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心得范例(3篇)

时间:2024-10-29

探究性学习心得范文

关键词:语文探究性学习;和谐;激趣;激励

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4-0113-02

语文探究性学习,是指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自主收集、分析、处理信息,从中获得语文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语文探究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它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手段,如果运用恰当,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欲望,还能使学习者满怀热情投入到知识问题的探索中,获得对社会、自然、人生的有益启示。那么,如何促使学生“乐于探究”呢?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的语文学习就要设法使学生成为“乐之者”。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和谐的探究学习情境

心理学表明,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最佳状态”,它出现于心跳、呼吸频率和脑波流畅同步之时,身体是最放松的,而大脑注意力最集中,并准备接受新信息!我认为,要使学生达到这种状态的关键是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是课堂达到的最高境界。语文是人文学科,是拥有丰富情感的一门学科,学生如果出于紧张状态,是难以舒畅地投入探究学习的。有了和谐的交往学习,师生保持愉悦的情绪,在平等、民主、温馨的环境中,他们的学习活动才会得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我们的课堂应该保持互相宽松自由的气氛,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学习权利,让他们有自己读书,自己寻求答案的机会和时间,并鼓励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要以平等的姿态跟学生一起学习,深入学生当中,了解他们的需要,倾听他们的心声,教会他们自己探究的方法。在课堂外,也要主动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一视同仁。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亲其师”,自然会配合老师的各项学习活动。

二、优化导语设计,激化探究欲望

新时代的学生,好奇心强,在开学之至拿到新课本后,便急切地翻看、阅读起来。到老师授课时,对课文内容早已不觉新鲜。老师如果走进课堂还像传统授课一样,叫学生把书翻到第几页,学生的情绪立即低沉。我们的老师在讲课时,应设法打破沉寂的局面,让学生激情洋溢地参与到探究学习活动中。都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巧妙设计导语,是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究的直接动力,也是充分他们创新精神和创造潜能的前提。下面根据我的教学实践谈两种激趣的方法。

1.矛盾式激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机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在教学中,教师的最好角色是制造矛盾冲突。通过提供相互矛盾的事件,呈现令人困惑的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认知失调,引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冲突,从而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2.创作激趣。新课改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是师生一同成长的学习活动。运用学生自己的创作导入新课,会比单纯用现成挂图更具亲和力。在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歌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作业题,让学生在上课时在全班展示自己根据课文内容画的一幅画。到学习这首诗歌时,我先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然后我和学生共同挑选一份最好的贴在黑板上,作为教学挂图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因为,这种导入法既增强了教学形式的丰富性,又加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也强化了古诗教学的审美趣味及减弱了教学中以书本为准的权威性,学生的创作价值得到充实肯定。当然,激趣的方法并不局限在以上两种,只要我们在探究性学习开始之至多动脑筋,就会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贴合学生实际的激趣方法,让学生对语文探究性学习多一份眷恋。

三、充分让学生体验探究性学习本身之乐

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为探究性学习铺好了道路,别具一格的导入技巧使探究性学习有了鲜明的路标,如何促使并保证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前程似锦”,就需要学生的热心与恒心了。毕竟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成功还得靠他们自己去争取。怎样才能稳定学生的兴趣,并在探究性学习的殿堂里学得快乐、学而不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工作:

1.让学生自主提出探究问题,师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研究表明,探究性学习中学生的自主程度很重要,应尽量使学生投入到自己发现问题或深化问题的活动中去。我们的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一个积极的引导者、热情的参与者、朋友般的监督者,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当然这不意味着迁就学生,教师要善于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精选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在教学中,学生可以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不再是“规定”的忠实执行者;不再是“盛装知识的容器”;不再是被动和沉默,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崭新的尝试,学起来也就别有趣味了。具体操作如:①探究学习准备(学生提出探究问题);②探究学习(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讨论、交流);③探究学习评价(学生谈谈学习后的收获等)。

探究性学习心得范文篇2

【关键词】幼儿科学探究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9(a)—0153—01

我国早在西汉时期编著的《礼记》就有关于幼儿教育的记述。同时,心理学者研究表明,幼儿在5岁之前的智力发展最快;而生理学者研究表明,幼儿是大脑生理发展最快时期。由此可见,幼儿时期是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此阶段对促进幼儿自主性探索与学习为重点的科学探究学习活动的培养,也是非常的重要的教育环节之一。本文就如何促进幼儿科学探究学习方面问题进行一些浅显探讨。

1、幼儿科学探究学习的可行性

幼儿喜欢对陌生、新鲜事情的产生好奇心理,这种行为是与生俱来的,并非由家长或是教师传授产生的。他们精力充沛、勇于自我主动地进行探索与实践。他们喜欢对陌生与新鲜事物提问,并在探索中加以实践、分析、判断,并得出自己的经验。因此,我们幼儿教师则要紧紧抓住幼儿这一探究天性,在日常的科学教育学活动中侧重开展探究式教学模式,这不仅符合幼儿的心理与生理特点,还满足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使幼儿们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关于周围物质世界与自身感性经验,还会逐渐帮助幼儿树立起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及对科学知识的探究热情。

2、幼儿科学探究教学活动的组织基础

幼儿科学探究教学活动,需要幼儿教师为幼儿们创建一个具有丰富的探究材料以及有利于发挥幼儿积极、主动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的宽松、自由、多元的探索环境。这样才可以更有助于幼儿们在特定的环境中,利于丰富的学习材料,提出问题、并对问题加以自我实践,并在收集各种相关解决依据、办法之后加以总结,并形成自自己的学习经验。而我们为幼儿科学探究教学活动的组织基础应具备以下几点:

2.1教学材料的启发性与吸引力

当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了新事情,就会产生不同内容的新问题,他们通常都会对这些新事情产生浓郁的兴趣。或是向家长、教师提问以求得到答案,或是自己主动去接触或亲身体验要学习的材料和内容等等。而这就要求幼儿们的学习材料就具备富有启发性、吸引力、可操作性。如,动态的、有声音的玩具;可变形的一些小材料;逼真的小动物;可以自由组合的玩具等等,这些教学材料都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不同程度地激发其探究的热情与主动性,使幼儿对其的探究学习会变得更加持久与专注。

2.2开放式的教学环境

幼儿天生活泼好动,在科学探究教学的过程中,就必然给幼儿一个开放式的探究环境。这就需要我们可以利用幼儿园自身的环境条件,如走廊、室外活动场地或是室内的专有活动室等。同时,还要为幼儿们设立活动区、观察区、操作区、发现区等。同时,幼儿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幼儿们利用这些环境以及教学材料,按自己的思想、意图进行各种实际操作、观察与相关的创作。这样一来,则会更加有利于幼儿通过这些特定环境,加强其对科学探究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3抓住幼儿的心理特点

幼儿的心理非常敏感、善变,这就需要给幼儿一个安全的、积极的心理保障,这也是幼儿科学探究学习的基础。在尊重、爱护幼儿的基础之上,还应对幼儿多多加以鼓励,支持其对学习过程中的大胆想法与提出相关疑问,教师也应适时给予鼓励,让他们去进行自我的、大胆的尝试,以提高幼儿在安全的心理状态下、融洽的探究学习气氛中,进行大胆的、创新式的探究,并得出自已的结论,增加自己的经验。

3、提高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策略

3.1精心准备探究问题,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幼儿教师应对科学探究的提问加以精心准备,提高幼儿们通过提问而加强他们对问题的探究欲望与亲身实践的愿望。这样,幼儿们才会在实际操作、实践过程中更加投入、更加专注,学习与探究的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3.2重视对幼儿探究过程的指导,提高其探究能力

探究能力是幼儿进行科学学习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幼儿教师在日常的探究学习过程中,侧重于对幼儿探究行为、方法的指导工作。要让幼儿明确探究目标、探究方法、解决探究时出现问题的方法;并指导幼儿在选择解决办法时要对问题进行仔细观察与了解,并在猜想或是遐想的基础之上,通过收集资料来进行实验与实践,得出结论后并加以总结,逐步提高其科学探究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3引导发现式的探究

幼儿的天性就是喜欢探索与实践,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善长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中去发现问题,并自我主动解决。同时,教师还应帮助幼儿对这些探究过程加以记忆与总结,提高其对科学探究的分析能力与总结能力,进一步增加其实践经验,为下一个探究目标,提供更多的基础知识。

3.4加强幼儿们的合作与交流,增强其探究乐趣

幼儿教师还应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幼儿们合作的意识,这不但可以提高幼儿们彼此合作,还可以通过彼此的交流,提高各自的探究能力与经验。并鼓励幼儿们将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体验与心得表达出来,以分享探究过程中的乐趣。这不但可以提高幼儿们继续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形成一个完善的科学思考的态度与能力。

探究性学习心得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界定运用

小学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学过程引入“探究性学习”,能彻底改变教师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的方式和学生被动接受的“学”的方式,按照开展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主动获取知识。这是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必不可少的。

1.探究性学习的界定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探究性学习正适应了上述要求。

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合作互动是“探究性教学”的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可概括为五个环节:情境创设、研究探讨、沟通交流、成果展示、拓展延伸。这些环节是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

2.探究性学习的运用

2.1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为探究性学习提供探究基础。

2.1.1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把数学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情境,引起矛盾冲突,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内容之间产生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不协调―探究―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激发探究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尝试重组教材,设置一个与旧知识相连接的新知问题情境,使学生面临新问题急于想解决,但仅利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又无法解决,形成认知冲突,激起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主动开展探究。

2.1.2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数学课的教学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问题,对问题缺少深入的认识与体验。实际上,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发现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探究过程,问题本身也充满变化,丰富多彩。教师开发一个探索问题的空间,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比较、实验、调查、研究等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能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学一开始,教师可通过各种方法创设一个发现问题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诱发学生感受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2鼓励学生研究探讨,展现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

探究是一种有目的的探索,探究的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学生的自学能力、认识水平和数学素质的提高与形成,就是在对相关信息提取、加工、分析、处理的过程中发展生成的,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充实的情感体验、健全的人格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受到熏陶、感染、历练而成的。“探究性学习”与“机械记忆学习”或“直接接受学习”比较,需要更充足的时间。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参与新知的探索。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淡化分析性操作,给学生足够的机会,使学生具有宽裕的学习空间和主动权,让他们充分理解、讨论、感悟,高效地达到目标,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除此之外,我们在教学中还应该把握好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这两种组织形式。(1)自主探究。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重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独立思考、探求新知。要尊重学生独立操作实践的情感体验,正视学生个体体验的心理差异和对学习内容的吸收感悟及心理感受。只有这样,学生的探究体验才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个性才能得到发展和张扬,创造潜能才能得到挖掘。(2)合作探究。“探究性学习”极力倡导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合作、群体参与。这既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及参与、合作、竞争、交往等现代意识,又有利于学生形成会学、善学的良好习惯,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同时能使优等生的才能得到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后进生得到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平等竞争、彼此交往合作,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2.3寻找机会,倡导师生沟通交流。

学生经过了艰苦的探索过程,获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和较丰富的主观感受,心中有“意”,胸中有“情”,产生强烈的表达意向,不吐不快。交流沟通就是在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或班集体内相互交流,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探究过程,揭示规律、解决问题,从而加强学生之间、群体之间的交往、沟通及相互了解,促进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分析思考其他同学的思路并作出自己的判断。交流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不仅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全面,而且丰富了想象力,使能力得到了提高。

2.4利用成果展示,促进探究性学习发展。

在探究学习中,学生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与探索,探究出丰富多彩但有些杂乱无章的结果。这些结果凝结着学生探究的辛苦,教师对学生的成果,应因势利导,对于正确的、合乎逻辑的结果予以充分的肯定,对于错误的甚至是不着边际的结果要巧妙地进行处理,注意保护这些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决不能武断地予以全面否决。教师最终将规律性的结果准确地展示给学生,学生对照自己的探究过程,从中能够体味到成功的喜悦,有一种成就感、自豪感,增强探究知识奥秘的信心与决心,同时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5依据学习内容拓展延伸,为探究性学习作升华。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