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范例(3篇)

时间:2024-07-11

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147-01

所谓学生的心理素质主要是指受教育者的各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儿童智力的发展、个性品德的形成、自控能力的增强、人际关系的建立、高尚目标的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等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未来人才素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一、影响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因素

(一)家庭因素。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对孩子一生的心理素质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父母作为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师,都对自己的孩子寄予希望,但许多家长在教育观念上往往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而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智力的发展,而忽视孩子良好的个性和心理品质的培养。这样的教育方式只能在极大程度上阻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展,家庭作为影响孩子发展的第一环境,应当为孩子提供正确的、舒适的发展平台。

(二)学校因素。学校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环境,是儿童人际交往的重要场所,是传递社会文化、塑造道德品质、陶冶高尚情操、发展个性特长,是儿童身心得以健康成长的乐园,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根本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学生的心理发展即是学习与教学活动的起点,也是学习与教学活动的目的。教师是学生接触、学习的直接个体,教师的言行举止、个人修养在很大程度上都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此同时,学校中同伴的交往和学校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也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社会因素。人是一个社会群体,每一个人从出生就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社会的发展对他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当今社会,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学生的心理障碍也日益增多。因此,我们绝不能忽视诸如电视节目、网络学习、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等等社会因素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这些内容丰富、不易控制的微型因素,甚至带着社会不良习气,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影响。

(四)人际交往。同伴关系是儿童除父母及亲属以外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关系。同伴交往是儿童实现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手段。一般来说,儿童与成人的交往关系是不平等的,主要是照顾者、教育者与被照顾者、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与之相比,同伴交往更加自由,这一特殊性质使得儿童能够体验和探索一种全新的人际关系,从而发展其社会交际能力和社会判断力。

二、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学校是增长知识的场所,也是发展自己能力的平台。小学阶段是儿童智力、动机、情绪、态度、性格、行为、品德、自我等各种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重大转折时期,不失时机的把握这一重要的时机,实施良好的心理素质训练、培养和教育,为他们向更高的心理水平发展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性格。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的学生在家是“小皇帝”、“小公主”,进入学校往往显得难以适应。面对严格的学校管理,面对较重的学习任务,在家在校的表现判若两人。家长反映,孩子在家很活泼,敢说敢做,聪明伶俐。而老师反映,孩子在校显得拘谨,胆子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多肯定多鼓励,让学生多说,让学生多做,减少不必要条条框框。让学生很好地溶入集体之中,不做旁观者,就有助于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感性思维丰富而缺乏理性思维,年龄特点决定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要形式多样、轻松活泼。在活动中,尽量融入音乐、美术、舞蹈、表演等艺术形式,让学生不会感到厌倦、枯燥。例如:以"保持一份好心情"为例,让两位学生表演在生活中遇到烦恼的事情,让学生听音乐放松心情,随音乐跳舞,最后出示图文并茂的字画寄语学生赠"笑脸"给学生,形式多样,学生的反响很大,让学生确确实实在活动中有所收获,保持了一份好心情。

(二)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就教育而言,它具有启蒙性、长期性、感染性、情感性等特点。在家庭中,父母可以通过以下几种社会化心理机制对儿童施加影响。第一,教导。父母的言传身教,直接向儿童传授各种社会经验和行为准则;第二,强化。父母采用奖惩的方式强化儿童的行为准则,并巩固这些行为准则的地位;第三,榜样。父母往往是儿童最早开始模仿的对象。儿童效仿父母,学习父母的行为方式;第四,慰藉。儿童对父母形成的依恋感使他们易于向父母倾诉不安和烦恼,以得到父母的安慰和帮助。除此之外,父母对儿童的态度,家庭教育气氛等,也对儿童的个性产生着影响。

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心理素质大学生择业竞争

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选择职业是人生道路上面临的一次重要抉择,将会遇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肃的课题、复杂的矛盾和深深的困惑,在择业中每个人都要接受心理素质的检验。

一、优良的心理素质对择业竞争起到重要作用

近年来,就业形势变化迅速,对大学生而言,就业市场是一个奇特的、难以捉摸的空间,许多毕业生感受到了社会形势的变化对他们的挑战。然而,当莘莘学子面对这样一种渴望选择、必须选择的局面,有些大学生感受到了机遇;有些大学生则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善于竞争的人把握住了机遇,不会竞争的人在机遇面前束手无策。在择业竞争中,优良心理素质的作用凸显出来。

(一)心理素质是择业竞争的基石。心理作为主体对客体现实的内部感受,会通过能量、信息的交流,作用于人的内心世界。这一过程,伴随着各种新体制下所要求的新观念,同时作用于人的心理,必然会引起人们内心的震动。当前,“人才市场”、“双向选择”、“供需见面”这些市场形势下的产物,加剧了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的竞争性。“在竞争的冲击下,良好的心理素质犹如一双无形的大手,推动人们前进,促使人们的高度热忱,激发灵感,触发激情,形成尝试、探索、实验、创造的良性循环,并使人在竞争中注重积累经验,从而由竞争之初的困惑、恐惧转为积极主动,使自身竞争能力越来越具有现代化的特征”。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毕业生可以充分发掘自身内在心理潜力和能量,减少择业过程中因负面心理带来的种种不良影响,在种种择业过程中力拔头筹,使自己的综合实力达到最佳效果。同时,具有优良心理素质的人与社会也将保持高度的协调性、一致性,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扩展其择业的可选择范围,事实上也就是比他人多了就业的机会,无形中已经占有优势。

(二)心理素质在择业竞争中起到调节作用。许多研究人员通过对大学生的择业心理进行调查分析,普遍认为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会表现出积极与消极的不同心理特征。笔者认同以下两种明显的心理表现:“一为正性心理,即‘先就业后择业的’理性心理、‘凭实力打拼,的自信心理、‘继续深造’的学习心理、‘自力更生’的创业心理、‘重在将来’的发展心理;二为负性心理,即‘胆怯畏难’的自卑心理、‘急功近利’的实惠心理、‘盲目相随’的浮躁心理、‘患得患失’的求全心理、‘全权委托’的钻营心理。”可以推断,当毕业生的正性心理占优势,他的择业过程将会一帆风顺,而若其负性心理占优势,可能导致他在择业中的负担加重、人际关系紧张、降低其在应激状态下的应对能力。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支调节剂,它可以使人具备良好的自我认知,理智地分析客观环境,正确处理择业过程中的成败得失以及来自各方面的刺激。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懂得适时缓和紧张的心理,减轻精神压力,增强应激水平,能够在挫折中保持冷静的头脑,用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去战胜挫折,最终在择业竞争中发挥最大效益。

(三)新的用人策略更加重视人的心理素质。随着人事管理的日趋规范,用人单位在测试应聘人员方面也日益朝客观化、准确化方向发展,心理测试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已成为国人求职应聘的新门槛,许多大学生在求职中可能遇到不同类型的心理测试。如外交部在招聘公务员中就引入了心理测评机制。在招聘过程中引入心理测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手段,目前在海外已被广泛应用,而在中国才刚刚开始。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心理测评就被国内一些特殊行业采用。最早引入该方法的是空军选拔,航天英雄杨利伟也是顺利通过严格的心理测评,才成为中国第一飞天人。又如近日教育部提出要求:在公开招聘新任教师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考核应聘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凡是有不良行为记录的或者经严格测评存在心理问题的,一律不得录用。诚然在真正实施心理素质测评的过程中可能还需对其量表使用的科学性、本土化等方面进行研究,但透过这些现象我们可以看出,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选拔和考核对人的心理素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从早期的人力测评到如今较为专业化的心理测试,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人的心理素质的要求正沿着专业化的道路不断发展。

二、大学生择业中的不良心态与心理素质

当代大学生面对严峻的挑战和激烈的竞争,再加上价值的多元化导致个体价值观的混乱,个人择业目标的实现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限制,由此导致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和种种不良心态,使大学生不可避免地体验到无助、孤单、焦虑、自卑、冷漠等消极心理体验。当然,对毕业生表现出的种种不良心理体验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来源于社会的如市场需求造成的压力、不良社会现象造成的压力、客观现实造成的压力;更多的是来源于毕业生本身造成的压力,如对自我与社会的不良认识、自我定位不准确、缺乏必要的择业技巧等等。但是纵观上述表现,不良心态的产生在很大的程度上源于不良的心理素质。

(一)择业心理偏差。在择业过程中,相当多的大学生可能表现为如下心理偏差:一是在择业心理方面:由对专业对口、社会现象、就业政策的错误认知导致的认知偏差;由过度自我中心导致的自我估计的偏差及择业期望过高;由择业动机过强或过弱导致的择业动机失度;由不良心理导致的盲目攀比心理等。二是在择业受挫时,在就业压力下,有人格、性格缺陷的人常常做出错误的行为方式,常表现为如下心理失范行为:难以对周围的环境做出正确反应;难以正确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难以调整不良情绪状态;甚至超越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做出扰乱他人或危害社会的行为。以上所述的不良心理的产生均与毕业生的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

(二)择业心理偏差呼唤优良心理素质。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减少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偏差的重要保证。首先,心理素质良好的人具备优良的认知品质,其思维方式、生括态度、认知方式、价值观标准均具备动态的开放性,对外在的变化灵活、反应灵敏,其在择业过程中能正确判断自己的认知走向,减少思想上的冲突,更加贴近竞争实际。其次,心理素质良好的人具备优良的意志品质,其情绪稳定、意志坚强、清醒冷静、很少盲从,对择业过程中的挫折能妥善处理,理智应对,在择业失利的情况下能表现很大的勇气,降低焦虑感。再次,心理素质良好的人具备优良的个性品质,他们自我意识良好,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自我实现、自信自立的能力较强,促使自身更为活跃,使其在择业过程中的竞争更有潜力、更有广泛性和更为有效。

三、择业中的挑战需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择业中的挑战不可避免,尤其是在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又有待提高的情况下,择业中的挑战就更值得关注。对毕业生来说,挑战主要是指择业中遇到的困难,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失衡,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挫折感。

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的挑战可以分为主客观因素。首先,因主观因素引起的挫折包括:自信心不强。面对良好的就业机会,不少毕业生左右徘徊,举棋不定,坐失了许多良机。心理素质差。他们在择业问题上独立性不够,表现为就业心理准备不足,容易见异思迁,没有形成独立完善的自我,无法决定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不能积极主动地通过自我努力来取得择业的成功。他们无法面对生活中各种矛盾的冲突,极易产生自卑、自怜等负面情绪。自荐方法不当。在择业过程中,不少毕业生因自荐方法处理不当,自荐材料准备不够充分,不能恰当地、实事求是地表达、介绍自己,没有显示出自己的魅力,从而错失良机。面试技巧欠缺。在择业过程中,用人单位常常通过当面交谈问答的方式对应试者进行考核,这是因为面试与笔试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综合性,它不仅能考核一个人的业务水平,而且可以通过面对面的观察,了解应聘者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面试已成为用人部门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而部分毕业生因缺乏面试技巧,失去被录用的机会。其次,因客观因素引起的挫折。弱势群体。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比男大学生多得多,性别歧视也确实存在。增加了她们的自卑和失望心理,加大了就业难度。定位不准。部分毕业生一边忙于考研,一边忙于择业,有时两者相互干扰,常常使他们左右为难,在犹豫不决中,机遇悄然离去。情感困扰。临近毕业时,许多热恋中的大学生会为毕业的去向而担忧,他们一方面满怀着对未来的善好憧憬与希望,另一方面又因现实而感到焦虑不安,甚至还要相互埋怨责备,使他们的内心充满失落、惆怅、痛苦和压抑。社会原因。在择业过程中不可否认地存在着择业不公的现象。有的学生对社会中存在的种种不正之风和不合理现象不能正确分析,产生逃避社会或过于担忧的心理。

面对择业中的挑战,如果一味地把它当成挫折,将会一事无成;如果勇敢地接受挑战,就可能会柳暗花明。因此,当毕业生面对挑战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十分重要,教会他们正确面对挫折,善于释放自己的压力,不要一味退缩,冷静分析择业失败的原因,做好心理预防及时调整自我,树立锐意进取的精神和勇气。

四、构建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方案与制度化建设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但从对毕业生的择业所起的作用来看尤为紧迫,必须建立有效的培养方案并日益形成制度化的模式和体系。

(一)形成多元化的心理教育体系。高校加强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不能仅局限于单纯的咨询机构和少量的专业心理辅导教师,高校要从全局出发,建立多层次、多角度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学科教师要结合专业特点,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吃苦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教育学生、指导学生,时刻以树立广大毕业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目标,激励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竞争心理。

(二)高校中应重视毕业生职业生涯辅导。职业生涯设计是近年来大学生、高校、用人单位都很关注的一个话题,通过职业生涯设计可以引导大学生把择业与发展紧密相联,妥善处理好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待遇与机遇、个性与适合的关系,从而使大学生获得职业发展与事业成功。在职业生涯设计中要引导大学生把发展和适合作为择业的原则和标准。高校应按照这种思路在大学期间适时开展各类职业生涯辅导活动,贯穿于整个大学期间,充分发挥生涯辅导对正确择业的作用。

(三)加强毕业生择业心理教育。通过择业心理教育可以帮助毕业生正确分析客观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帮助他们增强竞争力,正确评价自我,大力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因而,应加大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力度,在此过程中重点加强对他们的择业心理教育,并日益形成较成熟的制度化模式。如以课程或定期讲座的形式,规定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容,同时加强学生对心理成长重要性的认识。

(四)加强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引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即树立正确的择业动机和现实的择业目标。同时引导他们明确择业具有自主性和竞争性,只有把个人意愿同社会的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当个人的意愿同社会的需求相冲突时,才能勇于抛弃掉不切实的幻想,走现实之路。注重大学生的择业价值取向,强化公平竞争意识,正确认识自我,要清醒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把握住择业过程中每一个有利的条件和机会。

参考文献:

[1]唐永泽等著.竞争与成才.江苏人民出版社,P165.

[2]金崇芳.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厦其调适.经济师,2004年.9期,P100.

[3]省略,2004年08月13日08:18.潇湘晨报.

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范文篇3

关键词:素质教育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

一、问题的提出

素质教育就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教育。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以来,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学生课业负担的减轻、心理健康的关注、能力的培养等。但由于我国城乡差距大、就业观念保守、就业率低等因素的影响,应试教育仍然影响基础教育的实施。教育中的功利化、唯智化、片面化依然严重。在教育过程中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智力发展,而对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完整人格、积极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则不够重视,影响了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学生高分低能、社会适应能力差、意志薄弱等现象依然严重。所以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该重视学生良好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为造就合格人才打好基础。

二、非智力因素的概念

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主要包括情感、意志、态度、动机、兴趣、气质、性格等。[1]个体心理因素可以分为智力因素(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和非智力因素。二者互相影响、共同构成个体完整的心理面貌,在个体的健康成长中共同发挥作用。智力因素直接参与个体的具体活动的操作,尤其是认识活动。非智力因素一般不直接参与个体认识活动的操作,但却影响智力活动的进行,起着动力、定向、维持、调节等作用。学校教育不但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良好的智力因素,而且还要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所谓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使上述二者都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使有所偏废。智力因素的重要性早已被人们所认识,但是对非智力因素在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中的意义因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则认识不足,甚至有所歪曲,给教育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非智力因素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

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对智力因素的影响来凸显的。主要体现在下列六个方面:

1.定向功能:个体在学习活动倾向于什么目标、内容受学习动机、兴趣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中,总是首先倾向于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内容。

2.动力功能:首先,体现在个体活动的始动方面,学习动机推动个体去积极、主动的学习,不管该动机来自于内部需要还是外部的奖赏、激励。其次,使活动得以持续下去。但动机强度适中才会对学习活动起作用。过强、过弱都会削弱活动及其效果。

3.感染功能:积极的情感是学习的催化剂,良好的心境会使个体的学习达到最佳水平。而不良的心境,会削弱个体的学习动机,焦虑、忧郁都会影响学习效果。

4.维持、调节功能:顽强的意志品质将支持、激励个体的行为,使之能够始终坚持目标,克服困难。因为学习活动并不总是充满兴趣,这就需要有良好的自制力、坚持性等意志品质来维持。个体的非智力因素还支配个体的行动,调适个体的心理功能,使智力活动不因故而偏离常规。

5.动力定型功能:非智力因素能将某种认识或行为组织情况固定化,良好的智力或能力固定化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及各种技能的重复练习程度,如意志活动直接影响智力活动的目的性、自觉性、坚持性,从而影响认识活动的质量、情感,影响智力活动的强度、速度、性格,影响个体的认知风格、方式。

6.补偿功能:优良的非智力因素会弥补智力因素的不足。常言道勤能补拙。古往今来,凡在某方面有作为的人,其非智力品质都非常优秀。不良的非智力因素会使个体见异思迁,知难而退。如心浮气躁、粗心、懒惰等不良习惯就像漏斗一样,把教师的辛勤劳动丧失殆尽。在现实中,一些差生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对学习缺乏兴趣、信心,自卑感强,自制力差等非智力方面的原因。所以在教育中一定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品质,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重视立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确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教育家孔子就很注重教育学生立志“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2]张履祥认为“凡初为学先须立志,志大而大,志小而小。”[3]明确的志向是引导儿童学习的动力。

2.培养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力求探索某些事物的带有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可使人积极主动地从事各种喜爱的创造性活动,提高工作效率。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推动学生满腔热情的从事学习和探索,对于智力开发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培养学生对于课程、课外读物、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

3.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学生学习取得成功的保证。在学校里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坚持性、自制力、果断性。

4.培养应对挫折的能力。挫折是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和干扰,致使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的情绪状态。挫折既可以磨炼人的意志,使人变得更加坚强、有为;也可以使人消沉、一蹶不振,丧失信心。有两种人能经受挫折:逆境中成长的人;受过良好教育、心境开阔,有坚持性的人。在教育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学会自我调节。

5.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卫生习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自觉学习、勤奋、坚持、助人为乐、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

6.保持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健康的有机组成。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加,现代人患心理疾病的概率越来越多。中小学生因为学习压力、青春期、不良影视媒体的影响,容易产生诸如厌学、焦虑、孤独、忧郁、暴力等心理问题。教师和家长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成长,积极引导,养成健康的心理。进而形成德、智、体、美的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德立.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第4页.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