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汽车市场分析范例(3篇)

时间:2024-11-30

海外汽车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宏观环境微观环境SWOT

节能减排已成为当前全球汽车行业的共同话题。为了减少对石油的依存度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必须研发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尤其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为了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在未来市场的竞争力,作为中国市场的领导者,上海通用公司是否应该发展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和机会到底有多大,就这个问题做以下分析。

一、上海通用公司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

1.石油紧张激发新能源汽车发展

石油价格上涨,牵动了全球经济神经。1998年原油价格还是10美元一桶,2003年稳定在25美元左右一桶。但到了2004年原油价格不断上扬,国际油价每桶在90美元以上徘徊,逼近标志性的100美元大关。2007年10月底,国际油价上涨了56%,2008年,国际油价一路飙升,3月油价升到每桶110美元,5月底到130美元,到了7月4号,上升到150美元大关。在能源消耗型增长模式下,中国能源安全已经告急!按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的预测,至2022年,中国机动车要消耗2.56亿吨石油,占中国用油的86%。如果使用新能源的汽车替代一部分传统燃油汽车,将开拓一个全新的大市场。所以说,解决石油危机和保障能源安全,在未来市场中提高其竞争力,上海通用公司必须要发展新能源汽车。

2.国际金融危机迫使汽车行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金融危机的灾难开始传染到危机重重的汽车行业。伴随着金融危机的扩散,汽车行业的危机也开始从北美传染向欧洲汽车市场。销售数据显示,北美市场所有的汽车公司9月份的销量量平均下滑26.6%,创下了50年来的最惊人纪录。福特汽车、丰田汽车公司以及本田汽车分别公布9月份销量下降35%、32%和24%。而通用汽车通过进行雇员优惠促销将其销售降幅控制在16%。金融危机把灾难带给了每一家汽车巨头。更糟糕的是,以中国市场为首的“金砖四国”新兴市场的未来开始变得模糊。原以为可以免疫的新兴市场从今年4月份开始集体步入低迷,4月份到9月份,中国车市连续五个月环比下滑。金融危机影响了全球汽车业,甚至影响到了中国市场,但这是一次产业调整的良机。目前很多国家以政府注资的方式挽救汽车巨头,面对政府的扶持和市场的萎缩,很多公司只有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新能源汽车才是惟一的出路。

二、上海通用公司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环境分析

新能源汽车是使用新型清洁型能源作为动力,来代替通常使用的高污染类可燃油质,以汽车和柴油为主。按照燃料的来源划分,新能源汽车技术可分为四类:一是基于传统石油和电池作为燃料的节能环保汽车,如混合动力汽车;二是基于太阳能作为驱动的太阳能汽车;三是基于提炼出来的氢作为驱动的氢燃料汽车;四是纯电动汽车。上海通用公司针对中国市场是否应该新能源汽车,需要进行内外环境分析。

1.宏观环境分析

(1)人口环境分析。我国是人口大国,总人口约13亿人口,是一个很大的消费市场。虽然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很大,但是就东部而言,汽车市场发展广阔。由于近几年家用汽车的数量是明显增加,所以面临的问题是交通堵塞。同时作为发达的城市,其工业化进程非常快,环境污染相对严重,因此节能减排迫在眉睫。从人口因素来讲,东部地区发展新能源汽车具有可能性。

(2)经济环境分析。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轿车的需求量逐年增加。2007年我国人均GDP1300美元左右,而上海,浙江,等沿海和北京地区的人均GDP已经超过4000美元。而且最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增长都在10%以上,国民消费结构已由衣食为主转位以住行消费位主。据统计,2005年我国乘用车辆达到400万辆,同比增长21.4%,汽车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居民消费支出中,将有更大的部分用于轿车方面。虽然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我国人口众多,国内市场相对稳定,拉动内需是当前的政策,同时在内需组成中,轿车消费在未来几年内是其重要的部分。

(3)政策法律环境分析。在我国已的相关政策中均提到要鼓励混合动力技术。2004年5月,发改委的《机动车产业发展政策》中提到要突出发展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汽车技术。2006年3月,财政部针对4月1日实施的新消费税政策时,明确说明对混合动力汽车等具有节能、环保特点的汽车将实行一定的税收优惠。2007年11月,发改委正式《实施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目的是为促进汽车产品技术进步,保护环境,推进节约能源和可持续发展,鼓励企业研发和生产新能源汽车。

2.微观环境分析

(1)企业自身分析。上海通用汽车是上海汽车实业(集团)总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各出资50%组建而成。具有世界一流的精益生产体系,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采购、物流、制造、销焦与焦后服务体系和质量管理体,成为中国惟一几家在建成投产后8年中产销量超过100万辆的企业。上海通用汽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轿车整车生产行业的中坚力量。而且作为上海通用汽车的四大品牌,各个品牌的定位都是非常准确,包括高,中,低各类型的消费者。作为新能源汽车,不管从成本上,还是从技术上,新能源汽车始终是中低档消费者所需要的。而且通用的轿车保持了美国汽车的坚固耐用,同时又是又继承了新能源汽车节省能源的特点,定会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2)竞争对手分析。上海通用的竞争对手很多,包括国外的本田、丰田、国内的吉利、菲亚特等公司。它们都在进行技术创新和新能源汽车的研制和试验。以下就丰田和吉利汽车进行分析。

①丰田的新能源汽车。丰田公司是通用的最大竞争对手,其已经研制出了新能源汽车,但是作为市场上的反映不是很好。首先其价格是比较贵的,其次作为中国消费者的汽车文化里,买日系的车的原因就是因为省油,而新能源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丰田在短时期是通用的最大的竞争对手,但是从长远来看,其优势不明显。

②吉利公司,吉利公司现在有一种发展新能源车的可能性,它是民族汽车品牌,在价格上占有优势,其定位主要是低端的消费者,定位也比较准确,但是因为是民营企业,在企业的实力、融资渠道、抵御风险能力和政府政策支持上都不占优势。

(3)消费者分析。从个人因素来看,目前汽车市场上主要购车者的年龄集中在25至50岁区段,占84.28%,其中25岁至35岁之间的购车者占45.17%,说明年青人购车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在性别上,目前还是以男性为主,占72.86%,女性购车群也在呈上升趋势。工薪阶层购车成为一种潮流,这些人的文化程度相对较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相对比较强,比较节俭,同时考虑问题长远,所以这些人群适合购买新能源汽车。

三、上海通用公司发展新能源汽车的SWOT分析

1.优势

(1)规模生产带来的成本优势。上海通用汽车目前拥有浦东金桥、烟台、沈阳3大生产基地,其中,烟台和沈阳等地的生产基地是通过兼并重组建成。通过一系列的兼并重组,上海通用的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加之汽车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十分明显,从而大大降低成本,获得了一定的成本优势。

(2)多品牌战略带来的差异化优势。上海通用是中国最早实行多品牌战略的企业,目前拥有凯迪拉克、别克、雪佛兰和萨博四大品牌,形成凯迪拉克CTS,凯迪拉克SRX;别克君越轿车、别克君威轿车;雪佛兰景程轿车、雪佛兰LOVA乐风轿车等十系列近六十个品种的产品矩阵。实施多品牌战略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从而为新能源车发展获得了差异化优势。

(3)广告媒介带来的推广优势。上海通用汽车在传统的广告媒介之外开拓了另一种宣传方式,即利用地铁上的电视传媒进行广告活动。这种广告活动不仅新颖,而且产品的宣传效果很好,同时也是其他汽车生产商所未曾采用的。而上海,南京都已经有地铁,杭州和宁波在在建或将要建设,这就为新能源汽车的广告媒体的宣传提供了一种可能。

2.劣势

(1)技术水平制约。通用需要至少掌握新能源汽车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及控制系统其中一项核心技术,才能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虽然通用现在也着手发明新能源汽车需要的相关技术,但是道路非常坎坷,在合资企业中,外方难以接受转让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强制要求,合资企业把新能源技术带到国内的态度一直不是很积极,即便已经在国内生产,但也相当于整车进口,其价格很高。

(2)汽车速度慢。作为新能源汽车,其速度都比不上传统能源汽车,这就会给消费者一些顾虑,比如在高度公路上行驶的过程中,速度太慢,或者在半路中,没有新能源燃料,这样会带来很多的麻烦。即使不在高速公路上,作为中国的交通游戏规则,一般有超车,“S“型路线,如果汽车的启动速度太慢而不能超过其他车辆,就是无法按照既定的速度行驶。

(3)消费者接受程度低。作为一种新鲜事物,中国消费者有一种“趋同“效应,如果别人都买,我才去买,如果别人不买,我也不买,所以,新能源汽车在打开局面上非常被动。同时新能源汽车在成本上比较高,所以在售价上也是高于一般的轿车,最后,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服务网点不到位,这是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最大顾虑。

3.机会

(1)环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是每个行业都谈论的话题。尤其在汽车行业,因为石油短缺,尾气排放严重,加剧了环境污染严重,产品运输成本增加。所以,国家、企业、消费者都认识到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管从国家政策的扶持,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消费者购买意识等方面来讲,都是有利的。

(2)国内石油供给紧张。我国是一个石油需求大国,其中大部分的石油都是依赖进口,其石油供给已经不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也就是说,即使有些消费者有经济实力去使用传统燃油汽车,但是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最终有一天一定会衰竭的,所以就会形成“贵金难买油”的局面。在目前情况下,作为汽车行业,发展新能源车是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3)消费环节的税收倾斜。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已经从过去支持科研开发转向支持其产业化。以及灵活燃料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这些项目将优先获得消费环节、生产环节、税收政策等方面的国家扶持。同时,今年国家即将实施燃油附加税,这也是国家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上的一个刺激措施。

4.威胁

(1)具体政策支持不力。在美国汽车企业每销售一辆新能源车会得到政府大概2000美元的补助,日本是20万日元,法国则是15000法郎,其中10000法郎是奖励汽车生产,另外5000法郎是补贴给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这对于很多买车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诱惑。而在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还不够完善。国内新能源车还处于起步期,新能源车的投产离不开政府的扶持。最理想的方式是政府利用税收来平衡,从营销环节给予厂家补贴,从而拉低新能源车的成本。新能源汽车市场售价接近汽油版车型的售价才能有市场。

(2)国际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到世界各国,作为中国已经是世界市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虽然中国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尤其是汽车市场,但是由于股市低迷,银行利率的下降,人民币升值,还有CPI指数的上升,市场不景气,所以消费者的消费结构已经趋向保守,只满足于日常生活必需品。企业受国内外经济的影响,节省成本也是它们首先要考虑的。

四、结束语

通过对通用公司发展新能源汽车的SWOT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上海通用公司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存在一定的劣势和威胁,但是有更多的机会。虽然受到产品开发成本高、寿命短,消费者接受程度低等因素的影响,但在每个新产品开发之初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虽然国际国内市场不景气,但是这是一个特殊时期的特殊现象,是所有行业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所以我们觉得上海通用应该发展新能源汽车。

参考文献:

[1]豪彦:通用汽车公司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策略[J].汽车配件,2008,3

海外汽车市场分析范文

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划定了中国经济对外发展的五条国际大通道,圈定了沿线18个省份,并将新疆、福建分别设定为陆海“两翼”核心区,“一带一路”规划由此正式出台。借着这个契机,在各种投资热潮之外,这个战略或使重卡市场回暖,也或使客车海外市场拓展更为深入,总之,一带一路政策对商用车市场影响深远。

政策利好商用车

5月27日,亚欧互联互通产业对话会在重庆举行,在此次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强调,“中国正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道,积极规划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六大经济走廊建设。”由此可以看出,“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在国家的支持下有序向前深入推进。

就在这一战略消息刚刚公布出来的时候,铁路、公路等大型基建马上成为资本市场追逐的热点。更有国际投资者十分看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后的中国卡车和工程机械企业,瑞银集团、淡马锡集团等纷纷大举增持中国国内卡车、货车等商用车企业的股票,只能说这一战略的出台对于商用车企业的利好是显而易见的。

我国着力推动“一带一路”战略正在让越来越多的商用车企业“蠢蠢欲动”。就在2015年年初,不少主流车企在制订新一年计划时,都在研究探讨“一带一路”战略所释放的政策信号。

目前,中国重汽、福田汽车、上汽大通、江淮汽车等商用车以及一些自主乘用车企业早已闻风而动,进行战略性布局。可以预见,这些车企将会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逐步在海外市场开花结果。

业内人士分析,“‘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资本输出的载体,关联方将强化经济互动,带动我国周边经济体的建设,有利于消化国内产能过剩状况,以实现“多赢”。目前,‘一带一路’战略虽以基础建设、高铁、核电等为主要支撑,但随着相关互动国家的经济不断提升,汽车作为主要的消费品与生产资料,将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当‘一带一路’实施进入深水区,政策红利将再度刺激自主品牌海外开拓热情,自主品牌或将借此走出泥潭。目前,受益最大的商用车企业是中国重汽、福田汽车等。”

“一带一路”将会催生区域内经济体形成新的网状结构,改变过去的独自分散,互不连接的格局,从我国不断向中亚、东盟、进而向欧洲、非洲延伸,这涉及到众多产业转移,将加大物流运输的需求,从而刺激商用车的需求。

去年,我国商用车受到国内政策改变,以及宏观经济增速逐步回稳的影响,正处于调整期。商用车总共销售完成379万辆,同比下降6.5%。其中货车销售318万辆,同比下降8.9%。而在货车中,轻型货车全年降幅更是达到了12.9%。

在一片降幅声中,“一带一路”给商用车企业带来振奋的希望,为了分享政策带来的巨大红利,中国重汽、江淮汽车、东风汽车、福田汽车等传统商用车企业纷纷着手布局。

江淮汽车已经与国家开发银行安徽省分行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给予江淮汽车200亿元信贷支持,满足该公司海外建厂。“在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未来200亿元授信将重点用于支持江淮推动产品、技术、资本全面走出去。”江淮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江淮汽车已经向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产品,并在16个国家建立了组装厂。

在商用车方面,上汽大通步伐走得更快一些,经过几年的酝酿,已经成功的重返欧洲市场。2014年年底,上汽大通成功取得欧洲爱尔兰订单并完成交付,实现了国内轻客出口欧洲“零的突破”,也成功叩开了欧洲这个全球门槛最高的海外市场大门,为今后进入英国、荷兰和土耳其等更多欧洲国家及全球市场铺平了道路。

一汽集团进出口公司总经理李维斗表示,“‘一带一路’战略形成后,我们就开始着力研究。目前看来,在商用车的出口上,或许能够从国家建设‘一带一路’中得到利好。商用车的出口往往与投资、海外援建有重要关联,目前在非洲市场就是如此。”

受“一带一路”影响较深的商用车企业当属中国重汽,中国重汽已经在海外建立了完善的营销生产网络,高度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区域。中国重汽集团进出口公司的境外六大区部,服务东南亚、中东、南部非洲、北部非洲、中亚俄罗斯和南美洲市场,基本实现了对发展中国家的全覆盖,与“一路一带”目标区域高度匹配。目前,其已通过技术合作、实物投入等方式在尼日利亚、摩洛哥、马来西亚等8个国家合作建立了KD组装工厂。这些为中国重汽的产品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更好地出口和销售创造了条件。

中国重汽相关人员表示,“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亚太自贸区的推动下,我国的商用车向国外市场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对于中国重汽来说,除了在产品设计上推高端以满足国外市场需求之外,还计划在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建组装厂,以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

重卡巧搭快车

面对“一带一路”对于行业的利好刺激,各商用车企业都在摩拳擦掌,想借此政策利好“大展拳脚”,比如陕汽就在其官方微信平台上向用户推送“一带一路”亿万项目清单背后的“掘金”策略;中国重汽管理层也在强调要“走出去”。

在商用车市场当中,卡车市场的态势,与国家经济形势密切相关。“一带一路”建设的落地实施从而带动的工程项目,必将在长时间内对卡车市场起到促进作用。

中国卡车网首席分析师龚雨楠认为,“‘一带一路’成为2015年投资建设重要战略之一。对重卡市场来说,基建仍是一大重头戏,而‘一带一路’将带来新增的基础建设高潮期:将以亚洲国家为重点方向,以经济走廊为依托,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沿线有44亿人口、26个国家地区、21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战略顺应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陆上丝绸之路将推动中国西部和中亚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外交部联合召开的丝绸之路建设座谈会,国内承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省区主要包括西北5省(新疆、甘肃、宁夏、青海、陕西)、西南4省市(广西、云南、重庆、云南、四川)以及东部5省(江苏、浙江、广东、福建、海南)等14个省市。国际工程承包类企业和机械出口类企业有望迎来爆发。”

同时受政策利好刺激,重卡企业盯准在2015年实现突围。2008年“四万亿元”投资之后,重卡行业曾迎来强劲增长,之后便连年下滑。陕汽董事长方红卫表示:“2015年重卡行业需要紧紧抓住‘一带一路’的重大机遇。”

汽车行业分析人士预测,“未来十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地区的出口占比有望提升至1/3左右,中国在‘一带一路’上的总投资有望达到1.6万亿美元。”

“一带一路”将会给中国以及亚太,乃至欧洲地区带来巨大的基础建设机会之时,与基础建设密切相关的重卡行业也势必会成为重大受益者。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总裁蔡东表示,“大量的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2015年的基建投资和下游的重卡需求提供了一定保障。”

正是看到了“一带一路”带来的重大契机,一些重卡企业也制定相对积极的销量目标。中国重汽相关人士透露,“2015年将会实现13.5万辆的目标,实现10%的增长。”上汽依维柯红岩提出2015年的销售目标是3万辆,同比增长20%(2014年全年销量约2.5万辆)。

当然,也有一些重卡企业对于2015年的增长持悲观态度。北奔重汽总经理王世宏认为,“与重卡行业相关的公路运输货运量指标、全社会用电量指标均处于不规则的下降通道,因此,2015年重卡行业销量会呈现小幅下滑态势,总量在70万辆左右(同比下降约6%)。”

尽管重卡行业人士对宏观经济层面以及重卡行业未来走势存在一定的分歧,但是“一带一路”的蛋糕已经摆在眼前,谁能在这场千载难逢的盛宴中获得更多机会或许才能够赢得生存机会。

商用车企很关注“一带一路”建设这一政策利好,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车企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何融入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对于车企很重要。

陕汽相关人士表示。“其实,‘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很多利好我们已经在实际工作中不知不觉感受到了,比如重点沿海城市对港口牵引车的需求量变大,就是与进出口贸易量有关。”

在“一带一路”的具体愿景与行动刚刚出台不久,对于所涉及到的区域市场,很多企业早已做了准备。联合卡车相关人士表示,“2015年,我们的产品推介会就是要重点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展开。”

客车蓄势出口

作为汽车生产大国的中国,却是汽车出口小国。这样尴尬的局面,正需要有“一带一路”这样一个平台,吸引相关国家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关注,继而成为中国汽车产品出口的目标国家,得以化解正在不断凸显的国内产能过剩问题。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的50多个国家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且基础设施建设欠缺,正符合当前中国商用车产品的主体消费市场定位,有广阔的市场和较大的潜力可挖掘。

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客车业一直是其海外市场成长的典范所在。在“一带一路”政策酝酿初期,宇通第一时间声明要做“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客车业的样本;安凯表示要牢牢抓住旅游通勤、出口、新能源三个商机。对客车企业而言,他们对“一带一路”也有着自己的理解。宇通表示,“在‘一带一路’这一国家战略下,宇通要在海外市场有所建树。”宇通通过在海外市场的持续拓展,在中东、亚洲、非洲、南美洲地区市场取得不俗业绩。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客车在这些市场的表现将会更好。

安凯表示,“由于‘一带一路’重点涉及的18个省(市、自治区),包括新疆、陕西、甘肃、宁夏等,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将对旅游、通勤车辆提出更高要求,同时也带来了商机。”

“一带一路”的启动不仅仅是旅游、贸易等方面对于客车行业的带动,此外,为“中国制造”的出口提供了更多新窗口,让“中国制造”得以被更多的海外用户所认识和接受。更重要的是,当前我国客车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如火如荼,借助“一带一路”所涉及的能源项目带来的商机,新能源客车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重视。

分析往年的数据,可以看到客车业在海外市场上的优异表现,尤其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客车业的海外成长不但未因国际金融形势冲击而大幅萧条,反而在国内利好政策退市、内需不足、行业不景气的压力下,实现海外市场稳中有升,且在出口种类、单车出口额等方面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

伴随着“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理念的持续推动,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的脚步亦刻不容缓。而在不少中国客车企业未来的企业战略规划中,海外市场也不再仅仅是企业发展的补充,而是其综合发展的重要一环。

众所周知,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涵盖东南亚经济整合、涵盖东北亚经济整合,并最终融合在一起通向欧洲,形成欧亚大陆经济整合的大趋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从海上联通欧、亚、非三个大陆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形成一个海上、陆地的闭环。

在此之前,我国客车企业就已对欧、亚、非地区进行了海外市场开拓。早在2012年,宇通客车样车驶进以色列,成为继荣威、长城后第三个打入以色列市场的中国汽车品牌;厦门金龙连续多年参加欧洲车展并深入当地市场;2014年,中通校车出口沙特。这一系列成绩都为中国客车企业进一步挖掘“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打好了基础。但是,要想更好更快地参与到世界产业经济的融合中,中国客车企业需要的不仅是态度上的重视,更需要在参与的策略上充分创新,积极实践,对海外市场进行全方位输出和市场再构建。

坐落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福汽集团,多年来始终坚持海外战略。2014年,在哈萨克斯坦、尼日利亚、以色列、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埃及、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缅甸等国家,该集团出口的增长态势明显,仅金旅客车整体出口量就已达8600多辆,出口金额合计超过10亿元。

当下国产客车出口,正遭遇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同时,还必须要面对包括欧元在内的多种外币贬值所带来的难题。这样,价格优势将不再明显,而相应对产品品质的要求更高了。福汽集团坚持根据国外市场特点,分析路况条件、气候环境和使用习惯,开发出能够经受检验的产品,使企业始终坚持以产品品质为出口信誉标尺,近来又取得荷兰、挪威和出口以色列的欧Ⅵ客车订单。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安凯双层敞篷观光巴士成功加入到伦敦双层客车的行列中,接待来自全球的观光旅客,为中国制造赢得了美誉。而在2014年,安凯客车更与阿尔及利亚CIMAMOTORS公司签署1100辆客车的大宗销售合同,合同总金额36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24亿元。此外,安凯客车出口至沙特等地的产品也受到广泛好评,随着“一路一带”的推进,安凯凭借在北非、西亚等地的先入优势,将更容易借势加速国际事业。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14年,客车共出口8.39万辆,同比增长28.05%,增幅高于上年同期18.55个百分点,出口量占当年销量比重的14.69%,比上年高出2.76个百分点,出口目标国家从2013年的144个增长至155个。

现阶段,我国客车企业正努力加大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在通路、通航的基础上通商,“一带一路”下的中国客车业正走向全球拓展的新常态。

海外汽车市场分析范文篇3

关键词:汽车产业海外并购

一、五个案例

(一)吉利与锰铜公司合作经营

2006年12月20日,吉利与锰铜公司签订协议,成为吉利海外之路的偿试。合作4年之后,其合作品牌“伦敦出租车”在中国的的销售却不尽如人意,在上海每月仅生产400台,一半以上出口英国,上海每月销售40到50辆。根据锰铜控股2009年财报,该公司全年亏损730万英镑,而2008年财年亏损1420万英镑。

(二)上汽并购韩国双龙

2004年10月28日,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又龙汽车48.9%的股权,总收购金额为5亿美元。根据上汽原有计划,上汽可以借双龙技术和研发优势加强自主品牌的研发,双龙汽车可以借上汽在中国的资金、渠道优势进入中国,双方实现共盈。但以后的经营并没有按照初衷进行。并购双龙汽车后,一些深层次的因素,诸如人员整合、与双龙工会的关系等方面出现了问题,加上上汽在整合国际资源等方面人才、经验的短缺,一度陷入危机,后聘有国际运作经验人士化解了危机,在2006年、2007年一度实现赢利。2008年后,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加上韩国国内市场受政府政策影响等原因萎缩,欧美市场也受到严重冲击,韩国双龙现金流陷入严重危机,至2010年双龙进入破产程序,上汽并购双龙案以失败而告终。

(三)北汽收购萨博核心技术

北汽以2亿美元价格购买了萨博3个整车平台、2款发动机技术和2款变速箱技术等核心技术,可用于中高级轿车和SUV等车型。北汽的自主研发体系的建立时间将因此而大大缩短,整体研发技术管理体系也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四)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

2010年3月28日,吉利与福特签订协议,以18亿美元价格收购沃尔沃,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海外汽车并购案。吉利完成收购,总资金需要在180亿元左右,如此庞大的资金,对吉利是个巨大的挑战。目前吉利的年营业收入是140亿元,赢利为12亿元,积累如此大的资金,需要15年的时间。如此之大的资金流出,一旦吉利的资金链出现问题,后果将无法估量。横亘在吉利面前的,还有4大挑战:人才关、技术关、经营关和品牌关[1]。

(五)腾中收购悍马案

2009年10月9日,通用汽车与中国民企四川腾中重工宣布,双方就通用旗下悍马车业务的出售签署最终协议。腾中重工将收购通用悍马,腾中重工将为此次收购付出10亿美元,其中收购悍马品牌付出5.5亿美元,其余4.5亿美元用于在成都龙泉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悍马生产线。2010年2月24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底特律宣布腾中重工无法完成对其旗下悍马品牌汽车的收购,此项交易失败。

二、案例分析

(一)出发点都是为了加强自主品牌开发,通过并购来提高自身技术、品牌优势。

(二)对国外品牌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热衷,有的相当程度上达到了迷信的程度。

悍马是个高能耗产品,不符合中国目前发展战略,而国内企业却还热衷于收购,说明国内企业对海外品牌盲目追求。

(三)国内企业在进行海外汽车并购时,对社会环境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或者说是对当前困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存在一并就灵的思想。

吉利参股经营“伦敦出租车”,由于对市场缺乏有效分析,在理想化的状态完成了参股经营,致使未取得预想成果。双龙并购后,一度经营良好,由于和工会的冲突和金融危机等因素而失败。

(四)国际化人才大量短缺,国际化管理经验较少,整合国际资源能力较差,没有管理国际化公司的基础。

吉利进军汽车产业才十年之久,无论在资金、人才、管理经验等与跨国公司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个并购案中方过于理想化,还有些急于求成。

三、国内汽车海外并购形势

中国汽车企业由于国际大环境,面临着较好的海外并购机遇。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及国家政策的支持,给并购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环境,而全球金融危机则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创造了机会[2]。一是中国正面临经济总量突破式发展阶段,国内存在巨大市场空间,每年销售量正以100万辆的速度递增,给国内汽车企业实施海外并购提供了坚实的市场空间支持。二是国内汽车技术研发能力正在不断提升,给国内企业并购海外汽车企业后进行技术吸收改造开发提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三是中国的国际影响正在扩大,中国文化正在走向世界,中国品牌的汽车开始进入世界市场,为国内汽车企业进行海外并购,开发国际市场提供了支持。四是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汽车行业成为重点发展产业,国家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待遇。

四、对策与建议

中国汽车企业应该勇敢面对国际并购潮,冷静地进行海外并购行为。中国汽车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一是并购时要对自身实力进行实是求是的分析,不能靠一时热情而进行并购。二是要注重核心技术的并购,不要过分迷信于海外品牌,可以按需并购,同时注重自身技术能力的提高,增强并购的侃价实力,三是对并购的困难要进行合理的预测和认识,四是要注重风险的回避,如人员整合、汇率风险等,五是要对全球市场做正确的评估,尤其是社会人文、政治环境分析,六是要注意本国汽车市场的整合与并购,七是并购时要选择好对收购对象,实现资源互补,不能过分迷信一并就灵,八是并购时同步注重自主品牌的国际化战略,九是注重跨国经营人才的培养和积累,十是海外并购要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近利。

参考文献: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