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6篇)

时间:2024-11-24

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篇1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新闻传播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世界本质的描述、对世界存在方式的描述和教导主体对客观世界的理解,以抽象的方法概括了宏观世界。其对新闻传播活动的研究则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宏观的哲学来解决具体的问题。这些哲学理论影响着新闻传播活动的一般规律、本质、性质,影响着新闻传播活动中的每一环:传者、内容、受众、效果。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影响

(一)物质论和认识论使新闻传播活动更贴近事实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论中的物质、意识对新闻传播的源出做了恰当的解释。它决定了新闻活动的本质是物质,是客观的外部世界,是事实。新闻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而这种反映的方式就是信息。

陆定一认为,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同时,新闻也是信息。一言以蔽之,新闻传播活动作为人类意识活动对物质的反映,要通过信息表现出来,表现的方式就是新闻报道。

社会上形形的人作为意识发出的主体,也是新闻报道的主体,新闻工作者在承认物质性的前提下,以事实为基础进行新闻报道,尽最大可能对现实世界进行还原,但是由于意识的主体的价值观、世界观具有多样性,所以对新闻报道的角度和方法会有不同,报道的题材和体裁也就不尽相同,这也从侧面要求记者对新闻事件要进行全面报道,在宽度上拓展、深度上挖掘,将不可避免的主观意愿通过编辑思路、版面设计展现出来,而不是对新闻事实的歪曲。

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作用,这是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石[1]。新闻传播活动,是人们有明确目的和动机的社会行为,是人们认识外部世界和反映外部世界的意识活动,这种意识活动所产生的产物就是新闻作品,反映的对象就是客观的外部世界。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新闻传播史研究表明,新闻的本源是物质的,是客观事实。新闻报道中所要突出的不同的性质就是由事实决定的,而这些性质虽然不决定事实,但是对新闻选择却有一定的作用,它们决定事实在意识活动中的排列顺序、优先程度。另外,不同的社会制度、价值观也会影响事实的取舍。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新闻事实经过一定的文字、画面、声音加工,就成为新闻报道,成为主体的观念成果。与物质论中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相同,不同的利益主体,可能对同一件事报道的侧重点并不相同:2008年奥运火炬在法国巴黎传递过程中遇袭,外媒的报道基本上集中于对我国火炬传递的抨击,而国内媒体则纷纷将报道热点聚焦在残疾人火炬手金晶誓死保卫火炬上,这反映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以及这两种制度之下不同的传媒体制。

同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新闻传播者生产出作品的同时,也就是生产出了接受这些作品的读者、观众、听众;再者,在生产过程中,又会有新的生产者加入,为新闻生产的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培育更多的新闻传播者。另外,新闻工作者在接到任务去进行采访时,并不是毫无准备的,他们总会在实际工作之前,拟订详细或者简单的采访计划,对于特别重大的事件或者连续报道、深度报道,新闻工作团队又会更为周密地策划,然后根据前期的计划和设想去进行采访活动。

因此,从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原理来看,一方面要求新闻传播者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世界,坚持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另一方面要求客观社会为传播者提供更加自由、平等的传播环境,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

(二)运动论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影响

普遍联系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哲学基础。

人们最初的联系是物质联系,并没有上升到精神层面,人们的精神联系不是与生俱来的。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产品交换越来越频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这样的变化使人们认识到必须与周围的人们产生来往。所以只有当一个人“意识到必须和在周围的人们来往,也就是开始意识到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中的”[2]时候,人们之间的精神交往才得以出现。

但是不可否认,在这个过程中,信息的流动和传受不可能保持绝对的完整,传者和受者之间也不可能是绝对的平等。

矛盾的对立统一为新闻活动提供了发展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在斗争和统一中推动事物的前进与发展。

分析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传播发展的外在动力就是矛盾。至于其内部的几组矛盾,从操作层面上讲是新闻的真实性与及时性的矛盾和传者意图与读者发展之间的矛盾。就前者而言,新闻,所谓“新”就是要把握新闻的时间,特别是现今社会,网络媒体以速度见长,媒体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如果把握不好时间,就有可能被其他媒体抢占报道先机,开辟独家新闻,而本媒体手中的新闻就成了明日黄花。所以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新闻工作者就选择了缩短新闻采访时间和调研时间,更不会花时间和精力对一个事件做全面深入的报道,这样,就很容易造成新闻的失真和报道的不全面。

而对于传者与受者之间的矛盾,事实上是新闻自身的要求和读者的需求之间的矛盾。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更加密切,随着联系的加强,逐渐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人们开始产生对信息的迫切需求,而新闻就是信息,因此,人们的需求成为不断产生不同类型新闻的推动力,新闻的发展要不断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人民的历史主人地位是新闻发展的动力。我国新闻战线“走改转”的第一点就是“走基层”,所谓“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3]200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重庆市、云南省考察工作时提出了“三贴近”,这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三贴近”,具体来说是指新闻宣传要始终坚持正确导向,把体现上层的意志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不断改进宣传方法,提高引导水平,关注群众切身利益,联系群众身边实际,运用群众的语言,报道有实在内容、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做到入情入理、入脑入心,可亲、可敬、可信。“三贴近”成为新闻工作者了解群众思想和行动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新闻工作者在贴近群众、生活的时候,可以充分了解到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在基层的执行状况以及在执行过程中群众的切身体会,真正在报道中体现民意,了解群众的需要,提供适应群众需要的新闻作品。[4]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影响

马克思用抽象的宏观的理解解释了具体的历史阶段,抽象的理论在具体国家形式上的表现就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新闻传播事业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属于观念形态。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性作用,规定了新闻事业的性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的传媒性质是不同的,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有不同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相联系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又构成了经济基础,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就是由它们借以立身的经济基础决定的。

我国的社会制度决定了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全体人民的新闻事业,人民运用同时也监督新闻传媒机构。列宁关于党的报刊的任务和党的报刊的工作者必须遵循的党性原则的论述,就是我国规范新闻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以新闻战线的“走转改”活动为例。所谓“走转改”,就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新闻工作只有扎根基层一线,才能汲取养分、不断发展,从而使新闻从业人员克服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形式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由于此,客观、公正、真实、全面报道新闻,成为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5]。

结合上文中提到的矛盾的观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本身就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从新闻传播活动的机制层面来看,新闻传播机制涵盖了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各个方面:从传者到受者,其中包括传播内容和传播手段。从传播内容上看,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沟通传者和受者关系的就是信息。信息的本质是世界构成的要素之一,是物质体现出来的表征,所以说,信息作为传播内容本身就是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各个矛盾事物及其每一个矛盾的侧面的公开披露。除此之外,观念、舆论作为新闻传受双方互相连接的纽带,也是运用新闻传播载体对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的矛盾的反映。

对于传播活动的参与者,即传者和受者,新闻传播的每时每刻传播的信息数量都是不计其数的,有正面的信息,也有大量负面的信息,这时,就需要根据不同的时间和情况,权衡利弊得失,对报道时机的快慢、报道量的大小、新闻处理的轻重进行决策,这实际上就是把关人的工作,本质上就是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对矛盾关系的把握与运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结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分析一切社会现象的基本方法,是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来,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来,并把生产关系作为决定其他关系的原始关系。这样的方法为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架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这个架构出发去研究新闻传播活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角色、特点和作用,并提出规范新闻传播活动的准则和制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正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自己的哲学基础,并在新闻传播实践中不断检验既有规律,克服可能存在的片面性和不可操作性,将对新闻传播的认识不断深化,从而形成一门学科并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世飞.以唯物史观指导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史[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3).

[2]冯静.论辩证唯物主义的电视传播引导[J].新闻前哨,2001(10).

[3]黄小希.走基层,听民声,走向广阔天地,反映民情民意――全国新闻战线积极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EB/OL].news.省略/2011-08/18/c_121879778.htm.2011-08-18.

[4]张艳华,张贺泽.浅论“三贴近”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脉相承性[J].新闻与写作,2003(12).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篇2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理念更新的依据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理念更新的理论依据。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其教育理念的更新应秉承现阶段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本位为主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一直占主导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回归到它的本意――促进个人发展与促进社会发展相结合,即高等教育不仅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工具价值,促进个人发展乃是其固有的基本价值之一。“高等教育正是在对每一个人施加影响,满足每一个个人的求知欲望,帮助实现每一个个人的目标的过程中和基础上,体现着其他的价值与功能。由于教育是发展人的一种特殊手段,离开了人自身的发展,教育就无从反映和促进社会的发展,教育本身也就不会存在。因此,在高等教育价值体系中,最为基础的是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也即高等教育促进个人发展的价值。”现阶段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应全面反映社会需要、学生个人需要和知识传承创新需要。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应是:在三种价值取向统整的基础上更强调学生个体的价值。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理念更新的现实依据。从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看,进入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理念须改单一的“统一与标准化”理念为“层次化与多样化”的理念。面向2022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又明确把创新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作为重点目标之一。从广播电视业的深刻变革看,目前广播电视媒体正面临着媒介融合、三网融合、制播分离等变革,这些变革将使广播电视业的理念、体制、组织机构、工作方式等各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对广播电视新闻人才提出新要求。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理念的更新要满足这些新语境对人才的新需求,从而解决人才培养与现实需要脱节的问题。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新理念确立的逻辑框架

教育理念是一系列观念融合而成的观念体系,又是为解决当前问题而确立的工具。新语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的理念应在遵循现阶段高等教育以学生需要为基础的“三位一体”价值观的前提下,结合目前新语境提出的人才培养新需求来更新。首先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分长远需要和短期需要。长远需要是使学生成为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人,应在学生身上体现教育的本质和本科教育的本质,使学生达到本科教育应有的目标,为后续发展打好基础;短期发展需要是使学生具有与社会接轨的能力,毕业步入社会后能顺利地找到相应的职业,应体现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特色,使学生具有其他专业不可替代的能力。其次,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抽象层面是满足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层面是满足广播电视业变革的需要。再次,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一是急需能够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创新人才,二是急需能够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国际化传播人才。实质上,这些需要不是割裂的,彼此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如创新人才不仅国家需要,而且学生个人和广播电视媒体都需要。应该说,新语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理念的确立,需考虑的因素更多,因而更难把握。但不管怎样,更新的教育理念能体现现阶段高等教育“三位一体”的价值观,并能满足新语境下人才培养的新需求,能切实解决当前的问题,应不失为较科学的教育理念。

新语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的新理念

基于教育本质和本科教育本质的思考: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理念。雅斯贝尔斯认为:“真正的教育应先获得自身的本质,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杜威说:“教育的真谛不但是使新生一代适应当前的环境,还要养成他们继续不停地适应那向着未来而迅速发展的广大世界和日新月异的民主社会。”回顾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的发展,专业教育很长时间处于大学的主导地位,过分追求专业化的极端行为会对人的发展带来危害。“专业化教育也许会促进对某一专门知识的理解,但它最终会削弱、限制一个人心智的发展,而这恰恰是大学最重要的目标。”限制一个人的心智,也就限制了向未来发展的潜能,是对教育本质的违背。而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全面的学识、理性的智慧,有利于学生个人全面可持续发展。

但是实施通识教育并不是否定专业教育。教育部高教司杨志坚博士在其博士论文《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中论证了本科教育的本质是专业教育。所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通识教育可为专业教育打基础;另一方面,专业教育可使通识教育深入并进一步内化为专业方面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通识教育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只有达到两者的有机融合,才能使双方共同推进;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只有在通识教育的沃土上才能有更大更持久的生长空间,从而较好地实现专业教育的价值。

基于专业特色的思考:“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特色”的核心竞争力理念。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不同于其他专业特别是新闻传播类专业独特的能力。要找到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特色,还得从问题的本体――广播电视新闻学科本身来探求。从广义上看,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整个广播电视媒体;从狭义上看,是广播电视媒体的新闻类节目;而从当今媒体的变革看,电视媒体已成为第一媒体。可见电视媒体的新闻类节目是本专业服务的重中之重。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培养的学生要能服务好电视媒体,实现电视媒体新闻节目的信息传播功能是关键。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电视媒介与其他媒介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直接信息与间接信息同时输出的双重信息的传播。毫不夸张地说,现在已进入视觉传播时代,而且在新闻传播进入公民新闻时代的今天,视频采集的容易要求记者具有更专业的采集能力,电视媒体应保持并发扬对直接信息――画面重视的传统。同时克服间接信息传播不足的弱点,通过巧用新闻解释权加大间接信息传播的深度。中国传媒大学高晓虹教授认为:当下新闻的竞争,与其说是新闻源的竞争,不如说是对新闻解释权的竞争,如何分析、解释、判断就成为媒体竞争的焦点。而且,在电视媒体的直播已成常态的今天,电视记者的解释能力与其他媒体记者明显不同的是,电视媒体的声画合一、即时性等要求电视记者具有在新闻现场面向镜头快速解释的能力。

因此,新语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是培养学生用更专业的音视频采编技能,在新闻报道中快速进行解释的能力。这样的能力,是新闻学科之外的财经、政法、体育等专业和新闻学科之内的新闻学等相近专业学生难以具备的,从而可以有效抵制这些替代品的威胁,彰显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基于广播电视行业变革需要的思考:“以视听媒体为主的有限度”的融合化理念。媒介融合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提出了培养融合人才的要求,但是目前存在的误区是把融合型人才等同于全能型人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教授认为,培养“全知记者”是新闻教育的误区,是一种南辕北辙的做法。国外已有的经验一定程度说明了把学生培养成全能型人才没有必要也不现实。笔者认为,全能型记者是媒介融合要求的理想状态,在目前的中国不太现实。从学生的学习看,大学本科四年,由于实习和就业等原因,在校学习实际只有三年,这样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培养出的真正胜任全能要求的记者应该是极少的;从媒介工作实际看,除非在特殊情况下,一般还是以团队形式作战。因此,在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中,把全能型记者作为理想目标,实际目标是在基本掌握所有媒体的技能的基础上,侧重于传统广电媒体和相关的视听新媒体的学习,进行有限度的能力拓展,这才是大学四年较现实的做法。

基于市场和学生个体需求的思考:“满足广播电视及泛媒体需求”的多样化理念。从社会的需求看,仅仅培养传统广播电视媒体需要的采写编播人才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广播电视媒体行业内部,新技术不断促使多样化传播媒介和途径的产生,目前与广播电视有关的各种新媒体表现出对广播电视新闻人才的新需求;另一方面新闻媒体以外的行业,其公关宣传等泛媒体岗位,随着与外界沟通的需要和自己媒介素养的提高,对传媒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社会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生的需要已从较单一的传统媒体需求扩大到泛媒体多种岗位的多样化需求。

从学生个体的需要看,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带来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生的结构性失业,敲响了多样化人才培养的警钟。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需要给学生尽可能大的空间,让学生不受局限地成长为各具特色的人才,以缓解就业的压力。

基于提升国家形象需要的思考:侧重于“中国问题的国际表达”的国际化理念。随着中国日益融入国际社会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问题越来越具有国际性,国际问题也越来越直接影响到中国。如何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来提升国家形象成为新闻媒体的重要课题。虽然高端国际传播专门人才主要由重点新闻院校的国际传播专业硕士和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JC)院校培养,但这并不意味着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本科毕业生不需要国际视野。无论是国内传播人才还是国际传播人才,都需要有国际化的视野,懂得如何做好“中国问题的国际表达”和“国际问题的中国表达”。目前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本科毕业生从事专门国际报道的几率较小,但随着更多省级电视媒体走出国门和大量广播电视网站的完善,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国际化意识和能力也提出相应要求,只不过重点在“中国问题的国际表达”。

基于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思考:“培养创新的潜能”的创新理念。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广播电视行业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广播电视业相对其他行业来说,变化日新月异,对人才的创新要求更高,遍观广电媒体竞争成败的案例,可以发现,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媒体在市场上的生存状态和竞争地位,而媒体要创新,关键在于人才的创新。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点在学校系统的教育,但高校所培养的人才还没有完全定型,确切地说是培养了一种创新的潜能,一种基本素质,而真正成型则是在社会实践中,高校如果培养好学生创新的潜能,就给予了学生创新的源泉,会使学生不断创新进取,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本文为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重点课题立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0A030)

注释:

胡建华:《高等教育价值观视野下的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研究》,2005(11)。

李福华:《高等教育哲学基础新探――兼评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基础观》,《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4)。

雅斯贝尔斯[德]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44页。

杜威[美]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李强:《大学理念再思考》,省略/article/20060721/3200917.shtml。

高晓虹:《电视传播理念的创新思考》,《编辑学刊》,2010(1)。

潘启雯、解巍:《专家认为培养“全知记者”是新闻教育的误区》,《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12-10。

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篇3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新时期;信息技术;人才战略

1新闻传播学人才战略的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信息全球化速度的加快,新闻传播观念有了实质性的转变,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每个人都成为信息的传递者和主导者,新闻媒体的主导地位被大大地削弱。同时,知识结构的变化也使原有的新闻传播学人才无法完全适合时展的要求,中国的高等教育中对新闻传播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只有极少部分的大学中开设了新闻传播学,具有高等学历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的优秀人才输出不够[1]。但当前社会对新闻传播学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虽然许多媒体出现了人满为患的现象,但是高级媒体人才却高度短缺,人才短缺现象日益突出,严重阻碍了我国新闻传播学的发展。中国新闻传播学领域需要更多的掌握现代新闻传播理念,既精通新闻传播学又懂得科学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就促成了中国新闻传播学人才战略的形成。

2我国新闻传播学的人才战略

2.1培养具有较高道德修养的人才品德在一个人的成才道路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来源于一个人的道德素质,道德素质还决定着一个人的行动方向和行为素质。无论是新闻传播学的人才还是其他行业领域的人才,品德都是最为重要的标志,新闻传播学的人才战略是要培养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较高的道德修养、强烈的敬业精神和伟大的人文情怀的人。良好的道德修养也是新闻传播工作者的重要素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一些新闻传播工作者进入了职业道德误区,在报道过程中,完全不注意真实性,不保护他人的隐私,以出卖他人信息、报道低俗消息等方式追求经济效益。因此,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中一定要注重培养新闻传播工作者树立崇高的职业理念,使其拥有职业责任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2.2培养具有专业知识、能力的人才知识就像翅膀可以带动新闻传播者翱翔,专业知识能力是区分人才等级一个重要的因素,只有拥有了专业知识、能力,才真正有资格讨论是否是人才。如果只是空有极大的热情和非常优秀的品质,那只能被称作是“好人”而不是人才。新闻传播学教育中不仅要教授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采访能力,新时期的人才战略还要把经营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现代信息技术使用能力等放在战略的重要位置上。人才战略在知识能力方面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完善新闻传播学人才的知识结构,用新闻传播学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新闻传播者要上知天文、下通地理,读懂文史哲经法、明白数理天地生。在新时期的人才还必须熟练地掌握现在信息科技,具备很高的科学素养,可见新闻传播人才战略对知识储备知识结构的要求更加详细具体和严格。2.3培养具有情感情绪调节能力的人才情绪是人在社会中因生理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环境氛围是否融洽产生的一种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不骄不躁不气馁,经得住打击,扛得住挫折是具有情绪调节能力的体现。而具有同情心、能够与人进行良好的交往,平静友善,是情绪情感调节对外的主要表现。新闻传播工作辛苦,遭遇打击挫折的情况有很多,优秀的新闻传播者一定要学会积极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自己经受挫折和打击的能力。

3新闻传播学人才战略的意义

新闻传播学的人才战略看似简单,却是对人才全面系统的规划[2]。在人才战略的指导下,新闻传播学的人才培养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有利于新闻传播学的不断完善和进步,为传播事业的人才培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笔者相信在人才战略的指导下,我国新闻传播事业一定会有突破性的进步,最终有利于新闻工作者为大众呈现更加丰富多彩的新闻信息。

4结语

新闻传播学的人才发展战略是时展的产物,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无论是对新闻传播者的专业知识能力培养,还是对人才品德素质的要求,抑或是对新闻传播者情绪情感的调控,都是对人才的希冀与追求。笔者希望新闻传播人才战略发挥它最大的功效,为社会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新闻传播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嘉琦,李佳芮.何群: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EB/OL].(2016-08-23)[2016-12-20]./profile?xpt=MDcxNTE3MEY1M0E0OThCQkMyRTlFMkQyMDAwQjVFMjBAcXEuc29odS5jb20=.

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篇4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广播电视编辑;角色定位;职业转型;数字化技术中图分类号:G2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22)07-069-03DOI:10.19483/j.cnki.11-4653/n.2022.07.018

本文著录格式:卢巍.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定位与发展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22(7):69-71.

导语

新媒体是利用数字化技术,依托无线网络、卫星、计算机等渠道,通过手机、数字电视、电脑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与服务的传播形态。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环境带来的深远影响,及时更正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与社会发展相契合。

1.新媒体环境下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要求

1.1快捷性要求

新媒体是在网络技术发展下逐渐兴起的,随着网络技术的变革,新媒体技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这决定了新媒体信息传递更便捷,信息的传播能力更强。在新媒体冲击下,传统技术环境下的诸多限制被打破,信息传递能力更强,新闻编辑所承担的任务更加繁复。在当前工作中,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必须从新闻本身的内容入手,按照新聞本身所具有的多样化传播路径进行精准定位,为语言组织、实现信息传递等奠定基础,最终适应未来新闻的信息传播要求。

1.2互动性要求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交流模式,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而这种多样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对人的日常生活产生直接影响,例如很多人通过微博、数字电视、微信公众号等获得时事要闻,且这些平台也成为人们交流对话的重要方式。[1]以微信为例,微信APP经过几年时间的发展,其信息传播方式从最初的文字、语音拓展到视频对话、公众号互动等多种类型,在多样化的交流方式下,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新闻的发现者、传播者甚至是者。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新闻传播的基础,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必须正确认识到新媒体环境的这种特征,结合新媒体所具有的互动性要求,在新闻编辑中积极探索与观众互动的新方法,加强沟通,精准传播。

1.3整合导向性要求

整合导向性要求是在互动性要求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特征。因为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递方式是多样化的,所以每天所能产生且传播的新闻信息数量极大,导致网络平台需要充分整合所有信息,这样才能满足传播要求。但是这种情况也会带来一个突出问题,即信息梳理问题。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每天必须要整合海量的信息,并从中筛选出对于民众有益的内容,这样才能对推动社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达到引导民众的目的。[2]因此可认为,在多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必须要具有整合导向性能力,并基于此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这样才能适应未来发展需求。

2.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行为研究

2.1新闻角色的组织者

针对新媒体环境下呈现出的海量信息传递要求,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必须要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组织者角色定位,不仅要正确地整合各种信息资源,还需要把握相关信息的发展走向,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能够快速抓取其中的有用资源,通过快速地阅读信息,提取其中的关键内容,并进行新闻资料的深度挖掘,通过这种方法,才能为民众提供有价值的新闻资料。在完成新闻信息筛选之后,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需要开展新闻稿件的创作,尽量通过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语言来描绘事件,这对新闻编辑的语言处理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针对当前民众的兴趣爱好,新闻编辑单纯将事件内容叙述出来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运用多样化的语言进行修饰,如幽默风趣、严肃认真等,这样才能加深民众对新闻的印象,达到新闻宣传目的。最后就是对新闻信息的整合,面对大量新闻信息,应该抓住其中的重要内容来彰显自身价值。使用多样化的信息传递方式展示新闻事件的关键内容。可以说,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组织者定位,要求工作人员应该具有良好的策划能力,从多角度进行数据挖掘,通过策划新闻专题信息,强化新闻资源挖掘能力。

2.2新闻事件的评论者

当前社会中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新闻事件,并且新媒体环境进一步强化了新闻的传播能力。正如有学者研究认为,当前新闻信息本身就具有海量性、传播快速性的特征,所以容易出现“信息大爆炸”的情况,而民众对于爆炸性信息缺乏分析能力,甚至一些信息的真伪尚未得到确认,就被不明真相的群众传播出去,使更多人受到误导,一些微小事件在经过新媒体环境的不断放大之后,可能对社会产生极大影响;[3]很多人也会因为新闻的误导而对事件本身缺乏正确认知,新闻的真实性得不到保障。面对这种情况,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要正视自己的定位,通过自己对新闻事件的跟踪调查、判断等对新闻的本身进行识别,针对一些有意误导群众的新闻事件进行更正,通过有理有据的评论,逐渐改变群众对新闻的错误认知,还原真相,使新闻得到有效传播。

2.3新闻舆论的引导者

目前社会上充斥着大量复杂信息,信息的驳杂导致网络上不实信息泛滥。针对这种情况,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应该主动承担起引导舆论的职责,重视自身引导者的身份,此时要重点关注以下问题:(1)媒体的责任是传播真相。要正确运用词汇,避免使用有歧义或者错误引导方向的词汇;(2)在编辑新闻时,要保证自己有正确的思想与情感方向,使民众在阅读新闻过程中能够获得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确定正确的思考方向。(3)对于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而言,在新媒体环境下必须要关注信息本身的互动性特征,利用这一优势,对舆论进行正确干预,确保舆论方向的正确性,例如在互动评论中,应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使正面舆论能够占据主要地位,使交流更有针对性。

2.4新闻信息的把关者

面对新媒体环境,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应该具有极高的政治素养与职业素养,这样才能对信息做出全面而有效的判断。有研究指出,部分别有用心者经常会通过新媒体来传播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信息,而此类信息标题或内容往往十分耸动,吸引观众眼球,这对于建设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是十分不利的。针对这种情况,新闻编辑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把关者作用,通过深度学习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在接触新闻信息之后第一时间判断新闻的真实性,避免不良新闻传播。[4]

3.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发展研究

3.1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应正视的问题

新媒体时代对于广播新闻行业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发展契机,但是其中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主要表现为:(1)态度问题。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接收渠道更加丰富,传统媒体受众的数量下降,部分传统媒体发展受限。面对这种情况,部分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出现了错误认知,对行业发展不乐观,在工作中甘于现状,不愿意在新媒体环境下做出突破,最终影响了自己的岗位工作能力。因此本文认为,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应该重点解决态度问题,这样才能不断增强自身岗位工作能力。(2)素质问题。新媒体环境所提供的信息交流方式多样,而面对突如其来的海量信息,很多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都会出现不适应现象,造成工作能力下降。因此在未来工作中,需要重点培养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素质,摒弃传统工作理念,树立创新观念,这样才能适应未来工作需求。

3.2需进一步明确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角色功能定位

针对当前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态度问题,未来相关人员必须要充分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并按照该定位来进一步探索新的工作路径,其中的重点内容包括:(1)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在新媒体环境下,其本职角色并没有发生变化,依然是新闻的组织者与信息采集者。当前时代下社会所产生的信息量很大,各类新闻的更新速度更快,造成新闻编辑工作量增加,出现信息失真的风险更大。针对这种情况,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首先要正视自己的岗位责任,充分认识到当前工作的现状与难点,要大量浏览信息,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内容;要吸引群众,也能承担起新闻工作者的岗位责任。[5](2)网络是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提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但是网络本身是一把双刃剑,信息的真假难辨,譬如常见的道德绑架问题,已经引起群众的反感,引发不良影响。很多群众对新闻的认知十分单纯,容易被不良信息蛊惑。因此新闻编辑应充分认识到本职工作的重要性,依照角色功能定位要求,从岗位的社会影响出发,对各种社会焦点、时政要闻等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充分发挥自身职业的优势,维护社会秩序。(3)新媒体环境下每天产生的新闻数量众多,信息的保存难度大,所以新闻编辑要进一步明确岗位工作要求,记录下重要信息、传播正能量。

3.3对新媒体信息的整合,保证舆论引导的正确性

在新媒体环境下,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关键元素,很多人习惯于通过手机查阅信息。这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即通过新方式编辑资讯。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修改稿件时,首先应在遵循新闻工作规律前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受众的各种需求;在整合信息过程中,新闻编辑应适时加入自己的主观体验,体现新闻编辑的真正职能,包括宣传正确价值观、传递国家先进思想等,并注意避免宣传无用的垃圾信息。

结合以上研究发现,新闻信息具有很强的引导功能,能够帮助一些不明真相、缺乏主见的群众认清事实,所以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应时刻保持客观立场,能够以“第三方”的身份看待事物,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评论;应具有更高的职业素养,坚持“听从党的指挥”,坚决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并将其作为指导工作的关键点;[6]要在日常工作中时刻关注时事要闻,能够做到抽丝剥茧,从繁芜的信息资源中提取有用资料。最重要的是,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应该在新媒体环境下保持崇高的职业道德,对所有信息进行价值判断,不能随波逐流,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为群众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以凤凰卫视的《新闻今日谈》为例,该节目的每期嘉宾都是资深新闻编辑与媒体人,在节目中主持人的话语较少,一般在提出问题之后就直接将话题讨论时间交给嘉宾,因此整个节目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嘉宾之间的交流分析;在节目中,每个嘉宾都能对话题进行深入讨论,旁征博引、有理有据,通过大量的事实来阐述观念,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重视舆论引导,不会因为网络上的舆论放弃自己观点。从《新闻今日谈》等节目的播放效果可发现,此类节目实现了信息的整合,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对于提高新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3.4发挥新媒体优势,做好事前策划

在传统的新闻传播中,信息的传播路径是单向的,一般在编辑编写稿件结束后在电视或者报纸上刊登,在这个过程中群众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对新闻的认知也难以在第一时间反馈给新闻编辑。而新媒体环境改变了这一局面,群众也成为信息的目击者、者、制造者。依托新媒体技术,普通群众可以直接在网络上信息,例如在阅读新闻结束后直接在下方做出评论,或者参与公众号进行讨论。这反映出群众的参与意识增强,他们关注国家的时政信息,并希望通过自己的意见与看法来解决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需作好准备,在调研、采访的基础上了解群众的兴趣爱好关注点,并以此形成详细的工作计划,保证各项工作能顺利开展。譬如前期策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新闻概况、新闻传播方式等,在掌握新闻的基本信息之后,可考虑通过微信公众号、电视、网页等方法进行宣传,并在保证信息资料及时更新的情况下,将新闻信息的互动作为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主要采用电话、短信的方式与观众进行回访,但是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反馈有了更多表现形式,例如鼓励群众参加交流讨论、进行直播评论等,这些信息交流方法已经得到了广大青年人的喜爱。在这种情况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在策划期间,应注意倾听群众的反馈,并根據策划调整方案。

3.5拓宽视野并提高自身职业素养

对于新闻编辑而言,其编辑的新闻内容不仅要“新颖”,也要“丰富”,这样群众在阅读期间才会产生更深的理解。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方式更加多样,新闻编辑应充分采集新媒体传播的各种资源,通过网络媒介等现代化手段采集信息,不断拓宽自身视野,这对于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转型具有重要影响。

新媒体行业对新闻编辑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面对未来工作需求,新闻编辑必须根据行业发展方向,努力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不仅要掌握新闻编辑的基本要求,还要学会利用新媒体技术,通过音频、视频以及文字处理的方法,了解多媒体软件的操作手段,这样才能提高新闻文案的编辑能力。最后,新闻编辑应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多种方法来优化新闻的表达,扩大新闻的影响力与受众范围,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水平,最终实现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转型升级。

结语

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篇5

关键词传播主体价值客体价值关系

abstractthepaperaimesattheviewssuchas“thecommonsubject”and“thecommonobject”andputsforwarddifferentunderstandings.

keywordsthesubjectofcommunicationvalueobjectvaluerelation

在新闻价值理论研究中,有专家提出“统一主体说”和“共同客体说”,认为传播者(传播主体)与受众(接受主体或受众主体)构成新闻价值关系中的“统一主体”,而新闻事实、新闻文本、传播效果等构成新闻价值关系中“共同客体”。①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混淆了两个主体所处的不同的价值关系,导致了两个不同价值关系中价值主体及其价值客体的混乱。本文根据价值哲学的有关理论,专门探讨传播者作为价值主体所涉及的价值客体,并通过对这些价值客体的梳理分析,揭示传播者作为价值主体所形成的价值关系,并说明这种价值关系与新闻价值关系的区别与联系。

一、传播主体的价值客体及其分类

所谓价值客体,就是人类作为主体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所涉及的客观对象。广义上讲,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价值活动,活动所涉及的一切客体都是价值客体。在特定的价值活动中,主体所涉及的价值客体往往是多元的,对于主体来说,不同的价值客体具有不同的性质,处于不同的地位。有些属于手段性质的价值客体,有些属于目的性质的价值客体,有些则是手段性质与目的性质兼具的价值客体。手段性的价值客体服从、服务于目的性的价值客体,受目的性的价值客体的支配和制约。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者作为主体所涉及到的价值客体相当多,我们根据价值客体的不同性质、地位和特征,大体上可以把它们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传播者作为价值主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使用的劳动资料。它包括摄影、摄像、录音、印刷、播放等设备,包括交通、通讯等工具,还应该包括新闻事实这一基本的物质条件。摄影摄像等设备以及交通通讯等工具,作为传播主体实现价值目标、价值追求的工具性、手段性的价值客体,应该毫无争议。但对新闻事实这一价值客体的认识,笔者与一些专家不同。笔者认为,新闻事实属于传播主体手段性、工具性的价值客体,而不是新闻价值客体,其基本理由是:

众所周知,早在1943年陆定一就对新闻与事实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极为明确的阐述。他指出,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源于事实,是对事实的反映。这一论断得到了新闻界的普遍认可。与此同时,“新闻是信息”,②也已是业界的普遍共识。由此可见,新闻信息尽管是对新闻事实的反映,但“事实本身与对事实的认识是有实质区别的”。③事实与信息所指的客体不同,二者的区分是新闻传播活动的逻辑起点,新闻价值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把二者混为一谈,必然导致价值理论的混乱。

首先,新闻事实是社会主体价值活动的产物,对传播主体来说,是先在的、既定的、自然的、不可控制的、不可改变的。这就决定了传播主体只能把它作为价值创造活动的物质条件、前提、基础和起点。其次,新闻事实本身不能储存、不能压缩、不能复制、不能共享、不能传播,传播主体既没有权力改变事实本身,也没有权力处置事实本身。但新闻信息不同,新闻信息可以加工、可以储存、可以压缩、可以复制、可以共享、可以传播。④传播主体的采访权、报道权等权利,是采集、加工、处置、传播新闻信息的权利,而不是处置新闻事实的权力。所以,以报道、版面、节目等各种新闻文本形式出现的新闻信息,才是传播主体价值创造活动的产物,才是传播主体创造的价值客体,即新闻价值客体。如果新闻事实是新闻价值客体,而不是新闻信息是新闻价值客体,传播主体就丧失了存在的必要。最后一点理由是,新闻事实本身既不能直接满足传播者的需要,也不能直接满足受众的需要。以矿难为例,作为事实本身,无论是传播者还是受众,都没有遭遇这种事实的需要。但是,有关矿难的信息,无论是传播者还是受众都会产生强烈的需要,传播者需要有关信息(注意不是需要事实本身)进行传播,受众需要有关信息作为调整自己的行为、决策和认识的依据。因为矿难信息不仅有助于人们及时进行有效救援,而且能给人们提供前车之鉴,因而具有极高的价值。而矿难事实本身不仅没有价值,而且毁坏价值。这个例子也告诉我们,报道灾难性事件的重要意义,不在于事实本身有价值,而在于其信息有价值。由此可见,新闻事实的价值不等于新闻信息的价值(即新闻价值),传播者和受众需要新闻信息,可以获得新闻信息,但不一定需要新闻事实本身,传播者和受众不是当事人,即使需要事实本身,也不可能实现。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新闻事实只能是传播主体进行价值创造活动的物质前提、物质基础、物质资料,作为传播主体手段性、工具性的价值客体,而不是新闻价值客体。

把新闻事实归入传播主体手段性、工具性的价值客体,并没有降低新闻事实作为价值客体的重要地位。打个比方说,传播主体营造的是信息大厦,事实就是信息大厦的地基。因此,包括新闻事实在内的手段性价值客体不仅不是可有可无的,相反,它是传播者进行价值创造的强大杠杆和物质基础,它的发展和变化标志着传播水平和发展状况,同时也标志着传播发展的不同阶段。但需要我们明白的是,工具和资料只是价值创造活动的前提和手段,而不是价值活动的目的。所以,劳动资料在传播主体的价值客体构成中通常处于较低的位置。

第二类是传播主体的劳动所施加、改变、创造的对象,即劳动对象。如新闻稿件、版面或节目等。而这些都是新闻信息具体存在形式或系统存在形式。所以,在本质上,劳动对象是新闻信息,是对新闻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储存和传播。劳动对象通常表现为直接的劳动成果,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直接劳动成果往往不能直接满足主体的需要,它必须与其他主体的劳动成果相交换,才能完成一轮价值创造活动,才能获得最终的目的性的价值客体。因此,直接劳动成果体现的是主体的付出而不是收益,是价值创造而不是价值实现。所以,新闻信息作为传播主体的直接劳动成果,是传播主体获得目的性价值客体的中介性价值客体,是既具有手段性又具有一定目的性的价值客体。

事实上,新闻信息作为双重性质的价值客体具有更复杂的因素。相对于传播者的经济目的,或者说在经济意义上,新闻信息具有突出的手段性;但相对于政治理想,或者说在政治意义上,它又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因为新闻信息传播涉及到传播主体自身和公众言论自由权利的实现。在这个意义上,新闻信息的传播本身,要比传播效果更具有重要性和优先地位。富有职业理想、民主意识、公众意识、受众意识的传播主体会自觉地把公众、把服务对象的价值目标,内化为自身的价值目标,把受众最高的目的性价值客体,转化为自身的目的性价值客体。此外,对传播主体来说,新闻信息作为手段性质的价值客体具有惟一性,它是获得传播效果等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的惟一手段。所以在新闻实践中,很多传播者对新闻稿件的采写加工,表现出高度的关注,甚至经常把它摆在与传播效果等同的地位。因为好的稿件就意味着好的传播效果,手段的惟一性和关键性反过来又强化了目的性质。

但从总体上讲,新闻信息的手段性质仍然占主要方面,具体表现是:首先,新闻信息主要体现为传播主体的劳动付出,而不是收益,它不能直接满足传播主体生存和发展等基本需要。其次,传播者搜集、制作、加工、传播新闻信息,如果获得不了传播效果及经济效益,就像厨师烧制的佳肴美味、企业生产的产品销售不出去一样,形同废品,目标追求难以实现,自身的需求无法满足,价值活动也难以为继。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对商业媒体,新闻信息作为传播主体的价值客体,其手段性质远远强于目的性质。这些都决定了新闻信息的手段性质强于目的性质。

第三类是传播主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要追求、所要达到的最终的目的性成果,即传播效果。传播效果包括新闻报道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我们通常称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和前两种价值客体相比,传播效果才是相对单纯的、能直接满足传播主体需要的、具有最终目的性的价值客体,它意味着传播者达到了目的,获得了收益,付出得到了补偿,需要得到了满足。传播主体采用先进设备,对新闻稿件进行精耕细作,生产高质量的新闻信息,努力赢得受众,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传播效果,这也是所有媒体的最高追求。所以,对传播主体来说,在一轮完整的价值活动中,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就是传播效果,正是这一价值客体在决定着其他价值客体的选择和创造。

有专家把传播效果也作为新闻价值客体,笔者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传播效果是不是新闻价值客体,牵涉到两个问题,一是对新闻价值概念的理解,二是传播效果作为价值客体是否具备新闻价值,如果不具备新闻价值,就不可能是新闻价值客体。

关于新闻价值,大体上有两种理解。一种把新闻价值理解为传播效果,等同于传播效果。按照这种理解,如果再把传播效果作为新闻价值客体,就会出现一个荒谬的结论:新闻价值就是新闻价值客体。另一种是笔者认可的理解,新闻价值是新闻信息所具有的影响特定受众的属性或功能,传播效果是这种属性或功能的发挥,即新闻价值的实现,也即是说,传播效果是新闻价值客体——新闻信息实现其价值的结果。即使传播效果具有轰动效应,也只能是新的新闻事实,而不是新闻价值客体——新闻信息。新闻事实不能作为新闻价值客体,前文已有论述。

传播效果作为其他价值客体,第一它不是受众的价值客体,更不是受众的新闻价值客体。因为传播效果本来就是受众的信息需要得到满足,如果受众把这种满足,再作为价值客体,再满足自身,甚至再再作为价值客体,再再满足自身。且不说如此循环下去有无可能,是不是必要,问题的关键在于,受众这种把新闻对自身的满足再当作价值客体的活动,是不是还属于新闻传播活动,是不是还在新闻传播活动的链条之中?笔者认为,传播效果对受众而言,已经转化为下一轮价值活动即信息选择的背景和动因,为主体创造出新的价值需要,而不是成为其价值客体,甚至反复地成为价值客体。因此,把传播效果作为受众的新闻价值客体更无从谈起。第二,传播效果作为传播主体的价值客体,也不是新闻价值客体,因为它满足的是传播主体对经济、声誉、影响力的价值追求和价值需要,对传播主体来说,具备的是经济价值和影响力价值,而不是新闻信息价值。所以说,把传播效果作为新闻价值客体,与把新闻事实作为新闻价值客体一样,都是十分荒谬的。产生这种荒谬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专家企图为新闻价值理论构建宏大、系统、无所不包而又整齐划一的理论体系,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微观问题宏观化,单一问题体系化而导致的错误结论。

二、传播主体所形成的价值关系

根据上述分析,不难发现,传播主体的价值客体是多层次的,多元的。不同的价值客体,体现出不同的价值,在价值客体构成中处于不同的地位,与传播主体形成不同的价值关系。如果以客体或其价值来命名价值关系,传播主体与其价值客体形成的价值关系就有三种:

第一是与采写、交通、通讯工具以及新闻事实等劳动资料形成的价值关系。因为这些都是手段性质的价值客体,在这些客体中,工具又具有标志性,所以劳动资料体现的主要是工具价值、手段价值,与传播主体形成的价值关系,可以称为手段价值关系或工具价值关系。

第二是传播主体与新闻信息形成的价值关系。传播者采制新闻信息的主要目的是用来满足受众的信息需要,而不是自己的信息需要,但在满足受众的同时,换来受众的时间、精力、金钱等关键因素形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新闻信息对受众来说,体现的主要新闻信息价值即新闻价值,与受众形成新闻价值关系。但对传播主体来说,新闻信息体现的主要不是信息价值,而是一种交换价值、传播价值。所以它与传播主体形成的价值关系,不是新闻价值关系,而是一种新的价值关系,我们可以称之为传播价值关系。正如交换价值要以价值为基础,但交换价值并不等于价值一样,传播价值要以新闻价值为基础,但传播价值并不等于新闻价值。传播价值关系也不等同于新闻价值关系。原因在于,新闻对受众主要是新闻信息价值,但对传播者来说主要是交换价值或传播价值。新闻价值是新闻信息所具有的直接影响受众的属性或功能,传播价值则是新闻信息的传播所具有的影响传播者的属性或功能。新闻价值以受众的需要为价值尺度,传播价值则以传播者的需要为价值尺度。新闻信息能直接满足受众的需要,但不能直接满足传播者的需要,它只是传播者交换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的等价物。因此,我们可以说,传播者与新闻信息之间形成的价值关系,是一种新的价值关系,是传播价值关系。

第三是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等收益性成果之间的价值关系。传播效果是传播主体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它体现着传播主体的理想、信念与追求,体现着传播主体价值目标的实现,对传播主体既具有精神价值又具有经济价值,它从精神与经济两个方面满足传播主体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按照习惯,人们通常以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或其价值,或者获得这一价值客体的方式,来表示整个一轮价值活动中的价值关系,那么,传播者与传播效果之间的价值关系,就可以称为传播效果价值关系。因为传播效果是传播这一活动方式带来的,因此我们也可以把它简称为传播价值关系,并把这一价值关系,作为传播主体在整个新闻传播活动中形成的所有价值关系的简称,或统称。因为这一价值关系是整个新闻传播活动中各种价值关系的主线,在各种价值关系中占有主导和支配地位。

三、传播主体与受众主体的关系

新闻传播活动中有两个主体是正确的,但他们并非是共同主体。作为主体,他们处于不同的价值关系中。传播者作为主体,出现在传播者与其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传播效果之间形成的传播价值关系中;受众作为主体,出现在受众与其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新闻信息之间形成的新闻价值关系中。传播者与受众,当一方处于主体地位时,另一方总是处于客体地位,而不可能同时作为主体出现在同一价值关系中。具体地说,在新闻价值关系中,受众是价值主体,新闻信息是价值客体,而新闻信息是传播者劳动的产物,这就意味着传播者在用自己的劳动成果满足受众的需要,在以客体的身份或地位服务主体。而在传播价值关系中,传播者是价值主体,传播效果是价值客体,而传播效果是受众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等因素形成的,这就意味着受众在获得信息满足的同时,也通过自己的付出满足传播者,并因此在这一价值关系中处于客体地位。所以,最后的结论是,传播者与受众是互为主客体,而不是共同主体。“共同主体说”,尽管基本用意在于提高受众的地位,但在理论上混淆了新闻传播活动中不同的价值关系,导致了价值主体及其客体的混乱。

四、传播主体与价值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复杂性

在现实生活中,传播主体与其价值客体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造成这种价值关系复杂性的主要因素大体上有四个:

第一,传播主体具有复杂性。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媒体存在,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追求,不同的追求会造成传播主体的目的性价值客体的差异。在西方政党报刊时期,政党报刊追求的最高目的、甚至是惟一目的就是宣传效果,很少考虑赢利问题。新闻报道的手段性质极为明确,为了达到某种宣传目的,制造假新闻也是政党报刊惯用的手段之一。所以这个时期作为政党报刊的传播主体,其目的性的价值客体是宣传效果,而不是经济收益,更不是新闻信息。商业媒体比较复杂,但赢利始终是媒体的重要或主要目标,甚至有极少数商业媒体把赢利视为惟一目标。现在,无论是政党报刊还是商业媒体的目的性价值客体往往兼顾传播效果和经济效益,极少把其中一个作为惟一目的性价值客体的。就媒体内部而言,传播主体包括媒体内部的编辑记者、管理者和经营者,管理者与编辑记者之间,记者与编辑之间,采编人员与经营人员之间,都存在诸多的内部矛盾,也会导致对价值客体定位的偏离和游移。

第二,价值客体本身具有复杂性。传播主体面对的不是单一的价值客体,而是一系列的价值客体,不同价值客体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关系错综复杂,因此会导致传播主体对价值客体的性质和地位定位变化。

第三,传播活动的社会环境具有复杂性。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会造成价值客体性质和地位的变化。在某些环境下,工具具有决定性意义,拥有工具就必然意味着拥有结果,工具就会被视为目的性的价值客体,成为至高无上的追求。在某些时候,劳动对象具有决定性意义,拥有劳动对象就必然意味着结果,对象就会被视为目的性价值客体,成为至高无上的追求。社会环境变化,尤其是政府新闻宣传部门管理政策的变化,也会很快体现为媒体内部的冲突和压力,导致价值客体性质和地位的变化。

第四,传播活动具有复杂性。传播活动不是一个简单的直线过程,而是一个往复循环的螺旋上升结构,先进的采编传输工具是为了生产好的新闻稿件,好的新闻稿件是为了获得好的传播效果及经济效益,获得好的传播效果及经济效益,是为了采用更先进的技术设备,更先进的技术设备是为了采写更好的新闻稿件,更好的新闻稿件是为了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及经济效益,往复循环,永无止境。哪是手段性质的价值客体,哪是目的性质的价值客体,在循环中有时会变得模糊不清。所以,哪怕是最单纯的手段性质的价值客体,也不会总是体现为手段性质;最单纯的目的性质的价值客体,也不会总是体现为目的性质。不同的时空环境下,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任何价值客体都会体现出多姿多彩的性质。

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篇6

关键词:电视新闻;播音风格;个性化;技巧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6)161-0012-02

电视新闻是以广大受众为服务对象的,电视机前的受众朋友是新闻传播的主体,当前的传媒系统越来越发达,媒体传播渠道呈现多样化特征,各级电视台越来越多,电视新闻节目也非常丰富,而播音风格成为人们收看新闻节目的选择因素之一。另外,电视新闻播音还应该根据新闻节目定位、新闻播报内容等实际情况,来表现出不同的播音风格,播音员要根据实际灵活运用播音方式和播音技巧,通过不同的播音特点和播音形式展现出个性化的电视新闻播音风格,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喜爱和需求。

1电视新闻播音风格个性化分析

1.1电视新闻播音风格个性化的必然性

电视新闻具有其独特的属性特征,及时准确、简明扼要、内容严谨、严肃认真是新闻节目的基本要求,这就使电视新闻播音必须符合这一属性特征和基本要求,从而形成了电视新闻节目的基本播音形态。长期以来,电视新闻播音员通常都给人一种严肃认真和比较刻板的感觉,与其他节目主持人相比,往往显得比较拘谨,缺乏个性。新闻节目要求播音员必须循规蹈矩,不能像其他节目主持人一样随意发挥,也不能将过多的个人感彩在播报新闻节目时表露出来。但是同时,电视新闻节目播音员也应该不失时机地合理加入感彩,避免新闻节目过于呆板,形成一定的个性化色彩也是新闻节目的一种需要。

1.2电视播音风格个性化的内涵

由于电视新闻节目的特殊性,长期以来新闻节目播音员基本上都是给人一种比较一致的形象特征,这种一致性播音风格是新闻节目的基本要求。而综艺节目主持人则与新闻节目播音员截然不同,新闻播音员的播音风格基本都是严肃认真、端庄大方、口齿清楚、语音准确、语速均匀,综艺节目主持人则具有更加个性化的色彩,他们的主持风格比较生活化,不仅灵活多变,而且显得非常随意,与新闻播音员的单调而又枯燥的风格相比较,更加吸引人们的眼球,让人觉得更亲近、更喜欢。

1.3对电视新闻播音风格的错误认识

即便是电视新闻播音风格呈现出一定的一致性,但是,不同的新闻节目具有不同的播音风格,例如,各级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播音风格都比较正统,而像《新闻三十分》《新闻快报》等其他的新闻节目的播音风格就稍有区别;不同的新闻播音员在播音风格上也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另外,人们往往认为新闻播音员只是一个被动的念稿机,对于新闻播音员只要求发音准确、口齿清楚、形象较好即可,而对节目主持人的现场发挥、控场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因为大家看到节目主持人需要进行更多的现场发挥,必须具备过硬的现场应变能力,更多地参与到主动创造节目的过程中,需要具备极好的控场能力。其实,这种观点并不完全正确,由于节目的定位和要求不同,新闻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可能在自己的工作领域更加擅长。

2电视新闻播音的个性化特征

个性化的播音风格能够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使新闻传播更富有人情味和亲切感。新闻播报的内容不同,其播音形式和风格也不尽相同,在新闻播音工作过程中,要将新闻内容和播音形式及播音风格结合起来,对于不同的新闻内容采取不同的播音形式,展现出不同的播音风格特点,要充分把握新闻播音的语言层次和发音技巧,以求达到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另外,要站在受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感受播音方式和效果,并且处理好新闻播音过程中的各种复杂的关系;要以新闻节目定位为根本,通过不同的播音风格来吸引不同的受众群体。播音员是新闻播音的主体,这就要求播音员必须找到自己的角色感,在向受众传播新闻的时候,不仅要展现出端庄大方的形象,而且要通过自然朴实的语言,把新闻信息传达给受众朋友。在语言表达方面要注意播音语言和肢体语言相结合,力求达到和谐一致,提高新闻传播质量和效果。电视新闻一般都采用播报的方式进行,这种新闻播报方式能够体现出新闻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特征,在播音时要求语言简练,语气温和委婉,播音节奏明快,声音纯正明朗,发音准确无误,强调体现出庄重感与真实感。在新闻传播方式上,新闻播音一般可以分为录播和直播两种类型,对于播音员来说,录播有一定的准备时间,而直播时播音员可能来不及看稿,对现场播音能力要求极高,因此播音员必须一次通过,基本上没有挽回错误的余地。这就对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他们必须在平时加强训练,提高备稿和播音水平,降低错误发生率,通过较高的语言组织和转化能力,展现出新闻节目播音员的良好形象。

3电视新闻播音的个性化技巧

3.1用心播音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

只有热爱新闻播音工作,才能把别人人为枯燥无味的新闻播音,当做是一件有趣的工作,从而更好的为电视观众服务。新闻播音员应该带着真诚的热心和真挚的感情,认真阅读新闻稿件并深入研究相关细节问题,把电视新闻稿件通过自己的心声传递给广大观众朋友,通过自己的声音语言和肢体语言,努力做到新闻播音的以情动人。播音员必须充分理解稿件内容,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新闻内容由心而发,借助播音的外壳展现出新闻的灵魂。

3.2始终保持最佳的播音状态

新闻播音员只有始终保持积极向上进取状态,才能使播音工作达到最佳的状态,将新闻稿件内容和思想淋漓尽致地反映出来,从而提高电视新闻的播音质量和效果。在新闻播音过程中,驾驭有声语言需要解决好声音和气息的关系,做到新闻内容、基本情感与播音技巧相融合。在播音过程中的气息运用至关重要,只有气息自如才能取得良好的播音效果,这就要求播音员在平时进取训练,认真做好备稿工作,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降低播音错误的发生率,力求播音清晰、准确、流畅。

3.3语言运用规范得体

电视新闻是一个视觉和听觉同时进行的过程,播音员是电视新闻语言的表达者、体现者和创作者,其播音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电视新闻节目的水平,因此新闻播音员语言运用必须规范得体。电视新闻播音员播报新闻时的语音必须标准,吐字必须清晰,表达必须准确,力求将最完美的播音效果展示给电视观众。在电视新闻播音过程中,尤其要避免出现播音错误。声音的传播具有稍纵即逝的特点,为了能准确地获得信息,电视新闻语言在表达方式上与一般性的说话有着很大的差异,新闻播音是经过播音员加工和创作的一种准确而又精练的口语,它要求发音符合大多数人们的听觉习惯,让人容易听进去并且听明白,播音时要避免使用拗口的词语,新闻稿件应该多用短句,少用关联词与单音节词语等影响流畅发音的词语和句子。

4播音节奏和形象富于变化

在新闻播音过程中,要避免一直是单调的发音,富于变化的播音节奏和肢体语言,能够让观众感觉不那么单调,从而避免观众产生厌烦的心理。为了吸引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播音员的发音应力求变化,无论是语速快慢、吐字力度、声音高低,还是感情、音色和节奏,都应尽可能地随着新闻播报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5结论

总之,播音语言要尽量口语化,以免使群众产生歧义。这样,播音员播起来不费劲,群众也更容易理解。播音是一门艺术,需要播音工作者不断学习,只有掌握了其中的技巧,才能在新闻播音领域中取得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陈莉莉.谈电视新闻播音的情感美[J].考试周刊,2011(23).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