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收集5篇)

时间:2024-07-25

青少年心理篇1

关键词: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行为习惯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1-0017-01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导致留守青少年增多。由于家庭教育不足、部分人的歧视等原因,部分留守青少年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要充分重视这一问题,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逐步解决留守青少年心理问题,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家庭教育差,行为偏差明显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关爱和教导,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影响是巨大的。从小父母就不在身边的留守青少年,缺乏的正是来自父母的爱。犹如在一张白纸上写字,如果在白纸上执笔写字的人没有认真练习写字,这张白纸上怎么会出现令人赏心悦目的书法?调查显示,家庭良好教育的缺失,容易让留守青少年行为存在着明显偏差。研究表明,由于留守青少年缺乏亲人的关注,容易出现退缩或冲动、焦虑、内向孤僻、自我评价不高、性情古怪等行为障碍。根据实际情况来看,留守青少年的父母一般受教育程度较低,从事的工作大多为高强度、低收入,工作时间较长,很大程度上影响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因此,已经为人父母的农民工,要将子女的心理健康放在第一位,将对子女的教育放在第一位。要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经常与孩子交流,建立维系亲情的纽带,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将孩子不健康的想法扼杀在萌芽阶段,帮助孩子树立一个健康、正确的人生观。这种良好的亲子关系,会使孩子有一种强烈的安全感,滋润孩子渴望爱的心灵。

二、社会原因影响,心理起伏较大

来到城市工作的农民工多数从事一些较脏较累的工作,他们的子女有时可能受到一些歧视,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被人看不起”给部分留守青少年造成一定的心理创伤,让部分留守青少年产生不健康的心理,比如自卑、抑郁、敌对、孤僻。调查显示,留守青少年在敌对、心理不平衡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青少年。要解决这一类社会问题,首先需要教师自身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不要歧视留守青少年,要引导和教育城市青少年正确对待留守青少年,共同关心爱护留守青少年。同时,社会应在法律、政策上关心留守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要努力消除留守青少年与城市青少年的差别,让城市青少年和留守青少年从心底互相认同。可以开展“一帮一”活动,在生活上关心留守青少年,温暖他们的内心,在学习上帮助留守青少年,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要与留守青少年家长经常沟通,建议他们从心理上多多关心自己的孩子,指导与帮扶留守青少年纠正不良的心理倾向。学校要不断完善教育管理制度,改革教学方法,营造温馨的学习氛围,使留守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

三、适应情况不良,产生心理问题

研究发现,部分留守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弱,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部分留守青少年不愿与城市青少年交朋友,不合群,而且留守青少年更倾向于将失败的责任归于自我,缺乏自信,容易自暴自弃,缺少同龄孩子的乐趣。在学习方面,留守青少年的焦虑程度明显比城市孩子要高。这需要教师用真诚的关爱来缓解留守青少年的不适应问题,一视同仁地关心所有学生,并在学习上多多鼓励留守青少年。比如,在班级里展示留守青少年的优秀作业,让留守青少年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抑郁、孤独感较强也是m应情况不良的一种表现,许多留守青少年表示自己没有什么真心朋友,在集体活动中不敢与人交流,对人际关系敏感、紧张。多数留守青少年感到“与新朋友在一起时不好意思接近”,课堂讨论时怕自己语言不当不敢发言,课外活动时也不能很好地和伙伴们交流。因此,作为父母,应该尽量让子女的生活具有稳定性,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作为学校,对于留守青少年的适应问题也要付出相应的努力,要倡导素质教育,加强专题心理健康辅导,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政府制定的相应政策也是很重要的,要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让留守青少年和城市子女有相同的待遇。这对增强留守青少年的归属感,让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非常重要。

四、结束语

总之,解决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刻不容缓,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坚持以人为本,避免出现管教失序状态。城市的家长要对留守青少年平等相待,学校要充分关注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政府应制定一些政策,从根本上解决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要营造关爱留守青少年的氛围,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形成关爱留守青少年的工作合力,并教育留守青少年自立、自强、自律,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留守青少年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青少年心理篇2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2-0270-02

中学时代是中学生生理和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此时的中学生既有别成人,又非昔日幼稚的顽童,在身体形态和心理上均发生一系列的“质的”变化。在这一时期,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是一个不断碰撞而又不断调试的过程,其心理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困扰,滋生各种心理问题。

1我国中学生健康的现状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都不

断提高,这使得我国青少年的生理健康得到了保障,但是,社会的快速转型,却带来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据某教育科学研究所对500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有49.6%的高中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反应,有10.8%的高中生存在着各种明显的心理问题。这表明,我国中学生的心理不健康状况已经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地步,解决这些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2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分析

2.1自我差异与心理健康

所谓自我差异一般指自我各成分的不统一,Higgins的自我差异理论指出,自我差异包括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异和现实自我与应该自我的差异两个类型。中学阶段是学生自己的特长、能力、和社会接受性等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学生个体对于自身各方面的认识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由于外界环境的复杂性,中学生对自身的定位并不明确,对自身的评价过高或过低,导致了与现实自我之间的不一致,这种不一致会使学生产生自卑或自负的心理,在心理上造成困扰,进而危害学生的心理健康。

2.2认知差异与心理健康

中学生的成长阶段正处于我国知识化、信息化、经济化的社会高速发展的阶段,电视、报纸、杂志等信息传播媒介高度发达,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和对社会的感悟都与父母或老师有着很大的不同。同时,处于这一年龄段的中学生他们观察的目的性、自觉性一定的不稳定性,在面临问题时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而目前高考压力的存在和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使得家庭或学校把注意力都放在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导致了对学生评价的单一性,成绩代表一切的观念在家长或老师心中已经根深蒂固。而刚刚接触社会的中学生,对于一切事物都有着新鲜感,他们追求新奇、刺激,对社会的认识是多元的。这就造成了中学生与老师或家长认知的差异。产生认知差异是客观的,它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只要加强沟通和交流,这种差异是不会引发心理问题的。但是一些中学生与父母、老师以及同学都难以沟通,相互间缺乏必要的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得更加突出,很多中学生普遍为此感到压抑、苦闷。由于求助无门,只好自己默默地忍受,加重了自身的心理负荷。

2.3个性差异与心理健康

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的个性心理特征,表现为气质、性格和能力。气质类型分为四种,即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和多血质,不同的气质类型,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其行为方式也千差万别,如胆汁质的人待人热情,但情绪波动大,易于冲动,对于别人的意见,不善于接受。粘液质的人为人稳重,但其情绪不太外露使人有冷漠之感等。气质没有好坏之分,但由于中学生社会经验较少,与不同气质的人交往,在心理上可能一时之间无法适应,从而产生交往的障碍,而导致心理问题。气质与人的成功没有大的关系,但它对工作的效率有有关。与气质类型不同,性格有好坏之分。良好的性格如开朗、诚实、善良会有利于增强人际之间的吸引力,反之不良的性格如自私、猜疑、虚伪等,会给人际交往带来困扰。由于目前的中学生,独生子女占大多数,且多数父母过于溺爱,这导致了一些中学生自私自利,多疑,给身心的发展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但性格不是不可以改变的,性格是可以改变的。

3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

3.1对中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降低自我差异

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卫生处指出:学校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最适宜的场所,学校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并通过特殊问题的干预和心理咨询,转变学生的行为。所以,我们要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向学生传授人体生理、心理卫生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通过引导他们客观正确评价自己,克服自卑与自负,不断提高自我调节能力,来促进其心理健康。同时,还要提高心理教育的针对性,对学生面临的各种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提供调适方法,使他们取得心理平衡,防止产生偏差心理。

3.2加强沟通,避免由认知差异而导致心理问题

在学校老师要创造民主和谐的气氛,深入学生,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尊重、真诚、理解的关系,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体会、认识学生的观念和行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激起学生的自信和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从而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百折不回,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不断地去进行自我完善,从根本上消除猜疑和狭隘等不良的心理。同时,要加强家长的心理卫生知识和家教方法的培训,指导家长学会聆听、欣赏、激励、宽容、尊重和信任孩子,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从而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3.3创设良好的育人情境,塑造完美人格

造成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在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方面也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在加强和改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建设工作中,积极培育社会文化环境是重要的工作内容。文化影响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良好的社会文化是中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有利因素。因此,学校、家庭、社区以及传媒部门应该协同合作,优化信息网络,加大音像市场监管力度,查处传播、色情、暴力游戏制品等,共同努力为中学生营造一个有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同时,各部门也要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3.4鼓励运动和营养疗等法

注意参加户外运动或文体活动;可以做各种保健操;可做自我穴位按摩,如:风池、太阳、合谷和内关穴等;平衡饮食,控制总热量,保证每人每日摄人充足的新鲜水果及蔬菜。

总而言之,中学生作为新一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中学生不断产生的心理问题,要求我们要寻求更加有效的办法,来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姚红忠,靳璇.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J].实用医技杂志,2008,(7).

[2]宋守威.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4).

青少年心理篇3

关键词:素质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它是青少年素质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效途径,也是现代社会对青少年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基于素质教育观念,审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从青少年实际的心理素质情况出发,构建素质教育观念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是素质教育整体改革的关键环节。

一、素质教育观念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解读

1.素质教育观念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与意义。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普及心理健康的卫生内容与常识,一方面帮助青少年学习解决与处理常见心理问题的技巧,另一方面帮助青少年适应学习、生活与社会做准备;二是预防重大心理问题与疾病的发生,学校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心理教育与心理咨询活动,帮助青少年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利用学校提供的心理资源寻求帮助,做到防患于未然。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会影响青少年思想与品德方面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实现人格的健全与完善,促进青少年健康水平的提高。再次,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开发青少年的心智潜能,通过情绪、心态、信念等方面的心理教育,充分开发青少年的心智潜能,促进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

2.素质教育观念下青少年主要的心理问题。素质教育观念下青少年在心理方面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四大方面:一是学业适应问题,由于课业负担过重与升学竞争过强,很多青少年难以适应学业的开展,出现考试焦虑情绪、厌学情绪、抗挫折能力差等方面的心理问题;二是人际交往萎缩问题,现在的青少年基本为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娇生惯养,形成自我中心的孤僻性格,很难融入到人际交往的过程之中;三是情绪情感问题,这种心理问题的内在表征为恐惧,如心理症状的恐惧、社会评价的恐惧等,容易使青少年产生焦虑、敏感的情绪;四是社会适应问题,青少年由于个性发展的不成熟与不完善,存在薄弱的意志力、较差的承受力、不稳定的情绪等各种个性发展问题,这使得青少年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综上所述,素质教育观念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仍然存在,这些心理问题会阻碍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利于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与健康成长。因此,要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探寻素质教育背景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为青少年形成健全的心理提供途径与保障。

二、素质教育观念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的构建。教师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之一,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的构建是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与基础,因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先要构建教师心理健康观与心理健康教育观。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培训、讲座等多种活动类型来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观念,引导教师深入地认识到心理健康对青少年心灵成长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倡导教师“心理保健师”的新型身份,即教师要时刻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状况,及时发现青少年出现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地针对性措施解决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途径,这种课程的开设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心理学课程的开设,通过心理学课程中认知、情感及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学习,引导青少年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来适应学习生活,掌握合理的人际交往技能来适应社会生活;二是身心方面指导课程的开设,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特殊性,这就需要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年龄特征选择合适的课程来满足青少年的实际发展需求,如青春期发育、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课程等。

3.专业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建立。心理健康辅导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学校要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来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访谈等活动,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专门的场所、专业的人员、适当的时间与活动经费保障。专业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主要工作内容为三个方面: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与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二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监护;三是协助专任教师合理安排心理课程,培训相关教师进行心理课程的教学。通过专业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建立,可以帮助青少年及时地解决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心理问题,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与价值观,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4.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途径的扩展。引导青少年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就需要不断扩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营造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一方面,学校图书馆可以通过购置有关青少年心理保健的杂志报纸或有关心理学的书籍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青少年对于心理健康保健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与学生可以共同编辑心理小报,开设“心灵之窗“”大声喊出心里话”等心理栏目,让青少年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习心理保健的常识,为学校创设良好的心理校园环境与氛围,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感受性,促进心理健康校园氛围对学生无形的熏陶与感染。素质教育观念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需要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家庭与社会的相互配合与支持。家庭教育、社会环境都会影响到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水平与质量,因此,要实现家庭、学校与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体化,为青少年提供正确的家庭教育、良好的社会环境及适当的学校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促使青少年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作者:任丽单位: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青少年心理篇4

1.经济与地位

20世纪60年代以前,犯罪的社会理论就认为社会阶层和贫穷是解释犯罪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多年来,随着学者们的不断努力,诸多研究表明:贫穷是青少年表现出行为的一个重要变量。经济情况较差的青少年更有可能成为罪犯。贫穷带来了家庭地位上的低等,低收入的家庭很难满足青少年的物质需要,对于心性不成熟者来说,家境的贫穷使得他们不能与同龄人相比,心中的不满与愤恨会使得他们作出报复富裕者家庭孩子的行为。并且,正是由于家庭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某些青少年为了不在同龄人中丢脸无面子,加上心智尚未成熟,无畏于法律道德的约束,主动做出一些诸如偷窃、抢夺、滥用等行为。

再者,经济水平的低下可能使得子女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相较于富裕家庭的孩子可以到外国留学,贫困家庭的子女可能为了早日出来赚钱,过早放弃学业,文化达不到一般青少年的水平。处于这种状况的青少年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所接受的教条法规也不完善,从而不受约束而做出一些行为。

2.家庭结构与父母教养方式

毋庸置疑,父母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重大影响。美国官方数据研究表明,青少年犯更可能来自于父母离婚或分居的家庭,因此,单亲家庭(破裂家庭)更要为青少年表现出行为负责任。单亲家庭使子女从小不能接受到正常家庭的父母教育,父亲或者母亲的单方面教育过多,令子女感受不到另一方的温暖,容易使他们产生偏于正常轨道的想法和行为。

先来看之前所提到的贫穷问题。贫穷影响了家庭的方方面面,尤其反映在父母教养方式上。受贫困困扰的家长,没有多余的精力教育和抚养孩子,更倾向于采用专制的、胁迫的教养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更直接、迅速且易于实施。与强调耐心细致的教养方式相比,该种教养方式需要的时间精力更少。这样的家长为子女提供了一个负榜样和暴力的家庭氛围,从而使孩子也更容易做出暴力行为。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青少年会认为要想获得经济和地位,只有通过对他人的暴力和专制来实现。

父母的教养方式除了民主型外,专制型与放任型皆不是良好的教育方式。专制型的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要求很严,动辄就打骂,使孩子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焦虑与恐惧的情绪日益严重。为了避免犯错受罚,孩子可能采取说谎蒙骗的方式欺瞒父母。长此以往,子女与家长之间的信任度越来越低,感情也越来越淡,使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从而走向堕落。而放任型的家长对子女溺爱迁就,养成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任性、懒惰、自私等不良习性,让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听他的,做人可以不劳而获,从而做出一些有违道德法规定的行为。

二、学校与同伴群体

研究一致表明,同伴交往是青少年犯罪的一个最主要、最稳定的预测因素。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伴群体的良莠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关键影响。青少年群体心智尚未成熟,对于周围人的诱惑不能清晰分辨,是非黑白亦辨别不明,此时的青少年最易受外界影响,做出行为。并且,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最喜欢模仿他人,如果他们的同伴群体表现出某些不良行为,他们会做出模仿行为,如吸毒。青少年吸毒的原因不是朋友吸毒让他们在认识上觉得吸毒是正确的或是安全的,而是很简单的“因为朋友这样做,所以我也这样做”。

校园这个大环境也是造成青少年失足的重要因素。每个人都属于一个群体,在这个集体中,他们希望获得爱和归属感,在学生阶段,无疑就是班级。班级中,派系现象常有发生,孩子通常以学习好坏来决定同伴群体,这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来说就是非常不公平的,同班同学会看不起他们甚至挖苦他们,使得他们所渴望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会觉得周围的人都不了解他,都是他的敌人,时间长了,他们就会逐步脱离团体,距正常的轨道越来越远。此时,他们极易与社会上的三教九流混在一起,渐渐走向堕落。

不仅如此,学校本身的教育问题也是一大因素。某些老师的一些错误指导思想和教育方法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教师通常会犯偏心的错误,他们偏爱学习成绩好、生性乖巧的学生,而对于成绩落后的顽劣学生,他们表现出不耐烦、放弃等负面情绪。他们对于这些学生不闻不问,缺乏情感,不去同他们交流,不想帮助这些青少年找到让他们重归正道的方法和措施。不仅如此,有些老师还做出体罚、辱骂等错误行为,造成学生与教师之间关系紧张,让青少年觉得连教师这样的优秀社会角色都对自己表现出不良行为与态度,更加深了这一群体对自己的放弃心理。他们会认为自己已经被老师与学校放弃,自己是没有任何希望的,自己的成绩差、品行不好都是理所当然的,这样下去,形成恶性循环,青少年本身对自己失去信心,教师也不采取任何手段和方法,不尊重青少年的心理体验和感受,从而在青少年心中埋下阴影,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和行为。

三、社会与大众传媒

社会环境在个体内标准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也包括前文中提到的同伴和学校环境。社会对青少年影响最大的方面莫过于社会文化,一个国家的主流文化无时无刻不潜移默化地改变着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与举止行为,而这些就是通过大众传媒表达出来的。

大众媒体的受众定为广大公民,所以他们在信息选择和制作上都是以广大群众为对象的,其中包含着很多化的不良因子。媒体通常会报道一些犯罪事件来吸引人的眼球,比如“刘海洋事件”和“药家鑫事件”,对于这些事件,媒体当然是想让世人以此为警戒,起到警世作用。的确,这样的宣传是可以让民众们引以为戒,但是,其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不言而喻。青少年时期对外界充满了好奇,虽然他们也知道那些做法是错误的,但是,心中的蠢蠢欲动和新鲜感让他们有了“试一试”的念头。

如今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复杂多样,广播、电视、电脑、手机,通过这些渠道,青少年可以接收到国内外的各种信息,国外的文化氛围与国内有异,很多外国人做出一些匪夷所思之事,这些事大都夸张地博取人们的注意力,却罔顾道德法规,但是其独特性、新颖性还是让青少年们欲罢不能,渴望成为其中一员。

再者,刑侦犯罪题材影视作品一直是导演和编剧们的心头爱,不管在亚洲还是西方,这类作品都是收视率和票房的保证。青少年常接触此类作品,必定引起不良影响。青春期的行为模式是建立在童年行为模式的基础上,并为成年乃至终身表现。在物质生活已高度发达的现实生活中,青春期的迷茫与虚空,若没有正确的导向,往往会通过一种极端的方式宣泄出来,从而丧失了最基本的感知判断,最终走向暴力犯罪的道路。一般说来,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分不清影像暴力与现实暴力的差距,甚至会误以为这就是现实的生活方式,从而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或是对周遭世界产生恐惧心理和不安全感;或是会变得对他人的疼痛和感受愈发麻木,缺乏基本的同情心理;或是在对角色的认同和沉迷中形成一种“暴力价值观”。遇事时会自觉不自觉地将影像世界中的规则和思维模式挪用到现实生活中来,容易激发争端,甚至酿成惨祸。青少年阶段具有焦躁、不确定性等因素,因此使得该阶段越来越成为孕育暴力的温床。青少年很难理解画面与画面之间的关联,记住的只是静止的暴力画面。他们若是想象到暴力镜头可以解决问题,在遇到相似问题时,就会模仿暴力镜头中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方法来解决问题。青少年由于与客观现实隔绝,且长期受到暴力画面的潜移默化影响,因而容易导致产生这样的错误观念:暴力很普遍,暴力是他们解决问题的首选方法。因此,这种青少年做出行为成为必然趋势。

青少年心理篇5

青少年时期生理变化急剧,身高体重迅速增长,第二性征出现,到青春期结束性发育基本趋于成熟,伴随生理变化的是青少年心理的转变。青少年对自己生理和心理的快速变化、成长的烦恼、学校和家庭的期望不容易适应,所以很容易发生适应危机,特别是原先解决问题能力较差的青少年更易出现心理问题,甚至出现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焦虑障碍、适应障碍、情感障碍、睡眠障碍、自杀行为等。近些年,随着心理学知识的普及人们虽然能够意识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关注,甚至对明显的行为反常也熟视无睹,只是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躯体健康。其实青春期青少年有很大的发展潜能,行为有很大的可塑性,只要我们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他们就能消除烦恼,健康成长。家长、老师和社会各方面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帮助和支持青少年完成发展中的四大任务,促进他们健康成长。青少年面临的四大任务是:

1.独立性的增强:青少年伴随生理的成长,独立性也日益增强。青少年对父母依赖逐渐减少,准备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进入社会生活。为了获得独立的个性,他们必须摆脱父母,但又常常不能得体的割断父母的约束。他们既渴望以独立的身份参加社会活动,同时又怀疑自己是否强大到足以独自前进,希望得到关怀和帮助。他们与父母的关系卷入了爱恨交加的矛盾之中。此时青少年常常选择同龄人为伴,并经常成年人的权威进行反抗,加深了“代沟”。对父母过分依赖、人际交往训练不足、缺乏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青少年将感到困难,体验着焦虑、恐惧和失落的痛苦,可能产生任性,幼稚、自卑、不负责任的心理特征;父母过于严厉,动辄受父母等人训斥或贬低,为父母厌恶并且切断交流渠道的青少年,常常没有独立前进和面对难题的勇气,会形成恐惧、自卑、胆怯的心理特征;父母争吵不断,自幼担心失去父母或童年有亲人丧亡的体验者,易有焦虑、恐惧或情绪不稳,对人生抱悲观或虚无的态度。明智的父母和教师能根据青少年的个性特征,关心他们的生理心理需要,时刻注意扶植青少年的自尊和自信,鼓励他们自立和自律,培养他们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态度,放手让他们去实践和锻炼,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习任务的增加:青少年面临繁重的学习任务,过重的作业负担、烦繁的考试、同学间的竞争和关系不良、过高的期望,常引起强烈的“应急反应”,可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和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如头痛、失眠、心慌、胸闷等症状。现在的青少年中所谓的“厌学的学生”,主要原因在于学习或考试受挫,学习中的困难无人帮忙,烦恼无人可以诉说,对老师的惩罚感到丢脸等等引起的抑郁、无趣的情感和回避学习的态度,学校缺乏健康的文娱活动和生动活泼的学风也有一定的关系。有的青少年厌恶学校,沉溺网络之中,以致成瘾(网络综合症),实际是他们排解烦恼的一种方式。有些青少年学生对自己期望过高,选定了不切实际的学习目标,一旦未能实现,则失望、厌倦、郁郁寡欢,甚至觉得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学业有成是青少年学生的一项心理需要,老师应善于理解和帮助他们,鼓励他们面对学习空难,这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

3.正确认识和处理性冲动、学会和异往:青春期性意识觉醒,由于生理变化引起青少年的羞怯和紧张,甚至自我反感。他们每天都在注意自己身体的细微变化,并将这些变化与同伴进行比较。当他们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化远远早于或落后与同伴是,则会引起焦虑不安。反复出现的性冲动常令他们惊恐不已,并且警惕地以多种方式来防范这种感觉。明智的处理办法是:对青少年进行适当性知识的教育,同时教育青少年应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于学习和思考。青少年需要学会与异性友好交往,个性羞怯的青少年容易在和异往时发生“社交焦虑症”,一旦出现类似情况,应及时就医,根据临床评估给予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