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环境工程专业的感想(收集5篇)

时间:2024-09-22

对环境工程专业的感想篇1

学前教育系02级认识实习总结一、实习的组织情况二、实习的内容1、观察幼儿园各年龄段教学班的半日教学活动内容,初步了解幼儿园的工作性质与过程。2、观察幼儿园的环境布置与建设,了解幼儿园环境布置的特点及环境对幼儿园教学的作用。3、观摩幼儿教师是如何组织教学活动的,初步了解自己未来的角色与工作状况。4、观察保育员是如何进行保教工作的,初步了解保教工作的重要性。5、了解当今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素质与能力的要求,明确自己的专业特点与努力的方向。6、写出观察日记、见习报告、自己的感想和实习专题总结。三、实习的收获1、本次实习达到了实习目的,圆满、顺利地完成了实习的各项任务,使学生初步了解了幼儿园的工作性质、特点与过程,也了解了自己未来的去向与专业定位。2、学生能够遵守实习时间和实习纪律,在实习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幼儿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拖地、打扫卫生和环境布置等。3、观摩了幼儿园最好的、最具有超前意识的活动课程教学,使学生对幼儿园的教学模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4、每个实习学生都写出了见习报告和实习专题总结,都有不同的体会与感想。本次认识实习达到了预先的实习目的,完成了实习任务,使学生对幼儿园和幼儿有了一个感性认识,对专业教育的开展和使学生形成稳定的专业思想起到了应有的作用。认识实习是学前教育专业一个不可缺少的实践教学环节,认真组织和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的办学特色和需要。只有抓好各教学阶段的实习,才能提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才能为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对环境工程专业的感想篇2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体工程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涵盖内容非常广泛,既包括各类人们使用的家具、设施,又包括人们生活的各类室内外环境,作为设计专业课程之一的人体工程学的学习应该达到这样几个目的:

(一)为确定空间场所范围提供依据。影响场所空间大小、形状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因素还是人的活动范围及设施的数量尺寸。

(二)为设计家具、设施等提供依据。家具、设施的主要功能是使用,因此,无论是人体家具还是储存家具都要满足使用要求。

(三)为确定感觉器官的适应能力提供依据。人的感觉器官在什么情况下能够感觉到刺激物,什么刺激可以接受,什么刺激不能接受,这也是人体工程学的一大重要课题。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体工程学课程的现状分析

笔者将多年在实践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分析如下:

(一)学生

(1)积极主动性不够,被动学习的情绪明显。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对人体工程学在大量环境设计实践中的重要性缺乏广泛的直观、切身的体会;

(2)实践中运用人体工程学在时,往往各种因素的复杂性会给学生的主动学习设置思想障碍。即便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学生日常接触的绘图桌椅、餐厅桌椅、会议室桌椅、学生寝室卧具、学生寝室环境、洗漱间环境、教室环境、餐厅环境及其他一些典型的室内、外环境入手,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些与自己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家具及环境在实际使用中造成的种种不便的原因,也会因为问题的复杂性造成积极主动学习的障碍。

(3)环境艺术类学生大都为艺术类考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差,思维方式大都注重感官而缺乏理性。在实例讲解过程中,大量的尺寸分析,除考虑各种人体静态尺寸、动态功能尺寸之外,还要考虑一定的使用状态、使用方式等等,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会导致设计结果的截然不同,因此,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精益求精的设计态度,才能设计出真正符合人体工程学需求的家具或环境。

(二)教师

(1)大部分教师注重理论教学,而非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建立学生正确的设计思维为主要教学目标。目前的人体工程学教材内容偏重理论、原理、公式、数据,较为枯燥,使艺术类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这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的重心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锻炼其人体工程学设计思维为主要培养目标。

(2)注重理论的全面性,而不注重解决单个实际设计问题的精确性。大量的理论使得学生有了一些人体工程学的设计意识,但针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时,面对相对复杂的情况,导致学生手足无措,教师应注重设计实践的有效设计及精确的指导。

三、教学改革的主要思路

(一)教学模式上

(1)以案例教学为主,抛砖引玉

课程各章节内容的安排应以经典案例空间为切入点,提出案例,先让学生讨论如果自己遇到这样一个设计项目,应考虑人体工程学的哪些因素、应如何设计?让同学充分讨论,各抒己见,利用教学中相互作用的方法,全班讨论、分组讨论,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将学生的讨论结论归纳并一一列出,同时记录学生们疑惑的内容,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听课,并要求课程之后让同学自己解决刚才遇到的问题,不足之处教师再进行纠正和补充。

(2)以实践教学为目的,理论指导实践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所有的理论都是为了使学生在日后面临实际设计项目时能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人体工程学课程本身是直接服务于环境的使用者——人的,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体工程学课程应以面向实践为主要目的。课堂之上教师讲解的各种案例,学生总会感觉离自己很遥远,是天方夜谭,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面向真实的设计项目,亲身体验设计项目时面临的种种问题,这样才会有更迫切的解决问题的欲望和冲动,从而上课时才能积极思考、主动学习,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教学方法上

(1)纳入丰富的多媒体手段

现在的多媒体已经广泛而深入地应用到学校课堂里,教师上课不再是传统的言传身教,而是集言、声、乐、动画、媒体剪辑等等融为一体的生动有趣的视、声觉盛宴,众多高校每年一次的多媒体课件比赛,也证明了高校对教师多媒体技术的重视。为了削弱人体工程学给学生带来的枯燥、乏味的感受,教师在多媒体制作上也应花一番心思,不仅仅加入图片和文字,也可以加入一些视频,例如国内外着名设计师的设计思想、某款着名家具的设计思路等等,拓展了学生的见闻、增加了对设计专业的喜爱。

(2)循序渐进的课程设计

对环境工程专业的感想篇3

文化多元化职业道德教育隐性课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我国制度的转型,西方国家的各种文化思潮扑面而来,在这种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心理状态等都发生了新变化。而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职业素养成了各个用人单位衡量毕业生质量的重要指标。越来越多的调查显示,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不是阻碍毕业生获得用人单位认可的最大难题,而职业态度、职业道德才是他们的“软肋”。职业技能可以速成,但职业道德素养却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养成。因此,如何在这种文化多元的背景下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成为高校教育中又一项重要内容。

国内学者在进行中外职业道德教育比较时,都认为与国外相比,我国职业道德建设不足的一个方面是职业道德教育中缺乏足够的隐性课程参与度。按照权威性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的提法,“所谓隐性课程,一般是指形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个要素,如师生关系、能力分组、课堂规则与程序、隐喻的教科书内容、学生的性别差异以及课堂奖励方式等。这些要素在学校课程手册中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它们被看作是一部分隐藏的、无意的甚或是完全没有得到承认的学校生活经验,但又经常有效地对学生发挥着影响。”相应的,职业道德教育中的隐性课程就是指在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中没有做出明确的职业道德教育规定,但事实上又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产生影响的课程。

一、职业道德教育中隐性课程的特征

与职业道德教育的显性课程相比,隐性课程呈现出鲜明的特征,体系了道德品质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因而具有更加丰富的道德教育功能。

(一)广泛性

高校中的隐性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不仅覆盖了学科专业课程和活动的一些领域,同时也涵盖了学校的物质环境、制度环境、文化环境等校园环境中所蕴含的多种职业道德教育因素。可以说,职业道德教育的隐性课程的发生范围十分广泛。

隐性课程一般包括知识性的隐性课程、活动性的隐性课程、以环境为载体的隐性课程以及以制度为载体的隐性课程。尤其在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中,这种隐性课程的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是很随机的,并且比较隐蔽。但是,这种隐性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却是影响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课程。

(二)渗透性

职业道德教育中的隐性课程主要是以各种方式来间接地、渗透地影响学生。这种潜藏在显性课程背后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教育载体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受教育主体,使之能够自觉接受并内化未来职业所需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所以,职业道德教育中的隐性课程的渗透性也非常强。

(三)潜隐性

隐性的职业道德课程能够把学生的一些外在的因素转换为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道德个性品质,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它更多地潜隐在显性课程的背后,将一定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隐含在各种环境中,以内隐的、潜在的方式传递给受教育者,是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影响,从而形成良好的职业心理品质和道德素质。

(四)无意识获得性

无意识“是指人的现实的文化心理结构,也即是未经过思想加工整理过的人们的精神状态,心理定势。”职业道德教育的隐性课程正是通过学生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而发生作用的。这种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比显性课程的影响更为强大,覆盖面更为宽泛,受教育者更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获得道德上深刻的影响与感化。

二、职业道德教育隐性课程的实施

(一)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内容

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专门的、有计划的、正规的、显性的学习任务获得,如职业道德课、就业指导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等,但学生可能会从这些课程中获得与课程色滑稽者和传授者所预期不同的结果。另一种是学生无意识获得的非学术性知识,它以无形的方式间接地作用于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目前,职业道德教育大多是通过专门的理论课形式进行的,在专业课教学中普遍缺乏职业道德内容的渗透,造成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教学的分离。然而,实践证明,职业道德作为职业素质的重要内容,与各学科、各专业业务是紧密相联的,各门学科或专业课在本学科发展中总是提醒了某种道德和职业道德精神。一个优秀的专业课教师、一名优秀的带班师傅必然会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学生掌握了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专业技术,有浓厚的专业兴趣,就为他树立“敬业、勤业、创业”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专业课教师还可结合本专业发展的历史,列举杰出人物在专业领域内的所作所为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敬业奉献精神有意识地渗透职业道德教育。比如建筑类、化工类专业的学生应考虑其工作的社会和伦理的影响;工程技术类专业的学生要考虑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问题。

专业课教师应准确找出自己所教课程与职业道德教育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学的德育功能,在讲授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根据各专业的特点,针对学生毕业后就业的需要,结合典型的案例,培养其相应的职业道德观念、职业道德责任、职业道德纪律等,使职业道德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区,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精神的洗礼。

(二)增加各种职业道德教育课程活动

各种专门的活动性职业道德教育课程都有其预定的目的、内容和作用,但是学生从这些活动中所获得的可能是预期的结果,也可能是与预期的不完全相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结果。除此之外,学生还可能从各种非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如日常学习、生活、闲暇活动中获得道德成长的因素。这一点在现代欧美学校体现得尤为明显。现代欧美学校除了通过如公民、道德等知识性德育课程和宗教活动、学校仪式等活动性教育课程影响学生的道德发展外,更多地是通过由学生作为主体参与的各种校内外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或使学生受到自我教育,学生是在这些日常活动中学会社会生活、获得职业道德成长的。这也就是所谓的看起来“无道德”的欧美学校实际上是处处皆渗透了德育的“泛德育”。

隐性课程中的活动,主要是指在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由教育者或受教育者组织的,由主体自主参与的,具有满足社会发展要求、岗位职业需求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要双重功能的现实的、感性的外部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涉及范围很广泛,要遵循大学教育规律、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服务社会、创新创业、择业就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良性运行的长效机制。还要注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作用。可以把专业课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纳入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队伍,并制定可操作的制度进行管理。

比如,可以开展各种社会服务活动、社会考察等活动。学校可以利用假期组织大学生开展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深入到工厂、农村、偏远山区开展科技扶贫、科技服务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参加者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了解了国情、民情,亲身感受到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通过社会服务,参加者的为社会、为他人服务、为社会奉献的精神得到了增强,在作奉献中增长了见识,锻炼了才干,促进了成长。学生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了解当地的实际状况,并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既检验了自己的能力,又为当地解决了实际困难,不仅创造了社会效益,而且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接受了教育,陶冶了情操,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还可以开展一些社团活动。大学生社团具有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特点,对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影响力,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通过社团活动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满足学生多样的个性发展需求,可以有效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目前,全国各高校在开展学生社团活动方面己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社团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如理论学习型社团、科技文化艺术型社团、社会公益型社团等。

除了社会实践活动外,许多高校借鉴国外大学生生涯规划设计的理论和经验,建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的长效机制,而不局限于四年级才开展择业指导教育。比如,广东科贸职业学院每年都会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举办各种就业指导系列讲座,邀请优秀校友作报告;在暑期还组织学生深入广东一些乡镇农村进行学习、调研,建立健全了社会实践与择业就业相结合的工作体制;同时还在学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建立起“预约——面谈——测评——咨询——回访”一系列专业化工作流程,帮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职业兴趣、价值观及能力特征,使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目标更明确,就业期望值更合理,为开始职业生涯提前作好准备。

(三)构筑职业道德隐性课程环境

职业道德教育隐性课程环境,从广义上讲,指的是影响隐性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开展的各种外在条件和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隐性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实施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和教育对象所处的内部小环境。这里所指的是学校隐性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内部小环境,是教育者根据特定的教育目标,有计划地选择、加工、创造和设置,并由教育者加以调控的对受教育者产生感染、激励、鼓舞、促进等教育作用的内部环境。按其内容划分,隐性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环境可以分为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

l.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学校规划、建筑设计、班级教室设计以及各种自然景观、人文物质景观等因素对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隐性作用。校园内的各种物质景观都蕴含着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蕴含着巨大的潜在的教育意义,其直观性和超语言性都默默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态度和情感。正是由于校园物质、自然景观的象征性、隐喻性、激励性,造就了其巨大的隐性教育效能。

在进行校园物质环境的设计时,要注重赋予各种建筑景观以深刻的文化意蕴,以丰富校园化的内容,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如师范院校、医学院校等可考虑进行适当的雕塑、艺术精的建设,增加某些历史上有名的教育家、医学家的雕塑和画像,等等。

2.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主要是指校园风气、学校气氛、传统精神、价值体系、教师人格、师生关系、心理影响以及班级的心理环境等。隐性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发挥德育功能来源于深刻的心理机制,它对学生的影响方式主要是感染、暗示、模仿等。由于学校文化环境是通过学校成员的共同的实践活动并经历史的积淀、选择、凝练发展而成的,它所传载、倡导的道德观念和校园文化已经渗透和附着在校园内的各种环境因素及学校成员身上,而且赋予学校以特有的个性魅力,从而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位学生都深受影响。如良好的师生关系会给学生带来愉悦的情感体验,极大地促进学生认知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同时,和谐的、健康的班级心理环境有利于缔结学生积极向上、友谊合作的同伴关系。

3.加强制度形态的隐性课程建设

制度形态的隐性课程,包括学校的组织制度、管理制度、生活制度、考评制度、行为规章等。应该看到,制度对人的行为的规范作用是极为复杂的,表现诸多因素的不可预期性,甚至出现恰恰相反的效果,它以隐蔽的方式对学生产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因此,制度形态上的隐性教育因素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制度建设首先要科学合理的设计制度,使制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制度既要体现青年一代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又要充分考虑大部分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其次,制度形态的建设应逐步和完善相应的评价机制和监督机制。在正确的舆论氛围和相互监督中,努力实现他律和自律的有机统一,并不断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有机统一,并不断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再次,强化制度的执行。制度是学校的法规,是要求人人都要遵守的准则,只有认真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在校园中真正营造一种正义、公平的民主、和谐的氛围,才能对学生产生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促使大家共同来遵守和维护学校的各项制度,这样学生才能在今后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也时刻地牢记应遵守公司的各项制度,遵守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教育是高校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类院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的道德表现也是学校各种教育综合之后所形成的结果。所以,在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中我们必须注意发挥多种教育活动的功能,而不仅限于专门的德育课程。隐性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作为一种特殊的课程形态,在课程活动设计时应注意隐性课程的特征,对社会需求状况的信息、学生思想心理状况的信息进行充分地收集、掌握,才能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大学生们在多元文化的社会中经受住考验,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让自己的职业道路更加顺畅。

参考文献:

[1]屠春飞,朱淮泽,陈洁.高校职业道德教育与隐性课程开发[J].文教资料,2007,(6).

[2]王芳.论“隐性课程”在职业学校人格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

[3]齐贵云.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6,(4).

[4]袁力,秦斌.高校职业道德教育的中外比较及启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38(1).

对环境工程专业的感想篇4

现代职业教育的教育者是承担教育和训练责任,对职业教育学习者职业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施加影响,使之达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规格预期的教育活动主体。与普通教育者相比,除了一般教育者应具有的素质外,职业教育教育者还应具有技能型人才的各种素质。

具备教育者基本任职要求

具备教育者基本任职要求,是教育者角色规范对职业教育教育者共同属性的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四方面:其一,具有教育科学知识并具备教育能力。作为职业教育教育者,能否掌握职业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心理学知识,不仅关系到教育者能否顺利地进行职业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而且还影响所有职业教育过程的存在价值和社会效益。其二,掌握一门以上专业技术。作为培养生产或社会服务第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教育者,不仅应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能够从事传统的专业基础理论教学,还必须掌握一门以上的专业技术,具有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和相当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可以通过专业技术的及时传递履行其作为职业教育教育者的职责。其三,熟悉职业活动环境并具有相应工作实践经验。熟悉一线、注重技术的应用是职业教育教育者队伍的一个显著特征,在这支教育者队伍中,应有一定数量的教育者有过现场工作的经历。他们对于相关职业领域内的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的情况十分熟悉,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处理现场复杂问题的能力。其四,有一定的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能力。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是以某一职业或岗位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为依据而设定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应用性。

较高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即个体具有的职业素质和涵养。职业素质侧重于完成职业活动应该具备的行为活动能力;职业涵养则偏重于维持职业活动应具备的非能力性的态度和意愿方面的要素,体现在职业精神和职业理想两方面。

职业精神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精神。它鲜明地表达职业的根本利益、职业责任、职业行为的精神要求。职业教育教育者应体现两方面职业精神:其一,正确的学生观并热爱学习者。从生源上看,职业教育的对象可能并不是初中或高中毕业生中的优秀者,但教育者不可就此为其贴上“差生”的标签,要意识到学习者所具有的巨大潜能,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热爱每一位学习者,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通过对学习者个性的挖掘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了解学生的需求,及时肯定他们好的想法或思路,鼓励他们主动地去做、去想,尊重并帮助学生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其二,技术上精益求精的精神。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求也普遍提高,职业教育作为为社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一方,对教育者的专业技术要求也逐渐提高,仅仅掌握本专业起点或基本的专业技能已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因此,职业教育教育者要在专业技术上树立“精益求精”的精神,强化技术理论研究和技术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工作,通过实际的工作锻炼来不断提高学习者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职业理想是人们在职业上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借想象而确立的奋斗目标,即个人渴望达到的职业境界。职业理想是人们对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的超前反映,与人的职业价值观、职业期待、职业目标密切相关,它指导并调整着人们的职业活动。职业教育教育者渴望达到的职业境界是理想的自我,实现理想的自我,要求个体具有超越意识。超越意识体现在两方面:不断使自己具备教师和工程师的整合素质;掌握新技术,并能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精通工艺原理,熟悉真实工作环境,具有职业操作技能

工艺原理是生产过程涉及的科学和技术的机理,它体现工作过程的一般原理,是维持生产运行的基础和解决生产实践的必要条件。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是以充分满足专业所面向的职业或职业群的实际需要为依据,职业教育者必须具备较全面的理论知识,能够将本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进行相互渗透,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工艺原理应用于工作实践,会因生产环境、劳动工具、原材料等差异而产生问题。解决生产实践问题,需要具备特定工作环境中积累的实践经验。职业教育教育者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就能根据实际教学的具体情况对专业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筛选和加工,用丰富的实践经验来修正和充实理论,保证专业知识教学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感性直观的工作实践是把握职业教育基本特征的基础,更是突出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的前提。因此,职业教育教育者应该通晓实习、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具备很强的实践教学组织能力。同时,职业教育教育者还应对实践教学的整个过程有很强的驾驭能力,在教学策略、教学资源、实施课程等方面都能根据学习者的实际需要进行恰当选择,能够合理整合各种资源,达到较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职业教育教育者在很大程度上是生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体现在学习者生产性实训和真实工作环境实习的组织与管理上。这要求他们不仅要掌握专门的技术,还需指导技术操作;可以使用规定的设备并教授学生;能够指导制造产品的教学及制造产品的方法等等。在实践教学中,教育者将本专业的技术和管理规范渗透于教育教学的过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习者,使其了解并遵守某一岗位工作过程规范。

了解技术发展状况,明确职业变化的专业要求

技术创新是引导职业发展变化的引擎。了解技术发展变化状况,是把握应用技术的职业岗位要求的前提。职业教育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针对社会职业岗位的需要来设置专业的教育,要满足市场对职业教育的要求,职业教育教育者就必须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及时确立与职业需求相对接的办学方向,及时调整和改进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考试方法等,不断分析职业岗位群的需求变化所产生的新问题,尽快接受和学习新观念、新技术。同时,关注本专业领域的前沿信息,及时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新技术、新工艺大量运用于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岗位,在专业职业技能上引发了突破性的革新和革命。职业教育教育者应随时关注本专业领域的前沿信息,及时学习和掌握各种在实际操作中应用的新技术。知识经济时代的职业教育教育者还应在对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充分了解和运用自如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性工作和培训不断更新、补充和提高职业技能水准,以满足社会的要求。

现代职业教育教育者的基本职责

培养学习者的职业认同感

学界通过研究职业学校学生的专业认同来探讨其职业认同问题。专业认同是学习者在认知了解所学习的学科基础上,产生的情感上的接受和认可,并伴随积极的外在行为和内心的适切感,是一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专业认同感体现于个体的职业意识、职业荣誉感和职业理想。职业意识是指人们对职业的认识、意向以及对职业所持的主要观点。没有职业经验的学生,难以对自己所学专业涉及的职业有明晰的认识,职业教育教育者有责任对学习者实施有关职业活动的教育,使其对自己所要从事的职业或岗位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的职业意识由模糊到清晰。要使学生对即将从事的职业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有必要通过社会实践、职业调研等途径来培养学习者的职业荣誉感。黄炎培认为,青年学生的头脑中如存在“非以职业为贱,即以职业为苦”的思想,看不起自己的职业,“无就职之诚”,正是“职业教育之礁”。现实中存在部分学习者对职业不认同的情况,就此,职业教育教育者应通过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或者职业调研活动来培养学习者的职业荣誉感,使其深刻理解自己所从事职业的重要性,尊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树立职业自豪感。职业理想是学习者欲达到的职业境界,它需要职业教育教育者来培养。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培育学生的职业理想的重要方法。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是教育与职业之间沟通的桥梁。经验表明,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提升个人实力,获得长期职业发展优势,因此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职业教育教育者要通过帮助学习者确定职业发展目标、选择职业生涯发展路线,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行动计划与措施等途径来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在此过程中培育学生崇高的职业理想,引导其将兴趣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设计教学策略,指导学习工作过程

合理设计教学策略,是做好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应该从三方面着手:

一是教学方法上,以实践教学为中心。“实践教学是培养学习者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职业教育的应用性要求其教学偏重于专业技术和经验的传授,所以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中所占的比重上,要以实践教学为中心,使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较大比重,突出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面的作用。二是改进教学方式,开展情景仿真,体验教学。教育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通过多媒体教学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实现情景仿真,创设能引导学习者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另外,教育者还应利用立体化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学习资料,通过视听说的不同刺激开展体验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三是通过教学互动实现知识或技能的有效传递。教学互动过程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职业教育者积极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对教学的方式方法作出相应的调整以改善教学效果,促进学习者对知识或技能的理解、接受和掌握。

示范操作,训练学习者的职业技能

职业教育的宗旨是教会学习者做事。遵循实践逻辑是学习做事的基本要领。职业教育教学遵循实践逻辑,应从三方面着手:其一,教师的主要职能要从以“讲”为主转变为以经典示范为主。改变将学习等同于读书的观念,职业教育教学中,学习的真谛在于实践,在“做中学”,“学中做”,“学做合一”。教育者角色已经从“讲授”学生知识或技能的人转变为“示范”、“指导”学生实践的人。其主要职能已经由“讲”转变为“示范”与“指导”学生。其二,演示与讲解相结合,使学生了解操作规范。学习者学习知识或习得技能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存在一个对知识或技能的理解、接受、掌握直到熟练运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的指导和示范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职业教育中技术操作能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育者的讲解与示范,通过教育者对技术操作步骤、规范的详细讲解,结合技术操作过程的示范,使学习者初步了解技术操作过程的原理和规范,之后再通过不断地练习逐步掌握某一专门技术。其三,让学生在与职业环境相近或类似的职业岗位进行实践训练。“职业教育中的实习或实训,通常是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只有在真实的劳动组织中,工作任务、人际关系、工作氛围、职业文化等才可能真实,才能达到实习与实训的目的”。由于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职业性,学习者的学习或实践活动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以后的职业活动方式,所以教育者应注意对学生实践训练岗位的选择,尽量让学生在与真实的职业环境相类似的职业岗位进行训练,以使学生的实践活动方式更好地符合未来职业岗位的要求。

挖掘工作现场的教育价值,有效指导学习者实习

技术进步促进劳动工具中凝结的知识含量提高,工作现场的教育价值凸显,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实习赋予职业教育教育者三种责任:一是指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的训练。在工作现场指导学生实习过程中,教育者应意识到由于学习者对知识的接受过程具有过渡性,所以对其职业技能的训练应遵循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原则,即先指导学生掌握简单的技术操作,再逐步过渡到相对复杂的操作环节,采取逐个突破的策略。同时要注意各个环节的连贯性,强调训练的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学习者的实习训练,直到学习者完全掌握所有环节的技术操作要领。

二是及时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针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错误,教育者应给予及时、准确的纠正,并解释导致其操作错误的原因,示范正确的操作规范或技巧,使学习者的技术操作尽快达到准确、规范的要求。另外,教育者还要注意合理安排实习训练时间,训练手段也应尽可能的多样化,以降低学习者由于受其他干扰因素影响而发生操作错误的几率。

三是注意练习与反馈相结合。练习与反馈是实际操作技能形成的重要环节。只有练习,没有反馈,难以发现学习者操作过程中的错误,不利于学习者了解正确的技术规范;只有反馈,缺乏练习,则会使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从而导致学习者技术操作能力不强的后果。因此,在指导学生实习时,职业教育教育者应注重采用练习与反馈相结合的方法,强调通过反复的练习与及时的反馈实现知识或技术的有效传递,提高实习训练效果。

对环境工程专业的感想篇5

该教学模式强调刺激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情感,并不是像以往那样将教师的感受给予学生,或者用教师的感官替代学生的感官感知世界,从而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做到“自在具足”,在作品中达到“心意呈现”。

二、感官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理念

环境设计专业包括室内设计和室外环境景观设计两个方面。环境设计以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为核心,协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旨在创造一个舒适宜人的环境空间。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多是艺术特长生,对事物的认识偏向感性,对生活以及周边事物的观察细致入微,但是往往难以将感性认识转化为图示语言并在作品中达到“心意呈现”。这就导致了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缺失设计思维,使设计沦为制图。感官式教学模式的设计理念如下:

1.激发学生的感官,促使其发现生活中的美以往的教育模式是由教师告知学生生活中的美,而并非学生凭借自己的感官挖掘周边事物的美,这样就导致学生欠缺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过程中缺乏设计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激发学生的感官感受,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使其深入挖掘生活中的细节,寻找并记录生活中的设计元素。

2.将现实美提升为艺术美,并应用于环境设计中环境设计专业感官式教学要求学生将生活中的设计元素高度提炼为设计艺术语言,结合空间中的各个要素,正确运用于环境设计中。

三、感官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1.功能构建

笔者针对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提出感官式教学模式改革。感官式教学以“两点一线”为模式,充分利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活动轨迹,即从一个空间到另一空间的过程,使其通过感官捕捉周围的事物从而产生情感碰撞。这个过程可以是学生早晨起来去教室上课,也可以是从教室去食堂吃饭。在该运动过程中,学生运用自己的双眼发掘有意义或者有趣的事物,并用摄影、文字的形式将其记录下来,再通过艺术加工以图示语言表达出来,并在之后的设计过程中进行应用,转化成设计语言。该教学模式的功能构建如图1。

2.教学实践

以某教学楼前铺装改造为例,设计要求紧扣校园文化主题,注重图案化的表达,凸显设计的内涵。图2为学生作业。第一,“两点一线”的选择。任选“两点”,以清晨从宿舍来教室上课为例,学生由寝室途径梧桐林荫道至第一教学楼,观测对象可为其中任一环节中的物质。《诗经》中有“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凤栖梧桐”能很好地表达校园主题文化。因此,将观察对象设定为校园中的梧桐林荫道,可深入挖掘可用元素。第二,感官的开发。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进而激发其设计的灵感和冲动。学生采用速写或者拍照、文字描述等方式记录,应以多维度的视角观察,并注意照片或速写的构成形式。第三,艺术提炼。将记录的照片或速写加以提炼、概括,以艺术的形式,结合绘画的语言加以表达。第四,设计与应用。将提取的元素以图示的语言表达,并转化成空间要素,与人和环境产生关系。此外,学生还应该结合功能的特点对空间进行设计,考虑空间的情感氛围,明确掌握各种形态对人情感的影响,从而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四、感官式教学模式下的设计评判

设计思想是评价设计作品的重要标准,设计思想对于设计作品而言就如同血液之于人体。无论效果图如何漂亮,设计思想始终是场地的气质所在。优秀的设计不但有良好的效果图表现,而且具有灵魂,这个灵魂的阐述就是“心意呈现”。而设计思想就是设计空间的“心意”,它要求设计者“自在具足”,用心感触世界,发现场地中一切可以挖掘的元素,并以艺术图示语言的形式展示出来,与场地产生共鸣,让人觉得感动。因此,评价设计作品不能单纯看物质层面,更重要的是心理层面,即能否做到“心意呈现”。

真正的教育并不是给予或者填鸭,而是引导和启发学生开发自己潜在的智慧。这种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的过程就是“自在具足,开发感官”的过程。“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设计亦如此。这就意味着学习动机的触发点发生了变化,教学成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了。基金项目:南华大学船山学院高等教育研究与改革课题(2016CY005):南华大学独立学院设计艺术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研究;南华大学船山学院高等教育研究与改革课题(2016CY007):关于交通工具设计课程的教学方式研讨——如何合理分配和进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作者:陈坚李涛王宽单位:南华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涛,王宽,廖建军.企业信息反馈与风景园林专业教学适应机制构建研究.美术教育研究,2016(10).

[2]王宽,李涛,陈祖展.“拆分与整合”——环境设计专业多模块式教学研究.美术教育研究,2016(9).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