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教育论文(6篇)

时间:2024-12-31

体验教育论文篇1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对主体教育的研究已在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着重理论批判轻理论建设、某些命题的哲学色彩较浓、实验或实践的检验不够等问题。为了使主体教育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必须采取努力拓宽主体教育研究的视野、充分发挥主体教育实验的功能、大力倡导科学规范的行动研究等对策。

一、主体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主体教育的思想由来已久。例如,古代孔子的“启发性原则”和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近代杜威的“儿童中心论”,便蕴涵着丰富的主体教育思想。但上述主体教育思想往往是零碎的,没有形成严密的理论体系。

当代中国对主体教育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1年,顾明远提出了“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的命题;1982年,在顾明远和黄济主编的中等师范学校教材《教育学》中,对“学生的主体性”这一命题列出专节加以讨论,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之后,从师生关系角度探讨学生主体性问题的文章日渐增多。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教育界开始在理论层面思考如何使儿童真正成为教育主体的问题。90年代以后,“重视教育的主体性”、“树立主体教育思想”、“建构主体教育哲学”等理论主张此消彼长。根据我们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的检索,从1994年到2005年,在标题中含有“主体教育”的文献为173篇。这一数据说明,主体教育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在新世纪继续得到研究者的关注。

二、主体教育研究的主要成果

综观国内已有的主体教育研究,可以发现,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5个方面:

(三)关于主体教育的理论基础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研究者更加重视从哲学层面探讨主体教育的理论基础问题。例如,王本陆指出,主体教育研究主要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学说与教学认识论为理论基础。主体性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征,是现代人应有的重要素质。马克思科学人性观的确立,为主体教育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种建立在科学人生观基础之上的主体教育思想要求确立和提高人的主体地位,充分释放和发挥人的巨大能动作用。倡导主体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发展人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价值追求。我们的主体教育不但要使人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也要使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始终保持人性的方向。主体教育理论研究最为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这方面,教学认识论成为思考主体教育问题的有力武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化人类文化资源为个人的精神财富,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认识论在教学层面上解决了主体教育的活动模式问题,使主体性的培养有了主导途径。

(四)关于主体教育的实验研究

主体教育实验是在主体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以发挥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关键、以把学生培养成教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主体为宗旨的教育实验。主体教育实验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单因素主体教育实验,即对主体性的单个因素进行实验研究;二是多因素主体教育实验,即对主体性的多个因素进行实验研究。随着主体性研究的深入,主体教育实验也因其研究的科学性而受到国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天津二师附小在历时5年的主体教育实验研究中,经历了前期准备、以学科教学为切人点的实验研究、“以人为本”的多层面探究这三个阶段,实验主要从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和教学过程的优化两个侧面为学生创设自:动的机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裴娣娜主持的主体教育实验经过十余年探索,也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构建了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指标体系;界定了主体教育的教学目标;提出了基本教学策略、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新的教学原则、主体性课堂教学评估的标准和激励性、期望性的主体教育评价机制等。

(五)关于主体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主体教育在经历了思想萌芽、理论建构、实验验证之后,逐渐步入微观的课堂教学实践探索阶段。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探索主体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一线教师的重视。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质上是主体教育实验的延伸,是理论见之于实践的产物。在这方面,陈晓提出的“主体性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颇为引人注目。所谓“主体性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即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相结合,学生自主参与教学全过程,并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教材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此外,“还学生以主动权”、“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等不同的命名,也都成为一线教师探索主体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有力证据。

三、主体教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重理论批判,轻理论建设

主体教育理论是基于对传统教育(客体性教育)的批判而提m来的,因而对传统教育的批判是主体教育理论的逻辑起点。正是针对传统教育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使学生处于被动、消极的客体地位,研究者才提出了“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主体”这一命题。不破不立,把对传统教育弊端的批判放在教育改革的突出地位.。这种思路必须肯定;但改革的焦点不能始终停留在批判层次,而要更加注重主体教育的理论建设。理论建设的核心应当立足于现在和未来,考虑当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主体,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措施才能培养这样的主体。这个问题显然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某些命题的哲学色彩较浓

主体教育理论的提出深受哲学界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以致在命题的表述上大多借用了哲学思维的成果。从教育研究的视角反思,必须对这种“哲学化倾向”进行教育学的改造,才能使主体教育的研究更加具有教育学的学科特点。目前有关主体教育命题方面的分歧,如“教育的主体性是否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已经对主体教育理论的突破形成了阻碍。这些分歧只有通过拓宽主体教育理论研究的视野,从狭隘的哲学思辨中解放出来,适当吸收相近学科或交叉领域的有益思想,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三)实验或实践的检验不够

主体教育理论研究中提出的新概念、新命题,大大丰富和发展了教育理论。但仅仅有这些认识层面的变革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通过教育实验或实践的检验,才能确证理论思维的合理性与预见性,并有效地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当前在主体教育研究中普遍存在着“重目标、轻行动”的现象,即理论构想多,实验验证少;夸夸其谈多,付之实践少。就实验研究本身来看,亦存在着实验类型单一、实验的周期较短、实验的推广性不强等问题。此外在主体教育的研究中,鲜见科学、规范、理论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密切结合的行动研究成果,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四、深化主体教育研究的若干对策

(一)努力拓展主体教育研究的视野

在主体教育的理论研究中,无疑需从世界观和方法论角度发挥哲学思维的指导作用,但过多地借用哲学术语很容易使人产生“哲学化”的误解。因此,主体教育的理论研究视野必须向更多的领域拓展,如心理学领域、社会学领域、生态学领域,这样才能从相关学科的有关研究中得到启发和滋养,从而丰富、发展和完善主体教育理论。以心理学领域为例,从心理层面探讨主体的自我调节与激励机制,显然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在这方面,无论是班杜拉的自我调节理论,还是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都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充分发挥主体教育实验的功能

一般而言,主体教育的实验研究担负着探索、验证和推广的多重功能。在今后的实验研究中,除了要继续发挥探索性实验的基础作用外,还应更加重视验证型实验和推广性实验的独特地位。验证性实验对于检验已有理论的可靠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推广性实验对于扩大理论的社会影响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只有把探索性实验、验证型实验和推广性实验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备的实验体系,主体教育实验的多重功能才能得到有效发挥。

体验教育论文篇2

【关键词】高校全程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C-

0072-03

在德、智、体、美、劳中,德育是核心。然而高校德育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完整、动态和渐进的过程。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落实德育目标,一直是德育工作者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作为一直工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笔者受全程化职业生涯教育理念的启发,认为将全程体验式教育方法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提高教育实效性的最佳选择之一。

一、高校全程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高校全程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大学生进入学校到毕业的整个学习过程(包括寒暑假等节假日在内),教育者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被教育者的心理、生理特征以及个体经历,创设相关的情景,以“实践―学习―再实践―再学习”的模式,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在校内外统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大学生亲自参加实践,从而使得他们把做人做事的思想道德规范内化为健康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行为习惯,并且在全程体验中培养起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高校全程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一)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全程性

全程式教育把传统的上级发什么文件,有什么要求,就做什么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分解为若干个具有渐进性、递进性的教育实践环节,贯穿于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在学校的统筹安排下,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全程参与体验式教育活动;一般来说,每个学年为一个教育阶段,每个教育阶段的任务侧重点不同。在内容上它具有一定的衔接性、递进性、全方位性。在时间安排上则体现出一定的连续性、渐进性、全程性特点。

(二)思想政治教育参与的体验性

体验式教育重在体验,也就是通过多种体验的途径,让大学生在活动中设身处地、亲身经历,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升华认识。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在体验中伴随着的就是亲历性,体验是大学生自己的体验,无论是创设情境,还是参观调查,仰或是角色扮演等具体的体验教育活动,都是学生作为主体亲自参与,亲自经历,在参与中得到体验。

(三)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多样性

开展全程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高校德育的培养目标为依据,教育的内容是多层次的,包括: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二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三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四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等。相对教育内容的丰富性,体验式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课前调查中的体验式学习、角色扮演中的体验式学习和课堂辩论中的体验式学习等。丰富多样的体验形式,有助于对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在因材施教中,有利于实现教育目的,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四)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效性

实施全程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其达到的效果是多样的,一是让大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二是通过多样化的体验教育,提高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现代教育理论特别尊崇自我教育能力,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三是在自我体验中,锻炼了大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强化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构建高校全程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高校培养目标和时代的需要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是高校的主要目标之一,学生如果只懂得理论知识,而没有实践能力,是无法适应社会的。

全程学习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全程体验式的教育方法,它既可以使得大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培养实践能力,使大学生慢慢地完成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有助于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也可以让学生在全程学习中激发出终身学习的欲望,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革新的需要

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被形象地比喻为“填鸭式”教育教学方法。它注重教师讲、学生听和记,学生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这种古板、单调、生硬的教育教学灌输方法,重理性轻感性、重共性轻个性、重形式轻内容,其教育教学效果不佳,学生不仅学不到位,而且学完考完就忘,并且导致学生越来越没有学习的兴趣。

研究表明,对于阅读的信息,我们能学习到10%;对于听到的信息,我们能学到15%;但所体验过的事,我们却能学习到80%。相对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体验式教育能够很好地弥补传统教育教学的不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充分开展全程体验式教育,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教育者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体验学习,让学生亲身去感受、感悟,能够有效地调动教、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实现教学相长,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而且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三)基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需要

大学生在高校接受教育的过程是一种认知过程,必然要遵循人类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即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一个深入地学习思考,从量变到质变的思想升华过程。全程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讲究的是“全程”和“体验”,“全程”强调的就是一个过程,一个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浅入深、由不认识到认识的过程,由量变到质变、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体验”强调的就是一种实践,一种亲身经历。全程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较好地体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认识过程。可见,将全程体验式教育方法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需要。

(四)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特点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来自于实践,是对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是一种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理论,实践性是其明显特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被教育者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说到底就是要能“学以致用”,即指导实践,也就是把做人做事的思想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实化于行。开展全程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让教育者在做中学、做中悟,可以更有效地把知识转化为个人品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开展实践性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三、高校全程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载体

(一)以高校两课为主渠道,强化大学生全程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课堂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高校两课是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大学生了解、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主要渠道,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至关重要。因此,要在高校两课中对大学生进行全程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

具体做法是:一是创设情景法,在教学教育中教师可以借助于各种媒体,如电影、电视、多媒体等,充分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依据教育目的,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形象、逼真的情景,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感染学生的情绪,激起学生的共鸣,以打动学生,让学生在情景中进行体验,以达到教学的目的。二是角色扮演法,事先让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准备小品表演、情景剧等。通过角色的扮演,把教学内容通过表演的形式再现出来,把枯燥乏味的课本知识转换成活生生的现实。表演的同学固然有了内心的体验,已经理解了教学的内容,观看的同学也从中悟出道理,对教学内容有了更深刻的印象,进而转化为某种行为规范。学生对表演的浓厚兴趣也进而转化为学习思想政治的极大热情。三是课堂讨论、辩论法,讨论式教育使学生在教师引领下通过动口、动脑等形式自由地发表自己的主张,并获得自身体验,课堂辩论活动是让学生有理有据地各抒己见,在针锋相对的辩论中明辨是非曲直,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二)以辅导员、班主任为主阵地,加强大学生全程体验式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朝夕相处,负责管理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他们的工作职责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生力军。因此可以以辅导员、班主任队伍为主阵地,加强大学生全程体验式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全程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结合两课的教学内容,依据思想政治的教育目标等分阶段有序地进行。

比如,在第一学期,可以以讲座、座谈、新老生的经验交流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帮助和引导他们从中学过渡到大学。并组织他们讨论:为何到大学读书?读书的意义是什么?等等,以此引领他们树立理想信念,进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第二学期,以讲座、参观、看革命影片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教育。在第三学期,可以组织他们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他们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我校中文系就经常组织学生去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通过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理解基本道德规范,遵守规范等。

(三)营造全程体验式校园文化,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

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的成长和生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环境具有育人的功能。生活在学校里的学子们,校园环境每时每刻都在对他们进行着一种渗透力很强的性情陶冶。高校可以根据本校的校训和办学理念,营造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环境,如:可以通过给楼道命名、为花园题字,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和体验,将有限的校园空间拓展为无限的育人阵地。

(四)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拓宽学生全程体验式实践渠道

可以在博物馆、纪念馆、公园、敬老院等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每个学期有针对性地组织大学生到博物馆和纪念馆参观,到公园的革命烈士墓去祭奠,到敬老院去慰问,使得大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了解革命事迹,懂得人间的温情,以此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爱国、爱党的意识,继承和传承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美德。如我校中文系每年均组织学生去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灵川县海洋初中开展实训活动,在活动中,通过支教、探望贫困生、为该校义务劳动等,培养他们的劳动精神和爱心。

(五)发挥互联网优势,建设全程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新高地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认识世界的主要渠道,他们在网上浏览新闻,查阅资料,和陌生人聊天,与远方朋友通信,甚至在网上购买生活用品。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来开展全程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如充分利用微博、博客、论坛、QQ群、飞信群等方式,师生、生生之间能及时沟通。这不仅极大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空间,也可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最大限度得到满足。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互动交流活动,如我校中文系青年志愿者就在网上组织开展了“变废为宝”“每天一毛钱,资助艾滋病者”“爱心献血”等活动,吸引大学生的参与,引导大学生学雷锋、做好事,打造网上爱心家园。

【参考文献】

[1]吴志宏,冯大鸣.新编教育管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

[2]邢伟,方晓波.体验式教学法在高职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立项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2010lSZ017)

体验教育论文篇3

一、走进社会,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围绕我园的社会体验主题课程,我们在每一个主题都进行着社会体验活动。我们以幼儿身边的新鲜事物等为切入点,设定了幼儿感兴趣的社会体验活动。和我们每天打交道的就是热闹的马路,孩子们到马路上亲自观察马路上的标志、人、车,认识了和我们密切相关的斑马线、红绿灯、交警叔叔、清洁工等,一系列的活动都是让幼儿通过寻找、观察、触摸、操作等方式发现了社会中的许多秘密,在探寻中开阔了幼儿的眼界,丰富了幼儿多方面的知识经验。

二、经验共享,碰撞幼儿的思维火花

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有了每一次的社会体验的基础,孩子们说话的积极性越发高涨,越想去和别人交流自己的发现,和大家分享那一份喜悦。在主题《寻找春天的足迹》中,幼儿去公园、去郊区观察春天的变化,将他们观察到的、看到的记录表带来幼儿园,讲述着“我发现了小草,小草是绿色的,摸上去尖尖的,小河的水融化了,垂柳发芽了桃花是粉色的,有五个花瓣,天气暖和了蚂蚁也出来寻找食物了”……孩子们还把他们的照片带来和小朋友展示:“这是我和妈妈一起去摘草莓,草莓红红的,大大的,可好吃了,我们采摘了好多呢。”正是因为有了自己的经验基础,孩子们才有了经验共享,发展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才会让大家的思维得以碰撞,让经验得到更好的融合。

三、挖掘体验课程,拓展幼儿的思维

经验我们围绕主题活动进行着《春雨的色彩》《春天在哪里》《春天里的故事》,而在春天中又发现了土壤中的秘密,进行了生成活动《土壤》,我们带领幼儿用小铲子挖土,观察土壤的颜色特征,亲自感受土壤的秘密,孩子们发现了土壤里的虫子。土壤能让植物更好地生长,在科学区让孩子用土壤种植红豆、绿豆等,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在主题活动《夏天在哪里》中,孩子们发现了水果的秘密,我们进行了生成活动《水果大变身》,让孩子们用水果做成水果沙拉、水果罐头、水果汁等,在操作中、品尝中,幼儿探究的兴趣得到更好的激发。就这样我们以自然资源为基点,通过预设主题网络和生成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使各领域横或向纵向发生联系,并利用适宜的现成的教材或自己创编的一些教材构建了园本课程。

四、引进资源,发展幼儿的创作欲望

体验教育论文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体验教学教学模式学习动机

小学语文教育是受教儿童获得读写功能不可或缺的一环,但是识别、掌握文字长期以来强调学生被动学习,强化记识训练,机械重复,忽视人的发展。当代教学应致力于包括知识、智力在内的个性的发展及素质的提高。而体验教学模式因注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小学语文教育者越来越多的关注。

1.体验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1.1体验和体验教学的基本概念。

体验教学模式是立足于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能力、情感,以体验教学为主要教法建立起来的一套完整的教育培养模式。

1.2体验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2.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只是人类大脑对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主观描述,并非客观事物本身,“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1];现有知识不可能是人类探索的最终解答,必会随着人类认知的发展而不断前进、发展;人们面对现实问题时,不能仅依赖原有知识,而要针对具体问题,大胆实践,根据新的体验结果,对已有知识进行提炼、重组和创造。体验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不仅要成为信息的吸纳者,还要成为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要真正掌握科学知识,学生应成为主动的实践者。只有在实践中,知识技能才能逐步转化为内在本领。这些都进一步要求学习者增强主动性、探索性,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的宗旨相契合。

1.2.2情知教学论

教学是由教师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4]教学过程是情感和认知的统一。师生间存在两条并行的信息回路,即知识信息交流回路和情感信息交流回路。知识回路中的信息是教学的内容,情感回路中的内容是师生情感、情绪的变化[2]。无论哪条回路无法保持畅通,都影响教学质量。所以两个系统应当协调发展,相互促进,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2.3现代教育观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正处于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当前知识经济蓬勃发展,国际间的竞争愈发体现为人才储备的较力;国内各项事业在发展中出现许多新现象、新问题,对人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体验教学模式强调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创新的能力,使其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与当代的教育观要求相一致。可以说,体验教学的独特定位和优势满足新时期我国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现实需要。

2.体验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架构设计

教育体验教学模式强调在多元化的情境中体验、交流、学习。在这一模式中,教育目标达成、知识学习、心理养成都是随着活动的展开逐步实现的。基本上按照合理设置情境―激发动机―实践检验―改造知识体系的过程进行。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识字4》为例说明体验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使用。本课程学习目的有二:一是认识“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展、运、网”等14个生字;二是学习运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的方法,使学生知道虫字旁的字大多跟昆虫有关。因此具体课程设计如下:

2.1合理创设情境。

教师设定:“同学们,今天我们到一片开阔的田野中,来一起认识一下在田里头生活的一些小动物,好吗?”――体验教学模式下,借助特定环境和氛围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

2.2激发动机,探索方法。

教师导入问题:“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教师这里有几条谜语,请你猜猜都是什么动物。它们都是生活在户外,大家一定见过哦。”

“一架小飞机,飞到东来飞到西,最爱荷叶上面立。”

“细细长长一条虫,两头尖尖不见头,整天工作在土里,打雷下雨就露头。”

“小小诸葛亮,稳坐军中帐,摆开八卦阵,专捉飞来将。”

――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对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成果。

2.3在实践中检验。

教师在屏幕上向学生展示蜻蜓、蚯蚓、蜘蛛的形象,给出上述动物的正确写法,并标注拼音。让学生把动物形象与文字表述相联系。然后擦除写法与注音,调整动物形象的顺序,让同学们给出不同动物的正确写法和注音。这实际就引导学生把习得的解决方案运用于实践中。而后教师把动物形象与正确的写法、注音再次展示,重复数次并调整动物形象顺序,引导学生不断进行反思认知与再次实践,获得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2.4改造知识体系。

教师抽除动物形象,将蜻蜓、蚯蚓、蜘蛛三组文字并列,提问:“大家刚才学习了这三个词,那么它们有没长得一样的地方呢?”学生将直观说明“都有左边虫子”。教师应当及时引导:“大家非常地聪明,这些字‘虫’字旁告诉了我们它们都跟昆虫或者小动物有关系。”这就通过直接练习,使小学生明白偏旁部首与文字描述对象之间的紧密联系。这就实现了其对自身文字认知知识的改造,建构了新的知识信息。

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体验教学模式应当注意的问题

3.1动机与障碍。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学习动机推动的[3]。许多人认为学生没有学习的热情,这其实是一种认识偏差,“事实上,人在任何时刻都不会没有动机的。说到人的动机的有无时,只能说,某些人对他所面对的不爱做的事缺乏动机(而对其他的事仍有动机)而已,但绝不能说他们没有动机”[4]。

激发学习动机需要注意:激发要适度。研究表明,动机与效率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的曲线关系[5]。只有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效率与动机强度成正比,一旦超过这个最佳值,动机反而会产生一定阻碍作用。这是因为,动机越强,注意力越集中,但同时注意力的范围越缩小,这对于要求跨度较大的复杂学习不利。再者,过度紧张一般会引起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削弱、降低学习效率。所以教师既要懂得如何激发学习动机,又要懂得如何适度激发学习动机。

就其上文举例来说,教师在课程导入时,要先设置户外活动的场景,其后所提出的猜谜游戏必须考虑小学生的知识能力,不能在文字表述上过于艰涩。超出其认知程度的文字对其来说都是无效的,导致小学生无法了解教师所描述的对象,继而失去兴趣,影响后面的教学过程实施。

3.2挑战与应战。

教师要想让学生专注于学习内容,不产生排斥情绪,还必须保证创设的教学情境的合理,也就是“挑战与应战”的平衡。在体验教学模式下,学生置身于具体的教学情境,遇到问题的“挑战”,在教师的引导下,沉着“应战”,最终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和技能,身心得以成长。

那么是否意味着问题的难度越小越好呢?当然不是,教师应把难度设定在学生的能力可以解决却不可能轻松解决的程度。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发挥最佳的技能水平,学习成果能使其在精神上达到最大满足。美国学者奇克森特米哈伊的“畅爽”理论认为,人们完全投入处理某件事物时,精神上会获得一种愉悦感觉,体验者会觉得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已经超越自我局限,进而会毅然投入新的活动,向更高层次发起挑战[6]。学生经过重重考验,最后克服难题时会兴奋不已,而这种无与伦比的畅快和成就感,会促使他继续投入学习。但如果问题的“挑战”难度与学生的“应战”能力不能保持一致,则可能出现三种情况:①高挑战,低能力。这时学生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解决问题,心理处于压抑状态,挫败感陡生,逐渐丧失学习热情;②低挑战,高能力。这时学生很容易就解决问题、达到成功,却不会有任何成就感,进而觉得该项学习索然无味,把学习热情转移到其他领域;③低挑战,低能力。两者处于平衡状态,但整体教学活动在低层次徘徊,学生对学习表现为无动于衷或麻木不仁,进而对整个教学采取冷淡态度。

教师通过文字相同的部分让小学生了解偏旁部首的意义就是“挑战―应战”过程。教师不能一开始就要求学生掌握偏旁规律,而是先通过具体场景设定、游戏参与、具体案例呈现,最后总结。这样的课程设计保证挑战的逐步提高,也有利于学生挖掘自身的潜能。而每一步应对成功都意味着学生在精神上的畅爽状态,并愿意继续应战。

3.3学习方式和教学形式的变革。

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依赖性上,忽视了人的主动性和独立性。许多学生一提到“学习”,想到的就是“背书”、“做题”、“考试”。在体验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我们需转为多样化学习方式,使学生把学习看成为实践操作、自主探索。我国现有主要的教学形式还是课堂教学,它的弊端不必赘述。应当对课堂授课做出改良,既保持其优点,又弥补缺失,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就其前文案例来说,在课程上不需要拘泥于死板的教室陈设,让学生动手将课桌环绕中心摆设,学生也不用坐着接受单项的知识灌输,而是与教师一起游戏,进行必要的动物角色扮演,让课堂气氛更加轻松,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展开教学。

总之,体验教学模式让教学活动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体味的,激发出了学生的投入感和参与感,使学生产生了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为教学活动的继续展开并取得成效打下了基础。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的发展与完善有待于全体教育工作者集思广益、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卢家楣.学习心理与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23.

[2]胡尚峰,田涛.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探索,2003(11):49.

[3]韩永昌.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12.

体验教育论文篇5

一、课题的界定

体”是亲身”,验”是察验,体验是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具体落实到语文学习,体验是让学生直接接触阅读材料,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内心需要出发,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动眼,动口,动手,动心,诵读,联想,想象,凭借直观直觉设身处地、入情入境地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切身感受,仔细体味,深入揣摩,全身心投入文本之中,走进作品的生命,亲历语文学习实践活动。也正如宋代大诗人陆游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体验学习,以直接透过体验来建构知识、获得技能和提升自我价值,它不是一种单纯的认知过程,而是集自我、情绪和知识经验为一体的新型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建议阅读教学要注重体验,显现了语文的特性,遵循了语文学习的规律,也合乎汉语的特点。阅读教学中注重体验感悟的主要策略有:切身体察、活化形象、诵读涵泳、点拨促悟等。在体验感悟的同时,辅之以理法知识的学习,伴之以理性的思考和科学的训练,体验将成为提高阅读教学效益、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又一增长点。

二、课题的理论(政策)依据

1、体验学习理论

体验学习理论的完整提出归功于哈佛大学库伯(DavidKolb)教授,1984年他构建了一个体验学习模型——体验学习圈”,并从哲学、心理学、生理学角度对体验学习做了很多研究,后来又发表了大量的论著,随之Boud、Walker、Dean和Joplin等做了更多的研究,至今美国体验教育协会(AEE)已经成功举办了32届体验教育年会,体验学习研究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本课题运用体验学习理论就是针对长期以来中学语文学习总体上存在着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体验的倾向和忽视语文学习本身的规律,以学科知识为本位而非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问题,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理念,强调体验,纠正长期流行的知识化学习的偏差,把体验作为提高初中语文学习效率的一项重要改革与创新。

2、主体教育理论

主体教育理论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掀起的教育学理论,它的主要研究者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裴娣娜教授和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教授等。该理论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最本质的特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重要的前提。人的主体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本体主体性(指人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把握外界与自身的方式)、价值主体性(指求真、求美、求善和求自由的主体性)、实践主体性(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的主体生成、发展和呈现)。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理应注重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说到底是要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主体教育理论特别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理念:一是主体教育的出发点,主体教育的直接指向就是完善人、发展人。二是自由、自觉地活动是个体主体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活动可以使个体既有素质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成为影响个性发展的现实因素。三是主体教育的近期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发展和提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因此主体教育理论对中学语文体验感悟”阅读教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较好士嶙现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说明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概念是如何建构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因素。

体验教育论文篇6

今天我讲的这个题目是我和我的学术团队长期致力其中的一个重点研究领域,我想用三个模块来和大家做一分享。

一、生态体验德育,一种原创

学术品牌

什么是生态体验德育呢?生态体验德育是三重生态圆融互摄优化生命样态的魅力德育形态。它从元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圆融互摄的意义上反思人类的生存发展过程,系统思考和建构德育的过程。生态体验德育的实践形态是营造体验场―全息体验―互动陶养―群集共生。它通过体验式干预设计,创设富有价值引领、意义生成和经验开悟、洞开智慧的生态体验之境,从根本上超越枯燥说教的模式,彰显德育文化的原生态人本吸引力和感染力,创生出具有生态多样性和个性化特色的震撼心灵、感动生命的魅力德育实践样式。在生态体验论视界下,德育及其课程的功能是融会知识、澄明生活、生成意义。生态体验场是三重生态因子的科学组织与艺术化处置情境,它的运行机制是营造体验场、开放式对话和反思性表达。

1.生态体验德育正当其时

国内外的德育研究与改革新动向都显示了生态体验德育正当其时。在这里,我们需要知道我国德育发展的三大里程碑。第一个里程碑是1997年庐山会议,时任中国德育专业委员会主任的鲁洁先生牵头的国家“九五”规划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德育特点与规律的研究》,首次总结出了中国的四大德育模式,回应了当时中国没有自己的德育模式,靠翻译国外模式过日子的现状。这四大模式是体验德育模式、情感德育模式、活动德育模式和主体参与模式;第二个里程碑是2007年,时任中央教科所所长的朱小蔓先生受教育部委托作了第二次总结,其中增加了生态体验和生命叙事等模式;2014年,受教育部委托、由国家开放大学牵头作了第三次总结,这次总结提炼出了模式:生活体验模式、情感德育模式、生态体验模式、生命叙事模式、活动德育模式、欣赏型德育模式、三位一体模式和网络体验模式。

生态体验模式成为中国德育的模式之一被学界和实践界广泛认可。从国际上看,生态体验德育成效显著,成果丰厚,影响深远。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学者纷纷引用和应用生态体验理论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英国有两位著名的生态教育专家,一个叫DavidCoggan,一个叫PaulLittlefair,他们分别获得了英国皇家教育学院院士和教育学院荣誉院士,而这个荣誉就是他们凭借对生态体验德育的研究获得的。英国皇家教育学院的院士是很难获得的,他们提交的支撑材料就是与中国合作进行的十多年生态体验德育研究报告和案例,由爱丁堡公爵菲利普亲王殿下亲自颁奖授勋,这也说明生态体验德育在国际上已经有了相当的影响。

2.生态体验破解德育实效难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一直重视德育工作,但德育的实效性不高却一直是一个困扰学校和社会的难题,这和我们缺乏有科学实验支撑的本土原创理论和先进理念指引有关,德育实践缺乏行之有效的模式和科学化的途径方法。生态体验德育经过国内外近30年的大样本科学实验,在中国的不同区域及海外进行持续的现场扎根性研究,证明通过德育哲学观和实践模式的深层转变,专注体认生态体验德育理念,践行生态体验德育模式,实施和推进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生态多样性德育途径方法,能够收到显著的德育实效。根据诸多实验区和实验基地的现场观察发现,生态体验德育营造的三重生态圆融互摄,让体验者全息沉浸在生态体验场,不仅优化了师生、亲子关系,也让德育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世界,不断发生震撼心灵、感动生命的德育效果。

3.生态体验模式洞开德育的新时空

生态体验是一种生存发展和人本化德育模式。学理研究和实践检验证明,生态体验理论和模式从哲学观和实践观两大向度,在认识论、价值论、本体论、生存论、实践论、方法论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原创性的贡献。它开启了生态体验模式之营造体验场+全息沉浸+生态位优化+开放式对话+体验之思+实践延伸等实践环节,构建起既有利于人格健康成长又适合于知识技能学习体认的教育意境和氛围,使导引者和体验者双方全息沉浸在生命成长的乐趣中,从根本上改变了德育学科化、形式化的积弊。

二、走进生态体验德育理论

生态体验德育理论的顶层哲学命题是:三重生态圆融互摄优化生命样态,其教育哲学命题是:生态体验是臻于美善和谐境界的德育模式,体验是道德教育的本体。其理论阐释主要显现于《道德体验论》《生态体验模式论》《德育建模、验模与中国德育新模式》等系列成果之中。生态体验德育理论有这样三个命题值得反复体会,希望大家能够记住,第一个命题是教育者不再被称为教育者,而称为导引者;第二个命题是受教育者不再被称为受教育者,而称为体验者;第三个命题是导引者本身也是体验者。就是说导引者是社会赋予他权利来组织和导引未成年人学习和体验社会的规范与知识,与此同时,导引者本身并非道德的化身,他也需要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地体验道德,进行自我完善。一个真正的导引者,一方面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另一方面,必须深入研究和发现体验者的生命世界和三重生态圆融互摄之道。

1.生态体验理论的六大原创性学术价值域

我和姚亚萍教授在《中小学德育》2015第7期题为《生态体验理论的原创性学术价值域》的署名文章中写道:当前,生态体验实践如火如荼,创造出异彩纷呈的德育实践样式,并形成了全国不同区域和校本的“七大范例”。大数据显示,这一趋势仍有持续增强之势。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想是因为生态体验理论和模式之中流淌着原创性的学术基因。文章还提到了该理论的六大原创性学术价值域,即:圆融性价值域、生态性价值域、体验性价值域、生命性价值域、生活性价值域和原发性价值域。生态体验德育理论是我国本土原创的,因其原创性,所以我们可以自信地、大胆地去不断创新。

2.生态体验德育的核心理念

h的十七大、十鲜明提出生态文明要引导人走向持续、和谐发展的道路。什么是生态文明呢?简单地说就是在三重生态圆融互摄的意义上反思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方式。生态文明要求人类去遵循自然、遵循人的生命、遵循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这已是全社会的共识。

现在中国在“新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化)进程中开始着力推进生态乡村建设战略,其中也顺应了生态文明思想,应用生态体验理论,也即三重生态圆融互摄,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就不一一展开了,以后我们可以做一个专题,深入阐发三重生态是怎样圆融互摄优化生命样态的。

生态体验有观:一是三重生态观,主张宇宙世间的生态关系类分为元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三重生态圆融互摄。二是体验本体观,认为体验是道德教育的本体,是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之一。换句话说,没有体验,做再多的德育工作也很难入脑入心,因为有体验才有本体,才会有心灵的震撼和生命的感动。现在也有学者认为体验是教育的本体,是生存的本体。三是生命样态观,主张存在着不同的生命样态,而德育的功能在于优化生命样态,陶养健康润泽靓丽的生命样态。四是魅力实践观,主张德育应当而且可以通过提升亲近感和吸引力来增强德育自身的迷人魅力,臻于去枯返魅的德育新境界。五是生态智慧观,即超越人际智慧,开启生态智慧,从三重生态圆融互摄的高度重新反观生活方式,选择新的生态行为习惯,提升生命存在质量。六是生活世界观,主张回归生活世界,热爱生活、贴近生活、美化生活。七是和谐价值观,即个体要与他人、社会和自然达到和谐美善的状态。八是生态化育观,主张德育要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地浸润、滋养体验者的心灵,让道德文化变成体验者生命成长的阳光雨露。

三、生态体验德育理论的实践

生态体验德育对师生有什么意义呢?我以为,我们的德育要遵循生态之道和生命之道去发展人,让师生的生命潜能得到及时的激发,发展至自己最好的优质生命样态。让德育从站在对面转变为钻进体验者的心灵世界中去,从规范知识的外力变为道德文化的体认内化、生命的陶养升华,而不再是约束、防范与控制人的旧德育面孔。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生态体验中每天诗意地工作、学习和生活,体验一路赏山景、一路欢歌笑语的幸福成长境界。如果说,过去的德育是教我们上山顶摘取最大最红的桃子,那么生态体验德育就是导引我们既要去摘桃子,又要关注上山过程中的生命感受,要沉浸和陶醉于与体验者一起手牵手、肩并肩的苦累喜乐,去倾听山涧清泉的潺潺流水,去闻吸路边泥土花草的芬芳。

1.步入魅力德育境界,穿越生命云层

在生态体验理论中有一个隐喻,是说德育犹如乘坐飞机,在起飞之前或在某个高度之下,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天气状况,包括风雹雨雪天气,德育仿佛笼罩在昏沉的雾霾之中。但当飞升到某个高度之上如万米高空、平流层,你会恍然发现眼前没有了风雨云层。在德育实践中,如果你生命中的云层遮蔽了阳光,那是因为你的心灵飞得还不够高。一般人习惯于去抗拒问题,他们试图消灭云层。正确的做法是去发现使我们上升到云层之上的途径,那里的天空永远是碧蓝的。要穿越生命云层需要有足够的正能量。韩非子说:“古之成就大业者,近者结之以成,远者呼之以名,长者假之以势。”这是说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要与我们身边的人精诚团结,远方的朋友愿意为我们摇旗呐喊,比你学识渊博或有社会地位的人愿意为你铺设绿色通道,成为引荐你、扶持你的贵人。德育和做人是一致的,当我们臻于高境界的时候,便充满了诗情画意的迷人魅力。

我曾明确提出,德育不是天生的枯燥面孔,而是可以有魅力、亲近感和吸引力的。我们不能靠权力、纪律去做德育。而是要从内心深处、自觉自愿地转变思想观念,提升我们的道德文化素质,调整育人策略,科学优化德育内容体系,探索丰富多彩的德育途径方法,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步入魅力德育实践就是构建和实施富有亲近感和吸引力的德育关系、过程与方法。它可以有生态多样性的切入点和丰富鲜活的操作样式,但更为要紧的是要从培育师生、亲子的生态行为习惯,提升生命存在质量这样一个根基性问题入手。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保护师生亲子的安全、健康,而且利于优化其生活方式,从概率上减少身心疾病和社会焦虑,大大提升人生的快乐幸福指数。譬如,我们可以从小孩子不踩下水道的井盖这样的生态行为习惯着手,培育孩子和大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去踩踏它。久而久之当孩子将这种切身体验内化于心时,他就会自觉地绕着下水道井盖走,而不再存有任何侥幸心理。又如饭前饭后要洗手,读书写字上电脑时要有正确的坐姿,过马路走斑马线不抢红灯,乘车主动排队,路遇花坛草坪时绕行等。当孩子和成人都自觉自愿地形成了科学、卫生、文明、优美的言行方式的时候,我们就形成了一种与内外环境相谐的生态行为习惯,生命存在质量也随之提高。

2.回归立德树人本位,体验职场幸福

你认为伦理道德最高妙的境界应该是什么?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将快乐幸福作为道德的应有之义,而且明确指出快乐幸福掌握在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的手中,要依靠自己来获得。这与我们过去的经验性理解不同。我们过去常常认为伦理道德就是规范、规则,是用来约束人的行为的。我们从老子、孔子等古圣先贤那里可以真切地看到,道德是让人变得幸福的一种生态行为方式。去年的中国生态体验教育学术年会暨国际论坛现场有101块德育理论与实践成果的展板,其中一块展板的题目是这样的,“生态体验教育让教师充满愉悦与幸福。”这一表达显示出在这些展板中所凝结的师生亲子的生命感受,是他们生命样态的文化生态结晶。

生态体验德育研究在全国有不少实验区和实验基地,紧紧立足于立德树人本位,以研究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创造出了不少成功的实践范例。2004年的时候,我给宁波外事学校全体老师作报告,当时学校的条件十分简陋,给我的印象是一所抗大式的学校。这所学校的校长俞毅是一个很有事业心的人,他带领他的团队向我们申请了一个“生态体验式职业生涯规划和特色学校创建”的子课题研究,每年都派老师去参加中国生态体验学术年会暨国际论坛,还请专家组进校来做生态体验式全员培训。经过一番探索,大家看到现在的宁波外事学校已经变成了一个欧洲园林式的学校。去年,由俞校长在中国生态体验学术年会暨第10届国际论坛上做了一个分享,题目是《生态办学的哲学思考》。可以再举一些例子,譬如作为生态体验德育研究实验区的北京市海淀区、湖北沙市区、黑龙江哈尔滨市、河北沧州和任丘市、广西凭祥市、河南许昌市和鄢陵县等地区,作为实验基地的清华附中、人大附中、北京十一学校、北京延庆一小、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空后蓝天幼儿园、江苏金港幼儿园、上海尚德实验学校、陕西师大附中等学校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我们从中不难看到,一个地区或一所学校要有大的发展,就需要有超前的眼光、长远的打算和战略定力,并且不惧艰难困苦、持之以恒地去做原创研究和改革探索,才能形成区域特色和学校文化生态品牌。

3.生态体验德育理论课程化,让师生和社会受益

近年来,生态体验理论已经进入了教育部清华大学培训基地、国家开放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的高端培训课程,同时,北京教育学院的“国培计划”开设《生态体验德育前沿理论》《生态体验模式与理论》,而《生态网络社会》进入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校长教师培训和中国教育学会教师培训的基本课程,进入了国家网络核心课程平台,《步入师德艺境,体验职场幸福》则进入了教育部中高等教育领导干部培训重点课程,成为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必修学分课程。专家和一线教师合力开发的《生态体验例话》《生态体验式职业生涯规划》《生态体验式道德价值观陶养》等优质资源,已经成为许多区域和学校的乡土或校本教材。目前,众多的省市自治区和区县的人民政府、教育局和学校,纷纷要求进行“生态体验德育”“生态体验式道德价值观教育”“生态体验式职业生涯规划”“生态体验式动物福利教育”等专题性定制化培训与科研实验。中国生态体验教育网、生态体验国际原创学术品牌微信平台,也已经成为国内外学界和实践一线师生和家长浏览、对话、转载、引用的重要门户平台。这些都说明生态体验德育理论与实践既有原创性精神气质,又很接地气,满足了社会发展对德育的新需求,线上线下O2O的体验学习不仅有益,而且富有震撼心灵、感动生命的魅力,深受区域领导和校长老师们的喜爱。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