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收集5篇)
时间:2025-01-02
时间:2025-01-02
英文名称:ResearchesinMedicalEducation
主管单位:中华医学会
主办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重庆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1-8569
国内刊号:50-1149/R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2002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由重庆市教委主管、重庆医科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医学教育研究期刊之一。
本刊以医学教育研究为主要内容,探讨教育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交流医学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成果,反映国内外医学教育动态,沟通信息,活跃医学教育研究的学术空气,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办学水平;把人文、社会等相关学科的新理念、新内容、新方法引入医学教育,关注医学领域内的社会心理、经济和法律等问题,促使医务人员、教师和医科类学生树立大卫生观和大健康观,以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学教育国际化的需求;学习和借鉴各科类高校办学的新理念、新思路,探讨高等教育的共同规律,促进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介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动向,引导医学教育观念和手段的更新与改革。
1.1拓展医德教育教学内容
医学生医德知识具有时代性、专业性和系统性。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医学院校应适时拓展医德教育内容。医学院校应着重培养和加强高校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努力促使他们的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医德教育过程中要认识到我国医德教育的特色。要求每一位医务人员从医学生时代起,学习医德知识,熟悉医务人员应具备的医德认知,树立职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全心全意地为病人的身心健康服务。
1.2创新医德教育教学方法
在医德教育中,教师为了激起学生立志从医,将来做一个合格医生的理想追求,体验到医德认知,领会到医德的真谛,可以采取案例教学和体验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在课堂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专题讨论,将医德理论融于生动的临床案例分析讨论之中,在讨论中将道理越辩越明,得出正确的结论,形成正确的医德认知。例如,可以选择一些与课程内容有关的医德案例,用那些对医疗卫生事业尽心尽力、不辞辛劳、夜以继日、精心探索、兢兢业业工作的先进案例;用那些对病人一腔热血,以病人为中心,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的正面案例,使学生领悟到医务人员独特的对病人的医德认知。同时,也可选择一些消极案例,从反面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课堂内采取突出学生主体性、参与性的体验式教学,突出行为举止和情感熏陶在教学中的作用,重感知轻说教。通过案例教学和体验式教学,学生能够体验到一个推己及人、推人及己的移情式思索过程,可以使各种对医德的不同认识产生碰撞,增强医学生辨别医疗言行是非对错的能力,增加对医德的认知,促进医德品质的形成。
2动之以情,让医学生培养医德情感
2.1创设良好情境,建设优美文明的校园环境
校园文化与医学生医德教育深度融合,通过校园文化的感染力、渗透力、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拓展医学生医德教育的空间和渠道。在校园内建立天使广场、医学家塑像群、医学家名言画像碑林大道,大道两边设置校史墙、宣传窗、报刊栏等,让医学生在校园感受到一种浓厚的医学气息氛围和医学文化积淀;在图书馆大厅中悬挂医学名家的照片和事迹介绍,如扁鹊、华佗、李时珍、张仲景、孙思邈等;在教学楼里张贴中外历史上有深远影响的医者誓言,如《大医精诚》《医学生誓言》《希波克拉底誓言》《胡弗兰德医戒》《南丁格尔誓言》等;在教室里悬挂医德楷模的励志名言、事迹,通过清楚明了的文字语言感化学生,谨记自己作为一名医学生的使命;校团委以征文、知识竞赛、辩论、论坛、医学技能比赛、学术活动、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引导医学生思考准医务工作者所应具备的素质;开展榜样典型教育,邀请医疗战线的楷模、德艺双馨的医学专家来校讲解自己的从医之道,做先进事迹报告,广泛宣传王忠诚、韦加宁式的优秀医务工作者的先进典型事迹,号召医学生弘扬高尚的医德,使医学生明确作为医生担负着“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重要责任。总之,将医德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宣传为医学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古代医学家以及现代医学家的事迹与高尚医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熏陶学生、教育学生、激励学生,使学生主动地将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作为自身不懈追求的目标,时刻对病人的健康和生命负责,从而培养医学生医德情感。
2.2教师以身作则,打造高尚健康的师资队伍
医德教育工作需要一支具有较高素质和较强工作能力的教师队伍。教师的言行举止、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的表现,都直接影响医学生的素质。带教教师医德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临床医德教育的成败。因此,通过在教师队伍中推介典型,捕捉医德医风亮点、宣传先进事迹、培养优秀医德榜样等方式,感化学生。所以,在医德教育队伍体系的构成上要注意吸纳一些综合素质高、言行一致、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身体力行、正派清廉、德高望重的专业临床教师进入医德教育队伍,给医学生一种最现实、最生动、最鲜明的教师榜样示范作用,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作用。
3笃之以信,让医学生坚定医德信念
3.1以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医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今医学生都是“90后”的青年,在正负能量并存的社会下,医学院校在整个医德教育过程中对医学生要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坚定医德信念,使他们秉着政治坚定、救死扶伤的伟大理想,明确的人生规划,献身于医学事业,树立起一切为病人服务的宗旨,把患者康复视为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应在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框架的引导、制约下,树立起为病人服务的人生观,积极主动地、规范地投入到为病人、为社会服务的社会活动中去,把自身的个人利益同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只有当医学生确定了“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信念,才会形成巨大的道德力量,从而激发他们在以后的医疗工作中,自觉遵守医德规范,去为实现崇高的理想信念而奋斗。
3.2以榜样的力量弘扬医德,激励医学生坚定信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榜样的力量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创先争优,最终有效激励、培育和发掘更多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着力弘扬新时期的高尚医德和良好风尚。古代有“杏林春暖、橘井泉香”的美谈,今天全国卫生系统中有“奋斗到生命最后一息”的首都十大健康卫士马庆军、“小处方”医生王争艳、“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最美乡村医生”邓前堆、“百岁仁医”胡佩兰等榜样。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是一种心灵的感动,也是催人奋进的鼓舞,激励着更多的医务人员以他们为榜样,树立救死扶伤、病人至上、热情服务、文明行医的行业风尚,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4炼之以志,让医学生锤炼医德意志
4.1加强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培养医学生锐意进取的精神
现在的医学生大都没有受过艰苦环境的锻炼,缺乏顽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与困难做斗争的勇气。医学院校医德教育的内容包括加强对医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只有经历了患难和在逆境中奋斗的人,才体会到信念的力量,也才能形成坚强的意志。医学生在进入医疗工作以后,在工作和生活中会遇到新事物、新问题,只有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才能克服困难。作为医学生,将从事一项艰苦而复杂的工作,医务人员从事的既是体力劳动,又是脑力劳动,专业性非常强,要求非常严格,一台手术站三、五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其辛苦不言而喻;面对手术中流出的脓血,要不怕腥,不浮躁,仔细认真地进行操作和处理。在大学期间开展丰富的拓展训练,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培养力争上游精神,使医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才能在临床工作中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真正得到广大患者的信任和支持。
4.2加强挫折教育,锻炼医学生迎难而上的意志
困难是坚强意志的“磨刀石”,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挫折与困难不可避免,然而现在有些医学生因为条件优越,生活舒适,没有接受艰苦生活挑战的勇气,有些医学生很希望能有所作为,但不肯努力,也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针对医学生的这些特点,教师可利用课堂或班团活动引导医学生开设“模拟医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活动,把医学生置于“逆境”中,锻炼其挫折承受力,培养顽强进取的志向和品格,使医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工作上不畏艰难、刻苦钻研、勇于拼搏,敢于迎接各种挑战。
5导之以行,落实医德行为
5.1走向社会,多渠道开展医疗实践活动
组织和引导医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医疗社会实践活动,是医学生落实医德的重要途径。校团委及其领导的学生会、学生社团每年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举行“健康卫士工程”“名医起航”“人性的温暖”“崇尚医德,献身医学”等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组织志愿者、社团成员到养老院、孤儿院、残疾人康复中心、社区、街道、乡村开展义诊咨询、健康体检、文艺表演等各种形式的公益活动。假期组织学生深入基层医疗机构做实践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利用每年的护士节、艾滋病日、世界环境日等举办相关的宣传活动,义务献血,为白血病患者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增强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明白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神圣而崇高,“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责任的重大,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医德。
5.2加强制度建设,以医德评价鼓励高尚行为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德育教育
【分类号】:R-4
德育就是教育者按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新时代的德育教育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都应求新求变,寻找符合新时代德育教育理念的方式。在内容上,应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谐社会等新的德育教育目标;在形式上,应更重视学生的实践和体验,采取更加科学的教学手段。
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洞察和掌握所教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全面理解和落实教学大纲。因此,教师要做到所教学科有效地渗透德育,必须认真地研究和准确地把握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在医学微生物课程中实施德育教育,即是通过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教学改革,改变目前只看重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培养,忽视学生思想教育培养的现状。明确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目标,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医德和人文科学知识修养的优秀医务工作者。就如何发挥医学微生物学的优势,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谈下面几点看法。
一、根据课的内容特点,渗透德育教育
“医以德为本,无德不为医,”21世纪的医学人才首先应当是医德高尚的人。通过医学专业课来渗透医德教育,可以克服传统德育教育单纯说教的缺点,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如在讲授抗生素与菌群失调的关系时,让学生结合现今某些医生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无原则地给病人使用高级广谱抗生素,造成病人菌群失调,既增加病人的痛苦,又给病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的现象,展开批评讨论,以唤起学生的正义感,自觉抵制错误的思潮和行为。
二、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渗透德育教育
高校德育教育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展开的,教师作为教育者发挥主导作用,学生作为被教育者发挥主体作用。要强化德育教育的效果,必须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发挥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两方面的积极性。教师应提高自身修养,首先应当精通所授专业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技术和技能,并要有较广博的文化修养,较多地了解相关学科知识,特别是应加强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学习。在积极提高自身修养的同时,还应加强爱岗敬业师德教育,努力使教师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为人师表,勇于探索,富于进取,不断开拓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接受教师的学术观点、知识技能、思想方法,可以模仿教师的教学风格、治学态度、言谈举止,这种影响不仅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而且延续一生,以至于很多学生的人格、个性、气质都深深地烙着他们所尊重的教师的印记。所以说,教师高尚的人格,本身就是一面旗帜,一根标杆。它对于学生心灵的重要影响,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
三、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自我德育教育能力
自己教育自己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中外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少年期和青年期是困难的年龄期,学生在身体、智力等方面都迅速发展,教育者将会遇到很多困难,只有把教育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才能顺利克服这些困难。因此,必须注意青少年学生自我修养”。自我教育是一种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它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学会了自我教育,学生就能在一定教育条件下自觉地提高认识,并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按社会的要求评价自己的言行,实事求是的分析自己的优缺点,主动接受社会和学校的德育教育,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积极体验和掌握正确的行为规范标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四、利用教材中的人物故事,进行德育渗透
充分挖掘教学材料,提高教学材料的选择和处理水平,通过多角度多方面的学科教学手段来丰富德育教育的方式。理论化的德育教育往往显得枯燥无力,过于说教,而如果通过一定的故事素材来呈现,即将德育教育的目标融入一个个故事之中,就能使许多德育教育的目标不言自明,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德育教育。这样的德育教育自然,符合教育原则,易于学生的接爱。如英国乡村医生琴纳,发明“牛痘苗”的故事;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故事;我国微生物学家汤飞凡发现沙眼衣原体,而且用自己的眼睛作实验的故事;美国病理学家立克次医生因研究斑疹伤寒而受感染不幸牺牲的故事。同学们会被科学家们为了科学献身的精神深深感动,从而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
五、利用相关资源,渗透德育教育
在医学微生物教学中更好的利用教学过程中的相关资源,加强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强化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形成积极情感,达到预期效果,更好的发挥学科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功效。
六、激发学生积极情感,提高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自觉性
激发学生积极情感具有双重作用,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学习效率,而且其本身就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医学微生物学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积极情感,如动机、兴趣、自信、自尊、意志等,可以潜移默化的转化至其他的学习活动之中,成为学生迁移积极情感,自觉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准的内在动力,也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后的继续发展起到正面的影响。同时,教师在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的基础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能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使学生在感性上的体验和认识转化为自身的道德素养的提高,使得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育落在实处。
总之,作为医学院校的教师,要精通专业课理论、高超的专业知识技术和技能、良好的思想品德、过硬的职业道德。我们不仅要以自己的高超技术去影响学生,还要以自己的规范行为去引导学生,更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所蕴涵的特点,善于抓住教育契机,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曲雅秋.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思考.现代企业教育.2006(7)
[2]王琦.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关键词】医学教育教学模式人才培养
数十年来,我国医学教育教学一直沿用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医学专门人才,对促进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医学专门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法制的逐步健全使医学教育教学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医学教育教学传统模式面临诸多问题,务必与时俱进、大力改革、勇于创新,否则将严重影响医学专门人才培养质量,不利于我国医学事业的持续发展。
1法制的逐步健全,医学教育教学传统模式遭遇尴尬
医学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强的双重特性。其研究对象是人,而人的生命至高无上。医者,性命之所悬;医道,乃“至精至微之事”。因此,社会对于医学专门人才的要求远高于对其他人才的要求。
如何培养医学专门人才?长期以来,通常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医学教育教学传统模式。这种模式的显著特点在于:教学按医学基本知识结构从基础到临床“循序渐进”,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临床实践教学活动则师生与病人“面对面”。依靠这种传统模式曾经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医学专门人才,其中不乏医学大师。过去,在社会崇尚医学、人们自我权益认知缺陷的年代,不少病人甘愿“献身医学”,成为师生临床实践教学的活“供体”,任凭师生实践。然而,随着社会进步,法制逐步健全,人们自我权益认知不断完善、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不断增强,甘愿成为师生临床实践教学活“供体”的患者愈来愈少。我国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进一步加大了对患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其“举证倒置”使医疗纠纷大增,医患矛盾尖锐,因此医院惟恐被病人抓住“侵权”把柄而对医学生接触病人的限制越来越多,以致医学教育临床实践教学环节难以得到保障,学生最基本的诊疗技能(如胸腔穿刺、腹腔穿刺、妇科常规检查、助产、外科手术,等等)得不到应有的训练,降低了人才培养质量。这种状况势必影响我国整个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寻求一种既能适应医学专门人才培养要求、又能避免医疗纠纷的医学教育教学新模式,迫在眉睫。
2创造型人才培养,医学教育教学传统模式彰显弊端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才是社会与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客观要求。创造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在其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要素中,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基础。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成分是聚合思维(集中思维、求同思维、正向思维)和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从创造性思维全过程来看,它是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有机结合,而发散思维则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部分。没有发散思维就不会有任何创造性的萌芽,当然也就无创造性的成果[1]。因此,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然而,我国基础教育是“应试教育”,一直沿用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传统模式,学生学习过程成了被动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只是提供外界刺激即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的任务则是接受外界刺激即理解和消化、吸收、应用教师传授的知识。这种教育教学传统模式突出了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聚合思维的培养,却使其发散思维受到束缚,想象力越来越枯萎,主动性难以发挥,极大地妨碍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大学教育,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重要性,但以教师为中心的的教育教学传统模式仍“统治”着多种专业的教育教学,学生的发散思维得不到应有的培养,结果培养的绝大部分是知识型人才而非创造型人才。医学类专业也在其列。
在医学教育教学传统模式下,设定的理论课,教师就得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满堂灌”,对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重视不够,给予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机会甚少;如果在早、中期阶段,即便允许教师灵活机动,教学设计有意诱发学生发散思维,或学生在“传递-接受”知识过程中萌发发散思维,但从基础到临床“循序渐进”的课程设置(有明显的阶段性),使学生在这一阶段(类似房屋建筑的“备料”阶段)通过课堂教学获取的知识有限,且已获取的各学科知识之间缺少实质性联系,而课堂以外又无自主快捷获取完整医学知识的必要环境和条件,结果发散思维发展受阻;此外,医学知识本身严谨,教师传授给学生的都是已成定论的、多为经典的内容,具有权威性,容易使学生迷信,形成思维定势,总想按照某种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而且正向思维和集中思维较多,而发散思维较少。可见,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务必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医学教育教学传统模式,创立一种既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可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能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的新模式。
3建立教学新模式,适应当代医学专门人才培养需要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我国目前人才培养采用的两种主要教育教学模式。虽然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因为教师主宰课堂、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被忽视而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但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由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并重视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则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这些优点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无可替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J.Piaget)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随着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而发展起来的。这种模式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尤其是发散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但也有明显缺点:“往往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还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2]两种教育教学模式各有利弊。
3.1建立新型医学教育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新型医学教育教学模式的建立应以上述两种教育教学模式取长补短、相互融合为基础,使之具有“双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同时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主动性)特征,并根据学科特点及临床实践教学实际加以优化,弥补医院因回避引起法律纠纷而设置的限制给临床实践教学留下的遗憾,以便创造型医学专门人才培养,以适应新时期对医学专门人才的要求。要实现两者取长补短、相互融合,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主动性,则需要利用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等特性和超文本特性、网络特性,以及资源共享、信息量大、传递迅速、不受时空限制、沟通便捷,便于合作、协商、求助等优势。
3.2新型医学教育教学模式下教学设计内容新型医学教育教学模式是一种以现行模式为基础的复合模式。在其模式下的教学设计应包括:
3.2.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为内容、顺序、教学的起点。“教学目标”(即教学应达到的结果)依据各分枝学科知识在整个医学知识结构中的作用与地位或每一个知识单元在其分枝学科知识结构中的作用而确定;“教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顺序”依据教学内容中各知识单元的层次与逻辑关系确定;“教学的起点”依据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特征的分析确定。
3.2.2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活动进程、教学方法。“教学活动进程”是以不同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指导所设计,其教学活动始终指向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比较成熟的常用教学方法有“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Instruction,即通过支架即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最后撤去支架)、“抛锚式教学”(AnchoredInstruction,又称情景性教学、实例性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即将教学建立在有感染力的事实事件中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随机进入式教学”(RandomAccessInstruction,又称随机通达教学,即学习者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此外还有“自我反馈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等。这些方法旨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去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即诱发学生学习的内因)、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尤其是发散性思维)及创造能力的发展。“教学方法”选择是整个教学策略设计乃至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
3.2.3教学环境与条件包括:完整的医学知识信息资源,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协作学习环境,等等。“教学环境与条件”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外因。十几年来,随着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普及以及在各类专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受到重视,使多数高等医学院校已经具备较为先进的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自建或/和通过Internet获得丰富的医学知识信息资源,也设计、开发出部分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诸如模拟手术室、模拟病房与“标准化病人”(standardpatient,简称“SP”)、影像专业PACS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在实验室或教室通过网络亲身体验在放射科读片现场的环境)等,协作学习环境诸如课堂小组或班级讨论等设计也比较完善。然而,对于新型医学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尤其是满足最大限度地快捷、任意获取知识的要求来说,医学知识信息资源尚嫌不足,而且尚未形成完整的医学知识网络。因此,完整的医学知识信息网络平台的建立或完善是其教学设计的重点。这种必需的完整的医学知识信息网络平台的建立应达到以下要求:从医学基础到医学临床的各学科,所有的不同层次的知识点都通过链接而成为完整医学知识信息网络中不同层次的“结”;从任何一个“结”(知识点)切入都可以通过不同层次的“结”间链接到达所有的“结”,从而获取需要的信息。如此医学知识信息网络,可以满足“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求知欲,促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于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自我确认,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3.2.4教学效果评价其评价旨在确定学生作为教育教学“主体”通过教师“主导”作用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应包括教学主管部门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教学主管部门评价”应从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着眼,负责对专业整体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可采取专业理论知识综合笔试、专业技能面试等方式;“教师评价”应从学科或知识单元教学目标着眼,负责对班级整体及学生个体达到教学目标程度进行评价,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学生自我评价”应从自主学习的能力、知识意义建构的成效、协作学习中的作为等方面着眼,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可采取教学班或学习小组评价、学生个人自我评价等方式。教学效果评价的目的在于,根据评价所得到的反馈信息对上述教学设计中的相关环节进行修改或调整。
3.2.5强化练习措施针对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发现的不足,设计配套方案,对学生进行强化练习,直至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3.3新型模式给医学教育教学带来的新问题建立新型医学教育教学模式是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与经济发展对医学专门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同时避免医学教育在临床实践教学环节遇到的法律问题,但它将带来新的问题:①利用人为设计的脱离医院“现场”的“情景”(“情境创设”的学习环境)后,与病人“面对面”的机会少了,学生真切的“身临其境”的感受少了,人际沟通能力锻炼也少了,这些都可能加大学生从基础到临床的“跨度”,延长其踏上工作岗位必须经过的“过渡期”或“适应期”。②利用模型(包括模拟人)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如心肺听诊、助产、动静脉穿刺,等等),学生有可能因为感觉“失真”而难以准确掌握其要领。③利用“标准化病人”模仿的疾病种类和症状很有限,且没有真实体征;“标准化病人”模仿的是“典型”病症,而临床所遇病症并不都是典型的。因此,无论“标准化病人”模仿如何逼真,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操作技能训练的效果仍无法与真正的病人相比。④“标准化病人”资源有限,短期内很难满足临床实践教学需要;“模拟人”的使用需要高额经费作支撑,将增加教育教学成本。为此特别提示:在新型医学教育教学模式的应用中,对于利用多媒体网络环境创设的教学情境、经过训练而成的“标准化病人”等教学环境与条件,不要过分依赖;临床实践教学仍应尽可能地深入临床第一线,主动争取病人配合,在与病人"面对面"中完成。
4结语
以教师为中心的医学教育教学传统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医学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亟待建立一种新型医学教育教学模式。这种新型医学教育教学模式应该既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可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能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又能避免临床实践教学环节遇到的法律问题。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现行教育教学模式应用奠定的基础,为建立这种新型医学教育教学模式提供了条件。
【参考文献】
1•1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对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1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近10年的经济增长率持续保持在7%以上,1998年我国的GDP为76483亿元,人均GDP为6392元,2001年GDP达到95933亿元,人均GDP已达到7911元,分别增长了25•43%和23•76%,部分地区人均GDP为3000美元~4000美元,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48•92元,1999年达到5888•77元,增长了7•86倍。2001年,城市人均收入686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2366元,我国正由温饱型社会转向小康型社会,人们更加关注生活质量和健康。同时,人们的生命权与健康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1•1•2卫生总费用增长,个人卫生消费水平不断提高1985年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为16•71元,1999年达到245•59元,增长14•70倍。人均卫生总费用也呈明显增长趋势,1990年为64•98元,1999年达331•88元,增长5倍多,反映出卫生消费水平的提高。据研究,人均GDP每增加1%,卫生服务消费就增长1•04%。研究还表明,我国人均GDP与卫生保健费用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性,回归系数为1•2094。这表明,人均GDP增加1元,人均卫生保健费用则相应增加1•2094元,高于人均GDP增长。我国卫生总费用和人均卫生费用的增长明显高于国内GDP的增长速度,表明我国卫生消费能力、卫生消费水平与卫生需求正在加速增长。
1•1•3年均递增约1•20%。据预测,到2015年,人口将增加21•56%,众多的人口数量将会形成巨大的卫生服务市场。其次,人口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有着较高卫生消费能力的城镇人口比例持续增加,1988年为26•21%,1998年为32.00%,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42•41%。再次,有着较强卫生服务需要的老年人口比例持续增加。1988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为5•53%,1988年达到6•98%,已接近世界老龄化社会标准。未来25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将由7.0%上升至13•5%,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将由1•29亿增加到2•88亿,比目前增加1•24倍,这些变化都对卫生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1•1•4科学技术发展21世纪是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知识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知识更新周期缩短,而生命科学知识更新的周期更快。同时,知识的内涵扩大,深度增加,学科出现交叉、融合与综合化的趋势;进入21世纪以后,医学生命科学作为领头学科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医学高科技手段将广泛应用,远程医疗、远程医学教育将进一步发展,这对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1•5加入WTO面临的挑战加入WTO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等方方面面产生了重要影响,不仅使我国的高等教育面临着国际竞争带来的挑战,而且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和医学人才的质量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出表现在,高等医学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加快,要求医学人才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能达到医学教育的国际标准,这对我国医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总之,由于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持续增长,城镇化和老龄化进程加快,卫生消费能力和卫生保健需求将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医学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以提供高水平的卫生服务。
1•2卫生服务需求变化和卫生改革对医学人才培养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1•2•1疾病谱变化和医学教育模式转变带来的影响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疾病谱发生了很大变化。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死因谱中前3位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寄生虫病和传染病、意外伤害;到2000年,前3位疾病变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这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患病率迅速上升,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与发达国家相似。我国引起疾病的心理、社会、行为因素占60%,已大大超过生物因素,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基本一致。因此,我国的卫生服务不仅要继续解决传染性疾病的危害,而且还要解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威胁,承担着两次卫生革命的双重任务,加之医学模式转变,对医生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医生具备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1•2•2卫生服务需求变化的影响卫生服务数量需求增加。从1978年至2015年,我国门诊服务将净增加33•25亿人次,人均年接受卫生服务数将由2•21人次增加到3•67人次,增加1•67倍;同期,住院服务也将增加3•5亿个床日,上升1•66倍(见表2)。分析数据说明,卫生服务数量上升的原因除人口增长因素外,人均卫生服务需求强度在增加,卫生服务的上升速度大于同期人口增长幅度(1•56倍)。与20年前相比,卫生服务的质量明显提高,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卫生服务的需求显著增长。尤其是,近年来人们健康意识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心理治疗、心理护理及人性关爱。为此。社会要求医学教育培养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的高质量的医生,以提供高水平的医疗、保健服务,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
1•2•3国家卫生改革的实施对医生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一系列卫生改革措施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和实施,对培养医生的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尽管目前26个已实施区域卫生规划的省市(自治区)的千人口医生数、床位数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医生的素质、卫生服务质量仍有较大差距。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将限制医生数量,要求提高医生素质。另外,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的卫生服务高层次需求增加,城市将需要高层次、高素质的医学精英人才。医疗保障体系改革与过去公费医疗体制相比,个人的支付比例加大,患者对卫生服务的质量要求比以往更高。因此,对高层次、高素质医生的需求成为必然。加入WTO后,医疗行业将进一步开放,激烈的竞争将促进医疗机构的改组与改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此,各医疗用人单位将更加注重毕业生的层次和质量;为了强化每个医生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的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医疗行业必然要求医生具备较强的服务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养。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一方面,将引导卫生资源从上层向基层流动,缓解大医院的压力,使大医院的功能主要集中在急危和疑难病症的诊治上,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为工作核心;另一方面,要求医生具备老年医学、康复医学和心理行为医学的知识和技能。《执业医师法》的实施,通过建立医师职业资格制度,对医师实行“准入控制”,并建立职业医师资格考试制度,从法律的角度对医师的资格和素质做出了规定,这对于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新的要求。
1•3我国医生队伍数量增长明显,质量差距较大,要求医生的培养应从注重数量增长转变为注重质量提高
1•3•1医生数量增加明显,但分布不平衡,质量不高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医生数量增加明显,到2001年,总数已达209•3万人,每千人口拥有医生1•68人,高于全世界1•38人的平均水平,世界排名第71位,基本同我国目前的人均GDP水平相适应。医生的地区分布不平衡,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医生总数分别为77•86万、84•56万和46•93万;按每千人口拥有的医生数来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1•71人、1•60人和1•68人。虽然西部地区每千人口医生数为1•68人,但考虑到西部地区地广人稀、服务半径大的特点,同东部地区比差别更大些。1998年第二次全国卫生服务总调查资料显示:全国平均每一个综合医院正、副主任医师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百分比为68•53%,大专、中专和无专业学历的比例分别为24•79%、5•86%和0•82%;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中,均有1/4多的人只有中专及以下学历。城市综合医院中的正、副主任医师中有近30%是大专及以下学历,主治医师中近50%是大专及以下学历(见表4),城市如此,农村的情况更差。
1•3•2医学教育的层次结构与提升医生队伍学历层次需要不相适应从1995年~2001年医药卫生类专业几个层次的招生数均呈增长趋势,在历年的招生数中,中专生的比例均高于本专科生,远远高于硕士生和博士生。2000年招生总数为34•2万人,其中中专生占52•4%,本科生占26•8%,专科生占17•1%,研究生占3•7%;到2001年时,招生总数为38•2万人,其中中专生占50•0%,本科生占25•5%,专科生占20•1%,研究生占4•4%。尽管1988年起开始试办7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高层次医生,但办学规模小。2001年,全国年招生规模达到5000名左右,累计毕业生约4000名左右,仅占全国医生的0•19%。7年制的规模对提升医生学历层次的比例影响不够明显。我国医生队伍的现状,要求医生培养应尽快从注重数量增长转变为注重质量和层次提高。
1•3•3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生培养学制偏短,质量较低世界各国对医师学历和资格的要求非常严格,行医至少需要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因此,医生培养的年限普遍较其他科类长,属精英教育。目前,全世界154个国家共设立1700余所医学院校,大多数实行长学制。据92个国家资料统计,实行6年以上长学制的国家占73•9%。其中美国、加拿大和菲律宾等国的170余所医学院校实行4年+4年的8年长学制。这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教育和充分的临床实践提供了基本保证。我国的医科本科学制虽为5年制和7年制,但有1年的“两课”、体育、外语、军训和1年的毕业实习,实际上只相当于欧美发达国家的3年和5年。在有限的学制里只有1个学期的时间可以安排文理基础课程。作为我国医学教育主体学制的5年制,曾经为我国的医疗卫生行业培养过大量人才,但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5年制所培养的医生的人文与自然科学基础薄弱,知识、能力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也不能适应医学现代化和医学人才的国际竞争。同时,我国医生队伍多重标准和不同学制毕业的医生服务于不同人群的卫生人力政策也不应长期存在下去。现行的7年制医学教育在专业学位规定范围内,难以实现其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自然科学基础、发展临床能力的办学宗旨;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学生专门领域的科研能力,知识面较窄,生源素质又参差不齐,文理科学基础较弱,临床发展后劲不足。因此,发展长学制医学教育是适应今后医学与卫生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授予医学博士学位的8年制医学教育应逐步成为我国医学教育的基本学制。其优势在于:8年制可为本科医学教育强化社会人文与自然科学基础提供时间保证,可解决现行7年制和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吸引一流的生源,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可将我国医学教育质量提高到国际水准,有利于我国在医学领域进行国际交流、合作与竞争;可以为我国医学与生命科学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综上所述,无论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对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还是从卫生服务需求变化和卫生改革实施对医学人才培养的影响,以及我国医生队伍的现状要求注重医生质量的提高,都要求医学教育必须改革,教育质量必须提高,以发展长学制为主要内容的高等医学教育学制改革势在必行。
2关于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学制改革的设想
2•1调整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学制结构根据卫生服务目标和卫生人力现状,有必要将医生培养的重点从数量增长型转为质量提高型。为此,应将医学教育的学制调整为:①修业3年,不授予学位的医学专科教育;②修业5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的医学本科教育;③修业8年,授予医学博士学位的高等医学教育。目前,应该以8年制为发展重点,5年制为主体,3年制为补充。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发展趋势,将逐步取消医学专科教育。发展8年制医学教育应分阶段实施。目前,在保留3年制和5年制医学教育的同时,应增加8年制医学教育学校布点,扩大8年制医学教育办学规模。经过一个时期的准备与过渡,到2010年左右,人均GDP达到1500美元时,取消3年制医学专科教育;到2023年左右,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时,取消5年制医学本科教育,完全实行8年制医学教育,最后在我国实行统一标准的医学学制。
2•28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方案
2•2•18年制医学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需要的、达到国际医学教育高标准的医学专门人才,成为提供高质量、高水平医疗服务,发展医学事业的中坚。培养目标的具体内涵为:①基础实。有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②能力强。有较强的临床能力以及自学、交流及科研能力。③素养高。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医学职业素养,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④潜力大。具备参与国际医学合作与竞争的较大潜力。
2•2•2学位授予8年制学生修业期满,考核及格,授予医学博士学位(MD)。2•2•3培养方案8年制医学教育的培养方案应当多样化,但根据7年制办学经验,“8年一贯制”培养方案更有利于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实现培养目标。
2•3发展8年制医学教育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2•3•18年制医学教育的发展应坚持“态度积极,步子稳妥,大胆创新,办出特色”的原则,严格申报条件和审批程序,申办院校要达到相应的办学标准,经教育部批准后方可招生。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我国医学教育办学的认证制度。
2•3•2根据我国医学教育的现状和今后发展的需要,8年制医学教育首先应在具有7年制医学教育多年办学基础和办学经验的院校举办。建议首批举办8年制医学教育的院校为20余所,校年均招生规模为150~200人;同时,举办8年制医学教育的院校不再招收7年制医学生和临床型研究生。
2•3•3加强8年制教学基本建设。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是临床教学的重要基地,是医学教育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此,举办8年制医学教育的院校必须要有达到三甲水平的附属医院,并应根据教学需要,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建设。同时,必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鉴于8年制医学教育属于精英教育,建议8年制医学教育的师生比为1比6。
2•3•48年制医学生修业期满,考试合格,即授予临床博士(MD)学位。具体授予标准既不宜实行通过学位课程和学位论文的研究课题型学位标准,也不宜套用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的学位授予标准。而应按照培养目标的特点,采用国际长学制学位授予的惯例,结合国情制定。
2•3•5在8年制医学教育开办之初,7年制将与8年制并存一段时间,有关学校对已招收的7年制学生应采取稳妥负责的态度,认真完成培养计划,保证教学质量,直到完成顺利过渡。
2•3•6根据《执业医师法》的要求,建议8年制医学生毕业当年即可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了保证8年制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训练,更好地培养医学生的专业技能,建议教育部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医学生毕业实习期间实施医疗操作的问题,制定《执业医师法》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
上一篇:医学信息论文(收集5篇)
下一篇:医学设计论文(收集5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