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的两面性(6篇)
时间:2024-11-24
时间:2024-11-24
中蒙两国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为亚洲乃至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无论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以及文化等方面都有许多相似或共同之处。在与蒙古国科技部门、大学、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的相互交流中,蒙方普遍提出增进中蒙两国的科技交流与合作的良好愿望,如科技合作项目与交流。在农牧业方面:草原生态治理、草地资源合理利用、保护和建设技术;畜禽改良及新品培育现代技术;胚胎移殖等繁殖新技术;舍饲、半舍饲集约化养殖技术;兽医预防医学及新特兽药研发技术,旱作农业及节水灌溉技术;小型农用农牧业耕作机械开发。在新能源利用与开发方面:小型风能设备及技术;太阳能利用设备及技术;沼气开发利用技术;中小型水电站建设技术。在稀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蒙医蒙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在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方面、学术成果交流、学术刊物等各个领域希望双方加强广泛合作与交流。蒙古国所提出的希望和要求,也正是我们的希望和要求。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已具备稀土、新材料、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新能源、农畜绿色产品深加工和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信息优势,双方完全可以本着互利、互赢、平等共同发展的原则,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为繁荣和发展两国经济做出贡献。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已提出继续下大力做好对外开放,认真研究开发利用境外资源等问题,提出一些地区和企业在开发利用与蒙古国资源方面要做进一步加强协调与沟通,中国外交部已授权内蒙古自治区开通与蒙古国科技合作与交流的网站,内蒙古有二连浩特市口岸可以与蒙古国直接进行经贸、科技交往,也可用于乌兰巴托市国航、铁运等大通道进行交往、合作与交流。因此,从地理、区位和资源优势方面,双方已具备了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前提条件,已具备了充分利用区位和地理优势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宽松投资环境和条件。
二、对中蒙两国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几点建议
(一)广泛开展中蒙毗邻地区科技交流与合作,开拓和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和工作机制
建议充分利用双方优势,与蒙古国签定相应的长期科技协议,与蒙古科技部门、科研院所以及企业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为开展中蒙毗邻地区科技交流与项目合作打下基础。具体是否考虑科技部与蒙古国科教部、内蒙古科技厅与蒙古国科学院签订合作协议。
(二)我国内蒙古与蒙古国接壤地区,在很多方面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因此开展科技交流合作有着雄厚基础和条件,为此,建议双方要进一步研究协商具体科技交流与合作事项
与此同时,要出台一些开展科技交流基础具体政策性指导意见、建议。
(三)我国内蒙古与蒙古国的科技合作项目应重点放在畜牧业、旱作农业、中蒙药、农村牧区新能源开发利用、农畜产品加工业、稀土矿产、铁铜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领域,与此同时双方科技部门、院所以及企业进一步加强互访和考察活动,开展科技成果展览、技术培训、人才培训与信息交流与合作活动等
(四)组织蒙古国乌兰巴托市和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积极开展中蒙两大城市科技合作与交流对接活动,建议双方城市建立科技交流与合作联系工作机制
中国医药产业是生物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十二五”期间,生物产业被列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并强调生物医药产业是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资源,海峡两岸都有着从事中医药研究与开发优秀人才,并且有着共同关注的课题,如:以现代生物技术通过科技创新对传统的中医药进行技术改造,使其具备更高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功效。开展海峡两岸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有利于继承中华中医药的优良传统,发扬中华中医药的悠久文化,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开拓创新,才能有效的推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开展海峡两岸科技创新是发展中国医药产业的动力
国家《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2)》,对中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性、前瞻性和针对性。该纲要不仅为我国的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推动海峡两岸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只有将中医学的科学性、经验性、文化性继承下来并流传后世,将古今中医药名师的科学著作和经验进行学习借鉴作为传承的核心内容,并通过持之以恒的文化积累才能使中医学得以发扬光大。
中医药的创新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的中医药进行改造,使其具备更优良的性能。其创新的核心内容是指中医药理论的创新、工艺技术的创新、文化的创新,并通过产业化和临床应用使其发展。目前我国中医药的创新工作主要热点包括中药脱毒新工艺及毒理学的研究、中药材栽培新技术的研究、抗肿瘤新药及病理学的研究、心脑血管新药及病理学的研究和中药产业化新工艺及新技术装备的研究等10余项方面的研究。
中医药的发展还需要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其中,科技创新体现在中医药学的科学文献之中和现代中医药高科技产业之中。尽管中医药的创新发展目前还面临着困难,但是,国家科技政策的不断落实与实施,例如《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2)》的出台,充分强调科技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对中医药知识体系及其产业的核心价值,通过掌握中医学原理,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实际需要创新中医药新的学科理论、新的工艺技术以及新的中药产品,从而具备创新发展学科及产业的信念和能力,不断加快中医药产业化进程。
开展海峡两岸科技创新是发展生物产业的动力
生物产业是指以生命科学理论和生物技术为基础,结合信息学、系统工程学等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对生物体及其细胞、亚细胞和分子的组分、结构、功能与作用机理开展研究并制造产品,或改造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并使其具有所期望的品质特性,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行业的统称,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工业等。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生物技术在医疗保健、农业、环保、食品等重要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现代科技研究和开发的重点。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具有生命科学学科特色的前沿技术研究开发平台和人才队伍。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到2015年,我国生物产业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作用显著增强,在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到2022年,生物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自身特色与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主要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重明显提高,获得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大幅增多,境外授权专利数量显著增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生物产业还存在行业管理机制不健全、市场准入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科研与产业结合不紧密、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具有创新活力的小企业群体等突出问题,在发展过程中将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科技创新加快推进生物产业发展。
开展海峡两岸科技交流是推进中医药与生物产品安全管理模式创新的动力
随着中医药与生物技术的不但创新,其创新的产品已涉及到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等问题,采用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中医药与生物产品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是必要的。
中药“是药三分毒”,要把中药应用到保健食品中,就需要中药脱毒工艺技术的支撑,并且通过保健食品安全毒理学评价来判断中药脱毒的效果。
中医药与生物产品安全管理模式是由三个方面构成:中医药与生物产品安全管理理念、中医药与生物产品安全系统结构、中医药与生物产品安全管理操作方法。
中国中医药与生物产业的持续发展需要这三个方面的不断才创新:
1.中医药与生物产品安全管理理念的创新。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理念,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对现有的《产品质量法》;建立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体系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科学的管理和协调一致。
2.中医药与生物产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创新。建立和完善统一协调、权责明晰的食品安全控制系统。包括人力建设与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建立有效保证中医药与生物产品安全的卫生监督体制和技术支撑体系。建立我国中医药与生物产品安全信息体系,建立中医药与生物产品安全信息监测、通报、的网络,构建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以及研究机构的中医药与生物产品安全推动体系,强化企业的自身中医药与生物产品安全管理。
3.中医药与生物产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的创新。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为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中医药与生物产品安全问题提供技术保障。持久开展食品污染和食源性疾病的监测,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创新快速高效的检验方法,为食品安全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
近年来,我国在中医药与生物产品安全管理模式上做了许多改革创新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我国的中医药与生物产品安全状况总体上有了明显的改善,从而推动了我国中医药与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但仍存在中医药与生物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经费、信息不畅等问题的困扰,加强中医药与生物产品安全监管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必须立足当前,规划长远,标本兼治,着力治本,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和长效机制。
开展海峡两岸科技创新是发展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动力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代表着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新方向新兴产业。根据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可知,生物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中国近年来发展工程技术和食品科学的成绩斐然,这主要是由于在日常生产中,经济价值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这也使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该领域地研究中,这也相应地提升了该学科的影响力及知名程度。在规模方面,两门学科不断扩大,梯队方面也优化显著。中国2015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这两门学科地研究中,许多高等院校也增设了与之有关的专业课程,规模不断得到拓展。曾有统计数据表明,中国自2008年开始,这两门学科在各高校的开设率显著增长,两年内,增设数量超过三十所,另一方面,我们分析梯队的专业能力,一方面专业梯队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专业梯队的质量也显著的提升。相关人员具备了越来越高的资格与学历水平。总体而言,在质量与数量方面,中国在研究这两门学科的上都取得了巨大进步。教学方式得到改革,人才的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目前在我国各大高校中该学科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得到不断改革。正是在这种大方向的改革下,学科在高校内的发展可谓是如鱼得水,对该方面人才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学科精品课程的开设状况来说,仅仅2005年到2006年这两年内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的精品课程开设数量已经达到了近20门,在学术研究成果上来看,该学科的博士学位优秀获奖论文在数量上也有了重要的突破。因此从人才培养的整体情况上来看,明显呈上升趋势。
2食品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作用
在知识经济的推动下,随着新产品的不断发展,过去的食品生产工艺过于落后,不能适应食品学科的各项发展。因此,未来中国食品学科的发展将主要以科技引领生产技术为主要方向。由此,民生问题因食品学科的影响将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重要。
2.1为食品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推动下,科技领域越来越重视民生科技的发展,并且随着设计与执行科技规划方案工作的不断推进,民生科技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关键,其中与民生科技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合理规划健康、节能、公共安全以及环保等。由此,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民生科技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在民生科技中,食品科学占据主要地位,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影响,这也是其逐渐被重视的关键。
2.2为节约型社会的建立提供了资源
加大对社会中不同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力度是当前创建节约型社会的关键所在,与此同时,各种资源要加大其利用率。在装备得以提升、科技不断进步的情况下,在全部学科中,食品产业作为重要内容,一方面帮助科学化的实现,使学科化的成果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另一方面,从装备和资金的角度,学科化都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使食品产业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此外,食品科学的发展应该依据科学技术的改革,对生产过程中需要的关键技术进行重点解决,并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取代传统生产技术,以便对食品产业进行改革;利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资源使用率和生产水平进行提升,加强对废弃物的管理与应用,从而确保食品学科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3食品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对策
3.1增强科学技术创新意识
当前多家战略需求最大的就是可持续利用资源与食品安全,在国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这些问题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对未来食品学科发展的规划方面,有关工作者必须将其发展态势作为重点进行研究,同时对其可能遇到的发展问题进行详细的了解和解决。另一方面,建设学科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力度,从而使食品产业未来的发展具备坚实的技术基础。
3.2建立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平台
研究食品学科的有关人员必须通过创建高水平的专业平台来使其研究成果保持原创。集约的高度性是食品学科的主要特点,其有关研究工作必须在相关技术的支撑下完成,但因投入方面的制约,食品学科的有关研究工作在专业性方面还有待提升,并且大部分科研部门都缺乏先进的装备,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食品学科的发展,并且在研究自主创新方面也受到了极大的消极影响。所以,为了使食品学科的发展更加快速,许多高校以及相关科研部门都需要与食品学科有关的实验室或者实验基地作为支撑,在研究装备方面需要更新提升,从而在条件与环境方面为食品学科创造机会,使研究食品学科的相关成果更加准确。
4结语
关键词科技体制历史回顾
科技体制是指从事对科学技术的机构设置、管理研究、职责范围、权利义务关系的一整套国家层面的结构体系和制度设置。从建国后形成真止意义上的科技体制至今,中国科技体制走过了新建与遭到破坏、重建与发展两个阶段,成就巨大,问题也很突出。
1阶段与性质
50年的历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这里要特别提出的是,科技体制改革的50年和任何历史进程一样,是一个延续的过程。分阶段只是为了研究方便而设的工具,每一时代的特色,可因分段而显现,但是每一阶段终究是承袭前一期,开启下一期的转变期。分阶段是观念上分析工具的一种,却不是目的。
第一阶段:1949~1977年
建国后,党和国家将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与1982年国民政府建立的南京中央研究所,次年建立北平研究院,成立中国科学院,并于当年开始主管全国科学学术研究与日常管理,直至1956年国务院学科规划委员会的成立,这便是新中国科技体制的建立。据资料记录,建国时工业部门和高校的下属科研机构数量为190个,其中农业科研机构有112个,医卫有11个,地矿勘探有17个,建筑工程有32个,有一定成就的科学技术专家共865人。
1956年,国务院学科规划委员会提出建立一套“十二年规划”,它旨在建发作为当时的社会主义建设整体规划的子部分的中国科技。该规划具有浓厚的模仿苏联科技发展模式的色彩,具有强烈的计划分配和行政长官主导的特征。根据该规划提出的四条紧急措施,从1956年开始,一批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急需的研究机构相继成立。该规划的实行虽在后期遭到破坏,但在新中国科技体制的初建上仍是卓有成效的,基本形成了包括国防科研机构、部级研究机构、高校研究机构、工业研发机构、地方级科研机构。以及以中国科学院为最高学术中心、国家科委为最高科技管理中心的体制格局。
20世纪50年代后期陆续进行的政治运动,如“三反”“五反”“”,一直到殃及全国上下的“”,严重阻碍和破坏了正常的科技体制发展和运行。但在这个政治动荡的时期,中国仍然取得了一个个令世人瞩目的重人科技成果,如原子弹氢弹爆炸,卫星上天,人工合成胰岛素等。在这里,中国科技发展以一种特殊的形式表现出与政治因素紧密相连的特点。
第二阶段:1977至今
1977年我国改革开放,中国科技体制随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得到恢复重建。这一时期的体制突出特征是:首先,延用计划分配模式。其次,采用政府行政主导模式。在科技研究与开发投入、科技重人项目实施过程中,政府占据绝对主体作用,企业、民间、个人力量弱小。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利国内国际科技发展,这种残旧体制即对科技自身发展的限制日益明显,科技体制改革就此提上议事日程。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依照时间顺序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段①1982~1991年,起步阶段。另外这一时期我们仿照国外,确立了科学基金制,这标志着我国科技体制向着国际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②1992~1997年,推进阶段。这一段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建立,市场大潮冲击而来,科技投入不足,科技人员纷纷下海,科技人才流失状况严重,基础研究相对萧条。③1998年至今,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时期。这一阶段延续至今的改革,强调科技体制改革导向要与“市场经济”结合,这样一来确显出了科技体制的滞斤性,再加上缺乏良好的研究环境与有效的评价机制,在科技界造成了一股延续至今的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2004年温总理到中科院考察时,有针对性地强调“要从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地高度建立起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科技管理体制和国家创新体系”。
2两个核心问题
科技体制改革进行20多年来,纷繁复杂,在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也许我们应该特别抓住那些一再出现的核心问题。问题。惟有问题才是改革的纲,纲举目张,提纲挈领,在这个前提下,再来讨论改革思路和指向才是有意义的。我们认为,这两个问题就是:
2.1科技体制改革是否是“永恒的主题”
之所以一直听到科技体制改革的呼喊,是因为体制现状不尽如人意。改革,从一开始不是少数精英分子在前面“振臂一呼”,后面人众“云集跟上”的模式,在正式的体制改革开始之前,在基层已经积聚了很大的改革势能,改其实是被逼的。
曾有不同时期的两位科学院副院长声称,科技体制改革是“永恒的主题”,这话固然不错,但更关键的是:怎么改,改成什么,改的操作性和实际效果有多少?笔者私卜接触了不少科研院所人员,他们都反映,改革的合法性大旗飘扬在各部门各单位,遮掩住了很多实践中的问题。改革落实效果堪忧。
针对此种状况,我们认为,科技体制改革:
(1)必须有量化的目标和相应的期限。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宏观目标已经在国家文件里写明,但从宏大理论跨越到细密实践还必须搭建多层次的操作化平台,用科学社会学家R·默顿的术语来表述,就是“中层理论”,意即能够直接指导实践的理论细则。比如,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就缺少一系列的操作和考评条例,改革的阶段性目标是什么,长远目标的达成是否应与短期目标相对应,各目标的期限如何?这些问题都是现行科技体制没有涉及到的部分。理想再高,这些看似“小”“细”的问题解决不了,就步伐不稳,凌空蹈虚。
(2)科技体制应该配套。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针对不同的改革对象,应有不同的层次。因此在实践中,各部门的改革应首先符合系统的整体大目标,其次遵循相互协调的原则,即改革对象应在内容;措施、层次上相互协调,在步骤上相互衔接,从而避免因任期、人事、部门出现的改革“效果抵消”亦即“零和”的现象。
(3)改革应有明确的考评指标。改革的总体目标、分阶段的目标,改革的权利义务承担者,改革手法的运作空间,改革所达到的实际效果等等,都应当有一个明确的考评指标体系。设立这一指标体系的目的,是为了明确权责,避免出现“责任人逃逸”的情况,而这种现象是常常出现的。
(4)改革并非永恒主题,应有完成的标志。科技发展史告诉我们,科技的突破进展都是经过相当长一个社会环境的孕育而发生质的突变的。改革本质上是对环境的优化改造,是为了科技主体更好的发展而服务的,因此要在阶段目标之间形成相对稳定的环境,不能朝令夕改总是处于不稳定状态。改革完成阶段目标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要保持机构、政策、运行的相对延续性。处于两阶段目标之间的渐变过程更多的不是要去“改革”,而是在体制内“演变”(相当于改良),这在实践中有利于减小既得利益者阻力,降低改革成本,所以更易于被接受。
2.2科技体制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关联
科技体制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是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意识形态体制、教育体制等社会子系统一起包容在社会大系统之内的,它们之间也有着密切相关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篇幅所限在此只论述前两者。
(1)科技体制与经济体制的关联。科技体制与经济体制的关系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也是改革者和理论界研讨的重点。改革开放后我国引进市场经济机制,近来又加入WTO卷入全球化浪潮中,科技体制相较之下更显滞后,与经济体制日益“脱节”。这表现为两方面:一是科技成果转化难,“走不出去”,在市场上产生的经济效益少:二是实业界没能和科技界“搭桥”,科技界作为“智囊团”的作用发挥不够。
对于此类现象,政策理论界分析有两种观点:一是以政府和实业界人十所持的“技术论”。他们的主要观点是,问题主要出在技术本身的熟化与配套设施不够,“我们所定义的成果,一般都是从纯科研水平上来判断的”,但除了科学上的可行性外,还应该考虑工艺、装备、技术和工程研发的可行性,经济效益的可行性,后面这些甚至制约力更强。还有一种观点是以科研院所人士所持的“市场需求论”。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中国当前科技供需关系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经济发展对科技需求不足”。所以实业界主要还是追求短期效益,在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中总是消极的“等靠要”,所谓“交钥匙工程”。这两种观点各有道理,分别从各自的方向“现象化”了科技体制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科技与经济体制的关联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理论归纳为三方面:①是科技体制有其自身规律,以市场为导向是需要的,但在什么程度上由现行的“研究—市场”计划模式转向“市场—研究”市场模式,还是要详细研究和考证的未竟之事。②是科技研发的风险制度和回报机制尚未建立。③是经营环境和制度环境不规范。
注重市场是针对应用研究与开发的,基础研究尤其是纯基础研究,需要突出的是创造性和自由探索,而不一定首先考虑市场,更不应以市场为导向。从这个角度来讲,技术利市场需求不应简单等同,这样可能会导致科技发展失落其白身规律性,成为市场的奴仆,而科技史证明很多经济发展的契机正是由于科技的突破所带动和开辟的。科技体制与经济体制的关系最终应达成有机结合状态。
(2)科技体制与政治体制的关联。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体制是国家政权的构成和组织形式,科技发展最终要造福于国家与社会,要能实现国家目标,要得到国家与社会力量的支持。同样科技体制改革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政治体制的影响与制约。
以上是从一般意义上论述政治体制对科技体制的影响,但在中国,这个问题有着特别的重要性。中国科技体制发展的最根本问题植根在此领域,仍未解决甚至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认真的考虑,所以我们听到了尖锐的“科技与政治分离”的呼声:中国科技管理目前仍然停留在“人治”阶段,社会和科技界的人际政治在多个层面起重要或主导作用,而科技的专业优势在现有体系不能发挥合适的作用。‘这种人治模式部分来自中国的历史传统,部分来自照搬苏联模式。其特征有二:计划管理与长官意志。在科技界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行政权力过大,直接掌握大课题甚至直接就是非专业的官员和中层行政人员主导计划的,也就是所谓的“处长政治”,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项目和经费的取得直接取决于研究人员是否和科技官员有更好的“合作”关系。还有,因为对科研行政考评认识片面,出现单纯追求SCI论文数目之类的现象,使得“有些人可能只做一些小的容易发表的文章,而不敢或避免去攻克有重要意义但非常艰难的科学问题,浮躁,急功近利,这样发展下去只会导致科学研究低水平重复”,比如最近宁波大学又冒山个“SCI教授”。关于现有科技规划制定也不乏“行政色彩过浓”的质疑。因为科学和部分含有原始创新的技术都有相当程度的不可预见性,并不是政府说有科技经费,科学界马上就有大课题,科技发展不是“表格道道”能规划出来的。目前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已各自取得较人进展,科技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因而,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好科技体制改革与经济、政治体制的关联,是推进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往纵深方向发展所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关键词: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基地;发展定位;实现途径
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基地的发展定位和实现途径:一是形成最具竞争力的两岸高端产业对接平台。即建立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的体制和机制,积极承接台湾高新技术产业与技术转移,成为最具有竞争力的两岸科技产业对接平台;二是形成最具活力的两岸研发创新平台。即充分发挥“五缘(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优势,打造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研发联盟,建成具创新能力的台商聚集地和两岸产业合作基地;三是形成最优化的两岸科技服务平台。即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完善整体服务体系,成为服务大陆台商的支撑平台;四是形成高标准的两岸人才集聚平台。即完善人才政策、加强台湾人才引进、强化人才培养、推进人才服务,构建人才支撑体系。
一、建设两岸高端产业对接平台
(一)打造两岸科技产业对接基地
围绕福建省确定的新兴科技产业,针对台湾优势产业,合力打造一批两岸科技产业对接基地。重点建设福州高科技产业、厦门大学科技产业、惠安绿谷台商高科技产业、南安光电信息科技产业、漳州台湾精密机械科技产业、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科技产业、林业科技产业、台湾农民创业园农业科技产业、水产饲料和养殖科技产业等部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基地。
(二)加强两岸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
促进闽台互补性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和海洋高新等产业对接,合作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积极推进闽台云计算产业合作,带动云计算产业发展;推动两岸物联网产业合作,支持平潭综合试验区打造“平潭智慧信息港”;合作开展产品研发、技术推广,推动闽台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共同发展;加速闽台在绿色制造、清洁生产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合作,推动共同开发生产废气治理、节能除尘设备和污水处理成套设备;积极吸引台湾数控机床龙头企业率先落地,尽快形成台湾工具机产业专区和精密机械产业集聚区;充分发挥福建海洋资源优势,加强闽台海洋科技合作,促进海洋新兴产业整合对接。
(三)促进产业技术升级
两岸科技产业合作最终目的是提高在全球的竞争力,要抓住当前世界产业分工重新洗牌的关键机遇,加强两岸技术创新合作,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实现在全球产业体系中的高端竞争力。当前,要协助台资企业完善发展策略和市场布局,从加大财政扶持、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支持拓展大陆市场、优化劳动用工服务、加强金融支持、优化投资环境等方面着力推动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安排专项资金,统筹用于引进台资、扶持台资企业生产经营、台资企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及台商投资区、台商专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
二、构筑海峡两岸研发创新平台
(一)产业技术研发平台
出台鼓励政策,吸引台湾科研人员和大陆高校、科研院所研发人员来闽从事研发活动,重点吸引一批台资企业在闽设立研发中心。扶持和引导已引进的科研院所与产业发展的结合;结合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引进科研院所,结合关键和共性技术攻关支持科研院所的基地建设,鼓励台湾科研院所与大陆科研院所合作在闽设立研发机构。通过集聚两岸创新要素,着眼于资源共享,共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打造海峡西岸区域研发中心。整合提升各基地现有研发平台,以闽台产业对接为目标,建设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主要面向行业的创新需求,服务于产业链各环节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为产业的技术突破提供条件保征,带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技术升级。
(二)联合技术攻关平台
合作就意味着联盟,实践证明,联合技术攻关的模式十分有效,应争取两地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合进行技术攻关。具体步骤是:双方先找到共同感兴趣的技术瓶颈,组织专家进行可行性研究;确定项目后,在两岸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公开招标,由两地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组建创新团队;联合建设实验室,推举首席科学家,开展科研工作。通过两岸科技合作与交流,建设技术联盟和重点实验室,提升两岸科研创新能力。
(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各类孵化器、科技园区、合作基地要成为台湾科技创新成果转移的商业化、产业化承载平台,要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各类园区,承接创业成功企业和项目,吸纳台湾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重视两岸科技合作服务平台建设,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合作,促进台湾科技成果与福建技术需求有效对接;充分利用4·18台交会、5·18海交会、6·18福建省成果交流会、9·8投洽会等招商平台,促进科研机构与生产企业的对接,实现两岸科技成果的共享。
三、完善海峡西岸科技服务平台
(一)建设两岸技术交易和转移中心
建设两岸技术交易和转移中心,内设技术交易市场、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技术评估中心等专业机构,吸引创业投资机构、贷款担保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专利和商标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入驻,促进两岸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自由流动、聚集和融合。建立知识产权评估、管理与转移制度,推动技术创新成果的商品化。
(二)培育壮大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加快各类科技中介机构的培育和发展,使之成为联系两岸科技与产业发展、科技合作与交流的纽带。加快培育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加强科技中介机构的能力建设和资源整合;建立和完善有利于闽台科技中介合作的制度环境,促成与台湾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等。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来闽设立分支机构;共同推进产业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工程;科技发展;模式构建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经济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了优质的生活。但是,同时人们也认识到我国的经济的发展是以生态环境的牺牲为基础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开始影响到我们的生产和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态环境的建设,开始关注人类生存环境和空间的重建。人类文明史从实质上来看其实就是一个人类利用自然力和自然资源进行创造的历史,而当前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让这种实质状况得到了延伸和推进。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让人们重新认识了与自然相处的方式方法,也让人们认识到了科学技术的“双刃剑”作用。在当前的生态文明背景下,如何让环境工程与科技的发展达到一种平衡的模式,如何让两者和谐有序的可持续发展,是人们需要考虑,也必将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1生态文明背景下环境工程与科技发展的基本原则
1.1战略性原则
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是一对相互矛盾又彼此依存的两个元素,只有两者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才能让两者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但是,对两者的发展不应当仅仅将视线局限于两者之中,而是要放眼于更宏观的方面,对两者的发展进行战略性的规划和设计,准确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的发展规律,已经两者在经济环境中所处的态势,密切关注当前阶段尚未显现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
1.2系统性原则
生态环境所产生的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也并非其外在所显现出来的简单性和单一性,其对于我们的生产生活所造成的影响是多面的。因此,在进行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发展模式构建的是胡要注重其系统性的构建,从生命周期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综合考虑,将复杂的问题进行系统化的解决。
1.3自主性原则
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发展模式的构建应当注重其自主性的发挥。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在创新的方式,构建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全新的科技创新发展模式,让科技的发展和创新推动环境工程的发展,推动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让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在生态文明环境中获得一种全新的发展和创造。
2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
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时保护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在对环境保护进行探索的过程中,需要运用科技创新带动环境工程的建设,环境工程建设激发科技领域的创新,从而实现两者的和谐有序发展。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涉及的范围较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绿色经济
从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牺牲了生态环境的建设,而生态环境对于我们的生产生活却是至关重要的。当前阶段,我国在倡导经济发展时,不再一味强调经济的高速发展,而是倡导绿色经济的构建。绿色经济以市场为导向,在传统经济的基础上,让经济与环境保持协调发展和进步,为人类的健康环境构建创造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在此领域是发展的重点,也是学术理论讨论的难点,环保产业、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2.2全球气候变化
当前阶段,人们越来越感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性,这也是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了世界的政治、经济、外交等等方面。我国同样遭受到了来自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极端天气的伤害。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是此领域发展的重点,运用科技创新的方式减少企业、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寻找最佳的适应气候发展变化的科技发展方式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策略,也能够为环境工程的建设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2.3环境风险控制和管理
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构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相处的模式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这就需要我国在进行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做好相应的环境风险预测,做好环境风险控制和管理,一旦发生可能会造成灾难性的财产损失和环境灾害的时候,能够采取强有力的方法予以应对。因此,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在此方面的发展应当注重对我国环境特点的研究,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潜在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和预判,积极探索解决此情况的有力对策,提高环境工程构建的可靠性。
3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工程,其关系到我们自身生活的长治久安,更加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活环境和未来发展。因此,创建良好的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发展模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让科学技术促进环境工程建设,让环境工程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让我过得环保道路越走越好,让我国的生态发展获得一个安全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宪洲,何永涛,沈振西,王景升,余成群,张扬建,石培礼,付刚,朱军涛.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5,03:306-312.
[2]诸大建,朱远.生态文明背景下循环经济理论的深化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02:207-218.
上一篇:年保教个人工作计划(整理6篇)
下一篇:环境布置设计方案范例(3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