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范例(3篇)

时间:2024-12-29

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范文篇1

1.1从农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看

农业是基础性产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就没有人类的一切,更不会有人类的现代文明。“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社会安定的基础,是安天下的产业。农业又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劳动力,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人类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的地位决定了我国农业必须走普惠的道路。农业的这种普惠性决定了农业大量服务的公益性,其中科技是农业公益中的重要支柱,需要有公益性科技创新机构——即公共财政资助下的科技创新机构承担,而我国高等学校具备了这种公益性科技创新机构特征,尤其是对于人多地少而经营规模小、大部分雨养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大、有限土地资源需要供应众多人口农产品的国情来说尤为如此。

1.2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看

世界上科技创新成果分为营利性、半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几种类型,营利性的以企业为主导,半营利性的以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单位为主导,非营利性的以公共财政资助的事业单位为主导。企业型的科技创新机构,需要有相当实力的企业集团进行投资建设与发展,这种类型科技创新仅能局限在生产手段与生产资料方面,如种子、化肥、农业机械等,而对于大量的农业技术创新难以通过企业型科技创新得以实现,需要非营利性的以公共财政资助的事业单位完成。尤其是目前我国尚缺乏大型现代农业产业集团的情况下,更难以实现农业产业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因此,建立和完善以公共财政资助为主体的农业事业单位科技创新体系,对于现阶段我国现代农业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其中高等学校是非常重要的科技创新力量。

1.3从高等农业院校功能看

首先,高等农业院校是农业科学研究的主体。高等农业院校承担着农业科学基础研究的重任,是农业知识创新的基地。同时,多学科的环境有利于通过学科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而形成新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体系,从而形成新的科学和知识体系,有利于解决越来越复杂的农业综合性重大问题。而且,高等学校雄厚的人才、设备、技术、信息、学术等优势资源,为科学研究与知识创新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其次,高等农业院校是农业技术创新与集成的核心。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多依据农业产业进行专业设置,其专业的应用性很强,因此,从事的科技研究多以农业技术创新与集成为主。尽管近年来提出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但由于农业技术的特殊性,即农业技术的公益性强;还因为我国农业产业化刚刚起步,农业企业规模较小,不具备农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因此高等农业院校仍为目前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核心。第三,高等农业院校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关键作用。调查结果表明,农业新技术普及渠道和比例为农户间传播占25%,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部门推广占18.5%,农业高等院校推广占15%,科研部门、新闻媒介、农产品收购商、原材料供应商及其他部门传播占40%。这不仅说明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特别是在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第四,高等农业院校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农业产业的发展关键在科技,而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因此,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是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培养和造就适应现代农业及现代农业科技快速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是高等农业院校的首要任务和根本功能。主要包括:为农业教育、科研和产业发展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农业推广系统和农业企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或管理型人才;为农村、农业生产合作社及农业企业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素质好、起作用的生产技术人才。

2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科技创新队伍和基础条件难以适应农业科技创新要求

一是能够引领当代世界农业科流的一流科学家和学术带头人不多;二是优秀中青年人才不足;三是具有雄厚科研实力和潜力的研究团队不多,为申报项目临时组建和拼凑的团队较多,创新团队的凝聚力不高;四是过细过窄的学科和专业体系的封闭式研究体制,缺乏跨学科、跨专业的视野,缺乏多学科、多单位集群式联合攻关的机制,难以适应科技创新的需要;五是基础设施条件难以满足科技创新要求。

2.2科技管理与评价体系难以满足科技创新的需要

首先,现行的科技管理与评价体系促使科技工作者普遍追求课题立项、、专著出版、成果获奖,而对成果转化重视不够,科技工作者在申请课题获取课题和取得专利鉴定成果再申请课题的闭合轨迹里绕圈,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其次,集成性成果多,原创性成果少,科学研究水平不高,高层次技术创新成果较少。其三,单纯追求技术先进性和前沿性较多,忽视技术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所研发的成果难以应用。其四,以政府立项课题为主,自由创新课题较少,科技工作者很大精力用于科技项目申请,且为了科技项目不断改换研究方向,难以实现真正的科技创新。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政府过分主导科技,未能建立起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科技创新与评价体系。

2.3人才培养方案不适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一是课程体系设置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主要问题是课程设置多重视专业教育而轻视通识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二是教学方式不适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主要问题是教学内容八股味道浓,教学过程过分强调系统性而忽略创造性思维教育,过分强调教材、课堂、教师讲授的中心作用,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全靠教来完成教学过程,这样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三是学生评价体系难以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目前高等院校对学生的评价过多过乱,这样的培养的结果导致学生过分追逐利益,过于看重结果而轻视思维、个性、能力、素质塑造。四是高等农业院校教师创新引导能力薄弱,难以适应创新人才培养。

2.4经费不足难以适应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需求

目前除了“985”和“211工程”院校外,多数高等农业院校经费投入不足,科技创新条件不完善,缺乏特色和优势的科技创新平台,难以支撑整体农业科技创新。同时,由于经费不足,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改革也难以实施,甚至一些农业高等院校只能在支离破碎的条件下采用陈旧的科技创新体系进行有限的研究工作。经费不足更难有专项经费用于科技创新。

2.5行政化管理体制不适应高等农业院校的科技创新

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运作机制受政府行政制约过多,学术问题行政化严重,导致高校内部行政本位和官本位突出,高度行政化条件下的评估体系导致了学术上的浮躁和急功近利。由此导致科技人员为职称和利益而从事科研活动,与此相应的一些人认为科研是自己的事情。在学术评价方面存在行政管理部门越位、学术评价不到位、学术审查缺位等问题,由此滋生出学术腐败和学术泡沫化。

3强化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3.1建立引领农业产业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做出贡献。最近,教育部启动的“2011计划”,明确提出高校要通过协同创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现代农业的发展,使农业科技的范围早已超出了传统的理念,解决农业科技的问题,已不再是农业院校的“专利”。要充分发挥高等农业院校在促进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中的作用,首先要积极推进农、科、教统筹,加大政府有关部门的统筹协调力度。要立足于重建农业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体系,整合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农业科研管理与推广部门等方面资源,构建以高等农业院校为主导,教学、科研、推广“三位一体”,创新、研发、推广紧密结合的,引领农业产业发展的协同创新机制。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存在的农业科技机构与农业高校、农业推广自成体系的“多元”结构,改变资源分散、任务重复、竞争有余、合作不足的不利局面。

3.2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高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围绕服务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战略需要,高等学校应当自觉担负起培养农业科技创新所需各类人才的重任,,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要以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为导向,创建国内外知名的名牌专业;要加大教学硬件建设投入力度,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本科教学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要加强校、院两级教学管理,完善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要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按照“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以培养“四种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为主线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要全面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快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形成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与农业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紧密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着力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

3.3打造优势和特色明显的科技创新平台

首先要抓住当前国家重视农业科技有利时机,以现代农业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围绕国家重大基础研究、战略高新技术研究和重大科技计划,结合国家规划和布局,在有潜力、有优势、有资源的学科研究领域,积极整合现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拓展资金来源,加大资金投入,打造高层次的学科层面的科技创新平台。其次要彻底打破院系界限,整合科技资源,在全校范围合理调配,按照学科体系建设需要,注意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以及国家各类平台建设计划紧密结合,利用多方资源,构筑跨学科共享的综合性创新平台。第三要注重学科交叉渗透,在保持已有学科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加强传统学科与现代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等的结合,打造学科交叉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

3.4凝练和强化特色明确的优势科技创新团队

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要以学科方向为龙头,以平台建设为依托,以科技项目为纽带,以凝聚优秀创新人才为主体,依据国家农业科技发展战略需求和学校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需要实施。加强高等农业院校的创新团队建设,首先要充分发挥领军人物的作用,注意培养领军人物的战略眼光和组织协调能力。其次团队成员要有甘于奉献的精神,团结协作进行科研攻关,确保整个团队和谐有序运行,增强团队战斗力。同时,学校要设立优秀创新团队基金,对梯队结构合理、研究方向明确稳定、有可持续发展潜力、能支撑学科发展的优秀团队提供资金保障,促使其潜心进行原创性研究,出大成果。

3.5建立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学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机制

首先,构建学术创新人才集聚平台。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建设工程和重点基地,坚持引人与引智相结合,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不断提高学校学术创新人才集聚效应。其次,构建学术创新人才成长平台。以提升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大学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青年学术骨干培养,不断提高学术创新人才的学术水平和竞争力。第三,构建学术创新人才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学术创新人才密切跟踪学术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与海内外同行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活动,不断提高学术创新人才的学术交流能力和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第四,要营造引进和留住人才的良好政治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要使科技创新人才心情舒畅和充分自由地开展科技研究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众多人才向往之处,也才能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人才。

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科技创新活动;创新能力培炎;课程体系;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155-02

党的十做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与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2014年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再次强调“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是实现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面向大学生开展的各类科技竞赛、课外科技活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激发学习潜能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及解决实际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1]目前国家和地方对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和资源保障,对促进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高等学校作为创新性人才培养的主战场,依托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平台,建立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管理、激励机制,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现状分析

1.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形式多样。目前大学生参加的科技创新活动有科研训练项目、各类科技竞赛,也包括参加老师的科研项目以及参与企业的技术研究开发、自主开发等。但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和各类科技创新竞赛项目。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是国家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划拨给高校的专项资金,大学生以项目为目标,以开发实物模型、软件成果的方式进行,每一个项目资助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科技竞赛以专业为主导特征,是在专业知识技能应用的技能方面的竞技活动。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平台已经初步建立,

2.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积极性高。根据对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的调查,大学四年间,有50%以上的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参加过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学习成绩在前20%的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比例超过80%,学习成绩在前5%的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比例是100%。由此可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3.科技创新活动日益成为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内在驱动力。随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制度化、体系化的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活动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调查,在校生普遍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本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密切互动关系,科技创新活动日益成为大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导向和内在驱动力。

二、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课程体系建设,夯实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而目前基于专业知识教育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存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轻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情况;重专业课程内涵建设、轻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与导向性设计。[2]逐步完善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实现从知识导向型从能力培养导向型的转变,是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1.突出课程体系建设。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本质是一种综合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在科技创新中的具体实现。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是能力实现的基础,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既要保证教学内容的相互衔接和配合,还要强调课程设置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在课程在体系中的定位、知识体系、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在科技创新培养的地位和作用。在具体内容设置中,要强调课程知识体系的综合应用与实现。

2.突出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工科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为工程实践和科技创新服务。传统的实践教学直接目标是为理论教学服务,培养与专业相关的工程实践技能。在现代化的高等教育中,科技创新的能力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和其在实践教学中的具体表现。所以实践教学在创新能力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要加大实践教学内容的比重,在教学任务与教学方法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开设科学技术方法论的课程。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是增强设计人员在产品设计中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产品的设计理念、思想、对设计的总体把握和理解是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在传统的教育中,学生学会了概念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设计计算、仿真分析等主要技术性的知识和技能,而缺乏一般性技术哲学的学习。[3]所以高等教育亟需开设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方法论、现代设计方法等方面的课程,开拓学生科技创新的思维广度,实现科技技术的基本方法、基本思想与专业知识融合,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探索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科技创新活动为重要内容的任务型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是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现渠道。传统以班级、专业为教学组织的基本单元,以教师为主导、课堂教学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模式在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中面临巨大的挑战。

1.实现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如慕课、微课被广泛应用到教学中,海量的信息资源又为这些教学资源提供了大量可以获得的教学资源。近年来方兴未艾的教学仿真平台又为教学提供了可以直接利用、成本低廉的实践教学手段。如何实现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与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有机统一,是现代化高等教育的重要问题。

2.扩大任务导向型教学模式的应用。传统的知识导向型的教学模型在理论知识传授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中,知识导向型的教学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受目前基础教育体制的影响,目前国内大部分大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目标性,学生的学习、实践、创新都需要教师各方面的激发和鼓励。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以任务导向型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分析方法、创新方法。

3.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统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教学的两种主要的表现形式,其中实践教学主要有课内实验、与课程相关的课程设计和实习等具体方式。课内实验与课程设计与课程教学内容直接相关,根据教学大纲,课内实验与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比较稳定,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较小,不利于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应该加强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实现教学内容的重点由设计任务、设计成果到设计方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四、以服务、激励科技创新活动为目标,完善大学生科技活动管理激励机制

在以科技创新活动为依托的人才培养中,通过完善管理服务机制可以更好地为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服务,激发广大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1.逐步形成完善学生课程创新活动的管理机制。在大多数高等学校,本科生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属于本科教学的管理的范围,但是科技创新活动具有一定的科研的性质,科技创新教学管理与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有着明显的差异。科技管理机制既要对科技创新项目、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活动进行科学管理,建立一套科技创新活动宣传、立项、检查、评审服务机制,对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检查、督促,更要为广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技术和方法领域的指导服务,有组织地进行科技创新方法类课程的建设,建立学生专门从事科技活动的实验室或者实训中心,不定期通过技术讲座、展览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技术和方法上的指导服务,形成较为完善的基层教学科技创新管理服务机制。

2.改革完善大学生评价机制。目前以学习成绩为主要评价指标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考虑相对比较少。根据调查。北京林业大学专项调查表明,学积分排名在前20%的同学有80%参加过各类科技创新活动,而学生参加科技活动最为直接的动机是学校的激励。根据目前的评价机制,学习成绩一般但创新能力较强的学生很难在本科生各类评价中获得优势。而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目前也缺乏较为完善、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评价机制。首先,将科技创新能力有机融入到学生评价机制中。其次,设计科学的创新成果评价办法。最后,对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潜质的学生进行差异化管理,这样可以积极鼓励具有特殊创新才能的大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潜质。

3.鼓励高年级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经过几年较为系统的专业训练,部分高年级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也具备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如果给这些学生参加学校各类科研活动,对于提升这些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高等学校通过一定渠道,鼓励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已经成为培养科技创新性人才的重要形式。

课程创新活动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依托科技创新活动,构建科学课程体系,探索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完善教学管理评价机制,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但创新性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的顶层设计、高等学校、研究机构、企业的积极重视与支持,需要学校不断探索、改革并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管理机制,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长期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刘广君.基于学科竞赛的工科类专业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究[J].高教学刊,2015,(11).

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范文

【论文摘要】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中等职业学校也只有实施创新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才能办出特色。本文就中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了课外科技教育活动的特点,提出了三个层面的课外科技创新教育活动,总结了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早在1999年,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性意见》中也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应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肩负着为经济发展培养一线劳动者的重任,理应认真实施创新教育,肩负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从中等职业学校自身考虑,也只有实施创新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才能办出特色,才能真正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人才,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

1创新能力的内涵

创新,是一个经济范畴而非技术范畴,它不仅是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更是指把已发明的科学技术引入到企业中,形成一种新的生产力。

创新能力是指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在强烈的创新意识驱使下,通过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运用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借助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思维方式,新颖而独特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由此产生出有价值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并将其付诸实施的能力。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三部分,创新意识是前提,创新思维是核心,创新技能是保障。

创新意识是主动开展创新活动的观念和意识,表现为对创新的高度的劳动热情、追求和开展创新活动的兴趣和欲望。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新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

创新思维是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新颖、独特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独创、具有明显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创造出新的事物,它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创新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思维操作方式方法灵活、多样、独特,思维结果新颖、丰富、正确。创新思维能力是构成一个人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

创新技能实质上是人的手脑协调的动手能力。没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就不能把头脑中的创造性构想物化为有形的物体。

2培养创新能力的课外活动特点

开展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技能的培养,需要从课内与课外两个方面着手进行,课内创新教育主要表现为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即以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为主,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创新知识结构,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但是创新教育具有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集中式的课内教学有着其固有的缺陷。为此,中职学生所进行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不仅是课内教学的重要补充和拓展,而且是培养中职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的有效途径,是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的主阵地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有形载体,在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为第二课堂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对课堂教学而言,它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实践性:课堂教学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学生注重的是理论学习,而课外科技活动则侧重实践性,即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注重的是实践能力的培养。

(2)创新性:开展科技活动需要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通过对题目的理解、设计、制作、调试,每一个环节都有创新的元素,都需要学生有创新精神。

(3)协作性: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大都由不同专业的学生组织成团队来完成。学生在参与科研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学习,接触其他学科的知识。同时,科研活动本身更加要求他们明确分工、相互协作,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

3创新能力培养的课外活动形式

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实践过程,其任务是探索未知,其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创新”。为了让更广大的中职生能够参与该项活动,并在活动的实践中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欢乐,中职学校可以根据学校专业开设情况,组织三个层面的课外科技活动:

3.1普及型创新教育活动:这是第一层面的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调动每个学生的创新兴趣和欲望,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潜力。普及型创新教育活动又分为层层递进的三类活动:

第一,定期组织开展全校性的科学知识讲座。学校可以由业务素质高,科技意识强的教师,结合专业和行业特色介绍科技发展历史、现状、前景及科技应用实例等身边的科学知识。

第二,开设全校性的创新知识课(也可以做成讲座的形式)。由学校专职或兼职科技辅导员向学生进行创新原理、创新思维、创新技法、创新意识的教育和训练,注意引发学生的个性品质,激发创造的火花。

第三,组织开展常规性“异想天开”活动。学校可以分专业或分类别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每周一次活动。活动中,由科技辅导教师围绕一至两个创新技法提出引导问题,小组成员围绕问题展开发散思维,或者联想其他新的问题,或者探寻解决问题的措施。教师与学生一道互相影响、互相讨论,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

3.2技能训练型活动:这是第二层面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目的是在学科教育中渗透科技教育,不但让学生增长知识,而且也发展学生个性。在中职学校,结合专业特点,有计划地把创新潜能、创新思维的开发与创新技法训练同专业实训、实习等专业技能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能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科技创新才能。

为了让一些对科学有更多兴趣和爱好的学生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技能培养的机会,在普及的前提下发展孩子的个性。我们的做法是:把科技制作活动与专业技能训练相结合,深入开展科技制作活动。我们主要集中专业优势,在机械、电子、计算机等三个专业进行创新和开发,组成课外科技制作活动小组,进行重点指导。每个组都完成了一项项很有创意的科技制作,比如机械专业设计制作的趣味七巧板、趣味鲁班锁、金属工艺画,电子专业设计制作的趣味电路、控制装置,计算机专业设计制作的电脑美术、电脑动画、网页、外挂程序等都受到师生的广泛关注,在校园艺术节上大放异彩。同时也激发起了学生的创新灵感,使学生迫不及待地进入第三层面的活动。

3.3创新作品制作活动:这是第三层面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目的是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一部分有专长的学生的创新能力,指导他们完成学术论文、创造发明、科技制作与社会调查报告等。

由于前面两个层面活动的开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会得到提高,兴趣得到激发。为让每一个想做科学研究的孩子都能得到指导,并照顾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让对科学有特殊爱好和有才华的孩子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主张让学生带着问题找导师。学生的小课题一旦得到导师的确认,就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充分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并给予时间、空间和经费的支持,并得到指导教师的全程指导和帮助。指导教师会鼓励他们在科学课堂和生活中寻找研究的线索,了解已有的概念和认识,提出各种问题,集中探究的项目,引导他们参与到研究、制作和改进中去,并最终形成创新作品,参加各级科技创新大赛。

通过近几年的教育实践证明,以上三个层次的科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能使中职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普遍提高,创新能力得到普遍增强,同时也提升了学校素质教育的质量。学校学生年年参加县、市、省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职业技能大赛都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

4开展课外创新教育活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职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学会动手、学会创新思维,从而开发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科技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中职学生发明创造的先导。不动手的发明创造是空想,不动手的科技教育是空谈。学生只有在动手改进实验、动手制作教具学具、动手进行小制作、小发明和推广科技成果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发展创新能力。因此活动中要注意:

4.1要能体现科技与创新的整合统一: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创新教育与科学教育绝对不能相互独立,各不相干。因为科技创新活动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与技能,教学生做出科技作品,而是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潜力。学校在组织科技创新活动时,既要注重使科技活动具有启发创新的效能,又要注重创新教育的科学性。能够在教育中使理智与情感取得平衡,这样的科技活动才是创新的科技活动,才能够真正使中职学生受益。

4.2要注重科学技能与主体创造的和谐一致:科学技能包括知识技能和操作技能,它是发展才能的基础。在活动过程中,对技能的掌握有一个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在既要动手,又要动脑的制作活动中,中职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才能够真正得到锻炼,创新技能才能不断得到提高。

4.3要强调科技与表现的完美结合: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作为文化学习失败的中职学生,这种需求更强烈。在实施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让学生体验成功,对于提高中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科技辅导员教师应有效地利用合理的机能性和心理的情绪性,来唤醒在学生心中的表现欲望,并诱导其走向创造性的表现活动。让学生通过视、听、触觉等多种感官的训练来充分表现自己,自由地表现自己的主观感受,教师要适时地进行鼓励,绝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奇思异想,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调动了学生创造表现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目的。

未来的世界可以说是一个创造力的世界,社会各种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实质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作为培养初中级技能型应用人才的中职学校,更要充分发挥科技活动的优势,发展中职学生的智慧,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勇敢地面对新时代的挑战!

参考文献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