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艺术教育论文(收集5篇)

时间:2024-07-03

学前艺术教育论文篇1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自发启至今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目前虽已经达到了普及的层面且小有成绩,但其深度及成效不容乐观,发展与完善之路仍旧任重而道远。在过去前行的近三十年中,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也随着教育普及度的提高、教育理念的更新、受教群体数量的递增、人才定义的诠释、社会需求的改变而逐渐自我定位。加上近年来诸多学者的关注与剖析,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内涵特征越加明显,大体可概括为以下四点。

(一)教学前提与基础的“公共性”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仅从字面就可以清晰地拆分为“高校”、“公共”、“艺术”和“教育”四个子系统。“高校”是地点,“公共”是前提与基础,“艺术”是内容和范畴,“教育”是核心与过程。其中“公共”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性质的体现,是区分高校专业艺术教育与公共艺术教育属性的关键,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模式的采用、受教群体的确定和教师专业背景的要求等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必须在其“公共性”的基础上才能准确且有效地进行和开展。“公共性”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前提与基础,既与“非专业性”相对等,也与“非公共性”相对立。它在整个教育实施过程中折射出了普及与体验、平等与开放的内容特性。其一,普及与体验主要是特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公共艺术教育中要以普及艺术及其文化为首要,以学生情感体验与感知为目标,达到审美层次的要求,以完成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己任,这一点一定不能与专业艺术教育相混淆。其二,平等与开放主要是特指受教群体学习的权利。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受教群体是除艺术专业学生之外的所有非艺术专业学生,他们在文化背景、艺术基础和个人认知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即使如此,公共艺术教育在课程选择上对受教群体依然不存有任何门槛和要求,所有课程都具有开放性。这既是受教群体受教育权利的体现,也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类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提出了挑战。面对差异性极大、需求不一且数量庞大的受教群体,如何在仅有的课时内达到美育的教学目标,是一个值得斟酌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的“明确性”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国家已经陆续公布了一些促进和指导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文件,如1996年公布的《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2002年公布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2006年教育部办公室厅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等。这些文件都明确指出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中心环节,是素质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并希望通过学校的艺术教育培养和提高受教群体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使他们的文化艺术素养得以提升,从而全面发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其关键词就是“审美”,这与专业艺术教育技能培养的教学目标有着本质的区别。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学目标并没有被充分理解,甚至是被歪曲。绝大部分高校将其审美教育停留在音乐领域或静观模式上,这主要表现为在课程设置上多音乐类和鉴赏类课程且无系统文化与理论支撑。各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系统的美学理论,需要教师将其贯穿在课程教学当中,而不是单一地看图片、视频或听音频。除此之外,美术、戏剧、书法、戏曲等等艺术领域在目前绝大部分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毫无涉及。如此,原本明确的教学目标并没有得以实现,学生审美意识及能力的提高也只是纸上谈兵,更何弹素质理念下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范畴的“广泛性”与“交叉性”

“艺术”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和范畴,其涉及面非常广泛,迄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仅从常态思维的角度出发,我们暂且认为它包括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工艺等领域。在人文领域中的各个领域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关联与交叉的现象。以音乐领域为例,现有的交叉学科就有音乐史学、音乐文献学、音乐考古学、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音乐人类学、音乐社会学等交叉学科,可以看出音乐已经与众多学科交叉并成体系,而这些学科仍旧隶属于音乐门类。“艺术”这种极强的包容性与延伸性是人文科学发展的体现,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范畴也因此而具有了鲜明的广泛性与交叉性,从而为其发展与完善提供了无限的空间。我们大可不必只将公共艺术教育的范畴局限在某一单一的艺术领域或艺术形式当中,除了开设各种鉴赏课之外,交叉性学科课程的开设也是可取的。这无疑是丰富教学内容和推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进程的一大有效途径。

(四)受教群体的”特殊性”与“差异性”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对象即受教群体,是除高校艺术专业学生之外所有的学生,其有着年龄阶段的特殊性和文化背景、艺术基础、个人认知的差异性。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对象一般限定于本科层次。而本科层次的学生一般处在17-25岁之间,他们经过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的学习,并且通过高考的筛选而进入高校,已经具备了心智较成熟、文化基础较高和心理发展较稳定等三个特点。又因事物矛盾具有特殊性,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所面对的庞大受教群体中的每个个体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文化背景、艺术基础和个人认知上。他们大部分人会根据个人的喜好、专业的补充和市场的需求等方面有意识、有方向地选择自我需求的知识体系来进行学习。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应遵循受教群体的复杂特性,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机的规划与分层,适当的时候可以采用问卷的形式将学生们艺术基础和偏好进行分层与整合,从而规划课程设置,促进公共艺术教育的有效实施。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现实特征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美育”及“素质教育”的头衔下,致力于培养和提高受教群体的艺术文化素养,以培养“全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虽一直在探索与实践,但从宏观层面看,现实状况仍然不尽人意,绝大部分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正处于恍惚、迷失的阶段且具有不谋而合的相同特征,这与起初的最终目标相差甚远。就如今的实况而言,我们可以将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状况特征,即现实特征,归纳为以下四点。

(一)地位的“从属性”及“边缘化”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关键,是高等教育的常规组成部分,是高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特别是在目前国内大学生综合素养极其不均衡的现实情况下,公共艺术教育尤为重要,它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受教群体的内化影响不容忽视。然纵观目前多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况,可以发现公共艺术教育已经走上了偏离的轨道,其定位与初衷相背离,其地位具有鲜明的“从属性”且逐渐“边缘化”,主要表现在:无专门机构的管理与规划,公共艺术教育整体呈散沙状态;教学过程简单随意、无目标,呈走过场状态;教师群体普遍以完成课时量为目标,呈浑水摸鱼状态;受教群体基本上以混学分为目的,呈吊儿郎当状态。久而久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成为了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空壳组成部分,空有头衔,无实质效应。就此,不少学者提出了建议与方案,致力于从根本上改变这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滞后的现象。笔者认为意识尤为关键,要想进步与发展,所有参与者都必须要有意识,认识到公共艺术教育的作用,摆对它的位置,从思想观念中树立它的地位,才可能有效推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向前的脚步。

(二)机构与体制的“临时性”和“随意性”

机构的设置与体制的完善是高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与发展的前提。目前各高校已经根据学科的不同相应设置了院系,各院系会根据本院系的学科方向来设置专业、确定人才培养方案、规划课程设置、管理教师团队和组织各项活动。而同样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艺术教育却没有这般平等的待遇,就目前高校的现实情况而言,公共艺术教育的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存在着典型的“临时性”和“随意性”,主要分三种形式存在:其一,无任何机构设置,其教学由本校人文学院或艺术学院的老师兼任;其二,有简单的机构设置,且挂靠在团委、人文学院、艺术学院或艺术团等校二级单位,纯属“傀儡”机构;其三,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有自己的领导班子、教师团队,有自,发展空间大。在这三种形式中,前两种为主流,只有极少数的高校为公共艺术教育设有专门的机构。这一特征的显现无疑是中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水平最真实的写照,连其发展最起码的机构与体制都没有,又怎谈进步与完善。

(三)教学体系的“模糊性”和“松散性”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应该有其完整而规范的教学体系,且教学体系最终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一般来说,教学体系包括教学知识的基本结构与框架、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与形式设计、教学结果评估等几个方面。就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实状况而言,其教学体系具有“模糊性”和“松散性”的特点,具体表现为教学知识范围不明确,各项课程都没有教材和合理的规定范围;教学内容片面,仅限于某一艺术门类或艺术形式;教学方法与形式单一,主要是看和听,受教群体的真实体验严重缺失,缺乏参与性;教学结果评估环节不规范,无目的性,甚至是被省略。教学体系是教育的灵魂所在,教学体系的模糊和松散直接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滞后。而上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体系的那些普遍特点也直接反应了其现状的消极。加强教学体系建设成为了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关键,它是教育得以实现的过程,是教育发展的根源。

(四)师资学科背景及学术意识的“单一性”和“缺失性”

教师是教育的施教主体,其作用不言而喻。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来源主要是由各专业艺术学院或各综合高校艺术院系所培养出来的技能型人才。他们普遍精通某一种专业技能,但缺乏理论知识背景、文化底子薄且缺乏学术意识,其开设的课程一般会与自身的专业技能紧密挂钩且内容单一不涉及任何史论、文献和美学等理论内容,即缺失文化理论支撑。这样的课程内容对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受教群体来说是很难被接受的,从而导致了“对牛弹琴”的教学现象。对于以美育为最终目的的公共艺术教育而言,其施教群体必须一专多能,精通艺术理论,掌握教育理论和技能,有极强的学术意识,弄清教育目的,了解受教群体,更要从学术的角度思考公共艺术教育的出路。这样看来,各高校应该将师资引进的目光投向艺术理论专业的人才,而不是艺术技能的人才。公共艺术教育不是以培养歌唱家、演奏家或绘画家为目的,“素养”和“审美”才是初衷。

三、以湖南理工学院为例:如何优化公共音乐课程

湖南理工学院公共艺术教育自2006年开始就有了专门的管理与教学机构,隶属于公共体育艺术教学部。专门机构的设置使公共音乐教育的发展登上了一个新台阶。近几年,湖南理工学院公共音乐教学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并在省内高校公共音乐教育领域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然而,就现状而言,依然有发展和完善的必要,前行的步伐不能停止。笔者将湖南理工学院公共音乐课程进行了一个归整,即目前开设的公共音乐课程有舞蹈欣赏、中外音乐作品欣赏、世界著名音乐剧欣赏、影视动画视听语言、交响音乐与音乐家等五门课程。由此可见,公共音乐课程设置有以“欣赏”为课程设置的主要方向、以西方及现代音乐艺术为主要课程内容等特点,而音乐基础理论、中国音乐艺术教育和音乐文化性严重缺失。结合每学期学生评教、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评估反馈意见及笔者多年在“教学一线”的工作经验,笔者对湖南理工学院公共音乐教育课程的优化提出以下构想。

(一)音乐基础理论类课程的开设

音乐基础理论是音乐欣赏的基本,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理论才能真正从审美层面对各种音乐进行真正的欣赏,没有基础理论的音乐欣赏如空中楼阁一般,有形无实。据调查,目前高校中绝大部分非艺术专业的学生不识五线谱,甚至很大比例的学生连简谱都认不全,更别说节奏、和声、调式等一些进行音乐欣赏时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如此,《基本乐理》这一课程的开设是必不可少的。只是《基本乐理》这一课程作为专业音乐教育四大件的第一件,其理论性极强,对于非艺术专业学生来说略显枯燥。这要求教师需多运用多媒体将趣味性融入课堂,多与学生互动,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其中,并且适当掌握教学的难度。

(二)音乐文化类课程的开设

由于音乐本身文化属性的存在和人文学科的发展,音乐这一学科已经与众多学科交叉并形成了许多有体系的学科。音乐学科的交叉性使音乐与许多学科产生了共鸣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这样一来,公共音乐课程的开设不必只局限于“欣赏”这一个范畴,文化范畴课程的开设也是必要的。教师可将课程专题化,开设一些专题式的课程,如《音乐史》、《世界音乐概论》、《音乐养生文化》、《音乐哲学与思考》、《文人与音乐》、《音乐美学概论》、《音乐教育发展史》等音乐文化类的课程。这类课程可以从学科的角度与受教群体产生共鸣,也能让学生将音乐的学习上升到文化的层面,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三)中国音乐艺术类课程的开设

学前艺术教育论文篇2

随着体育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体育科学体系的不断完善,体育与艺术的交融呈现出良好发展的势头。近几年来,天津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十余所体育院校相继开设和增设了艺术类表演、舞蹈学和舞蹈编导专业,使体育教育与艺术教育的结合不仅成为理论上的可能,而且成为持续发展的现实。然而,如何建设好新办专业,构建好体育与艺术相结合人才的培养模式,是一个亟待研究与探索的课题。

本文以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沈阳大学体育学院六所开设艺术类专业的体育院校为研究对象,利用各种学术期刊、体育艺术报刊、专著,广泛查阅国内外体育舞蹈人才培养文献资料,对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武汉、天津、首都、南京等体育学院的艺术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部分教师进行专访,详细了解各院校艺术专业办学现状。

一、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成立的历史回顾

1.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成立时期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与艺术这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文化形态,在各自的发展空间中不断地靠近、接近,直至相互融合,体育与艺术相交融的良好发展势态,构建了我国体育高等院校开展艺术教育的广阔平台,同时也为全国体育院校艺术专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契机。

我国体育院校创办艺术类专业始于2000-2004年间,首先在天津、广东、成都三所体育院校相继设立了舞蹈学专业,随后,成都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西安体育学院相继增设了表演专业;2005年,上海体育学院也开设舞蹈编导专业并面向全国开始招生;2006年,南京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沈阳大学体育学院也有了增设艺术类专业的意向。

2.艺术类专业名称及培养方向现状

尽管全国体育院校所设置的艺术专业和培养方向不尽相同,但从总体情况分析,我国体育院校艺术专业的设置主要以表演和舞蹈两个专业为主,而舞蹈专业又分为的舞蹈编导、舞蹈表演和舞蹈学三个专业。

“体育与艺术的广泛融合,并不是艺术向着现实生活领域单项游移、运动,而是体育也越界向着纯艺术领域逐渐逼近、汇合、交融的结果。”[1]从我国体育院校艺术专业设置的发展过程来看,恰恰也是体育越界向着纯艺术的舞蹈领域逐渐交融的过程。

如果将我国体育院校艺术专业的设置发展分为三个阶段,那么第一阶段可以说是体育院校艺术专业设置发展的初始阶段,主要以体育运动项目中具有较强表演性、艺术性的大众艺术体操、大众健美操、体育舞蹈为主。第二阶段是以舞蹈艺术作为契合点,将舞蹈艺术和体育运动项目并列设置,这一时期除了表演专业外,舞蹈表演专业、舞蹈学专业也开始在全国体育院校中出现。第三个阶段为交融阶段,是以舞蹈艺术作为融合点出现了以上海体育学院舞蹈编导专业(体育舞蹈方向)为代表的体育院校创新型艺术专业。总之,三个渐进发展阶段的形成,说明了我国体育院校艺术专业的设置已由原先的从体育本体出发逐渐发展到创建体育与舞蹈艺术相融合的新专业,发展趋势已逐渐趋于成熟和理性。

2005年,上海体育学院开设的舞蹈编导专业(体育舞蹈方向),在我国体育院校乃至全国高等院校艺术专业设置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标志着我国体育院校有了培养体育舞蹈高级编导专业人才的开始,而且也标志着在经历半个世纪之久的舞蹈编导专业的建设历史中,除中国民间舞、中国古典舞、中国芭蕾舞和中国现代舞编导之外,上海体育学院所设置的体育舞蹈编导专业也开始在编导专业的历史中写下举足轻重的一笔!

总之,在体育与艺术的双向融合上,我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设置首先是以舞蹈艺术作为契合点,使舞蹈和体育运动项目的融合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并成为引领体育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新趋向。

二、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状况

笔者对全国部分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进行了调查分析,内容主要涉及到现已开设的和准备开设的课程名称、教学内容、学时学分数及艺术、体育教育教学量占总体教学量的百分比等几个方面。

1.公共基础课设置情况

全国体育院校所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原理、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但各院校所占的总学时数不尽相同,列表如下:

全国体育院校公共基础课设置情况

2.体育理论与技能课设置情况

我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所开设课程类型除公共基础课程之外,大致可分为体育理论与技能、艺术理论与技能两大类别课程。其体育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体育技能课程则包括:体操、健美操等课程,教学时数也是根据各学校所设专业及方向的不同,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全国体育院校体育理论与技能课设置情况

从上表的统计结果分析得知,上海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在课程设置中,对于体育理论及技能的课程设置较少,分别占总学时的7%和8%,对于一个在体育院校根植的艺术专业,如何更好地利用体育资源来设置体育院校艺术专业的课程,是课程设置者和决策者们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3.艺术类理论与技能课设置情况

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应当具有一定的艺术特质,而其艺术特性所显现的就是艺术理论与技能课程所占比例的多少,以上海体育学院为例,体育理论及技能课程设置占总学时量最少,而占有的艺术理论及技能课程却最多。

全国体育院校艺术理论与技能课设置情况

综上所述,尽管现行的全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已经逐渐涉及到一些创新课程,但总体而言还存在着对体育院校原有的课程与艺术院校课程的照搬的情况;课程设置之间主次界限不清晰;体育学科和艺术学科及之间缺乏联系与呼应,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和系统性等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体育院校在艺术专业课程设置中要充分突出以体育为根本、艺术为特色的原则,在课程设置上要建构以术科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教学新体系,即在开设必要的体育、艺术概述和多种艺术欣赏课的同时,加强体育艺术体验和实践内容,通过多种艺术实践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美育素养和艺术创新能力。所以,在优化教育课程设置时,要把重点放在理论和能力训练的结合点上,强调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知识能力结构上形成应用型而非学术型的横向复合结构。

此外,在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教材建设上,也基本上是搬用体育和艺术院校教材,缺乏高质量、切合体育院校实际情况的高水准体育艺术教育教材,这也是体育院校艺术专业在今后教材建设中所要面临的严峻问题。

我国体育院校的艺术类专业还处于创业的起步阶段,在规划中探索前行,在借鉴中发展是目前全国体育院校艺术专业办学的现状。体育院校艺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又要借鉴艺术院校同类专业的办学经验。究竟是走体育化的艺术道路,还是走艺术化的体育道路?或者说如何分步走?的确也同样是目前体育院校艺术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所面临的最大困惑!

三、专业师资状况

1.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体育院校的艺术专业的师资队伍是一个新建团队,目前教师人数较少,每个学校约9—10人承担主要的授课任务,其中以女教师为主,教师年龄也以4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为主,年龄结构合理。在学历职称上,体育院校艺术专业教师普遍存在低学历、低职称的现象。

师资队伍的结构组成,从全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师资结构分析,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教师队伍主要由三部分教师构成:(1)体育院校各体育专业比如:艺术体操、健美操等项目转项教师;(2)艺术院校、体育院校或师范艺术类专业的毕业生;(3)社会或其他院校外聘艺术及体育类专家和客座教授。

上述不同的教师各有优劣势所在,因此,体育院校艺术教师应力求互补优势,完善自身所欠缺的知识能力,尤其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文化知识含量,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师资任教情况

全国体育院校艺术专业教师任教科目一览表

此外,大多数体育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还面临着师资严重不足的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再培训,另一方面要有专职的复合型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里来。

四、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1.毕业生就业现状

1999年开始进行招生的体育院校艺术专业,在2003年有了首届毕业生。据了解,武汉体育学院艺术专业的就业率据不完全统计达80%以上,而天津体育学院的艺术类专业就业率也达到了70%以上。上海体育学院艺术专业目前还没有毕业生,但其就业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

2.就业前景分析

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可以说是体育院校中的贵族专业,由于经济上的高投入,必然相应地增大投资者的期望值。因此,如何深入研究当前社会就业环境,开辟体育院校艺术专业毕业生顺利融入社会的多种渠道,引导他们增强就业风险意识,端正自身的就业观,(转第137页)(接第135页)帮助他们将来在社会上找准自己的位置,为国家分担就业压力,这是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研究课题。

据近几年体育院校艺术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分析,就业渠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国家财政统管的单位,包括各级政府机关文化艺术、教育行政部门及其下属机构。如各类艺术研究院(所)、群众艺术馆、文化馆以及各级国有文艺专业团体,各级教育科学研究所、艺术教研室以及大、中、小学校等等,是体育院校艺术专业毕业生首选的就业单位。体育院校的艺术专业的毕业生将以艺术教师(舞蹈、音乐)和体育教师双重身份替代以往的单纯的音乐教师和体育教师。

(2)各种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下的企业。企业需求可以说是量大而且分布广,完全以市场经济为杠杆,具有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强大生命力。这是因为企业文化的宣传和推广、企业员工的体能素质的增强、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等各方面都需要具有创新理念的复合型应用体育艺术人才。各类私立学校也是这块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各类民办大学、私立中学小学、民办艺术中专学校、幼儿师范学校等。

(3)社区、俱乐部等自主创业前景广阔。艺术毕业生胸怀生存致富的迫切愿望,愿意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以灵活多变的创业手段创出一条适合自己生存、发展的生活道路。目前社会上各种类型的俱乐部、工作室及高档会所也如雨后春笋发展起来,已经有许多体育艺术专业的毕业生抢先占据这块就业市场,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同时,就业目光不仅仅停留在就业率上,同时注重就业的质量和学生在社会的后续发展,变职业教育为生涯设计等。

结语

体育院校所增设的艺术类专业是体育与艺术相融合的交叉学科,是体育与艺术相融合的产物。由于办学时间短,经验缺乏,办学理念、专业建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体育院校所培养的体育艺术人才应该与艺术院校的人才有不同之处,要具有体育特色;要将市场需求和课程设置有机融合在一起,特别要加强与社会联系的机制。

参考文献:

[1]由健.论体育与艺术双向融合的文化内涵.艺术教育.2005(5):158

[2]孙会山.现代社会体育与艺术的关系.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4(2):93-96

[3]翟延立.李芳,体育院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71-73

[4]荣丽.国际标准舞专业教师知识能力结构初探.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3(4):60-64

[5]张向前.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分析.中国人力资源网.2005.10.26

学前艺术教育论文篇3

摘要:当前我国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已经实现了创新与发展。但是与具体开展状况进行对比,不难看出,当前我国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具体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因此,对其进行系统化创新极为必要。本文拟从茶理论的具体内涵和价值作用分析入手,结合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融入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的具体价值分析,从而探究茶理论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中的具体运用思路。

关键词:茶理论;体育文化;艺术交流;运用思路

引言

虽然我国茶文化理论也实现了系统化发展,但是应该看到我国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与西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更多局限在整个训练活动中,更多将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精力放在了抽象的内容讲解之上,而未能将具体的训练需要与整个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系统化结合,其不仅影响了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活动开展的实效性,同时也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影响力推广产生了相应影响。

一、茶理论的具体内涵和价值作用分析

随着当前茶文化理论体系传播的深度不断增加,其对茶文化理论的具体内涵也有着较高要求。因此,正是该茶文化理论的具体特点,决定了整个茶文化理论在开展过程中,往往具有以下训练特点:首先,在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项目开展过程中,其充分注重技能训练的有效开展,无论是整个运动的特点,还是其发展趋势,都对该项目的难点有着相应要求,如何完美的呈现出其复杂的内容,就值得在整个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予以创新完善。其次,在整个茶文化理念创新开展过程中,呈现出多样元素的系统化融合和具体统一,也就是说,除了丰富体系化的物质元素外,还充分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能训练,使其逐渐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对于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来说,其交流直接影响到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理想效果和优美性,其更是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员在具体传播过程中,所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因此,想要实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的理想效果,就需要将文化艺术与实际应用之间等一系列内容相结合,从而实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效果的理想呈现。最后,我们必须充分认知到整个茶文化理论内涵实际上是动态变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必须在对整个茶文化理论的具体状况和各个阶段,以及具体要素进行系统化认知的基础上,逐步构建完善的传播思路。茶文化理论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同时其在今天仍然极具传播价值和意义。

二、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尽管我国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已经实现了实质性突破,无论是运动理念,还是其比赛的完善度,都实现了重大发展和进步,但是在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相应问题和不足。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首先,从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我国的具体开展状况来看,其更多是一种体育茶文化理论的内涵融入度,无论是推广过程中的具体参与人数,还是具体的社会关注都较差。这就使得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市场化程度较低,无论是人们的具体参与状况,还是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发展过程中,所具备的支撑要素,都存在匮乏现象。因此,创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开展形式,就极为必要。当然,对于茶文化理论开展活动来说,由于其未能全面认知传统文化的价值作用,从而也对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和不足。其次,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其更多将着重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力和具体关注度放在了体育课堂教学之上,忽视了课外活动和体育文化元素的有效融入。通过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开展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精准度,还是内涵的完善度,都存在较大差距和不足,如果仅仅依靠体育课堂教学,是很难实现理想效果的。因此,想要实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的最佳效果,就必须充分注重延展教学时间,将课堂教学与课下实践教学活动相结合。通过有效融入,从而使其能够实现最佳训练效果。最后,当前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开展过程中,其缺乏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有效创新,尤其是其整体教学理念认知较为片面,未能认识到融入其他教学资源和形式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创新。想要实现整个体育运动有效开展,就需要在充分结合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项目的训练特点认知基础上,通过有效探究和系统化融入,对整个课上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化延续和整体补充,从而实现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最佳效果。而构建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全面机制,实际上就是对传统体育文化艺术交流的教学方式进行系统化补充,通过将课堂学习与课下锻炼、校内学习与校外参赛等一系列教学形式相结合,来实现最佳教学训练效果。这实际上也是茶文化理论训练创新开展的基本要求。

三、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的具体价值分析

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系统化开展,实际上是基于茶文化理论发展趋势所提出的具体思路模式,其不仅是对教学活动创新,更是对教学理念的有效丰富,因此,具体而言,系统化应用这一模式,主要有以下具体价值:首先,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应用该模式,其能够充分提升学生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体系中各个元素的理解能力和具体认知度。所以这也是实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最佳传播效果提升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当前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的具体开展状况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多数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瓶颈问题,需要突破,而如果只是使用课堂来开展传统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那么其很难对所有教学内容形成扎实的掌握基础。因此,创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的具体价值,能够在有效延展教学训练内容的同时,实现整个体育活动的最佳效果。其次,对于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活动来说,感知中所具备的文化艺术内涵,其能够实现整个体育活动实施的系统化优化和整体性提升。对于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活动来说,想要实现理想的训练效果和内涵,不仅能要充分注重体育文化艺术交流内容和方法的合理选择,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合理完善的组织活动,从而实现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的最佳效果。无论是体育文化艺术交流的基础知识传播阶段,还是全面提升阶段,都需要在充分了解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特点的基础上,实现整体创新发展。而应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也使得整个运动训练的组织范围进一步广泛,同时也便于先进的训练经验融入其中,从而推动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成熟发展。最后,对于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活动来说,融入文化艺术内涵,其能够为该训练活动开展寻找到更全面、更符合运动训练特点的元素,通过系统化融入,从而实现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满足其发展趋势。实施体育文化艺术经验与具体文化内涵理念相结合,就是说将各种适合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元素融入其中,比如将传统体育茶文化理念内容与整个体育文化艺术活动相结合,通过设置相关模拟场景,从而提升学生对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具体学习效果。当然,也可以通过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进而增进学员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具体理念认知。

四、茶理论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中的具体运用思路

在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实施茶理论体系的有效融入,其具体需要:首先,要注重将整个茶理论体系中的各项元素系统化融入到整个艺术交流活动中,通过具体理念的借鉴和有效融入,从而实现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创新发展。而想要实现创新发展这一目标,就需要对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界定。当然,在茶理论体系的有效融入过程中,无论是教学,还是训练都应该系统化融合,尤其是要确保两者实现内涵上的一致性和标准上的统一,从而为茶理论体系的有效融入开展奠定相应基础。此外,有效融入茶理论体系开展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时,必须充分注重将文化艺术交流与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化结合。实际上,影响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效果的主要因素中,不仅包含了具体的传播活动,同时也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状况之间有着重要关联。因此,在充分借助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创新,结合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所需要的具体元素,从而实现理想传播效果。比如可以在课堂下,积极组织学员参与各种相关体育比赛活动,通过实施以赛促学的方式,从而提升训练效果。最后,应用茶理论体系,将为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取得理想效果提供实质性帮助,而想要实现理想的训练效果,必须将该运动的具体发展趋势与项目的具体特点相融合,通过有效创新,从而实现理想的应用效果。当然,在茶理论体系传承时,必须对茶理论体系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通过有效嫁接和系统化融入,从而实现理想的传承效果。

五、结语

茶理论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中的具体运用,实际上就是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方式进行系统化补充,通过将学习与传播等一系列具体形式相结合,从而实现最佳传播效果。而这实际上也是茶文化理论训练创新开展的基本要求。当然,想要实现最佳应用效果,必须对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具体训练特点进行有效分析,通过系统化融入当前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发展趋势,从而实现最佳传播效果。茶理论作为整个茶文化体系的核心,将其与整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相融合,必然能够实现最佳传承效果。

参考文献

[1]胡雪梅.基于学术交流理论的体育科技社团历史演变及当代趋势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3(4):151-153.

[2]刘明生.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161-165.

[3]谭金明.文化谱系中的艺术与体育比较研究[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5(6):73-75.

学前艺术教育论文篇4

“艺术院校自身规模的负重、学科设置的单一及滞后、与市场及行业的脱离等诸多问题日益凸显。//“把本来让孩子自由发挥天性的艺术教育,又变成一种新的应试教育,很多孩子是被逼着去学艺术的,这样艺术教育就失去了它真正的意义。

从专家开始呼吁将艺术学从文学门类中独立出来,至今已有10余年的时间,这期间业内学者对艺术学自身的学科地位、学科属性和学科方向等问题已进行多年的思考,而升门类后艺术教育及艺术学科内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彭吉象对艺术学升门类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盲目扩招——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有些学校艺术类专业为了收学费进行扩招,比如某理工大学的二级影视学院,每年招上千名学生,却没有一个全国知名的学科带头人,这种情况是必须制止的。目前全国在校艺术类本科生近100万人,约占中国高等教育的十分之一,数量太多,其实不需要这么多人考艺术,而且很多人学了艺术之后也没有从事与艺术相关的工作。

缺乏规范——艺术学升门类后,有5个一级学科,每个学科都需要理顺。一是艺术学理论升级为一级学科,但是里面有很多问题,这个学科到底应该怎么发展,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各个学校自行其是,一些规模较大的学校还比较好,而一些规模较小的学校完全随心所欲,甚至个别学校连一个搞艺术学理论的教师都没有,居然也有这方面的硕士点,这样教出来的学生能合格吗?再有,比如戏剧与影视学方面,问题更严重,现在影视热,一些学校便盲目扩招。升门类后,这5个一级学科,都有规范自身的问题。建议教育部组织每个学科的专家进行研究,比如艺术学理论,到底应该开哪些课?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什么?课程设置有哪些?甚至每个一级学科里面有哪些二级学科也没有讨论。另外,还应该对师资进行培训,比如原来没有艺术学理论这一专业,教师是改行去做的,所以应该规范师资。

层次不清——现在艺术教育只是分门类,实际上还应分层次,比如在戏剧影视学里面,应该有少数是培养精英的,第二部分是培养电视台或电影的从业人员,第三个层次是培养技能型的人才。这样分出三个档次,一是精英型,二是一般型,三是大众型。很多学科都涉及这样的问题。艺术教育还是应该培养尖子的,比如像北京电影学院,重点就是培养电影演员。

定位不准——目前艺术教育往往是专业艺术教育,其实还有广义的艺术教育问题,比如现在各个学院都在招艺术特长生,艺术特长生在招生时会加分,这是应该的,但现在搞成了一种新的应试教育,有些家长逼着孩子从小弹钢琴、跳舞、唱歌等,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因为以后可以加分,这样艺术特长就成了上大学的另外一块敲门砖,把本来让孩子自由发挥天性的艺术教育,又变成一种新的应试教育,很多孩子是被逼着去学艺术的,这样艺术教育就失去了它真正的意义。另外,目前还有一些学校没有真正进行艺术教育,甚至个别学校团委认为艺术教育只是搞活动,认为唱歌、跳舞等就是艺术教育,其实不是,真正的广义艺术教育,是要把艺术当成人们心灵的家园,这就是蔡元培讲过的以美育代宗教,这个宗教其实就是一种精神家园,是精神的寄托。

吉林艺术学院院长冯伯阳认为,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在快速扩张发展的同时,高等艺术教育的办学格局也经历了一场令人始料未及的分化与重组,尤其是在中国社会变革的激流中,在各种观念的冲击下,在理想的坚守与利益的博弈的同时,艺术院校自身规模的负重、学科设置的单一及滞后、与市场及行业的脱离等诸多问题日益凸显。面对当下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形势,面对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后的艺术学科建设,面对中国日渐融入世界艺术发展潮流的趋势,艺术院校能否尽快实现内涵的拓展及转型发展,抓紧构筑跨门类、跨学科专业和全口径、紧密服务于行业的艺术人才培养体系,重新进行办学定位,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艺术院校的竞争,从来就不是规模的竞争,各院校的生存基础,也不会绝对地建立在规模之上,对规模的限制,即是提升质量的前提,未来的社会发展对艺术人才的选择和需求,会永远是以质量作为考量人才的唯一标准。

彭吉象教授在其代表作《中国艺术学》中用六个字概括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即道、气、心、舞、悟、和。把艺术的各个门类打通,它们的特点都是相同的。他认为艺术学这个学科,有很多种划分法,第一种划分法,比如艺术学理论,应划分为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这是参考文学的划分法。第二种划分法,是根据艺术概论,一是艺术创作、二是艺术作品、三是艺术鉴赏。第三种划分法,即在艺术学理论中,现在常用的划分不同门类的理论,比如艺术学理论包括音乐理论、美术理论、影视理论、戏剧理论等,把这些理论的共同点抽出来进行研究,也是一种方法。第四种划分法,艺术学在西方发达国家,近一二十年来衍生出很多新的学科,比如艺术人类学、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艺术文化学、艺术管理学、艺术传播学,还有比较艺术学,我们现在还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比较艺术学在中国没有发展起来,是因为以前在中国搞艺术理论的人非常少,各个艺术院校都重视创作和实践,艺术理论起步较晚。

与彭吉象教授关于艺术学学科建设及专业结构调整相呼应,冯伯阳认为,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背景下,在艺术教育使命的感召中,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艺术院校应尽快实现办学的内涵拓展和转型发展。他提出以下建议:

突破院校名称对办学内涵拓展的限制

我国目前的专业艺术院校名称多半是在上世纪计划经济时代确定而沿用至今的,其间,伴随着我国人口基数的不断增长,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末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各院校的办学规模都相应地扩大了几倍、十几倍,甚至数十倍,与此同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各类艺术人才的需求,以及艺术学科自身的发展已经悄悄地改变着艺术院校的办学内涵,然而,人们将艺术院校的名称与学科专业设置对应的观念,或多或少地限制着艺术院校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我国一些省份设置的几所综合性艺术院校均已处于超负荷状态,在此情况下,按行政大区设置的单科性艺术院校就更难满足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对各类艺术人才培养的需求,于是,在艺术人才培养被盲目分流的状态下,专业艺术院校的生源质量受到严重削弱,进而导致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相应的制约和影响。有鉴于此,专业艺术院校理应主动突破院校名称的限制,大力拓展学科专业方向,整合艺术教育资源,在培养多学科高端艺术人才方面承担更多的重任。

突破学科专业设置对院校发展的限制

2011年,当艺术学上升为独立的学科门类后,标志着专业艺术教育从此有了自己的学科属性,按照新的艺术学学科门类下设的五个专业类,从当下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和艺术院校的现状来看,在学科规划和建设方面仍具有很大的拓展空间。艺术院校在学科专业类别方面的跨越和突破,将成为艺术院校内涵拓展的途径之一。

在教育部2012年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除了艺术学门类下设的五个专业类中所包含的29种专业外,在教育学、工学、管理学等门类中的若干专业也可授艺术学学士学位。此外,许多学科门类中的专业都具有与艺术学门类跨界的可能,尽快构建学科门类内部的学科群以及跨学科的学科群,将对艺术人才的培养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限制

高等教育的扩招,曾一度使传统艺术教育模式陷入了严峻的困境,一方面体现在艺术教育规律对办学规模的制约,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办学规模对人才质量的制约,这几乎成了艺术院校面临的共同难题。近年来,随着各院校教学条件的改善,教学投入的增加,硬件条件虽然有所提升,但人才质量问题仍不容乐观。为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大家共同寻求的改革目标。

自创新型人才观念提出以来,对传统型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已产生深刻的影响。创新型人才观念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在我国教育规模达到一个空前发展的阶段时,大家探讨创新型人才培养,实际上也是在寻找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新的精英教育模式,也正是艺术教育在寻求的新的教育理念。

突破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方面的限制

作为公办艺术院校,一方面享受着政府主管部门在财政拨款及公共资源配置方面的巨大优惠,另一方面也受制于多年来形成的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高校带来的冲击,艺术院校内部现行的人事分配制度已经不断地出现尴尬境况。近年来,被广泛关注的高校管理行政化的趋势,近期内仍难以转变,学术的力量、专家的声音还不足以影响和控制学校的决策。

艺术院校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与突破,既有待于国家政治体制与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渐推进,更需要院校自身的改革与创新,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进一步落实和强化,随着高校自身办学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对高等艺术教育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艺术院校必然会摆脱各种束缚,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

突破单纯追求规模效益发展的限制

时至今日,如果不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招生计划的宏观调控,我国艺术院校的办学规模仍有扩张的空间和可能。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文化市场对艺术人才的需求以及大众对接受高等艺术教育的渴求是规模扩张的外驱力,而艺术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则是规模扩张的内驱力。然而,艺术院校的转型发展,必定要实现从规模发展向质量发展的转变。这不仅仅是对艺术教育规律认识的回归,更是对未来艺术人才社会需求的理性判断。

“多年来,由于诸多方面的需求及利益所致,‘艺考热’一直持续升温,丰富的艺术生源在支撑艺术类院校规模扩张的同时,也造成了艺术教育虚假繁荣的景象。而随着我国人口红利期的逐渐退去,尤其是当人们对接受艺术教育的动机逐渐趋于理性之时,艺术教育必将面临一次新的转型。我们应该看到,艺术生源数量的下降,将为艺术类院校寻求规模与质量的协调发展创造新的机遇。而且,近年来在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呼声日益增强的同时,社会评价大学的视角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专业特色、学生就业、为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已成为衡量和评价大学办学质量和影响力的基本着眼点。正如冯伯阳所说,“艺术院校的竞争,从来就不是规模的竞争,各院校的生存基础,也不会绝对地建立在规模之上,对规模的限制,即是提升质量的前提,未来的社会发展对艺术人才的选择和需求,会永远是以质量作为考量人才的唯一标准。

要实现办学的内涵拓展和转型发展,从而进一步实现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必然涉及改革。针对教学改革,星海音乐学院副院长雷光耀提出教学中融合的必要性,包括:课程设置的融合,如合理合并一些相近的课程,如公共课程中的和声与曲式、乐理与视唱练耳等。教材的融合,指伴随着课程的融合而新编必要的教材。教学内容的融合,指教师有意识地加强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改变由于过分强调完整性与系统性而造成的课程之间内容割裂的情况。雷光耀认为,无论是一类学科、一个专业或是一门课程,只有在有纵横发展坐标的参照下,才能明确自己的定位,也才能了解自己的发展方向。另外教学观念的转变也很重要。包括教学管理者的前瞻性:政策的制定方面,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教师转变观念,积极参与改革。因为在现行体制机制下,改革若没有广大教师的参与支持,是难以为继的。教师要能在大视野背景下做学问,搞教学。古人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即此道理。

“通过‘录音笔’工程,将教师授课中的精华记录下来,形成体系,提升至理论高度,这样做可以帮助艺术类教师从一点一滴抓起,提升理论修养。//“树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理念,强化民族音乐课程和地方音乐文化课程建设,实现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和知识结构与地方文化的对接。

在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后,各艺术院校及高校艺术院系均不同程度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对艺术学科今后的发展进行理性思考,也为学校的长远发展不断探索。

重视科研:调整理论与实践杠杆的平衡

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执行院长赵炳翔介绍说:“艺术学升门类后,学校召开艺术学科发展和建设研讨会,发现了很多不足,以前我们只重视艺术专业的技能性,而忽视了艺术类专业的理论性与科研方面,这些方面始终是我们的一个软肋,这对学校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梳理一下,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教师还是轻理论重实践,轻科研重技能,几乎所有艺术专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现在我们在这方面调整杠杆,包括科研的奖励力度、教师的考核机制以及一系列的规章制度,都做了调整,我们充分认识到,艺术学科升格门类后,我们应拿到一级学科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几个艺术学院资源共享,同时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加大对人才的投资。另外,从长远发展看,学科的整合,把每个学科的薄弱环节找出来,着重去加以弥补、修正,这时我们从本科专业开始梳理,严格按照教育评估的要求去做,至少理清我们还缺少什么,需要怎样去做,把艺术类专业抓实抓好。我们引进相关理论专家,辅导相关技能教师,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做到‘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调整奖励机制,另一方面引进理论专家,促进教师申报科研课题。另外,学院通过‘录音笔’工程,将教师授课中的精华记录下来,形成体系,提升至理论高度,这样做可以帮助艺术类教师从一点一滴抓起,提升理论修养。

赵炳翔认为,通过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全国各高校管理者及教师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艺术教育的发展及未来,了解各高校的发展情况及问题,共同探讨策略,共商发展大计,非常有意义。同时传达了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的一些办学理念:

一是作为一所学校不可能所有学科都很成功,我们的原则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提出“1+X设想,如将准备申报博士点的“艺术学理论学科作为“1,其他学科是“X,成熟一个,支持一个,学校加大力度支持“1,鼓励作为其他学科的“X,这样就调动了所有人的积极性。

二是错位竞争,所谓错位,就是要比较同类院校有什么优势,相互取经,取长补短,这样就可以知已知彼,赢得一席之地,这样对学生的就业是非常有好处的。要看全国重点高校的长处是什么,作为市重点学校我们应该怎样错位,比如培养艺术类的师资,如表演师资,将来那么多高校总会需要教师,从2007年开始我们将表演分为影视戏剧表演和表演师资两个方向,这样就可以融入到师资队伍中去,几年下来,我们的很多学生毕业后进入高校做了教师。

整合资源:将校园文化与民族特色融为一体

湖南文理学院音乐学院院长吴修林介绍了湖南文理学院在教研实践中的一系列作法:一是整合资源,将民族民间优秀文艺纳入大学艺术教育课程讲台;二是精心编排,把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品搬上校园文艺舞台;三是策划创意,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时代风采的文艺精品推上国家大奖台;四是服务社会,将校园文化与地方文艺融合为一体,高校师生浓情献演地方大舞台。

“在课程设置上,强化民族音乐课程和地方音乐课程建设,促使课程结构与地方文化的对接。学院的课程设置,强化在公共基础课程、公共选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中民族民间优秀文艺的纳入。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努力形成音乐、艺术和文化三位一体的整体课程结构。树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理念,强化民族音乐课程和地方音乐文化课程建设,实现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和知识结构与地方文化的对接。将民族民间优秀文艺纳入大学艺术教育课程,其特色体现在多方面:一是指导思想明确。‘挖掘民族传统之艺术,围绕专业教学搞研究,立足学生成才重实践’一直是学院紧紧围绕的目标和动力。二是地方特点鲜明。常德丝弦、汉剧高腔、澧州大鼓等颇具地方特色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均纳入了课程。

地方院校结合自身所处地理优势开展特色专业课程及教学研究,并非只是在艺术学升为门类后才开始的,但在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艺术教育的本土化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正如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柳青所说:“从近年正式刊发的教研论文与教育新闻报道及地方高校专业建设数据可知,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意识的增强,国内不少地方高校的本土音乐教研意识明显提升,地方高校的音乐教育本土化办学特色日渐鲜明:福建泉州师范学院音乐学本科开设‘南音’方向,并申报成功‘南音’部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3),后又创立南音专业,成立南音学院等;评弹走进苏州大学的课堂;九江学院成立青阳腔戏曲艺术中心与青阳腔戏曲艺术教学实践基地;涪陵学院与长江师范学院开展乌江流域民间音乐的研究与教学活动;漳州师范学院成立闽南民俗文化研究所;安庆师范学院开展黄梅戏艺术教育,成立黄梅戏艺术学院;昆曲成功地走进中国多所高校;绍兴地方戏曲进入绍兴文理学院的音乐教学课堂等事例说明,不少地方高校在新时期努力履行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建设的高校职能的同时,逐渐彰显出了强势的区域音乐文化研究态势与鲜明的地方高校本土音乐的教育特色。蓬勃的地方高校本土音乐教研教育势力,同时引领着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也将区域音乐文化的教育传统纳入到地方高校校园文化生活当中,大幅度强化了地方高校的本土文化特色。

“目前很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并不理想,也没有好的师资,很多高水平的艺术教师不愿意开艺术普及课,呼吁各位专家学者要给本科生上课,而不是只带博士生。高水平的学者要开一些普及课,要面向大学生讲课。

今天的高等艺术教育在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的格局中已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从高等艺术教育学科设置的覆盖范围、生源的数量、社会影响力等方面,都可看出高等艺术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尽管如此,艺术院校在办学模式、招生计划、资源配置、管理方式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高等艺术教育乃至整个中国高等教育自主办学空间有限。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及管理者,如何在自己的领域里以改革的态度与创新的精神,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更好地实现艺术学学科调整后对人才培养的优势效应,是当下需要思考的问题。

学前艺术教育论文篇5

关键词:职业学院;艺术设计教育;创新;实践

作者简介:贾雁飞(1968-),男,四川宜宾人,四川商务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艺术职业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6-0028-03

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是培养艺术人才的重要平台,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在国家提倡“自主创新”的今天,培养全民族的创新能力,已成为高职学校的重要任务。我国的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专业起步较晚,且呈现出过度注重理论知识、相关技能技巧的掌握,而忽略创新能力培养的特点。在新时期,如何加强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新教育与实践,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

一、全面认识教育创新与教育实践

教育创新,就是教育创造。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对学生的创造品质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是以培育创新性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创新就是前所未有的发现。不论是原创和再创,“新颖”是创新的本质特征,创新能力是艺术设计的灵魂,是艺术设计发展的基础。教育实践,就是要使教学由“理论”向“实践”过渡,使理论广泛应用于实践。变灌输式学习,为体验式学习。激发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知识的探索,主动进行有意义的知识体系建构,形成有效的元认识,最终使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学习,学会如何与人协作,学会思考,学会创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现状

经济的高速发展,把高等艺术设计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边缘学科推向了主流位置,职院艺术设计教育因此处于深刻变革时期。我国职业学院艺术教育相对西方的职业艺术教育属于“后起之秀”,是随着改革开放以后不断健全的。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专业门类齐备、教学资源雄厚的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一方面,信息改变思维模式,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专业虽然比较适应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但长期以来普遍受“重理论基础、轻实践应用”思想的影响,在教学中,过度强调传统绘画技巧的教学,绘画教学也成为所有艺术设计专业的公共课,不能与各个不同专业的特点相结合,缺乏内在的必然联系,无法体现不同设计专业之间的差异性,使得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的都不明确。另一方面,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从无到有,从初创逐步走向成熟,但教师的观念与发达国家的差异显示了这种成熟与繁荣的偏向,具体表现在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培养模式出现时间较晚,基本只是口耳相传的师徒教育和注重技巧,培养出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忽视了适应社会“人文精神”全才的培养。

三、职业学院艺术设计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片面强调艺术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功能,造成涉及贴近市场最本质的创新课题不多,形成了缺乏创新和实用功能差的现象,致使实用艺术氛围低迷。

(一)忽略氛围,教条模式死板单一

文化氛围对于培养学生的设计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缺失艺术氛围,由其是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信息更加多元化,艺术理论与应用方面的更新也更加迅速,但这些元素,由于高职院校的自身原因无法进入到教学领域,使得学生无法受到文化的熏陶。同时,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艺术设计专业必须建立在艺术教育学科的基础上,过于注重理论基础的夯实,而忽略艺术设计的创新,使的艺术设计专业与社会需求缺少联系,使得高职院校的艺术教学缺乏活力。许多教师没有延伸课本知识,授课模式是传授老旧概念,使学生进入社会后有很长时期的茫然。

(二)思想保守,人文知识素养缺乏

中国社会相对推崇自然科学,以此造成艺术软科学在大学中的边缘位置,传统艺术无论从内容表现还是精神内涵都无法淋漓尽致地与新艺术体系衔接。特别在艺术教育方面,单一的苏联体系模式使所有的艺术设计专业都走向一条“专业化”模式,重技术、轻人文,忽略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素质的全面培养,导致学生的人文理论知识缺失,无法体现艺术设计学习的可持续性,无法体会艺术设计的精髓理念。例如:在这种人文知识缺乏的教学模式下,一些学生通过学习可以设计出华丽多彩的作品,但是缺乏人文内涵,使得作品没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三)制度制约,专业水品参差不齐

职业院校艺术专业因为招生体制,成为大部分学校为文化课差生提高升学率的主要出路。以文理科考试落榜后而进入艺校的学生,由于没有良好的工艺与技术训练、没有良好的美术理论和美术基础培训,无法在入学后很快适应艺术学科的学习和创作,使艺术教学困难重重。艺术作品因此缺乏原创性、精美性、生动性和个性。高校招生制度的约束,造成职校艺术设计人才水品参差不齐。

(四)坐而论道,教学与实践脱节

目前还有职业学院艺术系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读书期间很少接触社会,或实践环节较少。普遍存在着“重艺轻技”的问题,造成学生更多停留在艺术感觉的层次,学不到艺术设计的精髓理论,无法体会艺术的内含,设计出的作品缺乏实用性。此外,忽视90后新生代学生性格与70后、80后的差异,未能及时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