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解决方案(6篇)
时间:2024-09-27
时间:2024-09-27
[关键词]中国纺织品出口企业美国反倾销
一、我国纺织品贸易出口现状
1.出口规模快速增长。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高达2.21万亿美元,出口12016.7亿美元,全年贸易顺差1960.7亿美元。纺织业是我国最早开放进入国际市场的产业,也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成长最好、增长最快、发展最完善的产业。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纺织品出口从2001年的534.4亿美元猛增到2009年约1670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14%,八年中出口增长近3倍。据最新统计数据,2009年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总值为1882.56亿美元,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8..53%,其中出口总值1713.32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4.26%,进口169.24亿美元,占全国进口总额的1..68%,贸易顺差为78.76亿美元。
2.出口贸易地区分布。我国从1994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以来,纺织品出口额约占世界纺织品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在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所有国家和地区中,美国、日本、我国香港排名前三位。据统计,我国出口纺织品到达美国市场的比率达2O.14%。2009年我国对美国、日本及我国香港地区的纺织服装出口金额分别为为278.37亿美元、220.80亿美元和139.98亿美元,与上年分别同比增长3.44%、0.27%和下降12.88%。另外,2009年我国对欧盟的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为370.79亿美元,与上年同比下降7.13%。2009年1月~12月中国出口编织电热毯中,美国、日本和欧盟27国是最大的出口地,分别占国内出口总量的39%、31%和15%。
3.美国对华纺织品反倾销现状。从美国对华反倾销案件总量上看,截至2009年,我国遭遇反倾销案件已高达178件。从美国对华反倾销案占国总案的比例看,1980年以来稳步上升,1980年~1985年为6.3%,乌拉圭回合上升到9.1%,WTO成立后的10年里,其对华案比例一直在不断上升,2009年已升至55.6%。今年6月,美国商务部裁定,以所谓中国产机织电热毯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损害为由,同意对中国输美机织电热毯实施最高达174.85%的反倾销制裁。8月上旬,美国商务部公告,由于计算错误,决定修改对原产于中国的编织电热毯的反倾销终裁结果。电热毯产品的出口利润大约在4%~5%之间,如果被征收77.5%,甚至174.85%的反倾销税,美国客户肯定承受不了这个涨幅,中国不少相关企业只能被迫退出美国市场。这也意味着,从去年7月开始的美对华电热毯反倾销调查一案将有最终结果,国内企业应诉并未取得良好结果。美方此举也令纺织业界担忧,其是在“投石问路”,以电热毯这个相对冷门品类的商品,试探国内企业应诉能力和反应速度,可能会蔓延至其他大门类纺织品。
二、美国对华纺织品反倾销的原因
1.不断扩大的中美贸易逆差。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贸易账户赤字日益恶化,与之相对应,美国对华反倾销数量呈现波动性增长趋势。WTO的第一年,美国是对我国反倾销立案最多的国家,提起调查的案件高达12起。2006年美国对华逆差高达1442.6亿美元,占美国外贸逆差总额的19%,1996年~2006年贸易账户赤字年均高达4291.8亿美元,2008年逆差高达6959亿美元。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在减少贸易逆差方面竭尽所能,并把扭转逆差作为一项核心经济政策,提出转变美国经济发展模式的4个方向,其中首要一项就是要更多依靠出口。一年来,美国积极推动与韩国、哥伦比亚、巴拿马等国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同时不时挥舞“保护主义大棒”以限制进口。作为美国主要贸易伙伴,也是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中国无疑是美国贸易政策调整的重点对象,成为遭受美国反倾销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2.次贷危机下保护本国相关行业和降低失业率的需要。近几年,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甚至2006年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衰退,由此引起的次贷危机使得美国经济元气大伤。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直接冲击着美国的同类产业。在美国国内经济尚未完全回暖的情况下,其一定程度需要通过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保护本国相关行业的利益,导致其对中国发起调查范围更大,立案标准更宽,反倾销税的税率更高的反倾销调查。另一方面,反倾销还可作为美国政府转移视线的有效途径。政府面对强大的就业压力时,将问题归咎于国外的不公平竞争以缓解国内矛盾。有资料统计,美国失业率与对华反倾销趋势基本符合正方向变化关系(见图3)。尤其在大选时,运用反倾销打击外来商品,保护国内企业和就业者利益,降低失业率,以迎合工会和国内产业的要求,成为美国国内两党拉选票的重要筹码,所以大选年间对华反倾销案会呈上升趋势。
3.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宣言不过是“表面文章”。近年来,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国际竞争的日益激化,美国的出口商品日益受到日本和西欧的挑战,其世界经济贸易中的霸主地位逐渐下降。在此种情况下,美国力图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来维护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仅仅在美国对华纺织品采取反倾销制裁一天前,G20峰会刚刚发表了《二十国集团多伦多峰会宣言》,就反对贸易保护、推进商业和投资等达成共识。同时,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和我国国家主席会谈时也表示,“美国希望看到一个非常成功、繁荣的中国,美方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事实上,今年以来中美两国间的贸易纷争一直在持续,中方的钢材等相关出口产品则成了贸易战的重灾区。相关的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宣言不过是相关国家的“表面文章”,并不能真正对缓解贸易纷争起促进作用。
4.对美出口市场结构单一,企业贸易管理模式落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外贸经营权的下放,经营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数量急剧增加,又多为规模不大的中小企业,贸易管理模式落后,销售策略单一,再加上国家宏观管理措施不配套,因而出现了哪种出口商品的成本低、在国外市场有利可图,各出口企业就在国际市场营销中一味采取低价竞争策略,急功近利,过度投入的局面。同时,在产品结构上,我国出口较多的是纺织机电及化工等附加值相对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缺乏自主品牌,本身容易被误认为倾销。另外,中国纺织品出口市场结构过于单一,主要集中在北美和西欧市场。
5.滥用贸易救济措施及产品标准。随着行业危机加深和更多行业陷入困境,作为控制进口有效便利的手段,反倾销、反补贴被美国政府视为常规的贸易救济措施而继续利用。美国还动用国内贸易法中201保障措施、421特别保障措施。钢铁、汽车、信息产品、家具、纺织等行业均可能成为美国设限的重点领域。实际上,近几年美国仍在继续实施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伯德修正案,其产业部门针对其他贸易伙伴已经提出了大量的两反指控。美国凭借其在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问题上大做文章。美国实施不久的消费品安全促进法案,规定所有消费品生产商和进口商必须提交证书,保证进口产品符合美国的规定和标准。
三、应对美国反倾销提升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对策建议
1.积极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提升中国政府解决中美贸易纷争的能力。中国加入WTO后,我国可以依靠世界贸易组织这个平台争取更多权益。在应对美国反倾销时,应充分利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对于美方不合理的滥用反倾销进行贸易保护的做法,中国政府可向WTO争端解决机构提起申诉。同时,要加强对WTO规则的研究,以便在今后WTO规则的评价及修改中充分利用中国在WTO多边贸易体系中的发言权,争取早日修改国际反倾销规则,取消对中国的歧视性规定,尽快得到公正待遇。2001年11月开始的多哈回合目前正在进行之中,我国应在本轮谈判中努力争取属于自己的权益。我国政府也可与美国政府进行谈判,对其一些不合理或歧视性的做法进行必要的抗争,说服其改变或放弃原来的观点和做法,努力提高解决中美贸易纷争的能力,加快中美贸易健康发展。
2.转变出口经营战略,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可持续竞争力。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既要充分利用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低廉的优势,同时又要对美国市场进行认真调研,充分了解出口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成本供求及收益状况等,正确规划企业发展战略和科学进行经营决策,选择市场空间较大的项目,合理制定并及时调整出口产品价格,树立以质量取胜、以服务取胜的经营理念,提高质量档次、增加科技含量、增强品牌意识,力争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进入美国市场,改变中国产品长期以来低质低价的形象,由单一的价格竞争转变到综合的非价格竞争,增强产品的可持续竞争力。gwyoo
3.完善出口区域市场结构,寻找新的国际市场通道。加入WTO以来,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额持续增长,但由于出口市场结构过于单一,导致过多企业激烈竞争,争夺有限的市场。由于企业的目标市场单一,如若遭到欧美等国的反倾销,则企业的价格优势将不复存在,严重则会导致企业的生存问题受到威胁。因此,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应从单一市场化向多元市场化战略转变,将出口战略目标定位为全球范围。这样,不仅可帮助企业因避免为进入单一市场而进行的激烈竞争,同时帮助企业摆脱因过度依赖单一市场生存而实施的低价策略。就算企业因某一贸易摩擦问题而退出某一目标市场,仍有其他的市场来维持企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而不至于使企业的生存受到威胁。
4.中美双方协商有关产品的反倾销贸易标准。外贸经营权由审批制改为登记制以后,国家采取行政手段限制和规范企业贸易行为越来越少,纺织商会要根据国际纺织品市场需求情况和外贸敏感度对纺织服装行业及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生产安全、产品质量、环保、劳动保障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在纺织品反倾销认定标准上,美方和中方也有不同的理解。当然,美方肯定是不会完全考虑中方利益的。中国政府应积极与美方沟通,协商有关产品的反倾销贸易标准,制定纺织品进出市场准入标准和认证体系,充分了解美国反倾销法规,制定一个可操作的、量化的、让双方都能理解的准则。在商务部支持下,联合有关部门和专家制定国际上认可的行业标准,规范企业行为,促进纺织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年鉴[M].中国商务出版社,2009
[2]周晔:中美贸易逆差、相关利益集团与美国对华反倾销[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12)
[3]谢申祥张林霞王孝松:美国对华反倾销的新动向[J].2002-2008.财贸经济,2010(4)
美国认为,巴基斯坦在指责美国采取的措施时,使用WTO其他协议解释纺织品协议第6条的过渡性保障机制是错误的。从纺织品协议的过渡性,其逐步与GATT1994一体化的目的,以及关于"国内产业"定义和处理的用语,与其他非过渡性协议都有很大不同。例如,如果谈判者不是为了体现过渡性保障机制与保障措施协议的差异,就不会在纺织品协议中增加保障措施的规定,而只要援引GATT第19条和保障措施协议就行了。因此,解释第6条,专家组应当看纺织品协议的文本和目的,而不是其他WTO协议及其解释。
巴基斯坦则主张,在确定纺织品协议用语的含义时,可以考虑其他协议的解释。所有WTO协议,包括纺织品协议,都是《WTO协定》的组成部分,[2]是一揽子谈判达成的协议。[3]因此,专家组解释一个协议的用语时,从对其他协议中类似用语的解释中寻求帮助,是合法的,也是常见的。例如,在危地马拉水泥案中,专家组使用保障措施协议的规定证实其反倾销协议的解释;[4]阿根廷鞋类保障措施案专家组援引美国内衣案和美国衬衫及上衣案,以证实其对审查标准、收集证据的方式以及是否应当考虑所有影响产业状况的相关因素等问题的裁决。[5]既然纺织品协议的解释可以被用于解释其他协议,反过来为什么不可以呢?
因此,巴基斯坦的观点是,当纺织品协议中某个用语所涉及的事项与其他协议中对应用语涉及的事项相似时,那么其他协议中用语的解释就是相关的。例如,保障措施协议和纺织品协议都要求确定因果关系。没有理由仅仅因为它们是不同的保障措施,就用不同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再如,GATT1994第3条和纺织品协议第6条都涉及市场准入问题,都使用了"直接竞争"一词来说明产品的范围,没有理由因为它们是有关市场准入的不同措施,就对这些用语作不同解释。
专家组认为,WTO争端解决谅解(DSU)第3条第2款规定,争端解决的作用之一,是按照国际公法的习惯解释规则,澄清WTO各项协议的规定。对于"国际公法的习惯解释规则",上诉机构多次提到《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维也纳公约)第31条和第32条。第31条规定,应结合上下文对条约用语的通常含义进行解释;上下文是指"条约"本身,包括其序言和附录,以及缔约方之间就条约缔结而订立的与该条约有关的任何协议。在本案中,条约就是《WTO协定》,而纺织品协议是其组成部分。因此,纺织品协议第6条的上下文,是WTO协定整体。[6]专家组举例说,保障措施协议第5条第1款规定,保障措施应当在防止或补救严重损害和促进调整的必要范围内实施。虽然一般保障措施与过渡性保障机制有区别,但在必要范围内实施应当是普遍适用的。[7]
美国在上诉中提出,专家组借助"上下文",将保障措施协议中的用词和概念用在纺织品协议中,忽视了纺织品协议第6条的特殊之处;纺织品协议与GATT第19条和保障措施协议是不同的,按照保障措施协议第11条第1款(c)项的规定,保障措施协议不适用于纺织品协议第6条的过渡性保障措施机制。[8]
上诉机构并没有对保障措施协议是否适用于纺织品协议第6条这个一般性的问题作出裁决。但对于不同协议中相同用语的相关性,上诉机构是持肯定态度的。例如,在本案中,上诉机构在分析纺织品协议第6条中的"直接竞争产品"一词时,就明确援用了其在韩国酒案中的解释。[9]可以推理,上诉机构会同意专家组的意见,即WTO各项协定是一个整体,相同情况下使用的相同用语,互相之间是有借鉴意义的。具体地说,纺织品协议第6条与保障措施协议所使用的相同的用语,其解释就是相关的。事实上,上诉机构在谈到"国内产业"时,已提到了其在保障措施协议项下所作出的裁决。[10]
当然,纺织品协议第6条没有规定的内容是否适用保障措施协议的规定,是"保障措施协议是否适用于纺织品协议第6条"这个问题的另一个方面。从专家组所举的保障措施协议第5条第1款例子的情况看,专家组的答案可能会是肯定的。从条约解释的角度看,WTO各项协议是一个整体,解释某个协议时,其他协议都是其"上下文"(context)。保障措施协议与纺织品协议中的特殊保障条款,无论是总的宗旨和目的,还是具体内容的设计和用语,都是非常相似的,只是前者适用于所有产品,而后者只适用于纺织品。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普通法与特别法的关系,在特别法没有规定时,应当适用普通法的规定。
【注释】
[1]美国对巴基斯坦棉纱采取的保障措施案(美国棉纱案),专家组报告(WT/DS192/R)2001年5月31日通过,上诉机构报告(WT/DS192/AB/R)2001年10月8日通过。
[2]《WTO协定》第2条第2款。
[3]见巴西影响椰干措施案上诉机构报告(WT/DS22/AB/R)第18-19页的分析。
[4]危地马拉水泥案专家组报告(WT/DS156/R),第8.284段。
[5]阿根廷鞋类保障措施案专家组报告(WT/DS/121/R),第8.119段和第8.123段。
[6]专家组报告,第7.46段。
[7]专家组报告,第7.129段。
[8]上诉机构报告,第29段。保障措施协议第11条第1款(c)项规定,保障措施协议不适用于依据下列内容所采取的措施:第19条之外GATT1994的规定,《WTO协定》附件1A中其他协定,在GATT1994框架内订立的议定书、协定和安排。
XUYun-huiDUZhao-fangZHANGXiao-li
(CollegeofLight-TextileEngineeringandArt,AnhuiAgriculturalUniversity,HefeiAnhui230036,China)
【Abstract】Accordingtotrainingmodeforcreativetalent,thisarticlethroughoptimizingtheteachingcontentofmeasuringtechniquesforfibers,fullyutilizingthenovelteachingmodeandmethod,aswellasestablishingthevariousteachingpracticeplatformetc,discussedthecourseconstructandteachingreforminconsistentwiththetrainingrequirementforcreativetalent.
【Keywords】Measuringtechniquesforfibers;Creativetalent;Teachingreform;Courseconstruct
纺织服装工业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出口创汇、解决就业和提高生活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为了生产品质优良且符合使用要求的纺织品,研究开发新的纺织测试技术、新型传感器及测试方法,更新换代测试仪器,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发展自动化程度高、功能齐全、数据处理快和结构精密的测试设备对拓展纺织品在国民经济各领域中的应用尤为重要。目前传统纺织行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发展速度缓慢,然而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装饰和产业用纺织品却发展迅猛,且发达国家的装饰及产业用纺织品在纺织行业中所占的比重已高达30%~40%。我国纺织工业正经历从传统加工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处于由传统服用纺织品向产业用纺织品加速发展的机遇期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对纺织测试仪器、测试方法、测试范围、测量精度及测试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纤维测试技术》课程是培养纺织工程专业人才的一门理论与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现代纤维和纺织品测试技术范围涵盖了纤维长度、卷曲及细度、鉴别,纱线的捻度、不匀率及混纺比,纤维纱线的力学性能,纺织品的吸湿透气性、电学性质、风格、耐光色牢度、阻燃、防紫外线和织物起球勾丝,生态纺织品中有害物质检测,纤维内部微观结构分析等众多内容。纤维测试技术具有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理论知识要求高、测试对象多、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和优势。因此,开设“纤维测试技术”课程,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替代传统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1],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纤维及纺织品检测人员,使学生掌握现代纺织测试技术,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增强专业学习兴趣。笔者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纤维测试技术”教学改革进行研究,探讨适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方法,开展课程体系及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1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挖掘教材精华,整合优化课程内容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性和想象力、实践动手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在个人本位的前提下,追求学生最大化的社会协调性[1-2]。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课程改革。《纤维测试技术》课程内容涵盖了纤维、纱线和织物等纺织品的各项指标测试,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将测试原理与方法等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并应用,需整合优化教学内容,以优化课程内容结构为重点,多因素相互协调,树立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创新型教育观念,造就适宜创新认知和创新特质生成的环境,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出现[3]。例如,在讲授纺织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中,应将纤维、纱线及织物的强伸力测试指标、测试仪器原理及类型、测试方法和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等异同点着重阐明,并使学生融会贯通这一测试内容,加深学生感官上的印象,提高他们的求知欲望,启蒙他们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需适量引入最新的现代纺织科学技术成果,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使学生能了解到专业学科发展的最前沿理论、成果及技术,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发挥他们的各自特长和创新能力,如在介绍生态纺织品测试时,可在纺织品有害物质的检测中补充高度关注物质(SVHC)的监控,在纺织品重金属含量的测定方法中增添电化学分析测试技术。尽量将新出现的科研成果和新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的学习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接受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仍在思考还有哪些新技术、新方法可用于纺织品的相关性能检测,做到学以致用、触类旁通和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另外,由于课堂教学学时有限,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知识量与难易度关系,注重突出关键和难点内容,把握教学节奏,丰富教学形式,简化教材内容,将课堂讲授与课外自学相结合,找到学生的兴趣和课程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2改变教学方式,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传统的《纤维测试技术》教学是以课堂讲授、灌输式教育为主。学生虽然经历了课程学习,但缺乏对该课程的实际运用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这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相差甚远。当前的纺织检测技术已快速发展,并与化工、材料、建筑、生物等学科领域交叉,纺织测试技术应用面大大拓展。“纤维测试技术”课程介绍了国内外纤维和纺织品的测试方法、测试仪器和发展趋势,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纺织测试的基本技能,并熟悉纤维检验技术的发展动向,这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案,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4]。因此,在课程自学内容设计上要精练、凸显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思索、讨论,切实增强他们的自学与科学分析能力。在学生自学前,教师提出针对性问题,要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然后分组讨论,通过同学间的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对自学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和应用。同时,在课堂上也可尝试让学生唱“主角”,请学生先讲解某一内容,然后学生评议,最后教师总结,改变以前教师讲课、学生被动听课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自始至终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掌握纺织测试的基础知识,分析检测中出现的专业问题,思索本学科的今后发展方向。通过《纤维测试技术》教学革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强化他们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在日益激烈的就职择业竞争中打下牢固基础。
3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并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最重要的是启发和激励,为加强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案例教学与PBL教学模式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的创新思想。
3.1多媒体教学
纺织检测涉及纤维、纱线和织物的各种测试方法、测试步骤、仪器设备、测试谱图照片、数据处理等,且测试仪器及方法更新快、种类繁多,传统授课手段难以满足教学要求,而多媒体教学方法可将这些测试内容以图片、动画、音响和视频的方式真实的呈现出来,增强了教学的先进性、实时性及动态性,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5]。多媒体授课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安排讲授内容,通过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幻灯片演示,同时穿插针对性的教学视频将课程中的重难点知识展示给学生。如将纤维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和热分析等测试技术以实物图片和操作视频在多媒体课件中表达出来,并用动画将各精密仪器的结构进行分解,直观和形象地介绍仪器原理及其操作步骤,把书本上抽象难以理解的理论以形象的实践内容传授给学生,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了他们对纺织材料大型测试仪器运用的求知欲,活化了创新意识,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教学质量中收到良好效果。
3.2网络教学
随着信息与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化教学获得广泛应用。建设“纤维测试技术”网络课程,将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案例库、习题库、教学录像、专家授课视频、纤维检测视频等教学资源在校园网络中,实现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共享。网络教学可根据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促进学生按照自身的学习基础、学习进程、学习方法、学习目标及难易程度进行自主学习,节俭教学时间,增大教学信息量,极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此同时,利用丰富的网络信息和资源,在网络课程上开辟“交流论坛”、“在线答疑”等专栏和“纺织服装风云录”等QQ群,且网络课程向毕业生免费开放,为其专业知识的更新提供服务,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专业交流,了解纺织检测技术的现状和未来趋势,增进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信心。通过网络平台与已就业学生的交流,加深在校学生对理论联系实践和培养创新意识及创新精神重要性的认识。
3.3案例教学
在《纤维测试技术》教学中,组织和引导学生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6]。例如,通过对燃烧法鉴别纺织纤维,从纤维样品靠近火焰的熔融、收缩情况到纤维在火焰中的燃烧情况以及燃烧时的气味和残留物的形态,循序渐进地讲解如何在每一燃烧阶段观察纤维燃烧的细节状态,向学生演示燃烧法区分纤维种类的方法与技巧,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认识燃烧法鉴别纤维的基本原理和试验程序,最后要求学生任选一种纤维进行燃烧鉴别试验。通过学生对纤维检测案例的思索与分析,提升学生纺织材料检测技能与创新能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把案例教学与纺织测试理论授课有机结合,让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3.4PBL教学模式
PBL(Problemlearning)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新教学模式,以其独特的课程、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摆脱思维定势和成见的束缚,多方位地去联想、创新[7]。在“纤维测试技术”课程中应用PBL教学方法时,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给定一个问题目标,如利用化学方法如何定量分析涤纶、羊毛和棉三组分混纺产品,又如根据Oko-TexStandard200标准设计生态纺织品的检测项目。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小组各成员分工协作,检索资料,分析问题,撰写报告,最后在课堂上交流,教师进行适时点评。通过“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归纳总结”的五阶段教学过程,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主要是组织、调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极大提高了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层次。
4构建多层次教学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程实践、实验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必要环节,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和体验,发展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理论教学所不能替代的。在有限的课程学时内,学生参加教学实习、课程实验、各种级别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教师的科研项目等多形式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科研创新的思维方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战”平台。
4.1开展多形式的教学实习
培养创新型人才,就要教会学生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真枪实弹”的课程实践环节是关键。“纤维测试技术”课程通过具体的实践设计环节,突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真题真做,强化教学理论与具体实践的紧密联系。目前,已分别在安徽源牌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京九丝绸股份公司和安徽亮亮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并加强与安徽省纤维检验局及科研单位的联系合作,定期聘请企业的专家、技术人员,科研单位负责人或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或兼职授课,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企业和科研院所中采用的最新检测技术,教会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企业的生产、工艺相结合,使学生获取厚积薄发的潜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使他们成长为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和多视界思维模式的创新人才[7-8]。
4.2加强课程实验教学
纺织专业学习流行一句话:“听不如看,看不如做”。要使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熟练运用,必须通过课程实验设计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各种纺织材料的检测方法及过程。在“纤维测试技术”课程建设中设置了教学实验,可进行“纤维长度、卷曲实验”、“纤维细度、热收缩实验”、“纤维和织物拉伸断裂实验”、“织物耐磨性实验”等8个基础验证性实验,“织物风格实验”、“纺织品阻燃实验”、“纺织材料吸湿性实验”等5个设计性实验和“生态纺织品有害物质检测实验”、“纺织材料鉴别实验”等3个综合性实验。另外,纺织材料实验室还建成了“热分析测试”、“红外光谱测试”、“纤维材料取向度测试”等具有一定前瞻性的观摩演示实验。教学实验和观摩实验是锻炼学生掌握及应用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实践手段,同时使学生对纺织检测技术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欲望强、独立思考、气氛活跃,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学习后续纺织专业课奠定了良好基础。在综合性实验设计中培训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以及处理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和科研项目。
4.3构建形式多样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参加科学研究项目来进行[8-9]。指导学生参加校级、省级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通过科学研究实验的设计,工艺流程的制定,实验样品的理化性能测试,样品的分子结构表征,实验数据的计算分析,图形表格的绘制,科研论文的撰写、修改及发表,让学生体会科研活动的具体过程,培养学生将“纤维测试技术”课程中的各种检测方法及理论与具体科学实验相结合,强化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的能力,培育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实验中分工协调能力,磨练学生的科研毅力和挫折感,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通过指导对纺织材料检测感兴趣的学生申请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已连续获得校级、省级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立项。其中2011年为车用聚酯非织造阻燃材料方向的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2013年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主要方向为生态抗菌竹浆纤维纺织材料,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将纺织测试技术充分运用在创新实验过程中,取得良好的科研成果,这两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研究成果分别荣获第四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和第五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学生通过科技创新项目的锻炼,科研主动性增强,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团队协作精神和失败承受力得到加强,且学生在创新实验中事无巨细均要亲自处理,实践能力得到锻炼,遇到实验挫折时,能够坚持,分析和找出失败的原因,不断改进科研方法,最终顺利结题,使学生心里充满求知欲、奋进感和成就感,使学生的创新力得到极大提升。同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融入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团队中,给学生营造一个实践机会,增强学生的信心,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在科研实验的每个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在科技创新实验中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欧瑞康巴马格,今年的主要亮点是FDY纺丝生产。除了为民用丝提供的高产量设备外,公司还为特种丝提供高效生产的解决方案。成熟的下游加工工艺,如经编工艺,是市场长期成功的保证,而这种适合生产所需的长丝是满足达到相应品质的先决条件,更多焦点还将集中在节能、减排及充分利用空间的理念上。在DTY领域,eFK加弹设备是主要亮点,它结合了MPS和COCOON节能辊技术和FK6-1000人性化操作特性,以及各种欧瑞康巴马格加弹机的可靠技术。
欧瑞康赐来福,一流的络筒、环锭纺和转杯纺技术,占据市场领导地位。125年来,欧瑞康赐来福在优质纱线的生产和高端筒子的加工中永葆竞争力。针对各种纺纱工艺流程,欧瑞康赐来福是唯一一家能够为全球的纺织厂,提供完整纺纱生产线的供应商。配备PreciFX纱线横动系统的Autoconer5络筒机是欧瑞康赐来福在自动络筒领域创新技术的最好体现。在紧密纺纱、棉纺和毛纺领域,ZinserCompACT3青泽紧密纺系统的技术细节和优势尤为突出。青泽粗纱机手动落纱的青泽668粗纱机,220锭距可选,集成了自动落纱的青泽670RoWeMat和青泽670BigPac,度身定制自动化运输系统和粗细联系统,青泽环锭纺纱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
欧瑞康纽马格,在过去的几年中,经过一系列有目标的国际并购,积累了丰富的,将不同技术结合使用的专业技术经验。公司是唯一一家可提品品种最全的供应商,可为卫生用品、医用材料、过滤材料和汽车用品等用途的气流成网、纺粘成网的生产提供交钥匙解决方案,其范围包括纺粘成网、梳理成网和气流成网的全面解决方案以及熔喷、梳理、交叉铺网、针刺、气流梳理和折叠包装的单项技术。此外,最新的BCF地毯丝和合成短纤维设备的发展也是公司关注的重点。
欧瑞康苏拉,拥有155年悠久的纺织传统,其先进的科学技术打造了专业知识、质量和安全性的统一体。在刺绣领域,苏拉和美科生产线是飞梭刺绣机和多头刺绣机的领先设备供应商。苏拉生产线飞梭刺绣系列产品:苏拉Epoca05拥有独特的模块化刺绣系统,有很多可选功能及新的辅助装置;新一代CAD/CAM系统为刺绣工厂提供从草图到刺绣设备的独立平台;配备Pcntacut装置,是打样和小批次订单的理想刺绣机,能将结果逐个输入至生产设备;最新设计的激光切割装置,亮片绣和绳绣丰富了刺绣品的花色。在加捻领域,阿尔玛和福克曼两大品牌在服饰用短纤、地毯纱,轮胎帘子线,工业丝和玻璃纤维板块处于市场领先地位。阿尔玛生产线系列产品;直捻机生产两股对称的轮胎帘子线和工业绉工业丝捻线机应用于生产各种低捻度工业丝,单股,多股均可;小型工业丝加捻机生产小批次产品的理想倍捻机。福克曼生产线系列产品;康派短纤倍捻机是高性能的倍捻机,适用于各种短纤维,有各种可选功能;富俊短纤倍捻机是陛能优化的倍捻机,适用棉纱和混纺纱,适合中支至高支纱;玻璃纤维捻线机适用于玻璃纤维丝的高性能加捻;地毯纱倍捻机,直捻机适用于各种地毯纱的单锭驱动倍捻机和直捻机。
欧瑞康纺织专件,为整个短纤纺纱、化纤纺丝和非织造工业提供一系列的产品。Accotex、Daytex、EnkaTecniea、Fibrevisiorl、Heberlein、Temco和Texparts凭借其无与伦比的质量和可靠性获得了广泛好评。
探讨中国市场
早在1964年,欧瑞康就开始了中国的业务,员工总数已经达到了2,500名左右。现已有6个生产基地,其中苏州工厂已成为中国三大纺织机械生产商之一。欧瑞康高层也表示:中国在欧瑞康的未来发展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将继续引领纺织行业。现在苏州现代化的生产基地的生产面积进一步扩展了30,000多平方米,总生产面积突破100,000平方米。插件式的工厂模式能够快速调整满足新的生产需求。在苏州的生产基地中,共有1,200名员工分属各个事业部,其中有1,000名员工属于欧瑞康纺织集团。
经历了金融危机,作为全球领先企业的欧瑞康也为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回暖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刺激国内纺织品消费;提升装备的技术水平;依靠政策和补贴对市场进行平稳的调整;在新型纤维及其应用领域进行市场驱动型的投资;注重环境友好型的生产制造;加强与国际范围的联合和合作;通过研发和市场的开发提升国产品牌;关注高附加值的纺织品;投资海外以减少贸易摩擦等等。
CNCS时尚色卡是一种简洁实用的色彩沟通和管理工具,精选国际国内流行的900多个色彩,根据不同工作场景和生产环节而设计了多种版本:设计师专享的“调色板”――CNCS时尚色卡、完备的色彩工具大――CNCS时尚色卡(套装)、可随身携带的色彩工具――CNCS时尚色卡(手册)、方便上下游厂商沟通色彩的工具一CNCS时尚色卡(色票)。每年根据市场变化,CNCS时尚色卡还会持续增加新的色彩。
CNCS色彩体系的建立是CNCS时尚色卡开发的基础,目前,CNCS色彩体系已被确立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色彩标准。同时,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还联合全球领先的数字化色彩管理技术和设备提供商Datacolor公司及全球领先的化工染料生产服务商龙盛集团,推出了科学、权威的色彩供应链解决方案,帮助纺织服装企业在色彩选定、色彩复现、数字化支持等色彩管理的关键环节,与经销商、供应商之间形成快速、有效、准确的色彩沟通和实现机制,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产品的上市速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色彩附加值
如何让产品特别是新面市的产品更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并唤起他们的购买欲望?色彩界总结出了“7秒定律”――消费者会在7秒内决定其购买意愿。而在这短短7秒内,色彩印象是占67%的决定性因素。
国际流行色协会调查数据表明: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合适的色彩设计,可以给产品带来10%~25%的附加值。
同样,色彩作为服装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往往决定着服装在消费者脑海中的去留命运,而它所创造的低成本、高附加值的竞争力是更为强大的。同一款衣服,因色彩不同,有的热销,有的滞销,色彩上的差别往往决定了服装的受欢迎程度。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通常在发生服装购买行为时,会首先关注色彩,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色彩偏好。”德塔颜色系统有限公司(Datacolor)副总裁邵治安先生表示,“色彩的饱和度、明度等指标会直接影响服装的表达进而影响销售。”
纺织服装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行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纺织服装生产、销售、出口大国。时下,纺织行业已进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新时期,纺织服装企业越来越注重提高产品品质和核心竞争力,力求逐步从低附加值的产业链低端转向高附加值领域。而高附加值需要高新技术和创意,因此,提高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色彩是点亮服装的灵魂,也是影响消费者对服装感官判断的第一要素,科学地管理应用色彩是纺织服装行业提高创新能力的一个切入口。
敏感的零售商已经感觉到了色彩的高附加值。目前,不少零售商(尤其是国际买家)已经根据色彩创意的时尚性、色彩实现的精确度和速度,来确定生产线上的产品是否具有高附加值。
对处于行业拐点处的纺织服装行业来说,色彩制胜的时代已经来临。
色彩的挑战
我国的纺织服装企业对色彩时代的来临显然准备不足,色彩应用和管理的瓶颈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在色彩应用层面,我国纺织服装行业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就使零售商和制造商必须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色样评估和核准,由于色样不准导致产品推迟上市,或是直接被退回样品和丧失订单的现象屡有发生。一前一后,一方面提高了再造成本,另一方面降低了生产效率,造成了大量的生产资源损耗及时间、人力的浪费。
不仅如此,由于对色彩缺乏科学的管理,纺织品色彩在设计、生产、采购、销售及消费等环节之间的沟通通常依靠主观解释,不但制约设计者的色彩创新能力,还会导致产品研发过程冗长,成本高,且不准确,严重阻碍企业产品开发能力和竞争力的提升。
因此,设计师和纺织服装企业,除了需要对色彩进行感性的认识,以激发创作灵感,更需要将对色彩的认知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上升到色彩的有效应用和管理的层面上来。
巴黎、米兰、纽约、伦敦,面对每一季权威机构纷繁的流行色彩,设计师该如何捕捉那微妙的变化讯息?捕捉到的每一个时尚色彩创意,又该如何在不同面料上准确还原?
一件时装,从色彩创意到成衣,色彩沟通往往需要多个反复过程,上货架的时间却又如此之短……每一季的设计与生产,多家供应商需要协同,确保它们间色彩一致,又如何做到?
色彩是时尚,但对于设计师和纺织服装企业,色彩更需敏锐的灵感、精确的管理,和快速的实现。
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于2003年开始,开展了中国应用色彩项目的研究,经过5年的精心调研和开发,建立了中国国家标准色彩体系――CNCS色彩体系。CNCS色彩体系的出炉,填补了我国色彩领域的空白,也为色彩应用部门和行业,尤其是纺织服装行业,提供了符合我国实际需要的标准色彩参考体系。目前,CNCS色彩体系已被确立为中国纺织行业标准色彩体系。
基于纺织服装行业色彩应用的现状,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在CNCS标准色彩体系的基础上,开发出简洁实用的色彩工具――CNCS时尚色卡,并联合国际领先的数字化色彩管理和沟通公司Datacolor及中国领先的染料公司龙盛集团,推出了科学、权威的色彩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帮助纺织服装企业与经销商、供应商之间形成快速、有效、准确的色彩沟通和实现机制,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产品的上市速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CNCS色彩供应链解决方案(CNCScolorsolutionforfashion),是一套完整的色彩管理解决方案,从设计灵感开始,就为设计师和企业提供帮助;在色彩选定,色彩复现,数字化支持等色彩管理的关键环节,以及量身定制“个性化色彩”等方面,CNCS更提供了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帮助设计师和企业更敏锐地捕捉色彩灵感,并精确地管理、快速地实现。
色彩法宝
每年,专业的趋势研究机构都会分春夏和秋冬两季色彩流行趋势,服装制造商和设计师会参考流行趋势信息进行设计和生产。欧洲、日本等占据世界高端纺织服装市场的国家多年来形成的纺织服装生产链表明,色彩――面料――款式是纺织服装产品开发的成功思路,色彩的研发、管理以及交流贯穿于整个纺织服装供应链。
灵感是纺织服装供应链的源头。
当灵感迸射时,保证色彩的准确,无疑极为重要。从流行色彩开始,CNCS时尚色卡系列产品为设计师和企业提供正确的工具。不但设计师可以从CNCS时尚色卡上轻易找到最接近灵感的色彩,而且因为有标准而实用的色卡作为色彩沟通工具,设计师和采购员、采购员和不同面料商、面料染色实验室的技术人员等一系列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就变的轻松、准确、快速。采用标准而且实用的色彩沟通工具,是有效进行色彩供应链管理的起点,也是确保色彩准确的关键。
纺织品行业的推陈出新越来越快,产品周期已经由每年两季变为三季、四季甚至更多,这对整个供应链的快速反应提出了很高的要求。CNCS色彩供应链解决方案制定了相应的快速染色方案,只要到CNCS网站(省略)查询相应色彩的染色配方数据,在化验室经过简单修正,就能实现色彩的重现,迅速完成产品的染色加工过程,从而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CNCS技术支持实验室也在不断完善“色彩配方数据库”,满足不同材质、不同应用环境的多种染色需求。
一站式印花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一直以来,康丽数码锐意为中国区客户提供专家建议,致力为服装、衣饰和纺织业开发、生产和销售工业与商业级印花解决方案。
公司凭借具有专利且环保的NeoPigment墨水与内置预处理工艺引领纺织品数码印花市场,直接满足从设计师到制造商整条印花行业价值链的需求。同时,康丽数码在成衣直印(Direct-to-garment,DTG)市场上拥有丰富的经验,通过推出一站式匹布印花解决方案,彻底革新整个行业,实现以一种墨水打印多种不同材质的布料,无需额外的后处理工序。这家成立于2003年的全球性企业,在美国、亚太区和欧洲均设有办事处,为全球100多个国家的客户提供服务。
志在为中国市场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上海是中国纺织业中心,也是设计师、制造商和买家络绎不绝的交汇之都。康丽数码中国办事处暨上海展示中心,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中路728号美欣大厦101室,占地约为300平方米。展示中心内集合了康丽数码最新机型,能够为客户提供专业意见、产品展示、样品印花及测试,并针对康丽数码的革命性解决方案提供完善培训。
康丽数码亚太区董事总经理EyalManzoor先生表示:“现今的时装市场瞬息万变。个性化购物体验以及定制化需求等新兴趋势,让客户成为了市场运作的核心焦点。创新的纺织品打印技术的出现既是对传统工艺的传承和补充,也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将对未来的纺织制造业和人类生活方式带来深远影响。康丽数码作为一家发展强劲的技术领先型企业,不仅能够为客户提供独特的解决方案,引领行业发展,更能实现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从而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Manzoor先生进一步表示,康丽数码提供纺织品印花专业技术,率先推出的融合尖端科技的成衣直印((Direct-to-garment)解决方案,引领行业创新发展,从而满足各阶层客户的不同需求。
上一篇:足球战术教程范例(3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