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收集5篇)

时间:2024-07-10

疾病预防篇1

积热成疾——中暑

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人的机体发生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从病情的差异来区分的话,中暑可以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3类,其中重症中暑又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3型。

中暑的病因

在炎热的夏季,能够引发中暑的因素有很多,如:在高温且通风环境差的车间长时间工作;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在公共场所或密闭且没有温度调节设备的交通工具中,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精神过度紧张、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

这些因素之所以会引发中暑,是因为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产热和散热处于动态平衡,体温维持在37℃左右。当人在运动时,机体代谢加速,产热增加,人体会借助皮肤血管扩张、血流加速、汗腺分泌增加以及呼吸加快等,将体内产生的热量送达体表,通过辐射、传导、对流及蒸发等方式散热,以保持体温在正常范围内。当气温超过皮肤温度(一般为32℃~35℃),或环境中有热辐射源(如电炉、明火),空气中湿度过高且不通风时,人的机体内的热量难于通过辐射、传导、蒸发,对流等方式散发,甚至还会从外界环境中继续吸收热量,造成体内热量贮积,引起器官功能和组织的损害,从而引起中暑。

如果体内热量进一步蓄积,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失控,心功能减退、心血液输出量减少、中心静脉压升高,汗腺功能衰竭,使体温骤增,严重时可威胁生命。

中暑易患人群

老人和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相对较脆弱,因此在夏季易患中暑。孕产妇因为怀孕或产后体力消耗大,身体虚弱,也容易中暑。此外,营养不良的人因为营养素的缺乏导致血压下降,反射性地引起血管的收缩,还容易反复腹泻,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导致中暑。

中暑的预防

预防中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避免被太阳暴晒。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点至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此外,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人丹、风油精等要尽量备在身边,以备应急之用。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

其次,要注意饮食,不能等到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好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L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此外,夏季常见的黄瓜、西红柿、桃子、西瓜、甜瓜等蔬菜水果的水分含量都很高,可以每天食用一些以补充水分。

还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夏天日长夜短,气温很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

美味背后的“魔影”——急性肠道疾病

什么是急性肠道疾病

急性肠道疾病主要是指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多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本病常见于夏秋季,由于此季节虾、蟹、螺蛳等易被病菌污染的水产品大量上市,人们往往只贪图享用美味而忽视了饮食卫生,导致病从口入。中医根据病因和体质的差别,将胃肠炎分为湿热、寒湿和积滞等不同类型。

急性肠道疾病的病因

沙门氏菌属是引起急性肠道疾病的主要病原菌,其中以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鸡沙门氏菌、鸭沙门氏菌较为常见。当人们不小心食用了被病菌污染的家禽、家畜的肉、鱼或虾、蟹、螺蛳等海产品,以及被病菌污染的剩菜、剩饭等之后,就会诱发急性肠道疾病。

急性肠道疾病的症状

上腹正中偏左或脐周压痛,呈阵发性加重或持续性钝痛,伴腹部饱胀、不适,少数病人出现剧痛;恶心、呕吐,呕吐物为未消化的食物,吐后感觉舒服,也有的病人直至呕吐出黄色胆汁或胃酸;腹泻,随胃部症状好转而停止;由于反复呕吐和腹泻,失水过多引起脱水,患者皮肤弹性变差,眼球下陷,口渴,尿少,严重者血压下降,四肢发凉;常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及程度不同的中毒症状;体征不明显,上腹及脐周有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肠鸣音多亢进等

急性肠道疾病的治疗

疾病预防篇2

[关键词]羊养殖疾病预防

[中图分类号]S858.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4)11-0253-01

一、羊病发生主要原因

1.营养状况

营养状况不佳的羊比营养状况良好的羊抵抗力差,更易致病。

2.检疫状况

未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注射疫苗的羊,羊体对病原体缺乏免疫能力。

3.养殖环境

羊舍不通风,卫生环境差,饲料不合格等问题,都会引起羊单体疾病,甚至传染病的发生。

二、常见羊的疾病分类

对羊疾病的研究分类有利于“对症下药”、“分类治理”,从而提高治疗效益,目前羊的疾病主要划分为以下三种:

1.传染性疾病

传染性疾病是通过病菌入侵羊体,在羊体内生长和繁殖,再经羊之间的接触,排泄物的传播而蔓延开来,它的发展速度快,如果不能及时控制,会造成全群生病,大批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很大损失,是制约羊养殖业发展的首要原因之一。

2.寄生虫疾病

寄生虫疾病是指一些像原虫,蠕虫等寄生虫,长期在羊的体内或体表寄居,而导致的疾病。它能逐渐损坏羊的内脏,器官,吸取羊身上的营养,干扰羊的正常生理机能。长期下去,会造成羊贫血,营养不良,免疫力差甚至会造成羊的死亡。

3.普通性疾病

普通性疾病是指在饲养羊的过程中,饲养管理不当,或者是环境的变化,引发的羊的疾病,例如消化功能障碍,骨折,产科疾病,和各类中毒病症。这类疾病一般不会传染,都是在单体上发生。

三、羊的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羊病的预防与控制要注意“养、防、治、检”四个基本环节的管理,达到综合性治理的目的。

1.养

1.1羊舍选址

羊舍选址应在地势较高并且干燥的区域,不可有地面积水

1.2品种选择

养殖户应选择优质健康的公羊和母羊,进行自繁自养,在本地购羊,来提高后代羊的品质以及抗病能力和疾病传播可能性,在此要注意,如果养殖户的养殖目的是为了销售良种种羊,则应进行纯种,如果是为了进行商品羊发展,则应采取杂交繁殖,避免近期繁殖,以提高产量和品质,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

1.3饲料选择

羊饲养的饲料选择十分重要,要定期检查饲料是否发霉变质,同时应选取多种饲料,来实现品种多样化和营养全面化,尤其对于尚处发育期的幼羊和处于怀孕期间的母羊,要加强营养。

2.防

2.1定期消毒制度

为切断病原体的传播途径,一定要把消毒落实到各环节,

2.1.1羊舍日常消毒

先定期用工具机械清扫,更换清洁卫生垫草再喷洒消毒液。冬季消毒间隔一个月,春秋季半个月,夏季最好做到每十天一次。

2.1.2入场消毒

禁止与羊舍无关人员入场,相关人员入场首先更换消毒服和鞋子,外来车辆进入场门也要严格消毒。

2.1.3排泄物处理

羊的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及虫卵,要收集集中进行消毒,或者发酵30小时以上作为优质草肥。

2.2完善驱虫制度

在羊养殖的寄生虫类疾病预防中,经常采用定期驱虫的方式,来防止羊营养的流失,或在轻度感染寄生虫类病后防止病情恶化造成损失。驱虫一年3~4次,一般选在3、6、9、12月份,有利于羊的安全过冬。驱虫药物种类多样,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病虫种类选择驱虫药物。例如血虫净可用于防治羊焦虫病,左旋咪唑对于取出多种线虫都有很好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驱虫药应该交替使用,长期使用某单一药物很容易导致寄生虫产生耐药性,导致驱虫效果不理想,以及对于阿维菌素商品往往缺乏稳定剂,所以药效难以保证,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质量。而从外地引进的羊一定要驱虫后再并入本地羊群,防止传染病传播,

3.治

发现羊群已经感染传染病后,应立即把羊群隔离、封锁,并上报主管部门,由专业性的兽医部门确诊后,按国家〈动物防疫法〉进行无毒化处理。以下是几种常见羊病的参考治疗建议:

3.1口蹄疫

症状为口蹄部位出现水疱和烂斑,消化黏膜出血,心脏内膜发生病变。本病通过饮水,泪液,口水,粪便都能传播。一旦发现单体羊患病,及时进行扑杀,防止进一步传播,迅速向上级部门汇报,隔离封锁,严肃对待疫区病羊和同群羊全部要扑杀并且作无害化处理,最大程度上减小损失。经过一定时期观察确认再无病羊时,彻底消毒后,经有关单位批准,方可解除封锁。

3.2羊肠毒血症

病羊鼻液呈黄色粘稠胶状,口中常流出带草沫的唾液。发病快,致死率高,各年龄段羊均有发生,病因包括消化道感染,食料饮水的污染,多度投喂精饲料等。要对病羊进行及时隔离治疗,使用磺胺脒首次按每千克0.2克给药,之后药量减半,也可使用头孢霉素,卡那霉素等进行注射治疗,圈舍要用火碱液彻底消毒。

3.3羔羊痢疾

在羔羊中广泛流行的急性传染病,易造成羔羊的大批死亡。对于处于怀孕后期的母羊要保持营养均衡。在本病的发生地,母羊分娩前要两次注射甲醛菌苗,使羔羊获得免疫力。患病羔羊除用药治疗外,还应注意防脱水和护心工作。

4.检

检疫对于养殖户是十分重要的,羊的检疫要求严格,从商品羊的出栏到销售,要经过出场,收买,运输,屠宰四步检疫,一环节完成才能进入下一步。羊养殖户应注意不从疫区采集羊种,新购进的羊一律要隔离调查一个月以上确认健康才能并群饲养。检疫前做好宣传工作,取得养殖户支持理解。

四、结语

本文阐述了羊病发生原因,并进行了分类,从“养、防、治、检”四方面分析了羊病的预防与控制。科学管理和坚持检疫才能最大程度上减小羊病给养殖户造成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龚海峰,曾招发,霍小燕,粟德龙.湘东黑山羊常见疾病的防治[J].湖北畜牧兽医,2013,03:43-45.

疾病预防篇3

[关键词]羊疾病预防与治疗参考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S8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4)02-0281-01

一、前言

在实际的羊饲养过程中,目前主要诱发羊病的因素主要分为生物性因素与非生物性因素两项,对于一些生物性因素的发病条件分析可以明显发现,从卫生、饲料、检疫以及免疫等方面可以起到较好的预防效果。羊病主要分为传染病、普通病以及寄生虫病三大类,其中传染病对于羊群的危害最大,往往会导致羊的大量死亡,从而给羊养殖户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在实际的羊疾病预防与治疗工作中,羊传染病也成为畜医与养殖户关注的焦点性问题。在不断加强饲养管理、卫生管理以及检疫免疫的同时,还需要对羊传染病的发病特征进行深入地分析与总结,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常见羊传染病种类

羊传染病类型属于生物性因素,主要是由于外界的病原体侵入羊体而造成的,在个体与群体之间往往可以迅速地进行传播。简而言之,部分羊传染病主要由于病毒而引发的疾病,传染病种类主要分为口蹄疫、羊口疮以及羊痘等。不过,也有部分传染病是由于外界的细菌造成的,这类传染病主要分为羊快疫、破伤风等病种,细菌感染的羊传染病在新疆地区较为常见,这也是由于高海拔地区独特的气候条件所造成的。另外,由于寄生虫的存在,往往也会造成羊传染病的发生,寄生虫在羊体内起到了一种侵袭营养与腐蚀体表的效果,在不断吸收羊体内营养价值的同时,不断干扰羊的正常生理机能,这类传染病主要表现在羊生长发育的严重营养不良,疾病类型主要以螨病与吸虫肝病为主。

在病原体表现形式上,口蹄疫主要表现为急性与传染性较强的特性,特别是在热性传播之间,传染性极强,往往一旦发病,疫区感染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一百。我国新疆地区羊饲养地区一般在秋末的时候开始流行这种口蹄疫传染病,这种季节性特征往往表现在春季与夏季病情较为迟缓,秋冬两季发病时间过长。羊在患得这类传染病的初期特征上主要表现在体温升高、皮肤水肿与糜烂,还伴随着精神萎靡不振等现象。值得一提的是,一旦确诊这类口蹄疫传染病,应当立刻上报有关部门,同时对疫区进行封锁与消毒,对一些可能患病的牲畜必须立刻进行扑杀,这也是防止疫情扩散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在进行牲畜扑杀后,还需要采取无害化处理的方式,防止疫情进行扩散。

三、如何进行羊疾病的防控

1.加强卫生与饲料管理

在进行羊饲料的管理工作中,要统一调度,以满足羊的基本营养需求为重要前提,不断提升营养价值对于羊的作用。尤其是针对已经成年的母羊与公羊,要在其营养搭配上保证其营养水平。针对不同发育时期的羊品种进行多样化、全面化、科学化的营养搭配,以便较好地提升羊的生长速度。

在进行卫生管理的过程中,要对羊舍、饲养工具以及饲料等地方进行严格地卫生管理,对日常的消毒工作要毫不动摇地进行常态化。同时,还要坚持饲养管理上的自主性,特别是要选择良好健康的品种,对于其繁殖问题,要进行良好记录工作,以便在最大程度上提升羊的品质。同时,进行自繁自养的优点还在于减少引入羊种可能带来的疾病问题。在加强羊舍的卫生管理过程中,需要在场地卫生、防疫要求,地势与交通等方式等进行综合考虑。尤其在新疆地区,由于当地较为缺水,因此在选择羊舍上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到水源问题,不仅要选择有水源的地方,还需要对水质问题进行分析。当饲养规模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未来进一步净化周围环境,还需要对减少病原体侵害与传染病问题进行预防。

2.推动检疫与驱虫工作

在加强检疫工作之前,需要对羊舍加强统一管理,特别是要做到严禁对喂养已经霉变的饲料或者含有农药残留量过多的牧草,这也是检疫工作实施的重要前提条件。同时,由于羊在用水方面需要减少病原体的侵入,因此,在检疫工作实施之前还需要对水源进行清洁,整体羊舍需要进行大范围的清洁、消毒、通风等。羊的检疫工作的实施是预防羊疾病的一个重要步骤,只有在检疫的过程中,才能较快地发现问题,进而进行治疗与解决。当地畜牧卫生部门应当结合本地区具体情况,由于是新疆地区地大物博的特点,定期开展畜牧检疫工作。针对羊疾病常出现的普通病、传染病以及寄生虫病进行重点地检查,并定期做好羊舍的驱虫工作。

3.坚持预防与治疗并举

在羊疾病的管理过程中,只有不断坚持科学地预防与治疗并举的措施,才能在根本上解决疾病的发生与蔓延。因此,有关畜牧卫生部门应当对预防措施加以重视,不能过分依赖与后期的治疗方式。养殖户的收益与预防问题也存在着重要的联系,后期的疾病治疗会给养殖户带来极大的损失,这也应当值得两个方面的高度重视与关注。加强预防措施需要从宣传的角度出发,针对新疆地区羊疾病的发病特征,做好前期的宣传工作,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养殖户的根本利益。养殖户也需要从科学饲养与科学检疫两个角度出发,坚持科学的饲料、饲养管理,坚持科学的检疫、免疫管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自身的利益,在最大限度上减小疾病的发病概率。

四、总结

新疆地区羊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不能直视相关部分与人员的一纸空谈,只有切实做好具体工作,从小事情抓起,切实保障预防和疾病控制工作的正常、有序运行,才能在羊疾病控制预防方面做出一定成效。这需要养殖户与相关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彭,赵义英.羊疾病防治专家系统的开发技术和方法[J].四川轻化工学院学报,2002,03:15-18.

疾病预防篇4

[关键词]生猪养殖;常见病害;发生防治

中图分类号:S41-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0-0229-01

生猪养殖业是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但是伴随着养猪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生猪疾病的发生给养殖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而且越来越难以控制,给养殖户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1猪瘟

由猪瘟病毒引起,病毒主要通过消化道侵入猪体,也可经呼吸道、眼结膜及损伤的皮肤、粘膜引起传染。临床上以持续高热、皮肤出血、眼结膜有粘性或脓性分泌物、先便秘后拉稀、公猪积混浊尿液等为主要病状。主要病变有:喉头、肺出血;淋巴结边缘出血、切面呈大理石样;脾出血性梗死;肾贫血、有出血点;大肠粘膜出血、溃疡等。防治措施:无特效治疗药物,发病初期可试用抗猪瘟血清。主要控制方法是平时积极做好预防工作,免疫方法为仔猪30日龄用猪瘟免化弱毒疫苗首免,70日龄进行第二次免疫,种公、母猪每年免疫2次,或用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冻干苗预防注射。

2猪丹毒

由猪丹毒杆菌引起,急性表现为败血症,亚急性表现为疹块,慢性表现为关节炎、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人也可感染,称“类丹毒”3~6月龄架子猪多发,夏秋炎热多雨季节常发,主要通过消化道、损伤部位传染。体温升高,皮肤发红,又称“大红袍”。主要病变为淋巴结充血、出血、肿胀,胃及小肠粘膜充血、出血,心内膜、心外膜出血,肾脾肿大、淤血等。防治措施:加强免疫接种可预防本病发生。病猪用青霉素有特效,土霉素、磺胺类等药治疗也有一定效果。

3猪链球菌病

由链球菌引起,急性表现为败血症及脑膜炎症状,慢性表现为关节炎和淋巴结脓肿。本病以5~11月份最为常见,常呈地方性流行。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途径传播。体温升高,皮肤充血,呼吸困难,卧地不起。主要病变:淋巴结肿大,出血,脾肾肿大、出血、充血,胸腹腔常见纤维素性渗出物,胃粘膜充血、出血。防治措施:(1)多发地区及养殖场加强免疫接种,加强猪舍消毒。(2)早发现早治疗,病初选青链霉素、金霉素、磺胺类药物等有一定疗效。出现淋巴脓肿,需采取外科处理,创口冲洗消毒,放入抗菌素。

4猪气喘病

由猪肺炎霉形体引起。主要临床表现喘气和咳嗽。病变特征是融合性支气管炎,病肺呈“肉样”病变。以仔猪、妊娠母猪最易感染,尤以土种猪发病率最高。病猪体温、食欲一般变化不大。防治措施:(1)猪场坚持自繁自养,避免带入病原体,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抗病能力,逐步净化猪群。(2)早发现,早治疗,选用猪喘平、卡那霉素、长效抗菌剂等药物治疗有效,若与土霉素交替使用,效果更佳。(3)污染猪场,可按每吨饲料加入50~100克金霉素或加入200克林可霉素,连喂3周,有一定预防效果。

5猪附红细胞体病

是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的红细胞和血浆中引起。本病温暖季节多发,传播与蚊子、牛虻、猪虱子等吸血昆虫有关,饲养管理不善,气候恶劣,饲料突变及其他应激因子刺激可引起本病流行。小猪最早3月龄发病,持续高热,发抖,先便秘后拉稀,两耳先发绀,后全身皮肤明显红紫色,可视粘膜黄染或苍白。主要病变:血液稀薄呈樱桃红色,凝固不良。颌下、肺门、膈淋巴结肿胀。肺发炎、水肿。心肌松驰、心包积液、心外膜有出血点。肝黄棕色,脾肿大呈蓝灰色,肾贫血肿大、淤血。小肠有绿豆大小的出血点。防治措施:病猪选用贝尼尔、土霉素、四环素制剂等药物治疗有良好效果。减少闷热、拥挤等应激刺激,可减少本病发生。用土霉素粉每吨饲料加入600克,连用2~3周,可预防本病发生。

6球虫病

猪的球虫病是由艾美科的球虫引起的,寄生于猪肠道上皮细胞内,病猪表现肠粘膜出血性炎症和腹泻等症状。本病分布很广,世界各地都有发生。近年来我国某些地区对猪球虫病作了普查,证实其感染率较高,是造成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并对养猪业构成了威胁。球虫是一种个体很小的原虫,须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本病与仔猪红痢、黄痢和白痢等仔猪腹泻性疾病有相似之处,不易区别诊断,在临床上常常是并发或继发感染,不可截然分开。预防和治疗:(1)预防保持仔猪舍清洁干燥,产房采用高床分娩栏,可大大减少球虫病的感染率。若发现母猪感染球虫,应在产仔前用抗球虫药治疗,以防新生仔猪感染。(2)发现后及时联系当地兽医治疗。

疾病预防篇5

【关键词】疾病预测;老年病防治;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1-0063-01

老年医学(Geriatricmedicine)在现代医学中属于一项重要的学科,现今我国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人已经超亿,约为我国人口总数的11.7%,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逐渐的凸显出来。在老年患者中,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及死亡率占据着第一的位置,老年患者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老年心律失常、肺心病以及老年瓣膜病等等。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文选择2010年4月~2012年4月间180例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患者,其中105例为男性,75例为女性;年龄均超过60岁,最高为91岁,平均为73.4岁;将其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未见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研究方法对本文所选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的患者根据患者的疾病进行诊治,观察组的患者对老年常见的疾病以及根据患者的自身特点进行疾病预测。

2结果

通过对本文所选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有效防治率为58.89%,对照组为23.33%,经比较观察组预防老年疾病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3.1高血压及高血压心脏病老年患者常见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现今,全国约有1亿高血压患者。经过研究指出:脑卒中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就包括高血压。有研究指出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点是防治高血压。

3.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这一疾病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而且北方较明显,城市比农村显著;实施脑力劳动的患者比体力劳动的高,男性表现更为突出;老年期后男女患病率基本一致。患有冠心病的老年人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年轻人。美国统计指出大部分心血管病出现死亡的患者年龄超过65岁。

3.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特别时老年患者,通过全国第二次肺心病调查结果显示,肺心病的平均患病率为0.48%,南方低于平均值,随着年龄的增长,换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几率逐渐的增高。主要的发病因素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1]。

3.4老年心律失常由于年龄的增加,心血管系统功能逐渐的衰退,多种传导失常以及异位心律紊乱的发生率逐渐的升高,有研究指出:年龄超过65岁的老年人进行心电图检查异常的达到67.6%,主要为ST-T段改变、心律失常、早搏、房颤、房室传导障碍等。

3.5老年瓣膜病老年瓣膜病比较多见,主要是由于风湿引起的,其它的如炎性病变、肌功能不全、先天畸形以及钙化等等。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主要与年龄有关,属于一种退行性改变,其发病与年龄呈正相关,也可以同时侵及多个瓣膜。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有1/3存在主动脉硬化,可继发主动脉关闭不全或者主动脉狭窄[2]。

因而,应不断的提高老年心血管并的防治,主要防治冠心病、高血压以及脑卒中疾病,最大限度的降低其发病率及合并症,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明显的延长其寿命。

4措施

在对老年心血管疾病防治过程中本文作者提出如下建议:(1)注意饮食。通过对我国长寿老人的研究指出,长寿老人主要食用素食,不暴饮暴食,不偏食,控制动物脂肪的摄入,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鼓励老年人多食用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3]。(2)鼓励戒烟,限量饮酒。鼓励老年人戒烟是很有必要的,由于尼古丁等物质会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冠心病,限量饮酒能够使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目前认为这对健康有利,但是要把握好度,过量饮酒是有害的。(3)增强体力,适当运动,控制体重。通过对长寿老人的调查得出,经常进行体力活动是保证健康长寿的主要因素,经常进行体力活动能够降低肥胖率,但是要持之以恒,防治体重增加[4]。(4)保持情绪稳定、心胸开阔。这也是能够长寿的另一个因素,喜怒哀乐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老年人更是这样。(5)注意对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进行控制。高血压患者容易合并冠心病,防治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同时也起到防治冠心病的意义,但是在对老年高血压疾病进行诊治的过程中要注意不可快速降低血压,要保证血压的稳定性,还应注意位置性低血压等等。(6)老年人在选择药物预防疾病时首选中成药,主要是调理作用,这样对患者的副作用也相对较小,而且药物之间搭配得当还能够同时预防多种疾病,例如白云山复方丹参片,其不断能够很好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同时还能有效的预防老年痴呆症,引起内不含有糖,因此糖尿病患者也可以服用。(7)预防血栓形成的西药:首先可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循证医学已证明他是最有效的防血栓药。其可以降低老年人出现血栓几率。其他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用药。

心血管系统运用NYN分类法,超过II级的心功能进行积极的强心治疗,对于患有高血压的患者进行口服降压药治疗。肺:常规进行胸片、肺功能测定等检查。肝:常规进行凝血酶原以及肝功能检查[5]。肾脏:化验血BNN、尿常规,如有必要可检查肌酐清除率。老年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有无隐形糖尿病的存在,常规检查血糖及尿糖,注射胰岛素或者口服降糖药,在输注葡萄糖溶液时应加入一定量的胰岛素。

5小结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象逐渐突出,这是引起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原因;老年人群为一个发病的高发群体,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对老人造成困扰的主要健康问题。因我国卫生体制尚处于完善阶段,老年患者与其他疾病的患者一样,不管疾病的大小都要医院进行诊治,引起老年患者看病更乱的现象[6]。我国现存的卫生体制无法满足逐渐增长的老年患者的需求,我国的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需要改进。

建立老年疾病的防治,能够逐渐的适应人口老龄化的需求,使用国内及国际经济环境的发展方向,同时适合政府职能的转型,对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潮流起顺应性,符合医院的发展需求[7]。

通过对本文所选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有效防治率为58.89%,对照组为23.33%,经比较观察组预防老年疾病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王河宝,曹征.中医体质学说在高血压一级预防中的理论探讨[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12(05):548-549

[2]刘,陈瑞芳.中医体质学说在糖尿病一级预防中的理论研究[J].新中医.2010,21(09):318-319

[3]柳洪胜,白文,戴中,王少杰.从体质论治原发性高血压病[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8(06):312-313

[4]王河宝,曹征.中医体质学说在高血压一级预防中的理论探讨[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34(05):72-73

[5]刘,陈瑞芳.中医体质学说在糖尿病一级预防中的理论研究[J].新中医.2010,10(09):541-542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