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跨栏训练方法范例(3篇)

时间:2024-11-10

足球跨栏训练方法范文篇1

三级跳远是在快速助跑的基础上,沿直线连续向前进行单足跳、跨步跳和跳跃的一个田径项目。其技术比较复杂,它必须融合速度、力量、平衡等各种素质在一起,技术虽然很重要,对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和身体素质要求很高,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的统一表现特别明显。没有全面良好的身体素质,就很难掌握正确合理的三级跳远技术,而高度发展的专项身体素质则是充分发挥运动技术水平和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保证。但速度和力量训练是三级跳远发展的基础。

一、助跑训练与跑跳结合

对于三级跳远运动员来说,速度的发挥是三级跳远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和保证起着关键重要。与跳远项目一样,三级跳远项目的助跑速度同样很重要,助跑的距离不能太短否则影响运动员速度水平的发挥,但也不能过长,否则到最后会影响运动员的起跳。在跳远助跑训练中,运动员要设立第二标记点,但在三级跳远助跑中一般不用第二标记点,因为三级跳远更需要保持水平速度,不要刻意的为起跳做准备,要用近似“跑过去”的方法完成起跳。在速度训练中,必须强调保持跑的正确技术动作和协调放松的能力。速度训练应安排在体力充沛的情况下进行。发展速度要紧密结合专项特点,强调高抬大腿和扒地动作,培养运动员逐渐加速的节奏。在助跑练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秒表计时的方法,以此来了解和掌握运动员助跑过程的稳定性。在日常助跑训练中,我们经常采用方式之一就是进行专门的助跑练习,像跳远练习那样,全力的助跑,在到达踏板时只做一个单足的起跳动作,目的是让运动员非常专注的体会助跑的速度,并争取在起跳前达到最高的水平速度。另外,在训练过程中,我们会经常把跑和跳结合起来进行训练,比如:助跑接连续单足跳、跨跳、组合跳。在跑动过程中随时听信号起跳,利用看台跑几个台阶、再接着跳几级台阶,跑跳结合。除此之外,经常采用大量的跨栏练习或者栏架设施,让运动员体会跑跨结合与蹬地用力方向。

二、力量训练思路

在三级跳远力量训练中优秀运动员一般都采用比较大的强度,比如美国优秀运动员他们的深蹲重量可以达到身体重量的3-5倍。还有一些中国优秀运动员他们的深蹲重量也比较大,但动作不是完全蹲下。最多达到完全蹲下的3/4或接近跳跃角度的下蹲。在这种强度下的力量训练次数都是非常有限的几次,一般每次最多只做一组。在进行力量训练时有两个问题一定要注意,第一是必须要注意防止运动员受伤;在力量练习前、练习过程中以及练习结束后应进行肌肉的伸展性练习。第二就是目的一定要明确。根据三级跳项目特点,进行力量训练的主要目的主要是发展速度和爆发力。关于力量训练的安排,在实际进行当中还要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掌握,主要是看一天训练课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当天的训练目的是要发展运动员爆发力量,可以把力量训练放到最前面进行,这样可以使运动员能够集中精力来完成动作,同时一定要注意合理的休息,运动员自己要有高度的约束力和纪律性,自觉的进行充足的休息。

三、跳跃比例

在三级跳远项目中,要创造好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三跳的比例要合理,在第一跳中如果距离太大,会影响后两跳的速度和动作的平衡性。关于三跳的比例,我们认为应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合理的搭配。我们在训练中会采用一些方法来帮助运动员体会和尽力达到适合的比例,比如摆设标记、障碍物等来让运动员体会距离感。

四、跳跃技术

合理的跳跃动作是完成技术的前提,首先三跳跃动作一定要流畅与连贯,一跳要比一跳高,用打水漂来比喻是最形象的。第一跳不要太高,会影响水平速度,第二跳跨步跳很重要,需要很大的力量来支撑身体姿势和保持平衡与速度,完成这一跳时,大腿要尽量向上抬,然后小腿前伸,最后有一个用力踏跳动作。尽量用前脚掌着地,这样会促使运动员挺胸抬头、收缩臀部,提高重心高度。有很多运动员在跳跃时总想尽力向前跳的更远而影响了跳跃的节奏,而我们则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侧重点放在保特身体姿势和平衡上。第三跳也非常重要,在训练中尽量要求运动员用跳远训练时的起跳腿来完成起跳,多数采用单臂摆,这样空中动作会更自然些。

如果就三跳的重要性而言,我认为最重要、技术难度最人的是第二跳――跨步跳,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只有这一跳的技术掌握好了,身体姿势保持平衡了,才有可能为下一步最后一跳储备充足的能量,顺利的完成第三跳。所以,在进行三跳的训练中,我们最优先训练训练的就是第二跳跨步跳,重点是身体姿势、平衡性、节奏感和最大距离。当这一步得到满意的效果后,再考虑单足跳和最后一跳的训练。我们有时也对三跳距离进行测量,其中重点也是放在跨步跳上,对于第一跳单足跳和最后一跳放在后面再解决。

足球跨栏训练方法范文

论文关键词:体能训练,核心力量,核心力量训练创新

核心力量训练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有效提高运动员体能能力的训练方法。近年来核心力量训练备受国内专家学者的关注,且已被我国相当一些教练员所接纳,并用于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中.但由于大多数人并未真正领会其实质与要点,因此,未能对运动成绩的提高和体能水平的改善起到应有的作用。

第一:核心力量的概念及意义

人体核心是指脊柱、髋关节、骨盆,是处于躯干和下肢的结合部。核心力量,是指人体躯干部位肌肉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收缩克服阻力的能力。核心力量是以稳定人体核心部位、控制重心运转、传递上下肢肌肉力量的力量能力。核心力量是核心稳定性的形成的主要能力。核心稳定性是人体在运动中通过核心部位的稳定为四肢肌肉的发力建。核心力量训练,就是利用稳定和不稳定,平衡和不平衡,控制与非控制的方法,改变和提高核心部位肌肉、肌肉群力量的训练。练习者踩、躺或撑在健身球(瑞士球)、泡沫脚踏板、平衡板不稳定的支撑物上,进行各种力量练习和静力姿势练习。所以在儿童、少年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中,增加核心力量训练的内容和比例,对提高运动成绩和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核心力量训练的意义:1.提高动作质量,稳定身体姿势。2.保证较好的能量传递,产生较大的速度和力量。3.改善肌肉协调和平衡、增强本体感受功能。4.有效地提高急停急转、变向能力。5.预防运动损伤。

第二:核心肌肉群的组成

人体核心通常指躯干,包括脊柱和骨盆及周围的肌群。核心肌群由腹直肌、腹横肌、腹斜肌、和竖脊肌等组成,并且髋关节周围得肌肉群——臀肌、股后肌群也属于人体得核心肌群。

第三核心肌群在跑步中的重要性

二十多年前,你很难发现有顶级的跑步者花精力在训练他们的腹部肌肉上。而今天,它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部分。我们的教练反复向我们灌输核心肌群的重要性论文开题报告。”跨栏世界冠军LoloJohnes说,我们一直坚持这方面的训练。”这是因为,科学家和教练们现在知道了,如果你没有强健的核心肌群-腹部、下背部和臀部的肌肉,你就不可能跑出你的最好成绩。它们为跑步者在爬山、最后冲刺、长时间地维持最有效的跑步动作,提供所需要的稳定性、动力和耐力。当你的核心肌群变得强健时,其他的一切都会因此受益。”GregMcMillan说。他是Flagstaff,Arizona的一个跑步教练,带出了许多顶尖的职业跑步者和健身跑步者。无论你进行哪种类型的跑步,核心肌群都是你一切动作的基础。”关键在于像一个行家一样训练你的核心肌群。专家们已经精确地定位了体能训练,跑步中的各个动作如何依赖臀肌、腹斜肌和腹肌-它们都位于你的六块腹肌下面。他们已经知道了,核心肌群的训练对于跑步者跑得更快、减少伤痛、坚持漫长的距离,是多么重要。最棒的是,他们已经为跑步者们设计好了这些训练。所有的跑步者-不管是为了疗养而跑步的人,还是追求最佳成绩的顶级运动员-都能从这个详细的训练方法中受益。当跑步所需的肌肉得到了训练,臀部和躯干的肌肉协同工作时,你就更少受伤,更好地享受跑步。”PhilWharton说。他是一个肌骨治疗专家,同时是纽约的WhartonPerformanceGroup和Flagstaff的WhartonHealthExperience的合伙人。

有效的核心肌群训练并不容易。但是你只需要每周几次,每次15分钟的时间-这将是一笔划算的投资,你将得到丰厚的回报。问问LoloJones(译者注:前面提到的跨栏世界冠军)就知道了。即使不在赛季,她也会每周进行三次核心肌群训练。所以当她比赛时,她将有足够的能力来维持她的美国顶级跨栏运动员的地位。当我的核心力量处于顶峰时”,Jones说,我能跑得更有效率,并且保持这种额外优势。”

第四:怎样进行核心力量训练

根据所构成核心区域肌群的特性,以及它在系统训练体系中所起的作用出发,归结多年的训练经验,现将训练方法手段示例如下:

1)不借助任何器械的单人练习。此类练习适用于核心力量练习初始阶段,目的在于使运动员深刻体会核心肌群的用力和有效的控制身体,这种类型的练习得到了大多数专家的认可和肯定,普遍认为是最基础的核心力量练习的手段。此类练习有很多,如仰卧挺髋、仰桥单臂俯撑控腹、腿臂交叉两头起等。

2)运用单一器械进行的练习。如瑞士球、平衡球、平衡板、悬吊绳、力量练习器械等。在这种练习方式中,运用最多的是在平衡球、平衡板和悬吊绳等不固定轨迹的训练器械上进行的力量练习,有效的动员躯干部深层肌肉参与运动,并在动作过程中控制躯体始终保持正确的运动姿态,从而摒弃了传统力量练习中借助外力来支撑躯体的弊端。

例一:双腿置于平衡球上的支撑练习动作方法:将两腿并拢置于瑞士球上,两手撑地,手臂与身体成90度夹角;脊柱保持正常位置,与地面平行;控制身体不改变任何夹角;保持均匀的呼吸,不要憋气。如果要进一步加强动作难度体能训练,可以采用单手支撑、在瑞士球下放置半球式平衡球等手段。

例二,单腿撑于平衡球上的旋髋练习,动作方法:平躺垫上,一腿置于瑞士球上,抬起上体呈一直线,双臂伸展置于地面上;另一腿绕身体做内收外展的旋髋练习;保持均匀的呼吸。

例三,蹲起练习,徒手站立于平衡球上,两腿开立比肩稍宽,做蹲起的动作;或者单脚站立于平衡球上的蹲起练习,呼气,向下蹲;吸气,站起。此类动作过程中要保持脊柱处于中立位,不发生扭转或屈髋的动作。如想加大难度,可采用负重蹲起的练习方式

3)使用综合器械进行的练习。诸如单、双足站立于平衡球上,做各种上肢持轻器械举、推、拉,下蹲,躯干扭转等多种形式的练习;坐于瑞士球上做各种形式的练习等。这类练习增加了练习的难度,一般适用于核心肌群能力在中级以上水平的运动员,他们都经过了初期的徒手或单一器械的训练,能较好的控制身体,在动作过程中保持躯干处于正确的身体姿势。这种练习的关键是使身体处于一种不平衡、或者是在不稳定的运动器械上进行训练。这种非平衡性力量训练是通过自身调整不稳定的身体状态,达到训练神经-肌肉系统的平衡和控制能力以及本体感觉的一种练习方式。使用不稳定的装置进行力量训练不仅可以提高所训练肌群的力量水平和本体感受能力还可以激活核心肌群的参与,并使其得到发展和提高。例一,单腿跪姿弓步后上拉,动作方法:单脚(左)站于平衡球上成弓步,后腿屈膝,重心在两腿中间;做单臂(左)后上拉,或坐姿侧上拉后拉等。动作要求同正常身体姿态下的要求;呼气向后拉,吸气向前;动作过程中控制身体,不能有旋转或者晃动论文开题报告。例二体能训练,持球旋转:俯卧于罗马椅,双脚固定,骨盆部置于罗马椅托板上,身体呈一直线;双手持球,做上体绕脊柱的旋转动作,动作过程中保持躯干处于中立位,呼吸均匀。随着运动员能力的增强可以加大训练难度,例如把罗马椅改换为瑞士球。这个动作有效的锻炼运动员核心区域的控制力和躯干肌力。

4)各种Pilates练习形式。这是一项融合肢体和心灵(bodyandmind)的运动,训练以意志力去控制身体动作。Pilates训练的理念是均匀地强化各部位的肌群及中心轴(coredynamic)的动力,在正确身体排列结构的要求下,用心体会每一块肌肉的延展、收缩与控制,目的是加强人体核心肌群的力量,以提高身体稳定性及全身姿势的正确性。

5)睁眼睛和闭眼睛状态下的各种站立练习。

这种方式的练习主要是锻炼运动员的肌肉本体感受控制能力。人体在无参照物的情况下要想保持身体的平衡,主要依赖于肌肉的控制。例如,睁眼或闭眼的屈膝单腿站立或者蹲起动作练习,就能很好的锻炼核心肌群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若要增加难度,可以采用让练习者跪立或站立于平衡球上做同样的动作等等方式。

6)在同伴协助下进行的练习形式。

这种练习形式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动态条件下的核心控制能力。例如,镜子模仿动作,动作方法:训练者(双)单腿站立,膝屈曲,髋屈曲,背部平直,保持躯干稳定不左右摇摆;训练者模仿做同伴动作的镜面动作。随着躯体控制能力的提高,可以增加训练难度,比如站立在平衡球上进行练习,动作加上上体的转动等。

7)双人共同进行的练习。例如可以使用橡皮筋两个人同时练习,两人并行仰卧,将橡皮筋分别套在练习者的左、右(内侧)脚的中心,同时做腿的内收动作;或者是站姿的练习。

以上练习均按照小负荷多次数的训练原则,静力练习时间每组15~30s,动力练习每组重复20次以上体能训练,随着运动员能力的提高,可采用加大难度或提高强度的方法,以适应训练需要,比如逐渐延长时间、增加练习次数或加大负荷重量,由徒手练习更换为有器械负荷的练习,负重量逐渐加大,动作形式逐渐复杂等等。在训练中要严格控制身体姿势,并使呼吸配合动作,强调神经系统的参与,一定要运动员体会到每一个动作的要点,做到身到心到,身心融合”。

山东省体工队女子短跑队曾经做过一次实验,两个月的核心肌群训练,全队短跑成绩平均提高了0.2秒—0.3秒,我对跨栏队也同样进行过两三个月的核心肌肉群训练,我的男子高栏见煜辉和边丰禄平均成绩提高了0.4秒,并双双达到并超过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由原来的15秒提高到现在的14秒6左右),通过我们的实际验证,谁掌握了核心力量训练谁就能赢得比赛的胜利!

足球跨栏训练方法范文

【关键词】河南省;女子跨栏组;核心力量

AStudyontheTrainingofCoreStrengthofWomenHurdlingAthletesofHenanProvince

ZHAODun-fu

(HenanProvincialAdministrationCenterofAthletics,Zhengzhou,Henan450044)

【Abstract】Corestrengthtrainingisnewtypeofstrengthtraining,whichreceivesattentionfrommanyexpertsbothathomeandabroad.ThisthesisstudiesthefeasibilityofadoptingcorestrengthtraininginHenanwomen’shurdleteam.Experimentshowsthat6weeksofcorestrengthtrainingimprovesthephysicalqualityofathletesandtheirskills.

【Keywords】HenanProvince,WomenHurdleathletes,corestrength

1前言

在中国田径界一直流传着一句话“腰杆当家”,之所以说腰杆当家说明了整个腰部在田径项目中的作用非常大。这也说明了,我国老一辈的田径教练员在当时就已经认识到了整个腰部在田径项目中起到的至关重要作用。近几年在竞技体育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即“核心力量”。核心力量训练在欧美也叫核心稳定性训练。这种训练方式可以很好地提高竞技运动员核心区域肌肉的力量及稳定性,最初应用于康复领域。作为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核心力量迅速被竞技体育所采用〔1〕。

核心力量的相关研究在国内外迅速开展,这也说明了核心力量在整个竞技体育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的作用。跨栏作为体能主导类的速度性项目对力量的要求更高,与传统的力量训练相比,核心力量训练更多的是在动态中进行。本研究选取了河南省田径队女子跨栏组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选取河南省田径队女子跨栏组8名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她们大部分具有一级或者二级的水平。有一定的训练基础。平均年龄21.7±1.28,平均身高:1.69米±0.03,平均体重59.1kg±3.25。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Internet网络、中国知网(CNKI)资料文库等对相关的核心力量电子资料进行归纳分类,筛选出针对本文的相关文献资料。

2.2.2对比分析法:通过对运动员进行训练前后的对比分析,来说明核心力量对运动员所起到的作用。

2.2.3逻辑分析法:对所有资料进行逻辑分析、归纳、整理,并最后得出自己的相关结论。

2.2.4摄像与解析法:对运动员训练前后进行录像拍摄,并通过APAS三维解析软件进行解析,获得相关的数据。

2.2.5实验设计:考虑到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根据研究的需要作者对李春雷、夏吉祥提出的7个等级的模式进行了修改,分为4个等级,即第一个等级为稳定状态下的静止练习;第二个等级为稳定状态下的无负荷运动;第三个等级为非稳定状态下的静止运动;第四个等级为非稳定状态下的克服自身体重的动作。每一个等级训练6周,6周的训练结束以后再升入下一个等级进行训练。每个动作的持续时间在30s—60s。组间的休息为1分钟左右。

第一个等级:稳定状态下的静止练习

动作类别:俯卧时肘关节、脚支撑〔2〕;侧卧时肘关节、脚支撑;仰卧时肩、脚支撑。

动作要求:每个动作控制30s×3组。目的在于静止状态下,体会核心肌肉的作用,以及自己对身体控制的感觉,提高重心稳定性。每个动作类别都要求身体成为一个直线。

第二个等级:稳定状态下的无负荷运动

动作类别:俯撑桥、侧撑桥和仰撑桥练习〔3〕

动作要求:40s×3组。六个动作在动作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身体姿势,保持好呼吸,臀部不要控制住不动。俯撑桥要求慢慢抬起异侧的手脚,侧撑桥要求侧抬起脚,仰撑桥要求慢慢抬起脚。

第三个等级:非稳定状态下的静止运动

动作类别:(见图1)

图1下肢悬吊静止核心力量练习手段

动作要求:40s×3组。这个级别的训练需要一些器械,如吊绳或者足球都可以,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非稳定状态下静止控制身体不要晃动。

第四个等级:非稳定状态下的克服自身体重的动作

动作类别:(见图2)

图2动态核心力量训练手段

动作要求:50s×3组。这个级别也需要吊绳或者足球一类的器械。首先在动作过程中始终控制整个身体,而后按照箭头指定的方向进行运动。要保持好呼吸节奏。

3结果与分析

3.1核心力量训练的概念

在竞技体育中,几乎所有的运动员都是通过四肢末端将力量施加于外部物体,使人体或器械产生运动。因此,长期以来,在竞技体育运动训练领域中,人们一直将重点放在了四肢上,从而忽视甚至放弃了躯干部位肌肉力量的训练〔2〕。近几年,随着运动链理论、神经肌肉系统和本体感受性训练理论的提出,人们发现核心力量几乎对所有的运动项目都非常重要。

核心力量的概念最早源于核心稳定性的研究〔4〕。1985年,Panjabi首次提出了脊柱稳定性(spinalstability)的概念〔5〕,他认为,脊柱稳定性设计〔3〕各方面的问题或系统:被动脊椎骨、主动脊柱肌肉和神经控制单元。1989年美国旧金山脊柱研究所(SFSI)在设计的“动态腰椎稳定计划指南”中提出了中位脊柱(neutralspine)的问题〔6〕。1992年Panjabi又提出了核心稳定性的概念,认为人体的核心稳定性是一种“稳定人体系统,以使椎间的中部区域保持在生理极限范围内的能力”。有关核心力量的概念目前仍然存在着争议,主要焦点在于对与“核心”位置的定义。陈小平研究认为核心力量是一种以稳定人体核心部位、控制重心运动、传递上下肢力量为主要目的的力量能力,核心力量不仅是人体核心稳定性形成的主要能力,而且在竞技运动中它还能够主动发力,是人体运动的一个重要“发力源”〔7〕。

3.2核心力量的解剖学理论以及作用

核心力量之所以存在争议,主要是对核心的位置的定位,有的学者认为核心主要是指的是人体的躯干,包括胸廓和整个脊柱;大部分学者根据研究将核心定义在腰椎-骨盆-髋关节部位。从解剖结构来说,人体的核心部位包括腰椎、骨盆和髋关节等骨骼以及它们周围的韧带和结缔组织,还包括附着在骨骼上面的肌肉,是核心区域能够显示的表层和深层肌肉〔8〕。

关于核心力量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能够对脊柱、骨盆起到稳定的作用;整个核心部位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一些项目能合理有力的发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在田径的投掷项目中,运动员如果仅仅依靠上肢来投掷器械,成绩不会理想,必须借助整个腰腹下肢,在最后超越器械的过程中,由下肢发力,通过核心部位最后作用到上肢与器械上。其次,核心力量能够控制运动员的平衡、提高力量的利用效率,比如,田径中的跳跃项目、冰上运动的一些项目等,都需要很好的核心力量的平衡作用。核心力量还能够很好地预防运动员运动伤病,核心力量好的运动员相对来说受到伤病的困扰就较少,尤其是整个腰部的伤病,核心力量的较强可以很好地保护好整个脊柱的稳定性,避免脊柱受到伤害。也为四肢的发力建立了很好的支撑点。

3.3实验前后的结果对比

3.3.1运动员素质的对比分析

对于跨栏运动员来说,素质的好坏对成绩有着很重要的影响。通过一系列相关的核心力量的训练,跨栏组的运动员身体素质有显著的提高。

由表1可知,运动员的100米、反应时和20米折返跑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髋关节的灵活性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传统的力量训练大部分是在平衡状态下进行的,比如深蹲练习、抓紧等,运动员练习的时候要求保持身体的平衡,对肌肉的刺激比较深。但是,在实际的比赛和训练中,运动员大部分都是在非平衡状态下进行的,很少有在平衡状态下进行,比如,运动员跑步过程中都是单脚支撑与腾空交替进行,跨栏时摆动腿和起跨腿依次进行。传统力量作为基础训练的一个手段不能缺少,而核心力量的训练更多的是在非平衡条件下进行的,更加接近实际训练和比赛。

3.3.2运动员过栏技术的对比分析

过栏技术是指起跨腿的脚接触到起跨点到过栏后摆动腿的脚接触地面时的一大步,即跨栏步。它是由起跨攻栏、腾空过栏、下栏着地构成〔9〕。起跨攻栏的任务就是保持较高的水平速度,为迅速过栏创造更大的腾起初速度和适宜的腾起角度。

通过6周核心力量的训练,由表2可知,跨栏组运动员的身体重心相关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重心投影点与栏的水平距离、身体前倾角和重心的垂直距离以及垂直距离的位移,都不同程度地变小。在素质提高的基础上,技术动作有所改变,运动员的整体竞技实力明显提高。髋关节的灵活性的提高对于相关技术会有很大影响,运动员在栏上做剪绞技术时会轻松自如。运动员在过栏时尽量降低重心,从而做到跨栏而不是跳栏。

下栏着地是指从身体重心达到腾空最高点开始,到摆动腿着地支撑的这一个过程。主要任务也是尽量减少水平速度的损失,把垂直速度降到最低。由表3可知,训练前后的数据有所差别。在这个技术阶段,运动员的摆动腿要积极下压,起跨腿迅速提拉,两腿动作协调、积极、连贯,整个动作要快。着地点距离身体重心投影点要近,这样更加有利于摆动腿的支撑和运动中的人体更加平衡,有利于下面连贯动作的发挥。下栏支撑时着地腿的膝关节要伸直,身体姿势较高,身体重心的高度与起跨结束时同高或稍高。支撑时间要短,这样水平速度损失少有利于离栏后转入栏间快跑。

4结论

通过6周核心力量的训练,使得河南省女子跨栏组的运动员身体素质有所提高,为技术的改进奠定了基础。运动员的过栏技术有所改进,达到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春雷,夏吉祥.田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4(4):108.

〔2〕孟献峰,冯嘉.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女子短跑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4(4):66.

〔3〕王卫星,廖小军.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及方法〔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8(2):14.

〔4〕〔7〕〔8〕黎涌明,于洪军,资薇,曹春梅,陈小平.论核心力量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训练-起源问题发展〔J〕.体育科学,2008,28(4):19.

〔5〕POPMH.PANJABIMBiomechanicaldefinitionsofspinalinstability〔J〕.Spine,1985,(10);255-256.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