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设计的意义范例(3篇)

时间:2024-08-01

文化创意设计的意义范文篇1

关键词:汉字;平面设计;步骤;表现;素材

0引言

汉字是汉语言的精华所在,属于象形文字的一种,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其中,汉字的含义也十分深刻、形象,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给人更为深刻的认识。现代平面设计中需要进一步构建具有创造性的内容,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相关设计的视觉效果。汉字对于现代平面设计有着更为突出的作用和意义,可以给其制造出更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因此汉字是我们现代平面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

1汉字对现代平面设计的意义

现代平面设计在国内主要还是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广告开始大规模地进入人们的视野之中,更多具有深远含义的广告可以进一步构建出人们对相关产品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有效提升相关企业产品的社会认可度。这也是现代平面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注重文化内涵。汉字无疑是现代中华文明的典型代表,从汉字中提炼出相关的现代平面设计创新具有很强的文化气息,有利于提升平面设计的人文主义精神,构建现代化的平面设计。例如,“功夫”一词的意思就是表示这个人具有一定的武功,可以有效保护自己,打击对手。在平面设计中,就可以将其中“功”的左边的“工”设计成一个人在踢高腿的动作,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这一词语的形象特征,让人们在看到这一词语的时候具有更为突出的印象,这样一个词语应用在平面设计中可以进一步提升其中的人文气息。

2汉字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应用的基本要求

汉字与现代平面设计本身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而当现代平面设计进行创意的时候,不断将其发散,扩大对其他领域的渗透。更为突出的就是现代平面设计与汉字之间有一个相通之处,即汉字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而我们的现代平面设计也需要这种强烈的表现力,从而给人们更大的视觉冲击力。因此汉字就成了现代平面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同时汉字的应用也是现代平面设计创意的源泉,成为创新思维的重要来源之一。然而在现代平面设计之中,汉字的应用需要本着以下几点原则,从而保证汉字在应用的过程中不丧失更多本真的东西。第一,应用汉字过程中需要保持其含义的准确性。汉字本身具有自己的含义,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有些设计人员有意或者无意地将其扭曲,实现更为突出的创意效果。这样在短时间内可能造就更为深入的视觉冲击,但是长期来看,这种对于汉字的曲解和错误应用只能适得其反,更多地显示出设计没有人文深度。第二,应用汉字的过程中需要保持积极向上的特征。汉字本身具有自己的特征,在语言表达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更为重要的象形解释作用。尤其对于学习阶段的学生,这种积极向上的特征可以帮助他们构建自己的语言组织方式。因此,汉字在现代平面设计中需要突出其汉字整体应用中积极向上的特征。不能恶搞我们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文化经典――汉字,对于汉字的恶意曲解只能引起人们对这一创新的反感和不屑。针对设计需要突出汉字本身的特点,尤其不能对正处在学习状态的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让他们对汉字有着更为积极的认识和理解。

3汉字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步骤

汉字作为现代平面设计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其设计、创意的过程中需要具备相对固定的步骤:

第一,整体策划方案的设计。一个现代平面设计创意需要对其进行整体的设计和表述,这样就需要一个策划方案。在策划方案里,整个平面设计的构思需要达到预期的效果,整体的设计步骤和汉字艺术化等都是需要体现出来的。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策划的定位直接决定了汉字艺术化的方向,也是整个创意是否满足客户需要的最为关键的一环。因此策划方案的设计尤为重要,需要对其进行认真研究和揣摩。同时,在创意的过程中还需要把握上述的汉字应用基本原则和要求,不出现应用不准确、不积极的问题,保持汉字纯真的特点。

第二,选择表现形式。汉字的意义和表现方式具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在选择平面设计表现形式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考虑汉字本身的特征,首先需要选择最为合适的汉字作为平面设计的创意。这是最为基础的一步,一旦相应的汉字选择不到位,接下来建立的汉字艺术化的根基就会不牢固,客户对其的满意度也一定不会很高,有时可能还要推倒重来。其次,就是需要进行汉字的艺术化表现,需要选择与策划定位相吻合的艺术表现形式,达到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有效地、艺术化地展示汉字的象形化特征,不断提升汉字的人文表现特征。最后,需要准确领会客户的要求,不断修改、优化我们基于汉字的平面设计创意,完成最终设计方案。

4汉字在现代平面设计的具体表现方式

第一,本意表达。一些汉字本身就满足了平面设计的基本要求,不需要进行任何艺术化的设计和优化,便可以成为我们现代平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汉字创意需要设计人员不断思考和寻找才能得到。

第二,按字变形。就是根据一些汉字的构架特征,进行艺术化设计,将其变成一个具有多层含义的图形。具体的方法很多,有拆解、组合、变形等,由于汉字本身就具备象形的特征,因此在选择的过程中需要突出其汉字本来含义的重要性,不能远离汉字本身的含义特征。同时,这种按字变形的平面设计方式可以进一步提升汉字在整体设计中的意义和作用,突出设计产品和对象的整体化效果,提升汉字在设计中的作用和意义。例如,电影的《不可思议》中的“可”就进行了有效的变形,将其中的“口”变成了这一电影中主角外星人。这样一方面可以实现这一题目的新颖程度,另一方面可以给观众设置更多的悬念,引起他们对电影的好奇心。再如,黑龙江卫视的台标就是一个繁写体的“龙”字,这一汉字进行了艺术化的变形,将“龙”字一笔合成,成为一个舞动的龙,这样可以带来更为突出的视觉冲击效果。

5结语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现代平面设计创意的源泉。在应用汉字开展平面设计创意的过程中,需要突出汉字的准确应用和积极向上的特征,这样才能使得我们汉字的本质特征不受到更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董正磊.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A].2012InternationalAcademicConferenceofArtEngineeringandCreativeIndustry(IACAE2012)[C].2012(10):193-194.

[2]赵晓婉.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浅谈剪纸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A].20143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formation,BusinessandEducationTechnology(ICIBET2014)[C].2014(02):148-149.

文化创意设计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文脉;文脉主义;符号;形式与意义

在建筑设计过程当中,建筑设计人员需要结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范围内多个领域的知识进行考量。设计具有很强的意图表现性,在从建筑师构思想法形成,到改进方案完善,再到设计理念转变成现实存在的这整个建筑设计方案逐渐成型的过程当中,建筑设计受地域位置、空间限制和现实要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文脉始终是建筑师创作过程中最为主要的影响要素,是建筑师表达设计意图的关键,这一点不可忽视。

1文脉的含义

文脉是一个语言学范畴内的词语,它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是一个特定时空发展形成的历史范畴。文脉的概念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从狭义的角度进行阐述,文脉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化的脉络”,人类学家克拉柯亨将“文脉”界定为“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的式样系统”。作为日常用语的“文脉”,一方面用作语言的概念,在文章所具有的线性特征中产生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则不仅限于对象的前后三维关系,而是加入了由时间所形成的四维空间的关系。建筑学中“文脉主义”的概念,源于语言学中的文脉一词,建筑词典中的解释如下:

1.1“以文脉主义的立场为基础,对整体环境,或者部分的特征,或者其构造的解读。具体的说,方位、地形、水系、植物、街道模式等空间的基本构造以及从城市整体所见到的建筑位置、建筑样式、建筑群的特性等所规定的相互关系。”

1.2“关于那些具有特性的建筑,指它的历史、文化、地理背景等条件。”不难看出,语言学中的文脉和建筑学中的文脉概念有相互对应的关系。在这个关系网络上的“建筑”既作为物质实体,又作为信息交流的媒介而存在。

文脉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意义不断丰富,在新的历史时期,回看文脉的整个发展过程,这一问题具有十分矛盾的属性。一方面,文脉中所蕴含的思想和规范流传已久,这就体现出文脉问题比较老的属性;但另一方面,文脉作为一种设计理念的基础在近现代才被应用到建筑设计的世间当中,这就使得这一问题呈现出比较新的属性。而“文脉主义”一词是由文脉引申而来,是后现代建筑艺术风格的一种基本设计立场和艺术倾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广泛流行于欧洲和日本等地区。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世界受到多方技术和文化交融的影响,逐渐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后现代主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文脉主义的大众认同感逐渐降低,但人们对文脉内涵的认识和对其运用者的尊敬却依然没有改变,目前它已经成为建筑设计界的共同认识和默认规范。

建筑与人、城市、环境、文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加大对这些因素的综合研究力度,处理好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的帮助人们对建筑的复杂性进行理解,对文脉的探究可以准确的传递信息,明确的向外界传递城市和建筑的意义内涵。

2文脉的符号意义

如果建筑设计是对现实世界的干预,那么建筑师的作品与现实世界相遇,彼此并非没有因果,文脉就是这个现实世界的一部分,并非设计师设计,而是作为一个现实去探索。在设计之初,作槲穆鲈靥宓慕ㄖ物并不存在,但经由建筑师创作,它被植入现实世界之中。由此,建筑便变成了真实世界文脉的一部分。

建筑设计是人类进行社会认知活动的成果,建筑设计的文脉实际上就是建筑在文化脉络上的衔接。要想理解文脉的含义就一定要提到文化,人是主导文化发展的主体,同时又是接受文化的客体。人类生活在文化的包围之中,世界是由人的文化创造组成的整体,建筑、器皿、品德、法规、艺术及科学,这些都是人类进行社会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产物,人们通过人造符号和符号系统对文化进行传递和交流,并以此形式继续发展和创造文化。

符号有“形式”及“意义”两种特性,运用各种形式来体现意义是符号的基本特征。文化就是使用符号来表现人类意识行为、传递思想的体系,它不单是物质世界的构成元素,同样也是意义世界的搭建要素。建筑设计的文脉同样也是表达文化意义、传承文化信息的一个符号,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能力是其理解文脉的基础。建筑中文脉的符号功能代表、标志或说明着外部事物。它在人的认知活动过程中,犹如一座桥梁,将人的内部思维与外部世界连接起来。通常具有文脉特征的建筑往往易于为“受众”理解。这是因为,如果来自外部的刺激愈是含混、陌生与无体系,主体对这刺激的破译也愈不确定。而愈有文脉的东西愈体系化,事物间的关系愈明确,表述也愈丰富,因此也就愈符合经验背景或认知贮存中的“坐标网”,那么也就愈容易被主体理解和接受。所以说,对建筑文脉的符号特性的认知,符合人类认知的深层心理结构。

3当代建筑文脉的建构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建构文脉的形式和途径多种多样,大多不是相对单一的线条结构。多种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研究结果拓展了建筑师们的思路和眼界,人们通过实践不断发展建筑设计的人脉。对于文脉研究,我们可以从建筑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和讨论。

3.1文脉的形式语言建构

建筑的屋顶、支柱、横梁等就是建筑文脉的重要构成元素,这些结构的设计和构思感知就是文脉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文脉中的“形式”可以说是直接、直观的。按照类型学的方法,可以在历史建筑中提取符号“原型”,在现代建筑中对这种“原型”做出同类型的“拓扑变形”,并衍生出多个类型产物。

3.2文脉的意义建构

建筑设计中表现文脉“形式”的探索是一方面,另外对文脉内在结构与关系的认知,同样可激发创作的灵感。但不管是形式的还是结构的,都可以认为是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背后所蕴含的意义。摆脱既往的符号形式与结构,以全新的形式结构诊释与发展需要承接的文脉意义,可以说这是建筑师情感表现的方式,需要建立在对文化的深层理解基础上。

结束语

在世界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建筑创作语言的创新和复杂多样使文脉的发展向越来越复杂多样的方向进行,并继续向复杂化、多样化的趋势发展和演进。在不同的文脉指导下,建筑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它是我们周围物质世界和环境发展的表现,建筑和人与环境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该充分注意到每个项目不同的特性,同时也要注意不同建筑文脉的梳理,寻找建筑设计的思路和灵感,进行充分思考,赋予建筑新的涵义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吴云鹏.论文脉主义建筑观[J].山西建筑,2007(21).

文化创意设计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符号现代视觉设计

符号现象是一种与人相关联的最古老的社会存在,它伴随着人类形成的全部历史过程。当意识活动达到一定的高度,物象通过思维活动或认识的表象记录到人脑中形成概念符号,符号经过生活中的经验强化,对各种对象的映像加以固定化,从而产生文化符号。

一、作为设计语言的传统文化符号

传统文化符号是历史沉淀的思想、风俗、艺术和生活方式等物质和精神文化现象的体现,它反映和代表着一个民族、社会的整体意识和总体倾向。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有其特定的内涵。传统文化符号是有形的事物与无形的精神的结合,但更多的却是体现在无形的精神文化方面,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上,并影响着每一代人的审美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是人们对艺术生活的一种观念和见解,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高度浓缩的视觉形象代表,其客观化符号形式给现代视觉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图像资源。

人们从远古时代就已经开始运用图形符号来表达某种思想、观念,并应用到实践活动中,中国文化背景为图形符号象征意义的产生提供了土壤,中国传统图形符号都含有自己独特的象征意义且意境深远,成为东方文化的一个表征。现代视觉设计国际化风格的形成,对传统民族风格的设计提出了挑战,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对于视觉设计民族风格的形成,是一条重要途径。

二、取“形”延“意”传“神”的语用原则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植根于中国民族性、区域性的传统艺术渊源之中。“形”一般指其所表现出来的物象外形与结构,取“形”不是简单的套用和照搬,而是对传统文化符号的再创造、再利用,是变革中的重构。这种再创造、再利用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造型中的文化符号加以提炼、改造和运用,使其富有时代特色,或者将传统的造型方法与表现形式运用到现代设计中,用以表达设计观念,同时也能体现民族个性。

现代视觉设计可以说是由“意”通过复杂的心理活动并利用形式法则创造出可视的形象,并通过这个形象直接或间接地对“意”的内涵进行表现或象征,而观者则通过象征图形引发联想机制,得到“意”的内涵。这样一个过程,即为以意生象,以象表意。但现代视觉设计绝非对“意”的简单陈述,而是升华和提炼,是一种再创造。在现代视觉设计中延传统文化符号之“意”,一方面通过新的造型发展其传统的寓意,另一方面在传统寓意中变革、发展原有的图形。由此而生的“有意味的形式”必然包含着设计者的观念与情感,它们与设计的主题思想融为一体,被观者所感知,意念赋予形式以生命,因此形式在展现意义上则变得积极主动。

“神”是指事物的内涵,精神气质和气韵。形神在哲学范畴里是指形体和精神,在美学概念上指的是形象和神韵,讲的是神寓于形,以写形来显示形象和表现主体的精神气质。取“形”延“意”传“神”的语用法则是一个整体的过程,“意”与“神”的表达在“形”的塑造之中。技术的发展已经给了人们更多有效的手段去把握“形”的本质,但是对于“意”与“神”的表达却在于设计师内在认识、理解的水准。一种新的民族设计形式的创造,是需要在研究传统文化符号时能够摆脱其物化表面而深入到它们精神领域的内部。因为只有在深入领悟了传统文化符号的艺术精华之后,再在现代西方设计思潮的基础上,兼容并蓄,融会贯通,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才能打造出属于本民族的又是国际的现代设计。

三、立象尽意以动心的视觉语言传达

中国美学是以“象”为核心,围绕“象”而展开的美学。“象生于意,故而寻象以观意”(王弼《周易略例·明象篇》),由“观物取象”发展到“立象尽意”,由于“象生于意”,因此立象尽意的过程就是由事物形态到抽象表意的理念的表达过程,人类活动的完整过程也是符号化的过程,人类的智力只有体现为符号时才固定下来,并为他人所接受。

在现代视觉设计创作中,“心”是指思维、内心感受和欲望等心理活动层面的内容。它是一个隐性的层面,不论作为设计实践者还是设计物品的受众者,所谓的文化感、美感都是在这个层面上相互感应的。心是设计创新原发冲动的场所,同时又是促使设计活动展开或者欣赏、感悟之所。图形与意义在现代视觉传达理论中是必然的关联系统,它体现出一种符号和意义之间具有的直观可循的逻辑关系。不管是图形到意义的解读还是由意义到图形的生成,都可以在共存的信码中通释。“立象以尽意,立意以动心”既把形象和概念区别开来,也把形象和思想、情感联系起来。所以,“立象以尽意”的思想就是利用视觉符号进行表意,这恰恰就是今天视觉传达的目的和任务——建立图形与意义的关联,实现意义的视觉符号传达。

“象”并不是仅停留于表面而是必须被超越的,表情达意依然是设计的最终追求。创造鲜明的“艺术形象”是为了传递某种特定的信息,象不能沉溺于图形图像的美好而忽视了对意义的传达,不能越出主题而游离于意义之外。所以,可以说“象思维”和“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立意动心”是中国视觉传达设计的思维逻辑和表现逻辑。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视觉设计中的意象表达必须突破一般视觉所习惯的东西,力求以集约化的形式表现最深刻最丰富的内容,通过高度精练的图形语言和易于理解的构图秩序传达预想的意义,使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文化境遇下呈现新的风貌。

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表现,要立足于过去,扎根于自身的民族土壤,对传统文化符号的神与形进行概括与提炼,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元素的形态与神韵。设计师要以深厚的中国文化哲学为背景,不断挖掘深层次的设计思想,注重意境的表达,并善于结合西方的现代设计理论,提炼出适于现代生活的设计手法,从而复活传统文化符号,创造出具有中国韵味的现代视觉设计。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装饰之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