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校本课程教案(收集5篇)

时间:2024-07-28

初中生校本课程教案篇1

一、用制度约束教育教学行为、用榜样引领教师师德行为。

1.开学之初,我们带领教师重温了《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书院教师队伍建设有关规定,修订了《初中部师德考核方案》,在新制定的《初中部教师工作考核方案》中加大了师德考核比重,实行了“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从教师言行到教师仪表、从教师教学行为到教师工作态度表现进行制度约束。

2.以创建“风清气正绿色校园”为抓手,结合深圳市“创文”活动积极开展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弘扬正能量,用榜样的力量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本学期在师生中推行了“我为同事找优点”、“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等活动,讲好教育故事、讲好学校故事。

二、规范了学部管理工作流程,使管理效能得以逐步提高

1在开学之初就确定了每周日下午16:30召开由教学处主任、学生处主任、年级组长、生活主管参加的学部工作周例会制度,及时总结工作、布置落实院领导安排的工作及管理措施;同时进一步规范了学部议事制度,凡是涉及到书院政策规定落实、学部重大事项、重大问题等,严格按照程序召开相关会议,并做好会议纪要。

2.规范过程管理中,严格工作流程。以“事过留痕”为标准,坚持做好教育教学档案管理。学部工作有布置、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本学期建立完善了教学工作、学生管理工作过程档案、教师优质课导学案库、各学科试题整理、本学期各学科背记知识整理、各年级在校学生成绩追踪档案。

2.修订了《教师考核方案》、《班主任考核细则》、《年级组工作考核办法》、《教研组考核办法》、《作业布置与批改基本要求》、《自主合作课堂教学评价表》、《教师课堂行为规范》、《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等教师管理考核、学生养成教育评价制度。对考核结果实行月检查、月总结、月考核兑现。

3.为保证各项工作沟通顺畅,结合学部教师工作实际,借助企业微信平台,坚持用年级组、学部工作每周汇总通报和“校长致教师一封信”形式,及时将一周内各路工作检查中发现的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意见建议传达给每位老师。

三、以岗位练兵、岗位培训为主,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1.本学期承继初中部传统坚持开展“一人一节优质课”活动,即每位老师执教一节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优质课,每节课后由教研组长主持组内同行认真评课,最后执教老师经过反思后对自己的导学案进行修改,由教学处收存作为学部教学资源共享。

2.校长、主任采取推门听课方式,发现有特色、有推广价值的课例,以公开课、研讨课的形式组织全体教师观摩研讨,形成课堂教学研究的氛围,在观课评课磨课的过程中,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截止11月底,校长、教学主任听课在60节以上、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平均听课在20节以上。

3.在学部开启了“教师论坛”活动:请赵新峰校长、赵忠效首席对全体老师进行了一次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课题的讲座;校长、教学主任以“如何上好小组自主合作课”为题进行了全体教师培训;先后以“如何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如何能让你的学生安静下来”“如何受到家长的普遍欢迎与尊重”“如何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为专题,举办了班主任经验交流。

4.在院人力资源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为青年教师提供“走出去”学习提高的机会,一学期来,初中部共有53人次参加了宝安区、深圳市(6人次)、广东省(1人次)及省外(2人次)培训学习,外出学习教师做到了“两个一”:撰写一份学习汇报、在学科组进行一次学习心得交流。

5.根据院部安排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开学初为每一位青年教师(共12人)配备了一名指导教师,为每一名新任职班主任(共7人)配备了一名师傅,并签订了师徒合同,目前大部分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从课堂模式改革入手,挖掘课堂潜力,提高教学质量

本学期初中部在陈副院的亲自指导下,我们进行了“导学案+小组自主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切实提高课堂效率为指导思想,要求老师精心编制导学案、科学设计课堂流程、准确制定课堂学习目标、严格把好课堂达标检测关。向老师提出了采用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教学方式,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讲台交给学生、把学法教给学生、“让老师导起来、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的要求。

为此,我们本学期共组织了10节公开课、研讨课、展示课,让先行动起来的教师做范例,由院部首席专家、校长、教学主任、学科组长以不同形式在全体老师、年级组、教研组举办讲座和教学体会交流。

新的课堂模式促使教师的教学理念、课堂的教学形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我们力求做到八个个坚持:

1.坚持备课组合作分工:①备课组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在讨论的基础上确定课题(单元、章节)主备人;②主备人提前一周按照分工编制学案、制作课件;③备课组内学案、课件共享。

2.坚持超前一周集体备课:①固定学科组教研活动时间;②各备课组主备人在学科组教研会上,就下一周的教学进度安排、学案设计要点进行单元(章节)说课;③学科组就每位主备人的说课及学案设计提出修改建议。

3.坚持二次备课:在备课组进度一致、学案共享的基础上,每位教师根据本班实际和个人教学特点对学案进行二次“加工”。

4.坚持学案的实用性。学案的编制原则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任务单。课堂知识结构体系的呈现表;学生课堂展示的小剧本;学生课堂学习的随堂笔记;自我反思小结的知识树;以后复习巩固使用的“数据库”。

5.坚持课堂教学模式以“预习交流——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拨释疑——展示提高——互评反思”为基本流程,让学生“动起来”。

6.坚持课堂教学小组围坐形式。每组4-6人,以学生学习成绩为主,结合综合表现,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构成班内“学习共同体”。

7.坚持小组长培训制度。提前对小组长进行培训,教给他们组织、带动小组的方法和流程。让他们学会制定小组目标和小组公约。让他们明确小组评价细则。

8.坚持小组评价制度。由年级组长和各班主任共同制定对小组的评价、奖惩办法。评价结果周汇总,月表彰。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实操,我们积累了经验,为下一步做好落实奠定了基础。

五、以教学质量为中心,正学风、树教风。

开学伊始,学部就明确提出“教学质量是办学的生命线”。围绕抓质量,首先修订了《初中部教师考核方案》,将教师教学成绩的考核比例提升到总考核比例的60%,自2019年10月份起与教师月考核工资、学期教学奖直接挂钩。

同时将年级组各科综合成绩、教研组学科成绩、班级综合成绩分别纳入年级组、教研组、班级团队考核,以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处认真组织各类目标检测,坚持做到每节课由任课教师实施达标测试、每周由语数英教研组实施周测、每月由教学处组织月考、段考,教学处坚持要求考试成绩36小时出数据,有效地提高了反馈效度。

目前,初中部全体教师抓课堂、抓成绩的意识越来越强。各年级“激情早读”、培优辅差、“入室即静、入座即学”已具雏形。

六、加强学部文化建设,提升学部文化品位

本学期在院领导的支持下,我们从教学区环境布置入手,将学科知识点上墙、将优秀作业试卷上墙、将新的课堂学习形式思路上墙,努力营造适合读书、利于成长的育人氛围。

七、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强化意识,努力做好学校安全工作

1.健全完善安全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制。安全工作考核方案,实行安全考核评优选模、“一票否决”制度。树立人人管安全,人人抓安全的意识。

2.做好安全教育工作,落实安全管理常规工作。本学期坚持每周四、周日晚学生处主任、班主任进宿舍区检查生活区安全。坚持做到每周班会讲安全、学安全。本学期举办了一次安全主题班会观摩活动,各班以“安全在我心中”为主题召开了班会,以“居家与出行安全”为主题主办了手抄报大赛。

3.本学期学部各项工作基本平稳,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八、招生控流情况

初中部目前在校学生人数如下:初一391人、初二201人、初三169人,本学期除初二年级转出、转入个1人(总数无变动)外,其他年级平稳。

本学期不足之处:

一、全体教职工大会制度落实的不够好,导致有些工作上下联系不够通畅。

二、在学生养成教育方面依然缺乏系统性。

三、学科课堂效率不高,有些课堂规范不够。

2019-2023学年第二学期工作思路

一、延续第一学期创建“风清气正绿色校园”的工作思路,继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

初中生校本课程教案篇2

【导语】

各市教育局: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二20164号)和《辽宁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辽政发201623号)精神,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维护教育公平公正,构建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一体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现就改进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坚持公平公正,不断完善规则程序,为学生创造平等升学的机会。坚持科学规范,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使学、考、招有机衔接,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坚持普职并重,招生规模大体相当,让学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高中阶段教育。坚持因地制宜,加强省级统筹管理,以市级为主实施,注重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实践,努力实现到2023年秋季,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二、主要任务(一)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全面推行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实现一考多用,各地和有关学校不得再另行组织义务教育毕业考试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1.考试科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覆盖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科目,其中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口语测试)、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作为考试科目;综合实践、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作为考查科目。2.考试内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内容要根据国家和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和要求,兼顾毕业考试和招生考试的功能,围绕引导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联系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经验,增强考试内容的基础性、系统性及综合性,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内容,杜绝偏题、怪题。各学科试题的难易程度按低、中、高三档试题的分值比例为7:2:1。命题采取省市分级负责方式进行,计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总分的科目委托省招生考试办公室组织命题,市里统一组织考试,鼓励有条件的市积极自主命题;其他考试、考查科目,由市里统筹安排。3.考试方式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科目实行纸笔考试;物理、化学、生物科目采用纸笔考试和实验操作方式进行;物理和化学、生物和地理、道德与法治和历史科目的纸笔考试采取同场分卷方式进行,道德与法治和历史科目实行开卷考试;外语听力口语测试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科目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结论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以纸笔开卷考试和技能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信息技术科目考试采取上机操作方式进行;综合实践、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考查科目由各市根据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统筹安排。4.考试安排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坚持“学完即考”的原则,实行全省统一考试。生物、地理科目考试安排在学生八年级学年末或九年级学年末进行;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安排在九年级下学期进行;外语听力口语测试在九年级下学期进行。5.结果表达在全科开考的基础上,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口语测试)、物理、化学、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或历史、生物或地理等科目按照国家要求计入学业水平考试总分。其中,语文150分(汉字书写考试赋分不低于3分),数学150分,外语120分(100分笔试+20分人机对话),物化综合120分(100分笔试+20分实验操作,100分笔试中物理为60分、化学为40分,20分实验操作中物理、化学各10分),体育与健康60分;道德与法治、历史二科,地理、生物二科,各市须结合本地实际,分别选择一科以分数呈现,均为50分(二选一科目也可以采用等级方式呈现,然后各市依据等级每科以适当分值计入总分),所有文化课计分科目总分不超过700分。未选择计分科目均采取等级呈现的方式,一般分为A、B、C、D、E等若干等级,各等级的划分由各市根据本市初中考生数量和高中招生计划科学合理确定,省、市示范性普通高中(省重点高中)录取时均要求达到B级及以上,并适当给予高中阶段学校自主权,允许结合学校实际提出对等级的自主要求。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科目,根据各市实际,依据自主安排的考试成绩或考查结果,可以采取等级形式或以“合格”与“不合格”或其他灵活方式呈现。(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是培育学生良好品行、发展个性特长的重要手段。从2018年开始,鼓励各市广泛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试点工作,以激励学生主动、健康、全面发展,构建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为目的,以评价学生基本素质发展水平和学科学习水平为主要内容,以完善制度建设和技术手段为保障,采取发展性和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状况和能力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1.评价内容(1)思想品德。主要评价学生在行为习惯、公民素养、人格品质、理想信念等方面的发展水平。(2)学业水平。主要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思想方法、创新意识、探究能力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3)身心健康。主要评价学生体质体能发展水平、心理健康发展水平及在体育运动方面的能力与特长。(4)艺术素养。主要评价学生在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及艺术特长发展水平。(5)社会实践。主要评价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情况和实际效果。2.评价方式(1)日常评价。日常评价包括即时评价、成长记录、学业考查、特长表现等方面,作为学年评价的重要依据。各学科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进步,关注学生的表现,适时做好记录和资料收集工作,依据评价标准,科学分析和判断,对学生及时作出评价。(2)学年评价。学年评价是阶段性评价,在每学年上、下两个学期各评价一次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定。每学年将结束时,学校在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分析、与学生及家长交流与沟通的基础上,对学生做出描述性评价(即综合性评语)。(3)毕业评价。毕业评价是初中学段终结性评价,在九年级下学期进行。毕业评价应注重对原始资料的分析与概括,以学生的日常表现为依据,通过参考学生日常评价、学年评价结果以及成长记录、学生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及学生互评结果等,经集体讨论,给予学生客观、公正的评语。3.评价程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学生。(1)录入信息,建立档案。全省将统一建设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化管理平台,各学校依据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中的相关信息,在市级平台上为每一名学生建立电子档案,设立电子成长记录袋,全面、全程记录学生在初中阶段各方面的状况。(2)多元评价,跟踪记录。①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写出评语。②学生互评。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班级评价小组对组内学生分别进行评价并写出评语。③教师评价。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学生综合素质状况进行评价并写出评语。④家长评价。家长观察孩子的综合素质表现并写出评语。(3)结果公示,汇总存档。学期、学年和毕业评价结果由班级、年级分级管理,必须在班级、年级和学校范围内进行公示无异议后确定。各学校要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文本档案和电子档案,并将评价结果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存档,形成市、县(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三级档案管理系统,确保评价工作的规范性和严肃性。纸质版材料由家长签字确认后装入学生成长记录袋,形成学生的文本档案;电子版材料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化管理平台上存档,形成学生的电子档案。学校每学期对公示无异议的评价结果进行一次存档,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每学年进行一次存档,各市教育行政部门对初中学段终结性评价结果进行存档。4.评价结果(1)评价结果的认定。学期、学年和毕业评价,各地各校可结合实际,按照五大项评价内容或细化分解成更多具体评价项目,分项分别以等级呈现;也可以采取先分项后综合的方式,根据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以综合等级形式呈现。等级一般分A、B、C、D四个等级,各等级人数由各地按照高中录取人数和考生人数比例科学划定,D等级比例要严格控制。学期、学年和毕业评价综合性评语和认定结果要录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档案。(2)评价结果的使用。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初中学生在校期间综合素质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学期和学年认定结果作为学生在校期间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毕业分项认定结果作为学生初中毕业择优推荐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重要依据,毕业综合认定结果作为学生报考高中阶段学校的重要依据。原则上毕业综合认定结果达到C等及以上的学生准予报考高中阶段学校,省、市示范性普通高中(省重点高中)录取要求毕业综合认定结果达到B等及以上。各市要结合实际,允许高中阶段学校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提出必要的个性化要求(如5A、4A1B等)。坚持试点先行,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根据不同等级折算成适当分值(5-10分为宜)计入中考总成绩,逐步打破以考试成绩作为标准招生的传统做法。(三)改进考试招生录取办法1.开展考试招生录取改革试点。盘锦市从2017年秋季入学七年级新生开始先行试点,2023年秋季开学全省所有七年级学生开始实施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从2017年秋季开始,其他各市也要有计划地积极研究推进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试点。试点地区要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依据,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明确综合素质评价使用的基本要求,高中学校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制订具体的使用办法,使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真正发挥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坚持正确的招生导向政策。按照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切实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工作,鼓励和引导动手能力强、职业倾向明显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积极创造条件,使有意愿的初中毕业生都能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全省优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要实行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招生名额适当向农村初中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的政策措施。3.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政策。给予有条件的高中阶段学校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严格规范自主招生办法和程序,将自主招生的各个环节和录取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4.加强考试招生管理。完善招生计划编制办法,按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根据区域内学校布局、适宜的学校规模和班额以及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原则核定招生计划并严格执行。健全招生管理工作规定,规范学校招生行为,进一步明确招生范围、招生规模等基本要求,严禁违规跨区域和擅自提前招生,防止恶性竞争,维护正常的招生秩序。严格控制加分项目,取消体育、艺术等学生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地方实际保留的加分项目,要严格控制加分分值,健全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公示制度。完善考试招生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考试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录取结果等信息,接受考生、学校和社会的监督。完善违纪举报和申诉受理机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等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三、组织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制度落实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转变管理观念,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管理能力。各市要按照省教育厅的工作要求,加强对本地区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统筹规划,进一步明确各项任务,制订具体的工作方案,于2017年12月底前报省教育厅。要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切实抓好落实。充分考虑教育工作的特点,提前公布实施方案,有序推进各项改革。(二)深化教学改革,保证教育质量各地各校要严格落实《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6年修订)》《辽宁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实施意见》,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严禁压缩综合实践活动、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课程的课时。要进一步加强初中学校校长和教师培训,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切实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强师资配备、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条件保障,满足正常教学需要。各地要对初中学校课程实施情况开展好周期性评价和经常性督查,省教育厅适时组织开展抽查。(三)完善工作机制,提升保障能力各地要加强考试机构、考务组织、招生录取等方面基本能力建设。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库建设,开展试卷评估和分析,提升考试命题质量和水平。严格对试卷命题、印制、运送等环节的保密要求,确保试题试卷安全。各地要确保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所需经费。(四)加强宣传指导,做好咨询服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各项政策、方案的宣传和解读,及时回应学生、家长和社会关切。要重点加强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和中等职业学校免费等惠民政策的宣传,为推进改革、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各级教研部门和初中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学业规划指导,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能力,发展学生兴趣特长。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中阶段学校要主动创新咨询服务形式,努力提高咨询服务质量,为学生报考和录取提供方便。

初中生校本课程教案篇3

关键词:校本;职业学校;初任教师;入职教育;实施对策

作者简介:杜利军(1976-),女,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

近年来,来自普通高校、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来自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和技术骨干都成为了职业学校师资力量的重要来源与补充。然而,教师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职业,要想让刚走上工作岗位或从事职教不满三年的初任教师成为将来学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就必须关注教师的入职教育。同时,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集中校内外各种资源,有针对性地指导初任教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校本入职教育”已成为教师入职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职业学校初任教师入职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制度不健全,对入职教育的认识不充分

目前新教师入职教育“无法可依”,有的学校没有根据具体情况认真研究、制定入职教育方案,有的没有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跟踪,对入职教育认识和重视程度不高,影响了入职教育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可行性。

2.内容针对性不强,教育形式单一

缺乏可量化、可评价、可操作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内容理论化,缺乏具有专业或课程特点的专门化培训,且形式单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程度较低。“导师制”培养形式中,缺乏统一规范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和明确的指导方案,实施效果差强人意。

3.评价机制不科学,教学效能欠佳

职业学校对入职教育实施的评价既没有明确的评价主体,也没有相关的评价机制;对初任教师的评价由学校自己掌握,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有的甚至没有考核、评价环节,使得初任教师的入职教育流于形式,降低了入职教育的有效性。

二、基于校本的职业学校初任教师入职教育实施对策

校本入职教育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学校本身为基础并纳入学校的运行中,探究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改进措施。由于职业学校对师资的要求不同于其他学校,必须采取具有职业教育特色、切实可行的策略,扎实开展初任教师的入职教育,帮助初任教师尽快适应岗位。

1.合理定位校本入职教育的目标

将道德、技能、情感、文化四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有机整合,综合定位入职教育目标,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教师专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帮助初任教师谋划职业生涯。根据教师各自特点,以入职需求为导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顺利实现角色转变,迈好教师成长的第一步。

(2)提高初任教师教学水平。帮助教师了解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实践中强化学习能力,学会反思,改善教学行为。

(3)为初任教师提供服务支持。为教师提供必备教学资源,创设有利发展的互动环境和成长条件,提供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初任教师适应教学。

(4)传承学校文化。帮助教师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展望,接纳学校的价值观,使他们尽快融入学校文化氛围,以积极的姿态实现专业发展。

2.科学选择校本入职教育的内容

入职教育的内容必须符合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应包括以下模块:

(1)学校文化模块。了解职业教育的现状、改革与发展趋势,职业教育的特征与规律;了解学校的校情校史、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专业建设、发展目标、文化建设以及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等方面信息。

(2)教学技能模块。学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学会正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明确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答疑、实训及实习等各个教学环节要求;熟悉基本教学常规,懂得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与方法,锻炼课堂控制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掌握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3)专业技能模块。了解本专业或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能正确使用学校各类专业教学设备和多媒体教学设施;加强初任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实践技能,为发展成为“双师型”教师打好基础。

(4)学生管理模块。熟悉学生日常管理,能对学生进行生活辅导、学习辅导、教育咨询辅导和健康指导;熟悉班主任工作内容,学会与家长、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能正确处理学生突发事件。

(5)职业素养模块。涉及教育教学理论、教师职业道德、法律法规、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规划、行为规范、人际关系、工作满意度、心理健康、教师礼仪、科研能力以及教学行为方式等内容和项目。

3.努力丰富校本入职教育的形式与方法

校本入职教育要立足于教学实践,着眼于能力提高,渗透专业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初任教师在习得、体验、反思的基础上培养对教学情境的思维决策能力。

(1)集中辅导形式

入职教育资料包:是帮助初任教师迅速熟悉学校环境的工作指南,主要包括教师工作手册、班主任工作手册以及学校文化模块、职业素养模块的内容。当初任教师在遇到问题时,可以根据入职教育资料包中所提供的信息获得具体的指导。

集中培训:组织初任教师脱产或不脱产进行讲座、研讨、观摩等形式的集中学习,促使教师及时了解学校文化、提高职业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初任教师根据学校环境和自身特点,确立自己的成长计划,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并按照规划积极主动地投入实践,不断探索和总结,开展自我评估。

(2)教师指导形式

导师指导:进行一对一的传、帮、带,或分别委派教学导师和班级管理导师,帮助初任教师掌握教学和班级管理技能。初任教师可随时向指导教师提出各种实际教学问题,并结合实际工作去体验、吸收消化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指导教师也可及时掌握初任教师教学、管理、专业进展等方面的信息,为其提供支持、建议和辅导。

听课、评课制度:初任教师通过听课,可以了解不同的教学风格、课堂管理技巧、师生互动交流的策略,从中学习、借鉴、反思、比较和评价,增加教学经验;其他教师通过听初任教师的课,可以了解初任教师的教学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开展针对性指导,提高初任教师实践能力。

督查视导:通过定期督导,全面了解初任教师的发展状况,帮助教师正确认识自己,更好地调整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不定期抽查,完善对初任教师的评价体制,为发展性评价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也是对教师的严格管理。

(3)合作研讨形式

研修活动:以研究教学实际问题的方式开展教师入职教育,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初任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研修内容包括教学疑难问题、教师生涯发展与规划、教学方法与评价、人际关系等各方面。

案例、课例教学:通过提供给教师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案例和课例,引导教师在分析这些案例的基础上,独立思考案例主题与焦点问题,开展交流互动,在指导教师的引领下加深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团队合作:建立学习共同体,共同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共同体的成员包括校领导、资深教师、其他职业院校教师等,通过共同诊断问题,探讨改进教学策略,构建指导教师间切磋经验、初任教师间相互学习、指导教师与初任教师间对话与交流的三个平台,形成开放、合作、互动的教师学习文化。

(4)自我提高形式

入职档案袋:用以存放收集和整理的各阶段学习记录、教学设计等电子文件,鼓励教师在入职初期、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对教学成效和目标进行反思和探讨。通过对自己的教学经历、教学业绩、教学经验的回顾、反思和分析以及资料积累,逐步形成一个有形的“实体”,有助于教师养成反思习惯。

下企业锻炼:采取挂职、兼职、培训等方式到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熟悉企业岗位职责、岗位能力、操作规范、管理制度,学习本专业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提高专业技能,主动把企业所学引入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参加职业技能大赛:鼓励初任教师积极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引导教师关注专业发展的前沿,促进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让教师真正从学校走入企业、从课堂走入现场、从理论走入实践”。

4.建立完善的入职教师评价机制

(1)评价主体

对入职教师的评价应将学校行政评价、教师自我评价、同行教师评价、指导教师评价、学生和家长评价相结合。学校行政评价对初任教师的教学和管理能力做出定量评价;教师自我评价是自我审视、自我反思的过程;学生和家长的评价比较客观;同行教师评价能更多地给予支持和鼓励;指导教师对初任教师的工作和学习情况了解更全面。因此,多方参与的入职教师评价机制可使评价更公平公正。

(2)评价方式

对入职教师的评价方式采取诊断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诊断性评价用于教师入职初期,了解初任教师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各自优势,进行预测性、摸底性评价,并为其制订符合他们本身实际情况的个性化入职教育计划。

发展性评价贯穿于入职教育始终,评价教师要多渠道收集、分析,了解教师的动态发展过程和效果,及时反馈,及时调节,提出明确而具体的改进措施,促进教师的发展。

终结性评价是在入职期满后,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重视入职教师的个体差异,判断教师是否具备合格教师资格的最终评价。

(3)评价内容

对初任教师评价的内容主要依据评价标准而定,教师的教学笔记、行政领导对教师的看法、指导教师的评价等都可以作为评价的内容,其中值得借鉴的方法是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评价用以证明初任教师是否掌握了教师必备的知识,是否形成了制订计划、有效教学和评价学生等方面的基本教学技能。档案袋包括:一份完整的单元教学计划和数小时的每日教学计划、2―3份约40分钟的教学录像带、两个学生的作业样品以及对学生取得进步的分析、课时日志、关于本单元教与学的反思性记录。档案袋评价由资深教师按照收集和记录档案袋文件、组织佐证材料、评估教学质量、为档案袋打分并提供数据资料四个步骤进行。每位入职教师将获得一份个人档案袋成绩数据图表和反馈信息说明,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目标更加清晰、明确,有利于教师调整教学,提高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赵俊杰.澳大利亚中小学教师校本入职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4

[2]杜静.教师入职教育的理论动因、价值取向与实施模式[J].教育科学研究,2008(11)

[3]胡燕琴.新教师入职初期困难分析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6)

[4]孙燕.新教师入职培训:以学校为中心[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0(1)

初中生校本课程教案篇4

一、稳步推行学校新课程改革

素质教育是“应试教育改革的必然出路,新课程改革则是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因此学校坚定不移地推行新课程改革。众所周知,中国基础教育长期陷入“应试教育误区。现今,以考试为中心、唯分是举、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难于在根本上得到改变,比如教育偏重学科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良好个性和道德操行的养成。曹县第一初级中学是一所全寄宿制学校,课改方向的确定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是确立新课程改革的思路和目标。学校制定新课程的改革思路和实施方案,确立以“自主探究、交流展示、达标检测、反思提高为主要环节的课堂教学模式。本着“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着力打造和谐、高效的课堂,切实落实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教学思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备课时,思考的是如何让学生在愉悦中自主学习,在自主中合作共进,在合作中探究疑难。这样,既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又能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力;既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又让学生在和谐氛围中享受课堂、享受学习。学习评价注重激励性和发展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成功的欢乐,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和谐氛围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是积极进行理论培训,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新课程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学校改进传统备课方式,由各教研组长提前制定好“轮流主备安排表,分配好备课任务。备课流程:主要备课人在集体备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和课标,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形成个案;之后集体研讨,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先熟悉教材,对照课标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再研究学生,预备提出的问题,写好教案。研讨要求每位参备老师发言,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质疑:主要备课人汇总参备人意见,修改教学方案,形成共案;之后要个性创新,形成特案,即参备人根据个人授课的风格特点和班级特点。对共案进行个性化地创新,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课后根据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思,积极开展评课活动。学校每周举行一次教研组之间的导学案、课件和教改记录的评比活动,通报表扬得分高的教师,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是开展系列、扎实和有效的教研活动,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搭建平台。充分利用骨干教师资源,开展老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师徒结对活动,既培养青年教师,又在互助中共同成长,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教改评价小组深入课堂,及时督促、评价老师的课堂,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又引导教师深入探讨课堂教学规律,钻研教材教法,提高教学质量,让“每节课都成为公开课,做到“优质课常态化,常态课优质化。老教师要上好示范课,新教师要上好汇报课。示范课对老教师来说是促进,汇报课对新教师来说是提升。课后各教研组引导教师深刻反思,并由参与听课人公开点评和指导。新教师由教研组层层选拔。参加全校公开课赛课活动,进一步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起到以老带新、示范观摩和共同提高的作用。为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进一步加快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课堂教学技能,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学校举办包括普通话水平、微机操作和课堂教学能力为考试内容的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听、评课是进行教学研究的最主要的形式。是了解和掌握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学校狠抓教师的听、评课和课后反思,坚持每两周进行一次听课记录评比,要求评课不要点评优点,要指出不足和今后改进的建议,通过活动以评促研,浓厚教研氛围;以评督学,促进教师加强学习;以评引辩,激发教师争论。为增进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吸收其他教研组新的研究理念。整体促进教研组业务水平的提高。学校开展教研组之间的跨组听评课活动,在活动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既加强教研组之间的互助和合作,又注重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教学活动中的交流、对话与沟通,共同分享经验和成功,既开拓教师的视野,又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为了学习名校教改经验,开阔教师视野,提高专业教育教学水平,学校为老师“走出去创造条件,先后组织部分教师到商丘、菏泽、南京、杭州、徐州等地外出学习:学校通过备课、上课、说课和反思等系列活动,评选“教改新星,部分新的教改骨干脱颖而出。激发教师参与教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学校还与兄弟学校进行同课异构研究,注重校本课程开发。

二、努力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实际,学校遵循由浅入深和循序渐进原则,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习惯养成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一是建立完善德育管理网络。实行校长负总责,政教处一班主任一科任老师,以及团委一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一班委会等通力协作的德育管理机制,依据德育工作目标和内容,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二是建立家长委员会。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密切家校联系,共商教育大计,促使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和教学改革,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步开展。

三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针对学生来自全县各地,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的特点,每年初一入校,都要对新生进行军训,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遵纪守纪习惯,同时还针对初一学生组织内务整理比赛、队列队形比赛、日常行为规范知识竞赛等,促进学生文明习惯的快速养成。很多家长都发出这样的感慨:进入初一之后,孩子就懂事了。

四是切实加强学生自主管理。学校实行全封闭管理,加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推行学生自主管理。同时积极为学生搭建自主定位、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舞台,引导、激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自我、管理自我、快乐自我、提高自我,真正做到我健康、我快乐、我进步,在成长舞台上充分展示靓丽的风采。

初中生校本课程教案篇5

现在国家的深化教育改革已经不能让我们感到高兴了,在深化教育改革的同时,我们的中学教学任务更加的重了。因为国家规定布恩那个给学生过多的压力,可是我们还是要把学生教好,在有限的时间里必须要把学生的成绩保持住,这是对学校和老师的巨大考验。

为了应对教育改革的对学校的重点要求,我们必须要有新的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市教育大会和区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学校的教学工作,教学工作中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教学工作将以义务教育法为引领,以课堂教学实效为核心,以素质教育督导验收和课堂教学比赛为契机,以教学评价为机制,以教学管理为保障,以规范落实初中建设工程及教学质量为目标,为保证学校教育与地区经济发展同步,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形成全面发展的特色学校而努力奋斗。

二、工作目标:

1、初中一年级要狠抓养成教育,力争做到严格、规范、科学,使学生真正做到重学、勤学、笃学、博学。

2、初中二年级教学要确保扎实、规范、科学,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进一步Ji发学生学习兴趣,力戒两极分化,确保全面提高。

3、初中三年级的教学要确保夯实基础,全面提升,充分发挥年级的整体优势和优秀教师的潜质,力争在首届初三年级毕业、升学考试中取得突破。

4、学校的教学工作将立足于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全面发展学有特长。

5、初中一、二年级教学成绩指标,要达到区平均值之上,在教委直属学校中要力争进入前五名;

6、初三年级毕业生学考试的目标,年级总评及格率要达到100%,平均分、优秀率要确保进入前十五名,力争进入前十名;年级学生最高分要进入全区的前100名;要有二至三个学科各项指标进入全区前十名。

三、工作内容:

1、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职能作用,使学校教育得到家长、社区及社会的有力支持。

2、结合新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以此为主题开展征文活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学理论,并撰写读书心得,用于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

3、初中各年级实行月考制度和晚自习制度,通过阶段性的质量监控,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解决。

4、各学科要结合年级学科特点,确定适合于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典型教改课、教学案例,培养学校的名师。

5、依法治教,以德育人,严格执行、全面落实原国家教委颁布的课程方案,继续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进一步规范中学各年级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6、认真做好十一五的课题立项工作以及第十六届教科研论文的征集工作;加强教科研的课题认证工作,确保所有教师都有研究的教学课题;

7、继续完善我校40+5的课堂教学模式,强化课堂教学的特色,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改革课堂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向课堂45分钟教学要效率,要质量,课堂教学改革追求的目标是全面发展减轻负担提高质量发挥个性培养能力。

8、认真贯彻落实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评价标准》。任课教师月听他人课时不得少于3节,全年累计听课数应达到12---15节,有3---5节课应为中、小学互听课。

8、规范教研组活动,加强校本教研工作的力度。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学校将成立初中学科备课组,分为数学组备课组、语文备课组组、英语备课组组、理化生备课组组、史地政备课组组,本学期的第一学期是开展各学科教研、教科研的最佳时期。初中各学科要以备课组为单位,备课组组长具体组织实施,备课组活动要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有音像资料,有典型个案总结。围绕备课、上课、听课、说课、评课、观摩课展开教研活动,各备课组确定观摩课教师人选,采取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评课的方式推荐优秀教改典型课。

10、实验教学工作,本学期学校将全力以赴做好实验教学的检查工作。学校行政会要继续坚持每学期不少于二次研讨实验教学工作,确保实验教学开出率100%,实验员教师要严格管理学生,保证实验教学课的课堂纪律,保证学生安全,加快我校实验教学工作特色化进程。

11、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规范教学行为,本学期学校将在中学各年级中实行推门课活动,以提高教师们的适应能力。

12、各年级侧重抓住两头学生,促进中间状态的学生向优秀生转化,把后进生控制在最低限度,通过分层教学和分类指导全面提高初中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初中三年级的具体工作详见《初三年级工作方案》。

13、建立学校骨干教师队伍,积极培养、选拔市、区级骨干教师。校级骨干教师应达到任课教师的15%以上。

14、进一步规范教师教案的书写,学校对教师的优秀教案将编印成《学校优秀教案集》和《学校优秀课例集》供教师交流、学习提高。

三、工作重点:

1、充分发挥学校教学评估与指导小组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学的常规工作和电化教学工作。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