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读书心得(整理12篇)
时间:2024-09-09
时间:2024-09-09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这本书是转型时期的瑞吉欧经验,而瑞吉欧的核心理念与教育目标是一切基于幼儿的权益,一切为了儿童的权利!
带着这样的理念翻开这本书,去阅读,去学习,令我感触较为深刻的一句话是:“孩子是由一百种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只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每一位孩子都是独特的存在,他们用看、听、闻、触摸、描绘、讨论等等方式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用一百种方式,之后探索出了独属于他们的一百种世界。对于孩子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百种可能?这一百种可能,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成为偷走“九十九个的人”,我们是孩子的观察者、倾听者、支持者、引导者,我们要尊重孩子,创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充分给予幼儿探索的空间,引导他们勇于接受新鲜事物,不能抑制孩子创造性的表达,不能被固定的思维模式所束缚。要知道,那被束缚的,很可能是孩子的一百种可能。
“儿童是自由的,是属于自己,属于整个世界的!”看完此书,我希望自己也能像作者所说的那样,保持倾听、惊奇和爱的方式,去理解和感受每一位孩子,让他们有一百个世界去发现、去发明、去创造!
《指南》将幼儿的学习生活与健康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按照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应该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都提出了合理期望。
在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心里不断感叹,感叹着这次《指南》的完善,让我们老师在实施中更好的掌握。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深的是:实施《指南》时老师应把握几个方面:
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很多老师会忽略孩子发展的整体性,如老师自己是音乐特长,每天不停地唱,而忽略其他领域的发展,那是万万不行的。
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这样对孩子是很不公平的。
3.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创设环境,创设适合孩子学习的游戏,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切忌为了达到某一方面而进行“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4.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在学习中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孩子的学习品质培养好了,那将是孩子一辈子的财富。
这个寒假,我有幸拜读了美国哈蒙德教授的《教师应该做到的和能够做到的》一书。这本书为教师解答了“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具备怎样的知识和技能?什么是教师应该做到的和能够做到的?”这些问题。下面我就个人读书的体会谈几点感受。
1.完善自己,不断学习。一名教师要想做好教育就必须进行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技能。
2.创设环境,积极营造。书中提到“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打造健康的学校文化”。在幼儿园里,我们在不断的教育不断的学习中找经验,促进幼儿的发展,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并不是边学边玩,而是在兴趣的促使下主动地去学习。
3.自我反思,不断进取。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其实也是一种发泄,对自己教育方法的不得当而发泄。反思,我不光反思我的教育教学,而且还反思我当天的态度和语言,对待同事的、对待孩子们的、对待家长、对待陌生人的。要树立服务意识,超前意识,大踏步的向前冲。”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更大的发展。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理解,不断的反思,不断的研究,多读书、读好书、完善自我,丰富自我,实现自我。
偶然的机会,听了刘瑜的《愿你慢慢长大》,被文中温暖的文字所感动,于是快速买来书本细细品读。如书的前言所述:“如果说,过去我们看教养类的书籍,是在上一堂课的话,我们希望此刻,拿到您手里这本书的感觉,更像是促膝聊天。”准确的说,《愿你慢慢长大》是一本“慢养育”的名家散文合集,里面每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间皆流淌着为人父、为人母对子女的默默温情和淳淳教诲,温暖质朴的文字中倾诉着对孩子个性成长的思考和美好期许,睿智的言语间有对养育孩子的真知灼见。其中刘瑜的《愿你慢慢长大》一文是她写给自己刚满一百天的女儿小布谷的一封信,细腻、深情的字里行间有初为人母的激动和喜悦,更有对女儿未来的美好愿景。“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温柔而坚定的文字让我深有感触,内心也深深地感恩孩子成就了父母,而不是父母给予孩子生命。
我也把此书,推荐给所有的孩子和所有的父母,希望这本书能让我们一起走上一场温柔的教养旅程,让教育孩子成为一件美好又自在的事。
让我们陪孩子一起,慢慢长大。也愿每一个孩子能够拥有独立自信的人格,快乐的情绪、健康的体魄以及真正的成功。
寒假带孩子去图书馆参加活动之余,巧碰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一书,本书既具哲理且内容又通俗易懂,作品虽作于三百多年前,但时至今日仍有现实意义。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可以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并且能使自己反思实际工作中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洛克认为早期教育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因为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他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这句话真的引起了我的警醒,幼儿教师比医生、甚至科学家更重要。为此,作为幼儿教师就需怀一颗平常心对待每一位幼儿并使其健康快乐成长。因为教育上的错误“像配错了药样”,第错了,以后就很难补救了。
选择《人生海海》这本书的原因是被书名《人生海海》吸引,看到题目第一感觉就觉得这是一篇鸡汤文,所以很想一探究竟。
然而当我翻开这本书时,我发现这本书既没有前言,也没有后记,关于本书的信息只能从正文中获取了。当我读完这本小说之后,我不禁为书中人物的命运而感慨,他们那种大起大落的人生,我们大部分人可能不会经历,正是特殊时代特殊背景才显得小说人物命运的颠荡起伏。而这时我才对作品名称“人生海海”有了一点理解,它原是一句闽南语,大意是人生如同茫茫大海,潮起潮落,漂泊无定,暗含着许许多多不确定的因素。小说中各色人物的命运就很好地诠释了“人生海海”这一词。
小说中的人物给我的印象是苦而不屈:主人公上校当过国民党的上校,杀过人,拿过枪,又自学成才变成军医,救了无数人,其中包括一位共产党的领导。他上有一老,有过许多金银财宝。他潜伏过日占区,当过特务,还在抗美援朝中立过一等功,可谓战功显赫。但他在村里不受待见,被称为“太监”。他还被红卫兵污蔑为造反对象,遭受辱骂。上校经历以上种种,却还是对他人能帮就帮,毫无芥蒂。他一辈子都在逆境中尽力活成好人,遭受委屈时他不辩解,不抵抗,不牵连他人。在那个混乱的战争年代,无情的世道让上校饱受催残,甚至直接被逼疯,但他都默默收起所有委屈,坚持对世界行善。
同样苦而不屈的还有文中“我”的前妻,她的父母曾是浙大教授,被红卫兵折磨而死,只有她一个人逃难出来,为了生存,她用自己的身子抵出头费,才能在乱世中存活下来。虽然她的生活艰苦,又饱含屈辱,但是她依旧对未来充满希望,她独自挑大梁开门做生意,努力开创新的生活。即使到了弥留之际,她撑着一口气对我说: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就是从这里,我理解了作品名称的含义。人生海海,人生复杂多变,像大海一样宽广,要好好活着。这话就出自“我”的前妻之口,即使自己的生活再艰苦,周围环境再恶劣她也依然向往明天。
其实这样的人在书中还有很多,比如十几岁被迫离乡在外打拼的“我”,比如照顾上校后半辈子的林阿姨……这些鲜明的人物形象一个个都跃然纸上,彰显着他们不屈的战斗精神。虽然这是小说的人物,但是谁能说他们的精神在我们现代社会不适应呢?现代社会同样像大海一样潮起潮落,无法预测,我们能做的只有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展现自己不屈的战斗精神,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逆境面前不妥协。所以即使生活有多么的困苦,带给我们有多少压力,我们都应该要努力说服自己,扛住压力,用另一种思维来看待生活。人活一世,不用让自己生活地极度压抑,而要用自己向上的一面来面对世界,活出有意义的人生。
利用工作之余,我认真读了昭军编著的《正面管教》这本书。该书通过许多经典的案例分析,详细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从孩子的心理和行为等方面解读和分析,使我受益匪浅。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需要成人的有效鼓励,才能茁壮成长,而鼓励的学问非常深,这本书告诉了我作为父母和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知晓的答案。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言行是其学习和和效仿的对象,因此,在管教孩子的同时,父母要重视榜样的力量,谨言慎行对其进行言传身教。而管教孩子的过程中,势必会出现一些纠结情绪,不管是严厉还是温柔,一定要掌握适度原则,不能过分骄纵孩子,也不能太溺爱孩子,要做到严慈有适度,引导有方法。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会逐渐有自己的想法,从幼儿园大班开始,他们做事已经有自己的主见,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对孩子的合群教育,即孩子社会性交往能力的发展。总之,作为家长,我们不能简单通过打骂和骄纵教育孩子,只有和孩子有效沟通,才能更好好地管教好我们的孩子。
这世上没有完美的人,更没有完美的父母,父母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完善自己,在接纳孩子不完美的同时,也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这样才能帮助孩子越来越优秀,成就孩子的未来!
让我们一起大手牵小手,静待花开!
初遇《幸福的种子》这本书,从书名来看我以为会是一本温情的心灵鸡汤,其实不然,《幸福的种子》是一本打开图书阅读的一扇门。
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也经常对孩子们讲演各种的图画书,但是在阅读中我们总迫切希望孩子听懂读懂故事,理解故事所想传达的含义,这样的图书阅读真的是有效的阅读吗?其实不然,读书是一种享受,在用心听取故事的过程里幻想书中的情节,体验人生百态,插上想象的翅膀遨游书中,让孩子体会到阅读的奇妙和愉悦。其次是为幼儿不断地朗读,阅读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漫长的累计,人类的余元特别的带着感情的温暖话语,会促进孩子心智的健全发展,因此在给孩子的阅读中也要带着温度一直未孩子讲读下去,让他们汲取书所带来的的温暖力量和就精神力。
《幸福的种子》是一本让我收获满满的“好书”,它让我重新审视了“幼儿图画书”的真谛与意义,它让我重新审视了幼儿教师这个角色。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作为幼儿教师的我能在孩子们心底播下一粒粒幸福的种子,未来孩子们心间能开出一朵朵美丽幸福的花.....
《童年的秘密》一书,我认识到童年时期作为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时期,除了关注生理的发展外,还需重视幼儿的心理发展,因为幼儿在这一时期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形成个性。蒙台梭利主张的教育方法有三个重要的特征:一是对环境作用的强调;二是对教师作用的极大关注和讨论;三是对儿童人格的尊重。这种教育方法注重以儿童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中心,提供机会并创造条件让他们可以自我学习,并自由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
读了汪先生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深受启发。在工作中我体会到,认真做事只有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如果每个人热爱自己的工作,每天就会尽自己较大能力做得更好。如果我们关注了每件事的细节,就可以把握创新能力。认真做好每个细节,伟大总将不期而至。这就是细节的魅力,是水到渠成后的惊喜。其实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每一件事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看似简单的小事,只要我们认真的去做了,我想也可以说是做了件大事。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小事中的每一处细节的处理,我们的工作也将会做得更完美。我将以此来鞭策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在细节中求发展,在细节中求完美。
第读孙瑞雪写的《爱和自由》时,我还是一名刚上班没多久的新老师,没有结婚生子的年龄,读此书仅限于读书。转眼十来年过去了,这次重新拜读,带着育儿过程中的疑问,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在思考中读书,别有一番感悟和滋味。
《爱和自由》是一本关于“爱”孩子,而不是“教”孩子的书。我们对孩子的爱是无微不至的,在这种爱的“包裹”下会忽略细节的关注,因此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每个敏感期,要学会尊重孩子,让儿童在爱和自由中成长,儿童只有依靠爱和自由,才能获得成长的全部能量,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快乐的人。这本书中饱含着作者对儿童至深的爱。
通过读书思考,我认为: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为了灌输式的学习而给孩子带来很多外界的内容和认知,孩子学习的各个阶段表现出来的行为都不一样,比如重复做一件事,重复听一个故事,他们会从反复听故事中吸收理解内容,首先是逻辑,然后是情节,之后是概念,所以一定要仔细选书,让孩子吸收好的东西。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智力真正的内涵,或许我们就会走上长辈们的老路,以成绩衡量一切,而忽略了高贵的品质,完整的人格,崇高的道德和充满创造力的思想的培养。做好这一部分,0-6岁正是关键时期。
爱孩子,就要理解孩子,更要让孩子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不能把我们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特别是外在效果上。如泰戈尔所说的: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笑容!
假期,我接触到英国作家约翰•洛克的著作《教育漫话》,大师的金玉之言,让人茅塞顿开。书中既没有艰深难懂的理论,也没有晦涩的学术概念,却极有启发意义。
主要观点一:“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句话是很有远见的。作者认为应把培养强健的体魄放在教育的首位,并对孩童的身体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儿童要多过户外生活,接受空气、日光和水的锻炼;生活要有规律;饮食要清淡;睡眠要充分;药物要少用,要多运动,等等。
主要观点二:“教育上难于做到而又具有价值的一部分目标是德行。”正如很多老师意识到的,作者指出:对于学前阶段的儿童首先应该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而且应尽早培养。因为幼儿的可塑性是强的,他们就像一张白纸或一块蜡,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成什么式样的。
作者提出的如下方法我很认同:在各种教导儿童及培养他们礼貌的方法中,简明、容易而又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不该做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面前;当对孩子进行说理时,举止应该温和,即使惩罚他们,态度也要镇定,要使他们觉得你的作为是合理的,对于他们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
下一篇:石材供货合同范例(3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