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后感(6篇)
时间:2024-09-12
时间:2024-09-12
关键词:乡土小说历史道德
历史与道德问题,是文学理论的重要论题。在进行探讨之前,首先需要对其概念进行界定。此前已有不少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的思考与探索,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大致做出如下归纳:文学中所谓的“历史”与“道德”,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取向或评价体系。“历史”的评价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能否推动社会发展为标准,着力点在“真”,属于理性认识层面;“道德”的评价则以善恶、正义、公正与否为标准,对事件或现象进行判断,着力点在“善”,属于伦理层面。历史与道德是人类判断事物的两种不同方式,也是文学的两种重要纬度,既存在于作者创作过程中,也存在于读者对文本的鉴赏评价中。
一、近代中国乡土小说中的历史与道德问题
中国近代历史复杂多变,在这种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近代乡土小说,历史与道德问题在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伴随着新旧势力的交锋与角力,新事物在旧事物母体中孕育,对原有的秩序产生破坏和挑战。正如如恩格斯所说:“每一种新的进步都必然表现为对某一神圣事物的亵渎,表现为对某一陈旧的、日渐衰亡的、但为习惯所崇奉的秩序的叛逆。”[1]历史求“变”,而道德守“常”。历史进步的方向常常与现有道德的指向相偏离,甚至出现明显的悖反现象:道德上认为“恶”的东西却是历史进步的动力;道德上认为“善”的东西却是社会发展的阻力。这就是所谓的历史与道德的二律背反现象。这一背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常引起矛盾和冲突,触动作家进行文学创作。因此,历史与道德的矛盾,往往成为艺术发生的催化剂。
近代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动,尤其是以后,人们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加解放,西方现代文明的种子逐渐在中国知识分子的心中生根发芽。而作为旧秩序的大本营,中国农村依旧沿着乡村文明的轨道缓慢前进着。对于外界的剧烈变化,农村没有城市那样快速的应变能力,虽然也感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经历着现代转型的阵痛,但改变却是缓慢的,仍几近完整地保留着古老的文明。这就使得作家可以在一个相对静态的历史横截面上清楚地看到两种文明的对比与冲突。而另一方面,近代乡土作家,因求学、生计或战争等原因而离开乡土、寓居都市,他们既有乡村生活经验,又接受都市现代文明的影响,这种双重身份使得他们对乡土古老的传统文化以及对城市现代文明具有双重觉醒。在都市现代文明的关照下,广阔的中国乡村在作家眼里折射出多元的意义:从道德守常角度看,乡村自然淳朴;从历史求变角度看,乡村保守落后。乡土作家从二者之间做出倾向性的选择,设定自己心中的乡土的语义指向,进行小说创作。因此,历史与道德问题在中国近代乡土小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作家在历史与道德选择中的不同倾向
社会现象纷繁复杂,历史与道德很难亦步亦趋,对事物的评价存在道德与历史两个不同的维度。作家在个体经验、思想观念、艺术追求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面对意义多元的乡土,往往从不同的纬度关照现实,对素材进行艺术加工。因此,在乡土小说中,历史与道德常呈现出三种不同关系:以历史评价为基点;以道德评价为基点;在历史与道德之间纠葛、困惑。
(一)以历史评价为基点
以历史评价为基点,即对事物进行评判时,会自觉参照历史进步的要求,看其是否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尽量掩抑自己对事物的喜恶,对事物进行较为理性的判断。这一类作家包括鲁迅以及在其影响下形成的左翼乡土作家群。
鲁迅是乡土小说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的乡土作品并不多,包括《风波》、《故乡》、《阿Q正传》、《社戏》、《祝福》、《长明灯》和《离婚》等。但其影响却很大,尤其是对早期左翼乡土文学作家的文学功能观产生直接的影响。鲁迅是站在“五四”启蒙知识分子的立场上来书写乡土的,其全部乡土小说都渗透着对乡村、对生活在乡村的人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变革的精神状态的强烈的痛心和批判态度,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的乡土文学作品,理性之光的烛照无处不在,从不同角度批判了农村的陋习和农民的麻木,如《故乡》中闰土的迷信、等级观念,《祝福》中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摧残,《阿Q正传》中对国民性的批判等等。鲁迅站在历史的高度,指出旧道德对人性的摧残,敏锐地看出在历史进步面前传统道德恶的一面,对其进行批判,寄托了对时代进步的殷殷期盼。
在鲁迅的影响下,一批作家走上乡土小说的创作道路,如王鲁彦、徐钦文、邰静农、彭佳煌、许杰等。这一批作家有相似的生活经历,并由此形成相近的观察社会与生活的方式。鲁迅即是根据这批作家的创作特点进行归纳,首次提出“乡土文学”的概念。他们继承鲁迅“为人生”的创作倾向,竞相发表了一批反映农民生活的作品。他们或哀叹乡村传统道德的沦丧,或表现农民的不幸遭遇,或嘲讽国民的劣根性,但都在不同程度上显示出批判的态度。
(二)以道德评价为基点
以道德评价基点,即以善恶、正义、公正与否为标准,对事件或现象进行判断,属于伦理层面。以沈从文和废名为代表的京派作家即属于这一类。他们疏离政治,站在文化的立场上,以文化重造的文化保守主义姿态,规避激进的时代主流话语,高蹈与现实功利之上,以“和谐、圆融、静美的境地”为自己的美学理想,创作出具有写意特征的独具美感的小说文体,显示出别致的取向和独特的美学价值。
废名的小说追求平淡古雅、简洁朴讷的美,风格独特,开创了现代小说的田园“田园诗风”。其乡土小说的描写只局部地呈现出田园牧歌的情调,追求原始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从《竹林的故事》、《桃园》、《枣》、《菱荡》到长篇小说《桥》,废名的小说将清新淡雅的自然景物与悠扬婉转的田园牧歌和温情脉脉的乡村风俗人情相结合,表现出中国宗法乡村社会的宁静悠远的情韵。废名站在道德审美的立场上选择性地表现中国乡村,在他的笔下,中国的乡村和谐、真善、静美,隔绝了时代变革的喧嚣,这种理想化的处理方式寄托了作者的文化理想。
沈从文作品的道德倾向是很明显的,他曾在《习作选集代序》中说过:“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有研究者早已指出,沈从文小说中所构建的湘西是文化的湘西、审美的湘西,是作家文化理想的寄托。“湘西世界就是沈从文理想世界的投影,是他现实与梦幻的交织。这梦幻难免与现实有距离,但作者的目的似乎是从人性道德的角度去透视一个民族,可能的生存状态和未来的走向。”[2]我们看到,在沈从文构筑的湘西世界里,是有感情的,连商业活动也包裹着人情,处处流露出原始的、未被异化的人性。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自成一个世界,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是抽象时间里静态的存在,因此也就牵涉不到是否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问题。作家关注的是乡土中自然的人性和道德的美善。他完全消解了历史的、价值的评价,只以道德的、审美的纬度去表现世界。
三、影响作家倾向的因素
在小说创作阶段,作家在历史与道德之间的不同倾向导致了作品在表现角度、评价态度的不同。这种不同的选择倾向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首先,时代需要的不同。动乱的近代中国,特殊的时代环境将知识分子推到了历史的最前沿,扮演着时代弄潮儿的角色。文学则成了他们表达思想的武器,文学承担起“传道”的社会责任。五四新文化运动,知识分子将文学介入社会的功能发挥到极致。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因此他的乡土小说就承担起批判传统习俗、传统礼教的重任。而沈从文20世纪20年代以学徒的身份步入文坛,这时新文化运动已经降温,对文学“传道”的期望已经减少,作家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其次,作家自身的身份、经历以及写作需要等原因。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是现代文明的启蒙者,这一身份和立场影响着他的乡土小说的倾向,使得他总是站在历史前进的角度批判落后的乡村文化,自觉地进行文学创作。而沈从文以学徒身份进入都市文坛,早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但都没引起重视,经过一番艰难的探索,他所创作的湘西题材小说得到徐志摩的肯定,他几乎是以发现题材的欣喜找到了自己的写作领域,也为自己在文坛找到一块立足之地。因其独特的人生经历,沈从文独占湘西这一题材,与其他作家的乡土小说迥然有别,独树一帜。可以这么说,在很大程度上,沈从文写出大量的湘西题材的小说是出于写作的需要。
四、读者评价中的历史与道德
作为一种评价系统,历史与道德不仅影响作家的创作,而且影响着读者对作品的评价。在评价作品时,读者面临道德评价优先还是历史评价优先的选择,而不同的选择将会对作品产生不同的价值定位。在人类社会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读书只是部分人的特权,文学的读者群以城市市民为主(直到现在仍是这样),而乡土小说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其内容与读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一直都存在,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距离只会越来越大。所以,读者对乡土小说的评价,从来不存在真正的感同身受,而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评价往往差别很大。这种差别在沈从文身上可以得到很好地印证。49年之后,沈从文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被低估甚至被忽视,沈从文更是放弃写作转而从事民俗研究。直到八十年代,沈从文的作品又开始受到追捧,掀起了一股研究热潮。沈从文热延续到现在,又有学者指出,沈从文作品已被过高评价。同一个作家同样的作品,在一段时间内却经历如此悬殊的评价对待,很大部分原因即在于读者是以道德评价为标准还是历史评价为标准。如果以历史评价为标准,沈从文小说很大部分描写的是古老而落后的习俗,显然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因而受到批判;站在道德评价的角度,沈从文的湘西世界充满着人情、人性,受到很多人的推崇。
在阅读乡土小说的过程中,读者选择以历史为标准还是以道德为标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意义上,影响文学作品评价的因素很多,这里仅以近代乡土小说的遭遇为对象进行总结。)
第一,意识形态的影响。意识形态对文学的影响一直都存在,只是不同时间强弱不同而已。在意识形态强势的时代,它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甚至直接调控人们对文艺作品的态度。近代乡土小说描写的是过去(所谓的“旧社会”)乡村的历史,不能迎合当时意识形态的的要求,因而没有获得意识形态的认同。后来出现的乡土文学作品只在意识形态内部进行演绎,以迎合其要求,如十七年文学中大量的农村题材作品。体制的认同与否在特定年代直接决定着作品的命运,影响着读者的评价。
第二,时代不同带来审美趣味的改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乡土退隐,只存在于人类的历史记忆中。现代社会,是一个失根的社会,传统道德沦丧,而人们对新的伦理道德秩序缺少归属感和认同感,于是转而将目光投向传统,投向曾是传统代表的乡村。文化乡土成为现代人的想象与寄托。人们不再以历史进步的标尺去衡量乡土小说中的世界,而是以道德审美的角度进行遥远的欣赏。这也是沈从文小说在新时期受到追捧的原因之一。
五、结语
文学作品是作家对现实的思考与加工,是读者对文本的认识与解读,必然地与历史和道德产生联系。因此,理清文学与两者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而将这一理论具体运用到乡土小说的分析中,为研究乡土小说提供新的方式和途径。
参考文献:
笔者在进行高中现代文教学时注意到,与文言文、古诗词相比,现代文的文化常识成分虽然不是主要内容,但是文中的人物形象、矛盾冲突、情感抒发中依然有浓厚的民俗文化内容。以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其民俗内容大概有:土地崇拜、文字崇拜、乡土信仰、宗法秩序、公共文化空间等。下面结合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具体篇目说一下。
一、土地崇拜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认为中国的社会从基层上说是乡土性的,对土地的依赖和崇拜是中国农耕文明发展中形成的传统和共同的意识①。在《现代散文选读》的《寒风吹彻》《绝地之音》《父亲》这些以农耕、土地为主题的文章里,洋溢着农业社会的一个永恒话题:土地崇拜。在中国农民的心里,土地是最大、最可靠的财富。刘鸿伏的散文《父亲》里写自己的父亲:“父亲说过:认识土物,离不开泥土。”“父亲便凄然,说:‘鸿儿,有朝一日你也像父亲这般老时,就回乡下住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老了,就会思念故乡呢。’”马步升的散文《绝地之音》对西部地区原野的描写震撼人心,其中“我的心整日被强烈地震憾着。那是一片什么样的土地啊,大沟横断,小沟交错,沟中有沟,原本平展开阔的黄土高原被洪水切割成狰狞的黄土林”类似语句的描写,包含着作者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在国人的文化心理中,为何对土地有这么深的情感?我想原因是:中国是农耕社会,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是生活的保障。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过这样一个事件:一个外国人在蒙古草原上见到了一家从中原地区迁往蒙古草原的人家,让这个外国人奇怪的是,这家中原人仍然保持着中原地区的生活方式,在茫茫草原上开垦出一片地方,埋下种子期待发芽。生活在土地上,从土地里获取生存的必需,这是中国农民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对土地依赖的长期浸染,使文人的创作心理中自有了对土地的崇拜。另外,国人对土地的崇拜还和我们土地的遭遇有关,历史上数不清的国土沦丧、洪水泛滥、干旱、土匪骚扰都有可能从农民手里夺走他们的生产资料,这让土地显得更为重要。这种崇拜在文学作品里就表现为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和热情歌颂。例如《高中语文读本三》里收入的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沿着雪夜的河流\\一盏小油灯在徐缓地移行\\那破烂的乌篷船里\\映着灯光,垂着头\\坐着的是谁呀?”同样是《读本三》,常任侠的《原野》有:“我的祖先都已化为这原野的泥沙,\\让树繁茂,让谷粒生芽又结实,\\让细草铺满松软的毡子,\\让野花装饰曲折小径的边缘;\\让小溪唱着歌流过,\\让菜圃展开浓绿的嫩叶,\\让高下回环的田畦,\\摇着金黄的香稻。……而我也将化为这原野的泥沙啊,\\我将与这里的一切同在。”中国历代对土地十分重视,中央一级有全国性的社稷祭坛,民间有无数的土地庙,土地崇拜的浓厚氛围形成了土地崇拜的文化心理。
二、文字崇拜
文字崇拜也可以叫“知识崇拜”。中国历史上文化知识的传播与传承是在知识分子和一般的读书人之间进行的,而数量庞大的广大的民众则是不识字、没有文化的。这就形成了一种文字崇拜的心理。乡民尊重读书人,因为他们有文化,他们能通过阅读古代先贤的书籍掌握其思想,并在日常的行为上成为像先贤那样的道德模范,并且他们能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僚系统,进而在经济和社会地位上高于一般民众,所以普通百姓更是对知识分子崇拜有加。例如鲁迅的小说《祝福》(《高中语文必修二》)里,祥林嫂看到“我”这样一个回乡的知识分子,就说:“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彩的眼睛忽然发光了”这样的细节不仅表现出祥林嫂急于知道人死后有无灵魂,也表现出她对“识字的”人的崇拜与信任。鲁镇是一个封闭的小村庄,乡民识字的不多,他们不屑于回答祥林嫂的问题,即使根据传统回答了“有灵魂”,祥林嫂也不会相信。柳妈的捐门槛建议不能让祥林嫂脱离被排斥的命运,这无形之中加剧了她对普通乡民的不信任和对“我”这样一个读书人的信任与希望。但是“我”的回答并未给她一个明确的答案,所以在祥林嫂看来“知识”“读书人”并未让她明确死后的遭遇,这或许就是祥林嫂死去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普通乡民看来,识字的人、有知识的人代表着文化,代表着日常行为的规范,他们不会干坏事、说假话,所以祥林嫂向“我”提问。胡适的《我的母亲》(《现代散文选读》)一文里有这样的故事:胡适小时候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玩,只能学读书写字,在小孩子中间显得文绉绉的,家乡的老辈都说他“像个先生样子”。“先生”,是乡村人对读书人的尊称,胡适既然被人称作先生,就不能做野蛮孩子做的事情,所以,“有一天,我在我家八字门口和一般孩子‘掷铜钱’,一位老辈走过,见了我,笑道:‘麇先生也掷铜钱吗?’我听了羞愧得面红耳热,觉得太失了‘先生’的身份”。刘鸿伏在《父亲》一文里说:“这许多年来,我试着写了些东西,远在乡下的老父亲为此很是自豪。”这位父亲把能写会算的文化人称作“文曲星”,此种行为在日常的电视电影中很常见。文章还写到那些耕地的农夫、打鱼虾的渔人或瓦匠、木匠们都很羡慕而敬畏他。可见对识字人物的崇拜心理,是广大民间一种正常而广泛的现象。
一、基于启蒙视角下的凋敝乡土
我国现代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我国思想启蒙运动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使我国乡土叙事的审美标准达到指定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让人员了解其中的价值。但是我国现代作家在向人们介绍中国乡土叙事过程中,常常将乡土环境进行恶化,只有这样才能在吸引读者注意力,激发读者的积极性。为了使我国读者增加对乡土叙事阅读的积极性,作家常常将乡土叙事以多样化的形式展现出来,用一些夸张的手段对其进行描写,吸引读者注意力。久而久而之这种夸张的写法就会与乡土的实际情况拉开距离,而这种写法只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当时的启蒙思想。比如说,鲁迅先生《狂人日记》中,所体现出的现代乡土叙事就非常适合当时的启蒙思想的表达,并以黑色的形式描绘当时的乡土文化环境,又将一些封建礼数进行表达,从而暗喻我国当时农村社会的真实情况。他在创作作品中常常将乡土叙事融入其中,并将当时的启蒙思想深深地表现出来,用这种方式让读者了解当时社会的风气,并使用写作的方法改变当时的面貌。
二、基于革命视角下的残酷乡土
在革命视角下的乡土叙事就显得非常残酷,作家们在创作过程中,常常将一些残酷战争融入到乡土叙事中,并呈现给人们。革命视角下的乡土叙事主要有以下三点:左翼文学、早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解放区文学。其中的左翼文学主要表现当时的农村的现状,并将农民作为主人公进行描述,同时左翼文学也是启蒙思想创作的重要理念,并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而产生一定的变化。比如说,矛盾的农村三部曲中《春蚕》主要对当时的乡土叙事进行描述,并将当时的帝国主义与新中国的现状进行比较,通过对一些微小事物的描述,直接揭示了当时的中国经济是没有任何发展空间的,也表现出了当时农民常常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的悲惨命运。另外,《春蚕》还在一定程度上描述了马克思主义,将当时社会的政治面貌展现出来。
近日,甘肃省天水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在“龙城”天水揭晓,吴卫东的《当代中国生存问题的哲学研究》、王换成的《武山民俗文化》、聂大受的《陇右文学概论》等34项成果分获一、二、三等奖。在专家教授云集的颁奖仪式上,武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高级讲师王换成先生是唯一摘取这一奖项的基层学者。为此,本刊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
乡土文化能够提升自我
记者:“哲学社会科学奖”是一项具有权威性的全市大奖,它与“科技进步奖”是甘肃省天水市学术领域仅有的两项政府奖。在这之前,张俊宗、汪聚应、刘雁翔、王元忠等大学教授获此殊荣。您的获奖作品《武山民俗文化》和日前出版的《人文武山》是您比较满意的两部著述,请您谈谈这两部著作的梗概和影响。
王换成:正如您所说,《武山民俗文化》是我比较满意的一部作品,它是我多年孜孜不倦、辛勤耕耘的结晶,是我血液的一部分,可以说,这些年来,我工作之外的激情全部融入到《武山民俗文化》中了。这部著述涵盖了武山民俗如服饰、饮食、家庭、亲族、礼仪、祭祀、伦理、口头文学、民间艺术、节日风俗等各个领域。2007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后,引起省内外文化界人士的关注和好评,甘肃省著名文化学者、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漆子扬博士认为它是“具有强烈地域色彩的文化百科全书,是迄今为止最系统、最完整的关于武山文化的学术论著”。同样,《人文武山》出版发行后,包括甘肃省作家协会主席邵振国在内的11位甘肃作家和文学评论家进行了研讨和点评,给予积极评价。
记者:每本书的背后都有一些令人感动的故事,在近20年的创作岁月中,在形成这沉甸甸的十余本著作的过程中,一定有很多的感动和激励让您难以释怀?
王换成:是的。乡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缩影。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记录着一个个奋斗者的自励、一个个有为者的自警。浸淫其间,莫不让人为之动容。武山悠久的历史和优美的山川,孕育了封衡、庞德、陈至义、陈青选、张雨僧、李国香、李江辉等一大批英才俊杰,创造了灿烂的乡土文化。这些都是活生生的好教材,丰厚的乡土文化,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
我感激我的父母亲,在他们的鼓励支持下,我才有了创作的自信心。我的父亲是解放初期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干部,也是一位慈祥的父亲和深孚众望的领导者,他4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是我做人的榜样。父亲率直、豁达、开朗,他经常教育我要做一个善良、踏实、智慧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我从父亲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父亲是我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是我工作和创作上的力量源泉。母亲一辈子没有进过书房门,是典型的家庭妇女,但她非常喜欢我的书,也很愿意听别人赞扬我的话。老人家平常将我的书放在木箱中,来了老家的亲朋,她总乐意拿给人家看。有一年,一位在新疆定居六十多年的远房叔父来造访,母亲又一次从木箱里翻出我编写的《可爱的武山》,让亲戚看,没想到叔父爱不释手,提出要拿回新疆珍藏,母亲只好忍痛奉送。她对儿子的些许进步都由衷地自豪。我的妻子是国家公务员,她深深懂得当教师、做学问必须勤学苦练,需要精神和物质的双重付出,对我们清贫的家境和平淡的生活毫无怨言。我儿子和女儿受到我的熏陶,也热爱写作。女儿在五六岁时,就常常以期盼的目光,注视我读书和写作。目前她虽然只有十岁,但已有数篇作文发表在省市级报刊上。我的家人对我的关怀、支持,给了我创作的自信心和勇气。
在创作道路上,有许多文学爱好者与我一道阅读、讨论、交流、笔耕。史国栋、党玉明、杨斌、傅俊祥、费永平、蒲小平、马友仓等都是我并肩奋斗的贴心朋友。许多领导和学者对我的创作给予了热情鼓励和积极支持。甘肃省委办公厅主任陈田贵、甘肃省作家协会主席邵振国、兰州大学教授武文、西北师范大学教授漆子扬、甘肃省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周小华、天水日报社党委书记漆应得、武山县委书记张建杰、张川县委书记刘长江、天水日报教育周刊主编赵晓霞等人都是我创作路上的热心支持者。
记者:武山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那里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对您的成长一定起了很大作用。请您谈谈武山乡土文化底蕴以及对您的影响。
王换成:好的。武山是一片沧桑而厚重的土地:以鸳鸯大林山“武山人”为代表的远古人类曾在这里蹒跚而行,择穴而居;以武山旋鼓、武山秧歌为表率的武山乡土文化在这里孕育生成,光耀陇原;以东汉名医封衡、三国名将庞德、唐代画家李思训为代表的众多名人曾在这里养育成长。
武山是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由红军长征、陇右斗争交织的红色文化繁荣兴盛,灿若云霞;由武山旋鼓、宁远武术和麻线娘娘的传说酿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绵长醇厚,弥久留香;由水帘洞、木梯寺、宁远生态园组合而成的景观文化流光溢彩,声播西北……
记者:从您的创作实践和获得的成就看,武山民俗对您的影响很大,您对武山民俗研究也比较深入,请您谈谈武山民俗的特色。
王换成:武山民俗是我国文化长河的一渠小溪,源头的活水来自儒家、道家、佛家、阴阳家等各家学说及不同政权的执政理念。我认为,武山民俗以儒家文化为主,融合了边地少数民族文化。武山地区在历史上大多数时期属于中原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的结合部,是中原文化与西北民族文化交融的地区单元。如比较原始的婚丧嫁娶、祭祀礼仪、妇女缠脚、房屋建筑、春天祈雨等习俗,都具有中原文化的特质。而毡袄、毡帽等日常用品,民歌、社火、旋鼓等艺术形式又具有边地民族色彩。
记者:您对弘扬武山乡土文化有什么见地?
王换成:在文化对经济、社会推动作用日益凸显的当今社会,加强对地方文化的研究和整理,让口传心记的文化精华留在纸上,使传统文明能够开出现代之花,是一件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好事,也是当务之急。在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当下,民众的精神上存在某种饥渴,他们的心灵需要某种抚慰,广大民众对传统文化有着巨大的现实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弘扬武山优秀的、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对于我们开拓人文资源,变文化优势为经济优势,激发人们热爱武山、建设武山的热情,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记者:创作是一种艰苦劳动,对于普通人来说,它是一种缺少回报的工作,它不仅需要自己付出,也需要家人付出。难能可贵的是您把它变成了一种爱好。您的作品中,洋溢着一种对家乡的崇高而热烈的情感。是什么原因使您有了歌唱家乡的创作冲动?您认为挖掘乡土文化与您从事的教育工作有何关系?
王换成:我出生在甘肃省武山县南部山乡龙台乡王家山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我深知,是故乡的山水滋润了我的心田;是亲人的辛苦哺育了我的成长。我对故乡怀有深厚而真挚的感情,特别是自己在故乡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时常撩拨起我对故乡的美好记忆,让我总想找一种表达方式,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亲身经历过的一些人和事描绘出来,把自己想倾吐的真挚感情倾吐出来,于是就想到了乡土文学创作。工作之余,我不善饮酒和品茗,也不会打麻将和“”,于是,闲暇时间就拿起笔来爬爬格子,自感是一种乐趣。
现在的中学生,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对文化特别是乡土文化不那么关注,为数众多的学生不了解养育自己成长的家乡的历史变迁,不了解家乡土地上发生的历史事件,不了解在家乡土地上成长的历史文化名人。这样,自然谈不上对家乡具有深厚的感情。解决这一现实问题,也是我以家乡发生的事件为背景、以家乡的人物为原型,创作具有陇东南地域色彩的乡土文学的原因之一,也是我挖掘、整理乡土文化的目的之一。我想,我的写作是教育的一部分,不仅仅是教育自己,更是为了教育学生和社会。
随着外来时尚文化的涌入,原有的地方民俗和文化形式正在淡出人们的生活视野,面临消亡的危机。作为武山的文化人,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为后代保护和记录这些先辈曾经享有的精神与情感的表现载体,尽管它们有的已不适宜现代生活的土壤,但它们为后人折射先辈创业历程的意义并未消亡,更何况我们对它们所蕴涵的文化意蕴,还缺乏更深的发掘,对它们升华今天人们生活幸福感的认识,还缺乏发现。我想,《可爱的武山》《武山民俗文化》《人文武山》等著作,将为武山人了解自己成长、生活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提供有益的范本。这也是我潜心创作的原因之一。
乡土文化可以激发自信心
记者:一位知名作家曾经说过:“今天种下一粒文学的种子,明天会收获一棵大树。”在您的影响和带动下,您的同事和学生一定爱上了乡土文学和乡土文化。请您谈谈在学校开展文化活动的情况。
王换成:在一个将物质财富作为衡量人生价值主要标准的时代,文学注定是比较寂寞的,但喜欢写作、正在写作、潜在写作的人仍然不少。文学让人幸福,仍然适应当今这个时代。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将会激发中学生对文学的热情,文学“边缘化”的状况可能会有所改善。正像您说的,文学需要引领,我的写作来源于对生活的思考、对生命的解读。我充分利用校领导的身份,采取各种办法鼓励师生阅读,教师和学生的阅读量都比较大,这是一件好事情。我认为,每一个人的教育都是从读书开始的。的确,受我的影响,学校喜欢文学的老师和学生为数不少,教师编辑了文学期刊《晨光》,学生创办了文学沙龙,文学的氛围的确较为浓厚。
在当代社会,比起读书,人们更多倾向于将注意力到影视作品中,对此,我曾呼吁师生静下心,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后,我抓住这一教育学生的有利时机,在全校师生大会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激励师生提高创作热情,鼓励他们融入故乡的黄土地,写出具有浓厚地域风情的文学作品。师生普遍对改变文学的“边缘化”状况持有信心。
记者:学校的文化氛围已经很浓,您的同事和学生一定有不小收获吧?
王换成:我愿意以普通朋友的身份,与师生一同行走在文学之路上,为他们的进步鼓与呼,与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与他们一起提高文学水平。我们学校的史国栋、党玉明、史雅莉、张顺、蒲小平、杜永继、常建军、刘水玲、李霞、洪青平、杨真林、吴立东等老师的文笔都不错,而且都很勤奋,都有一定的文学成果。学生的文学热情也很高,每年全县中学生作文竞赛,我们学校学生总会跻身一等奖之列。我们学校学生时不时有作品发表在省市报刊上。我和我的同事正在做引导学生的工作。许多学生入学之初文化素养、文学素养不够,我尝试着利用我的优势和影响,给他们补上这一课。从目前学生的兴趣、发表的作品看,效果还不错。
记者:是啊,您的同事和学生已经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您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和深切的体会?
王换成:近年来我们实施了文化发展与特色品牌建设战略,依托武山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积极探索,总结提炼,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校文化特色。在学校环境建设和教学活动中,注意彰显学校主题文化,让师生感受到乡土文化的熏陶和启迪,自觉不自觉地受到感染和得到提升。
基于学校文化建设的需要,我主持编写了乡土教材《可爱的武山》一书。这部书内容涉及历史、社会、自然等诸多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知识性,学生通过这部乡土教材,了解到家乡曾经发生过的重大历史事件,了解到为社会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乡贤才俊,了解了家乡的山川风貌、风土人情积淀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学校组建了文学社、广播站、校园网站,经常进行热爱家乡山水人文、学习家乡优秀人物的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
在学生阅读方面,我们专门设置了阅读课,组织以名著阅读为基础的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诸如开展知识竞赛、诗文诵读比赛等,为学生营造读书的氛围,让书香浸润学生的生命。
乡土文化能提升思想工作水平
记者:您在前不久的专题讲座中,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运用了许多乡土文化和乡土文学方面的知识,学生深受感动,效果非常好。这说明乡土文化和乡土文学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请您介绍一下,您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如何发挥文化的教育引导功能的?
王换成:您说得很对。文学是想象的艺术,但想象的基础在阅读,在生活中发现和开掘人性美、人情美。我们在教学中注意打造文学课堂,融文学教育于每一节课中,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我们还开设了道德修养课,我和我的同事去讲《现代礼仪》《心理健康》《哲学与人生》《可爱的武山》,目的是让学生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现代文明的优秀成果,感悟独具风情的武山乡土文化,体会我们祖先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增强爱民族、爱祖国、爱家乡、爱父母的热情。
记者:目前,在中职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中,需要人情味,需要生动活泼,需要动之以情,这恰恰是文学独有的教育功能。请您谈些这方面的探索、做法和建议。
关键词:乡土文化;文化讲座;手抄报
近年来,中职学校对各初中的毕业生,基本都采取来者不拒的录取政策,学生的文化课水平普遍较低。就拿语文来说,体现为阅读面狭窄、语文知识积累较少、文字表达能力差。借助近年来的教育改革,我逐渐发现,把乡土文化引入语文课堂,让教学贴近生活,就可以弥补传统教材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乡土文化进入中职语文课堂
新时期,我国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将“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转向“重视技能和能力的培养”,重点培养社会生产所需要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简言之就是需要懂技术、能干活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让乡土文化进入语文课堂,将地方文化和语文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推行“实践课堂”的理念,强调语文素养与职业教育的结合,强调由课堂向课外拓展,将是一条较好的改革途径。
二、乡土文化是最好的语文教材
中华民族疆域辽阔,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许多丰富多彩、独具地域特色的物质和精神成就。拿庆阳来说,就有刺绣、剪纸、皮影、道情和民歌这庆阳“五绝”。如果能将这些地方文化资源融入中职语文教学中,凸显其人文价值,既可以拓宽中职语文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就在平常生活中,还可以使这些优秀的乡土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更会增强学生的自豪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三、如何将乡土文化引入课堂
实现乡土文化进课堂,关键是要找到将当地文化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切入点,使语文教学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在学习中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
1.乡土文化阅读
乡土文化本身博大精深,对于长时间身处校园的中职学生来说,知之甚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需根据需求,开设乡土文化阅读课,让学生多阅读有关乡土文化的书籍文章,多了解家乡流传的各种地方文化。用乡土文化培植熏陶他们的情感,激发学生对乡土人文的热爱,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定丰厚的精神基础。
2.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渗透乡土文化教育
把乡土文化引入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就会使教学变得更加具体形象、亲切感人。在教学过程中,我就有意识地把对课文的分析和对乡土文化的赏析有机地联系起来,将乡土文化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
例如,在学习中遇到谚语、俗语,我就适时地引导学生分析庆阳方言的特点,搜集家乡的方言用语、谚语、俗语,让学生将方言与普通话进行比较,进一步规范书面语与普通话的使用。学习《胡同文化》时,就可以引出庆阳窑洞文化、饮食文化等,并与北京胡同文化进行比较,理解其特点。
如有可能,还可以让学生零距离接触乡土文化,如,观看皮影戏,欣赏剪纸艺人的剪刀功夫等等,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更多的家乡古老艺术。
3.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1)参观名胜古迹
在教学间隙,可以利用周末、国庆或者寒暑假等时间,组织学生观赏本地名胜古迹,走访当地名胜、名人。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自然,丰富阅读的内涵。返校后,立即组织学生把走访所见、所闻、所感,写成访问记或游记。这样既锻炼了社会交往与写作能力,也增长了见识,受到了思想教育和情感陶冶。
(2)举行地方文化讲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色彩,许多地方文化,都是未走出校园的中职学生所不知晓的,所以就可以请有关专家,或者业内人士,或者当地老百姓进行讲座,让学生增长见识。像当地的婚丧嫁娶、庆阳唢呐、窑洞文化、环县皮影、剪纸艺术、庆阳香包、刺绣,甚至简洁憨实的庆阳方言,都可以通过讲座,让学生掌握其特点。
(3)搜集资料,自办地方文化手抄报
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通过主动走访调查的方式,搜集更多的当地文化信息,像庆阳古代名人、庆阳民歌、庆阳谚语、庆阳歇后语等等,并通过写日记、自办手抄小报等方式来展示成果。这样可以让他们突破书本与课堂的局限,深入生活,了解社会,提高个人综合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四、乡土文化进课堂需注意的原则
1.适宜
让乡土文化进课堂,必须紧扣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专业发展等,选取那些既能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又具有较高思想品位,能体现正能量的乡土文化。
2.适度
乡土文化资源进课堂只是一种辅助教学,不可唱主角,而且选取的乡土文化,应适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接受心理,为他们所乐于接受。
3.灵活
要根据不同专业,选取不同的乡土文化,以使乡土文化价值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要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进行教学内容与手段的改革势在必行,而改革不是只喊口号,各位中职语文教师必须静下心来,研究自己的教学实际,找准最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才会使中职语文教学得以长足的发展。
一、探讨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开展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乡土历史资源就是发生在家乡的历史,可谓学生学好初中历史的“向导”。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二是有利于继承和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三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四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动手能力;五是有利于营造和谐而又宽松的历史课堂氛围,从而全面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高效的历史教学课堂,为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分析获取乡土历史资源的途径
利用乡土历史资源能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虽然乡土历史资源丰富而又广泛,但是其也具有十分分散的特点,因而要想利用乡土历史资源能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注重乡土历史资源的搜集与获取,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获取乡土历史资源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搜集与获取:一是在历史文献中进行搜集,如本地的各种志记,地史、党史资料,地方名著等等中进行搜集;二是通过参观和考察进行搜集,如参观本地区的各种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考察本地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并深入实地进行参观和考察,以掌握更多具体而又形象的乡土历史材料;三是采取调查和访问的方式进行搜集,通过调查和访问本地文化部门和历史研究学者,并对这些乡土历史资源进行整理和归类,并认真编写乡土历史教材,突出本地历史文化重点,精选精编等确保乡土历史资源的真实性、系统性、全面性。
三、浅谈如何利用乡土历史资源提高教学有效性
在认识了乡土历史资源对初中历史的重要性和搜集了真实、系统、全面的乡土历史资源的基础上,还应加强对乡土历史资源的利用,方能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以下笔者就分别从穿插式、专题式以及开展活动课的方式利用乡土历史资源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一)穿插式地利用乡土历史资源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
穿插式地利用乡土历史资源进行初中历史教学,就是在利用教材的同时穿插设计乡土历史资源于教学之中,常见的穿插方式有利用乡土资源补充教材中没有的材料,另外就是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对简约的历史教材内容进行补充。这样在教学中的既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文化背景,掌握历史文化知识,还能帮助学生理解本土历史文化,丰富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专题式地利用乡土历史资源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
为确保利用乡土历史资源进一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更加系统和全面的掌握乡土历史资源,只要不影响正常教学进度,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结合课本知识开展乡土历史资源专题式的教学,采取的方式可以是随堂进行,还可以采取讲座的方式进行,通过专题式的教学能还原乡土历史面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但作为教师应注意历史教材与乡土历史资源的结合,切忌主次不分、喧宾夺主,在进行乡土专题历史讲解的同时让学生把课本同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结合,既不能将乡土历史资源孤立于初中历史教材之外,且还要利用乡土历史资料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湘教版初中历史教材。在帮助学生理解乡土历史的同时感受重大历史变得带来的教育,从而增强学生的历史和社会责任感,在分析乡土史与全国史的关联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确保乡土资源利用的有效性。
(三)开展活动课的方式利用乡土历史资源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下一篇:防治技术论文范例(3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