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赛规则(收集5篇)
时间:2024-11-10
时间:2024-11-10
【关键词】篮球规则发展影响
1.引言
篮球规则与篮球运动是同时产生的,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的。篮球规则的本质在于不断促进比赛的规范化、公平化、合理化,以增加比赛的激烈性和精彩性,提高比赛的观赏性,保持篮球运动旺盛的生命力,提倡和鼓励积极、团结、公正、文明、道德的比赛,限制和反对野蛮的比赛和行为,从而保证和促进篮球运动向健康方向发展。篮球竞赛规则不断修改、完善,对篮球技战术的发展起着指导和促进作用。修改规则的目的是肯定合理的、正确的技战术,并促进其向前发展;否定不合理、不正确的技战术,限制其发展。
2.篮球规则的概念及意义
篮球规则是篮球比赛的竞赛法则、技术标准和行为规范。篮球规则与篮球比赛同时产生,篮球规则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战术的变化而变化,永远处在不断的变化和完善之中。篮球规则从1891年的原始13条,发展到1998的10章60条,反映了篮球规则和篮球比赛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从原始到现代的发展过程。竞赛规则是由领导和组织运动竞赛的权力机构制定并公布的规范性文件,是参加运动竞赛的人员必须遵守的规程和规定。竞赛规则的本质是提倡和禁止,目的是以规则褒贬动作是非,赏功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禁暴卫善。作为篮球运动的法规,篮球规则必须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但这种稳定性和连续性是相对的。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篮球规则才相应地变化,篮球规则只有及时进行修改,才能使规则反映和适应篮球运动发展的客观需求。
3.篮球规则的修改及原则
篮球规则的修改平均每四年一次,篮球规则的制定和修改遵循以下十条基本原则:(1)公平:公平公正的比赛是一条最基本的和超越其他因素的标准。(2)均衡:规则必须使进攻和防守保持均衡,在比赛中很容易得分或得分很困难都会使比赛变得不精彩。(3)定义:严肃谨慎地规定规则的文字和措词是必要的,定义能取消繁杂和冗长的说明用语。(4)编篡:比赛规则必须经过整理,在标题下列出有关的规定并使彼此适当地联系。(5)简短:规则的规定应力求简单扼要,尽可能避免重复。(6)例外:由于比赛存在着例外情况,规则也应有例外的规则。(7)安全:在所有比赛中,要规定适当的法则以确保安全。(8)能力:规则要确保裁判员有能力来实施规则。(9)连续:运动员和观众都希望保持比赛的连贯性,如果比赛经常被打断,就会缺乏魅力。(10)有利/无利:不允许从违反规则中获得好处。为了制止犯规,法则中应有合理的规定。除了以上原则外,篮球比赛的娱乐性、观赏性和商业性,也是规则修改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4.规则变化对篮球技战术产生的影响
4.1时间上的修改,提高比赛速度,增强篮球意识
8秒进攻后场推进前场、24秒进攻规则的修改攻方进入前场后如遇对方犯规,所剩进攻时间少于14秒延长至14秒,所剩时间多于14秒仍按原有时间为准。这样的修改将加快比赛节奏,要求队员在短时间内做出战术的安排,使得进攻节奏更加快,所剩进攻时间少于14秒延长至14秒。这一规则的修改使篮球比赛的进攻方和防守方进一步得到平衡,加快了进攻的节奏,也增加了防守快速反击的速度,提高了对篮球比赛的连续性和观赏性。对运动员的篮球技术、运动能力、身体素质等方面乃至对教练员临场指挥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4.2空间上的修改,提高比赛的观赏性
使用1.8m×1.05m的篮板;扩大规定限制区为一个5.8m×4.9m的矩形;扩大三分线为6.75m;距离的变化,使得防守覆盖面积增加,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守难度,同时外线三分进攻队员投射范围的增加,也使得三分投篮难度增加。远距离的投篮给观众带来不仅仅是在观看比赛,而是在享受比赛。增加无撞人的半圆区域,无撞人圆弧的出现使得篮下队员的活动更加自由,更富有侵略性,对于攻防两方来说,在技战术方面,都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5.规则变化对裁判员的影响
规则的变化对裁判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激烈比赛和不断变化的规则,裁判员必须把握规则的实质,以便根据规则的要求完成裁判任务。
6.规则变化对教练员的影响
规则的修改使篮球比赛的节奏、速度发生了变化,对篮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技、战术水平以及教练员的训练和临场指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优秀教练员只有不断研究规则,才能利用规则发展新的,先进的技战术,跟上篮球运动发展的趋势,取得成功。
7.结语
现代篮球竞赛给人强烈的印象是,它的整体性、对抗性和技战术的艺术化、智谋化增强。每次篮球规则的修改,都极大地推动了篮球运动技战术的发展与提高。反过来,技战术的发展与提高,又促进篮球规则不断修改、补充、完善,推动了篮球运动的发展。篮球运动独特的竞技特征,决定了篮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技战术的不断提高与发展,篮球规则保障和促进了这种提高与发展。因此,篮球规则对篮球进攻、防守技术和战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幅度提高了比赛的速度和节奏,提高了比赛的观赏性,加重了对违犯体育道德行为的处罚,限制了投机取巧行为,保证了篮球比赛的公平性。
参考文献
[1]篮球竞赛规则,1998―2002年[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2]篮球竞赛规则,2000年[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
[3]王安平.新规则对篮球技术产生的影响[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2):88-91.
[4]谭朕斌.论篮球运动规则完善促进技战术发展规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5):60-63.
[5]2004年篮球规则[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
[6]2004-2006年篮球规则修改部分.
关键词:篮球篮球规则篮球战术篮球技术
1.引言
为了对历年来篮球规则的修改修订史资料的收集,通过了解篮球规则原始十三条及其后每四年更改一次的篮球规则,特别是近十几年的篮球规则,主要对比赛原始规则、比赛开局、比赛时间等规则对技战术的影响和抢球攻防战术、犯规战术对篮球规则的影响进行调查研究和比较分析,旨在为更深入地认识篮球的本质,了解规则的修改与技战术点之间的关系,从篮球运动规则的修改与技战术的联系中探索篮球规则修改的规律,为我国研究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历届奥运会篮球比赛世界青年男子篮球锦标赛资料;篮球规则从产生到现在的全部条文;研究最新篮球规则和国际篮联对规则的解释录像教材。
2.2对比分析法
通过每一次规则改变前后对比,分析规则改变对于篮球技战术所产生的影响。
2.3综合分析法
通过分析研究文献及自篮球运动产生以来规则中发生变化的条例,对比赛形式、场地、比赛开局、罚则修订几个方面的演变进行分析研究。
2.4观察法
通过播放历届奥运会篮球比赛的一些录像,观察比赛双方的技战术的运用情况,分析由于规则的修改对于技战术产生的影响。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篮球规则的修改对技战术的影响
每一次规则的修改都给篮球运动的技战术带来的不同程度变革和影响,每次规则的重新修订,无疑对篮球运动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新规则使用后将对篮球运动的技战术产生哪些影响?了解和熟悉篮球规则的修改对技战术的影响,以更快地领会和掌握新规则,提高篮球教学与训练效率。
3.1.1充分利用新规则,发展端线掷界外球快攻
1990年篮球规则第六十四条在边线掷界外球规定:无论何时,将球判给球队在边线掷界外球时,裁判员必须将球直接递交给掷球队员或将球放置在他可处理的地点。新规则又对掷界外球做了补充,掷界外球队员要站在裁判员指定的、距离违犯或停止比赛地点最近的界外,但直接位于篮板后面的地方除外。实际上,这与规则规定球从何处出界即从何处,边线或端线,掷界外球是相同的从形式上看,这条规定使篮球比赛的节奏加快了,减少了比赛中断的时间。同时,使比赛秩序更规范化,更合理和准确。从内容上讲,对篮球技战术产生了质的影响。国际上认为后场边线或端线掷界外球时裁判员递交球,限制了后场边线或端线球的快攻,而规则的修改反过来促进了技、战术的改变和发展。为此,我们要认真研究和充分利用新规则,对“端线掷界外球”有新的认识,充分利用投中或最末一次罚球成功后,掷界外球队可以以最快速度采用端线界外掷球快攻反击,致使防守在攻转守退防过程中打对方立足未稳。
3.1.2充分利用新规则发展攻击性的防守战术
后场边线或端线掷界外球时,裁判员的递交球规定,限制了后场边线或端线球的快攻,有利于防守方,尤其有利于全场紧逼防守战术的发展。这条新规定增加了攻守双方有准备的对抗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加大了进攻的难度和攻守双方的对抗强度。从防守角度看,新规则为其由攻转守提供了宝贵的转换时间。采用全场人盯人紧逼防守需要时间找人,采用全场区域紧逼防守需要更多时间落位布防。防守战术刺激,制约进攻战术,反过来进攻战术也得到相应提高。进攻战术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全场的攻守争夺、全场的攻守争夺、中场的争夺将更频繁和激烈。
3.2篮球规则的演变对持球移动技术变化的影响
3.2.1对运球技术变化的影响
1898年以前规则规定只能一只手运球,1898年以后改为可以换手运球,促进了运球突破技术的产生,如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背后运球等。1908年规则取消了运球队员不能投篮的规定,人们开始利用这一规定进行运球上篮,使跑投、行进间投篮、运球急停跳投技术产生并发展,同时使运球、传球、持球突破、投篮等动作有机结合起来,使持球进攻更有效。在运球技术发展的同时为改变站立式进攻战术向移动式进攻战术发展打下了基础。1983年取消了空中运球违例的规定,使球在队员手中时可以采用任何的持球动作,带来的变化是运球技术更具变换性和突然性,加速了各种运球突破技术的组合。
3.2.2对防守技术发展变化的影响
二十世纪,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各种粗野动作的出现,经常使比赛中断,甚至出现双方斗殴事件。为防止粗野动作、不文明行为和斗殴事件的发生,规则通过不断地修改增订,确立了队员技术犯规、教练技术犯规及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并加重了对此类犯规判罚。这一系列规则的变化,规范了运动员行为,限制了不规范的防守技术,为比赛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同时规则也鼓励对抗,1940年取消了面对面防守犯规的规定,使平步防守、迎上防守得到了发展。正面防守技术得以使用,增强了篮球比赛的对抗性。1980年把“什么叫合法防守位置”、“防守控制球的队员和防守没有控球的队员”、“垂直原则”、“正当掩护和不正当掩护”、“腾空队员”、“谁先到达某处谁就有权通过”、“队员的位置与球的关系”、“用手触及对方队员”等处理身体接触的原则正式列入规则中,促进了攻击性防守技术的运用和发展,如利用攻击步防守运球队员,抢截步追防、夹击运球突破队员等。
3.2.3对远投技、战术的影响
1984年以前无三分球的规定,使篮下显得过于拥挤,1984年增加了“三分”的规定,有效地解决了篮下过于拥挤的情况,使远投技、战术快速地发展起来,针对远投制定的一些进攻战术也相继产生,远投得分比重迅速增加。“三分”规则执行以后,篮下有了一定的空间可让进攻队员发挥突破、穿插、策应等技、战术,加强了内线与外线的结合,发挥丰富了进攻技、战术,使比赛更精彩,这对防守技术和防守的伸缩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防守技、战术迅速得到了发展,如对付远投的半场扩大人盯人、3―2联防等防守战术,其产生与运用无不与此有紧密关系。
3.3抢球攻、战术的发展促进篮球规则的修改与演变
3.3.1得分过分依赖高个队员现象促使规则变化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由于高大队员缺乏训练,身体素质差,灵活性也差,使比赛速度受到一定影响,中锋队员只是凭借身高在篮下挤扛投技术动作单一、呆板、缺乏生气。防守战术从紧逼盯人变为死守篮下的区域联防,大大妨碍了技术的发展。规则的修改,将原来限制区的长方形扩大为梯形。三分投篮的增加,增大了限制区的面积,促使高中锋必须远离篮下,改变了中锋的固定站位,活动范围狭小的局面,迫使中锋必须加强在快速中完成动作的能力,技战术也要全面,既要求篮下强攻战术,又要求从进行突破的能力,主攻得分,善于灵活运用,掌握时机与同伴配合,使中锋真正起到全队的枢纽作用。另外,中锋活动域空隙加大,为后卫和前锋创造了更多传切、背插、掩护、策应、突分的机会,使进攻战术更机动和灵活、变化多端。总之,随着新技术、战术的出现,如果旧的规则阻碍篮球运动的发展,新技术、战术必然要求修改规则,而规则的修改又必将带来技术、战术更新、更大的变化,促进篮球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3.3.2犯规战术的出现导致篮球规则修改
高度与速度的激烈争夺使比赛不可避免地出现犯规,但若把犯规作为一种战术采用将会影响比赛的正常进行,而减少犯规、防止粗野行为的出现,则使比赛顺利、精彩,避免出现“犯规战术”一直是修改规则的主要思想。对此国际篮联围绕限制犯规对规则做了一系列修改:1973年增加了比赛间可判技术犯规的规定;1974年增加关于全场每半时十次犯规的规则;1975年增加控制球队犯规规则;1977年增加“追加罚球”和“三代二”罚球规则1980年将“十次犯规”改为“八次犯规”区分投篮前和投篮后的犯规,1984年增加“一加一”罚则,并将“八次犯规”改为“七次犯规”;1998年将“一加一”罚则改为“二次罚球”,并把故意犯规改为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2000年新规则又把比赛修改分为四节,每一节全队犯规超过四次就要罚二次球。规则的修改大大制约了队员防守和进攻的犯规,对运动员文明道德行为的培养和制止粗野行为的蔓延起到了积极作用,保证了篮球运动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也促进了技、战术的提高,自然关键时刻利用犯规战术来节省比赛的时间和机会,也是现在篮球赛中经常应用的,而规则的修改对犯规战术的发展在客观上起到了一定作用。
4.结论与建议
4.1总结
篮球竞赛中的规则和技、战术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技战术的发展和演变,促使规则发展和演变,而规则的改进反过来促进技战术改变和发展。从篮球规则的发展历史看,篮球规则的发展与篮球技、战术发展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当篮球规则的条款影响篮球运动的发展时,篮球规则必然随之进行修订、修改,以新的规则限制不良技、战术的运用,修正篮球技、战术的发展方向,使之向良性方向发展,使比赛更为激烈,更具观赏性。综上所述规则的不断修改都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出的结论,每一次的改动都意味着使篮球比赛更激烈、更具有魅力和更趋于合理,都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相应的技术革新和战术配合。同时技战术的更新带动篮球规则的修改、与修订,向更完整与完善的方向发展。
4.2建议
我国篮球运动,必须全面理解规则精神,正确执行规则,合理使用规则,充分利用规则,关注规则的变化,以适应世界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篮球强队。教练员必须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按照日益变化的规则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和技战术,必须抓好攻防队员技术的训练,提高个人攻防意识和能力,才能提高我国篮球运动水平。这就要求我国各级教练员时刻注意规则的变化,加强研究,进行技、战术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张军.从篮球规则的演变看篮球技、战术的发展[J].湖北体育科技,2006(01).
[2]尹铁军.对2004年FIBA篮球规则修改部分的分析与研究[J].零陵学院学报,2005(03).
[3]赵映辉,丁丽萍.篮球规则的修改对技成术的影响[J].西安体育学报,1996(01).
[4]唐强山.篮球规则的演变和修改对技战术发展影响的思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2).
[5]谭建忠.篮球规则修改的主要内容对技战术发展影响的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9(03).
关键词:体育课普及篮球规则
一、
教师穿插讲解规则
(一)教师在室外课讲解规则
教师应在一堂篮球教学课中适当地穿插篮球规则知识的讲解,能使学生利于理解并熟记。例本节课教授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在授课结束前的一些时间里,教师可以插入相应的规则,如1、“携带球”违例,俗称“翻腕”,就是在运球过程中,运球手翻腕使手掌心超过垂直面;2、“持球移动”违例,又称“走步”,就是运球开始时,在球离手前中枢脚不能抬起,当中枢脚出现不合法移动即为持球移动违例等,这样就可以在学生的大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讲解规则
教师去多媒体教室下载一场国际篮联的比赛,让学生看一场比赛,每一个违例或犯规时可以暂停播放,先由学生提出这个违例或犯规应属于哪种违例或犯规,因为学生中也有略微了解的,然后再由教师答复,并指出这个是什么违例或犯规,哪些动作属于这种违例或犯规,最后由教师再回放一遍并布置这堂课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写出这场比赛中没有讲到的违例或犯规之处,此举可以使学生对规则牢记于心。
二、
学生临场体验
由于经过多媒体篮球规则的讲解学生的理论已经有点掌握,但还缺少实践经验,所以教师应组织一场学生篮球比赛,让一部分学生做裁判。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正的唯一标准,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不足之处。在比赛中,可以安排两个体育教师一对一记录两个学生临场执法的违例或犯规,并记录错在哪里,应怎么判罚等,结束后告之学生,度把记录纸让学生拿回去仔细揣摩,此法虽然只教授了少部分学生,但由于抓住学生普遍对篮球爱好及兴趣的特点,可以使那些临场“小裁判”去带动多数学生来了解篮球规则。
三、
安排体育室内课全面细致及补充讲解
上课前教师提出老问题,让学生温故以前教授的知识点,使其有充分的准备来学习这节课的知识,教师讲解时应通俗易懂,能使学生利于理解,一般在专业术语后应加上俗语。
(一)教师解释什么是篮球规则
就是由领导和组织篮球竞赛的权利机构制定并公布的规范性文件,它设定条件,明确职责,授予权利,作出规定,指明罚则,是篮球竞赛的法律,是参加篮球竞赛的人员必须遵守的比赛规定。技术标准和行为规范。这是书面上的解释,其实大家都知道,每个游戏都有它的游戏规则,规则是不断的更新和改进的,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加公平公正,提高比赛的观赏性。
(二)教师讲解违例
什么是违例?违例又分为哪几种?如跳球违例、走步违例、翻腕违例、球过肩违例、球回打后场违例、干扰球违例、3秒违例、5秒违例、8秒违例、24秒违例、罚球违例等。
违例大致可分为(1)普通违例:如带球走步、两次运球、脚踢球或以拳击球。(2)跳球违例、(3)跳球时的违例:除了跳球球员以外的入木可在跳球者触到球之前进入中央跳球区。
24秒钟规则
进攻球队在场上控球时必须在24秒钟内投篮出手。
8秒钟规则
球队从后场控制球开始,必须在8秒钟内使球进入前场(对方的半场。
5秒钟规则
持球后,球员必须在5秒钟之内掷界外球出手.FIBA规则规定罚球也必须在5秒钟内出手。
3秒钟规则
与对方发生身体接触而产生的犯规,比如与裁判发生争执等情况。
队员出界
球员带球或球本身触及界线或蚧线以外区域,即属球出界.在球触线或线外区域之前,球在空中不算出界。
干扰球
投篮的球向篮下落时,双方队员都不得触球.当球在球篮里的时候,防守队员不得触球。
被紧密盯防的选手
被防守队员紧密盯防的球员必须在5秒钟之内传球,运球或投篮,否则其队将失去控球权。
球回后场
球队如已将球从后场移至前场,该球队球员便不能再将球移过中线,运回后场。
(三)教师讲解犯规
犯规有哪几种?如拉人犯规、推人犯规、打手犯规、阻挡犯规、进攻犯规等。
1、队员不准通过伸展臂、肩、髋、膝、脚或弯曲身体成不正常姿势以阻挡、拉、推、撞、绊等动作来阻碍对方行进;也不准使用任何粗野动作。2、合法防守位置(1)当达到下述状态时,防守队员就已建立了合法防守位置。(2)他正面对对手,并且双脚以正常的跨立姿势着地。(3)队员在场上占据位置时伸展臂或肘是合法的,但是当对方队员试图从他身边通过时,它们必须放下。如果队员不能将臂或肘放下,发生接触就是阻挡或拉人。3、投篮可用任何方式投篮,但他必须将球在被别的队员触及前从篮圆丰方投入球篮或投篮触及篮圈。发球时在裁判员将球置于他可处理时,要在5秒钟内投球离手;不得做假动作罚球;最多5名队员可以占据被看作是1米深的位置。
(四)教师讲解几种特殊的犯规
如双方犯规、违反体育道德犯规、技术犯规等。
1、双方犯规是不管是侵人犯规或是技术犯规都不判给罚球,只给队员登记犯规,不登记全队犯规。如果宣判双方犯规或打架犯规时某队拥有球权,应保留球权,在靠近比赛中断地点的边线掷界外球继续比赛。如果宣判双方犯规或打架犯规时双方球队都未拥有球权,或投篮未成功球在空中,应由任何两个非同队的队员在中圈跳球继续比赛。如果投篮成功,得分有效,在底线掷界外球继续比赛。如果双方犯规是作为裁判员意见不同的结果,不计得分,应由任何两个非同队的队员在中圈跳球继续比赛。
2、违反体育道德犯规是新规则规定裁判员认为队员蓄意地对持球或不持球的列方队员造成侵人犯规为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当球员犯规严重粗野,又或者球员防守时并非针对篮球而是进攻球员,这很容易导致受伤,球证可判断为违反体育道德犯规。
3、技术犯规是指所有不包括与对方队员接触的队员犯规。队员不得漠视裁判员的劝告或运用不正当的行为。
由学生提出不懂之处,教师一一作出详细解答,经过前面这样全面的了解,就差不多使学生更加理解透彻。
总结:目前,篮球运动是青少年最喜欢的体育项目之一,在每个学校最受学生欢迎和接受的课就是篮球课,因此,各学校对于篮球课也非常重视,但唯独缺少的是篮球规则的普及,如果想要篮球规则也融入进篮球课里去,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努力进取,不断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让学生去渗透得规则,是我们每个体育教师都要研究的探索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场地:标准的半个篮球场地(14米×15米)或按半场比例适当缩小(长度减2米,宽度减1米),地面坚实,场地界线外有1.5-2米的安全地带。
2、除下列特殊规则外,比赛均按照当年最新国际篮球规则执行。
3、比赛双方报名为4人,上场队员为3人。
4、比赛时间:每场比赛分上、下半时,每半时10分钟,两半时中间休息5分钟。一场则分别可有1次暂停,每次暂停时间为1分钟。
5、比赛开始,双方以掷硬币的形式选发球权。
6、比赛开始和投篮命中后,均在发球区(中圈弧线后)掷球入场,算作发球。
7、每次投篮命中后,由对方发球,所有犯规、违例及界外球均在发球区发球,发球队员必须将球传给队友,不能直接投篮或运球,否则处以违例。
8、守方队员断球或抢到篮板球后,必须迅速将球运(传)出3分线外,方可组织反攻,否则判违例。
9、30秒违例的规则改为20秒。
10、双方争球时,争球队员分别站在罚球线上跳球。
11、比赛中,每个队员允许3次犯规,第4次犯规罚出场。任何队员被判夺权犯规,则陬消该队比赛资格。
12、每个队累计犯规达5次后,该队出现第6次以后的侵入犯规由对方执行2次罚球。前5次犯规中,凡对正在做投篮动作的队员犯规:如投中,记录得分、及对方个人及全队犯规次数,不迫加罚球,由守方发球;如投篮不中,则判给攻方1次罚球,罚中得1分,并由攻方继续发球,如罚球不中,仍由攻方继续发球。
13、只能在死球的情况下进行替换,被换下的队员不能重新替换上场(场上队员不足3人时除外)。
14、在使用小篮架的比赛中,不允许队员出现扣篮动作,绝不允许队员将身体任何部位悬挂于篮圈(或篮架)上,否则,可被判罚离场并不能再替换进场。
15、比赛中,队长是场上唯一发言人。
16、比赛时间终了,以得分多者为胜方,如出现平局,初赛及复赛阶段执行一对一依次罚球,只要出现某队领先1分时即为胜方,比赛结束。如果在决赛阶段,比赛时间终了,双方打成平局,则加赛3分钟,发球仅仍以掷硬币的形式决定。如果加时赛仍打成平局,则以一对一依次罚球的形式决胜,某队领先1分即为胜方,比赛结束。
由于先入为主使然,在篮球教学上,我们传统的单元教学的过程结构也沿袭了体操、田径的法则,总体上体现了“基本技术应用比赛”的渐进教学过程。然而,实际的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学生兴趣不高;教完的东西用不上,学生只学会了篮球运动的某些动作,而没有学会上场如何打球;教学方法死板生硬;教学进度缓慢;无场上意识等。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呢?其实,篮球运动是一项以集体竞争的形式、把球投入篮圈的数量多少来决定胜负的运动。当教师从徒手滑步和徒手投篮“开始”进行篮球教学时,学生虽然在理性上知道这是在学习篮球,但手中无球、眼中无篮,既无同伴又无对手、既无规则又无比赛,事实上他们在感性层面并没有在学习篮球。而且这种过细的教学步骤又一再地制约着他们真正意义上的篮球学习,加之单元偏小,学时偏少,常常是还没打上比赛,单元学习就宣告结束了。
系统论研究认为,运动技能的习得规律有共性但也有其各自的特性,运动技能的教学在遵循一般技能的习得规律的同时,更应符合自身的技能习得规律。篮球技能有别于体操、田径的身体操作运动,它恰恰不属于固定而封闭的动作体系,而是一个动态变化而开放的体系。因而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不能客观地反映篮球运动技能习得规律。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有精辟的论断:“教的法子必须符合学的法子,游泳是在水里做的事情,必须在水里学习。”这就启示我们要注意一个以“学”定“教”的问题,应该从“学生乐于怎样学”的维度去探索篮球教学的科学化进程。在篮球课堂上学生心里想的就是2对2、3对3、打全场等。所以我们应该“想学生所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教”与“学”的心理冲突,更何况,学生通过比赛的实践,更能亲身体验到学习和掌握基本技术的重要性,从而引起新的学习需要,学习的针对性就会大大地提高。
篮球教学需要体验,让学生体验一种充满活力的篮球,而不是干瘪的篮球单个技术。所以教学中的课前设计第一步应设法把学生引导到体育活动中来,而不是先学什么技术。
鉴于对上述遵循“分解整体”原则而设计出的“基本技术应用比赛”型的教学过程的深刻反思与探问,我们根据篮球运动自身的技能习得规律,从学生乐于怎样学的维度出发,设计遵循“整体分解整体”原则的“比赛应用基本技术”的全新教学过程。
鉴于上述认知,我们通过对本校两个班进行了单元教学对比实验,对照班仍采用“基本技术应用比赛”型的教学过程;实验班采用“比赛应用基本技术”的教学过程。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班与对照班相比,呈现出传球次数多、配合意识强、投球次数多、进攻的有效性强等特点。
二、简化篮球规则
1.降低球篮的高度
球篮的原本高度是3.05m,学生感到遥不可及,把高度降为2.75m,对于素质好、身材高的男生通过练习,在奋力一跃下,许多孩子也可以像NBA选手一样成为“灌篮高手”,孩子们的兴奋与欢快的笑意溢于言表(把篮球架改为升降式)。篮球课改用2.5m高的小篮板,学生大部分能扣篮,有的还做出了“空中接力”等高难动作。
2.扩大球篮的内径
标准球篮的内径是45cm,如能把球篮的内径扩大至60cm,必定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投篮的命中率,就可大大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兴趣,使更多的学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都能从运动中得到满足,找回自信。
三、异化篮球规则
所谓异化,就是对规则进行不断的创新,使之经过创新后更适合学生的客观实际。
1.“积分制”比赛法
“积分制”实际上也可称为“Trops”法,就篮球教学而言,就是通过采用一些特定规则,从而来贯彻“比竞争但更比合作”的教育理念。具体如下:该投的球投篮命中得5分(简称A型);该投的球
没有投中得2分(简称B型);不该投的球侥幸投中得0分(简称C型);该投的球没有投扣1分(简称D型);不该投的球却投了,但是没有投中(包括被对方封盖或“带球跑”违例等)扣2分(简称E型)。
比赛过程中由教师进行报分,指派学生在记录纸上记分,比赛后统计每个队员的积分和全队总分。如果比分相等,则以扣分少的一队获胜。若扣分也相等,则得“5”分多的队获胜,依次类推。
记录方法:2人配合,一人观察并解说,另一人记录(用打“×”的形式),如观察人员说“A型”、“B型”等,另一人则用不同记号分别记在每个队的栏目中即可,最后通过合计算出每队的积分。
2.“每人触球制”比赛法
采用“每人触球制”,即一方由守转攻时,同队的队员必须至少触球一次,否则投中无效,判为违例,由对方队员掷界外球重新开始比赛。
3.“不合理”比赛法
可采用变换人数或要求,例如让技术水平较好的4名学生对一般水平的5名、甚至6名学生进行比赛;也可在人数相等条件下,变换比赛要求,使弱的一方投进一球得3分,抢一次进攻篮板球即得1分,“补篮”进球得4分,强的一方投进一球得2分。这样使比赛双方拼抢更加积极主动,比分却不会拉得很开。这样无论哪一方都必须十分努力才能获胜,有均等的获胜机会,从而使教学比赛能取得较好效果。
4.“成功防守”比赛法
篮球运动的项目特征是一个“一守一攻”的游戏。也就是说一次进攻之后,必有一次防守,只有有效地防守之后,前一次进攻才真正具有价值。篮球圈内已树立了“比赛看进攻,胜负看防守”的理念,可见,防守的重要性。然而,在教学比赛过程中,学生“重攻轻守”的现象比较普遍,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我们可采用“成功防守”这一特殊规则,用来评价学生,从而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5.“五分制”比赛法
“五分制”就是事先对场上的五名队员的技术与得分能力进行民主评比,将篮球水平最差的一名学生定为“五分手”,即该同学每投进一个球得五分。次差者为“四分手”,中等者为“三分手”,较好的为“二分手”,最好的为“一分手”(三对三比赛时,也可依次类推,实施“三分制”)。我们曾对此进行过一场对比的比赛实验(时间为各10分钟)。同样是这五名队员,先采用标准篮球竞技规则进行比赛,通过中场休息后,再采用“五分制”特殊规则的比赛。比赛过程中的数据统计方法是由2名队员相互配合,一人观察并解说,另一人进行记录。
四、拓展课程资源,变形篮球运动
所谓变形,就是突破运动项目的原型,或者是几种运动的相互吸纳,形成一种“似是而非”的新运动项目。
1.“小篮球”运动
针对学生们的想玩,但又苦于球太重、场太大、篮筐又太高,此外,还容易使儿童形成错误动作,错误动作定型后极难纠正,不利于正确技术动作的形成的现状。可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改革成为小篮球、小场地、低篮架。
1篮圈高:小学低年级(1--3年级)200cm;小学高年级(4--6年级)225cm;中学285~290cm。
2球的周长及重量:低年级,球周长49~51cm,球重量170~290g;高年级,球周长58~60cm,球重量268~395g。
3球场尺寸:标准型,长18m,宽11m;简易型,长14m,宽11m。
2.三人制篮球运动
三人篮球规定每队上场队员为三名,而不是正规篮球比赛的五人,只有一个篮筐,半个篮球场,与正规的五人篮球比赛相比,三人篮球赛的个人进攻面积和防守面积增大,人均投篮次数与持球次数和时间增加,进攻与防守交替加快,因此具有较大的运动量。
3.“无板篮球”运动
无板篮球不仅没有篮板,也没有篮网。它是一项7人制的篮球赛。这种篮球只有篮圈而无篮板,学生将球投中悬挂在3m高、30cm直径的篮圈内便算得分。球场长30m、宽15m,双方各有7人上场,其中3人为前锋,1人为中卫,3人为后卫,只有2名前锋可以进入对方篮下的投球区内投球,
其他球员不能投篮得分,队员持球不得超过3秒钟,不得运球,只负责在本活动区域内传球和防守。规则限制不允许身体接触,深受女同学的喜爱。
4.篮球“三国演义”
这是一种半场玩法,又是一种独特实战演练方式,把通常两队的集体竞技项目演变为三人各自为阵的单打比赛。即三人(甲乙丙)各为一方,在同一个半场进行角逐。在这种既分又合、忽合忽分的攻守转换中充分演示一场像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蜀、吴、魏纷争天下的场面。其规则是:三人同时参加竞技,各自为阵,在篮球半场内进行。每场比赛规定得分(或球数)先达到的为胜;或在规定时间,以得分(或球数)多少,判定名次。比赛开始时,由三人划拳(手心手背)单数者获首先掷球权;或在罚球线或其它点罚篮决定谁拥有掷球权,在中场圆弧内掷球比赛。比赛中防守者抢得篮板球必须运出限制区才能再进攻,攻方抢得篮板球则可连续投篮,不必运出限制区。凡是进攻者违例或犯规,由离防守者最近、防守积极造成进攻者违例或犯规的那个队员拥有球权,掷界外球均在限制区的端线两侧以外处掷界外球。无论掷中圈球或边线球,都把球传给某一防守队员,接回传球后方可开始进攻。
5.乒乓球篮球运动
把乒乓球和篮球合二为一,使用普通的乒乓球与球拍,球台比普通球台小一半,中间有球网,球台两端的中线处各有一个直径为10cm的篮圈。双方像打乒乓球一样,每打入篮筐一球便得1分,要是在球无弹跳的情况下,直接打入篮内即可得2分。
6.人篮球运动
(1)比赛场地:长40m,宽20~30m,线宽10cm,整个球场由边线、端线、中线、中圈、队长区等构成。
(2)比赛时间:10分钟,上、下半时各5分钟,中间休息2~3分钟。
(3)比赛方法:每队10~30人,队长1人,如果队长接到同伴的传球,该队得2分。对方队的一个队员站在队长圈中作为看守,防止本方队员传球给其队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