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价值观(收集5篇)

时间:2024-07-06

家庭教育价值观篇1

《二十四孝》是元代郭居敬编录,另有说法为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流传于后世的版本较多,但是故事一致,仅是在排列次序上有所区别。本文以明朝版本《二十四孝图》为文本,进行评析。(一)孝感动天。舜作为儒家推崇的上古帝王,是内圣外王的重要代表,实现了由孝顺到忠君到治理天下的理想序列。舜的原生家庭比较糟糕,父亲瞎子,生母早亡,继母泼辣,后母所生弟弟性格狂傲。面对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舜选择孝顺服从,由此感应天地,获得大象、小鸟、雷电的帮助;并且由此上达天听,授予大权,成功继位。在这个故事中,较为重要的关节点是由孝顺获得感天动地的效果,从而在世俗生活中获得经济利益、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换言之,当孝顺无法感动天地时,如何支撑内在合理性?(二)亲尝汤药。刘恒作为皇帝,母亲生病三年,衣不解带,夜不合眼,精心服侍,亲尝汤药。这故事看点在于皇帝是真实人物,有据可查,不是凭空捏造的。但是疑点在于,皇帝每天日理万机,国事繁重,后宫佳丽三千,宫斗重重。皇帝能够有那么多精力去伺候母亲吗?故事价值意义在于,皇帝孝顺,被封为道德楷模,其他人必须无条件向其学习。这是政治权力向道德权力的扩张和占领,是政统、道统、法统的相互支持。(三)啮指痛心。孔子弟子曾参上山打柴,家中来客,母亲咬手指,产生心电感应,曾参奔赴回家待客。在这里,“跪问其故”非常有意思。对自己母亲说话,为什么需要跪着?这种潜在的不平等是等级制度固化的彰显。在皇权时代,百姓跪拜县官,臣子跪拜君王,是约定俗成的社会交往礼仪。仅由这一相类似的动作能够看见孝顺与忠君的同质性。(四)芦衣顺母。闵子骞家庭环境与舜相似,早年丧母,后母虐待。父亲知道实休掉后母,闵子骞反来劝阻,后母改过,从此一家人幸福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在这里,我嗅到浓浓的琼瑶味道。闵子骞如同一朵圣洁的白莲花,后母虐我千百遍,我待后母如圣人。这种做法仅靠道德感召,单纯依靠以德报怨促使后母人格升华,价值观逆转效果如何?我对此持保留意见。(五)百里负米。子路为双亲背负米百里。这个故事较为正常,类似于一位居于高位的凤凰男矜持的忆往追昔。故事里没有血淋淋的杀子选择。疑点在于,背负米百里是否值得,难道不可以就近买米吗?难道唯有用一百公里的距离来衬托子路的虔诚和愚蠢?并且,孝顺与位居高位之间缺乏直接的关联性。这里更多是身居高位的子路,在生活和事业双丰收,物质生活极度奢华之后,志得意满地回头遥望。(六)鹿乳奉亲。郯子孝顺父母,装扮成鹿皮,取鹿乳娱亲。郯子作为一个小国的君王,还需要事必躬亲,难道不能指派侍卫、宠臣和下属去获取鹿乳?显然,这是罔顾逻辑的主题先行式撰写方法。同时,对于父母患病后过度索求的病态要求,郯子选择无底线地顺从,这种病患与亲属的相处模式在今天是负面评价居多。“病人家庭(在该故事中即病人之子)对病人予取予求,无异于对这种讹诈行为的纵容,却被叙事者视为美德。”[3](七)戏彩娱亲。隐士老莱子七十岁为取悦双亲,身着彩衣,假装跌倒,学小孩啼哭,愚孝成分颇重。老莱子作为道家隐士的代表,这一事件表明孝顺价值观不仅局限于儒家学说内部,对于追求纯朴、复归自然的道家同样适用。古语云,人生七十古来稀。老莱子活到七十岁,父母应当至少九十岁,这侧面表明家境殷实,衣食无忧。这潜在地在孝顺与富裕之间做了关联,喻示着孝顺能够通达富裕。(八)刻木事亲。丁兰将死去父母刻为雕像,事奉敬仰。妻子作为恶毒配角出现了,针刺雕像,竟然流血垂泪。妻子被尚未谋面,尚未出场的父母通过丁兰之手抛弃了。愚忠的丁兰对于极权统治自然是温顺的绵羊,但是对于妻子恐怕是噩梦的来源。在汉代,妻子家庭地位卑下,一言不合就被抛弃。故事中隐含的敌意在于,父母通灵不是去帮助家庭和睦复兴,而是去毁灭;不是去惩恶扬善,而是将妻子塑造为打扰父子、母子亲情的潜在敌人和外来的破坏者。德国心理治疗大师伯特•海灵格的家庭系统排列理论重要指向是夫妻关系第一,夫妻与孩子关系第二,其它关系第三。在现代社会中,父子关系、母子关系逾越了夫妻关系,往往带来家庭关系的紊乱。(九)卖身葬父。董永被迫卖身葬父,遇到仙女垂怜,不仅与之结为露水夫妻,而且运用法力织布,偿还欠款。故事里面的奇迹在于孝顺拥有沟通神灵的力量,从而获取仙女帮助,财色兼收。这样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实际上将孝作为交换利益的工具。(十)埋儿奉母。为了母亲活下去,郭巨准备活埋自己的儿子。转折点在于,郭巨挖矿时获得天赐黄金。这是二十四孝中最令人为不寒而栗的故事。我不禁想到,如果没有挖到黄金,儿子就活生生地被杀掉了。难道,郭巨再没有其他选择,例如将小孩送人,例如自己多去挣钱,为何选择如此极端的境遇。其中,有一句“妻不敢违”。妻子不愿意,难道不能有其它选择吗?妻子不能够带着孩子重新生活吗?在这里我想起了清官海瑞,他是一位有名的孝子。但是,他五岁女儿从男仆手中吃东西,为此被逼饿死;他头两位妻子与婆婆不和,先后被休,最后一位妻子与妾先后自杀。这如同鲁迅所言,中国历史渗透着大写的吃人二字。抹灭人性的恶行道貌岸然,以孝顺的名义占据道德制高点,心安理得地做着惨绝人伦的恶行。(十一)涌泉跃鲤。婆婆爱吃鲤鱼,媳妇只能够天天做鱼,逆来顺受。并且,由于狂风大作,妻子取水晚归,竟被姜诗怀疑怠慢母亲,将其逐出家门。经过曲折,终于和好如初。这时候,神迹现身,家里有了堪比自来水的泉水,有了自动送上门的鲤鱼。这一故事是对中国家庭千古难题婆媳矛盾的范式解读。婆婆掌握家庭的绝对控制权,媳妇唯有谨小慎微,等待媳妇熬成婆的那一天。这故事潜在隐喻是,孝顺具有神灵互动的巨大能量。令人不舒服的地方在于,丈夫具有幻想狂倾向,因取水晚归,就欲休妻;那以后会不会因为做饭难吃,坐姿倾斜,言语声音较大等莫须有原因,再次休妻?(十二)拾葚异器。蔡顺孤儿出生,孝顺母亲,桑树果实好些给母亲,差的留给自己。他的行为感动赤眉,赐给白米和牛蹄。这隐含社会反动势力对于孝道的价值认可,并且喻示着孝顺能够带来与强权者的物质授予。(十三)怀橘遗亲。陆绩随父亲到袁术家做客,偷拿橘子,被发现后,称偷橘子是给母亲,由此得到大家称赞。这一故事隐含意义是:偷窃他人财物是错误的;但是,在孝顺名义下,偷拿他人物品是褒扬。在汉代,礼法交融,逐渐礼大于法,孝顺大于法。中国文化的糊涂账在于将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混为一谈。在孝顺的名义上,一切皆可为之。(十四)行佣供母。江革少年父亲去世,与母亲相依为命。遇到劫匪,哭泣告知上有老母,得以逃命。即便跌入赤贫状态,尽力孝顺。这一故事隐喻在于劫匪遵循和认同孝道价值观。并且,江革成为孝廉,从屌丝阶层青云直上,成为官宦阶层,孝道的现实功利价值体现的淋漓尽致。时下,这一求饶模式已经戏剧化了,上有八十岁老母,下有三岁小孩,这已经成为狗血般经典套路。(十五)扇枕温衾。黄香九岁丧母,一心伺候父亲,夏天扇扇子,冬天暖床。获得太守表彰。这故事表述的是,黄香不能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必须以父亲的需要为第一位的。这样的行为呈现,是他内心真实的自由的想法,还是被父母刻意塑造为一个父母利益至上的木偶?这就非常值得思考了。(十六)闻雷泣墓。隐士王裒母亲生前惧怕打雷。死后遇到雷天,王裒奔到坟墓前面,痛哭流涕。巨婴国中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恋母情结,在这里用起来恰如其分,即王裒尽管生理成人,但是在心理上尚处于哺乳阶段,尚未断奶。(十七)恣蚊饱血。吴猛八岁,家里贫穷,无钱买蚊帐,他自告奋勇充当吸蚊器,为了父母少受叮咬。八岁小孩人生观尚未定型,为了父母可以无限度的牺牲,这种牺牲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父母的荣光,为了迎合父母潜在的需求,是付出到了没有自我的限度?可见,中国传统孝道教育是培养出没有独立意识,没有自我边界的空心人,而不是有独立意识,有独立判断能力的公民。(十八)卧冰求鲤。王祥幼年丧母,继母恶毒,父亲不喜,陷入悲惨生活。王祥孝顺如初,为了继母吃鱼,脱掉衣服卧于冰上。奇迹出现了,冰面消融。两条鲤鱼越出冰面。故事主线依然是孝顺感动天地,这使得充满受虐倾向的行为艺术获得传统伦理学的解释。反过来,如果没有奇迹,王祥是否裸冻死在冰面上。(十九)扼虎救父。杨香是一名十四岁的女孩。为了救父亲,爆发洪荒之力,与老虎搏斗并胜利。杨香举动是下意识的,但是未尝有太多的思考,更多的是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和对亲人即将丧命的愤怒。这一故事奇迹在于十四岁的小女孩打败了穷凶极恶的老虎。现实中可能性是,如同北京动物园的老虎一样,老虎不费吹灰之力干掉了杨香和她的父亲。(二十)哭竹生笋。孟宗的父亲早逝,母亲年老病重,在冬天蛮横无理地要求吃竹笋。孟宗计无所出,抱着竹子号啕大哭。奇迹出现了,竹子冬天长出竹笋,母亲吃后痊愈了。这里的关键点是,竹笋如果没有出现,孟宗哭声消逝在冰冷的竹林,一切依旧。孝顺到没有个体独立思考,七尺男儿面对母亲无理取闹唯有哭泣,这也是挺悲伤。(二十一)尝粪忧心。庾黔娄刚当上县令,感应到父亲病重,抛弃官位赶回家中。尝父亲粪便,并且向北斗星辰祷告,愿意代替父亲送死。这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故事。有很多尚未出场的人物,她们如同中国画的留白一般,给予人无限的遐想。例如,庾黔娄的妻子对于由县官变为平民的地位落差如何看待,庾黔娄的母亲对于抛弃官位如何看待,对于学习越王勾践一般品尝粪便如何看待,庾黔娄为何不可以先请一个月事假,回家看望父母,或者将父母接到身边照顾?当然,对于主题先行的叙事模式,需要有矛盾冲突,在做官和照顾父亲中做一个斩钉截铁地极端选择。估计编撰者未意识到的是,这一选择隐喻在为皇权服务和为家族服务中,忠君是排在第二位的。(二十二)乳姑不怠。崔山南的祖母唐夫人到六十岁,还用乳汁喂养婆婆长孙夫人。这个故事有些玄幻色彩。一是唐夫人为何到了六十岁还有乳汁,这不符合生理常识。二是唐夫人作为官宦之家,难道找不到奶妈?需要这样子去作秀吗?三是难道没有更加好的孝顺方式?这个故事隐喻在于孝顺与崔山南官居高位有隐蔽的联系,换言之,孝顺带来功利角度的家运昌顺。(二十三)弃官寻母。朱寿昌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妒忌,被迫出嫁。五十年之后,朱寿昌弃官寻母,终于在陕西找到。这个故事潜在含义在于:第一,大家庭中妻妾之间的矛盾天生不可调和,最终刀刃相见。第二,为何需要等到五十年,等到五十七岁才去寻找,不可以提前吗,不担心生母死亡吗,要知道古代人平均寿命四五十岁啊。第三,他对于嫡母、父亲没有怨恨吗,还是不敢有怨恨。第四,孝顺的对象是谁,是生母还是嫡母。(二十四)涤亲溺器。黄庭坚身居太史,竭尽孝顺,每晚亲自为母亲洗涤夜壶。这一故事看点在于,孝顺必须通过洗涤夜壶来表现吗?仆人哪里去了,侍女哪里去了,做秀成分过于实际情况吗?

二、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庭教育角度的简要启示

在上面的论述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二十四孝》不合时宜的诸多方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庭教育方面,评析《二十四孝》有以下两方面价值:(一)孝顺需要有边界意识。在中国民族潜意识心理中,孝顺具有核心的伦理价值。这也是南方周末《刺死辱母者》引起如此强烈的舆论反响的重要根源。孝顺的核心在于顺从父母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与传统的孝道相比,新孝道需要具有边界意识,即自己成为独立自主、独立思考的个体。在此基础上,个体对于父母需求和回应在独立思考之后,有限度给予满足和回应。(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庭教育需要培养儿童的真实个性。《二十四孝》是一本古代的启蒙读物。它的教育群体是针对儿童。这种培养模式在某种意义上是压抑儿童的天性,要求儿童以父母的喜怒哀乐为自己价值抉择的标杆。这种培养模式违背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容易埋下心理疾病隐患,造就人格分裂或者伪君子式的双面人。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庭教育需要遵照儿童心理成长规律,引导儿童自由表现自我的真实个性,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此基础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公民教育为基础,展开爱国教育、诚信教育、敬业教育和友善教育。

作者:曾永安单位:咸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夏康达.从“二十四孝图”说开去[J].道德与文明,1997,2:46

家庭教育价值观篇2

【关键词】生命观马克思主义生命观生命价值教育家庭教育

生命观是指人对生命的态度、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基本看法。生命观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样,也需要不断地培养才能最终形成。马克思主义生命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生命价值的思想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作为基础和指导,提出生命的本质是自然存在基础上的社会性本质,认为生命的价值在于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主张人们要拥有乐观奋斗的人生态度,并倡导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同时它还关注生命结束以后的社会价值,这是马克思主义生命观区别于其他生命理论的重要方面。生命价值教育是指为了生命价值而在生命活动中进行相关教育,指导人们正确认识生命及生命对自己、他人、社会和国家的作用,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新时期、新阶段,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大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在物质基础不断提升的同时,国家也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建设,尤其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重视人们生命观的培养、精神生活的丰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是一个民族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的重要反映,是一个国家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体现。”同时,“生命教育”也已被写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然而,虽然在国家重视、政策支持下,社会物质文化基础都有了较大发展,但社会中的一些老问题仍未得到彻底根治,新问题也层出不穷。如漠视生命、消极悲观、价值理性疏离问题,伤人、犯罪、轻生等伤害生命、无视生命的现象,都对个人成长成才造成了危害,也对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因此,加强人们的生命价值教育尤为重要。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所谓家庭教育,主要是指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第一课,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基础。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任何个人都不是一座脱离社会的孤岛,每个人都处于社会大环境中,从一出生就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在诸多影响因素中,家庭、家人是最早影响到个人的,也是对我们影响最为明显、最为深远的。家庭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家庭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因而家庭教育便是个人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家庭的价值观教育对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要在确立进步的社会价值基础上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家庭教育以其最早接触到教育客体的先在性,比其他的教育方式更加占据优势,家庭教育要为做人的根本――“如何面对自己”进行奠基,因而不能被其他教育所替代。家庭中,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担任第一责任人的角色,通过为子女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氛围,以及父母自身的言传身教、榜样示范等为子女生命观的萌芽提供良好的指南。因此,家庭教育的第一重要性,是生命意义上的重要性,它涉及到先辈的生命观、价值观能否在后辈身上得到传承。

二、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观与家庭生命价值教育相契合

(一)以马克思主义生命观确保家庭生命价值教育的正确方向

随着生命价值理论的发展,相关理论层出不穷并在全球化背景下迅速扩张。一些西方生命价值理论逐渐传人我国,但由于基本国情和社会基础的差异、历史文化背景等的不同、,一些西方国家的生命价值理论与我国公民的生命价值观并不相融甚至产生了负面影响。如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正悄然侵害着我国人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观具有对人生命本质的全面认识的辩证性,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科学性,以及认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人本性,它优于其他一切生命价值理论,作为最符合我国初级阶段国情社情的哲学理论,始终指导着我国的建设和发展,更是确保我国家庭生命价值教育正确方向的重要保障。

(二)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观有助于提高家庭生命价值教育水平

首先,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其对我国的生命教育影响颇深,因而家庭生命价值教育往往也会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然而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并存,封建思想中的三纲五常、敬天畏人等^念在我国现如今的家庭生命观教育中仍有体现。而马克思主义生命观强调生命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主体性与对象性的统一、自发性与自觉性的统一,其最高宗旨是为了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鼓励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推翻统治阶级,维护自己的利益。这些观点是中国传统生命观中或恪守伦常、或出世修行、或无条件为善所不具备的。其次,我国现阶段的生命价值教育多指关爱生命的教育,父母对子女的生命价值教育大多只停留在告诫子女要珍爱生命,却没有教育子女也要勇敢正视死亡,较少教导他们要有大局意识、正义感,已致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年轻人贪生怕死,缺乏奉献精神,甚至为一己之私做出损害大局的事。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观在关注生命的同时注重提升生命的质量和水平,实现个体生命的社会价值,强调个人要具有大局意识、整体意识、关爱他人,提倡个人将实现自身价值与奉献社会相统一,这些理论观点都有助于提高我国家庭生命价值教育水平。

(三)家庭生命价值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观的实践平台之一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将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观运用到家庭生命价值教育实践中,为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观提供了应用于实践的平台。家庭生命价值教育、学校生命价值教育、社会生命价值教育等都属于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观的实践平台,在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过程中,认识得到了升华,理论更加完善,进一步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生命观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观属于理论范畴,最终目标是指导实践。在家庭生命价值教育实践中能够实现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观的最终目的和存在价值。所以,以马克思主义生命观为指导研究家庭生命价值教育,能使双方互相受益、共同进步。三、当前我国家庭生命价值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理论研究不足、指导思想模糊。在我国,生命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台湾于20世纪末推行生命观教育,并将2001年定为生命观教育年。在国外,生命观教育是在1968年就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提出的,同年他出版《生命教育:与孩子一同迎向人生挑战》,在世界上引起关注。马克思主义虽于俄国十月革命后便传人我国,但当时整个社会更多关注的是如何找到挽救国家危亡、救人民于水火的政治途径,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关生命价值的问}关注甚少。同时,悠久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传统思想,使我国各个领域在意识形态方面都受到其较深的影响。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前,我国的家庭教育主要受到儒、道、佛三种思想的影响。改革开放后至今,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文化、意识形态领域逐渐交融,西方各类生命价值观、人生理论逐渐传人我国,并与我国传统生命价值观一同影响公民生命价值教育的实践。虽然各种思想层出不穷、相互激荡,但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指导思想却并不明确。

其次,家长自身素质参差不齐,教育方式重理论轻实践。家长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家庭的教育行为,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子女最初生命观的形成。作为教育者的父母由于文化水平差异、自身信仰观念等不同,对生命观的理解及重视程度各不相同,在一定程度上也缺乏相应的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观知识。并且多数父母并没有意识到生命价值教育的重要性,在生命价值观培养方面常常只是口头说教而缺少必要的社会实践。受到学校教育中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父母对子女的生命观教育也常流于形式,更多关注子女文化课的考试成绩,对他们心理、思想上的关注较少。重知轻德的教育方式,使家庭教育学校化,注重智育、忽视德育的家庭教育观念,导致父母过于严格地要求或过高期望子女的考试成绩,而忽视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人文教育。

最后,教育互动不足。一方面,多数父母平时忙于工作,容易忽视子女的心理变化。调查显示,多数子女不愿主动与父母交流自己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及其思想心理的变化,父母若不主动关心子女的思想动态,二者就会更加缺少交流和互动,最后会严重影响子女身心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子女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接触到不同的教育主体,不同主体的教育方式、教育目标、教育理念等也各不相同,正直世界观、人生、价值观逐步确立过程中的子女的思想就容易产生混乱。家庭、学校、社会是三大主要教育主体,并且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这就需要三大主体之间加强合作,但目前我国公民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在家庭、学校、社会中存在明显的脱节。

四、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理论对家庭生命价值教育路径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生命观是科学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它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适用于促进我国公民的身心发展,它对我国家庭生命价值教育有着诸多启示。以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观为指导,以家庭教育为途径,以正处于成长中的青年一代为主要对象,在家庭成员中渗透正确的生命价值导向。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国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夯实经济基础、完善上层建筑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生命观更为我国家庭生命价值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理论指导实践,正确的理论会积极促进实践的进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符合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家庭生命价值教育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观的指导下才能保证其方向的正确性。

第二,有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相关文化知识。政府部门要在社会中大力弘扬生命价值观教育,使父母意识到生命价值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可通过新闻媒体、书刊报纸等传播媒介,积极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观的相关内容,使生命观教育不再高高在上不可触及,而逐渐成为大众熟知的思想,以便更有利于家庭生命价值教育的推行。

第三,家长提升知识储备,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自身也应努力提高生命价值观的知识储备,提升价值理性素养,树立相对成熟的生命价值观,进而对子女的生命价值教育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温馨的家庭氛围,使子女身心愉悦的接受父母的知识传播,营造良好的生命价值教育大环境。

第四,加强家庭、学校、社会的合作。家长应加强与学校、社会的交流合作,使子女在不同成长阶段接触到相对统一的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同时学校、社会等显性教育也应成为个人生命观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课程中多多涉及生命观教育的知识,使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自身的经历、家人朋友的讲述和社会传媒的影响去了解生命观知识,而且在平时的学习中就能潜移默化地受到马克思主义生命观的熏陶,逐步形成自身的生命认知体系。生命价值观的培养是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的必修课,家人对我们的知识灌输、家庭生命价值教育会影响个人的一生,同时,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加强合作才能保证子女思想航向不偏离。因此,在人生不同阶段都需要加强不同教育主体之间的合作。

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更是教育的有效途径。相对于学校、社会以及个人来说,家庭教育效果更明显,在家庭中进行生命价值教育会更有成效。马克思主义生命观指导下的家庭生命价值教育拥有正确方向的保障,具备相应政策法律的支持,同时还有充实丰富的内容作填充,在相关理论研究的愈发成熟下,我国家庭生命价值教育的发展也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段善君,刘伟伟.马克思的生命观对大学生教育的启示[J].临沂大学学报,2014,(4).

[2]于梦佳,李明.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观视域下公民生命价值教育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6,(7).

[3]报告编写组.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7.

[4]任泽.马克思主义生命观与中国传统生命观之比较论略[J].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2014,(1).

[5]陆士祯,王剑英.家教:价值观教育是根基[J].中华家教,2012,(12).

家庭教育价值观篇3

关键词:家庭消费;伦理教育;可持续性消费

中图分类号:F06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5-0169-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作为人们主要消费场所的家庭也会在全球化浪潮中接受丰富的、先进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同时,也必将面临着许多道德选择的难题,这些难题的解决与否将关系到个人、家庭、社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家庭自身应该承担起责任,树立健康消费观念、制定合理的消费策略、规范家庭成员的消费行为,使我们每个家庭在物欲横流、各种非理性的个性化理念与价值观充斥的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真正做到理性消费,真正获得高质量的生活。

一、加强家庭消费伦理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加强消费教育,培养健康文明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既是长远大事,也是当务之急。日本学者小林实早就提出:“产业的发展,需要培养贤明的消费者。今后在政策观点上要重视充实消费者教育,开展培育有良心的消费者运动”,“日本产业之所以能够从经营指导思想重视产品质量,是由于日本的消费者,特别是战后提高了教育水平的日本妇女具有识别商品的眼力”。[1]很多国家,特别是美、日等国,半个世纪以来,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消费教育体系,纳入各级学校教育之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中国近一二十年来,国民消费教育,已成为近几年全社会尤其是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有些省市虽然搞了一些消费教育,但从全国来说,还没有建立比较完整的消费教育体系,还没有转变为政府行为,把它纳入基础教育、素质教育之中,列入学校计划之中。而对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筹划消费教育还未予以充分重视。著名学者卢嘉瑞认为:“所谓消费教育,是指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全体国民传授消费知识和技能,培养科学文明的消费观念和维权意识,提高消费者自身素质的一种社会教育活动”[2]。按照卢嘉瑞教授的理论,家庭消费教育的目标是,培育“六有”的消费者:有消费经济学常识;有科学的正确的消费观念;有科学的消费知识、技能和方法;有文明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有个人和群体的消费行为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有能动的、强烈的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意识。家庭消费教育是国民消费教育的重头戏。实施国民消费教育要考虑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培育家庭形成一种文明、健康消费观念和行为,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二、家庭消费伦理教育的内容

家庭消费教育的内容很广,覆盖面比较宽。但从总的来说,属于文化方面的教育,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态文化方面的教育,具体包括消费观和消费道德教育、商品知识和消费知识以及消费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等方面;同时根据不同的家庭成员对象,确定主要内容和侧重点。

1.消费价值观和消费道德教育。价值观、消费观和消费道德,是家庭消费教育的极重要的内容。张梦霞教授曾在她的专著《女性价值观与购买行为》中,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有力地证明了:价值观的重要作用之一在于,它构建了人的信仰和态度,并指导着人们的行为。价值观指导着个体行动和态度,是个体态度和行为的导向仪,并直接指挥着个体决策系统。由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一种直接反映人的需求、欲望、物质和精神利益追求的特殊而具体行为,消费者对其购买行为的价值感知和判断会受到价值观这种思维定式的影响[3]。比如,以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价值观、道家文化价值观与佛家文化价值观为例,研究证明,消费者的儒家文化价值观特征越显著,越倾向于选择象征性消费模式(也称炫耀性消费);道家价值观越显著,就越倾向于选择绿色消费模式;而佛家价值观越显著就越倾向于选择实用性消费方式。由此可见,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家庭成员正确的、适度、科学的消费观念是家庭消费教育的核心。

2.商品知识与消费知识方面的教育。在当代,商品和劳务丰富多彩,特别是有些商品科技含量高。加之伪劣假冒,充斥市场,如果不具备丰富的现代商品知识和消费知识,就难以在商品的海洋中,选择自己最需要、效用最大化商品,更难以抉择其于社会的道德立场,甚至可能上当受骗。为此,家庭消费教育还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行现代商品和劳务知识以及如何正确制定家庭消费方针的教育。让每个家庭在进行消费决策之前了解:商品和劳务是否对家庭成员身心健康有影响,对凡是有害于家庭成员健康的消费产品一概排斥,比如烟酒、黄色庸俗消费项目等;商品与劳务是否符合绿色消费原则,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社会资源造成浪费,对一切会破坏生态的消费品予以排斥。

3.消费政策和消费法规的教育。市场经济是消费者的经济,也是法制经济,如果不懂消费政策、法律、法规,就会影响自己的消费行为,甚至会影响消费质量的提高,造成一些非法的消费行为。有些甚至在消费的过程中,明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也无法切实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比如,有些服务性行业,误导消费者进行一些不良甚至非法消费,消费者常常是不知如何应对。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人员的非法消费行为是与他们法律知识的匮乏分不开的。因此,在开展家庭消费教育时,适当地向广大家庭宣传国家现时期的消费政策,以及消费法律与消费法规是十分必要的。

4.根据不同的家庭以及不同的家庭成员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家庭消费心理和行为受收入差别、文化程度、传统习俗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因此,各个家庭不仅存在共性,而且也会存在各自的特性。家庭消费教育应该特别注意家庭的共性和特性,以及不同家庭成员的生活经历和心理特点,制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式。

三、家庭消费伦理教育的领域和渠道

如何把家庭消费教育的上述内容传授给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的家庭成员,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和途径。在这一方面,一些发达国家有比较成功的经验可以供我们借鉴。这些经验主要有:政府高度重视,如美国:用行政法规强化消费教育,如日本:将消费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之中,开设消费教育的专门课程。日本是最初提出学校消费者教育重要性的国家,其次还有美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消费教育研究和消费教育工作只能说是刚刚起步,差距还比较大。但我们可以从这些发达的国家吸取有益的经验,拓展家庭消费教育的领域,多渠道的开展家庭消费教育。

1.家庭自觉开展消费伦理教育。家庭是人们活动的主要场所,家长是子女的启蒙老师,再加上家庭中的一种特殊的亲情关系,更利于家庭消费教育收到成效。家庭的消费决策者除了自身应有科学合理消费的观念与行为之外,更负有对家庭成员进行随时的消费教育的义务。这就要求,作为家庭消费决策的家长,首先要做到率先垂范,杜绝一切不良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如奉行“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及时行乐主义、“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的盲目攀比心理,以及黄赌毒等一些不法消费行为,做到节俭与合理消费相结合。其次,对家庭其他成员、特别是年轻一代进行及时的健康消费教育,采取措施纠正存在的不良消费倾向。同时对子女进行劳动教育,节俭教育,以及金钱观教育。引导家庭成员合理消费,形成一种良好的家风,既有利于家庭成员健康人格的塑造,对社会的风气也会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

2.学校有计划地对青少年开展消费伦理教育。根据零点调查集团的一项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在家庭消费的许多领域,孩子对于家庭消费项目的购买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这家调查公司的研究人员还根据近年对城市少年儿童状况的若干调查结果,对当前青少年个人的消费能力的持续增长与少年儿童对家庭消费影响力比重相对偏高提出警告:随着三人之家群体已构成中国城市家庭的稳定形态,对独生子女的家庭约束机制尚不成熟,经济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导致的中青年群体的家长群体可用于家庭活动时间的减少,少年儿童对家庭消费决策的高影响力会形成新形式的非理性化消费[4]。这批对家庭消费决策具有高影响力的青少年们绝大多数的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因此,把家庭消费教育延伸到学校,显得异常迫切。相当数量的学生的消费行为已经处于一种不良状态,盲目消费、过度消费甚至进行一些有害消费。从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来看,因比吃比穿、讲享受、讲排场而发生的侵财案件,占到了80%以上。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消费伦理教育,培养学生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品质,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学校教育是提高消费者素质的最有效的途径,它能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教育。学校教育应该成为中国宣传消费观念、培养消费道德的主体。学校不仅应该提供基本的消费知识和消费技能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向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宣传正确的消费观念,包括节俭消费、健康消费理念、绿色消费理念以及理财知识等。

3.社会消费教育。社会消费教育是指运用各种社会力量开展家庭消费知识的教育。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式进行:以各级消协组成全国性消费教育网络,在维护消费者权益、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的同时,向人们倡导一种正确积极的消费理念。其次,大众传媒是进行消费道德教育最持久、最经常也是最有效的形式,利用各种传媒如电视台、电台、书籍、报刊及各种文艺形式经常性的开展家庭消费教育,或通过一些典型人物的报道,或通过一些理财专家的讲座形式,向社会受众传达科学合理的消费文化。

参考文献:

[1][日]小林实.东亚产业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39.

[2]卢嘉瑞,田学斌.论国民消费教育[J].消费经济,1999,(5).

家庭教育价值观篇4

[关键词]教育收费;智力投资观;教育收费评价;智力投资回报

Abstract:Therearedifferentestimatesonthehighfeesforeducationfromdifferentviews.Byusingthetheoryofintelligenceinvestment,whichincludestheconceptsof“expenditureview",“affordingview"and“rewardview",andinspectingthedevelopingdataofeconomy,societyandeducation,wemadeananalysisofthe

highfeesforeducation.TheresultprovesthatthelevelofeducationfeesisbasicallysuitabletothedevelopmentlevelofproductivityinChina.Thestudentsfromtownshaveenoughaffordability.Forthestudentsfromthemid-westareasandthestudentsfromruralareas,however,thefeesarehighinsomesort.Thegovernmentshouldhelpthestudentstofinishtheirschoolbyproviding"thestatesubsidizedstudentload".

Keywords:educationfees;theviewofintelligenceinvestment;theestimateontheeducationfees;therewardofintelligenceinvestment

一谈到教育收费,绝大多数人认为教育收费太高。教育收费究竟高不高,本文仅从“教育投资观”的角度谈一些看法,供大家一起研究、探讨。

一、教育“高”收费话题范围及评价标准的界定

“高”既是一个相对概念,又是一个绝对概念。所谓“相对概念”,就是“高”是相比较得出来的一个结论。同一水平的收费对于不同的家庭就有不同的结论:对于很富有的家庭,不见得就高,而对于低收入家庭,显得就高。因此,教育收费高与不高,应结合我国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群进行具体分析,才能得出恰当的结论。所谓“绝对概念”,就是从全国的平均水平上来评价教育收费的高与低。它是一条趋势线,反映全国教育消费的基本水平。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人群的教育消费可在这个基本水平上下浮动。只有通过计算与教育收费有关的绝对数,才能对教育收费的高与低有一个基本的界定。本文论述的“高”还是一个规制概念。就是从国家法规制度上来评价教育收费的高与低,不包括教育界出现的教育“乱”收费现象。我们国家及部分省市对各类学校的收费都制定了一定的标准。例如,北京市高校平均学费标准4200~5500元/学年,贵州省高校本科生收费2500~4000元/学年,云南有2800~3400元/学年,等等。全国各省市教育收费都必须通过物价局审定批准,并公示。这是一种规制性收费,是我们研究讨论的范围。

二、评价教育收费的“三观”

关于教育收费水平的高低,可以从三个不同角度去衡量,从而得出不同结论。一是教育收费的“支出观”。它是从交纳教育费用的角度来衡量教育收费水平的一种观点。它涉及到每一个交费者,评价的基点在于支出的教育费用项目和具体金额,是切切实实的现金流出。二是教育收费的“收入承受观”。它是将居民交纳的教育费用同其收入进行比较进而对教育收费水平进行评价的一种观点。不同收入的家庭,评价结果不太一样,但用绝对数反映还是能得出较为普编的结论。三是教育收费的“收入回报观”。它是将学生交纳的教育费用同其未来工作取得的收入回报进行比较来评价教育收费水平高低的一种观点。不同的受教育者,对未来所期望的回报是不一样的,但受教育的程度越高,教育的花费越大,未来的回报应该越大,这已为大家所公认。以上“三观”,综合起来统称为“智力投资观”,即从智力投资与物力投资的比较方面、智力投资与收入水平的衡量方面、智力投资与未来回报的关联方面来评价教育收费高低的一种观点。它是以数据为依据所进行的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一种评价方法。

三、基于“智力投资观”的教育收费评价

智力投资是家庭及社会在培养具有智慧和能力的创新人才的过程中所花费的代价,不包括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生活消费支出。对于整个社会来讲,智力投资是一种教育投资。教育投资包括六大内容:①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以及学校支付的教育费用;②学生或学生家庭支付的教育费用;③学生就学而放弃的劳动收入;④学校固定资产折旧;⑤教育部门享有的免税的价值;⑥学校放弃的出租资产而获得的租金[1]。

1.教育收费评价基准的确定

评价教育收费的基准是“智力投资额”。用智力投资观评价教育收费,首先要计算每一个学生从出生、上学到毕业就业时的“智力投资总额”。它分为三大部分进行计算[2]:(1)国家社会生均智力投资额;(2)家庭智力投资额;(3)受教育者因上学而不能就业获取收入的教育机会成本。其中,家庭智力投资额是衡量教育收费高低的一个基本标准。以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2005届大学本科180名毕业生为例,他们一般是1984年出生我国高校收费是在20世纪90年代逐渐实行的,1984年出生的学生也是在1990年才开始进入小学上学.,1986年上幼儿园,2005年22岁大学毕业,其家庭智力投资总额(将各年智力投资额按“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折算为2005年的价值)在4万元至6万元之间,平均约5万元,即每生每年平均教育投资额为2273元(50000÷22)。如果按照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2000年2月公布的调查结果,家庭培养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共需花费6.5万元[3](这种花费还不包括生活消费支出),则每生每年平均教育投资额为2955元(65000÷22)。可见,家庭年均智力投资额在2300~3000元之间。为了叙述方便,在这里我们取平均数2650元作为我国教育部门22年中年均教育收费的实际评价基准。2.物质投资与智力投资对比评价基准的确定

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曾经计算过,美国1900年到1957年,物质投资增加4.5倍,产生的利润为3.5倍,利润为物质投资的0.78倍;而教育投资增加8.5倍,产生的利润为17.5倍[4],利润为教育投资的2.1倍。我国一些研究人员也考察了智力投资与物质投资的关系及效益。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朱庆芳通过数据研究揭示,我国物质投资与智力投资之比,1953~1978年为28:1,1979~1989年为11:1[5],而同期社会总产值年递增率前者为7.9%,后者为10.7%按“社会总产值指数”计算。参考:中国统计年鉴—1992[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48.。可见,加大智力投资对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远远大于物质投资:美国是2.6倍(2.1÷0.78),中国是1.4倍(10.7%÷7.9%)。

评价教育收费的又一基准可以用“国内生产总值”中用于“智力投资”(即用于教育的经费)的数额衡量(见下表1)。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按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由“资本形成总额”、“最终消费支出”和“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部分组成,其中,“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额和存货的增加两项,是国内生产总值用于物质投资的部分,“最终消费支出”包括政府消费支出和居民消费支出两项,含教育支出在内。如果从家庭支出角度分析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就是用于物质投资(如买住房、家具、汽车等)和智力投资两部分(如供孩子上学交费、购买学习用品等)。从表1可见,1990~2004年,我国物质投资与智力投资之比为9:1,即智力投资占全部投资的10%[1/(9+1)]。则家庭教育消费占家庭全部投资的评价基准是10%。

3.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同智力投资的关系评价教育收费的高低

2005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4040元中国统计年鉴——2006[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57.。以一个独生子女家庭为例,父母两人的生产价值就是28080元。按家庭教育消费占家庭全部投资的评价基准10%计算,则每年用于家庭的教育投资应该为2800元,超过前述2650元的教育收费评价基准,表明教育收费并没有达到“高”的程度,还是和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相适应。

如果再从国家及整个社会看,一个1982年出生,2003年大学毕业的22岁学生,国家社会对他进行的教育投资总额为7.2万元[6],年均3272元,也比家庭教育投资高622元(3272-2650)。这表明,在学生家庭负担教育经费的同时,国家付出的比家庭要多。

4.用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用于智力投资的费用的纯收入关系评价教育收费的高低

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其中,东部地区为13375元,中西部地区分别为8809元、8783元中国统计年鉴——2006[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42-43.。那么,东部地区一个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的可支配收入为26750元,按家庭教育消费占家庭全部投资的评价基准10%计算,则每年用于家庭的教育投资应该为2675元,正好和前述2650元的教育收费评价基准相似,表明东部地区教育收费水平和家庭的承受能力相适应。而我国中西部地区一个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的可支配收入仅为17618元、17566元,按10%的基准计算,则每年用于家庭的教育投资应该为1762元,比前述2650元的教育收费评价基准低888元,即我国教育收费对于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来说,偏高了一些。

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中国统计年鉴——2006[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42.。一个独生子女家庭两人的纯收入为6510元。要让孩子上完大学,每年要承担2650元教育费用,家庭纯收入用于教育的支出比例高达41%。可见,如果农村的孩子都上到大学毕业,教育费用过高。

5.用人均全年消费支出构成来评价教育收费的高低

以上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衡量教育收费的高低,是一种“收入承受观”。我们还可以从实际发生的教育经费角度(即从“支出观”角度)来评价教育收费。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支出为7943元中国统计年鉴——2006[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358.,其中,教育支出571元中国统计年鉴——2006[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362.,占7.2%。我国澳门地区2002年10月至2003年9月教育支出占年度消费支出的比例为9.5%中国统计年鉴——2006[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992.,接近于10%的水平。这表明,我国2005年实际教育收费影响到家庭教育支出仅占全部支出的7%左右,还没有达到10%。从长远发展看,如果家庭物质投资与智力投资的比例达到韩国的8:1时,家庭教育支出应占全部支出的11%[1/(8+1)],达到美国的3:1时,家庭教育支出应占全部支出的25%[1/(3+1)]。

6.用智力投资回报来评价教育收费的高低

智力投资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的消费,更重要的是未来财富的垫支或预付,其资本性更强。经济学认为,任何投资必须取得回报,这是资本循环周转的客观要求。如果投入的资本得不到回收,简单再生产无法进行;如果投入的资本不能增值,则扩大再生产无法进行。同时,一定的回报总是同一定的投资相关联。从某种程度上讲,投资越多,回报越大。香港科技大学2007年招收内地新生,4年要收取学费32万港币,香港大学要收取39~43万港币。内地学生之所以在教育方面愿意投资,是为了毕业后取得更大的回报。我国目前人力资源投资还不大,相应的收入还较低,加大教育投资,提高人才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正是提高人力资源投资回报的重要途径。

从以上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我国目前教育收费基本上和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城镇居民有承受能力,但对于中西部地区和农村的部分居民偏高。为了这部分贫困大学生也能正常上学,国家应想方设法让其获得“国家助学贷款”2006年,全国高校享受国家助学贷款的大学生占在校大学生的20%。参考:杨卓.解读:助学新政今秋实施贫困生怎样无忧上大学[EB/OL]./GB/5943453.html;从长远发展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加大教育的投入是一种明智而有远见的选择,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朱学义.智力投资智力资本智力资本报酬[J].教育与经济,2005,(2):41-44.

[2]朱学义,胡琼,董靖,樊世清,于泽,黄国良.论高校“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一种创新的智力投资教育[J].煤炭高等教育,2006,(3):93-95.

[3]朱学义.智力投资分析[J].会计之友,2006,(2):4-7.

[4]王障.对“智力投资”再认识[J].建筑机械技术与管理,1995,(1):30.

家庭教育价值观篇5

摘要:良好的品德是做人的根本,家庭是个体道德人格形成的重要场所,家庭德育是个体道德社会化的重要渠道,父母是子女首任教师。多元化价值背景下,青少年的家庭德育面临着新的问题和困惑。本文结合现实,从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着眼,探索了应对的路径。

关键词:和谐视野;家庭德育;问题;路径

一、和谐视野下家庭德育的内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年颁布以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文件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家庭德育是指在家庭社会环境中,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子女及其他年幼者施加无意识的影响或有意识的教育,把一定的道德规范、思想意识、政治观念转化为受教育者品德的一种教育活动。家庭德育主要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以及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等诸多方面,其核心是品德教育。家庭是个体道德人格形成的重要场所,家庭德育是个体道德社会化的重要渠道,父母是子女首任教师。以父母为教育者的家庭德育,具有亲子之爱的感化性、血缘伦理的权威性、言行的示范性和家庭生活的渗透性等特点,因而家庭德育在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品德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和谐视野下的家庭德育是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指导思想。现代教育倡导以人为本,尊重其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促进青少年个人的和谐发展。家庭德育是通过父母及家庭中其他成人的引导和规范化的教育,转化为青少年的内部精神活动,通过不断自我完善,摒弃不良的习惯、秉性,不断脱离自我,成为新我,从而塑造出更美好的自我形象,实现青少年个性道德的良性发展。

二、和谐视野下家庭德育面临的新问题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促进青少年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重要环境。近些年国家通过各种政策和途径引导家庭大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取得较大进步。我国青少年热爱祖国、关心时事、善待他人、保护环境,但社会责任感较薄弱、自我意识浓厚、意志力不够坚强等缺陷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1.多元化价值背景影响家庭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塑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逐步深化,原有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体制逐渐被打破,新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体制尚未完全建立。在各种体制转化过程中,不同社会制度、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相互影响,我国传统道德与西方伦理思想发生激烈碰撞。传统道德中某些积极因素被遗忘,取而代之的是西方拜金、享乐、极端个人主义的滋长,目光短浅、商业欺诈、自私自利等不和谐因素侵蚀着人们的心灵。多元化的价值观影响了家长们的道德判断。众所周知,儿童处在道德判断的养成期,明辨是非能力低。父母是与孩子相处时间最长、影响最深刻的人,“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1]上行下效,先施后学,父母自身的行为告诉了孩子该怎么做。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孩子价值观的养成。

2.劳动教育的缺乏减弱了独生子女的独立自主能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各种溺爱现象比比皆是。在“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观念引导下,家长创造最好的物质条件,尽量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由于忽视劳动教育,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慢慢退化,孩子的自主能力大为减弱。有新闻报道,少年大学生不会叠被子、剥鸡蛋,让人匪夷所思。美国的英瑞·卡布门尔教授谈及“由于独生子女的父母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子女身上,使子女产生依赖性,使孩子没有独立实践的机会,越来越多的依赖父母去获得新的经验,依赖父母的保护去抵御危险,靠父母的暗示进行选择,在父母的同意下对事物作出决定……。致使儿童养成懒惰、贪图享受、意志薄弱等不良品质,缺乏家庭责任感,感恩意识薄弱。”[2]缺乏养成教育,没有形成养成习惯,同样导致孩子的独立意识淡薄。

3.父母家庭德育方法不当压抑了青少年的主体意识

多数父母具备一定的教子能力,但道德教育观念陈旧,采取灌输式的道德教育,缺乏对子女生理、心理特点的了解,运用传统教育观念教育下一代,缺乏与时俱进意识,无法完成新形势下新的教育理念的转变。知识经济时代使得“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理念泛滥,家长们争抢为数不多的优质教育资源,选择重点学校、重点班级,报考各种课外补习班、特长班,期望孩子将来能获得充足的精神和物质生活。调查显示,67%的家长表示除住房外,孩子的教育是他们未来最大的投资。在追求孩子智力发展过程中,家长渐渐忽略了孩子诚信、友爱、尊重、平等、社会使命感等个性品格的教育,致使青少年自私任性、信任度低、道德情感冷漠。《中国青年报》曾经发表过中科院心理所王极盛教授对北京市1800名家长近三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三分之二的家庭教育不当。他经过测试把家长教育分为四类。一类是过度保护型,父母什么都代劳;二类是过分干涉型,只允许孩子按照家长指令办事,使孩子缺乏思维的批判性;三类是严厉惩罚型,使得孩子性格压抑心理自卑;四类是温暖理解民主型,比例却只有20%。受传统家长制思想的影响,父母处于中心主导地位,对孩子的行为颐指气使;而青少年的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渴望与父母进行民主平等的交流,却适得其反。青少年缺乏生活实践的反馈,在面临多元道德情境时,父母价值观念的摇摆不定,使得青少年在道德判断上产生困惑,他们的道德认知多建立在父母的灌输教育之上,随之产生价值混乱,使得道德认知和行为分离。[3]

4.家庭、学校、社会德育各行其是,未形成规范的三维系统

檀传宝教授在《德育原理》一书中,把家庭德育归类到学校德育的外部环境的微观系统中,认为家庭环境是学校德育的基础环境,家庭环境作用有着深刻性,对学校德育具有互补性。[4]无论如何,家庭、社会、学校教育是现代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三大体系,缺一不可。目前,三者尚未形成合力,学校一套、家长一套、社会又是一套。学校德育将“未来做什么人”作为终极目标,而家庭德育则注重眼前利益,常与学校教育理念背道而驰,比如,孩子拾金不昧,家长却嗤之以鼻,反复告诫孩子从自身利益出发。同样,社会上很多不良现象,给青少年带来困扰,德育效果受到极大影响。当前学校、家庭、社会并未清晰认识各自对青少年德育的责任,工作机制不健全,很多责任互相推诿,家长忙于事业,把孩子教育推到学校、社会,学校又认为某些事情是家长的任务,不能全部负责。即便酿成大错,依旧在相互找对方的错误,不去进行自我反思。三维系统不健全给家庭德育带来极大弊端,德育实效性大大降低。

三、和谐视野下家庭德育的路径探索

福禄贝尔指出,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把握在掌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父母的手中。这句话深刻道出了父母进行家庭德育的重要性以及肩负的历史使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更新父母的观念,使之进行科学的家庭德育,成为众多学者努力攻克的重要课题。

1.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导向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出现价值多元化是时展的必然。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家庭德育,应当坚持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主导,重新挖掘我国传统教育的精神内涵,例如,孝敬父母、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秉承道德信念,磨练道德意志,“使这些中华民族的精髓成为约束自身行为的规范;同时广泛汲取西方文化的精华,博采众家之长,形成既坚持民族文化特色,又体现时代特征的家庭德育。”[7]因此,在多元价值背景下促进家庭德育的发展,必须加强对家长、青少年的价值观引导,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宣传,使之始终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指导,把握家庭德育的方向。

2.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

网络等电子媒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弊端。尤其是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不高,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诱惑,“网瘾”、“网恋”等现象比比皆是。对网络的过度沉迷使得青少年学习兴趣下降,与家人感情淡漠,甚至做出违法犯罪行为。网络道德、网络安全问题一度成为人们的心头之重。约束子女的上网时间,家庭成员之间一起运动、学习、外出郊游,建立一种健康和谐的家庭生活方式,共同做家务、组织家庭游戏、规范作息时间等,这些均能缓解家庭压力,活跃家庭氛围,增加亲子互动,保持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3.指导青少年进行自我修养和建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青少年由于生理心理的快速发展,成人意识渐增,自主意识增强,他们渴望参与成人活动,渴望享受成人权利,渴望亲子之间的平等交流。父母应遵循孩子的道德认知发展规律,掌握子女道德发展动向,了解儿童内心真实想法和需要,帮助他们认识自身特点,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帮助他们提高自我评价能力、道德选择及应用能力。

4.构建“三位一体”的家庭德育机制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学校职业化优势,建立家校合作的模式。一方面,向家长普及家庭德育知识理论,帮助家长树立“德育为先”的科学教育理念;通过开展家长会、家庭德育讲座、家庭亲子活动等形式,使家长和教师互相了解儿童的家校发展状况,共同提出发展的建议和意见,实现良性互动。发挥大众传媒的普及性、大众化的特点,社会传媒人把关心、关爱青少年成长作为自己的份内之职,加强自身修养和提高业务水平,为青少年德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陶冶儿童情怀,潜移默化地滋养儿童德行。

参考文献

[1]颜之推.颜氏家训[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12).

[2]崔爱林.关于当前我国家庭德育的思考[J].河北大学学报,1997(12).

[3]卢梅丽.当前我国城市青少年家庭道德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6).

[4]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