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试题(收集5篇)

时间:2024-07-04

古代文学试题篇1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高校、尤其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占用教学时数最多的基础课程,一般每周3或4学时,连续开设四个学期,总学时达到216或288,这是其他任何课程都无法企及的。但如此庞大的学时最终达成的教学效果却令人担忧。具体而言,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

一、很多学生缺乏对课程本身的价值认同

“老师,学这些有什么用?”是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师经常碰到的问题,如果使用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还是繁体字版,那么,这一问题往往会更加疑问。在不少学生眼中,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就是繁难艰涩的文言文,就是遥不可及的“故纸堆”,古人的生活无法贴近,古代的诗文难以理解。带着这种认识,很多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经历可谓痛苦不堪――食之无味乃至反胃,弃之却又不许、不能。于是,部分中文专业的学生直至毕业都没有读完“四大名著”,其他篇章最多仅限于教材有限的选文。如此,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很多学生未能养成阅读、理解、鉴赏与批评的能力

培养阅读、理解、鉴赏与批评的能力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核心目标,但恰恰就是这一点在教学实践中往往落空。很多学生对作品仅限于咬紧牙关、死记硬背,靠划重点、背笔记勉强通过考试。就是一些程度较好的学生也只能拾人牙慧、人云亦云,缺乏自己的理解,更难有独到的鉴赏与批评。这一问题反过来又导致了学生无法具备独立的阅读能力,甚至难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于是,古代文学学来学去就是老师课上重点分析的那几篇,自己拓展阅读?既无能力,更无习惯。

上述问题究其原因,应与高校学生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起点与课程要求存在差距有直接关系。学习起点是设定教学目标的前提,是制约教学目标达成程度的重要因素,脱离学习起点的目标注定无法实现。通过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的感受与调查发现,目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学生的学习起点难以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三、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数量偏低,难以达到支撑其宏观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轨迹的要求

以先秦文学的重点《诗经》教学为例,从小学直至高中的12年间,学生只读过《周南・关雎》《秦风・蒹葭》《邶风・静女》《卫风・氓》等寥寥数篇。进入大学,限于课时,课上也只能重点讲授3――5首诗。学生最终对《诗经》作品的阅读仅限于这十首八首至多一二十首诗,而这些相对于《诗经》的305首全篇,实在微乎其微。凭借微乎其微的阅读建立的印象,希望学生对《诗经》有深入、前面的了解,对教师来说做不到,对学生来说听天书。

四、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质量偏低,难以达到深入解析作品的要求

以《诗经》作品为例,《卫风・氓》是高中语文课本人教版、粤教版、语文版等的必修篇目,从我们的调查发现,学生的阅读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1.偏重文言文字词句的理解,缺乏整体感知

比如如果提问学生首章“来即我谋”一句中“谋”为何意,很多学生会回答“商量”,全句意为“来就是要和我商量”。但进一步商量何事,诗中的“氓”有何打算、为何要以“抱布贸丝”为借口等问题,鲜有学生能够说清,而这些又恰恰是理解全诗首章的关键。因为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所以学生很多学生把古代文学说成古文,把学习古代文学理解成学习文言文。进而,因为只知道死抠文字,所以很多学生能读、能背、能翻译,却无法进入到作品内部,难以咀嚼品味,久而久之,望而生厌,兴致全无,直接导致了上述列举的第一个问题。

2.缺乏历史坐标,望文生义、胡乱勾连

《卫风・氓》作为一首婚恋诗,必然要以春秋时期特定婚俗为背景,弄清这一点,才能对诗中男女的悲欢离合细致体味,准确把握,才能读出本诗流传千古、至今令人感慨的深味。可是,学生普遍对此一无所知,甚至从我们借助互联网得到的很多教师的教案也对此漠然置之。于是,学生只能凭借“封建礼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似是而非的观念去胡乱勾连,妄加判断,诸如“氓骗取了女子感情的同时还骗得了一车嫁妆”之类说法由此而生。选自《左传》的《曹刿论战》同样明显存在这一问题。比如很多学生认为鲁庄公虽昏庸,但至少礼贤下士,能够接纳平民曹刿的意见,其实其理解的依据不过是望文生义把“肉食者”理解为贵族,自然,曹刿就是平民。但这种说法完全忽视了春秋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再如文中叙述双方交战,学生却普遍不了解春秋车战的基本规则,“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也就只能片面地理解为曹刿的智谋高超。

缺乏历史坐标,不仅造成了理解的片面、浅薄以致歪曲、穿凿,更重要的是其限制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试想,结论与材料之间缺乏必然的逻辑关联,强为之说,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何提高?上述第二个问题学生不会读、读不好,与此有直接关系。

针对上述问题,高校古代文学课程似应作如下改革:

五、强化作品阅读,弱化文学史教学,加大作品阅读量,切实培养解读能力

如前所述,学生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量普遍偏低,解读能力普遍偏弱。无视这一学习起点,以文学史为中心,以作品讲解为参照的古代文学教学模式必然面临尴尬。针对学生的学习起点有的放矢、构建行之有效的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是当务之急。

作品阅读应成为课程的中心,阅读数量应大幅提高。以《诗经》教学为例。其祭祀诗、农事诗、宴饮诗、怨刺诗、婚恋诗、征役诗等类别都有选择代表作品,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总量应达到《诗经》作品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只有如此,学生才可能有全面的把握,其解读能力也必将有相应提升。与此同时,文学史应弱化为课程的辅助,应立足于掌握常识。《诗经》教学中属于研究史范畴的内容,比如今古文问题、风雅颂分类标准的演变问题、汉学宋学清学的观念差异问题等尽量少涉及,其应当属于更高一个层次的学习内容。

六、改变教学方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

以往古代文学课程的课时数量虽然高居各科榜首,但很多老师仍然感觉讲不完、讲不深、讲不透。对学生而言,则完全出于被动的地位,匆匆忙忙一个学期是在不停地听,不停地记,没有参与的机会,更没有参与的能力,长此以往,学生逐渐丧失了兴趣,失去了热情与动力。这一现象究其原因,一来古代文学的教学过于局限于课堂,对课下的利用不够;二来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的培养不足。如果古代文学课程强调能力培养为主,知识掌握为辅,那么这种状况是必须改变的。

1.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安排学生自主阅读

前文提及应加大作品阅读量,如何实施?可以给学生提供阅读资料,要求其在若干时间完成。比如《诗经》五六十首作品,必须在课下两周内读完,并完成诸如读书笔记、发言提纲等作业。

2.课上由老师讲授为主转为师生研讨为主

在课下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之上,课上师生之间的交流才有可能进行。也因为有了自己提前的阅读与准备,所以老师的讲解与点拨才不至于如听天书。更为重要的,这种教学与学习方式真正体现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只能在自己积极主动的训练过程中得到提高,老师仅限于从旁帮助,而无法发挥决定作用。

七、改变考核方式,由终结性考试向过程性考试转变,由考察知识掌握情况向考察能力提高情况转变

平时交一两篇作业、期末一张试卷是以往古代文学课程的常见考试方式,属于典型的终结性考试。就考试内容而言,也着重考察知识掌握情况。这种考试方式造成了学生考前突击准备、考后一无所知的问题。很多学生把没有考好归结为没有认真复习。

古代文学试题篇2

古代文学是小学教育专业文科方向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必修课。这门课程对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未来小学语文教师的古诗文阅读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该课程的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顺应小教专业的特点和小学教育变革的需要,有待深入探究改革。

一.小教专业古代文学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一)教学内容不符合小教专业特点,与小学语文缺乏联系

就本学科来看,古代文学课程教材几乎都是中文系的专业教材,知识体系系统完备,但不适用于小教专业,实效性、专业性体现不明显。人教版的小教教材也有不完善之处,因篇幅限制,有些经典作品不入选。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专业知识不需要“专业化,要相对宽厚一些。教材选材不广泛,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量势必受影响。新课标指出,语文的性质在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是指认识中外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古代文学作品读得少,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素养难以养成,这对于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是相当不利的。另外,教材与小学语文古诗文缺乏必要的链接,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加强本学科与小学古诗文的联系。笔者对近三年小教毕业生古代文学学习作了调查,300份有效问卷显示,经常诵读小学古诗词与课外必背诗词的不到50%,全会背诵优秀诗文80篇的不足五分之一。这样是很难胜任小学语文的古诗文教学的。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并将“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作为核心培养目标。小教专业要培养的是小学教师,他们首先得具备深厚的文学功底,具备良好的文学鉴赏能力。小教专业古代文学教师往往花相当一部分时间讲文学史,因受课时限制(小教专业古代文学一般只有短短一学期),讲析作品、品读作品的时间就相对缩短。课程教学不重视作品的理解、鉴赏,这是跟不上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走向的。

(二)教学方法不利于作品赏析,不利于培养综合能力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和课时的限制,古代文学课教师的教学基本上还是老套路,以讲授法居多,进行系统的知识灌输。学生对文学知识只能死记硬背,难以消化。即使讲析作品还是以教师主讲。这样授课信息量有限,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他们就不会很好地赏析作品。参加毕业实习上语文课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不知道如何解读文本。实习上课,只能照搬教参的观点,缺乏创新思维,缺乏富有个性的理解。同样由于只接触老师选讲的有限作品,毕业后学生也就没有多少文学底蕴,对很多作品的理解难以有深切的体验,难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内心的感受。在问卷调查中,62.41%的毕业生感到最困难的问题是不知如何赏析作品。究其原因,与古代文学的教学方法有直接的关系。

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得疲,学生听得累,兴趣索然。据调查学生最不喜欢教师一讲到底。缺乏探讨、讨论、交流的机会,学生就不能积极参与,不能主动学习。讲授法显然不利于“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不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评价机制缺乏多元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

目前课程考核虽然增加了平时成绩的考核,但主要还是一张卷纸模式,试卷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古代文学教学中现行的考核方式,还往往局限于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和初步的理解能力,并没有注意到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角度进行考核。确实,期末考试要求学生记忆的内容较多,试卷往往局限于考核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一些学生平时不努力,很少看文学作品,但临考前,临时抱佛脚也能取得好成绩。因此一张试卷并不能科学地反映出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的真实水平。

对学生评价方法的一元化,注重结果,轻视过程,只看试卷,忽视情感、态度的发展,考试内容缺乏综合性和知识的整合,都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学生的调查问卷恰恰反映了这一点。只有5.67%的学生认为期末卷面考试能促进古代文学课程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高,而赞成课外文学阅读报告、课堂讨论发言对课程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高的占了更高的比例,分别是60.99%、61.70%。显然学生更喜欢多样的评价方式,更喜欢反映综合素养、知识整合方面的考核。

综上分析,小教专业古代文学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学生学习兴趣受到制约,阅读作品能力以及综合能力难以得到提高,使课程教学不能突出小教专业特点,不能面向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因此,探索教学改革是势在必行的。

二.小教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规范作品阅读,加强教学内容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联系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和规范化。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材料和依据。针对小教古代文学教材不够完善的现状,教师要对现有的教材作必要的增、删、移、换。选取、增加、重组的教学内容必须要以“突出作品阅读,与小学教学实际的联系为出发点。

1、制订作品“导读纲要

“导读纲要是整体谋划、总体要求,对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导读纲要中不仅要规定精读、略读、诵读、背诵等篇目,还要写出阅读作品的最佳切入点以及与小学语文相关的链接。如在唐五代词这一章中,讲授以反映江南为题材的词可确定:精读篇目为张志和的《渔歌子》,白居易的《忆江南》,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略读篇目为温庭筠的《望江南》,冯延巳的《菩萨蛮?沉沉朱户横金锁》。其中,张志和的《渔歌子》,白居易的《忆江南》作为背诵篇目,其他则为诵读篇目。精读作品的最佳切入点为描写江南青山秀水,抒发词人的情感。作品与小学语文相关的链接确定为:品读小学语文新教材四(下)第一单元写祖国山水的作品;赏读《江南逢李龟年》(杜甫)、《江南春》(杜牧)、《泊船瓜洲》(王安石)等与江南有关的诗歌。

转贴于

有了“导读纲要,对于作品阅读的要求以及作品与小学教材的关联,学生心中就有数了。

2、提供课外阅读书目及经典作品

针对学生阅读量不足,阅读能力堪忧的现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阅读古典文学名著。但名著浩如烟海,教师要对作品进行梳理,开出必读书目,这要以少而精为原则,要求学生细细品读。另外,列出选读书目,供学生泛泛而读以改变阅读量不足。当然,教师还可推荐知名网站让学生课外浏览,如国学网中经史子集方面的经典之作能大大开拓学生视野。针对有些经典作品不入选教材的现状,特别是与小学古诗文联系较密切的,任课教师可以选编一些作品印发给学生。如战国策中的寓言“画蛇添足、“狐假虎威、“亡羊补牢,王维的山水诗《鹿柴》《竹里馆》《辛夷坞》,李白具有童真般情趣的诗《山中与幽人对酌》《月下独酌》。教师精心筛选书目、作品,可使学生避免阅读的盲目性。

3、补充讲授与小学语文相关的内容

小学语文内容丰富多彩,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相关的文学知识和素养,古代文学老师有必要补充讲授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联系小学必背古诗词来介绍有关作家,分析解读作品,可以尝试着把中华蒙学中的精华收入教学中来。另外,教师可联系小学课本出现较多的作家作品,讲一些整合性较强的文学专题课,如送别诗中的意象,辛弃疾、陆游诗词的爱国情怀,并适当引进前沿性争鸣成果。但“原则是要考虑教学内容的意义与实用性,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将来所从事的专业的需要。

(二)注重作品教学,采用学习型课堂教学方式

针对学生不能准确解读文本,不能很好地适应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问题,这就要求古代文学教学的重点重新定位,注重作品赏析。新课标提到“小学生应具有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又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使古代文学教学有效地与小学语文课程新标准衔接,该课程教学可采用学习型课堂教学方式。

所谓学习型课堂教学,就是以团队学习、互动对话、共同探究为特征的开放式教学方式。具体的操作分以下四步:

(1)通过问题预设,激发阅读兴趣

“通过问题预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针对学生学习古代文学兴趣不高,阅读量有限的现状,教师可将讨论的作品按小组分配下去,并提供思考的问题以及参考书目。如在作品“垓下之围这一节中,要求思考讨论:①联系有关情节分析项羽鲜明的个性特征。②谈谈你对“项羽不肯过江东,自刎身亡的看法。“垓下之围是《项羽本纪》中的节选,教师可布置学生阅读《项羽本纪》全文,同时提供《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史记》等参考书。

开课前,教师要求每小组对阅读作品做充分的准备,以团队合作的形式,阅读文本,查阅资料,围绕思考的问题展开讨论,完成作品的分析和探讨。

(2)阐述质疑,彼此激发,加强听说训练

在课堂上,各组代表要对讨论的切入点、讨论的要点进行阐述说明。其他组学生可向汇报小组质疑和发问并作评价。这时教师需要做的只是聆听学生的发言,加以点拨或者揭示学生未能发现的问题,提高全班同学的问题参与意识。如在学生阐述完“项羽不肯过江东,自刎身亡这一议题后,教师可出示杜牧诗歌《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和王安石诗歌《叠题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谁为君王卷土来,让学生评价两位诗人对项羽身亡的不同看法并说说哪种看法更符合项羽的性格。

“本质上文学也是一种交流形式,是作家和读者心灵对话的媒介,文学作品一旦离开了学生的接受,文学作品的实在意义就难以在课堂上存在,一个有效的、成功的文学课堂就难以生成。因此,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与文本对话;只有在问题互动过程中,彼此激发,才能促使问题探讨的深度和层面不断升级。

(3)分析典范作品,传递思路和方法。

文学史教材已经比较完备,观点阐述也是清晰的,学生完全可以自己看明白,无须教师再来复述一遍。需要教师讲授的是对典范作品的分析。通过分析文本,传递分析思路和方法。分析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对于传记、小说,教师可突出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对于诗词曲赋,教师可着重讲析艺术手法和独特韵味。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分析相关作品,学生更能接受思路和方法,对作品的鉴赏分析能力能更有效地提高。

(4)把学习延伸到课外,提高写作能力

在讨论、思考的基础上,课后教师要求学生以书面作业方式实际操作,运用自学和课堂讨论探究获得的知识,或把点滴的感想和思考记录下来;或选取相关作品,学会举一反三,解决类似问题;或布置写作小论文,独抒己见。为进一步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教师还可布置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写读书报告,让学生自评、互评,并定期举行读书报告会。这个过程既是学生巩固和扩大知识的过程,也是吸收、内化知识为能力的过程。

学习型课堂教学,注重以学生为学习的中心,强调学生主动探索,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的弊病。这能有效地培养他们“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转贴于

同时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当然,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乔依斯说:“由于没有一个模式是为了完成所有类型的学习,或者是适用于所有的学习风格而设计的,因此我们不应该把我们的种种方法局限于任何单一的模式上。古代文学教师不能按单一的模式来授课,必须要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大胆探索,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古代文学课的教学模式。

(三)改革评价方式,加大作品阅读考核

目前的评价主要是一张卷纸模式,评价缺乏对综合能力、知识整合方面的考核。因此,对小教专业学生学习的评价在内容上要加大对作品的分析和理解的考核,鼓励创新与个性的见解,加强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在方法上可试行期末和平时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结合、闭卷与开卷结合。改革主要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一是增加平时成绩考核,突出口语表达能力的考核。

一张卷纸难以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应增加平时成绩的考核,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40%,包括课堂讨论、平时作业、科研活动等。在综合能力中,口语表达尤其重要。小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考虑小教专业的特点,在书面考试、考察之外可增设一定次数的口头测试内容。包括学生参与置疑、辩论、诵读古诗文、读书报告会、课程小论文汇报等教学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能力。

二是在期末考试中加大作品阅读的考评,突出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核。

古代文学试题篇3

《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一门传统核心课程,在多年教学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但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形势和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及学科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太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以问卷调查分析为基础,深入分析了《古代文学》教学过程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古代文学》教学的具体情况以及学生对待《古代文学》课程的态度和要求,笔者在2012年9月针对本校文学院201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两个班的60名学生就《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开展了问卷调查。共派发问卷60份,回收60份,其中有效问卷56份。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一)关于课程重要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和思想上的重视是学好一门课程的前提和基础。本次调查首先了解了学生对《古代文学》在中文专业学习中重要性的认识情况。在这个问题上,56名学生中,有22人选择了重要,占比为39%,而32人选择了一般,占比为57%,还有2人选择了不是很重要,占比为4%。61%的同学认为《古代文学》课程对于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来说一般或者不重要,这比例明显低于以往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调查结果表明现在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的认同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当今社会时代背景下,《古代文学》与时代的疏离使得学生课程意识边缘化,这是非常值得任课教师关注和思考的一个问题。

(二)关于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在我们有关“您认为的古代文学最根本的教学目标是什么”的问题中,有19人选择了“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环境、文学特点以及发展概况”,占比34%;有19人选择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古代文学的优良文学传统,光扬古代文化”,占比34%;还有13人选择了“提高文学修养”,占比23%;有4人选择了“了解古代仁人志士的优秀道德品质,更好地为自己修身养性”,占比7%,还有1人选择了“增强民族自豪感”,占比2%。

从问卷结果来看,有三分之一学生(19人,占比34%)将自己的选择集中在了“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环境、文学特点以及发展概况”这个选项上。事实上学生的选择是符合《古代文学》这门课“授业”基本目的的,但是对知识简单、功利地对待从另一方面反映出现在学生对古代文学和文化丧失了以往学生拥有的热情,在这门课程中多属于被动接受。这种认识和心态必然会影响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动力。因此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时,应不只囿于传授课本知识,而从弘扬古代文化、提高自身修养等方面提升学习《古代文学》课程的意义。

(三)关于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学好一门课程的基础。对《古代文学》教学方法的调查,我们主要从授课形式、授课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在授课形式上,有22人选择了“老师出示议题,学生准备材料,课堂讨论”,占比39%,18人选择了“学生自学为主,老师点拨、答疑”,占比32%;只有12个人选择了“以教师授课为主”,占比为22%。结果表明71%的同学不喜欢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上课形式,更喜欢师生互动,共同完成授课。在师生互动学习的过程中,课堂讨论方式更受学生喜欢。另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是否应该使用多媒体呢?有45人选择使用多媒体教学,这其中13人选择了非常希望使用,32人选择了希望使用。这两部分占比达到了80%,这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还是希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正是时代对教学提出的新需求。

在授课内容上,有28人希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教师爱好对教材重新取舍,并讲授自己研究成果,占比达到了50%;也有14个学生在教学中喜好考据、训诂,占比25%。而只有7个人希望按照教材体系完成教学,占比仅为13%。这表明,绝大多数同学不喜欢教师按照传统方法,根据教材体系按计划完成教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根据自己的专长,对教材内容有所取舍。

(四)关于考核

对于考核,主要集中在是否该有考核以及具体形式等问题。针对是否喜欢闭卷考试这个问题,36人选择了不喜欢,占比64%,而20人选择了喜欢,占比36%。这表明很多学生不喜欢闭卷考试这种形式,这种选择也许因为闭卷考试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另一角度也表明《古代文学》的考核形式相对较为单一,可以作更多形式的尝试。

对于考试内容,50人选择了基础知识和能力分析相结合,占比89%。这说明在学习古代文学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愿意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在打好理论基础的同时提高自身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上述问卷分析,我们发现,《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意识的边缘化

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的就业压力和功利思想影响下,许多学生都对古代文学课程持学习无用论。上述调查分析中,有61%的学生认为古代文学课程作为一门文学专业的基础课,其重要程度仅仅是一般甚至是不重要的。这说明,在文学日益边缘化的今天,古代文学已经不再是强势课程,它的重要性最多只停留在中文专业的教学大纲或教师苦口婆心的教育上。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古代文学》的课程意识大大地边缘化。

(二)教学目标过于功利

在上述分析中,我们还发现,学生对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并不明确。大多数同学认为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仅仅是为了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环境、文学特点以及发展概况。这种认识较为狭隘,或者过于功利。抱着这个目的去学习古代文学,学习积极性必然不高。另一方面这也说明了古代文学的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忽略了向学生阐述教学目标,或者在阐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并没有将教学目标高度化,而仅仅停留在向学生简单传输知识的基础上。这对学生学习古代文学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三)教学方法因循守旧

古代文学教学一直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使现在引进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但仍以灌输式的培养模式为主。教学过分强调单方面的传授和知识的完整性,学生一直是被动地接收呆板、固化的知识。教学也很少注重古代文学与现代社会的关联,以及古代文学知识的现代转化等问题。在对学生的调查中,71%的同学不喜欢这种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上课形式,更喜欢师生互动,共同完成授课。因循守旧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方面确实存在很大的不足和缺陷。而且由于教学思维模式的固定化,大多数教师未意识到这一点,教学理念趋于保守,大多不能与时俱进。

(四)考核评价机制单一

古代文学作为中文专业的一门核心课,一般都在期末以闭卷考试的方式来评定学生成绩,现在虽然引入了平时作业等其它式样的考核方式,但多流于形式。考核评价机制过于单一,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或者真正起到考察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目的。过分单一的闭卷考核方式只会导致学生为应付考试对所学知识只是死记硬背。更麻烦的是,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在考试的内容选取上主要是以基础知识的识记为主,缺乏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核,不利于学生自主创造性的提高。

三、建议与对策

(一)更新教学理念

《古代文学》课程历史长、基础厚、学术氛围相对凝固。新时期的《古代文学》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把教学立足于当代的人才培养要求,并树立起新的师生观。除知识传授外,《古代文学》教学还应交给学生什么,这应成为教师上课前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笔者认为,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树立文学作品的典范意识,明白文学经典的意义,并强调博古通今、古为今用的意识,这样就破解了“古代文学无用论”的观点。其次从古代优秀作品和人物所体现出的高尚品德对学生进行德行教育,让学生明白古代文学正是中国文化血脉所在的意义。教学中教师还应建立起实践观念,让已远去的文学形式重新散发出鲜活的时代魅力,学生的模拟和创作可以去掉学生与古代文学之间的隔膜,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二)改变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古代文学》博大精深,讲授时间跨度长达三至四个学期,涉及知识面广,领域宽。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向学生讲授清楚《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我们认为,之所以很多学生对《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不明确,与《古代文学》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关系。传统《古代文学》最好的教学方式是“线”“点”“面”结合的视野和思路。这种教学方式最大可能地实现了几千年庞杂知识的梳理和传授,但是却存在一个最大弊病,即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和时代的需求,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错误的想法,认为《古代文学》的教学目的仅就是了解、接受几千年来的文学知识,而这种接受是非常机械、固化的。

因此,为了明确《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应该对《古代文学》的传统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教学过程中转变以往以史讲授为主的方式,而将教学重点放在具体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认知和把握上。因为作品才是构成文学史最真实、最本始的东西,以作品为主的教学内容也是对文学史本来面目的还原。而对作品的直接拥抱,可以增强学生对文学史的直观和感性认识,转向素质教育。即在不同朝代、不同题材选择合适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作品解析中,折射概括出朝代文学特点及文体特征,以感性的理解代替空泛的史的知识。或者以文体流变为主线,贯穿时代讲解知识,这样更容易让学生形成文学史的认识。这些教学方式也更有利于古代文学知识的现代性转化。

(三)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在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形成古代文学新的教学方法。

1.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调查结果表明,68%的同学希望一节课应该由教师的教授与学生讨论组合而成。因此,应该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意识。课前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针对教学具体内容,在课前布置相关思考题目,或将教学内容解析成一个一个的问题,让学生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课堂小组讨论,在观点争鸣中得出他们自己的结论和看法。或者让学生一起解析作品,自己梳理文学史知识。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深化学习内容,而且可以拓展学生思路,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但这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引导和监督。

2.作品学习与人文修养相结合。作品的学习不仅是掌握古代文学的教学知识点,更应该将古代文学作品的表达经验和基本的人文精神挖掘和传达出来。教师有责任教会学生如何欣赏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真正体味到经大浪淘沙后留存下来的古代文学精典之美。如研究诗歌的教师,在学习诗歌时,教学重点更在于与学生一起体会蕴含于诗中的情之美、文之美等。传授的教学知识是生硬的,但教师教学是灵活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文学与艺术的表达方式结合起来,如古诗的演唱、吟诵,作品的书法演绎,人物及作品的戏剧、小品演出,作品的改编,乐器的演奏等等。文学艺术本来相通,这些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与几千年前的作者和作品形成理解并产生共鸣,让生硬的知识变成生动的再现。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对老师提出了极大的考验,或参与表演,不能参于表演的老师也要有着艺术的感知和对学生的有效引导。

3.知识传授与学术培养相结合。在对学生的调查中,笔者发现,50%的同学希望教师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结合教师的研究成果,将教师的研究成果与知识学习结合在一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与教师加强了解和交流,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当代最新的学术成果和学术动向,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术意识,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去学习,深化所学知识。

(四)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实现考核多元化

考核机制单一化一直是古代文学课程的一大弊端,这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的一个原因。因此,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实现考核多元化是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1.调整闭卷考试内容。传统的古代文学考试主要以死记硬背的基础知识为主,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是这种考试内容比较单一。因此应该将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能力分析的考核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对理论知识进行应用的能力,如增加材料分析题、作品解析题、观点辨析题等考试内容。

2.丰富考试模式。可以将创新表演记入期末成绩的考核要点之一,完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创作动力和学习兴趣。甚至可以将学生模拟古代文学形式创作的古典诗文词曲等作品作为学生通过文学史考试的标准。建议成立一个由专业教师组成的考核小组,对学生提交的自创作品进行评估。当然考试形式的改革不是一个任课老师所能做到的,它更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如教务处、学院领导的肯定和支持。

《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传统核心课程,在当今社会,任课教师应该结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及课程赋予自身传承中国文化传统的使命,怀着改革的勇气,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进行课程改革,这样这门传统课程才能不脱离于朝代而日久弥新。

(本论文是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成果。项目名称:当今时代背景下古代文学教师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2261;当代文化情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新思路,项目编号:2011243)

参考文献:

[1]潘殊闲.西华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改革问卷调查报告[J].高等教育研究,2008,(9).

[2]陈桂成.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调查问卷汇总分析[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27).

[3]詹福瑞.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内容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河北大学学报,2000,(04).

[4]孙小力.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设想[J].中国大学教学,2007,(06).

古代文学试题篇4

(一)教学上重文学史轻文学作品,重教师主体轻学生个体

中国古代文学在课程设置上主要由文学史和作品选两大部分组成,其中文学作品是核心。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研读,学生可以逐渐熟悉中国文字的特点、古代汉语的基本规律、古代文学创作理论,理解古代作家的创作用心、创作手法和古代文学作品不同的体裁分类及其不同的文体特点。然而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仍然偏爱文学史教学,他们乐于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占用大量面授课时,向学生讲授文学史基本知识,梳理文学发展脉络;而对于作品教学,则多是把文学作品当作印证文学史的辅助材料,泛泛带过,错失了培养学生中国古代文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多居于主导地位,其讲授内容往往被视为“金科玉律”,难容质疑;学生居于被支配地位,其实际学习能力和不同兴趣诉求常常遭受漠视。课程教学很多情况下只是出于授课教师的一厢情愿,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考核上重知识轻能力,重终结性考试轻学习过程考察

与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授受教学情况相对应,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核也相对较为僵化刻板。其一是考核构成上存在“一考定终身”的倾向,即以期末终结性考试的成绩作为课程成绩认定的绝对标准,忽略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考核。考核结果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和学习需求。其二是考试内容编设较为教条。教师的命题多依据平日的教学讲义或教材,命题内容多限于文学史上的主要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文学大家及其代表作品,如建安风骨、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等,这样的问题限定性、指向性强,难以让学生开展独立评议,提出创造性的识见。其三是考核缺乏科学的评价模式。平时作业的批阅、考试试题的评阅,一般都是由教师独立完成的,即便有学生参与其中,也多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标准答案来评判,从而忽视了文学评论的多元性特征和学习的个体化特点。考核完成后,则多是通报成绩了事,很少有针对性的考核分析和评价反馈。

二、地方文献对推进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核改革的积极作用

地方文献指的是记录某一地域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科技、教育、风俗等内容的地域性文献资料,具有地域性、原始性、多样性、长久性、稀缺性等特点。地方文献因其“包罗万象”的内涵,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文化事业建设、学术研究、教育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核中适当引入地方文献,既可以推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又可以增加考核的学术含量,提高课程的关注度,扩大课程的影响力,对中国古代文学传统教学模式起到一定的纠偏作用。

(一)树立作品教学观念和研读原典意识

地方文献汇集了某一地域长期科技文化发展的成果,内容庞杂,其中很多属于未经整理的原始文献。研读这样的地方文献,可以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知识,调动丰富的知识储备———尤其是古代汉语基础知识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为了让学生能够研读地方文献,教师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就必然要将教学重心从文学史转到作品上,通过作品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水平。地方文献多是第一手的资料,将其引入考核中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研读原典的意识和不从俗众、唯己是信的科学探索精神,培养研究性学习习惯。对于教师而言,地方文献的原始性特点也可以督促他们积极关注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不断拓宽学术视野,提高科研水平,实现教学相长。

(二)深化课程考核改革,克服学习功利化倾向

近年来,基于高校过于注重实用的专业及课程体系设置、以分数为核心的较为单一的考核评价标准和脱离学生学习实际的教材编设等多重因素,很多大学生缺乏内在学习动力,在学习上越来越功利化。中国古代文学所面临的学习功利化现象更加严重,“陈旧无聊”、“脱离实际”之类的评价甚嚣尘上。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核中引入地方文献,可以在内容上增加课程考核的深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归属感和成就感,促进学生良好学习动机的形成,克服功利化倾向。如针对浙江嘉兴地区的学生可以根据《万历嘉兴府志》、《光绪桐乡县志》等地方志的相关记载编设关于明清时期嘉兴地区佛寺兴废、民间兴学等方面考题;针对杭州地区的学生则可以根据《湖山便览》、《西湖志》等地方文献编设诸如西湖的历史沿革、西湖历代名人题记等方面的考题,让考题充分体现出地域特色,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期待。

古代文学试题篇5

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创新能力古代文学

21世纪是教育创新的世纪。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一门传统的学科,如何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和课程特点,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适应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在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变奏中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之路,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以文学史为纲,以作品为本,强化原典教学提升素质教育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应加强原典教学的分量,把作品的讲析与导读作为教学的主体内容,发掘其文化内涵,突出当今社会有重要意义的东西,首先,可以利用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人生观的教育。古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格言名句是对学生进行理想、情操、立身、处世、廉正、爱国教育的好材料。如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修身处世态度以及岳飞“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深切教诲,给后人以深刻的启示和鞭策。其次,古代文学作品中塑造的许多人物形象也是教育学生的好材料,如勤劳、美丽、勇于反抗的秦罗敷;威武不屈、不辱使命的苏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等,给后人留下了学习的榜样。最后,利用古代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现代社会需要具有独到的创造力、强烈的竞争力和环境的适应力的人才,而当代不少大学生缺乏应有的心理承受能力,表现浮躁、自满而又脆弱,在尊重他人、文明礼貌、处理个人问题和人际关系等方面有待加强和完善。古代文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可以利用古代文学作品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事物的真、善、美,什么是文学作品的艺术美,从而提高他们对事物的审美意识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改进教学方法体现创新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

古代文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形式单一,以填鸭式为主,师生之间沟通、交流不够不利于教学相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方法的获得更为可贵。因此,教学设计的核心就是如何发挥学生的参与性,通过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判断,提高学习能力。从而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受益无穷。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可以借鉴哈佛大学MBA教程案例教学法,可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指导学生锻炼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对别人的观点、感情等采取开放宽容的态度,吸收别人的长处。如在讲解李商隐诗歌朦胧美时,就可以以他的颇受争论的《锦瑟》一诗为讨论对象。由教师首先介绍前人关于此诗的十余种主要观点,然后由学生对这些观点进行评价、选择,在思想的交锋碰撞中,最终形成自己的看法。还可以实行畅所欲言式教学法,让学生充分发挥大脑自由联想的能力,大家交流各自的思想成果。如在讲授古典小说《水浒传》时,教师完全可以抛开陈旧的作者、思想、艺术等讲解模式,而由学生自由发言,谈谈感受。畅所欲言法可以使学生自由展示自我的个性化思考,所以可能涌现出一些真知灼见,使学生彼此促进、交流。这种教学方法比通常的教学方法能使个人更富有创造性和主动性。总之,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发生改变,由简单地传授、灌输知识转化为对学生的指导、启发,由教书向教学转变,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培养其钻研精神,提高其创新能力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网络资源,大力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入,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显示其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古代文学教学信息量大,而应用现代技术手段上课就可以相对增加信息流量,节约有效的教学时间。而且,由于作品距今年代久远,学生对于其中的许多文学文化知识感到陌生,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组合就能较为便利地提供可感知的事实材料,帮助学生建立起与教学内容及教师相关联的共同经验。多媒体课件将声音、影像、动画、图像有机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图文、声乐并茂的艺术氛围,这在调动学生兴趣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传统古代文学教学中作品的音乐性难以得到准确、生动的再现,无法让学生受到感染,而多媒体的运用就使这一问题得以解决。如在讲《西厢记》时,先让学生看了一段黄梅戏《西厢记》,看完后当学生还在意犹未尽的回味时,将作品的重点以问题的方式交给学生讨论。还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诸如国学网,南京师大网,全唐宋金元词文库及赏析数据库、中国期刊网期刊数据库,中国诗歌网等,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打开一个学习古代文学的新天地,吮吸知识甘泉,摄取成才养料,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4.打破书面考试的单一模式,建立综合考核、全面评价的新机制

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以书面考试的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绩的标准,不少学生凭借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以至变成了死读书的机器。所以必须打破过去那种单一的考试模式,重新建立综合考核、全面评价的科学机制。首先,调整试卷内容,缩小识记内容,增大实际分析问题的内容、特别是教材范围以外作品的内容,增加不确定答案的题目比例,从而增大能力、素质考核比例。其次,丰富平时成绩内容、落实实施方法。将学生课外的课程活动项目结果纳入课程平时成绩。如在古典诗文吟诵比赛、古典文学名著读书报告会、学生研究性课题、发表与课程相关的论文或作品鉴赏文章等方面的表现都纳入课程平时成绩;落实课程论文和古代文学名篇背诵等内容。以此加强对学生理解能力、操作能力、应用及创造能力的评价。然后是建立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以往轻视平时成绩考核,我们调整了期末闭卷考试与平时成绩的比例,做到期末闭卷考试与平时考核并重。并建立和落实由闭卷考试、课程论文、课堂表现、默写背诵、课外活动项目等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方式。最后,是建立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制度,将学生的考核评价渗透到平时教学过程中。将平时成绩登记表分课堂表现、上课出勤、课程作业、课外活动项目等栏目,基本涵盖了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的各方面内容。这样综合考核的结果,既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实际,也能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成效,更能促使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水平,增强实践创新能力,从而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