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收集5篇)
时间:2024-11-07
时间:2024-11-07
1.开发化学校本课程,可以超越狭隘的课程内容,让师生的生活经验进入化学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
2.开发化学校本课程,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客体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探究和意义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开发化学校本课程,可以开阔化学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化学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近年来,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与教育理念的改变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加涅的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神经系统中发生的各种过程的复合。教师首先通过用引起学生兴趣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知识的应用价值结合起来。通过教师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使学生转变为一个“自主学习的人”,以致可以使学生自己激发学习动力。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思想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发展个人的主动性、独创性和责任感,教育培养出的人应该是个性充分发展的人。
通过对上述教育思想的分析,校本课程能为学生提供主动性与自主性的充分发展。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发也体现了:(1)“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2)“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3)教育公平的理念。(4)个性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
三、新课程下的化学校本课程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1.强调校本课程的个性化和多样化,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化学校本课程要体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发展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建立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认真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使所编著教材真正满足本校学生的需要,提高教材的适用性。国家课程注重基础性和统一性,校本课程则关注独特性和差异性。它强调校本课程的实施,应以有效协助学生“实现自我”为目标。同时讲究课程的乐趣化,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实践表明:校本课程的呈现若能做到生动活泼而有趣,让学生有“寓教于乐”的感觉而乐于学习,更有利于学习的顺利进行。否则,尽管校本课程编订有实用价值,但过于生涩艰深,则不易引起学习动机,难以达到校本课程的预期目标。
2.化学校本课程应加强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化学校本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这是近年来课程发展的另一主调。随着社会的变迁,信息爆炸及知识技术的迅速推陈出新,学生在学校除了学得基本知识外,更需要有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各种生活挑战及工作所需的能力。
3.注重化学校本课程的整合化。课程的整合化是当今世界各主要国家课程发展的又一趋势。它要求每一阶段的学校或每一年级的教育课程一贯性的纵的配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或衔接上的不良,也要求同一阶段同年级各科课程内容的横的联系,使课程的架构周期完整,对内容难易多寡相称合理,对学生的整体学习能提供更有效的帮助;同时,随着文、理科相互渗透日益深入,边缘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也强调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整合,注重通才教育,使学生具备文理科知识学习的基本能力。此外,正式课程与非正式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或潜在课程)也在整合之列,提倡两者要相互兼顾,不能偏废。因为正式课程或显性课程虽是可预期的计划性学习,但是,若能兼顾没有预期而却能产生深远影响的隐性课程或潜在课程的学习,则教育效果将会更好。
4.实行化学校本课程的弹性化。所谓课程的弹性化是针对以往课程的单一化与僵化的缺失而提出来的。它主张课程的实施要留有伸缩余地,使教师和学生有自主教与学的机会。事实上,以一种僵化刻板的课程实施于所有具有不同特质的学生身上,是不科学的,同时也是行不通的,这有违教育原理。因此,“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是今天进行化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原则。
四、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
1.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培训与观摩。(1)组织。成立由分管教学校长统帅、化学教研室为主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小组,落实专人负责,职责分明,建立起强有力的组织体系。
(2)培训。在开展学科通识培训、确立起新的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开展校本课程专题培训活动。由化学教研室和教师发展处落实校本课程开发的业务培训。
(3)观摩。每学期要组织化学备课组内交流、化学教研究室内研讨、校级观摩、校际现场公开等活动,使培训与开发有机结合,通过反复的实践、观摩、研讨,提升开发能力。
2.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步骤。(1)分析学生的需求。对学生需求的分析,涉及到学生的知识需求和心理需求。知识需求,是指学生对知识本身及获取知识的方式途径等的需求;心理需求,是指学生健全心智、培养人格的内在愿望。对学生需求的分析,有利于“因材开发”。其次,还应当分析社会需求,审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既满足学生需求,又有利于社会发展——这样的课程,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2)评估课程资源。只有对化学校本课程资源进行准确评估,才能决定开发的方式与程度。教师和学生是资源开发的重点,也是资源评估的重点。对教师的评估,通常研究教师的教学特长,能力范围等。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估包括现实学习能力和潜在学习能力。现实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已达到的学习能力现状,是学生资源开发的重要依据;潜在学习能力,是指通过课程更新,学生可能达到的能力状况,是学生资源开发的重要目标。
(3)选择化学校本课程命题方向。了解相关化学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现状与前沿命题,是化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关键所在,了解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前景、具体要求是师生根据自身的知识积淀、兴趣爱好、选择或提出课程资源的开发方向的基础,因此科学的选择命题方向是化学校本课程实施的最终方向。
(4)制定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案。方案的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①对课程内容的界定;②课程资源开发的背景;③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④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⑤课程资源开发的方法;⑥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和步骤。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机制
1.校本课程开发的行为研究模式。在实践中要抓问题,及时反馈,调整开发方向、内容、形式等,不断提高教师自我反思意识和调节行动能力,并以解决问题、取得成效为最终目标的教科研模式来推动校本课程开发取得良好的成效。
2.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求作风务实求真。由于校本课程的内容大多不同于学科教学,所以要求着眼于人的发展,回归教育的本质意义,否则就会违背新课改的基本理念。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本研究在国外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以卢卡奇出版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为标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文本的物质载体,也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它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最新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带进高校的课堂,带进当代大学生的头脑,什么时候解决好了教材问题,什么时候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突破。
一、建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发展历程
当前,“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大学生价值观念呈现出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这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早在战争年代,我党开设的高等教育就对学生或学员开展了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直到20世纪80年代,诞生了完整的思想政治课程体系――“05方案”,综合概括了原来的“两课”正式命名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最终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恢复重建
1950年,教育部在高校开设以新民主主义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该课以的“新民主主义论”为教材,1953年该课程被改称为“中国革命史”,1961年改为“中共党史”,教材大多采用《中国革命史纲》。
1957年,高校政治课除“社会主义教育”外全部停止。1966年,开始,高等学校全部停止招生,所有课程也被停开。1971年高校复课后,政治课以讲解包括《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在内的4本马列著作和著作为主,教学成了政治运动的附属物,一直到“”结束。
1980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联合通知,规定高校普遍开设“马列主义理论课”。同年在《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中规定:在全国高校本科开设“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三门课,文科专业开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教材可选用教育部推荐教材也可以根据教学大纲自编教材。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稳步发展
1984年,教育部颁发《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的文件,提出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至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1985年,第一次高校马列主义理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上,中央要求在高校增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后改称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这一课程,形成“85”方案的雏形,规定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法律基础”,另外“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和“职业道德”三门选修课程(1992年这三门选修课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必修课)可因校制宜有选择地开设,文科加设“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
8波和期间几次全国性,表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侵蚀,国家教育部门开始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的武装,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快了改革的步伐。
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提出“两课”教学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要“编成教材,进入课堂”。1998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课程开始在全国推行。“98”方案开启了“两课”课程新方案,在高校本科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开设)5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2门思想品德课。此后高校使用的教材都有各省的教育厅统一指定,但在全国内教材版本没有作出统一规定。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逐步完善
“98”方案后一直到2005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进入新的阶段。“05”方案将“98”方案中的7门马克思主义理论必修课改为4门,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另外加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文理科同时加设“形势与政策”课。
二、建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经验
课程是教育教学的基础,教材是在此基础上系统实施课程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的主要途径,其教材建设必须得到保证。
1.国家高度重视教材建设,促进了教材文本的快速发展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部门,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发展,、教育部多次指示要做好教材规划,编写高质量的教材。
自20世纪80年代初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创立以来,马克思主义已经由原来的二级学科上升为一级学科。“95”方案,教育部启动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成立了专门的编写组织;2001年初,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十一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和改革的意见》,将“九五”重点教材及面向21世纪的课程教材修订再版,使之成为精品教材;“05”方案出台后,、教育部组建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建立教材建设专家库,抽动专门资金,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开支。
自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版本每年都要印刷3~4次,精品意识已经成为开发和占领教材文本市场的经营理念。这一切都表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已经进人稳定的“盛产”期。
2.教材吸收了最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精品课程理念深入教育教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为广大群众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及时充实、更新能够反映时代精神变化和社会向前发展的内容和素材。
“05方案”标志着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马克思主义的一级学科课程开始成熟。思想政治理论课国家精品课程网站的开设,拉近了大学生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的距离,激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积极性,从理论上引导大学生的成长,从思想上启发大学生的精神追求。
3.普遍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确保了教材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文本是根据课程标准、学科社会发展特点编写的。建国初,国家对于高校的政治课教材使用没有做统一的规定,高校普遍使用自编教材。
自编教材,容易出现知识观点不一致而产生的理解混乱,这些独树一帜的自编教材,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教材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20世纪80年代,教育部组织编写了第一套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本科教材,共10本。2006年2月,、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出版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未经、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再自行组织编写、出版发行各种名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4.教材建设带动了整个学科的发展,显示出教材文本的巨大张力和活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作为一种生命的精神性,它的使命是唤起大学生心中的教育自我,从而勇敢地承担起继承和完善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伟大使命。21世纪的高校教材更加注重学术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必须能立足学术前沿,在教材建设上具备准确性、高新性、先导性、国际性的特点。高校的教师、学者、教授,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专业研究人员,是对这门课程的前沿问题了如指掌,并各有自己独到学术见解的顶尖人才。他们能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国际前沿问题和进展情况,还有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地引入教材,教材质量突飞猛进,日益成为统领大学生思想意识领域的有效文本。
三、建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文本传播的教训
建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文本在使用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可贵的历史经验,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1.政治色彩过于浓厚,教材文本偏离了教育的主题
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程中,并不是每一次都能正确的把握意识思想的主流,并不是每一次都能无误的肩负道德的正确航向。
期间,由于受“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和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侵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混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
2.教材篇幅受限,文本内容过于简单
为确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集中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最高水平的专家和学者。他们都是对这门课程的前沿问题了如指掌,能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地引入教材,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本身的特点是以人文事实为基础,知识不确定性和开放性更甚于其他学科,受篇幅所限教材文本的内容并不能游刃有余的拓展,文本内容相对而言过于淡薄。
3.教材内容跨度大,教师难以驾驭多层知识体系
“05方案”制定了“四轮”教材建设规划,即将“98方案”中的7门马克思主义理论必修课改为4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即原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两门课的内容合并,“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即原来的“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两门课的内容合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即原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的内容合并。这样的知识组合不仅加深了教材的难度,对于授课教师也是很大的挑战,由于一位老师不可能是多重学科的驾驭者,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不得不经常更换教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甚至要更换三、四位老师,无论对于教材的把握,还是学生心理的了解甚至学生适应老师的能力都是很大的挑战。
4.教材间统筹不力,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许多著名学者,都有自己的固定科研方向,科研、学术水平都很高,编写的教材起点也很高。由于各自为战,与其他课程联系不大,他们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没有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很难做到与四门课程全部兼顾的统筹力度,这样容易使得各门教材要么太孤立,降低了学科建设过程的合力,要么相关的教材之间存在着机械的重复现象。
参考文献:
[1]董顺杰.浅谈我国高校教材建设的现状和任务[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4).
[2]张耀灿.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设置;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山西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从20世纪80年代初创建以来,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从理论上回答了大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启迪和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教育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始终坚持与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结合课程教育教学特点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势特点,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发展完善。笔者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来山西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历史沿革以及改革发展的梳理,可以将山西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设置沿革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初步发展阶段(1978—1984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总体来说,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对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我国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1980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据实践经验和现有条件,在目前全国高校本科开设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哲学。文科专业加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也可试开科学社会主义。”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解决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1984年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要求从1984年起着手准备在全国高等院校增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课程。按照教育部对于课程设置的相关要求,山西省各高校积极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工作,在教学中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彻底清除林彪、“四人帮”的瘤毒,拨乱反正,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教育学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山西大学、太原机械学院等高校开设了“中共党史99、66政治经济学”、“哲学”、“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等必修课程,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断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不断完善阶段(1985—1997年)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代科学技术和政治经济以及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心理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改革。1985年8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指出,在新的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必须对大学生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历史教育,使大学生能了解历史、认识历史;必须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使大学生能用正确的理论分析鉴别各种社会思潮和观点,对错误的思想观点进行进行分析批判;必须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理论实践的教育,使大学生能深刻体会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任。
1986年3月,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在高等学校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中指出,从1986年起,要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进行改革,逐步开设“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9966马克思主义原理99%66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这四门课程。从1985年以后,山西省教委和各院校组织广大教师对政治理论课积极进行改革,建立了新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得到了不断修改和充实,真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山西省还利用一年多的时间,本着先易后难、由点到面的原则,坚定、积极、稳妥、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进行了改革,到1986年暑假后,山西省各高校开始开设“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等必修课程,将“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分成“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几门课程,并增加了历史唯物主义、当代资本主义的内容。
1988年7月,山西省教育委员会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程和召开法律基础课研讨会的通知》,将“法律基础”课列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必修课,为此,从1988年新学年开始,山西省各高校普遍开设“法律基础”课。从1991年起,山西省各高校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中增加了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的内容。1993年8月,山西省教育委员会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改革意见》,高校的“大学生思想修养”和“人生哲理”两门课调整为“思想道德修养”一门课,作为必修课从1994年秋季开学实施。“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仍为必修课,其中“形势与政策”针对学生的思想认识,采取报告或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每学期集中进行五次左右。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健康发展阶段(1998—2004年)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这给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校必须下大力气使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1998年5月,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教育委员会了《关于我省普通高等学校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通知》,从1998年秋季开学,山西省各普通高校都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为基础,开设了“邓小平概论”课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设置必须着眼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要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反映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1998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至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课“98方案”形成。按照上述要求,山西省各高校进一步推动“两课”学科建设,充分发挥“两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重要阵地作用,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华北工学院等高校把“两课”列为重点课程,加强了课程的建设。由此,山西省各高校“两课”课程设置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2003年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通知》,要求把“邓小平理论概论”课调整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山西省各高校从2003年秋季开始开设这一课程,并重新编写了这一课程的教材,从总体上贯彻了十六大精神。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科学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
区域联盟:意义教育的基础
凯旋教育集团由江干区凯旋街道辖区内的景芳中学、景华小学、春芽实验学校、茅以升实验学校和南肖埠小学“一中四小”组成。集团五所学校教育质量扎实,学校特色初显。集团诞生后,成立了由教育行政部门、街道、高校和学校等多个单位组成的凯旋教育集团理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借助区域联盟教育共同体的运作机制,引进高校力量,力求“三个突破”,激发与增强了各校的发展活力,推动与提升了各校的办学品质,也为本校意义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优化了师资结构突破学校限制,优化师资结构。由于集团内学校规模较小,各校均存在师资结构相对不均衡的问题。集团成立以来,实行了教师流动机制,集团内所有学校可以从自身出发,提出需求意向,由集团理事会统筹调配教师,异质交流,取长补短,较好地解决了部分学校、部分学科出现的结构性缺失,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2013-2015年有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等四科课任教师实现了流动,下一步集团将逐渐增加流动的学科门类及教师数量,进一步促进集团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丰富了教育资源突破学区限制,分享特色资源。集团内四所小学的发展各具特色,春芽实验学校的“书法”、南肖埠小学的“国际象棋”、茅以升实验学校的“桥文化”以及景华小学的“篆刻”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力。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的需求,集团尝试实施覆盖区块的“大学区”招生政策,辖区内适龄儿童可以根据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学校入学。与此同时,集团还整合优化各校的特色课程,推出了“区域共享课程”,通过学生“走校”、教师“走教”等形式,让集团内各校学生可以享受任一学校的特色教育资源,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形成了集团特色联建的集群效应。
营造了研究氛围突破教研组限制,提高师训质量。集团学校规模较小,最小的教研组只有1人,限制了校本研训活动的开展。因此,集团实行了活动联合机制,改变了校本研训组织形式,提高了校本研训质量,激发了教师发展动力。集团以“凯旋论教”为载体,各校分学科轮流申办教研活动,增强了教研力量。譬如,景华小学举办了“凯旋论教・美术教学”研讨活动,五所学校的美术老师共同参加,实现了小学之间“横向”与小学中学之间“纵向”的融合,极大提高了研讨效果;茅以升实验学校举办了“凯旋论教・体育”研讨活动,集团体育教师、理事长,华东师大挂职副校长以及区教研员等参加,教研氛围非常浓厚;本校举办的“教师风采展”活动,各学科教师分别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推动了教研活动的内涵发展,切实提高了校本研训对教师发展的促进作用。
高校助力:意义教育的保障
高校助力,形成意义教育理念为了切实推进学校工作,江干区教育局引进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的专家力量,由基教所为集团“一中四小”各配备一名挂职业务副校长,为挂职学校课题研究、课程改革、特色总结、文化提炼以及对外交流等提供全方位智力支持。挂职本校的科研副校长徐冬青教授多次深入教学一线进行调研,从课堂模式、教师发展和管理体系等方面深入剖析现状。徐教授与本校课题组教师基于学校发展中出现的矛盾与问题,分析影响学校发展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聚焦学校层面的整体改革定位,进行了意义教育的顶层设计。既力求通过意义教育,探索一种既讲求实效,更追求内在价值与深层意义的课堂教学境界,使教师在聚焦日常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专业发展,让学生在日常课堂生活中实现有意义的学业进步与主动发展。
高校助力,形成意义教育文化在华师大基教所专家指导下,本校基于学校发展的传统优势,以及后续发展所需要的核心价值理念,将“成长,在有意义的每一天!”作为全校教师和学生共享的核心价值追求,并确立“意义教学与意义学习”作为统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课题开展研究与实践。在课堂教学中探索“意义教学的原则和策略”,在班级建设中探索“意义教育的原则和艺术”,着重在学业评价改进、课堂教学改进、班级管理改进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等四个方面形成有效的经验。正是在区域联盟背景下,借助高校专家指导、资源分享,本校逐渐从意义教学、意义教育和意义管理机制发展到构建学校文化的意义生成办学模式。在整体推进学校质量改进的工作中,学校形成了“三用”改革思路,即用文化引领质量改进,用课题深化质量改进,用规范保证质量改进。“文化、课题、制度”三维有机综合,使得学校实现了从“外延式”质量改进向“内涵式”质量改进的转变。
学校互联:意义教育的深化
学校充分利用凯旋区域联盟这一优质平台,进一步深化意义教育的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学校参与京沪教育快线论坛、两岸四地国际学术会议研讨交流,通过凯旋教育集团内部校际交流、教研,进一步丰富本校“意义教学”实践内容。
基于研讨平台的理论完善在2014年第八届两岸四地国际学术会议之“教育圆桌会”上,来自我国和德国等国内外多个院校的专家、领导、校长等百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校作为本次活动的分会场,姜建平校长在会上作了《问题与路径――浅谈初中学校质量改进的思路》的报告,分享了他对学校质量改进路径的“三用”理念,获得华师大终身教授叶澜的肯定和认可。
基于资源整合的校际教研凯旋教育集团自成立以来,本校每学期都与同为华师大基教所实验学校的景华中学开展集体备课、同课异构等教研活动。同时,为促进两校间的研训交流,学校还借成立凯旋教育集团的契机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指导,开展跨校的主题教研活动及“启航杯”青年教师授课竞赛等活动。
基于特色课程的教学模式启发受集团内四所小学特色课程开设的“学生走校”“教师走教”模式启发,本校在中小学衔接方面开展中学教师进小学“送教”和聘请部分小学教师到中学“任教”活动。为了使小学生的兴趣、特长能够在进入中学后得到可持续性发展,让集团内四所小学的特色课程得以延续,本校有针对性地开设了一系列特色课程供学生选择,同时聘请专业对口的教师及各小学特色课程教师给予跟进指导。
品牌课程:意义教育的阶段成果
基于区域联盟背景,学校从实际出发,借助“意义教育”课题研究,推动教学改革,优化教育理念,逐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品牌课程。
促成富有教育品性的德育活动系列化基于联盟共同体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广阔的教育平台,学校进一步促成了富有教育品性的德育系列活动,并逐步走向德育活动课程化。结合三个年级段学生的不同特征,学校又提出了“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提升”三个层次的德育目标。如:七年级新生对初中的学习和生活是既期待又焦虑,需要具备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和管理的能力,需要有效地参与到系统的学习活动之中。针对新生的这些特点和成长需求,学校开设新生始业教育系列课程ABC,紧扣自我管理、人际交流沟通、有效学习、品质锻造几个维度开设活动课程,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整体性发展,提升德育活动的综合育人价值。
改进课程体系,开发“足文化”品牌课程学校充分挖掘基础性学科中对学生个体成长有意义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的教学资源,开发的“足球文化”校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刻苦奋斗、顽强拼搏、团队合作的足球精神;“足迹杭州”实践课程,引导学生寻访家乡的历史古迹、名人轶事,注重培养学生历史文化素养;“足行天下”阅读课程,基于传统文化视角,达到让学生海量阅读行天下的目标。“足球――足迹――足行”的课程体系已逐步为学校精品课程的开发定位。围绕“足球――足迹――足行”文化视野下的足球教育发展思路,有机整合了“脚下有梦想,进退皆文章”的足球教育精神,挖掘了足球项目的育人价值,丰富了学校的特色课程建设。
论文摘要:从行为主义的基本内涵出发,探讨了行为主义理论对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通过分析提出了在行为主义理论指导下校本课程开发的几个具体对策,强调环境的创设,提出校本课程开发应以工作岗位要求为前提,要细化为具体的行为标准,要注意激励教师、企业及学生参与,要使开发出的校本课程精炼、有效、具可预见性。
自1973年菲吕马克(Furumark)和麦克米伦(Mc-Mullen)两位学者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一次国际课程研讨会上提出“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这一概念后,诸多国家的学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行政官员对这一概念表示了极大的兴趣。职业学校开设校本课程,有利于增强课程对学生的适应性,有利于加强学校自身的专业建设,有利于达成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可以预见,校本课程的开发将成为职业学校教师当前与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本文从行为主义理论出发,探讨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对策。
行为主义理论基本内涵
课程的编制都有其基础,学者们一般认为课程的基础学科是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应促进职校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尤其是以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要让每个学生有其业,让每个学生乐其业,在校本课程的编制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学生个体的发展和学习过程本质等问题。那么,作为心理学基本理论之一的行为主义理论有哪些基本内涵呢?为什么它经久不衰呢?
行为主义理论学家反对内省,否定意识,强调练习,认为对人的心理研究应该集中于可观察的行为。行为主义主要运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认为环境是影响人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人的大部分行为是后天习得的,其核心基于两个基本假设:一是行为是有机体对环境的操作反应,二是行为具有法则性,是可以预测和控制的。
行为主义分为古典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以华生为代表的古典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和其他动物一样,均遵循着相同的行为法则,这些行为是可以观察和控制的。他们把人的意识和精神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用简单的动物行为的研究结果解释人的行为。20世纪30年代后,赫尔、托尔曼等人不再坚持行为只局限于可以观察和测量的反应,也不再坚持刺激和反应的关系是唯一的行为建立和改变的过程,而把行为动机和认知的研究与行为研究结合起来,创造了行为研究的新领域。
行为主义理论对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启示
校本课程开发要注意行为环境的影响行为主义认为环境是一个强化物,行为是有机体对环境的操作反应。因此,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导者必须注重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安全的、可以预见的环境,增加学生的归属感与成功感,让环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行为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强化。首先,职业学校的环境应该是常规的,要让学生产生归属感,让他们能在学校找到喜欢的环境。其次,职业学校的环境应该是动态的,不断变化,不断拓展,给学生创造一种适合他们的学习环境,使他们重拾自信,增强成功感。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在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实训中心的规划与建设上。实训中心的规划建设既要注意功能定位,又要创设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职业氛围,通过真实生产场景的再现,或实际生产过程的模拟,营造与专业教学内容相匹配的企业氛围,创设有利于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工作一体化的新课程实施的教学环境。此外,积极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也是学校拓展教育环境的一个重要举措。
校本课程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体,而且要可控制和可测量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学校的校本课程应该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内涵、要求与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有机融合;应通过实证研究,从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并将其转化为具有学习价值的教学内容,形成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应结合本地区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行业企业的现实需要,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按照有利于重点专业建设、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发展的要求,充分调动教师和行业企业人员的积极性,发掘和整合学校、企业和社会的课程资源,形成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经过对目标具体、明确的分析,小步子教学和在教学中及时应用强化手段显得特别必要。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性特征目前,职校学生普遍表现为:(1)基础知识薄弱,思想活跃,但学习兴趣不高;(2)价值观念多元化,承受能力差,心理素质低,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往往较偏激;(3)对技能训练感兴趣,重实践轻理论。面对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人际交往的紧张、求职择业的困惑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心理矛盾,所以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是“一会充满希望,一会垂头丧气;一会信誓旦旦,一会原形毕露;一会激情满怀,一会全面崩溃、犹如面临世界末日;一会温顺如羊,一会又暴跳如雷……”针对这些情况,职业学校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成长的平台,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的课程就显得特别必要。一方面,它是体现教育公平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学生成为有用人才的需要。重视学生个性特征、重视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效率是校本课程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
转贴于
基于行为主义的校本课程开发对策
根据岗位要求,明确工作任务,提出细致的行为标准行为主义基本原理之一就是行为被其结果所控制。教育者教给学生的多是一系列的行为和行为链,而不是一个单个行为,所以将岗位要求转换为细致的行为要求就显得特别重要。教师要让学生出现良好的、正确的行为,就必须设法让学生用成型或者接近完成最终任务的行为去强化,去练习,去复习。2004年,教育部在《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中就提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课程的要求,创设尽可能真实的工作情境,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帮助学生获取直接的工作经验,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在每一个具体的行为标准中要求能体现目标、核心成分、材料以及具体步骤,每个行为标准后要求写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对教师与学生的建议、活动的改进与拓展等。但目前,职业学校仍普遍按照普通教育的课程模式开展教学,强调综合素质培养,而忽视学生技能的培养,结果导致培养的学生能力素质远离市场要求。
结合本校的办学优势和本地区对技能型人才的实际需求加强专业建设职业学校是批量培养技术、服务人才的场所,办学往往以服务本地区企业为优先目标,紧紧把握当地企业的发展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也是企业的事情,对于行为的强化标准不应由教师说了算,而应由企业说了算,要将学校、企业通过学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目前,校企合作比较好的领域有汽车维修、酒店管理等服务性、实用性强,实习成本低的专业。一方面,对学校而言,企业能够解决实训基地以及学生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对企业而言,学校能提供“廉价劳动力”。如果学校和企业仅仅局于这种合作,是难以带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深化校企合作的领域与内容,提升双方合作的积极性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职业学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培养出品学兼优深受企业欢迎的学生,通过校本课程建设,立足市场,加强工学结合,让企业、学校、学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互惠互利。学校通过自身的专业优势为企业培养人才,企业为学校提供资金与教学帮助,学生在这样的合作过程中才能得到扎实的发展。
结合职业学校教师特点,激励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建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校本课程改革是大趋势,但在教育领域改革中观念与行为往往出现差距,究其原因往往是改革的发起者与承担者分离,缺少制度支持也为大家的公认。那么,按照行为主义理论,应为教师提供什么样的支持和激励呢?影响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建设的因素既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知识和能力层面的,既有个人的,也有组织文化的,还有社会文化的。那么应采取什么策略来激励教师呢?首先,教师是作为一个人存在的,而非教学工具。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者要对教师个人进行心理与人性的关注。其次,要进行物质上的支持,比如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和数据资源,经济上的奖励也是必不可少的。再次,应允许教师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犯错,任何一项改革都必须在实践的检验中不断完善,而在完善的过程中教师也许会犯一些错误,对这些错误,校本课程的领导者应该给予体谅与帮助。最后,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要精练、科学、有效。比如,校本课程加重了教师的课程负担,那么该课程的开发肯定不是有效的。
增加校本课程的可预见性,给予教师与学生探索的机会职业学校校本课程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行为的可定义性。一方面,课程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学习。另一方面,要注意课程的可预见性。目前,职业学校的整理课程都是由专家、学者设计出来的,他们充分考虑到了知识的系统性与整体性,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但学术味道比较浓厚,在教学过程中难以预见学生行为的养成结果,通俗地讲,就是难以预计教学过后学生会掌握什么技能。学生难以明显体会到学习效果,就会渐渐失去学习兴趣。行为主义理论要求给学生提供一个可预见的课堂,给予学生、教师以探究的可能,认为学生只有掌握了一些技能,尝试到甜头后,才能继续进行更加专业的探究,才能有所创新。
循序渐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确认学生原有水平,以小步递进的方式施教,及时强化和及时反馈等手段都是基本的。校本课程开发应该关注学生行为的渐进性,加强课程的甑别性,按照职业的标准或者等级进行相应课程的开发,通过普及、中级、高级等系列课程提升课程的有效性与连贯性。
行为主义经久不衰,基于行为主义的课程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基于行为主义的校本课程开发聚焦于学生与环境的互动,聚焦于行为的有效性,聚焦于教师如何安排有效的环境或者课程去促进学生行为朝着教师与社会希望的方向定型。因此,研究行为主义,利用行为主义理论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目的性更强,操作更细致,效率更高。
参考文献
[1]朱家雄.学前教育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60-188.
[2]黄显华,朱嘉颖,等.课程领导与校本课程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2).
上一篇:自由贸易的作用(收集5篇)
下一篇:篮球校本课程方案(收集5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