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礼仪(收集5篇)

时间:2024-07-06

家庭礼仪篇1

常玖是个90后的上海女孩,对小动物缺少天然的抵抗力。因为喜欢跟动物打交道,2011年9月,常玖报考了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两年制的宠物训练与保健专业。

2012年,常玖进入一个专业的训犬基地实习。训犬场的狗狗多数属于警犬,在这里,常玖学到了很多训犬的实战经验。

一年后,常玖顺利毕业。就业之前,常玖调查得知,中国目前的宠物狗数量约3亿只,每年宠物消费超过150亿元,饲养宠物的人数还在增长,宠物市场的发展前景不容忽视。但狗毕竟是动物,有狂吠、撕咬、随地大小便、攻击人等毛病,给主人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而现在的训犬学校,大多是训练一些工作犬,很少训练家庭宠物犬。为何不专门去训练宠物的礼仪,让宠物们出去后既可爱又听话?很快,常玖联系了4个要好的同学开始一起创业。

拿着从父母那借来的创业基金,2013年8月1日,Sparky狗狗训练工作室在上海市长宁区幸福路上成立。一个星期后,他们迎来了第一位顾客。这位顾客有两只狗,一只叫毛毛的金毛,一只叫拉拉的萨摩耶。

“这两只狗总是打架,叫起来一个比一个声音大,邻居都向物业投诉了好几次,还喜欢乱咬东西,怎么教都教不好……”分析了两只狗狗的情况后,常玖和同事一起制订了详细的训练方案。

很快,针对毛毛和拉拉的第一节课开始了。拉拉根本没把常玖放在眼里,冲她大喊大叫。常玖无视它的挑衅,一步步向它靠近。拉拉又叫了两声,并做出了扑咬常玖的动作和表情。面对凶狠的拉拉,常玖心里也有胆颤,但她知道,训练狗狗就像训练孩子一样,必须在第一次见面时,就在气场上HOLD住它,否则一旦让它认为你是软柿子,那么接下来不管你做什么,它都会瞧不起你。

常玖用手上的训练棒,轻轻地在拉拉面前晃了一下。拉拉一口咬住了训练棒,常玖跟拉拉对峙着,很快,拉拉的气势弱了下来,不情不愿地松开了指挥棒。

第一回合胜利后,常玖故意冷落了拉拉半天。从那以后,拉拉都对这个“新老师”心生敬畏,乖乖地跟着常玖,在常玖的训练下,也越来越乖巧。

对于爱叫的毛毛,常玖知道狗之所以吠叫,大多是因为恐惧害怕,更多是不习惯与人接触。常玖会带着它出去训练,让陌生人抚摸它,让它习惯陌生人。如果它还继续狂吠的话,则会提拉牵引绳,给它一些惩罚。“狗狗的瞬间记忆只有三秒钟,必须第一时间给它反馈,而狗的脖子是它们最敏感的部位,所以,拽它的脖带是最合适的提醒方式。”

这次的训练,毛毛上了6节课,拉拉上了8节课,每节课两个小时,每只狗收费约2000元。如果问题更为严重的宠物犬,收费则会相对高一些。很快,在常玖的训练下,拉拉温顺了很多,懂得了很多基本礼貌,学会了坐、卧、立、行、前来、随行等,而毛毛也不再乱叫。看到改头换面的两只宠物犬,主人高兴得直竖大拇指,给常玖他们介绍了不少生意。

每一只狗狗都是一个孩子

随着顾客们的口口相传,被送来训练的狗狗也越来越多。2013年12月28日,他们接收了一位“新学员”,一只叫笨笨的松狮。根据狗主人的叙述,笨笨有很强的攻击性,性情也不稳定,有时会莫名其妙咬人,已经咬伤了好几个人。并且有天然的优越感,在它眼里似乎自己才是一家之主,谁都不放在眼里。

仗着主人的宠爱,笨笨不高兴了就发脾气。一次,笨笨趁主人不在,跳上沙发睡觉。主人回来后,把它从沙发上抱下来,让它回自己的小窝睡觉。受到“歧视”的笨笨开始发泄心里的不平,它把鞋子拖得到处都是,钻进厨房,打翻垃圾桶,把家里弄得一团糟。女主人非常生气,狠狠地训斥了它。哪知,笨笨开始绝食,果然,主人上当了,只顾着心疼消瘦的笨笨,以后对它的错误,也是睁只眼闭只眼。

了解了问题之后,常玖决定先解决笨笨的挑食问题。笨笨平时吃的口粮都是进口的。常玖找来一些最普通的狗粮,放在笨笨面前。笨笨闻了闻,不屑一顾地跑到一边打起了盹。她把狗粮收起来,开始训练笨笨坐卧起立。半天后,笨笨肚子饿得咕咕叫,四处找吃的。常玖再次把廉价的狗粮端了出来。笨笨饿坏了,尝试着吃了一口,又很有骨气地不再吃。常玖又把吃的收起来。晚上,笨笨饿极了,跑来跑去,看见常玖,就围在她腿边转来转去要吃的。两个小时后,常玖再次把狗粮拿了过来。

连续饿了两天,笨笨终于吃下了廉价的狗粮,并且吃得津津有味。常玖说,宠物狗就像小孩子,好的吃多了,嘴巴自然挑剔了。很快,几节课的训练结束了,经过随行、延缓、等待等一系列的有针对性地训练,笨笨也改掉了之前的坏毛病,脾气也变得温和了很多。这让它的主人很意外,对常玖也是充满感激。

哪知,笨笨回到家后,主人为了奖励它的听话懂事,总是宠着它,笨笨很快又回到了以前的样子,调皮的性格再次展现出来。

2014年3月,笨笨的主人带着它去做绝育手术,回家给笨笨换药的时候,没想到笨笨一下子扑过去,咬掉了主人手上一块肉,到医院里缝了十几针。一个星期后,笨笨的主人只得把它送到了Sparky狗狗训练班级。但这次,笨笨就是不配合,而且变得无法无天,咬伤了几个人。无奈之下,笨笨被主人选择了安乐死。这件事后,常玖难受了很长时间。

让“家庭犬仪师”走进千家万户

除了帮助宠物的主人们训练狗狗,常玖自己也养了几只狗狗,最让她心疼的,莫过于一只叫墩墩的泰迪犬。墩墩今年4岁了,主人送它来时说它很不听话,之前已经换过多位主人。

哪知,把墩墩送到工作室后,主人就失去了联系。常玖决定收养墩墩。

由于墩墩频繁地换主人,所以它特别没有安全感,有很强的攻击性,当有人走近它时,墩墩会一边吠叫,一边后退躲避。一开始,常玖带着它到自己房间里睡觉,把吃的放在手里喂它。墩墩慢慢地没有那么敏感了,可是常玖稍微一个动作大了点,它立马就跑。常玖只好先把它关在房间里,然后多安排几个人进去,一人站一个角落,它就跑不了了,可光这样还是不行,进度太慢。于是,其他几人便开始当“恶人”,对它凶、吓唬它,这时常玖就会充当保护者的角色。慢慢地,墩墩对常玖产生了信任,不再排斥她的接近。

取得墩墩的信任之后,常玖经常会带着它一起出去散步。胆小又敏感的墩墩渐渐适应了人群,甚至在人多的地方也能很高兴地玩。看着渐渐快乐起来的墩墩,常玖很安慰。

常玖说:“狗狗是我们最好的伙伴,是最忠诚的朋友,很多警犬消防犬不仅配合人类的工作,带来很多专业方面人类不能达到的突破,而且还帮助人类看家护院,现在的很多狗狗更是给人们在紧张压力的生活之余,制造了很多的欢乐。”

2014年国庆前夕,针对家里有宠物又想出去旅游的人,常玖特意开设了“宠物假期训练营”,为期一周的训练,训练狗狗成为耍宝的“萌宠”。课程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很多顾客的欢迎,许多宠物主人在出行前都把宠物寄养过来。常玖根据宠物的体重、年龄,配设不同的训练课程,反响特别好。

家庭礼仪篇2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礼仪修养途径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用人单位都基于“三分做事,七分做人”、“软素质高于硬技能”的观念来选拔人才。礼仪作为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在高职大学生能力结构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将极大地影响着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评价,影响着大学生工作能力的发挥。然而,高职大学生礼仪修养的总体现状到底如何?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作为高职院校又将如何深化教育改革?带着这些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并对唐山4所职业院校进行了走访和调研。其中一些数据所折射的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

一、高职大学生礼仪修养的现状

1.礼仪素质滑坡

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属于高招最后一个批次,成绩偏低。多数带有“失败者”的心态步入学校,一些学生甚至连最基本的礼仪都不懂。我们经常能在校园中看到:“迟到、随地吐痰、践踏草坪、在宿舍影响他人休息、乱扔垃圾、课堂上吃早餐、睡觉、听歌、玩游戏而不与老师配合、公共场所情侣举止过度亲密等现象”。除此之外,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不善于礼让他人,不善于控制个人的情绪波动;盲目追求“个性”,把行为不羁、言语粗俗、穿戴奇特,视为有“个性”的体现;甚至蔑视传统美德,把传统思想视为“守旧”、“落后”、“古板”的代名词,把追求时尚与继承传统完全对立起来的现象。由此可见,礼仪修养滑坡,会直接影响到和谐校园的建设。

2.礼仪知识相对匮乏

大学生礼仪知识掌握的程度是养成礼仪习惯和提高礼仪修养的基础。为此,笔者2011年对4所职业院校大学生礼仪修养及认知现状展开了调查,调查按照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学生随机抽样的原则,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78份,有效问卷338份。在调查中被问到“你对礼仪知识的了解程度时,回答非常了解的有12.2%;回答一般了解的有72%;回答不了解的有14.3%,没听说过的有1.5%。可见,由于礼仪知识的相对匮乏,直接导致了对礼仪知识的“无知”。

3.基本的交往礼仪常识欠缺

社交礼仪是人们在进行社会交往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是步入社会的“通行证”,走向成功的桥梁。

从高职大学生交往礼仪知识调查显示:在被问及“介绍与他人相识,正确的顺序”时,有210人(62%)表示“先介绍上级”,有81人(24%)表示“先介绍下级”,有47人(14%)表示“随便”。问及“同等地位,年纪相仿的男女见面握手,谁先伸手”时,有135人(40%)认为“女士先伸手”,有193人(57%)认为“男士先伸手”,有10人(3%)认为“谁先伸手无所谓”。问及“接受名片,要用右手,然后装进上衣袋”时,有88人(61%)认为“正确”,有206人(26%)认为“错误”,有44人(13%)“不知正误”。由此推论,由于学生过去没有接触过系统的礼仪教育,不知道看似简单的介绍、握手、递接名片等日常交际礼仪的基本常识,就更谈不上对礼仪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二、高职大学生礼仪修养欠缺的原因

1.个人成长环境的影响

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由于家庭环境过于“优越”,潜移默化中使其养成了不良礼仪习惯。特别是一些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亲对孩子过分骄惯,把孩子当做“小皇帝”供养,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当这种爱心一旦缺乏正确的导向乃至泛滥成“溺爱”的时候,往往会使孩子逐渐养成“以自我为主”、“惟我独尊”的思想意识,这与礼仪文化的核心是背道而驰的。同时,社会环境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由于各方面原因,我国公民的社会道德修养还处于较低水平,不知礼、不守礼的人大有人在,不懂礼、不行礼的现象屡见不鲜。所以,在社会化的进程中,没有受到来自家庭、社会的足够示范和指导,使得他们的礼仪素质出现滑坡。

2.应试教育体制的误导

多年来,应试教育始终占据主体地位,从小学到大学的各级学校对礼仪教育还没有足够的重视。素质教育虽然喊得轰轰烈烈,但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评价一个学生是否优秀,不是看礼仪素质高低,而是看考试分数高低。这几乎成了人们判断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尺。这种以“分数”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必然导致忽略、放松包括礼仪教育在内的道德品质及审美教育,因而即使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考入了大学,但是他们缺少着内在修养与外在素质。

3.传统礼仪教育的片面性

回顾传统的礼仪教育,更多地表现出:只注重认知教育而忽视行为的指导和实践,只注重德育为主而忽视五育皆备,只注重严格要求学生而忽视教师的示范效应,只注重传统规范翻版而忽视现代文明的创新。这种美德袋式的教育没有顾及学生的内心道德需求,没有将道德教育与社会、生活需求相结合,致使高职大学生知行不一,在学校学的和在社会上用的背道而驰,这是造成礼仪修养欠佳的事实。

4.高校教育管理的滞后

当一个高中生迈进大学校门的时候,即开始进入“断奶期”和“轻松期”。他们离开父母开始相对独立的学习和生活,不再像中学那样由老师“看管”。同时,他们刚从高考桎梏中挣脱出来,新的学习压力相对来说没有以前那么大,从而感到一种从来未有过的轻松。此时的他们开始不再安于以往的苦读和封闭的校园生活,他们有条件、有时间、有精力通过不同的渠道、途径去感受“外面的世界”。而此时高校的教育管理对礼仪教育又没有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措施,自然而然在社会的大环境和学校的小环境的双重影响下,他们身上就或多或少地表现出礼仪缺失问题。

5.学生对礼仪情感淡漠

高职大学生礼仪知识掌握程度处于一个偏低的水平,表现为不知礼,不守礼,不行礼。首先,表现在他们总把自己放在涉世不深的角色上,觉得不懂个人礼仪有情可原。其次,当他们不守礼仪或违反礼仪时会找借口,并没有认为知礼、守礼、行礼是重要的。第三,追求个性,在追求个性中表现出绝对“自我”,把礼仪规范看做对个人自由的束缚;在与人交往时,以自我为中心较严重,不太考虑他人的感受。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知尊重别人。第四,在人际交往中缺乏基本的交往礼仪,表现得冷漠、自私;在公共场合缺少自我约束,把不文明,不礼貌,甚至丑陋、粗俗的东西当成“新潮”、“潇洒”。

6.个人礼仪践行能力欠佳

礼仪的修养在于内外兼修。很多人内心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但是缺乏起码的礼仪常识,如遇人不知如何打招呼,会因与人交谈时找不到话题而尴尬,这就是“知礼”而不会“行礼”,礼仪意识与礼仪行为的不和谐,即礼仪动机与行为方式及效果之间相脱节。这就表现为个人有强烈的守礼仪愿望,但是缺乏了解与践行的有效渠道。

三、高职大学生礼仪修养的养成途径

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可见,礼仪与国家的长治久安、事业的蒸蒸日上、个人的安身立命息息相关。礼仪修养是当代高职大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只有找准高职大学生礼仪素质欠缺的“症结”,才能开“良方”加以治疗。这个良方就是将礼仪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工作、实践中,潜移默化到学生的举手投足间,才会真正让学生内外兼修,成为表里如一、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1.加强教师礼仪修养,发挥示范作用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学校以教学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正所谓“润物细无声”。礼仪也是需要用实际行动去践行的,一个好老师,一本好教材,一种好的教育方式都可以让学生耳濡目染地明白什么叫“礼仪”。因此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断进行礼仪教育的渗透,提高礼仪教学水平,注重教师自身师德修养的示范作用,有效地进行礼仪教育。

2.开设礼仪必修课,激感意识

现在高校普遍把军训作为新生入学的第一门必修课,那么,礼仪则为第二门必修课。将文明礼仪教育纳入教学大纲体系,把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修养,交往意识和交际技巧作为教学目标,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礼仪修养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规范作为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合理安排讲授相关礼仪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礼仪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习礼仪、运用礼仪的意识;提高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提高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适应社会、顺利就业及职业生涯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的有效时机。

3.改革礼仪学习方法,在实践中提高运用能力

《说文解字》对“礼”的解释是:“礼者,履也”。言下之意是良好礼仪行为的形成需要依靠礼仪的践行。为了提高学生礼仪的运用能力,应充分重视礼仪课堂的实践性、示范性是增强礼仪运用本领的必由之路。我们提倡把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训练、课堂实际操作等教学方式引入课堂,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或学生表演展示,师生共评,学生互评,增强实训感,以有限的课堂为平台,把静态的礼仪知识变动态的实用知识,使大学生乐学、善学。另外,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从而提高礼仪修养,推动校园文明建设,锻炼社会交际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不断强化礼仪意识、提升自身礼仪运用的能力。

4.营造良好的校园礼仪氛围,促进礼仪习惯养成

高职礼仪教育还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学生在礼仪课程学习期间进步明显,提高迅速,但随着课程结束和时间推移,学生没有了特定的环境和督促,言行又逐渐回复到学习礼仪之前的状态。因此,营造学习礼仪、讲究礼仪的良好氛围是十分必要的。在环境方面可给学生提供充分详细的礼仪学习资料。如美化校园,提供完善公共设施。在校园内征集文明礼仪、社会公德宣传标语,在公共场所醒目处贴标语警示,同时讲究美观。学校应举行礼仪知识大赛、和谐校园演讲比赛等活动。为教师提供制服,在重要的仪式场合教师要身体力行,符合仪式礼仪,体现对礼仪的重视。在教学大楼进出关键处安放镜子,让学生整理仪容仪表。物业、食堂、行政服务等窗口单位带头讲究仪表仪容,礼仪礼貌服务。

5.营造家庭育人环境,促进养成教育

家庭教育在整个文明礼仪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能够让学生更深刻的领会礼仪内涵中的“仁、孝”。家庭是孩子的永远眷恋且永不停课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且永不卸任的教师。家长的人文感情、知识水平、家教水平、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关系等形成的家教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代替的,成为了学校隐性文化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要大力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通过新生家长见面交流会、座谈会、“给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道德教育理念。通过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对家长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引导,提升家庭教育质量。老师与家长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定期交流,了解家庭教育状况,促进学生的养成教育。

参考文献:

[1]陈光谊.现代实用社交礼仪.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

[2]胡翔环.从礼仪需求现状探索礼仪教育的实践途径.职业教育研究,2009.1

[3]高巧利.从首因效应谈对大学生的个人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和对策.华章,2010.13

家庭礼仪篇3

一、调查内容及基本情况

为了全面而深入地了解礼仪文化在当代乡土社会传承的状况,并为保留适应时展需要的礼仪文化提供决策依据,课题组于2011年底至2012年初从南昌、九江、宜春、抚州、吉安、赣州、上饶等地市中,选择具有典型性的20余个村庄,抽取了210人进行了结构式的深度访谈。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家庭类型、人口数量、男女比例、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就业状况等是否会影响其对礼仪文化传承的态度。访问结束后,经课题组甄别,共获取203份有效问卷。这203份有效问卷主要是访问中青年人获取的。平均年龄为31岁,年龄最大的65岁,年龄最小的16岁。其中男性89人,占43.8%,女性114人,占56.2%;外出读书或打工者为168人,占82.8%,在家留守或务农的35人,占17.2%。调查表明,无论是外工者还是留守农村者,大多认为乡村礼仪文化很有意义,希望礼仪文化能够继承和发扬。

二、乡土社会礼仪文化传承的现状

调查表明,江西省的礼仪文化仍有一定程度的传承。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年节活动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如91.2%的受访者描述说,春节来临时,本地有拜年、贴春联、守岁和给压岁钱的习惯;61.1%的受访者强调如果挤得出时间,一定要参加清明祭扫活动。二是邻里关系仍是村民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如73.3%的受访者描述说,如果家里做房子,邻居们之间仍会相互帮工;89.9%的受访者描述说,丧葬仪式上,抬棺的“八仙”都是村里邻居组成的,送逝者上山也主要是村里人。三是修谱及修祠堂的活动日益兴盛,村居们之间的良性竞争日益增强。如55.4%的受访者认为,修谱及修祠堂是必要的,既可以激发年轻人更加上进,又可以使那些外出的精英们或务工者对乡村有一种精神归属,有一种落叶归根的意识。

尽管有上述传承礼仪文化的活动及动力,但是,目前,礼仪文化在乡村的命运仍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

?穴一?雪礼仪文化传承总体形势并不乐观

礼仪文化传承因乡土社会结构的变迁而大受影响。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自然村的青壮年农民全部外出务工,村庄中只剩下儿童和老人。与第一代农民工不同的是,已成家的新生代农民工一般夫妻一起外出,一部分人家庭是将孩子交给祖辈留在村庄内养育;还有一部分家庭是举家外出,选择打工城市或县城生活。青壮年农民的外流,尤其是财富的外流,使村庄生机日减,公共设施往往只破不建,集体性活动也难以组织,村庄公共生活日益陷入凋敝状态,礼仪文化传承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面对“您觉得礼仪在乡土社会的传承怎么样”的问题时,68%的回答者认为“总体上不乐观,需要改进”,;而当问及“处理个人事务时,您是否会遵从传统礼仪”时,45.3%的人回答“不会”,36.9%的人回答“看情况”,只有17.7%的人回答“会”,而且回答“会”的人多半是年龄在39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也就是说,礼仪文化在年轻一代那里的传承情况非常不乐观。

(二)传统集体礼仪文化活动渐趋式微

礼仪文化是乡土乡民们的处世规则,它已融入乡民的人际交往活动中,并已渐渐演化成为各种习俗和仪式,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节庆仪式。千百年来,节庆仪式往往是在农闲时间,乡村社会通过安排一些集体性的仪式活动,来感谢上苍、沟通情感、强化认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批农民外出务工,乡土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着改变,部分农民象侯鸟一样,农时回家,农闲离家;部分农民只有春节几天才回家;部分农民几年才回一次家;还有部分农民不再回家。由各家各户出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办起来的集体性节庆仪式因之趋于式微。在调研时,我们特意选在春节前后,为的是能在村庄找到不同年龄阶段的调查对象。在问及“逢年过节村民会去村里祠堂吗”?78.3%的受访者说“以前会去,现在不会”;其中,年龄在40岁以上的受访者因为保留着年少时乡土社会集体生活的深刻记忆,对集体礼仪文化活动有着很深的情感;而年轻一些的受访者,尤其是常年外出务工者似乎只是将乡土社会礼仪文化看作是乡土社会的过时特色,颇有一些无所谓的意思。

(三)传统家庭礼仪文化规则有所变异

家庭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乡土社会最基本的结构。在传统乡土社会的家庭中,为人子女者对父母需竭尽孝道,为人父母者对子女需疼爱教诲,家庭内部其他成员相处时亦需恪守礼节。在家庭内部构建起以父母、子女之间血缘亲情关系为基础的,父威子服、家庭和睦的家庭礼仪文化。然而,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传统家庭礼仪文化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在问及“您会不会每日向家中高龄长辈请安”时,56.3%的受访者回答“不会”,27.2%的回答“偶尔会”,只有16.5%的受访者回答“会”,且他们多是在家务农的年长者。再如被问及“吃饭时,您是否能做到长辈入座后再入座”时,42.3%的受访者回答“做不到”,36.5%的受访者回答“偶尔会”,只有21.2%的受访者回答“做得到”。可见,年少者对年长者的尊敬程度大大下降了,就是说父辈的权威逐渐下滑。家庭中平等的气氛增加了。但是平等的氛围并不意味着更加和谐的家庭关系,相反,它可能带来家庭更多的不平静。如在问及“和家人有不同意见时,您是否会心平气和地进行沟通时”,只有35.5%的受访者回答“会”,却有40.9%的受访者回答“不会”。

家庭礼仪篇4

[论文关键词]礼仪教育和谐社会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中礼仪规范常被视作人生之本、立业之基。在现代社会,随着国际经济、文化和社会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对公民的文明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礼仪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特别是我国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对传统礼仪教育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总体而言,传统礼仪教育需要从不同层面、不同渠道来进行,通过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三位一体”共同推进。

一、家庭教育:礼仪教育启蒙

相对学校、社会的教育而言,在礼仪教育中,家庭的教育处于基础地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从小生活在家庭里,受到最初的、最有影响的启蒙教育。他们在家庭中生活和活动,经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渐形成各种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家庭教育是人生礼仪文化教育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幼儿,可塑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家庭礼仪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礼仪习惯。具体可由以下四方面着手:

1重点突出爱心教育。礼仪的核心是爱心,幼儿爱心的形成也是实践的过程。最初只是出于纯粹的行为模仿,当他的这种行为得到他人的肯定时,幼儿会感到高兴,得到强化;经过多次反复和强化,渐渐形成了爱心心理结构。因此,在教育中,为幼儿提供一些好的范型,明确提出是非的评价标准,通过讲故事、表演、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献爱心捐款等,让幼儿在活动中,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逐步学会关心人、同情人、尊重人,使他们的礼仪行为成为内在美好情感的自然流露,真正做到内心美与外在行为美的统一。

2紧抓日常行为规范。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是所有教育途径中最基本、最重要、效果最明显的教育。家庭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从身边细小的事情做起,要把礼仪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培养幼儿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留意典型的日常小事,让孩子亲眼目睹、亲耳所听,使孩子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为孩子指明方向。同时,还要对幼儿的做法做出正确的评价,引导幼儿养成辨别是非的好习惯。

3营造家庭文化氛围。家庭教育是幼儿人格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家庭环境会给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难以磨灭的烙印。父母时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活中相互尊重、相互谦让,与邻里友好相处、关心别人,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幼儿做出榜样。家庭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营造一定的氛围,制造一定的舆论,以感情的变化促进礼仪活动的开展。生活环境,是孩子品德最好的教师。许多家教成功的父母都十分留心在每日的生活中,在欢愉的气氛中,对孩子进行启蒙。

二、学校教育:礼仪教育规范

学校礼仪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理应贯穿幼儿园、小学、中学直到大学的全过程。不仅要在学前阶段和中小学阶段注重礼仪教育,同时也应将其列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礼仪文化教育不仅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一部分,而且从其适用性来看,各种各样专业化的礼仪文化,如商务礼仪、公关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应用性课程的开设,也为其今后步入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助于全面提升大学生修养和素质。

1开设礼仪教育课程。通过开设礼仪课,将礼仪教育纳入教学体系,将培养学生的交往意识和交际技巧、指导学生掌握礼仪修养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规范作为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定期安排礼仪知识讲座,讲授礼仪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礼仪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礼仪、运用礼仪的意识。帮助学生做到知礼、重礼,并通过各种场合不断练习,养成习礼、守礼的良好习惯。

2制定文明礼仪教育制度。学校要制定文明礼仪教育制度,将文明礼仪教育主题活动实行长效机制,做到全员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风气育人。通过名人名言,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通过学习校风和校训,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审美,教育学生应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通过美化、净化、绿化校园,让学生置身于整洁、清新、优美又有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

3开展校园礼仪活动。孔子说:“立于礼,成于乐。”其中“礼”的达到要靠“乐”,孔子说的乐是广义的,不仅包括音乐,而且包括诗歌、舞蹈,简言之,即艺术化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引导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养成礼仪习惯。如开展礼仪知识竞赛、举办讲座、演讲比赛、礼仪辩论,讲礼仪故事,成立演出队,自编节目如小品、哑剧等进行以礼仪为内容的文艺演出。这些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具有生动性、直观性,能激励学生效法礼仪行为,既提高活动的文化层次,又培养学生的礼仪素质,还能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总而言之,学校应该从实际出发,认真思考,创新方法,做好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让文明礼仪之花处处盛开,形成浓厚的尚礼风气。

4教师礼仪率先垂范。教师为人师表,教师的人格力量和表率作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言行举止常常受到学生的关注和评论,因此教师必须懂得身教重于言传,正人必先正己的道理,在日常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礼仪素质,尊重爱护学生,服饰整洁,举止大方,行为检点,于无声中将礼仪传递给学生。正如东汉文字学家许慎所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因此,教师必须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坚持做到课堂上用文明语言上课,平时言谈举止当楷模。转贴于

5创新礼仪教学方法。礼仪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上,而必须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将各种教学法结合起来,灵活运用,以期确保高水准的教学质量。这其中包括:(1)案例教学法。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是整个活动的组织者,要选择较为典型的、具有学生讨论与研究价值的案例。进行案例分析时,采用先分小组讨论,后在课堂上全班讨论。教师指导的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分析思路和对关键点的多视角观察上,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教师对案例分析的点评与总结,不应用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也不要对结果或争论下结论,而是对学生们的分析进行归纳、拓展和升华,从而有效地达到教学的目的。案例教学法要求老师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有较高的即兴发挥能力及较强的控制局面的应变能力,所以课前一定要进行充分的准备,避免陷入尴尬的无法控制的局面。(2)模拟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授课内容要求,设定区别于常规课堂形式模拟某种特定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情景或场景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使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切身体会从而掌握相关知识技能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活动。此教学法趣味性、可视性强,可形成立面教学效果,学生参与性强,可促进每位学生积极溶入教学情景中。在实施这种教学法的时候,教师应先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然后设计一个情景,如应聘面试、推销产品、接待客人等,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自己设计台词、活动内容,演示合乎礼仪规范的活动,老师对学生活动情况进行点评,指出不足,最后结合礼仪知识强调礼仪要求。这种教学方法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内在积极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使教学更生动直观,取得了预期效果。(3)实践教学法。礼仪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艺术,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礼仪课程的了解和热爱,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声誉,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为了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礼仪知识,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师应尽可能地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三、社会教育:礼仪教育实践

明朝的儒学大师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论,认为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知和行是不能分开的。宋朝的儒学大师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这说明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社会教育是礼仪文化教育的深化与践行阶段,可以通过政府、大众传媒、社区和家庭予以引导推进。

1政府。政府在礼仪文化的传播普及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将为礼仪文化提供正确的导向,地方政府应加强引导,将礼仪教育列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进一步普及文明礼仪知识,规范文明礼仪行为,塑造人人讲文明、守礼仪、重诚信、团结友善、热情好客、亲和融洽的良好形象,营造文明和谐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一是崇尚礼仪的舆论氛围。城市主要地区、繁华大街要设立公益广告、宣传橱窗和宣传栏,利用多种载体、手段宣传文明礼仪,倡导文明新风。二是繁荣发展的文化氛围。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净化文化市场,发展各类群众文化事业,形成覆盖全市的文化活动网络。三是广泛参与的社会氛围。要充分发动党政军民、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努力形成广泛参与的社会氛围。四是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要做好先进典型的评选、表彰、管理和监督工作,努力形成崇尚礼仪、争先创优的育人氛围。

2大众传媒。礼仪的作用发挥是靠人们自觉来维持的,是靠社会舆论来监督的。大众传媒作为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社会化单位,在宣传礼仪文明、建立良好风气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刊发或播出有关礼仪教育的公益广告及节目,使礼仪文化渗透到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

3社区和家庭。创建文明社区。社区是进行礼仪教育的基本单位之一,可以组织居民进行礼仪文化的学习,以及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和评比活动,将礼仪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应广泛开展“创文明社区、做社区主人”和“绿色社区”“社区志愿者”等活动,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方便、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文明社区。

家庭礼仪篇5

根据柳斌同志关于“从小学起就解决文明礼貌问题”的讲话精神,我校于九六学年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礼仪教育实际。实验目标是:使全体学生提高对礼仪规范的认识,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在实验中,我们以“拓展教育途径,发挥整体效应;加强养成训练,获取最佳效果”为思想指导,进行系列探索活动,初步达到预期目标,以“家庭礼仪教育”例:

学生在家使用礼貌用语情况统计

礼仪规范

表现好的占%96年11月96年12月97年5月早上起床说“早晨”晚上睡前说“晚安”37.445.385.5外出、回家向家长打招呼49.650.670要家人帮忙做事先说“请”30.682家人为自己做事说“谢谢”3643.684.6吃饭前说“×××请吃饭”28.428.278.8

学生在家礼仪行为情况统计

礼仪规范

表现好的占%96年11月96年12月97年5月进餐吃菜不挑拣,好吃的让给长辈38.49.294.8尊敬长辈听从教育不顶嘴20.432.264.6孝敬日做到四个一三八节五一节说一句祝贺的话97.691敬上一杯香茶94.891送一件小礼貌(可自制)4.282.4为长辈做一件好事(如帮助做家务,烧一道长辈爱吃的菜)93.892.8我们的做法是:1、上礼仪课抓明理导行我们利用校会,思品课上了“学校里的礼仪”、“家庭里的礼仪”、“进餐的礼仪”、“待客礼仪”、“到别人家作客礼仪”、“孝敬日要求”、“春、秋游活动礼仪”、“观看演出的礼仪”等系列专题课。介绍了礼仪教育的意义、礼仪规范,检查方法,评比标准。这样教育内容系统、集中,学生容易形成清晰的概念,起到明理导行的作用。

2、学科教学渗透礼仪教育抓激情育意

学校以教学为主,教师在各科教学中结合科特点,遵循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则,运用教材内容,有机地进行礼仪教育。如:语文科长《小足球赛》,教育学生在公共场所要注意礼仪;上《争吵》一课教育学生要互相宽容,诚意待人,知错就改……

英语科结合句型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向别人借东西时,不小心碰到别人时,为别人提供帮助时……”的礼貌用语。

数学科指导学生采用礼仪教育中的各种数据编题、计算。

音乐科教学《好朋友来了》进行待客礼仪教育;教学《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进行尊师教育……

体育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集队时、示范时、练习时、竞赛时的礼仪行为训练。

各学科共169课时结合礼仪教育,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堂常规进行了礼仪行为训练,使学生得到持久的多方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到激情育意的作用。

3、班、队活动抓养成训练

(1)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进行训练。

主题队会:全校召开“玩礼仪棋,争当礼仪之星”,“击鼓传花学礼仪”、“礼仪知识知多少”、“少先队仪态训练”等各种形式大中主题队会28个。

艺术活动:校园十大歌手竞赛,普通话朗诵竞赛,艺术节进行演出礼仪,当文明观众礼仪训练;剪纸、绘画、心意卡制作,泥塑竞赛,进行爱学校,自觉维护环境美的行为训练。

体育活动:结合早操礼仪评比、全校拔河竞赛、一年级韵律操竞赛、田径队参赛等体育活动,赛精神面貌、赛纪律、赛礼仪。

实践活动:同学间结互帮对子,学习上互帮;与“手拉手”学校通信交友;为“手拉手”学校捐书;为特困小伙伴捐款;到“手拉手”学校过一日夏令营生活,与农村小伙伴共学先烈事迹,同瞻仰烈士纪念碑、同演出、同做家务。在实践中学习处理与同学间的关系,进行关心他人,以礼助待、团结互相的行为训练。

户外活动:看电影,请剧团到校演出,春秋游活动都结合公共场所礼仪训练,评比“公共礼仪之星”。

(2)结合“小学生行为规范竞赛”进行常规性训练。

我们制定了“二十五小学校内生活一日常规”、“二十五小学礼仪细则”、设立了“行为规范记分册”,组织学习,坚持训练。同时建立督导、检查、评比制度、做到每周一小结,每月一初评,期终一总评。使礼仪训练规范化、制度化,有效地促知行转化,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转贴于4、榜样示范抓正面诱导

关于教育孩子,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作或是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跟前,一旦你把他们熟知的人的榜样给他们看了,同时说它们为什么漂亮或为什么丑恶,那种吸引或阻止他们去模仿的力量,是比任何能够给予他们的说教都大的。因而我们十分重视榜样的示范教育作用,我们通过四个方面给学生作示范。

为人师表作示范。我校修订了“师德规范”建立“文明教师评比制度”,制订了教师“待客礼仪”、“对待学生礼仪”。要求教师对学生:一张笑脸相迎,一句好话回应,一双眼神鼓励;一颗爱心相待。以良好的仪表风范为学生作榜样。

先进人物示范。我校的校外辅导员是优秀民警。十佳交警,他们的先进事迹和蔼可亲的态度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文明家长作示范,我们强调家长当好文明家长,注意在家庭礼仪中的示范作用。

礼仪之星作示范。我们经常发现礼仪活动中的典型事例,及时报道;请有突出表现的同学站在国旗下,接受同学的鼓掌激励;评比各类礼仪之星,在大会上表彰。

表(3)礼仪之星评比统计表

〖BG(!〗〖BHDFG5mm,FK15mm,K30mm。3,K30mmF〗

〖〗家庭礼仪之星〖〗学校礼仪之星〖〗公共礼仪之星〖〗学校礼仪标兵

〖BHDG5mm,FK15mm,K15mm。7,K15mmF〗

上学期〖〗201〖〗34%〖BH〗

下学期〖〗273〖〗39.7%〖〗324〖〗47.2%〖〗524〖〗76.3%〖〗180〖〗26.2%〖BG)F〗

多方面、多层次的榜样,学生看得见,学得上,有力地推动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完善自己的人格。

5、校园文化抓环境陶治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仅具有情感陶冶的作用,而且具有心理行为的制约作用,基于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我们创造了高品味的校园环境。一进校门,映入眼帘的是金光灿籼的校徽,鲜红夺目的“爱国、文明、勤奋、健美”八字校训。升旗台庄严典雅,小花坛花木扶疏。“

小学生行为规范竞赛金牌榜”、壁画、宣传橱窗内容高雅。教室、走廊、专用室分别挂上国旗,名人画像,名言警句。广播、墙报、校刊宣传着好人好事。

整洁、优美、生气勃勃的校园文化环境,发挥着强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整个群体生活的规范力量,使在校园的每一个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形成良好的习惯。

6、家庭教育抓辅寻配合

礼仪教育要取得整体效应,就要使家庭教育影响与学校教育取得一致,形成合力。做到教育原则一致,内容互补,时空充实。因此在礼仪教育中,我们多次向家长明确礼仪教育的目的,要求、家庭礼仪规范。使家长懂得良好的行为养成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并掌握礼仪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家长们都自觉地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

“家庭礼仪”、“孝敬日礼仪”的行为训练评价,有效地帮助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年的实验告诉我们,礼仪教育必须要注意两点: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