复和治理环境作为自己的义务,应积极对外披露环境信息。然而绿色会计理论和实务尚不成熟,尤其是中国绿色会计理论主要来源于西方国家,没有形成自己的环境信息披露理论和特色。

(三)会计操作层面的问题

据本人对苏州市民营企业的实地调研,有1/3的民营企业只是在形式上和公司宣传上提到了绿色利润,但并未真正将绿色管理融入企业管理中,使其成为企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是内销民营企业的环境和外部性意识比出口民营企业更匮乏。绿色会计离实践操作距离尚远。

除了国家绿色会计理论不完善,缺乏环境会计行为规范标准,缺乏科学的定量方法及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等因素外,民营企业自身缺乏建立实施绿色会计信息系统的积极性。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应当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大众,而目前企业环境资料信息使用者主要是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利用这些信息制定相关的政策与法律、税收等规定,以改善环境,而其他的利益相关者还没有意识到环境会计信息的重要性以及对自身有何益处。

三、民营企业构建绿色会计体系的对策研究

针对前文民营企业在绿色会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人的实地调研,本文认为,应该从法律规范、会计制度以及会计操作等四个层面提出有效对策,以全面提高民营企业的绿色会计水平、质量及可操作性。

(一)法律规范层面的对策

中国政府应尽早针对绿色会计颁布相应的环境法律与法规,以法律形式确定绿色会计核算与监督的地位及作用。应该进一步完善会计法、环境法规,使企业绿色会计内容纳入会计法,这是构建绿色会计体系的根本法律保障,是将绿色会计理论付诸实践的最强有力的手段。需要加强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的制定工作,抓紧制定相关法规和规章。当然还需要建立绿色会计激励机制。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制定节约资源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与法规。

(二)会计制度层面的对策

从会计制度层面,需要制定绿色会计准则,将有关环境的内容列入绿色会计要素,并对企业最低限度的环境披露做出明确的制度安排,使得信息披露有一定的标准可以遵循。要建立完善的绿色会计制度,国家实施强制性的管制是极为必要的。我们知道,企业是一个经济利益主体,它的目标就是追求企业最大的价值,这种特性决定了企业是不可能自愿地披露一些对自身有影响的环境信息。因此,政府对企业绿色会计信息披露实行监管显得十分必要。

(三)会计操作层面的对策

会计操作层面,民营企业应设立相应的职能部门并重视绿色会计工作专业人员的培养。应做到组织专业培训,即对现有的会计人员进行环境、生态、工业、可持续发展等跨学科领域的培训,同时可以借鉴国外经验,提倡环境技术人员和财会人员的共同参与。环境技术人员负责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的选择,财务人员则使用财务指标进行经济计量、记录、报告以及评价。

四、结束语

从长远角度来看,走循环经济之路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而要建立循环经济,关键之一就是要改革现行的经济核算体系,从企业到国家建立一整套绿色经济核算制度,包括企业绿色会计制度、政府和企业绿色审计制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等。民营企业无论是对GDP增长还是对税收的贡献都超过2/3且呈现增长趋势,因而实施绿色会计决定着民营企业以后的良性运作和持续赢利,对民营企业绿色会计的研究是一项有着重大价值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张敦富,魏金周,姜文来.经济全书之环境经济[M].北京:大百科出版社,2002:112-140.

[2]王文学.黑色绿色的岔口[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73-105.

[3]许宪春.绿色GDP对企业意味着什么[M].北京:石油出版社,1998:14-21.

[4]陈轶群,陈建中.新编工业企业会计[M].上海:华东工业出版社,1999:60-78.

绿色会计论文篇3

一、绿色财务管理的起源

不少学者对绿色财务管理的起源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但大致可分为外源理论与内源理论。外源理论强调的是外部环境对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营销管理的综合影响,正是这种综合影响促使绿色财务管理逐渐产生。这种理论认为,如果不存在外部因素的影响就不会产生绿色财务管理概念,外部因素的影响是绿色财务管理产生的先决条件,它引领了绿色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而内源理论认为,企业内部各要素自身的发展需要,在结合外部影因素响的同时产生了绿色财务管理。绿色财务管理是企业内部要素发展的结果,外部因素只是影响了绿色财务管理发展的速度,不能指导绿色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

(一)绿色GDP起源论绿色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与环境资源(包括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影响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即将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从GDP中予以扣除。周运兰(2005)认为,环境会计与绿色财务管理最早源于对绿色GDP的研究。绿色GDP的核算建立在微观企业对自身绿色要素的核算与评估之上,从效用论的角度来看,绿色财务管理应源于国家对绿色GDP核算的宏观要求。但是,这一观点只注意到了绿色财务管理效用的一个方面,并没有全面考虑绿色财务管理的作用。

(二)绿色管理起源论绿色运动兴起于上世纪末,随着这一运动的开展,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都承受着压力,绿色管理孕育而生。绿色管理就是将环境保护的观念融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要求在企业管理中时时处处考虑环保、体现绿色。张梅琳(1997)认为绿色运动引起了企业管理的重大变革,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绿色财务管理产生于绿色管理。这种观点将绿色财务管理视为绿色管理的一个子系统,绿色财务管理秉承了绿色管理通性。但此观点忽视了绿色财务管理独立于绿色管理而存在的特性,不利于绿色财务管理的单独研究和发展。

(三)环境会计起源论长期以来,会计被视为是一种信息提供系统,它为各种管理提供信息支持,特别是财务管理。与此相仿,部分学者认为环境会计也承担着信息提供者的角色,为绿色财务管理提供信息支持。徐怡红、曹军等(1998)认为,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要求企业建立环境会计制度,那么相应的也要把环境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要素之一,建立评估与管理企业环境的各种方法。环境会计俨然成为绿色财务管理的基础。吴金波(2005)曾经也提出,环境会计要求企业进行绿色财务管理。但这些论断终究只是对环境会计与绿色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并不能很好的说明绿色财务管理的起源问题。

(四)企业财务管理起源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不断被完善与扩充。吴金波(2007)提出,绿色财务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必然,其理论是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补充。他否定了环境会计起源论,认为环境会计的确认必须通过绿色财务管理筹到资产后才能进行,所以绿色财务管理对环境会计起着促进作用,它于环境会计之前产生。有了企业财务管理完整体系的指导,更便于对绿色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探索,因此这一观点被大多数学者所采纳。但其优点也是其缺点: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体系并不完全适用于绿色财务管理,对原体系的生搬硬套将会使绿色财务管理的发展走向死胡同。

(五)可持续发展起源论王春播(2000)认为,绿色管理与绿色财务管理的产生都源于社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实现企业、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进行企业管理的变革和财务管理功能的进化。孙佳、翟文军(2003)则具体分析了可持续发展对传统财务管理目标的挑战,从经营成果、财务风险、经营业绩、财务决策和发展战略等几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对绿色财务管理产生的影响。笔者认为,可持续发展观只是绿色财务管理所包涵的一个价值观念,不能作为绿色财务管理产生的直接原因。绿色财务管理中类似的价值观念还有社会责任观、循环经济观和社会利润观等。

(六)消费市场发展起源论这种观点是从消费行为学的角度进行推理的。人们经济实力的增强、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当前生存危机的增强,使得消费者越来越重视消费的绿色化。伴随产生的是新一代青睐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的消费者,即所谓“新传统主义者”。从企业盈利角度来看,销售额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在消费者主导的市场环境中,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便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任务。绿色财务管理便在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中产生了。但消费市场发展起源论过于片面,只从营销角度考虑而忽略了生产进步、技术创新等因素,不是绿色财务管理最好的起源点。

二、四重价值观转变起源论

以上六种绿色财务管理起源论都有各自的合理之处,但也都有不完善的地方。一个完善的起源理论应该有如下特征:客观性、发展性、全面性、系统性。客观性要求起源理论是符合客观事实而不是无端臆造的,这是最基本的特征。发展性则体现了起源理论的作用,理论要指导实践,无助于绿色财务管理发展的起源论不是好的理论。全面性要求起源论能完整的反应影响绿色财务管理产生的各要素,而系统性就是要说明这些要素是怎么联系的。

(一)绿色财务管理四重价值观的转变结合以前学者的研究,依据起源理论应具备的特征,笔者认为,绿色财务管理起源于企业对自身、资源、环境以及社会的四重价值观的转变。自身价值观转变体现于由利润最大化和股东权益最大化变为企业价值最大化,它是融合了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财务管理目标,能全面体现绿色财务管理的核心价值目标。资源价值观的转变是向可持续发展观的转变,持续发展是指的资源可持续,其最关键的是要合理利用资源,不能“竭泽而渔”。而环境价值观则是转向循环经济观,它体现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最关键的是回收再利用废弃物,减少环境污染。最后,社会价值观的转变直接体现于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承担或被要求承担社会责任,对其股东、债权人、员工、客户、供应商和社区等创造价值。需要强调的是,四大价值观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有交集有影响的。如企业社会责任观也包括部分资源价值和环境价值;而循环经济观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资源价值。

四大价值观的转变为宏观与微观主体的行为提供了价值支持。宏观上爆发了绿色运动,国家在绿色运动中倡导绿色GDP的实施;微观上,首先影响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了绿色管理。绿色管理需要绿色信息系统的支持,于是有了环境会计。继而影响管理的子系统――财务管理和营销管理,分别产生了绿色财务管理和绿色营销。绿色财务管理的起源如图1所示。

(二)四重价值观转变起源论对绿色财务管理发展的启示由以上分析可见,绿色财务管理起源于价值观念的转变,是宏观影响和微观调整相互交错的结果。这为企业建立绿色财务管理体系提供了以下启示:一是企业、政府和社会必须建立联动系统,相互配合,积极合作;二是必须从转变价值观念入手,将企业价值与资源价值、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建立完善的价值创造系统,牢牢把握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主线;三是结合宏观要素的影响,关注世界经济、环境、资源、社会等状况的变化;四是主动调整微观企业管理,完善环境会计体系建设,加强企业管理各子系统的创新建设。

参考文献:

[1]周运兰:《对绿色会计和财务管理的若干问题的探讨》,《生态经济》2005年第3期。

[2]张梅琳:《绿色财务管理初探》,《上海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3]吴金波:《绿色财务管理探析》,《财会通讯》2005年第12期。

绿色会计论文篇4

【关键词】绿色会计;人才培养;建议对策

一、绿色会计概述

绿色会计又称为环境会计,是一门研究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互关系,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专门的方法记录和核算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对环境和资源造成的影响,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考虑于其中,向相关的决策者提供环境信息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绿色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与工业革命的产生和发展息息相关。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大批西方经济学家、环境和生态学家、社会学家,针对工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开始研究经济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在我国,绿色会计也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于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依然普遍存在,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也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包容性发展的原则。于是,社会呼唤绿色会计,我国也开始进入了绿色会计的探索和研究。2001年3月,我国成立了“绿色会计委员会”。同年6月,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了第七个专业委员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这也标志着中国绿色会计研究进入了新阶段。

二、现阶段绿色会计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从国家角度来讲,我国缺乏较为完善的绿色会计体系和理论基础。由于绿色会计的探索在我国起步较晚,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较为薄弱。同时我国目前的绿色会计探索工作仅注重于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研究,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具有操作性和指导性的绿色会计准则,这为高等院校培养绿色会计人才带来了很大的难度。(2)从社会角度来讲,公众对绿色会计认识度和重视度较低。较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加快发展工业化和现代化时期,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组织过度重视经济效益,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环境保护、资源合理配置等社会效益,没有深刻认识到绿色会计在核算和评价经济效益中的重要作用,这间接导致了普通高校没有深刻地认识到培养绿色会计人才的重要性,从而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等方面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3)从普通高校自身角度而言,很多高校缺乏相关的复合型人才,对其建设和研究相对滞后。绿色会计作为一门集会计、经济、环保等知识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需要专业师资队伍掌握较为丰富的会计、环境、生物等学科知识,对专业人才的知识储备要求较高。然而现阶段,普通高校的学科建设和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都相对滞后,会计教学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会计知识,很少涉及有关绿色会计知识的传授和培训。这也直接造成了高校在绿色会计体系建设和绿色会计人才培养中缺乏足够的动力和能量。

三、普通高校在实施绿色会计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建议和对策

(1)深入探索和研究绿色会计理论和其人才培养工作。应该清晰认识到我国在绿色会计研究工作起步较晚的实际情况,国家应在宏观方面鼓励和引导相关学者专家积极参与研究绿色会计的体系建设和内涵建设,加强理论和实务的深入挖掘。普通高校作为专家学者的云集地,聚集着一大批研究和教育工作者,政府和学校应创造有利的条件,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经验,服务于我国的绿色会计体系建设。(2)积极宣传和呼吁公众加强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高校作为培养高等人才和引领社会风尚的特殊主体,应具备前瞻性的眼光,自觉承担起宣传环保、提倡环保的责任,加强大学生的“绿色意识”,提高公众对绿色会计的认识度和重视度,引领整个社会崇尚“绿色”、崇尚环保,为高校实施绿色会计体系建设和绿色会计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3)积极培养和引进具备相关综合知识的复合型导师,推动高校对绿色会计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针对绿色会计具备综合性和交叉性特性,高校应积极引进具备相关综合性知识的人才,率先组织相关教师熟悉和掌握绿色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服务于教学和研究的需要。

综上,绿色会计作为一门新型的交叉性学科,对其的探索和研究是个任重道远的过程。在人才培养层面上,应大胆摸索、大胆实践、大胆创新,为我国绿色会计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从而提升我国在绿色核算方面的国际地位,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孙玲.关于高职院校如何加强绿色会计建设的思考[J].经济管理者.2011(4)

绿色会计论文篇5

1.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在环境保护日益被重视的今天,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时刻注意其生产销售等对环境的影响。具体来说,企业必须要用环境会计核算方法来对投资项目进行核算,使得环境会计对企业的投资决策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2.提高产品质量

环保、环境友好、环境爱护是环境会计的理念。在环境会计的要求之下,企业要主动利用环境会计的准则去分析该企业的产品对环境影响的程度使得企业管理层、员工以及公众能够简单清晰地看到该企业的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环境会计能够促使企业朝着环保的方向发展,深入计算废弃物成本,达到提高环保效率的目的。3.有助于预测环境成本和效益环境会计以设备和产品的生命周期为基准,帮助企业从整个生命周期来预测其环保活动的财务利益,预测及计算其环境管理活动产生的最终效益。通过生命周期法则,企业能够更加精确计算环境管理活动所花费的成本以及所产生的效益。

二、环境会计在环保项目中的应用

1.生命周期成本之计算方法

生命周期成本的计算也就是以产品或者设备的生命周期为单位,计算这整个生命周期的相关成本。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包括有生产、销售到最后设备生命周期结束的各种上浮和下浮的成本。环境成本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常规成本,也即与自然环境无关的成本,只要是一个企业就会有这样的成本。它包括有人工、资本、设备、能源等消耗性成本。还包括有保险、特别税、排水(气)控制、废物处置等必须要负担的成本。也就是说,企业要运转这些成本就是必须负担的。二是负债性成本。负债性成本包括有企业的法律咨询费用、罚款、人身伤害费用、公众形象伤害、财产损失等成本。三是环境成本。环境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销售过程中由于环境不友好的行为而导致自然环境遭受破坏而造成的成本。包括有各类自然灾害,还包括对当地居民的一些不良影响,而负债性成本与环境成本间的区别并不那么明晰,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

2.环境会计应用实例分析

汉江江边有一造纸厂,由于造纸厂对环境污染严重,该厂每年需向当地相关部门缴纳大量的排污费用,废物超标还要加倍收费。该厂拟投资一项污水处理项目,预计花费380万元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使该厂对外排放的污水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若对该企业进行普通的会计成本核算,则计算方法如下:投资污水处理项目的主要支出:前期项目人工费(10万)、后期使用时工人工资(10万)、设备折旧费(假设设备使用年限为两年,每年折旧190万元)、药剂费(10万)、维修费(10万)、电费等(5万)。项目主要收入:减少排污量而节约的排污费(150万)、节约的水资源费(污水处理项目实施后,处理后的废水可循环使用,节约使用新水的水资源费40万)、可供利用物资的回收等(30万)。经计算,该项目投资后,造纸厂支出为235万/年,收入为220万/年,该厂收入—支出=220-235=-15(万元/年)造纸厂的污水处理项目是一项环保项目,环保项目中引入环境会计会对该项目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评价,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该项目在环境方面的多重效用。在环境会计中,这种收益可能是巨大的。以该造纸厂的污水处理项目为例,运用环境会计的分析如下:

(1)该环保项目成本核算

①污水处理项目生命周期成本分类之所以称为生命周期成本分类,是因为每个项目都有其周期,环境会计要计算在该生命周期之内,整个项目所涉及到的成本收益问题,其中涉及到环境方面的成本收益是重点。该项目中,假设污水处理设备的生命周期是两年,环境会计要将两年的成本收益进行综合核算来确定该项目是否应该实施。②项目实施前的环境成本会计核算一是常规成本与负债成本。项目实施后,可为造纸厂每年节约水资源300000立方米,以每立方米水资源0.2元计算,项目实施前每年将多花费60万元用于取水。另造纸厂还需要缴纳每平方米0.1元的取水资源费,也即每年30万元。项目实施前,造纸厂每年需缴纳每平方米废水0.2元的排污费,也即60万元。二是环境成本。项目实施前,造纸厂的废水直接排入汉江,对附近农田有相当大的影响,会造成水稻减产,品质变差,带来一定的环境成本。其环境成本计算公式如下:C=(P*W-p*w),其中P、W分别表示未受污染是水稻市场价格和产量;p、w分别表示受到污染后水稻的市场价格和产量(假设收到污染的水稻面积为2万亩)。在正常情况下,水稻的产量约为每亩600—900千克,价格约为每千克1.2元。但是受到造纸厂排出的废水污染之后,水稻价格会每千克会降低约0.1元,产量会降低约5%。经计算,水污染的环境成本约为每年205万元。③项目实施后的环境成本会计核算污水处理项目的成本一是购买污水处理设备需花费成本380万元;二是设备运行每年需花费成本120万元。其中,在该环保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部分回收产品能够产生收益,这是需要在成本项中减去的项。

(2)成本比较分析根据本次试验的计算,可发现污水处理项目实施后的生命周期成本为589.2万元,低于项目实施前的659.9万元。可见该项目是可以并且应该实施的。

三、结语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