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技术(收集5篇)
时间:2024-07-07
时间:2024-07-07
关键词:膜技术;YHD污水处理循环利用综合技术;超临界水氧化技术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1.027
随着我国各个区域的水体污染日趋加剧以及污水处理和回用标准的提高,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主要包括过滤、吸附、混凝沉淀及消毒等)已不能满足污水处理要求,近年来涌现出多种污水处理技术,为缓解水资源短缺、改善水体环境、提高污水的处理水质及其回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水污染是指排入水体中的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含量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及水体的自净能力,这些污染物使水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水体的使用价值降低。污水处理过程是改变水的性质的过程,即改变水中杂质的过程。污水处理的过程由若干基本工艺单元组成,每个单元过程采用的技术方法是多样化的,分为物理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下面主要介绍几种新兴的污水处理技术。
1膜生物反应器
1.1处理机制
膜生物反应器是由膜分离技术和生物反应器相结合而成的生化反应系统。膜分离技术是利用膜的孔径或半渗透性质来实现物质的分离,按分离的物质尺寸由大到小,可以将膜分离技术分为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污染物在生物反应器中被微生物降解,膜组件替代传统工艺中的二沉池,通过膜组件的过滤作用实现污泥与水的固液分离。膜组件一般分为管式、毛细管式、中空纤维式、板框式和卷式等。相对而言,板框式和管式膜组件的污水处理量较小,而中空纤维式和卷式膜组件的污水处理量较大。为避免膜组件堵塞,运行中必须定期进行反冲洗。
1.2特点
膜生物反应器进行污水处理具有固液分离效果好、基建费用低、处理效率高、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出水水质好、工艺流程简单、结构紧凑、运行管理简单方便、易于实现自动控制等一系列优点。这项技术不仅利用了膜分离的选择透过性和高效性,同时也利用了生物处理的有效性和彻底性,既可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深度氧化,又可利用硝化、反硝化脱氮,从而最大限度地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1]。
目前,已经规模化应用的膜生物反应器大多为分置式,但由于其动力费用太高,约为传统活性污泥法动力能耗的10~20倍,因此研究能耗较低的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方法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此外采取比较低的压力运行,生物膜表面不易形成高密度的滤饼,易于清洗再生。
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技术作为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新技术,因其出水效果稳定,节省占地的优点,将越来越多地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2YHD污水处理循环利用综合技术
2.1处理机制
YHD污水处理循环利用综合技术是污水治理技术和回收利用技术的有机组合,可循环利用资源的污水处理综合技术体系,是治理各类生产、生活污水的新技术组合。此技术已由广西丽桂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地在广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源废、污水处理中应用。
污水治理技术部分,即YHD-化学模拟生物降解污水治理综合技术包括:
(1)用“生化促进”技术改进传统的厌氧分解技术;
(2)以化学模拟生物降解技术为核心,进行结构转化和二次降解;
(3)采用DH电化学处理技术,对污水中最难降解的污染物,进行分子破碎强制降解。在强力电化学氧化作用下,以及在电化学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强氧化剂,可以彻底杀灭细菌、病毒和孢子,有效的脱除各种重金属;
(4)配以自主研发的高效脱毒脱硫技术、水净化剂制造技术和药剂再生技术,综合应用治理污水。
污水治理的回收利用技术部分包括:对流失的资源,如水、气、渣的回收利用,体现循环经济效益;对能源的转换和利用;对所有经过处理后的水,全部回收循环利用。如:治理高浓度有机污水可回收粗蛋白、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做饲料,回收纤维可做工业原料;在厌氧阶段将大部分有机污染物转换为甲烷回收烧锅炉,回收剩余污泥和药剂可用于制造肥料;治理冶炼废水可回收重金属返回车间冶炼或生产副产品,回收微量元素可生产高值微量元素肥料。
2.2特点
(1)治理污水彻底,各项指标均能达到或是优于国家排放标准;
(2)污水治理后可达到全利用,零排放,实现无污染;
(3)装置紧凑,结构合理。与常规做法相比,YHD污水处理循环利用综合技术投资省,占地小、节能效果好,运行成本低、操作简便、维护容易,可基本实现全程自动化控制;
(4)广谱性强,可治理各种含高浓度污染物的酒精、味精、酿酒、淀粉、造纸等有机污水,石油、化工、电镀、印染、冶炼等其他无机污水,城市生活污水及医用有毒废、污水;
(5)既可用于新建工程项目的废、污水治理,也可用于改造已有污水处理装置,使不合格指标的一项或几项达标。
(6)水、气和渣可全回收利用,创造新的经济效益,降低废、污水治理投资及管理维护成本,达到良性循环。
YHD污水处理循环利用综合技术此前已成功地应用于造纸、淀粉、酒精等工业废液处理中,目前此技术在治理医源废、污水领域的成功应用表明,此项以“全利用、零排放、无污染”为目标的污水治理新技术,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超临界水氧化技术
3.1处理机制
当水被加压加热时,水与干饱和蒸汽的密度差越来越小,当压力上升到某一数值,饱和水与干饱和蒸汽的密度差为零,此时,饱和水和干饱和蒸汽除了有相同的压力和温度(即压力为22.1MPa,温度为374.3℃),还有相同的密度和比容,这一独有的状态点称为临界点,当水的温度和压力高于临界点时称为超临界水[2]。超临界水的特有性质是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的关键所在,有机物和氧完全溶于超临界水中,此时相界面消失,形成单一相,有机物与氧能够自由均相反应,反应速度得到极大的提高。反应结束后,产物为包括水、气体和固体的混合物,且均符合污水排放标准和气体排放标准[3]。
3.2技术特点
(1)水中几乎所有的有机物在极短的时间内,与水中的氧或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分解反应,分解率在99.99%以上,最终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二氧化碳、水,有机污染物中的N元素转化为氮气。反应速度快的这一特点,可使超临界水氧化装置更加小型化,结构更加紧凑;
(2)无机盐类溶解度很低,能以固体形态被分离出来和回收利用;
(3)当被处理的废水或废液中的有机污染物浓度达到5%~10%时,就可以利用反应过程中释放的反应热来维持反应器所需的热量平衡,不再需要外界加热;
(4)设备安全性高,反应彻底,经处理后的水符合污水排放标准,且只存在极微量的有机物,无需进行二次处理。
由于超临界水氧化技术需要较高的温度和较高的压力,因而对普通耐腐蚀金属有很强的腐蚀性,所以对反应设备的材质有更高的要求,运行费用也较高,但相对于焚烧与湿式催化氧化技术,仍具有技术与经济优势。随着这项技术的深入研究,和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新材料的开发,以及工艺的不断优化,使得超临界水氧化技术与传统污水处理技术相比优势更加明显,所需费用也大大降低[4],因此这项技术将会得到广泛应用。
4结语
以上列举的几种污水处理技术在国内外的污水处理厂已都有实践运行。就目前全球的污水处理发展现状来看,并不存在某项污水处理技术能够适用于各种污水的处理,在选择处理工艺时,必须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当地的水质、气候、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对不同工艺进行充分的对比,客观分析利弊,综合考虑选择适合的污水处理技术。目前,多种单元技术的优化组合是污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的发展方向,如何更为有效地利用各种技术的协同效应,研发出价格低、能耗低、效率高的新工艺,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黄翠芳,孙宝盛,张海丰.膜生物反应器与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比较研究.工业用水与废水,2007,38(02):9-11.
[2]杨帆,宋志伟.膜生物反应器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污染防治技术,2006,19(02):35-37
[3]Modell.TreatmentforOxidationofOrganicMaterialin
SupercriticalWater.US,4,338,199,[P].1982.07.06.
关键词:新兴技术;高层管理团队;组织战略;认知多样性
新兴技术是指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革新,他们可能创造一个新的行业或者改变某个老的行业,由于新兴技术的市场具有爆发性,因此及早对新兴技术进行监控和辨识是企业至关重要的任务,但这同时也是相当困难的工作,美国、日本、韩国的半导体厂商都认为,只有那些能够较早在众多的备选技术方案里敏锐地找出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兴技术的企业,才会在产业竞争中具有优势!
本文将结合组织战略和高层管理团队的理论,分析新兴技术在企业内部的战略选择过程,从而为新兴技术管理提供科学的组织理论解释.
1战略选择理论的提出
组织的职能论者(functionalist)认为组织就是组织内部的资源与外部环境进行匹配的结果,与特定战略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是唯一给定的(burrellc,1978),组织结构要始终维持与组织规模、技术及所有制方式等背景要素的高度一致,否则就会造成机会的丧失、成本的增加等,组织的运转就会遇到困难,在职能论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许多新的学派,例如战略权变理论、生态组织理论与机制理论,所有这些理论都继承了职能论者关于组织与环境高度一致的前提假定。
然而,建立在社会系统理论基础上的行为决策学派则认为,决策者才是组织的核心和动力,是决策系统的主观能动要素,在决策活动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当前,面对复杂的决策环境,决策者往往不再以个体而是以群体的方式出现,即使是个体存在的决策者,也不再仅仅代表个体自身,而是代表群体意志,更进一步,该学派认为决策者的行为就是从决策者及其可以施加影响和权威的组织成员可能采取的所有行动方案中,有意无意地选择特定行动的过程(simonha,19551。
在行为决策理论的基础上,为了纠正职能论者关于组织与战略关系认识上的偏差,child(1972)提出“战略选择”理论.战略选择是指组织内部的权力所有者对各项备选的战略方案的决策过程,不同的战略方案将导向不同的组织目标,此处,要注意“战略选择”理论与职能论者的“组织决定论”、政治学派的“权威中心论”的区别,一方面,职能论者强调组织背景和环境的客观性,战略选择理论强调组织者,即战略决策者,或者高层管理团队的主观性,所谓高层管理团队是指企业高层经理的相关小群体,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以及直接向他们汇报的部门高级经理;团队成员来自企业最高层,属于企业的战略制定与执行层,负责整个企业的组织与协调,对企业经营管理拥有很大的决策权与控制权,hambriek和mason提出的高层梯队理论(upperechelonstheory)为高层管理团队提供了研究框架,面对同样的决策环境,由于组织者观念和认知上的差别,决策结果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政治学派强调组织权威的重要性,根据simon的观点,以权威为中心的政治行为强调组织功能就是强制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组织或组织权威所制定出的规章制度;因此,组织内的政治行为是以权威为导向的,同时组织结构也就是实现这种权威影响的途径,而战略选择理论框架下的组织者的行为是在组织内外部监督下的主观性选择,会受到组织绩效的监督和检验,具有强烈的目标导向性,企业总经理在指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时做出的各种决策,都必须以企业发展为目标,否则将无法被组织成员所接受,更无法贯彻执行。
经过25年后,child详细地回顾和总结了“战略选择”理论对当代组织理论的贡献,对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战略问题诊断理论、高层管理团队的传记性特征理论、战略群体理论、高层管理团队的决断权理论等进行了评述。
2新兴技术的战略选择模型
2.1新兴技术的组织特征
在战略选择的理论框架里,组织内部的三个要素对战略制定是最关键的:①组织者的行为;②组织环境的实质;③组织者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区别于传统技术,新兴技术及其相关要素所构成的组织环境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linden详细分析了国内vcd和3c产品市场的产业标准竞争的案例,指出国内许多信息产品发展往往会先于行业标准的制定,这使得政府的管制标准成为非常重要但又高度不确定的组织环境,组织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会使第三个问题“组织者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关键,对新兴技术不确定环境的辨识成为战略决策者最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企业经营业绩、甚至经营成败对高层管理团队认知能力的依赖性尤为突出,
copper提出stage—gateⅲ模型并认为,新技术或者新产品在组织内部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得到中层管理者(例如研究与开发人员、工程师、营销人员)的认可,因为他们是组织战略的实施者,这样的结论是错误的,特别是针对新兴技术而言。
2.2技术与组织战略的匹配
依据组织对外界环境的响应速度,milesre和snowcc(1978)将组织战略划分为四种类型,①探寻者(prospector)代表行业内的创新领导,尽管会面临风险,他们会首先引入新产品,或者首先采纳新技术,这些措施也并非总能带来利润,探寻者总是对市场上那些正在显现或者刚刚出现的机会迅速地作出反应,在汽车行业里,本田和克莱斯勒扮演的就是探寻者的角色,②分析者(analyzers)是市场快速跟进者,通过仔细监控主要竞争者的行为和策略,他们会很快向市场上推出比探寻者企业成本更低或者性能更好的产品,但他们却很少首先进攻,丰田和福特是分析者类型的企业,③防御者(defenders)总是想在一个产品或市场比较独立的区域内维持他们相对稳定的地位,他们往往通过更高的质量、更优的服务或者更低的成本来保护他们的领地,并且会忽略那些对现有业务不产生直接影响的产业变革,整理汽车、尼桑和马自达属于防御者,④反击者(reactors)的势力较弱,他们尚不能成为与其他强大对手直面抗衡的竞争者,只会在市场受到巨大威胁时才进行局部的反击,国内许多汽车制造商都可以被视为反击者角色。
griffin和page认为,企业的技术或市场策略可以划分为对世界全新的技术、对企业全新的技术、完善现有产品线、改进现有产品、市场重新定位或者降低成本等六种类型,而且这六种类型的策略与组织战略具有内在的联系,图1所示的是他们根据调查所得出的每种组织战略所对应的技术策略的采纳概率。
从图1可以看出,探寻者的技术策略最具差异性,他们在完善现有产品上所付出的努力最低(22%),而在采纳对世界全新的技术方面具有显著的偏好(30%),远高于其他类型的企业,griffin和page所定义的“对世界全新的技术”与新兴技术的概念是很相似的,也就是说,探寻者往往就是新兴技术的倡导者。
2.3战略选择模型的框架
根据前述的理论基础,针对新兴技术环境建立其战略选择模型,如图2所示,其中,环境的不确定性体现在新兴技术的发展趋势、政府管制政策、市场特征等方面,高层管理团队的传记性特征是指团队成员的客观性差异,如年龄、性别、任期、工作经历等,这方面的理论根源是社会学关于冲突行为的研究;而团队结构特征是指组织的部门化形式和程度、多元化经营的方式和程度、工作责任的明确程度、事业部分化的程度等等(duncanr,1979;williamsonoe,1975),理论根源是社会学关于均衡的研究,以上两方面的特征是影响团队成员认知多样性的主要途径,使得成员在因果关系的认识、组织不同目标的偏好等方面表现出差异,信息的模糊性是指由于决策问题的非结构化和决策对象的不确定性,可供决策使用的信息非常稀缺和不准确,这些会影响团队内部沟通的效率和质量,进而影响战略选择过程;理论根源是以社会系统理论为基础的行为决策理论,战略选择实质上是在探寻者、分析者、防御者和反击者四种组织战略之间进行权衡,不同的选择结果会导致不同的组织绩效,对组织绩效的衡量往往包括财务指标(如利润额)和组织有效性指标(如组织的开放程度)两方面。
新兴技术的战略选择正是依据“环境一认知一选择一绩效”的逻辑过程,更进一步,如果在长期动态的组织环境里,每一次的战略选择结果又作为经验或教训,反过来影响团队成员下一次的认知判断,构成组织学习的适应性过程;同时,在微观层面上也使得个体学习与组织演化有效地结合起来。
3案例分析
通过两个案例说明“环境一认知一选择一绩效”的认知模型,并且对模型的应用效度进行验证和分析。
3.1ibm公司的案例
20世纪30年代,tomaswatson通过为美国政府实施的社会福利制度和新政供应打孔机产品,成功地将ibm公司发展成为美国最著名的公司之一,50年代后,美国的计算机市场初见端倪.此时,tomaswatson仍对打孔机产业恋恋不舍,固执地认为,“我们不能打没有胜算的仗,现在我还没有发现多大的计算机市场需要”,而他的儿子,tomwatson则果断地认为,计算机的时代已经到来,并提出“追赶univac,并且要赶在前面”的目标,在tomwatson的领导下,1961至1964年期间,ibm前后共投资50多亿美元研发全新的ibm/360型计算机,这样的投资规模高达美国政府研发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总投资额的2.5倍,后来,tomwatson回忆时也认为这是他“一生所做的最大、最富冒险的决策”,也正是该项目的成功,才迅速将ibm公司推到全球计算机制造业的霸主地位,占领了700%的电脑市场;而相应的打孔机市场则很快就萎缩了(如图3所示),面对全新的计算机技术,tomaswatson认为应该采取“防御者”战略,而tomwatson坚持认为应该采取“探寻者”战略,作为对企业发展具有生死攸关影响的两位企业家,他们对新兴技术的认知差别是与其不同的性格和阅历有关的,打孔机属于电子机械领域,经营战略以销售为导向,而且长期的产业成功也养成tomaswatson封闭和自负的性格;计算机属于信息技术领域,经营战略以技术为导向,自由环境里成长起来的tomwatson从小性格里就具有叛逆性和革命性,二战中作为飞行员参战的经历又使得他对电子仪表情有独钟,由此,可以看出高层管理团队成员的传记性特征的确对其认知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不同的认知与战略选择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组织业绩。
3.2seagate公司的案例
全球范围内,计算机硬盘行业的技术发展、市场结构、资产重组以及竞争格局是变化最快的,这使得硬盘制造企业的竞争异常残酷而激烈,christensen称其为产业环境里的“果蝇试验”,因为在这样的产业环境里,企业会快速地萌发和成长,但也可能会快速地消亡和破产,全球市场上的第一块硬盘是1952年在ibm公司圣何塞实验室诞生的,此后硬盘技术在材料、工艺、性能等方面的创新路线和网络日益复杂,作为战略决策者,最重要的就是准确地预估技术创新对未来产品市场的影响。
1984年,苏格兰企业rodime首先开发出3.5英寸硬盘,1年后seagate公司也开发出类似的产品原型,为了评估这项新技术的市场前景,seagate公司邀请ibm等台式电脑生产厂家及批发商们(他们也是seagate公司的主要客户)对该产品性能作出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这些厂家并不对此感兴趣,他们希望的下一代硬盘容量是40到60兆,3.5英寸硬盘容量只有20兆,成本反而更高,鉴于此,seagate的高层领导决定放弃对3.5英寸硬盘的研制,加快对主流的5英寸硬盘技术的研发力度,然而事实表明,这是非常错误的决策,因为3.5英寸硬盘的主流市场并不是台式电脑,而是便携式电脑:1988年seagate公司不得不重新开始生产3.5英寸硬盘,而此时它已经损失了大约7.5亿美元的销售收入,更可怕的是市场的损失,直到1991年,seagate公司生产的3.5英寸硬盘还只能替代5英寸硬盘用在台式电脑上,尚无法被便携式电脑厂家所接受。
如图4所示,面对3.5英寸硬盘技术的兴起,seagate公司采取了保护其5英寸硬盘市场的“防御者”战略,分析seagate这次错误的战略选择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长期经营5英寸硬盘而导致的认知框架(cognitiveframework)的限制,错误地担心3.5英寸硬盘会抢夺现有的5英寸硬盘的台式电脑市场;另一方面是由于长期的合作成功经历使得高层管理团队内部出现了群体思维(groupthink)现象,过分强调决策的一致性而忽略了对新兴市场的认真分析,群体思维是指参与群体中人们的一种思想作风,在这个群体中认为追求互相一致比现实地评价各种可能行动方案更为重要,总结政治与军事方面的成功与失败案例后,janisil(1972)归纳出形成群体思维的前提条件和造成后果,例如顺从性思维、有倾向性地选择信息、盲目乐观情绪、相信群体无所不能、首创精神的假象等等。
3.3分析结论
第一条为加快*市*新兴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发展高技术、新技术及高技术、新技术产业(以下统称新兴技术及新兴技术产业),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推动传统工业的改造,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市发展新兴技术和新兴工业暂行条例》、《*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市*新兴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规划面积为五平方公里。
第三条开发区是新兴技术的研究、开发、中试、生产、经营、培训的综合性基地,其主要任务是:
(一)引进国外及国内新兴技术和资金,兴办新兴技术企业;
(二)将国内及国外新兴技术成果转化为工业化产品并推广应用;
(三)促使新兴技术企业运用开发区的条件不断研究、开发、更新技术和产品,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扩大再生产;
(四)跟踪国际新兴技术发展进程;
(五)培训中、高级专门人才。
第四条本条例所称的新兴技术及其产品的范围包括:
(一)微电子与信息技术及其产品;
(二)光纤与现代电子通讯技术及其产品;
(三)激光技术及其产品;
(四)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产品;
(五)生物工程技术及其产品;
(六)新材料技术及其产品;
(七)新能源技术、节能新技术及其产品;
(八)航天技术及其产品;
(九)其他新兴技术及其产品。
第五条本条例所称的新兴技术企业是指开发区内从事本条例第四条规定范围内一种或多种新兴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中试、生产和进行相关的经营、服务业务(单纯的商业经营除外),并具备下列条件者:
(一)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或者企业事业单位在开发区内投资建立的独立核算的分厂或生产车间;
(二)企业的负责人是具有企业管理或者科技管理经验和中级以上职称的本企业的专职人员;
(三)具有一定数量的与其从事的专业技术相称的中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包括相当于同等学历的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
第二章管理体制
第六条*市人民政府全面领导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
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应本着高效、负责的原则,在开发区内行使各自职权。
第七条*市人民政府主管外国投资工作的部门是开发区的管理机构,其职权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第六条的规定行使。
第八条*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科委)对开发区行使下列职权:
(一)会同*市计划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计委)制定开发区新兴技术发展规划;
(二)组织确定并定期新兴技术及其产品目录;
(三)组织制订新兴技术企业具体认定办法和组织新兴技术企业和新兴技术新产品的认定、考核工作;
(四)扶持区内新兴技术研究和新兴技术企业发展。
第九条*市经济委员会会同市计委对开发区行使下列职权:
(一)根据开发区新兴技术发展规划,组织制定新兴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二)组织调整开发区内现有工业企业产品结构和编制新兴技术产品发展计划;
(三)确定开发区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第十条*市城市规划建筑管理局对开发区行使下列职权:
(一)组织编制、审查开发区建设详细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监督规划的实施;
(二)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三)审核建设项目建筑设计方案;
(四)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件。
开发区建设详细规划批准后,按照规划安排的建设项目,不再办理选址审批手续。
第十一条*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对开发区行使下列职权:
(一)根据市科委的新兴技术企业和新兴技术产品批准书,核准其享受税收优惠待遇;
(二)对区内企业和个人进行税收管理和财务监督;
(三)监督开发基金的使用。
第十二条*市环境保护局对开发区行使下列职权:
(一)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开发区的环境保护工作;
(二)审查进区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防治方案,监督检查治理设施;
(三)确定开发区及其环境保护带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十三条*海关、*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在开发区内设立工作机构。
第十四条徐汇区人民政府负责开发区内的公安、消防、文化、教育、卫生、环境卫生、计划生育、绿化、商业网点管理和工商行政管理等区政工作。
徐汇区人民政府应在开发区设置街道办事处,并可根据需要设立有关机构的派出机构。
第三章开发区内的企业事业单位
第十五条*市*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区总公司)根据本条例和经批准的开发区发展规划,从事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集和运用、土地开发和土地使用权转让、房产经营、举办企业、技术及产品贸易和综合服务等工作。
开发区总公司是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为开发区发展和区内企业事业单位服务的企业,享受新兴技术企业的优惠待遇。
第十六条开发区总公司可根据经营业务需要在开发区内建立有关专业公司。
第十七条开发区内可以举办从事新兴技术研究、开发、中试、生产、应用、服务或与其配套的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私营企业,以及个体的研究、开发、制作、经营户。
第十八条鼓励在开发区内投资兴建符合本条例以及列入本市新兴技术工业发展规划的项目。
鼓励在开发区内投资举办旨在推广应用新兴技术及其产品项目的设计、开发、中试、制造服务的企业事业单位,新兴技术创新发明中心,以及与发展新兴技术工业相关的加工装配出口、进口替代企业。
第十九条本市有关部门和单位应为开发区提供并不断完善供电、供水、排水、供气、通信、道路养护、仓储、运输、生活服务等设施。
银行、保险、邮电等部门应在开发区内设立分支机构。
第四章环境保护
第二十条开发区内一切单位必须遵守国家和本市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根据开发区的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等标准,控制污染,处理和处置固体废弃物及有毒物质。
开发区内的一切项目必须是无污染或少污染的项目,并且必须实行防治环境污染的配套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原则。
开发区内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使用清洁能源。
第二十一条为确保开发区环境质量,设立开发区环境保护带。
环境保护带内各单位负有不影响开发区环境质量的义务。
第二十二条开发区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开发区及其环境保护带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的工程建设及科研、生产,应事先进行环境影响的预测和评价。
第五章开发区资金
第二十三条设立“*市*新兴技术开发区开发基金”(以下简称开发基金)。开发基金的来源是:
(一)开发区的财政收入以1988年为基数(不包括超承包返回企业数、中央级财政收入及部分区县收入),1989年起五年内全部新增加部分;
(二)财政拨款和财政借款;
(三)其它资金。
第二十四条开发基金主要用于:
(一)建设开发区的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改善投资环境。
(二)培训新兴技术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科技创业人才及聘请国内及国外专家。
(三)根据开发基金财力情况,适当支持以下项目:
1、新兴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
2、应用新兴技术及其产品改造传统工业的项目;
3、兴办新兴技术创新发明中心;
4、扶持新兴技术科研项目;
5、其它对开发区发展的有益用途。
第二十五条开发基金年度使用计划由开发区总公司根据市人民政府批准的投资规模,编制年度用款计划,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按计划拨款。
开发基金在市财政局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并单独进行会计核算和结报。
第二十六条开发区内的企业事业单位可以获得以下资金:
(一)本市安排的开发区内建设项目的专项资金。
(二)本市发展新兴技术、新兴工业的专项资金。
(三)自筹的国内和国外资金。
第六章优惠和扶持
第二十七条凡符合本条例第五条规定的新兴技术企业,实行下列减征或免征税收的优惠:
(一)减按百分之十五税率征收所得税。
(二)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可免购国家重点建设债券。
(三)以自筹资金新建技术开发的生产、经营性用房,自年起五年内免征建筑税。
第二十八条开发区内列入本市发展新兴技术和新兴工业项目计划表的单位和新产品,可享受《*市发展新兴技术和新兴工业暂行条例》所规定的优惠待遇。
第二十九条开发区内新兴技术企业的生产、经营性基本建设项目,按照统一规划安排建设,优先安排施工。
第三十条开发区内新兴技术企业进出口业务的海关监管事项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开发区内的新兴技术企业生产出口产品所需的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免领进口许可证,海关凭合同和市人民政府指定部门的批准文件验放;属于国家限制进出口或者实行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的产品,需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进出口批件或进出口许可证。
(二)经海关批准,在开发区内设立保税仓库和保税工厂,海关对进口的原材料和零部件进行监管,按实际加工出口数量,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工商统一税或产品税(或增值税);保税货物转为内销,必须经原审批部门批准和海关许可,并照章办理进口纳税手续。
(三)新兴技术企业进口仪器和设备,凭审批部门的批准文件,由海关按有关规定办理。
(四)新兴技术企业出口其生产的产品,免征出口关税。
第三十一条新兴技术企业出口所创外汇,三年内全额留给企业;从第四年起,地方和创汇企业二八分成。地方外汇分成部分留给开发区,由开发区总公司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使用。
第三十二条所有减免的税款和分成外汇,由企业专项用于新兴技术开发和生产的发展。
第三十三条银行对开发区内的新兴技术企业优先予以贷款支持。对外向型的新兴技术企业,优先提供外汇贷款。
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新兴技术企业所用贷款,经财政税务部门批准,可以税前还贷。
开发区内可设立创业投资公司,支持新兴技术创新发明项目的投入生产。
第三十四条开发区内企业根据国内及国外人士提供新兴技术后的创利状况,可按照批准的合同规定让其分享利润。
第七章人才管理
第三十五条开发区内的新兴技术企业事业单位在人事、劳动工资、收益分配、人才培训等方面根据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享有自。
第三十六条允许新兴技术企业按规定招聘技校毕业生、中专毕业生、大学毕业生、留学生和国外专家。
开发区内企业可按规定聘用在原单位辞职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其就聘后的工龄与原工龄连续计算。
第三十七条经市人事等部门批准,外地优秀科技人员可以到开发区工作,并报进本市户口;经市人口控制部门批准,可以减免缴纳城市建设费。
第三十八条开发区内建立培训基地,有计划地培训发展新兴技术产业所需要的中、高级的研究、开发、中试、生产、经营和管理人才以及技术工人。
第三十九条开发区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实际能力,择优选择干部,并可按国家有关规定有选择地聘用离、退休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
第八章附则
第四十条开发区内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除适用本条例外,同时适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
本文选取2006-2010年浙江省嘉兴市高新技术产业数据,利用Malmquist指数法,对其进行浙江省嘉兴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嘉兴市高新技术产业在过去的5年内创新效率在近两年内有较大的提高,其提高主要依赖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技术进步促进作用较小,但资源配置效率存在下滑趋势。
【关键词】
创新效率;高新技术产业;Malmquist指数
一、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也以来,科技园区的出现使得高新技术产业得以聚集并快速发展。嘉兴市作为浙江省的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先后创建了高新技术园区、农业高新技术园区等创新载体。因此,研究其创新效率对于进一步提出嘉兴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促进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指标选取
(一)研究方法
Malmquist指数是由Malmquist(1953)在消费分析的过程中首次提出。根据Malmquist指数的定义,可以将其分解为不变规模报酬假定下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当技术效率(EFF)>1,表示技术效率上升,反之为技术效率衰退;当技术进步指数(TC)表示技术进步,生产边界提升,反之为技术衰退。当TC>1时,表明生产前沿面向外移动或生产前沿面“向上”移动,即出现了技术进步。
(二)变量选取
本文选取了浙江省嘉兴市5个产业2006-2010年的科技投入和产出数据,数据来自于2007-2011年《嘉兴市统计年鉴》。5个高新技术产业分别是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选取R&D经费支出、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研发人员人数衡量科技投入,选取专利申请数、新产品产值衡量科技产出。
三、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利用Deap2.1软件进行计量分析,得出以下Malmquist指数分析结果,见表2和表3。
(一)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变化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以2005年为基期,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出现阶段性变化,2006-2008年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TFP)有较大幅度下降,但2008-2010年创新效率的又得以显著提升。总体来看,创新效率的提高主要来源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而不是技术变动。资源配置效率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增长贡献了10个百分点,而技术变动反而呈现降低的趋势,年均降幅达14个百分点。
(二)高新技术产业分行业创新效率变化分析
从高新技术产业的各个行业差异来看,如表上2,只有工艺品及其它制造业创新效率有所提高。另外四个行业创新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从表3可以看出,高新技术产业的5个行业在过去5年里,创新效率均来自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技术进步则没有起到促进作用。结合表2和表1的结果来看,这并不能说明各个行业的资源配置日渐完善,效率逐步提高。因为考察期内,特别是2007-2008年间,科技投入增长缓慢,可能导致技术进步速度缓慢,使得技术进步总增长速度慢于资源配置效率。虽然资源配置效率较高,但仍没有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
四、建议
综合以上结果,本文认为浙江省嘉兴市需继续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提高创新效率,使得嘉兴市在浙江省和长三角地区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在保持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和加快技术进步的同时,应注重两者的平衡发展,使两者能够协调发展与增长,有效促进创新效率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虽有提高,但仍需要继续加强,继续提高科技园区管理和企业管理水平以及政府的政策指导作用,优化资源配置。
参考文献:
[1]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动态变化—基于Malmquist指数法的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9(3):23-78
[2]基于DEA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评价—以江苏省为例[J].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2007(5):135-141
[3]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测度[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10):19-33
[4]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研究[J].经济研究,2010(10):84-86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目的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有机结合,使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能够从繁冗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应对自如。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可以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目的:
第一层次: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工资发放管理、员工考勤管理、人员招聘流程,以及工作调动和岗位轮换等日常事务,需要占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大量的时间,手工操作不仅效率低,且容易出现错误。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升工作效率。
第二层次: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流程。从人员聘用到员工离职,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涵盖了从岗位、绩效、薪酬,到培训方案、继任者计划等一系列工作模块,运用互联网和个人电脑,实现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系统化、模式化和集成化。
第三层次:为企业和员工提供增值服务。忠实服务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客户———企业管理层和员工,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根本任务。常规的事务性工作已经不能满足企业良性运转的需要,现时的状况是:一线经理们想要获取某一岗位任职者的最佳人选;部门主管希望了解哪些员工可以参与轮岗或轮班;而管理层渴望知道谁是最佳雇员,哪些员工需要哪种类型的专业培训,谁是继任者计划的最佳人选,人力成本的构成和使用情况如何等等。仰仗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上述问题可以得到清晰、明确、及时的解答。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实务
如人力资源管理学一样,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也是一个泊来品,因而,我们有必要放眼世界,了解国外企业的先进做法,从而为我们自身的发展提供指导。
今天,国际上居于领先地位的企业正在应用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中的哪些功能?这些功能又是如何实现的呢?应该说明的是,下述国际最佳实务,是建立在坚实的管理基础和成熟的系统配置上的。
自助服务:面向员工和经理们的自助服务能够使信息直接到达需要它的用户层面,同时满足一次性数据输入并减少维护次数,提高数据质量和准确性。个人用户可以不必依靠信息系统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而通过自助服务系统实现自我管理。这些自助服务内容包括:员工地址、电话、紧急联系方式等内容的变更,员工福利项目个人信息的变更和菜单式福利服务,工时记录和休假管理,员工绩效管理和发展计划,组织培训安排和工作调配等等。完成上述工作曾经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而今天,通过在线帮助系统,大多数自助服务项目都拥有了更为友好的用户界面,所收集到的数据也变得更为准确和及时。
员工招聘与配置:伴随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人员招聘工作正在经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通过互联网的应用,能够在供给方———岗位求职者和需求方———用人部门经理两个层面分别创建自助服务系统,从而盘活整个招聘流程,协助进行求职者与空缺岗位的匹配,并处理这一过程中其他的环节,如求职者测评和个人背景资料认证等。用人公司可以通过专业数据库或招聘服务提供商,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到成千上万份求职者简历,将其中以书面形式提交的简历经过扫描转换成电子文档,并按照企业自身要求进行相应的格式调整,而后提供给该企业位于世界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用人部门经理或人力资源经理,供其甄选。
薪酬:随着安全性电子邮件处理和电子签名的诞生,薪酬管理的面貌也随之焕然一新。现在,一线经理在薪酬规划上得到了充分的支持,他们可以在线浏览薪酬历史记录,薪酬的调整也摆脱了日常的纸张形式的推诿,取而代之的是各层级之间无障碍的审批程序。此外,上述任何变化和调整可以实时自动传递至工资发放系统,而由此引发的员工福利变化亦可同时在系统中完成更新。员工也可以利用系统所提供的强大功能,管理个人财务安全,新的应用系统支持员工进行个人财务状况分析和个人退休金的科学规划。
福利管理:网络和其他先进技术的运用,将员工福利管理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互动语音应答器(IVR)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工具和网络通讯系统的整合为福利专员更有效地利用计算机系统开展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以前,需要有专人守候在电话机前,交流和回答有关信息;而今天,对于员工提出的大量的有关福利问题的询问,已经进行了自动化处理,无须福利专员专职接听员工的电话。对于难以回答的问题,福利专员可以从系统中调出该员工的档案,并查找必要的支持性信息,以迅速提供解答和建议。
绩效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加速了绩效管理流程的发展。通过网络和软件系统,企业有能力掌握组织核心竞争力的状况,并合理地配置员工已有的知识技能。平衡计分卡,360度绩效考核等现代管理理念也被引入实践,与信息系统一道,为企业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双重保障。
培训:应用互联网可以进行培训课程的安排和公告、演示。当某名员工为了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产生了想要学习新知识的需求时,应用系统可以提供在线指导,并有可能按照个性化需求提供相应培训项目。随着系统应用的不断深入,培训也变得愈加广泛和简便。同时,利用新技术,企业用于培训的投资回报变得更加直观和容易衡量。
基础事务管理:填写表格等琐碎的日常工作,今天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当员工发现自己手头的医疗报销单已经用完,即可以到公司的网页上去下载并打印一份所需的文件进行填写,而无须致电或访问员工福利管理部门。更为理想和便捷的是,员工还可以在线填写相关表格,并将其以电子邮件的形式直接发送到员工福利管理人员手中,一段时间后,报销款项便自动存入其银行的个人账户中。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了解“他山之石”的目的,在于自我发展。“”版权所有
让我们来看看目前国内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发展状况。
相关调查显示,有75%的内地公司尚未使用人力资源信息系统。而在已使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中,呈现出如下特点:71%的企业仅仅用其搜集员工信息,拟制有关报告68.2%的企业用于工资发放管理59.5%的企业用于员工考勤管理
上一篇:学科制度论文(收集5篇)
下一篇:新兴经济发展前景(收集5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