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收集5篇)

时间:2024-07-27

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篇1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对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立足于中国实际的基础上凝练出来的。作为社会意识,它对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规制作用。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首先需要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本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并不能简单通过直白地转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来实现,而是需要从细微处着手,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大学生日用而不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使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本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认识主体在已有的认识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客观认知和对其所描述内容的价值认同。

(一)价值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础

价值认同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对某种价值的承认和内在认可,以此形成自己的价值定位。价值观认同是个体对一定价值的观念和看法,是在价值认同的基础上产生的。当个体对某种价值认同以后,就会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行为等产生影响。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能对自身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个体在决定是否接纳一种事物和意识的时候,总是会先对这一事物和意识进行评估――它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对自己有什么价值?只有个体认为这一事物或意识对自己具有一定意义和价值,才会接纳和认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价值认同反映了某一时期人们共同的价值期许,同时也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面临的普遍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在各领域建设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社会的关注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政治能够更加民主化,社会能够更加平等、公正、法治化,环境能够更加自由、和谐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上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上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个人层面上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因此,从内容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好地迎合了人们的共同价值期许,反映了个人和社会应有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为人们面临的普遍问题指明了解决方向。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体而言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二)是个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的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实际上是个体对社会意识的认同。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个体对于社会意识的认识是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个人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不是没有条件的,而是需要社会意识描述的目标能够满足个体的某种物质或精神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一方面是让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有所了解,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是通过价值认同达到对个人意识的规约,使个体在被满足某种物质或精神需要的过程中接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逐渐将作为社会意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将个人意识上升与社会意识。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长时间的宣传和教育,很多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已经有所了解,通过实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逐步提升。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仍有很多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不够,甚至出现认识偏差。归纳起来,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表面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立足于中国实际、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三个方面表达了当前人们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共同期许。其本身具有语言表述通俗易懂、不同层面内容相互衔接、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理论阐述深刻等特征。大学生要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首先应该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渊源、现实背景、内容以及认同的意义。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并不全面、ι缁嶂饕搴诵募壑倒鄣睦斫獠⒉簧羁蹋很多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表面上。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情况,特对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情况看,很少有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历史脉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意义也理解得不全面。具体数据见下图:

从上面的统计图和统计表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一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还不够了解:有37.2%的被调查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了解不全面,还有10.4%的被调查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完全不了解。另一方面,很大一部分被调查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表示怀疑和不信任:有4.3%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没有积极影响,还有13.4%的人不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是否有积极影响。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的价值,有8.5%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够带领我们走向富强,还有26.8%的大学生不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能够带领我们走向富强。

(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被动化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应该是自觉自愿的。从教育学角度来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堂教学中,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客体。但是,客体是应该具有主体性作用的,而不应该将客体置于教授者和教学内容的对立面。当前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是出于取得考试成绩、获取学分的目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在大学生群体中还存在着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洗脑”的课程的想法,因此从情感上抵触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22.9%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高校的各类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作用不大,还有2.7%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起到作用;只有54%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自己树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31%的人认为自己还没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有15%的人认为自己树立的是其它价值观。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实质上是大学生在肯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上实现个人感性认识上升到社会理性认识的过程。这就要关注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惑,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帮助大学生厘清认同逻辑、理顺认同思S,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一)立足个体,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同样适用这一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当前时代我国民众面临的共同问题,大学生也同样面临着这些问题。只有立足大学生个体,通过解答大学生的疑惑、满足大学生的现实需求,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另一方面,从国家和社会层面来讲,需要加强经济建设,提升社会管理,巩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经济基础。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让大学生充分体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国家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从而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

(二)优化课堂教学,厘清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逻辑

从问卷调查的情况来看,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主要的途径。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却并不理想。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课堂教学,系统地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让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背景、历史渊源以及意义,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实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或者突兀地让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优化课堂教学,帮助大学生厘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逻辑,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的深度,也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领悟。

(三)理顺思维,引导大学生通过实践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从而避免仅仅依靠个人感性认识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评判。通过实践,一方面帮助大学生弥补课堂上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不足,另一方面还能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从而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由于内外部原因,当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还有待提升。这一方面需要国家加大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关心广大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升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另一方面需要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将个人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社会层面的理性认识;此外,从大学生自身来讲,需要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实践加强对国家、社会和他人的情感体悟,也通过实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曾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制约因素及其破解[J].思想理论教育,2015.(10).

[2]刘建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种区分[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02).

[3]曾狄,李忠伟.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问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12).

备注:

本文系四川师范大学资助课题成果,项目编号:DXZD1602。

作者简介:

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篇2

首先,认同具有社会性价值。它不仅仅表现为一种学说,一种重视发展人的思想适应功能的学说,还表现为一种分析评价社会现象的方法论。其次,认同具有可塑性价值。它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充分遵循社会演变规律,不断调整自身去达到最理想平衡的状态。最后,认同具有共存性价值。它的产生一方面依赖于客观社会物质存在,另一方面也对客观物质社会起着能动的推动作用。它既是个体意识作用的结果,也依赖客观社会存在的一些条件,是互为影响、相辅相成的。

二、“认同理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意义

1.“认同理论促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更具方向性。

“认同理论可以改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出现的方向迷失等状况,同时让大学生自然地将个体社会角色内化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外界诸多评价基础上逐渐深刻体会个体的社会位阶,获得个体对自我角色的另一层次的立足于新的社会层面意义上的认同感。

2.“认同理论可以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理论深度。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需要较为深入的理论支撑,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的机械记忆,还要深入了解其产生的背景,文字内涵,以及整个体系构成。“认同理论使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更加关注整体性和全局性,充分考虑培育过程中各种影响因子的作用,科学理性的制定培育方案,更好的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走向成熟、完善。

3.“认同理论可以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能力。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较高层面就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对实践进行指导,实现认识领域的一次质的飞跃。“认同理论始终立足于当下实际,不断进行实践体验,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并形成个体独具特色的自我感悟,更好的让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1.调查设计。

以浙江省部分高校大学生为对象,科学抽取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合“认同理论的特点,调查当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20份。

2.问卷设计。

结合“认同理论研究的需要,在参阅了大量相关研究报告的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的设计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界定为国家与社会层面的政治思想认同和个人层面的道德文化认同两个维度。调查问卷的题型为单选和多选的形式,简单易答。

3.问卷信度和效度讨论。

本文调查问卷采用Cronbacha系数作为问卷信度的检验指标。本问卷的a系数为0.688,各个因素的Q系数均在0.8左右,符合可信度常模的区间值。

4.数据统计结果分析。

高校大学生政治思想认同平均数超过4,标准差超过1,说明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政治思想认同度较高;同时,大学生道德文化认同平均数低于4,标准差小于1,说明他们对自身的道德文化认同度较低;比较大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政治思想认同与自身道德文化认同的数据结果,不难看出,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自身道德文化层面存在着一些问题,而道德文化层面的问题都可以反映在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具体而言:一是情感认知不足。情感认知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先决条件,情感认知不到位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二是理性认知缺乏。理性认知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条件,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支撑。三是意志信念薄弱。意志信念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备条件,是能否长久持续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动力。四是知行结合不牢。知行结合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终极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理论结合实际的必经阶段。

四、“认同理论视角下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一)“认同理论视角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问卷调查中的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破解:一是要在找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理论依据上,科学规划社会导引体系。二是要深入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化机理,准确把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统一关系。三是要探索和寻求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机制和外化途径,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认同理论视角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模型)

(二)具体措施

1.进一步加强情感疏导。

列宁曾经说过“:缺失‘人的情感’,从来也不会有对于真理的不懈追求。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也表明:情感因素的积极有效的参与使价值规范的社会导向比思想意识形态的价值规范的社会导向更有影响力。解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出现的知、情、意、行不协调的问题需要大力弥补情感认知的不足,以不断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舆论环境,激发自身在价值观塑造过程中的愉悦体验和情感共鸣。

2.进一步重视志愿服务工作。

志愿服务是解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出现的知、情、意、行不协调问题的重要手段。正如同志指出的:“青年志愿服务行动,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体现,是中华民族一项无比高尚的事业,彰显了中华民族乐于助人和救危扶弱的优良传统,是光辉荣耀的事业。认真开展好这些活动,有助于在全社会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风貌。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建立了互相关爱的人际关系网,培育了良好的社会公德心,同时,也获得了对周围世界较为客观的理性认识,进一步坚定了自身的理想信念。此外,大学生在做好自愿服务活动的同时,也把温暖和关爱带给了社会,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志愿服务这个美丽的大家庭,让文明和爱得到了传播。

3.进一步落实社会调研工作。

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篇3

P键词:志愿服务;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培育方法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在理论上具有高度的认识,而且在实践中更要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深刻地认识和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在志愿服务推广中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志愿服务作为一种公益,能够充分体现志愿服务精神。大学生党员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志愿服务相结合,能够有效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涵和作用。因此,必须积极推广志愿服务工作,将其上升到教学计划中,并制订合理的开展方案,同时要为其配置相应的指导老师,加强志愿服务推广。这不仅能丰富大学生党员的课余生活,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营造校园内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还使大学生党员在校期间,自觉参与到志愿服务推广活动中,在志愿服务工作中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加强自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达到提高自我政治思想觉悟、个人能力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在志愿服务管理中增强大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已成为志愿服务队伍的中坚力量,在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中,我们都能够看到大学生的身影。这是因为大学生具有参与社会实践的有利条件,同时也是基于志愿服务推广活动对大学生的引领作用。但是志愿服务的管理工作存在着较大缺陷,不仅无法适应当前种类较多、规模较大的志愿服务需求,而且在管理过程中没有注重对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因此,为能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在志愿服务工作中的作用,就必须完善志愿服务管理制度,通过加强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增加志愿管理活动的参与度。在科学的志愿服务管理工作中,培养大学生党员的集体意识,以高效的管理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意识,使得大学生党员在参与志愿服务管理活动中,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三、在建立志愿服务体系中加强大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学校必须根据时代的变化,制订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志愿服务体系。健全的志愿服务体系,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中不断创新志愿服务方法,也能切实加强大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学校应成立相关的大学生志愿者协会等,随着志愿服务的不断推广,提升大学生党员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党员应注重对制度的理解,遵守校规校纪以及指导老师的要求;学校通过建立志愿服务体系,加强与专业社会志愿服务团体的联系,建立相应的志愿服务基地,可长期为志愿服务基地输送优秀的大学生志愿者。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四、拓展和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

志愿服务项目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创新性,是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因素。学校必须加强与社会志愿服务团体的联系,积极拓展和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项目范围的扩大,能够有效地契合大学生党员的优势,提高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在志愿服务工作中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达到学生个人能力全面发展的目的。另外,拓展和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项目,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

五、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制度

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虽然较为庞大,但缺乏有效、科学的志愿服务培训制度,这是影响大学生志愿队伍素质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制度是创新培育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这可以通过建立高校志愿服务课程体系,达到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水平的目的。在课程的设置中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注重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同时提高志愿服务资源的利用率,帮助大学生提升志愿服务水平。

六、结语

综上,只有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才能为大学生党员提供较为良好的学习空间,才能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篇4

关键词:民办学院贫困学生解困助学工作和谐社会理论具体措施

高校贫困生主要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不能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以及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大学生。贫困生问题已成为高校和社会日益突出的问题,是一个让学生忧心、家长愁心、学校担心的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在大学校园中,贫困学生这一群体属于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英文为socialvulnerablegroups。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学术界一般把弱势群体分为两类: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前者沦为弱势群体,有着明显的生理原因,如年龄、疾病等;后者则基本上是社会原因造成的,如下岗、失业、受排斥等。在民办学院中,由于贫困学生所占比例低,这一群体尤为弱势。此外,由于学费及生活的压力和所处的环境,这一部分学生往往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民办学院的贫困生更应受到更多方面的关注。以紫金学院为例,2009年低保及家庭无生活来源等贫困学生合计为250人,而2010年人数则迅速增长为341人,做好他们的解困助学工作已成为我们的工作重点之一。

一、解困助学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高等院校的解困助学工作,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党和政府在解困助学方面的投入也是逐年增加,“自2004年以来,全国已新增审批贷款学生65万多人,审批合同金额51.5亿元;连同以前几年办理的国家助学贷款,全国高校累计已审批贷款学生153万人,累计已审批合同金额122.5亿元。此外,其他各项措施用于资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总金额约40亿元,共资助约420.3万人次。其中用于资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各种奖学金发放金额为17亿元,资助学生约149万人次;校内学生贷款发放金额为3.7亿元,发放人数约10.7万人;勤工助学资助金额为8.9亿元,资助人数约138.7万人次;特殊困难补助发放金额为4.7亿元,发放人数约98.9万人次;学费减免金额为5.7亿元,减免人数约23万人”。①国家在解困助学上的财政投入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近一段时间面对物价上涨,国家更是重点关注在校的贫困大学生。江苏、浙江等省份先后出台对贫困大学生发放贫困补贴的政策,尽力帮助诸多在校贫困大学生,保证他们稳定的学习、生活。民办学院虽不是公办院校,无法享受国家的一些财政补贴,但近些年也加大了对解困助学工作的力度,以紫金学院为例,2009年学校提供勤工助学岗位110个,2010年勤工助学岗位141个,而到今年岗位为则增加到141个,同时学生工作处等相关部门还简化工作程序,积极配合好贫困学生的助学贷款工作等。应该讲国家在解困助学上逐步重视、加大投入,各院校也在近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强对贫困学生的关心和扶助,国家、地方和院校多级的解困助学体系正逐步构建。

但是由于多方面问题,目前这一体系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这些问题在民办学院的解困助学工作中更为突出。

(一)经济层面

首先,虽然每年国家对解困助学投入相当资金,但由于贫困生绝对人数过大,资金还是不足。另外,目前解困助学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这一单一形式,缺少民间组织募集等其他形式。而对民办学院而言,这一问题就更加突出,由于民办学院并不是国家解困助学资金投放的重点,因此学生在获取国家解困助学资金上就困难了。其次,勤工俭学岗位数量少,普通高校都有相当数量的勤工俭学岗位提供给贫困学生,这也是解困助学的一个常规方法。但目前,贫困生连年增加的数量已大大超过勤工俭学岗位的数量,与普通高校不同,由于民办学院特殊性质,更不可能有很多的勤工助学岗位提供给需要帮助的贫困生,这就使得民办学院中勤工助学的贫困同学数量很有限。

(二)社会层面

社会性排斥的存在,“社会排斥是指某些个人、家庭或社群缺乏机会参与一些社会普遍认同的社会活动,被边缘化或隔离的系统性过程,这个过程具有多维特点,并表现为被排斥者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及心理诸方面的长期匮乏”。②主要从关系层面、空间、个人、群体层面等微观视角体现。高校贫困学生群体在学校环境中遭受着严重的社会性排斥。从关系层面看,贫困群体由于受到社会接触、社会关系和群体身份的限定和限制而成为边缘性的和被打上耻辱烙印,在社会地位上被排斥出其他个人、群体。从空间层面来看,贫困群体在校园的活动环境也常常有别于其他群体,这种空间环境的限制包含双向的过程,即其他群体主动的排斥和贫困群体自我的排斥。从个体层面来看,排斥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交往中的语言轻蔑、有意回避、人格侮辱等行为中。而这种社会排斥现象在贫困生比例更低的民办学院学生中往往更容易发生。

(三)心理层面

帮助贫困学生解困助学,除在经济上进行资助外,还要对其心理进行关怀和指导。当前解困助学工作过分强调经济、物质层面的关怀,而忽视了贫困学生心理的现状和心理问题的疏导。导致贫困学生出现诸多问题:心理焦虑、交往障碍、违法犯罪等极端偏差行为等。

二、解困助学工作的理论依据:和谐社会理论

(一)和谐社会内涵

十六大以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党和国家重大的战略任务。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的表述,和谐社会就是“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从社会学的角度理解:所谓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系统中各个部分,各种要素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

(二)和谐校园建设重要性

1.和谐校园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

高校是一个社区,而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所以和谐校园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组成部分。

2.和谐校园建设意义

社区是各种矛盾的汇集点,社区承担了重要的公共服务功能,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安全阀”。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社区,承担着许多功能。贫困学生群体是高校工作不得忽视的一个问题,而解困助学工作直接关系到这一弱势群体在校园中的生活质量,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构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的立足点之一。

三、解困助学具体措施

总结以往解困助学的不足就在于过分注重经济层面,忽视了社会、心理层面。所以要完善目前的解困助学的措施,尤其是在民办学院,在解困助学过程中,更应以经济层面解困助学为主体、兼顾贫困学生群体社会、精神方面和心理问题的解困,构建更加全面完善的综合解困助学体系。

(一)物质方面

第一,在依靠国家财政投入的同时,倡导社会互助,充分发挥民间非政府组织的作用,通过多种渠道,努力拓宽解困助学资金来源。第二,民办学院贫困学生的贷款应适当放宽。以紫金学院为例,按照江苏省相关政策,目前仅有江苏的学生可在当地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一家金融单位办理助学贷款。今后,应建立完善的国家资助、社会资助、学校资助和校友资助体系,给予大学生以较全面的物质资助。

(二)社会方面

加强对贫困学生的关爱,倡议企业、社会团体等积极主动地为大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与学校建立贫困生“对口支援”关系,同时建立相关优抚措施,如搭乘交通工具享受优惠等,通过多种社会关心、关爱,让贫困学生主动融入社会,避免其社会边缘化。

(三)学校方面

1.成立专门解困助学机构

(1)成立贫困生救助中心。在校内成立贫困生救助中心,使其职责明确、机构健全,适时地对各种资助政策进行研究、调整和改进。为贫困生建档,将贫困生的生源地、个性特点、心理素质、个人爱好、家庭人口的基本情况、家人职业收入、经济状况、贫困证明和以前受资助的情况进行调查登记,对这些资料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区分贫困程度,建立相应的贫困生档案,给予相应的资助。构建起全校贫困生数据库,便于校方准确地了解本校贫困生的基本情况,为制定解决贫困生问题的决策提供相关依据,体现其工作的严密性、规范化、透明化。

(2)建立高校勤工助学中心。针对贫困生的勤工俭学,应建立专门机构。这样可以更有加有序地对解困助学工作进行管理,也可以提高解困助学工作的效率。

2.精神方面指导

物质帮助是有限的,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社会和形势的发展,正确认识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各种矛盾,走出金钱小圈子,正确处理眼前困难与人生发展的关系。

(1)扶贫先扶志。

(2)坚持资助的效益原则。

(3)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并使之积极运行。

(4)发挥同类的作用,进行典型模范的引导作用。

(5)为贫困生营造健康的氛围。

3.心理方面

贫困生是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也比较复杂,因此必须从多方面入手,保证既不对其造成进一步伤害,又取得良好的效果。

(1)开展心理卫生指导。心理卫生是解决心理疾患的良好方式。

(2)对贫困生进行及时到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对贫困生进行敢于挑战贫困,自立、自强的教育。

(4)让贫困生正确认识自己。

(5)努力提高贫困生心理自助能力。

贫困生问题从本质上来说是发展中的问题,是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而来的,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副产品。在民办学院中,解困助学这项工作比普通公办院校工作量要小,但我们绝不可以忽视它,要明白其意义重大。我们深信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有国家政策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各种机构和有识之士的帮助,有学校一系列扶贫解困的措施,民办学院的解困助学体系一定会不断完善,让每一位贫困学生都能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

注释:

①2005年8月29日,教育部召开的介绍以国家助学贷款为重点的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新闻会。

②石彤.社会排斥:一个研究女性劣势群体的新的理论视角和分析框架.王思斌主编.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编.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一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参考文献:

[1]张长伟.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支持网络:现状与对策.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2]刘华东.合作教育: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战略途径.现代教育科学,2004,3.

[3]甄翠敏.高校贫困生形成原因及救助对策.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2,2.

[4]张东海.高等教育大众化:谁来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利益.交通高教研究,2004,2.

[5]吴庆.中国城市贫困大学生救助政策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3.

[6]李从松.我国大学生贫困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

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篇5

在中学到大学过渡时期,由于课业目标、学习和生活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显著增加。本文分析了学生在高中时期的隐性心理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到大学阶段的延续,在长沙部分高校发放大一新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问卷800份,整理反馈信息,分析学生在中学到大学过渡时期出现的心理问题,并从学校和社会的角度提出解决学生在过渡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中学生;大学生;衔接;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教育

一、高中时期隐性心理问题到大学的延续

学生在高中时期存在的心理问题程度普遍较轻,表现为对学生的日常情绪造成影响,诱发原因也较为简单,若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多数问题能够得到缓解或解决。然而当学生迈入大学的新环境中,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学生在入学初期心理健康问题锐增,诱因构成复杂,若此时未能得到正确的引导,这些由高中时期积攒的隐性问题很可能在大一时期升级成为心理疾病或障碍,甚至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应承担起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责任,认真探索和研究相关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学生在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时期主要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学业、社交、性格、情感以及适应新环境等问题。

1.学业问题。学生在高中时期压力大,动力不足,家长和学校为学生安排学习和生活时间,并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走进大学,学生的学习压力明显降低,家长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放松,学生的时间大部分由自己进行分配。在对长沙市部分高校大一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中,有46.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升,12%的学生存在挂科困扰。在学业压力一题中,54%的学生认为学业压力明显降低,甚至有8.2%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学业压力。对于学业由紧张到轻松的转变在短期内似乎并没有为学生带来太大的困扰,但这却为学生今后的毕业、深造和求职等选择埋下了心理问题隐患。在时间分配问题上,32%的学生存在困惑,认为自己不能有效且合理地安排学习和其他事情的时间,造成了由于浪费时间、效率低下等因素带来的困惑。

2.社交问题。学生在高中时期的人际交往较为简单,范围较窄,学生因社交问题而出现的心理问题程度较轻,若进行适当的合理的沟通易于解决。而学生在大学中社交问题骤然攀升,其中宿舍、班级、校内团体等是人际关系问题出现的主要群体。根据调查,有近五成的学生在大学前没有住过宿舍,对集体居住缺乏经验,因而对宿舍生活需要注意的问题了解不足,在宿舍与同学朝夕相处难免遇到问题和冲突,但有61%的同学不知道应使用什么样的方式解决宿舍问题,25%的同学选择沉默,30%的学生想过要换宿舍,12%的同学因宿舍问题与他人发生过严重冲突。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在面对同学之间的矛盾时,缺少解决途径,沟通能力差,不能理性地换位思考。大学是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养成的重要时期,对其步入社会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如果学生不能正确应对和处理社交问题,因此产生社交恐惧等心理问题,学生产生孤独、自卑、抑郁等消极情感,将对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更多困扰。

3.情绪问题。由于受到年龄和人生阅历的限制,尚处于青春期的大中学生对自己情绪的把控能力不强,容易冲动、意气用事。学生由中学迈入大学,环境和心理状态都发生明显的变化,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学生很难冷静理智地面对和解决,家长和校方无法完全了解事件的细节,甚至有些突发事件家长和校方得不到及时的通知,学生单纯凭借自己的认知处理事件,在不良情绪的推动下容易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在调查中,66%的学生出现过不同程度的情绪问题,43.1%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缺乏健康的释放不良情绪的方式,情绪调节能力不强,14%的学生认为不良情绪为自己的生活带来较严重的影响。近年来大学生群体抑郁症患者人数不断增加,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了负担,学生的不良情绪若得不到缓解和释放,很可能引申出学生焦虑、抑郁、暴躁和恐慌等心理问题。

4.情感问题。高中生在个人情感问题上处于懵懂状态,加之学业的压力和家长、老师的管制,对感情的认识不足,缺乏理智。大学中情感限制减少,情感问题骤增,学生不能有效把控自己的情感,表达情感的方式不当,处理情感问题不理智不成熟,形成情感问题困扰。此次调查发现,49.4%的学生存在情感问题,例如在面对失恋问题时,71%的学生感到沮丧难过,34.6%的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走出失恋的阴影,并且有7.9%的学生认为失败的感情经历使自己今后的感情失去信心,仅有13%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处理好情感问题并充满信心。根据调查数据不难看出,多数学生面对情感问题时是懵懂的,不能树立健康的积极的情感观,判断是非能力较差,缺乏引导。与异性的情感对于多数学生而言属于新接触的事物,如果不能在该阶段不能得到理性的指导,任由学生自行探索和尝试,学生很可能经历情感创伤,出现由于情感受挫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

5.环境适应问题。对学生而言,在高中到大学的过度时期最明显的变化是周围环境,学习环境由紧张到轻松,生活环境由受限到相对自由,如何明确新的学习目标,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的时间,成为每个进入大学的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和挑战。在调查中,46.3%的学生在适应新环境时感到吃力,仅有23%的学生认为能够较好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极少数学生难以接受新的环境,表现出极度抗拒。存在新环境适应问题的学生大多表现为对新环境的不满,例如认为学校与自己的理想存在差距,出现严重的心理落差,但是更换新的学习环境难度大、代价大,学生尽管对现状不满但是又无能为力,存在被迫接受新环境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易产生压抑、沮丧、失落、忧郁、自卑等负面情绪,若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学生的心理负担会进一步加剧,会对新环境产生更深度的反感。

二、心理健康问题衔接教育对策

根据本次对长沙部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问卷调查数据可以得知,学生在中学和大学的过渡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家长、学校和社会多方关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缓解和消除学生的困惑。鉴于学生在步入大学初期心理健康问题激增,学校应该对新入学的学生进行思想和心理上的教育疏导,社会应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咨询氛围,因此提出以下几点对策意见:

1.重视思想和心理教育课程,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和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能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参与相关课程能够使学生最直观地接受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能够起到预防和缓解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作用。由于思想和心理教育课程具有难以量化考评的性质,学校在设立相关课程时,往往会陷入流于形式的误区,降低了学生对相关课程的学习兴趣,课程的效果也大打折扣。校方应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定与课程性质相吻合的量化考评标准,提升老师和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课程的实用价值和实践可行性。其中,大一新生应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相较于其他年级,新生的生理和心理年龄较小,环境适应能力差,生活环境的忽然转变致使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普遍,如果这些心理健康问题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将影响到学生后期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引发更为严峻的问题。校方通过开设契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心理课程,有助于协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平稳度过中学和大学的衔接过渡期,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健康的心态面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此外,辅导员应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学生进行心理问题求助时及时进行反馈,加强解决问题后的后期跟踪关注,保持与学生的联系。

2.校内建立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学校应安排心理方向的专业人士建立校级的心理咨询机构,专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学生答疑解惑,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学生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如果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不能妥善解决问题,或者学生长期精神抑郁难以走出阴影,这时外界的帮助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校内,家长无法了解事件的相近细节,或家长不能起到开导学生的作用时,学生可以向校内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运用专业知识对学生进行消极情绪的疏导,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为学生提供可行的心理治疗意见,这种心理咨询的方式还能够最大程度上保护学生的隐私。此外,校内心理咨询机构的建立,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心理咨询的作用和意义,进而培养学生倾诉和心理咨询的习惯,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对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更专业和深刻的了解,当学生在此遇到相关问题时,能够短时间内寻求他人的帮助或具备自行解决的能力。

3.社会淡化对心理疾病的歧视,营造心理咨询氛围。心理咨询在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社会公众的认知和认可度较高,但目前在国内,社会公众任然存在对心理咨询的歧视心理,公众普遍将心理问题与精神问题混淆,更有甚者以此对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群体和个人进行人身攻击。在这样的存在误区的社会认知背景下,个人即使已经意识到自己存在心理健康问题,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和治疗,也会出于对自己隐私和声誉的保护,不敢进行心理咨询。这种存在误区的心理在学生群体同样存在,学生遇到自己力所不能及的问题时,因害怕同学的不理解甚至嘲讽,不敢向心理咨询机构求助,尝试自己解决却使问题进一步恶化。因此,社会应为公众营造正确的理性的心理健康咨询氛围,纠正歧视心理咨询的风气,使群众走出对心理咨询的认知误区。在良好的社会氛围中,学生能够卸下包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寻求合理的心理帮助,及时有效地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他人的理解和支持会使得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不在觉得自己是异类,不因此而产生自卑感,而且能够督促学生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及时解决问题。综上,学生在高中与大学的衔接时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大中学校心理健康问题衔接教育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次大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选取了部分长沙高校的800名大一学生为样本,分析调查数据得出了该阶段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期待经过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学生在高中与大学的衔接时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学生能够以健康积极的心态迎接未来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史济纯,陈玉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1,(05):148-149.

[2]徐辉,杨眉.探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向[J].中国高教研究,2013,(10):90-93.

[3]欧贤才,杨晓玲.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多重偏差与匡正[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05):111-114.

[4]刘衍玲,潘彦谷,唐凌.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构[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93-97.

[5]陈新星.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伦理困境及应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02):148-150.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