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的栽培技术及管理方法(收集5篇)

时间:2024-08-29

草莓的栽培技术及管理方法篇1

论文摘要草莓是一种世界各国普遍栽培的小浆果,经济价值较高。阐述了园地选择、品种配置、栽植技术和田间管理四个环节的草莓露地栽培技术,为提高草莓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草莓露地栽培是指在田间自然条件下,不采用任何保护性设施(如温室、塑料大棚、小拱棚等)的一种栽培方式,栽培管理省工、省力,经济效益很高。但露地栽培既要选用适合的品种,又要改良栽培技术,才能进一步提高露地栽培的经济效益。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1园地选择

2栽植前准备

栽植前整地作畦,而后灌1次小水,适当镇压,使土壤沉实,以免栽植后浇水植株下陷,埋没苗心,影响成活。

3品种配置

4栽植技术

4.1栽植时期

草莓适宜栽植的时期,因不同地区而有别,除了要考虑作物茬口外,还要从苗的生育状况、气温高低、湿度大小及栽植后生育期长短等方面综合考虑。在条件具备时,原则上掌握宜早不宜晚。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春栽,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但在生产上多习惯于秋季栽植,一般长江中下游地区可在10月上中旬栽植。秋季栽植的优点是定植时间长,劳动力充足,而且正值雨季,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较大,缓苗快,成活率高,并且有足够的生长期,能保证植株生长健壮,形成饱满的花芽,有利于安全越冬。

4.2栽植方式4.2.2地毯式栽植。定植时按较大株行距栽种,让植株长出的匍匐茎在株行间扎根生长,直到均匀地布满畦面,形成地毯状,对延伸到规定范围以外的匍匐茎一律去除。这种方式多用于平畦种植,可在苗木不足、劳力紧缺的情况下采用,但不要栽植太稀,否则会影响产量。

4.3栽植密度4.4栽植方向

草莓栽苗时应注意定向栽植。生育良好的植株根茎基部均略呈弓形,高垄移栽时将这弯曲的凸面朝向垄沟一侧,因为凸面是将来抽出花序的部位,这样栽植可以确保草莓果结在垄的外侧坡上,便于垫果和采收。如是平畦栽植,边行花序抽生方向应朝畦里,以防花序伸到畦埂上不便作业。

4.5栽植深度

栽植深度是草莓成活的关键。栽植过深,苗心被土埋住,易造成苗腐烂;栽植过浅,根茎外露,不易产生新根,苗容易干死。合理的深度应使苗心的茎部与地面平齐,使苗心不被土掩埋,栽后马上浇1次透水,如发现有露根淤心现象以及花序预出方向不合要求的植株,应立即调整,重新栽植。

5田间管理

5.1中耕除草

中耕有利于土壤通气和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促进有机物的分解,从而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促进草莓根系和地上部旺盛生长;同时消灭杂草,防除病虫害,是保证草莓获得高产优质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不同的草莓园,中耕次数和时间应根据情况而定。在杂草少、土壤疏松的新草莓园,全年可进行5~6次,尽可能做到园地清洁,不见杂草,排灌畅通。中耕深度一般以3~4cm为宜,太深会伤及根系。果实采收后,根系处于旺盛生长时期,结合施肥培土,中耕深度可加深到8cm左右。

5.2施肥5.3灌水

草莓是需要水分较多的浆果植物,全年都要求足够的水分,除结合每次追肥后浇水外,如遇干旱也要及时浇水,尤其是开花后到浆果成熟期间,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有利于增大果个,提高产量。

但是草莓园的灌水时期一定要考虑当地的降水时期和降水量的大小。北方7~9月雨水较多,这期间土壤温度大,含水量多,一般可不进行灌溉。3~6月正值草莓开花结果期,又是需要水分最多的时期,为了保证丰产,必须进行灌水来满足草莓的需求。灌水方法可在行间开沟引水沟灌,垄栽的可直接在垄沟内灌溉。每次灌水量要适当,不可过大。

5.4摘除匍匐茎

匍匐茎是草莓的繁殖器官,但在生产园中,过多地抽生匍匐茎会严重消耗母株营养,尤其是在干旱年份或土壤条件差的情况下,匍匐茎长出后,节上形成的叶丛不易发根,生长完全依靠母株供应养分,不及时摘除既影响当年产量,又影响秋季花芽的形成,同时还降低了植株的越冬能力。试验证明,摘除匍匐茎比不摘除可增产40%。一般1年中摘除匍匐茎3~4次,6月下旬以后是匍匐茎大量发生时期,至少应每3周进行1次。

5.5疏花疏果

草莓的栽培技术及管理方法篇2

关键词草莓;无土栽培;基质;筛选

中图分类号S668.404+.7;S3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05-0096-02

有机基质栽培是一种新兴的高效无土栽培方式,此种栽培方式能为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根际环境和空间环境,可有效地解决土壤盐渍化、土传性病害日趋严重和作物生理性病害加重等亟需解决的疑难问题,使作物抗病、抗逆性增强[1-5],但有的基质原料如草炭等价格比较高,一般农民不易接受。为了筛选出较优的草莓栽培基质,通过研究不同基质对其生长的影响,探讨各种基质在无土栽培中的效果,从而获取最优的无土栽培方式,达到简便易行、就地取材、成本低廉的目的。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西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三桥农场日光温室。建造培养槽,先平整夯实温室土壤,距温室后墙0.8m按行距1.3m南北方向放线。栽培槽用砖砌成,槽边框高15~20cm,槽内径48cm,栽培2行作物,槽距58cm作为过道。在槽底部中央开1条宽20cm、深10cm的沟,以利排水。槽底部铺1层0.1mm厚塑料薄膜防止土壤病虫传染。薄膜压在槽边第2层砖上。薄膜铺好后,在槽底填充砾石,在其上铺1层废旧编制袋,防止植物根系深入排水层,然后填入混合好的基质,每个栽培槽设1根滴灌软管。供试草莓品种为丰香。供试培养基质包括麦秸、炉渣、菇渣、草炭、锯末、猪粪、油渣等成分。

1.2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8个基质配比处理,分别为:麦秸∶炉渣∶菇渣∶草炭=4∶2∶2∶2(A);锯末∶草炭∶炉渣=1∶1∶1(B);麦秸∶锯末∶草炭∶炉渣=4∶2∶2∶2(C);菇渣∶草炭∶炉渣=1∶1∶1(D);炉渣∶锯末∶菇渣=1∶1∶1(E);草炭∶炉渣=4∶6(F);锯末∶炉渣∶猪粪、油渣=5∶3∶2(G);菇渣∶炉渣∶猪粪、油渣=5∶3∶2(H)。每个栽培槽为1个处理,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

1.3试验实施

基质经消毒处理后装入栽培槽,2009年9月3日定植,株行距为20cm×30cm,定植前剪掉残叶,每株留3~4片叶。在植株生育期内,调查统计不同处理植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情况。分别于幼苗期、始花期、盛花期、终花期、初果期、盛果期及采收后详细调查记载。每处理随机取样,样品数量均为20株,于10月25日测新茎粗(茎周)、冠茎、单株生根数等。1月27日采收第1序果,4月底采收结束后统计产量。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栽培基质对草莓营养生长的影响

2.1.1对植株成活的影响。不同基质栽培的草莓的生根成活率存在差异(表1)。分析草莓单株的内生根数,处理A、处理C、处理F最多,分别为20、21、22条;其次为处理B、处理D、处理G,为18~19条;处理E、处理I最少,为16条。从成活率看,以处理C和处理F最好,分别达到98%和100%;其次为处理A、处理D、处理E、处理G,达到95%~96%。

2.1.2对植株生长的影响。不同基质间的植株生长差异很大(表1)。以新茎粗度看,处理F、处理C、处理A最好,分别达到1.5、1.4、1.4cm;其次为处理B、处理G、处理I,分别为1.1、1.0、1.0cm;再次为处理D和处理E,分别为0.9、0.8cm。处理F、处理C的冠径均达20.5cm,处理E冠径最小,只有15.1cm。叶面积以处理F、处理C、处理A最大,分别达221.7、220.3、218.5cm2,处理E最小,为138.5cm2,叶柄状况以处理F、处理C、处理A较好,叶柄长分别为17.4、16.7、16.5cm;叶柄粗分别为0.20、0.20、0.19cm;处理E表现最差,叶柄长为13.4cm,叶柄粗为0.15cm。匍匐茎状况以处理F、处理C、处理A表现较好,匍匐茎长度分别为5.2、4.6、4.2cm,匍匐茎粗度分别达到0.25、0.25、0.20cm,匍匐茎条数分别为1.4、1.1、1.2条。对不同基质栽培草莓的生长状况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处理F、处理C和处理A的基质栽培效果较好。

2.2不同栽培基质对草莓生殖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各处理始花期和成熟期差别不大。从单株花数看,处理A、处理C、处理F最好,分别达5.1、5.0、5.3朵,其次为处理B、处理G,分别为4.3、4.1朵,处理D、处理E、处理I最少,分别为3.1、3.2、3.6朵。从坐果率看,处理F、处理A、处理C分别达到65%、60%、58%,处理D、处理E均为45%。从产量看,处理F产量最高,达到20178.0kg/hm2,其次为处理C、处理A,分别为19674.0、19459.5kg/hm2,处理E最低,为14119.5kg/hm2,处理F、处理C、处理A与其他处理相比较,均达到显著和极显著差异水平。

3结论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基质栽培草莓的效果存在差异。综合分析草莓植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情况,筛选出3个最佳栽培基质,即草炭∶炉渣=4∶6、麦秸∶炉渣∶菇渣∶草炭=4∶2∶2∶2、麦秸∶锯末∶草炭∶炉渣=4∶2∶2∶2。以上配比的基质所栽培的草莓植株表现最佳。麦秸、菇渣、锯末等各个单一基质互补,从而改善了基质的物理性状,同样创造出了草莓根系较好的生长环境;同时,这些原料可就地取材,价格低廉,合理添加麦秸、菇渣、锯末等原料,可有效降低草炭的使用量,节约生产成本[6]。使用麦秸、菇渣、锯末等原料,较易出现草莓生长脱肥现象,需要进一步研究肥料合理配施问题。

4参考文献

[1]刘丰,张志君,霍忠臣.草莓无土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1(11):5.

[2]李小晶,袁信,李雅凤.日光温室草莓固体无土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10(5):234.

[3]芮三亚,胡奇,蔡潞莎.温室冬草莓立柱式无土栽培技术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9(6):233-234.

[4]李彩华,郝忠宝.温室草莓无土栽培管理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09(10):52-53.

草莓的栽培技术及管理方法篇3

[关键词]有机草莓生产技术无公害生产技术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S66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3)10-0118-01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就使得种植草莓的技术也在不断地进行提高。在种植草莓时,要充分考虑到土壤的条件,根据实际情况,让草莓的种植做到因地制宜。同时,相关的技术人员要充分考虑到相关的环境,对草莓种植的环境有一个深刻的分析,最终能够促进草莓的健康生长。

一、有机草莓生产技术对产地环境的要求

对草莓种植基地的选取一般为城市的郊区、交通的主干线上等地区上。由于草莓具有适应性广的优点,那么,无论是在平原或丘陵都可以种植草莓。在种植草莓时,要求种植的环境要有较好的隔离条件,并且要保证草莓的种植地不会受到化学农药以及化肥的污染。种植草莓的相关基地要经过省级环境监察部门的检测,从而使得草莓种植的基地能够符合草莓生长的要求。

1.种植草莓基地的土壤条件。种植草莓的基地的土壤要求具有土层深厚、肥力适中的特点。除此之外,要求种植草莓的土壤要符合养分3级以上的标准,并且要将土层的深度保持在40厘米以上,与此同时有关土壤的PH值微酸性要保持在中性。

2.草莓种植基地的缓冲带。在种植草莓的时候,在有机基地和常规基地之间要设置一条缓冲带,这条缓冲带通常情况下,要保持在300米以上。通过缓冲带的设置,这样可以避免有机草莓种植地不受到污染。

二、生产有机草莓的育苗技术

1.苗床的准备工作。在苗床准备的工作中,首先要选用高锰酸钾100倍液或者75千克的熟石灰,与此同时要结合基地的土壤进行翻耕,并且要对基地的土壤进行消毒。在对基地的土壤进行施肥的过程中,要合理进行施肥,从而对草莓的生长具有重大的作用。

2.定植的工作。由于在陕西凤县良种场中春季的日均气温会达到10摄氏度以上,并且在定植母株的时候一般要选在3月的下旬到4月的上旬。并且在对母株进行定植的时候,要选择单行定植的方式,并且每一株要报纸在50厘米到80厘米之间。在进行栽种的时候,要将顶芽露出地表,从而能够使得幼苗的不断生长。

3.有关苗期的管理。在进行定植之后,要保证土壤具有充足的水分,但是不能出现积水的情况。在整个苗期的管理过程中,要及时的进行人工除草,并且要对花序进行及早的去除。在对苗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及时的摘除枯叶以及病叶,这样可以对病虫害进行及时的清清除。除此之外,要在8月的下旬到9月的上旬进行断根的处理,从而能够促进整个育苗过程的顺利结束。

4.进行壮苗的标准。壮苗的标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4片以上的展开叶,要将茎粗保持在1.2厘米以上,具有着发达的根系,幼苗的质量要保持在20克以上,顶芽的分化的工作顺利完成,没有一些病虫的危害。

三、有机草莓生产的管理技术

1.土壤管理

在草莓种植园土壤管理的过程中,要推行自然生态模式,并且在草莓种植园行间种植绿肥的时候要适当的进行翻压,这样不仅可以培育地力,而且可以使得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以及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得到增强。为了能够维持草莓种植园的生态平衡,要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以及危害。与此同时,在管理土壤这一方面,要进行深翻熟化以及对树潘进行覆盖,在深翻之后要晒上一段时间,这样做能够利用太阳光给土壤进行消毒。

2.施肥管理

在施肥管理的问题上,种植草莓园要以无污染无公害的有机肥为主,比如:秸秆、饼肥以及微生物肥等。在种植的过程中,要将无机肥和有机肥配合使用,保证草莓能够达到绿色食品的肥料要求。在草莓种植园施肥的过程中,要坚持有机施肥为主,结合追施化肥;以土壤施肥为主,结合叶面喷施追肥的原则,这样做可以促进草莓的健康生长。在对草莓种植园施肥的过程中,要对草莓种植园中的土壤以及草莓叶片进行测定,这样可以确保配方施肥的平衡,最终使得草莓对氮、磷等微量元素肥料的需求达到了平衡。

3.灌溉管理

在草莓生长的过程中,水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草莓种植园中进行合理、及时的灌溉影响着草莓的生长。在草莓的生长过程中,主要有4个灌水时期,即萌芽期、幼果期、成熟期以及采摘之后。在这四个时期要充分考虑土壤的水分情况来适时的进行灌溉,并且在灌水的时候可以结合施肥。在草莓成熟的时期,要注意灌水量,从而可以提高草莓的品质。根据草莓的品种、不同栽培密度、土壤温度以及降水量等因素来确定具体的灌水时间,并且灌水的时候尽量采用节水灌溉技术。

四、有机草莓生产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1.生物防治

为了能够很好的实现优质的草莓产品,搞好草莓种植园的病虫害防治是非常关键的。在防治草莓种植园病虫害的时候,第一,要建成以草莓为主优良果园生态系统,从而能够促进生物的多样性,使得生物达到平衡。草莓种植园的生态平衡不仅有利于草莓的健康生长,而且能够减少病虫害的危害程度。第二,在防治草莓种植园病虫害危害的时候,主要使用生物防治方法,并且要严格控制天敌虫害的发生,这样做可以将虫害对草莓种植园的危害控制在比较轻的程度。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性诱剂、糖醋液、灯光以及色彩等方法来杀害虫,以防草莓遭到病虫害的危害。

2.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主要以生物防治为基础,并且要结合化学防治,但是在结合化学防治的时候,要严格控制农药的种类和时间,对国家规定不能使用的农药要禁止。一般情况下,主要以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无残留物的农药为主。在药剂防治的时候,要选用植物源农药,比如:除虫菊素、烟碱、大蒜素以及9281等。

五、结语

针对不同的草莓生长的基地,要选择不同的种植方式。陕西凤县良种场的草莓种植应该选用无公害草莓生产技术和有机草莓生产技术,从而能够促进草莓的健康生长。针对陕西凤县良种场的基地的土壤,这就要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种植草莓,从而能够使得草莓满足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袁淑华;谢方;李克芹;芮旭耀;王淑霞.草莓立体栽培[J].中国果菜.2011(09)

[2]潘树.温室草莓无土悬挂式立体栽培新技术[J].北方果树.2011(05)

[3]陈宗玲;刘鹏;张斌;汪佳易;宋生印;王红清.立体栽培草莓的光温效应及其对光合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01)

草莓的栽培技术及管理方法篇4

关键词:草莓;基质;高低架槽式栽培

设施无土栽培是一项先进的人工调控栽培技术,设施无土栽培不仅能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也是解决设施栽培中重茬、土壤病害严重及根际有害物质积累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1-4]。近年来各蔬菜产地开发了用基质(泥炭土、堆肥等组成)或营养液栽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高架设施栽培新技术。目前中国在草莓设施栽培中较普遍应用的技术措施有:放养蜜蜂授粉、喷施赤霉素、假植育苗、加温与电照补光、安装滴灌设备、疏花疏果等[5-9]。草莓无土栽培技术在中国尚处于试验阶段,在生产上应用得很少。中国草莓设施无土栽培起步较晚,相对而言技术还不够成熟,因此结合农业设施生产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套整理的大棚无土栽培模式及其简易管理方法尤为重要。笔者利用自配基质实行高低架栽培,以期找出较适合于草莓无土栽培的模式,为草莓无土栽培生产提供指导。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在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东湖校区蔬菜基地大棚内进行。供试品种为章姬。定植时期为2012年9月下旬,带土坨移栽,双行种植,株行距15cm×20cm。以塑料泡沫板做成栽培槽,深25cm,宽30cm。高低架分别以钢管构筑高约1.5m、1.0m、0.5m的台架。自制栽培基质配方为泥炭土∶珍珠岩∶河砂=3∶1∶1,每立方米基质中加入腐熟鸡粪10kg混匀。在铺设地膜前、顶花序果实膨大期各追一次腐熟鸡粪,果实开始采收后每2周追施1次腐熟鸡粪或菜枯沤制的液态肥。生长期常规管理。

1.2试验设计

设4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地面自制基质槽式栽培(CK),处理2:低架自制基质槽式栽培(高0.5m),处理3:中架自制基质槽式栽培(高1m),处理4:高架自制基质槽式栽培(高1.5m),共4种栽培方式。采用“品”字形设计排列,滴灌系统供水和补给液态肥,滴头孔对准两行的中心,流量为2~3L/h。依据日照时间和排水量(一般为25%~30%),每日供水5次,每次3~5min。每处理68株,重复3次,管理同常规生产。

1.3试验方法

1.3.1不同深度地温测定

于2012年1月中旬连续3d测定各处理5cm、10cm、15cm、20cm处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地温,计算平均值并进行比较。

1.3.2叶绿素含量测定

定植后50d,每处理随机选取植株第2片展平的功能叶10~15片,用打孔器取5cm2,剪碎,称取0.25g于25mL80%丙酮中提取叶绿素,直到残渣无色为止。用722光栅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645nm、652nm和663nm下的吸光度值,根据公式计算叶绿素的含量。

叶绿素a浓度Ca计算公式如下:

Ca(mg/L)=12.7×A663-2.69×A645

叶绿素b浓度Cb计算公式如下:

Cb(mg/L)=22.9×A645-4.68×A663

类胡萝卜素浓度Cx.c计算公式如下:

Cx.c=(1000A652-3.27Ca-104Cb)÷229

叶绿素总浓度CT计算公式如下:

CT(mg/L)=A652×1000÷34.5

以上公式中:A663、A645、A652分别为波长663nm、645nm、652nm处测定的叶绿素溶液的吸光度值。

叶绿素含量(mg/g)=(CT×V)÷(W×1000)

式中:CT为叶绿素浓度(mg/g),V为提取液总体积(mL),W为取样鲜质量(g)。

1.3.3植株生长势评价

于2012年11月25日调查,处理和对照各随机选取5株,调查株高、叶片数、中心展开叶往外数第3片叶叶柄长,利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1.3.4产量、品质测定

在采收期,定期采收各处理成熟果实并称重,计算平均单果质量、平均单株产量和每667m2产量。采用手持浆果硬度计测定果实硬度,用手持测糖仪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2结果与分析

2.1各处理5cm、10cm、15cm、20cm地温比较

不同深度地温是反映处理基质内部环境条件的重要因子,栽培环境温度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由图1可以看出,各处理5cm、10cm、15cm、20cm地温的日变化趋势与对照基本一致,而随着处理高度的增加,处理基质地温逐渐由低于对照变为高于对照。各处理不同深度地温随着处理高度的增加一天中变化幅度较大。经计算,处理2的5cm、10cm、15cm、20cm处日平均地温分别为9.1℃、9.6℃、10.2℃、13.1℃;处理3的5cm、10cm、15cm、20cm处日平均地温分别为9.3℃、9.8℃、10.6℃、14.8℃;处理4的5cm、10cm、15cm、20cm处日平均地温分别为9.5℃、10.0℃、10.8℃、15.0℃;而对照的分别为10.4℃、9.6℃、9.8℃、9.8℃;各处理5cm处日平均温度比对照低1.1℃,而10cm、15cm处日平均地温分别比对照高0.2℃、0.7℃,20cm处日平均地温则比对照高4.5℃,说明处理基质内环境温度条件与对照不同,两者存在差异。

2.2不同处理对草莓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不同处理由于栽植高度不同,光照强度差异较大。叶绿素是反映叶片生理活性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吸收光能的主要色素,参与光合作用的光能吸收、传递和转化,在光合作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研究认为叶绿素含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叶片光合能力的强弱,而光合能力与作物产量呈正相关[10-11]。由表1可见,处理4、处理3叶绿素总量同处理1(CK)、处理2相比差异显著;处理3和处理4的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差异不显著;处理4叶绿素a含量显著高于处理l(CK)、处理2,略高于处理3;处理4的叶绿素b含量显著高于处理1(CK)、处理2、处理3;处理4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处理l(CK)、处理2,略高于处理3。

2.3不同处理对草莓植株营养生长的影响

植株生长势可以反映植株生长环境的状况。由表2可以看出,章姬草莓植株的生长量在不同处理间有明显差异,处理1(CK)、处理2株高显著高于处理3、处理4;处理4叶片数显著多于其他处理;处理1(CK)、处理2、处理3植株的叶柄长优于处理4,但叶柄粗均小于处理4。说明栽培高度不同,光照、温度等栽培环境的变化影响草莓地上部的生长,随着栽培高度的增加,草莓植株生长量加大,草莓生长更加健壮。

2.4不同处理对草莓产量、品质的影响

草莓有机基质无土栽培的产量是非常重要的经济性状,由表3可以看出,处理4的平均单果质量显著高于处理1(CK)、处理2、处理3;由于处理4坐果数最多,因此处理4平均单株产量比处理3、处理2、处理1(CK)分别高5.1g、22.0g、29.1g;处理4每667m2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是衡量草莓果实品质的常用指标。随着栽培高度的增加,果实的硬度增大,但差异不显著。处理4、处理3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略高于处理1(CK)、处理2,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培高度对章姬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差异较小,对产量方面的影响差异较大。

3讨论

通过比较不同栽培高度对草莓植株的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架槽式栽培的草莓在植株长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产量方面与地面槽式栽培、低架槽式栽培相比存在明显优势,原因一是高架槽式栽培的生长环境较好,特别是光照条件好,有利于提高光合效率;二是高架槽式栽培的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养分积累。

该试验中,栽培基质地温随着栽培高度的增加,温度变化幅度增大,因而高架槽式栽培早晚基质根际温度略低于对照,加上温度变化大,草莓生长前期的物候期落后于对照。而随着根系的向下生长,高架槽式栽培植株所处平均地温逐渐高于对照,物候期相对加快,缩小了与对照的差距。

在该试验中,地面槽式栽培、低架槽式栽培的植株有些徒长,而高架槽式栽培植株的营养生长稍弱一些,有利于果实竞争力的相对增强,使更多的同化物流向果实,最终高架槽式栽培产量反而高于地面槽式栽培、低架槽式栽培。虽然地面槽式栽培的产量与高架栽培相比稍有差异,但生产成本却低很多。高架槽式栽培有利于形成品质较好的果实,且便于操作,但一次性成本较高。地面槽式基质栽培与有土栽培相比,可以解决草莓大棚栽培中的重茬、土壤病害严重及根际有害物质积累等问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栽培方式。自制高低架基质槽式栽培能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提高果实产量,更能合理利用设施空间,实行立体化栽培,是设施栽培中增产增效的一种有效栽培方式。将该试验结果运用到生产实际中,可充分利用空间差、时间差、光照差、温度差、品种差,达到草莓的周年生产,获得十分可观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栽培方式和基质是影响草莓植株营养生长状况的主要因素。光合作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理过程。光合效率既与植物自身因素如叶绿素含量、叶片厚度等密切相关,又受到光照强度、气温、CO2浓度等外界因素影响,如何改进栽培管理方式和基质科学配比有待进一步试验和探索。

参考文献

[1]赵恒田,王新华.寒区草莓无土栽培品种与基质筛选试验[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1,17(4):319-320.

[2]李富恒,王艳.草莓无土栽培营养液的配制及管理[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1,17(3):210-211,214.

[3]朱立武,江晓东,杨建永,等.大棚无土栽培草莓生物学性状及其相关性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0,27(4):384-387.

[4]刘凤生,裴孝伯,李式军.冬草莓无土栽培技术的研究[J].果树科学,2000,17(4):290-294.

[5]吉沐祥,李国平,霍恒志,等.大棚草莓基质栽培技术规程[J].江苏农业科学,2005(6):98-100,142.

[6]蒋卫杰,郑光华,王浩,等.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及其营养生理基础[J].园艺学报,1996,23(2):139-144.

[7]张勇,张志国,苑学霞.不同基质对凤仙扦插效果的影响[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5(1):65-69.

[8]徐桂磊,肖华山,李凤玉.我国无土栽培中有机型复合基质的应用研究[J].福建农业科技,2004(6):37-39.

[9]孙玉凤,孙玉珂.施肥方法对生姜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蔬菜,2012(10):67-68.

草莓的栽培技术及管理方法篇5

今年以来,区农业服务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区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扎实推进草莓产业健康发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业环境保护等工作,积极促进全区农业提质增效,以优异成绩向国庆70周年献礼。现将半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全区草莓产业发展服务工作

1、全区草莓种植情况

2018-2019年度草莓种植季,我们组织9支技术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为草莓种植公司和农户提供优质服务。2018-2019年度,全区种植草莓涉及12个镇、70个村、1300余户种植户,用于草莓生产的日光温室有4700余栋,全区草莓总产量630万公斤,总产值3.3亿元(2019年度草莓种植规模及产值产量较上一年度有所减少,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全市大棚房整治,部分企业退出草莓种植;二是天翼公司种植规模大量减少)。

2、产业政策落实情况

2018-2019年草莓种植季,我们及时做好各项补贴的情况统计、补贴资金的申请与发放工作,严格落实产业政策。经审核验收向财政申请草莓种苗、微生物菌剂、农药、土壤化学消毒、立体基质栽培及营养液、半基质栽培及营养液、后墙壁挂式管道栽培、生产用授粉蜜蜂及草莓蔬菜基质更新9项补贴,共计申请扶持资金1805.98926万元。预计2019年7月底前补贴资金发放到位。

3、草莓产业试验示范推广情况

一是示范推广草莓东西向机械化做畦,在XX金惠农农业专业合作社进行草莓平高畦种植试验,在XX金六环农业园进行草莓水肥一体化及施肥机示范,减少劳动成本投入,实现轻简化栽培。

二是研究草莓超促成栽培生产技术模式,总结出草莓温室超促成栽培技术流程,使草莓设施栽培生产从9月底至次年5月皆有鲜果上市,满足市民对鲜食草莓的需求,提早草莓上市时间,增加经济效益。

三是在全区推广加州新小绥螨对草莓红蜘蛛的防治,覆盖全区的草莓种植户1203户,草莓大棚3380栋。

在XX金六环农业园进行草莓全程生物防治体系,即整个生育期不使用任何化学药剂防治,发展绿色防控,确保生产安全。

四是开展草莓新品种引进示范,引进展示品种150个,其中国产品种67个、日韩系品种26个、欧美系品种57个,筛选出适合XX地区种植的草莓品种;

开展草莓需水需肥规律研究试验、草莓根系长势观察试验、草莓水培栽培模式试验、草莓轻简化栽培技术与设备引进示范等项目,提升草莓生产技术。

五是发掘草莓套种、轮作体系,提高效益。

在全区推广已经成熟的草莓套种体系,上半年,推广草莓套种洋葱1600栋,提供试验洋葱种苗150万株,并辐射到京津冀地区。推广草莓套种鲜食玉米1500栋;推广草莓套种水果苤蓝和羽衣甘蓝1460栋。为了发挥产业带动作用,我们还向顺义区、房山区、丰台区发放水果苤蓝种苗33000株以及羽衣甘蓝种苗30000株。在重点园区进行套种示范,在金六环农业园、万德园等园区进行草莓套种网纹甜瓜、西红柿、菊花等各种套种试验,均取得了不错的示范效果,套种品种达到10余种。在全区推广草莓与水稻旱种轮作试验,涉及30户53栋日光温室,在阳坊镇鑫鑫合源农业园,开展草莓与灵芝轮作试验,灵芝生长周期从4月中旬到8月中旬,单栋产值可增加3万元;在红泥乐农庄开展了草莓与甘蔗轮作试验,预计单栋可增收上万元。

(二)草莓博览园运营管理工作

一是圆满完成XX农业嘉年华服务保障工作。

负责园区水、电、气暖、监控系统维护及办公区、场馆的安保、园区保洁等工作,在活动开幕前组织嘉年华组委会、物业公司、监理公司等部门进行了安全生产全面排查,不留死角,对检查时发现的问题监督整改,并在活动期间进行定期检查,彻底清除不安全隐患。承接农业嘉年华农事体验乐园项目,展示光点、通州公主、卡姆罗莎等日韩、国产、欧美草莓优新品种150种,新增东西向机械化做畦方式,示范展示9种草莓栽培模式;集成草莓提早上市、病虫害绿色防控、节水节肥、套种等安全高效栽培技术17项;同时进行不同海拔生产苗比较、不同基质对比、不同肥料筛选等试验8项,圆满完成农业嘉年华农事体验乐园工作。

二是积极做好草莓博览园超建部分拆除及复耕工作。

按照市“大棚房”工作专班印发的《关于“大棚房”问题清理整治行动整改工作的指导意见》及418、419号等文件要求,经XX市规划自然委XX分局认定,草莓博览园P2、P5、P6、P7停车场等地块属于超建用地,涉及面积135亩,应予以整改恢复耕地使用性质。我们专门制定了草莓博览园超建部分拆除复耕方案,其拆除复耕所需资金已经区政府批复落实。目前,拆除地块的地上物已清理完成,正在进行政府采购及公示程序,预计6月30日完成拆除工作。拆除后立即平整地块,种植应季农作物。

(三)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服务工作

1、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引进示范展示品种,着力宣传推广阳台盆栽蔬菜种植,在观光种植园区大力推广养生保健蔬菜品种,向半山区、山区发放西瓜红、烟薯种苗60万株,推广优质蜜本南瓜籽种1262袋,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新增老倭瓜、金丝绞瓜、食用艾草、鱼腥草等林下作物品种,累计推广10余种;积极推进昌金路沿线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为全区11个乡镇和2个园区提供适宜春季播种的油菜种子2600公斤和油葵种子94公斤,目前油菜花已经开花,油葵长势良好;扶贫对接太仆寺旗,派遣优秀农业技术人员1名,指导当地进行草莓育苗工作,上半年主要进行草莓避雨基质育苗,目前已经定植40栋,其余40栋计划进行扦插育苗,共预计可以培育健壮优质生产苗200万株。

2、农机化推广服务工作

深度推进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上半年利用延寿镇现有场地设施新建1处农作物秸秆与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理站。初步形成草莓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助力XX草莓产业发展。引进先进蔬菜机械试验示范,提高XX区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推广节能型日光温室,蔬果免加温安全过冬。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印发农机购置补贴实施细则,及时增设XX市XX区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公开专栏,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开展宣传引导,让农户及时了解政策,方便农户购机,截止目前已发放宣传材料2000余份。

3、农业科技普及工作

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多元化教育模式,加强村级全科农技员队伍建设与管理,加强农民素质提升,不断推进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截止到6月底,我们共开展4期农民技术培训,培训农民126人次。

(四)农业环境保护工作

1、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

开展实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包括农业环境监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畜禽养殖微生物喷雾除臭技术示范推广、设施农业缓控释肥示范与推广、农业生态环保宣传五个部分,进一步推进我区生态文明建设。

2、秸秆禁烧工作

加强秸秆禁烧巡查督查及综合利用宣传,保障农机安全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促禁烧等工作,共开展各种宣传活动9次,面对面宣传咨询310人次,发放农机安全、秸秆禁烧等宣传品7300余份,向各镇发放禁烧横幅400条,选取全区重点园区、合作社安装宣传栏30块。

3、土壤面源污染防治工作

强化土壤环境质量调查与监测,加强面源污染防控。实施XX区农业环境监测项目,强化土壤污染状况监测与评价,开展XX区农业面源污染地下淋溶监测项目,强化面源污染监测预警。探索废旧地膜资源化利用,实施《XX区废旧地膜回收利用项目》,使废旧地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推进化肥减量行动,全面启动耕地质量提升与保护工作,严格监管肥料执法,上半年完成执法检查200次,出动检查人员72人次。对XX区内的39家肥料经营企业、6家肥料生产企业进行执法检查,未发现违规经营和不合格肥料产品。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上半年,以兴寿、南邵、百善、小汤山、崔村五镇为重点,开展草莓农药残留定性检测、定量检测、重金属定量检测,未发现超标样品。规范“XX草莓”地标使用管理,加强地标使用监督检查,上半年共计开展监督检查31次。加强“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推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六)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年初,结合中心系统实际研究制定了2019年党建精神文明工作计划,召开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部署会,党组书记与基层单位“一把手”签订党建工作责任书11份,党政一把手与主管主任、主管主任与分管科室、单位负责人签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21份。深入开展党支部“五治行动”,配合区委第三巡察组完成巡察任务。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狠抓干部作风建设,结合每月一小时纪律教育学习,将每月最后一个星期五定为党员学习日,在各重要时间节点开展节前警示教育及安全检查。

二、存在的问题

(一)草莓种苗来源庞杂,种苗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使用区内草莓种苗繁育企业的苗数量偏低。

今年区农服中心扩大了基质苗繁育规模,已安排在河北尚义和内蒙古太仆寺旗繁育草莓基质苗预计230栋,共840万株,为2019-2023年草莓种植季草莓定植打下基础,但距离全区普及推广基质苗还有一定差距。

(二)裸根苗在定植中占有相当比例,造成死苗、病虫害等严重的问题。

下一步,扩大基质苗示范推广工作,引导种植户逐步使用基质苗。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推进全区草莓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做好草莓产业服务工作。

以推动草莓产业提质增效为重点,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扩大基质苗示范推广工作,引导种植户逐步使用基质苗;推进草莓品种的更新换代,扩大新品种圣诞红、隋珠、晶瑶等新品种的种植面积;进一步发展半基质栽培模式,提高单栋产量产值;继续组织由各基层单位和机关业务科室参加的草莓服务队,发挥好组织协调、生产服务和技术服务的作用,保证草莓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是重点开展草莓安全生产工作。

下半年,我们要重点抓好草莓安全生产工作,在实施“无病虫育苗+产前消毒预防+产中综合防控+产后残体无害化”绿色防控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探索化学防治与物理、生物、农业相结合的绿色防控技术。提高XX区草莓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水平,减少化学农药投入,提升草莓蔬菜产品安全水平。

三是推进品牌建设及宣传工作。

继续加大XX草莓宣传力度,利用车身广告、广播、电视媒体进行广泛宣传,维护“XX草莓”知名品牌。推进“XX草莓”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开展对“XX草莓”地标产品生产基地实施备案登记制度和市场综合检查,对地标使用单位严格把关。

(二)强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围绕草莓产业,进行草莓、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引进、试验及示范工作;抓好重点园区的建设工作;完善草莓套种蔬菜栽培体系,继续试验多种高效益作物与草莓的套种试验;做好养生保健蔬菜、水生蔬菜及盆栽蔬菜的种植示范工作;做好鲜食玉米优良品种的试验示范,力争替换传统玉米种植;做好山区、半山区技术服务工作;认真总结草莓东西垄及平高畦秸秆覆盖种植模式的经验,对两种种植模式进行推广;引进黄瓜、番茄、胡萝卜等多种优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开展番茄的多种试验、苦瓜、丝瓜、小型西瓜、网纹甜瓜的试验示范、做好老XX蔬菜品种的推广工作,继续开展“盆栽蔬菜进百户”推广活动;做好扶贫对接,高质量完成技术服务工作。

(三)加强农业环境保护

一是组织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的实施、验收和服务工作,加大农业环保宣传力度。

制作通告、手册、横幅等宣传材料,普及农业生态保护相关知识,解读政策法规,提高社会各界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度,增强农业生态保护意识。

二是深入开展土壤环境调查与监测,继续推进《XX区农业面源污染地下淋溶监测项目》实施工作,推进《XX区废旧地膜回收利用项目》,全面落实XX区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工作,扎实推进草莓缓控释肥示范与推广项目,扎实完善耕地监测体系,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控。

三是全面加强肥料执法力度,完成肥料抽检任务。

计划对本地区4家肥料生产企业进行肥料抽查,计划抽查肥料样品10个。持续推进肥料监督抽查任务,下半年计划抽查正规生产基地水溶肥、有机肥等肥料样品21个。继续完成执法检查,每月5号前完成肥料执法双随机检查工作,并上报双随机系统。

(四)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

计划抽检蔬菜样品300个,苹果样品700个,完成全部样品快速定性检测、农残定量检测100个、重金属定量检测160个。开展畜产品中氟喹诺酮类兽药残留、镉元素测定、种植产品中气质联用法检测农药残留三个新项目的立项,推进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工作。

(五)深入推进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

一是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强大的感召让党员干部看到榜样、让群众看到信心,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

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促进基层组织建设,计划发展党员2名。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