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建设(收集5篇)
时间:2025-11-14
时间:2025-11-14
【关键词】机房;建设;问题探析
ABriefAnalysisofPBCSub-branches’DataCenterConstruction
LiangHan
(ThePeople’sBankofChinaHanzhongCenterSub-branchShaanxiHanzhong723000)
【Abstract】ThispaperisanexperiencesummarizationofthePeople’sBankofChinaSub-branches’datacenterconstruction.Itproposesthemethodsofdesigningandmaintainingbankingsub-branches’datacenterfrom4aspects:theoverallplanning,thequalitycontrol,thepost-testingandtheacceptance,toprovidesomeusefulexperienceforthebankingITpractitioners.
【Keywords】datacenter,construction,analysis
0引言
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计算机中心机房为内部信息处理中心,提供重要服务器、核心网络设备的运行环境,数据集中的核心区域,也是沟通上下级联系的通讯中心。中心机房涉及到强电(市电、UPS输出电源)、弱电、消防、防雷、防静电、防水、防鼠、入侵监控、录像监控、电磁屏蔽、空调、新排风、温湿度等各种安全保障措施。因此中心机房的建设、设计既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实用性,又要具备很高的安全性。通过本单位的建设经验,我们在此探索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机房的建设。
1功能需求和先期设计是机房建设的根本
1.1机房功能
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机房的主要功能是核心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的集中运行场所,是广域网和局域网等网络通讯枢纽,提供如电子邮件、办公自动化、公文传输、内联网站、中央银行会计核算、国库会计核算、人事等重要业务系统服务器的集中运行环境,也是如防病毒、非法外联监控、入侵检测、防火墙等安全设施的集中运行地。综合布线是局域网通讯的基础设施,综合布线的主管理间放置于中心机房。同时,通过综合布线系统,机房也是办公电话等通讯设施的线路枢纽和中转跳接集中地。
1.2环境需求
为了使机房正常、安全运行,必须为其提供以下子系统:一是机房供配电、照明、防雷、接地及UPS不间断电源系统;二是机房空调及新排风系统;三是机房消防系统;四是机房环境、设备、保安监控系统,如有必要可以要求机房具有一定的屏蔽功能。
根据中支机房实际需求,我们对其中某些部分系统进行了取舍。
一是机房空调我们采用普通的专业机房空调,并没有使用下送风的精密机房空调,主要原因是现使用的服务器均为塔式而非机架式,下送风对其意义不大;其次精密空调价格太高,运行和后期维护费用不菲,经过对本地电信公司数据机房的考察(电信公司机房要求等级之高,相信大家一定能够理解),我们选用了“大金”专业机房空调。二是对机房环境、设备的独立监控,我们认为实际效用不大,而其建设资金投入很大,投入和实际效用不可比拟,随即放弃了对场地环境独立监控的投入,仅使用保卫部门的大楼电视监控设施。
三是鉴于单位原机房新排风系统建设后效用不大,现机房依现实情况予以取舍,即只设置了一台机房新风机和二个排风扇,用于有工作人员在机房现场较长时间工作时使用,其它大部分时间机房无人,没有必要浪费较大投入建设新排风系统。
四是使用了较为先进的消防系统,即手动与自动互换或相结合,选用目前较为先进的七氟丙烷灭火剂,可以做到无二次污染,严格保护重要设备。
1.3建设标准
机房建设标准,影响机房建设规范和设计理念,应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计算机机房规范工作指引》,满足《中国人民银行计算机机房等级标准》要求,结合本机房建设设计理念或应达到的机房整体效果。
一是机房建设标准严格按照总行机房建设规范执行,即人行地市级中支应为C类机房,参照B类标准建设。
二是机房装修标准与材料选择。装修主要是墙面、吊顶、地板材料的选择。这方面经过考察比较后,吊顶选择了常用的微孔条形铝板,地板选择了“美露”防静电地板。对于墙面,因新机房的UPS电源室位于机房生产区和辅助区的南面,并且跨越了楼道,为了使电缆进入机房生产区,必须通过强电桥架跨越楼道。同时考虑今后对强电电缆的检修、弱电线缆的检修,以及其它电缆、通讯线缆通过桥架进入机房,必须使墙面可拆卸,基于此,我们选用了“格满林”钢板墙面材料。
为了确保机房安全,机房所有线缆,包括强电电缆、综合布线电缆、监控信号(消防)电缆等全部穿金属管(不使用PVC管),或桥架,在建设中尽可能消除安全隐患。这样,资金投入用在关键环节,机房建设在质的方面达到了较高的标准,实用性与美观性相兼顾。
1.4先期设计
按照机房功能和运行环境需求,需要对机房工程进行整体设计。整体设计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形成书面机房建设需求,对各个系统需求的定性描述,如建设的目标、达到的标准、建设质量的要求,以及各个子系统功能需求、标准等;另一方面由中标公司对各个系统进行详细设计,既有书面叙述,又有具体设计图纸参照。技术部门、财务部门应对设计标准、预算进行审核把关。经过反复论证、修改定稿,先期设计即告完成。
2工程质量是机房建设和正常运行的灵魂
机房工程建设质量是将来保证中心机房正常、安全运行的基础,如何保证质量?我们的做法主要有:首先,通过考察、集中采购活动选取具有规定资质、信誉高的机房施工企业参加投标;其次,与选定企业签订规范的工程合同,约束双方行为,特别是对工程质量要严格要求;第三,在施工中严把工程质量和材料质量。承担我单位机房工程建设的企业,为具备ISO9001、ISO14000认证资格的企业,这样的企业的管理活动、工程施工均按照规范标准进行,对工程质量的控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工程施工中,上级行、兄弟行的领导、技术人员在工程施工中给予了很多建议和意见,对工程的正常建设、合理变更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3后期测试与验收
工程完工后,需进行工程测试与验收。测试项目主要有防雷测试、接地地阻值(含机柜、电池柜等接地),电阻值按照规定,机房单独接地为不大于4Ω,综合接地为不大于1Ω;如采用综合接地,则其阻值取决于大楼基建提供的综合接地是否达标。验收项目主要为工程的各个系统安装情况及其质量把关。我们邀请具备测试能力、国家法定机构(防雷中心)进行检测、出具法律法规认可检测报告。
机房建设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还有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这就需要进行工程变更,合理进行工程变更,可以更加完善工程计划,提高工程质量。
关键词:信息化;机房建设;气象信息中心
中图分类号:TP3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1)24-0000-01
InformationRoomConstructiononNewStandard
HuangJinran,LiuTaize,DaiHua
(YunnanMeteorologicalInformationCenter,Kunming650034,China)
Abstract:ThispaperaccordingtotheElectronicInformationSystemRoomDesignSpecificationofGB50174-2008andtheYunnanInformationNetworkOperationManagementRegulation,discussesthenewstandardofyunnanmeteorologicalinformationcentermachineroomplanningandconstruction,thedesignideaandprojectconstruction.
Keywords:Information;Computerroomconstruction;Meteorologicalinformationcenter
一、前言
气象信息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发送和存储各类气象数据,作为全省气象信息网络的中心节点,机房是信息网络系统的场地环境系统,是整个信息网络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平台,建立完善的机房设施、配置安全设备、搭建强制性信息安全架构等是确保气象工作顺利开展、信息系统安全运行和气象信息准确及时可靠传递的重要条件,在确保气象信息用于生产生活、防灾减灾等方面有着基础性、前瞻性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本文以云南气象信息中心机房建设为例,探讨机房设计思路和项目建设,明确配套机房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二、设计思路
机房的建设是一个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为了机房安全可靠的正常运行,机房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规范。
(一)安全可靠性和技术先进成熟性。机房建设要把以安全、可靠性放在首位,保证机房场地、用电、防雷、防火、防水等以及计算机设备、软件、数据等的防盗、防破坏和存贮、处理等方面的安全、可靠。机房系统建设应着眼于高起点、高质量,保证机房系统的稳定、高效和长期运行。(二)系统的科学、经济实用性和可扩展性。要综合考虑机房各系统间运行的系统性,满足信息系统设备和工作人员对机房环境的要求,避免建设项目投资浪费等,并预留充分的扩展余地,便于未来系统的更新换代。(三)环保节能型。在保证机房内数据和电子信息设备安全可靠的基础上,选用高效、节能设备及设计,并保持机房外观环境的美观和舒适性。
三、建设项目
(一)建筑装修工程。机房装修工程是机房建设的基础,通过设计规划布局,在为机房设备提供维护保障功能的同时,带给工作人员良好的工作环境。装修要选用气密性好、不易变形、不起尘、易清洁、防火、防潮湿、抗静电等性能的材质。墙面采用铝塑板,以轻钢龙骨作支架,中间层安装石膏板防火材料,外层施以铝塑板;窗体以塑钢窗为主,加装不锈钢防盗窗(网),在安装前须经防水处理,机房门统一使用优质合格的钢质防火防盗门;用铝合金微孔方板吊顶,双层轻质金属龙骨作支架,要求饰面板坚固、防尘、防腐、无毒、无污染、不易燃,且对人体无害,并具有吸音效果;选用亚光不锈钢三管格珊灯组照明。严禁机房内铺设地毯或使用可燃性壁纸。(二)供配电系统。机房供配电系统是机房工程建设的关键项目,属综合性的供配电系统。机房供电采用380/220V电压、50Hz频率和三相五线制的配线方式,为机房内普通电源和不间断电源两种不同的电源进行供电。配电柜、UPS应安装在机房设备间,分两路供电,一路为市电,为机房内空调、新风、照明、维修插座等设备供电,一路为UPS电,UPS不间断电源供给7×24小时运行的计算机网络设备、控制设备和应急照明等。市电能考虑双市电供电是最理想的,建设油机发电系统也是必须的,以保障在长时间停电情况下的供电问题,在供配电系统建设中还应兼顾到未来网络系统的扩展、升级等,预留≥20%以作备用。(三)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是指按标准、统一和简单的结构化方式编制和布置建筑物内各种系统的通信线路,包括网络系统、电话系统、电力及照明系统等,是整个建筑物信息通讯的基础。合理、规范的综合布线系统设施是建立开放性、可扩展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机房网络的基础条件。对气象信息中心机房的综合布线建设应保证具有一定的冗余可拓展性,配线方案应遵循现阶段并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预设足够的扩展能力;尤其对于主干数据传输带宽的设计一定要达到标准要求。(四)消防系统。消防系统是机房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灭火系统能自动检测被保护区是否有人员存在,一旦发生火灾,自动声光报警,警示相应区域人员撤离,当红外探测系统确定保护区无人员存在,就会启动灭火系统进行灭火,可防止人员伤亡。信息机房的消防设备不能采用水喷淋或干粉灭火系统,这些均会损害计算机设备,机房内除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外,应选用气体灭火系统,还应设置电源主开关的连动装置,在意外发生、防火系统启动前,能自动、及时地切断总电源输入,降低损失。气象信息机房应着重中心机房、配电间消防系统的建设,保证系统自动监测被控制区域的烟雾、明火情况,遇火情时能在第一时间自动报警,并启动灭火装置。(五)监控系统。集成监控系统是以实现机房的准入、监控和报警功能为目的,气象信息机房应按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完成中心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的建设,包括温湿度监测、UPS系统监测、配电系统监测、开关状态监测、空调系统监测及漏水检测等功能监控。随后系统可根据报警信息自动弹出画面告警和短信、现场语音报警,并对所有发生记录进行登记,便于用户随时查询历史报警信息或状态数据。通过对机房先进监控系统的建设,更加便于系统维护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维护气象信息中心机房运行环境。(六)防雷接地系统。机房还应有一个良好的接地系统,使电源中有稳定的零电位作为供电系统电压的参考电压,在机房设备传输中的电源电压及信号遇到或产生各种干扰时通过高、低频滤波电容将其滤掉,还可防御雷电、机械附近的强功率源及电火花对计算机的干扰。因此机房必须采用等电位连接,安装三级浪涌保护器等做好三级防雷设施。
四、结语
信息机房建设属于实际、复杂且涉及技术面较广的一项综合工程,在具体的施工建设中含有许多技术性的问题,应严格按照国家现行新标准,结合气象部门实际业务情况,遵循安全可靠、系统科学、先进、标准、实用、美观舒适及可扩展性等建设原则,以提升气象信息化服务保障水平。
参考文献:
整合资源,虚拟技术助瘦身
信息中心总工程师何瑜表示:“随着海关信息化的发展,海关应用项目及信息化设备增加,网络资源、核心机房各项资源余量减少。众多服务器每天消耗巨大的电力资源,信息中心为此需要负担高昂的电费支出,如果能让一台服务器完成以前需要数台服务器才能完成的工作,从省电角度为机房节省的能源将大为可观。”
为了提高设备和网络资源的能效比,解决业务增长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信息中心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改变通常一个项目一套设备的做法,根据“面向服务”的方式搭建16大技术基础服务环境,采用虚拟技术对原有设备进行资源整合,通过减少物理设备数量、提高设备使用率,降低了机房能耗,用科技手段打造“绿色机房”。
信息中心系统管理部白建军处长说:“通过虚拟化整合,大大提高服务器的利用率,提升服务器的效能,减少机房物理服务器数量,从而减少能耗成本和管理成本,提高机房空间利用率。2010年,通过虚拟化技术、网络资源整合等,中心机房明显‘瘦身’,减少了百余台服务器等设备,年降电力负荷累计约36千瓦。”
“效能、效率、绿色、节能不仅是服务器发展的主旋律,亦是虚拟化追求的目标。今后,信息中心系统资源分配不再为单独的应用配发独立的服务器和存储,而是根据应用的资源使用情况分配其处理资源和存储资源,实现了系统资源的灵活、有效、合理分配。”信息中心副主任段广森介绍说。
H2010工程,时效性更强
业务系统的可用性和时效性决定了公众对海关服务的满意度,如果业务系统出问题无法提供通关服务,对全国进出境口岸的秩序甚至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利益都会有严重的影响。加之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时代的不断变化,海关自身的深化改革,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客观上对海关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促使海关在2010年开始启动第三代信息系统建设(H2010工程),实现海关信息化应用的第三次飞跃。
按照信息化发展的普遍规律,经过对海关信息化发展现状的分析,海关信息化正处于从事务处理、业务管理向决策支持发展的时期。
H2010工程总体技术方案,系统地提出了从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技术基础架构到标准化体系建设、信息系统应用的组织与管理的“四横两纵”的总体架构设计;完成了海关信息系统总体技术架构设计以及平台、系统、网络、安全等部分的逻辑和物理设计;明确了工程重点建设任务和实施计划,对工程组织管理和投资等做了全面安排。
正是基于H2010工程总体技术方案的要求,信息中心施行“精细管理”政策,通过对基础设施与动力环境设计及设备物理安装位置的合理选择,达到使用效率的最优化。
关键词:网络中心机房;建设;维护;探讨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4)25-5863-03
随着信息化系统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网络机房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涉及到多种专业,比如:建筑结构、给水排水、电子工艺、空气调节、电器技术等,它是为解决诸如温(湿)度、电磁场强度、供配电、洁净度等综合技术问题,从而为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为电子计算机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运行环境。
1网络中心机房建设概述
由于电子计算机的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计算机设备的集成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可靠性高、运行稳定的网络中心是各种信息系统不间断运行的必备条件。网络中心要求达到高可靠、稳定的运行需求,给机房的场地环境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下图为按网络中心机房建设标准设计的机房效果图(见图1)。
图1网络中心机房效果图
1.1网络中心机房的使用要求
网络中心机房的使用主要有四个方面的需求:(1)使计算机及网络设备能可靠、稳定的运行;(2)使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延长;(3)使管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得以保障,管理和维护更加方便;(4)个别特殊的业务要求。
1.2网络中心机房建设的六个特点
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六个特点:(1)不间断运行;(2)可靠;(3)安全;(4)系统;(5)节能;(6)环保。
1.3网络中心机房的组成
分为三个部分:主机房,支持区以及辅助房间。
1)主机房:主要包括网络机房、服务器机房、存储机房、监控中心、网络接入间、调试区、备件库等。
2)支持区:主要包括变配电室、空调机房、UPS室、动力站房、电池室、消防和安防控制室、消防设施用房等。
3)辅助房间:主要包括机房管理人员的办公室、休息室和客户接待室以及盥洗室等。
2网络中心机房选址和平面布局要考虑的因素
2.1机房选址需考虑的因素
1)新建的大型网络机房,最好采用独立建筑,主机房一般宜放在第二、三层;
2)有比较稳定可靠的电力,有充足的水源,同时还要求交通和通讯比较方便,有清洁的自然环境;
3)要尽可能地远离产生有害气体、油烟、粉尘等对人体有害物质的工厂,尽可能地远离生产或贮存具有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物品的生产工厂、仓库等;还要考虑远离水灾隐患区域;
4)要尽可能地远离强振源以及强噪声源的干扰;
5)尽量避开强电磁场的干扰。
2.2网络中心机房平面布局需考虑的因素
1)各个功能房间的设置:需根据用户的不同设备类型和设备数量进行功能房间的布置。
2)人流及出入口:信息系统机房最好能设置单独出入口;如果与其它部门共用出入口时,应尽可能地把人流和物流分开。
3)人、机分离原则:要把机房人员工作的区域和放置设备的区域分开来。
4)兼顾消防分区:在进行各个功能房间设置时,要在房间的面积设计和门口的设置等方面满足消防规范的标准,达到消防分区的要求。
5)兼顾空调分区:消防分区要与空调分区协调,合理的空调分区可以使空调配置得更加合理和经济。
6)采用大开间布局设计:放置设备的区域大多采用大开间布局的设计原则。
3怎样进行网络中心机房的设计
3.1怎样计算所需要的机房面积呢?
在进行网络中心机房设计前,先要确定所需要的机房面积。应根据计算机设备的外形尺寸来合理布置网络中心机房的使用面积。在不完全掌握计算机设备外形尺寸的情况下,应按下列规定来确定网络机房的使用面积:
1)主机房面积的确定
①当已选好机房系统设备的型号时,可按本公式计算主机房的面积:A=K∑S,其中:A表示计算机主机房的使用面积(m2);K表示系数,取值一般在5~7之间;而S表示计算机系统和辅助设备的投影面积(m2)。
②当尚未选好机房系统设备的型号时,则按本公式计算主机房的面积:A=KN,其中:K表示单台设备的占用面积,取值一般为4.5~5.5(m2/台);N表示计算机主机房内所有设备的台数之和。
2)基本工作间和辅助房间面积的总和,一般要求等于或大于主机房面积的1.5倍左右。
3)硬件和软件人员的办公室以及上机准备室等,一般可按每人3.5m2~4m2的使用面积来计算。
3.2机房布局需要考虑的要素
在网络中心机房面积和位置设计好后,接下来就要确定机房的布局。机房布局需要考虑下面几点:
1)尽可能增加主机房有效面积的利用率,充分利用空间,合理摆放机房设备和服务器机柜;同时要考虑到人员和设备的进出通道,人员频繁穿越机房区域的情况要尽可能地避免;还要兼顾到中心机房的美观和科技形象。
2)要充分考虑到以后设备会增容或扩建的情况,因此在机房的平面和空间布局上应当留有适当的灵活性。
3)进一步减少辅助机房区的房间,能合并的尽可能进行合并,以便提高主机房的利用面积。
4)要充分利用空间合理进行仪器设备的摆放,充分考虑空调制冷及电源配电等方面的需要,同时也要兼顾到操作人员的使用。
5)机房的布局要方便机房管理人员进行仪器设备的维护,同时还要考虑到参观访问人员的合理分流,因此要合理安排人员进出的通道。
根据网络中心机房建设标准和基本原则设计的一个机房布局图如图2所示。
4网络中心机房的日常维护与管理
4.1运行维护管理的意义
1)提高可靠性:降低故障率;2)提高可用性:减少宕机时间;3)提高安全性:减少灾害;4)提高经济性:延长设备寿命。
4.2建立健全机房工作制度
1)机房值班制度;2)交接班工作制度;3)技术档案和资料管理制度;4)机房管理制度;5)故障通报制度。
4.3建立机房设施维护制度
建立机房设施维护制度可以降低机房环境故障率,提高机房可用性,其目的为:1)可以使各个机房设备的供电质量符合标准,而且使设备供电不间断;2)可以使机房设备达到机房运行环境的要求;3)可以使电源设备在稳定、可靠的环境下运行,经常对设备进行维护管理,从而提前做好预防性维护;4)可以大大降低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时排除一般性的安全隐患;5)建立应急保障方案,从而减少故障排除的时间;6)合理调整系统配置,进一步改进设备维护与管理方法,从而达到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延长机房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7)经常保持机房设备和环境的整洁,加强用电管理,降低能耗,从而节约机房设备运行维护的费用。
4.4建立机房日常巡视制度
主要包括空调设备的日常检查、配电设备检查、UPS设备检查和其他设备检查,主要是听设备运转声音有无异常声,设备温度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运行参数是否都处于正常值范围内,是否有报警信息等。另外,日常检查应及时做好值班登记,这也是今后网络中心进行安全检查的重要项目之一。
参考文献:
[1]汤岭球,肖玮,李小波,等.一种智能机房的建设方案[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3):45-47.
[2]王力坚.谈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发展及其标准建设[J].电气应用,2010,29(2):22-24.
[3]王富萍.高校计算机机房管理浅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9(1):254.
[4]马汉达.云计算环境下计算机房的建设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7:68-70.
关键词:机房管理;学生团队;学生参与机房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12(2012)14-0162-01
一、引言
随着高校办学条件的逐步改善和计算机技术对各学科的不断渗透,高校机房和计算机数量急剧增加,管理机房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同时,随着社会对计算机实用性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也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来适应以后的工作岗位。所以,一种新的机房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学生团队参与高校计算机机房的管理和维护,不仅解决了高校机房管理人员紧缺的难题,而且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
二、高校机房管理现状分析
(一)高校计算机机房管理人员工作负担重,人员匮乏
随着计算机对社会各个领域的渗透,高校教学也对计算机的依赖不断加大,高校机房不断增加、管理人员配置却不到位。据调查,有些高校的计算机管理人员不仅需要管理10个以上的公共和专业机房,还承担了日常的计算机教学和培训工作,同时还承担了一些网站制作、视频编辑、网络维护工作。如此大的工作量,势必导致机房管理不到位,有时甚至造成教学事故。
(二)机房开放时间长、上机人流量大
由于高校计算机教学的需要,学生课外上机和课外作业已经非常普遍。为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计算机机房不仅在白天供正常教学使用,晚上和节假日还要对外开放,这使管理人员工作时间大大加长。由于如今各专业都需要使用计算机教学,一个机房往往每天要安排不同专业的多个班级上课,人流量巨大,一旦机器遭到破坏或者计算机部件被盗,查明真相难度大。
(三)机房机器采购时间跨度大、机器类型复杂
由于高校资金限制和各专业要求不同,高校计算机采购时间跨度大,种类繁多,有品牌机,有组装机,有工作站,有服务器,其中品牌机又有联想、方正、清华同方、hp、dell等,他们的品质参差不齐,各品牌都有自己独有维护方法。
(四)机房所属不同专业、软硬件维护难度大
高校计算机机房机器一般分为公共机房和专业机房,公共机房承担了所有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任务,专业机房则分属不同专业,承担所属专业的计算机教学任务。因此,不同所属类型的机房所装软件就不一样,而且数量繁多,有些软件需要单机安装注册,机房管理员安装和维护软件的工作量巨大。不同机房使用3年以后,计算机出故障的概率就会剧增,使用5年后,机房计算机就有可能出现大面积损坏的现象。
(五)机房环境不良,卫生安全状况差
由于机房人员设备密集,人流量大,设备带电,发热量大,容易着火、电脑内风扇容易扬尘,空气污浊等特点,导致机房环境卫生成为一大难题。虽然学校规定穿鞋套进入机房,但是由于机房管理人员缺乏,难免有一些同学不遵守纪律,甚至有些同学带早餐和实物进去,吃完丢入机箱之间,不但污染了机房环境,而且造成了安全隐患。
(六)计算机考试、培训、竞赛,软件安装难度大
计算机机房不仅承担了学院正常教学和课后开放,同时还承担了计算机等级考试、各专业考工考证、各专业比赛竞赛、社会培训、社会考试等职责。这些考试、竞赛、培训一般都需要安装专用软件、客户端、服务器等,由于考试人数巨大,安装机房多,考试软件不容出错等因素,致使机房管理人员工作负荷过大。
三、计算机机房管理学生团队的建设
由于机房管理中存在着上述问题,进一步加大了机房管理难度,不但妨碍了高校正常教学,而且对机房管理部门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结合我们几年机房管理的经验和对几届学生团队的培养经验,摸索出了一套实用、适用、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一)学生选择把好关
计算机机房管理和维护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而且机房设备大都比较贵重,所以人员选择是重中之重,我们选择和培养的学生必须满足以下几点:(1)思想觉悟高,主动自愿,纪律性好,不是很注重眼前的得失和报酬的多少,如是贫困生最佳;(2)责任感强,做事认真细心、不拖拉,不丢三落四;(3)对计算机技术感兴趣求知欲强,肯吃苦钻研,勤动脑思考,最好为计算机相关的学生;(4)有团队合作精神,不互相挑拨矛盾。
(二)实施技能培训,创立以老带新模式
对选拔的学生人数一般都要略超出需求量,机房管理人员要对他们进行一轮系统的培训,培训过程中实行淘汰机制,精简学生团队,然后让他们参与机房实习管理,逐渐成长,然后以老带新,实现学生机房管理团队的良性循环。
(三)分组分类、团队管理、合理分工、职责明确
机房管理学生团队组成后分为三个小组,按情况适当调整,选出组长,利用优秀学生管理学生。把吃苦耐劳,做事细心的分为机房卫生小组,主要从事机房的卫生,机器搬运,机房安全等一些工作;把头脑灵活,成绩优良,钻研性强的分为机房技术小组,主要从事计算机软硬件安装与维护,机器故障处理等工作;把做事耐心,不容易烦躁的分为机房一般性事物小组,主要负责机房数据统计,课程协调和协助技术小组工作。
(四)建立管理制度,赏罚分明,酌情报酬
对学生机房管理团队每个人的具体分工,制定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由机房管理人员监督实施,对工作认真的学生给予一定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对消极怠工、迟到早退学生要坚决惩罚甚至辞退。同时,把他们列入学校勤工俭学的岗位,适当给予一定物质报酬,平时也可以提供一些免费上机的机会。
四、结束语
学生机房管理团队的建设,不仅使机房管理教师从繁杂的机房管理维护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参与教学和科研,而且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得到了实习和锻炼,增加了就业竞争力,使参与机房管理里的学生和学校实现了双赢。只要机房管理人员合理选拔、认真培训、严格管理,学生团队参与机房管理模式必将推动高校机房管理工作向前发展。
上一篇:学生会自我介绍范文(整理5篇)
下一篇:机房防雷(收集5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